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自觉能动性 科学发展观 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13-02
党的十七大十分重视我国的教育问题,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水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机遇,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教育更加趋于公平科学的重要推动力,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对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实践表明,人的自觉能动性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践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挖掘其潜能。
一、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概述
1.自觉能动性的内涵
所谓的人的自觉能动性也就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认识与活动对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动反映。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人在认识活动中,通过事物的现象来反映事物的本质,进而对客观世界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正确的认识能够对社会实践活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认识的指导下,人能够自觉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这也就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我们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势必会遇到许多理论性的问题、现实性的问题以及存在纷争的问题,而存在的这些问题恰恰是我们客观世界中真真实实遇到的现象,如若我们没有敢于实践的勇气与信心,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么客观世界中这些问题将会一直存在,不能够得到解决。因而,要想使得客观世界中现实性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践行到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宏伟目标中。
2.自觉能动性的作用
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正确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将有助于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如若没有主观能动性或是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好,那么势必会影响问题的解决效果。学习中有自觉能动性的同学往往能够及时的预习新课,课后不要家长的督促就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因为他们对学习的这种自觉能动性,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企业中有自觉能动性的员工,往往能够创造出优秀的业绩,鼓励他们积极进取,不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有自觉能动性的老师,不仅仅具有良好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总而言之,有自觉能动性以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事情往往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需要我们意识到的一点是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其他类的活动一样,都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好与坏,将决定科学发展观践行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
新形势下,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发挥好人的自觉能动性,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思想、核心内容进行实践活动。以下是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所做的事情,所思所想的事情都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切实实的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的人民大众,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党与国家倡导实行“以人为本”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反对个人主义、团体主义以及小地方主义。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提出与实践,教育部门也开始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贯彻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为此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集体观念以及整体意识,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
2.坚持以发展为前提
从整体上看,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必须解决好发展问题,新形势下,发展的要求不再是又快又好,而是又好又快,在发展过程中将好放在首位。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其中好是前提,好是基础,快是在好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实现好的前提下的快发展。由此看来,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发展的速度与规模,更多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当前,社会财富的创造固然重要,但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为关键,社会财富的创造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需要我们关注的一点是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我们不能够仅仅只关注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更多情况下还应关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基础部门的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重点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发展与自然环境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总而言之,新形势下,我们将发展不能够仅仅关注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更应注重发展的质量,尽可能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3.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对于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意义十分重大,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体、政策的主体同时也是发展的主体。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好群众的问题,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积极树立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的思想信念。无论是发展的那个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做到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请教,发展任务依靠人民群众完成,发展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评判,总而言之,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发展的主体地位,既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也要做到发展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4.坚持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都需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只有坚持可持续的原则,发展才能够长期的进行下去,发展也将更具动力。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从整体上看,它涉及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的积累,同时还涉及生态的维护。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从长远利益出发,在对自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牺牲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下十分重要。当下无论是环境污染问题,还是资源短缺问题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实现,由此看来,要想长时期的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原则。
总的看来,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在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刻苦努力,全面地将理论性的知识升华为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自觉应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活动,从而为改造客观世界奠定基础。
三、教育领域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效策略
进入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教育教学事业上的关注也在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也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以及关键性,为了有效地解决教育事业遇到的发展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的策略:
1.鼓励尝试教育新模式
教育教学事业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长期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任何教育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然要进行创新,才能够促进教育事业长久的发展下去。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过程中,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挖掘老师的潜能,鼓励其尝试教育新模式。社会在向前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历经改革,没有哪一种教育模式是最好的,教育模式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地进行创新。
2.改变教育在区域上的发展不平衡
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强调教育区域上的平衡性,领域中的平衡。当前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上的差异,造成了东西部教育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为了很好的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发展的理念,我们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促进东西部教育的平衡发展。集中表现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对于西部地区的教育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带动全社会加强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与关注。教育的不平衡不仅仅体现在东西部教育的不平衡,而且还表现在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当前很多农村存在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必然存在瓶颈。而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到的一点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促使我国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下去。
3.调整学科安排,烘托学习氛围
研究调查显示,一些中职院校在学科安排上存在弊端,他们不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不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逻辑思维,这样的学习氛围非但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且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所区别,它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挖掘自身潜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各大中职院校在向学生传授理论性知识的同时,还应落实好学生心理、人文修养等方面的教育,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还应开设一些心理课、美术、舞蹈、音乐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4.不断丰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提出了以人为本与五个统筹的思想以及原则,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以人为本观念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原则,而五个统筹的思想也正反映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优秀的发展成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教育事业是完美无缺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自身的实践去解决客观世界存在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需要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于中职院校而言,他们应不断调整学校的层次结构、学科以及相应的专业机构,加强学校的人文科学教育以及研究教育,不断深化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进而为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的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四、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必须反对形而上学与唯心主义
学习与践行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其次需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与各种唯心主义。从一定程度上讲,发展社会主义既不能采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也不能采用主、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定了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未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相对于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则是过分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限的夸大,主张人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限制与制约,一定程度上是把主观能动性理解为主观随意性。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方面它十分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尊重客观规律。新形势下,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与实际状况,同时也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首要条件。科学发展观核心内涵的实现,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应用人类的智慧与潜能去实现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目标。
五、结语:
进入新时期,我国在教育领域中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思政教育中主张坚持以人文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以及感染力,需要我们关注的一点是,这些不仅是思政教育的目标,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实践表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现科学发展观理想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应学会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杜宝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学习,2009-01-20
案例教学法在《静态网站设计》课程中的实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案例准备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也会相对提高。首先上课前要根据讲授内容准备案例。案例选择要恰当,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1贴合讲授知识点。案例实现过程中,要没有或很少有学生没学过的知识点,使他们完成作品过程中不会因为解决其他难题而分散注意力。
1.2案例要小而精。案例选取紧扣主题又兼顾上课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作品,理解所讲知识。
1.3贴近生活。实例尽量选取生活中的例子,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对新作品的创造欲望。以课程中第九单元的“蒙版“内容为例,选取的案例为”婚纱照合成“,学生需要掌握的前提知识是选区操作。此案例可促使学生练习选区操作,掌握蒙版的适用场景与练习技巧,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如用自己或同学照片来制作婚纱照或合影。
2.案例引入
案例引入指讲授过程中先提出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的方法,最终引出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案例引入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引入过程中要把握好提问时机,引导学生思路进入预期轨道。本门课程中案例引入的过程就是先给学生展示要处理的原图片,再展示处理后的效果图。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能实现最终效果的途径。当学生发现用现有知识解决不了或解决的效果不好时,引出新的知识点,然后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来观看演示,能提高学生注意力,增进学生学习效果。
3.案例演示
案例实施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案例演示。教师按顺序讲解操作步骤,中间包含的新的知识点,关键知识点都要重点介绍。演示过程中可以故意出错,以便提示学生要注意的问题,当然这些细节都要在准备案例的时候设计好。并不是所有案例演示都要按着相同的套路来讲,要注意随机变化,如果有学生提出新的疑问,可带领大家讨论解决。也可以将一些细节问题留到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时候,由学生提出来时再解决,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努力探索,钻研的精神。
4.学生练习
经过讨论,教师演示,学生对要做出的图像效果已经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两种教学方案。一种是对于稍复杂的案例,直接让学生按老师的演示来做。一种是留一个稍有区别的案例作业,让学生“比葫芦画瓢”,理解知识的变化性。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先作完的学生会有成就感,能带动周围的同学积极完成作品。二是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解决,否则问题会越积攒越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还可总结出学生的薄弱点,提高下次教学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经过案例准备、案例引入、案例演示和学生练习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准备阶段,后两个阶段是学生的接收阶段。准备阶段的精心设计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
二、实验案例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作用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案例实施”已经掌握了很多命令的运用。但是仅仅熟悉Photoshop中各个命令的运用、Dreamweaver中标签的特点,并不能完成一个好的作品。这样的话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综合性强的实验案例,来提高学生综合问题的处理能力,使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更灵活。实验案例对课堂教学具有巩固作用,是案例教学法的一部分。以课程中的第八单元“路径”内容为例,综合性的案例是制作一个鼠标车,作品中包含了图层操作,背景颜色调整,灯光效果的设置,图形调整,钢笔抠图等多项知识点。效果图的界面非常吸引人,涉及的知识都是曾经学过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同学制作出了西瓜车,房子车等非常有创意的作品。综合性案例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复习了旧内容,还增加了成就感,是案例教学法重要的辅助部分。
三、教学效果检验
这门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一个简单网页设计,界面的效果图要求使用Photoshop独立创作完成。我们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外包)专业2011级、2012级学生的《静态网站设计》课程实施了案例教学法。实施前的2009级,2010级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66.7分,实施后稳定在72到80之间;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85%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并且约40%的学生的作品有创意,界面设计合理,颜色搭配得当,网页整体效果好;对考核方法也进行了改革,改为平时成绩和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实践成绩占30%,理论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综合效果比前几年未实施案例教学法有很大提高。
四、总结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 学科建设 舞蹈职业化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1-01
民族民间舞课作为职业化艺术学院的必修课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民族民间舞源于民间,经教育工作者按照不同的教学目的,加工提炼后,带入了课堂。通过使学生接触、学习不同民族独特文化下,产生的独特运动方式,达到训练身体各部位的教学目的。
第一是文化传承。民族民间舞作为一个情感、信仰、观念与传统的综合体,以其特有的文化形态,体现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价值与审美倾向。在民族文化的贯穿中, 作为民族非常强烈的特殊标识,蕴含了中国民族的活力与价值。其极强的包容性中涵盖了中国舞蹈特有的风格特点。
民族民间舞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其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民俗的意识。即通过动态的形象来传承民族文化,这种动态的形象传承,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探索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线索。当民族民间舞从广场走进课堂,虽然其功能发生了转变,但其主干内容和基本内涵并未变异。因此,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民族民间舞课程的开创,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民族民间舞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民间舞人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是民族情感。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其独有的风格性见长。它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形式。舞蹈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舞蹈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本身具有以非语言的方式继承“传统”的使命。民族艺术是以人为载体的,“活的社会发展史”。
从宏观历时的角度来讲,民族的即世界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舞,是中国文化光辉灿烂艺术写照的一种重要形式。学习并掌握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是文化发展保持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舞蹈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雄厚基础动力。在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只能导致民主精神的涣散和对西方的盲目崇拜。
从共识现实的角度来讲,对民族民间舞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学习,能够在不断深入的认识中,从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中找到中华文化的同一性,通过体会肢体舞动时不同的动态特点,能够透析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基本人生态度、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方式、民族心理素质等。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达到民族情感教育的目的。通过身体的舞动训练,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舞的热爱,使其认识到民族艺术、民族文化重要性,提高其肩负重要历史使命的责任感。
第三是个性发展与能力开发。舞蹈是人的行为,在学院派教学中,除了要顾忌到课堂的共性整齐原则,还应当相应发展学生的个性。这种个性并不是毫无章法的独特,而是保持其与生俱来的灵性,从而提升其创造和发展的能力。
现行民族民间舞课程内容,多是以藏、蒙、维、朝、傣以及汉族秧歌和花鼓灯为主。在教材建设的初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三性原则,及风格性、训练性和代表性。即所选内容极具典型性。因此,民族民间舞课是以极具文化底蕴的符号形式,来进行情感与肢体契合训练。通过多民族的切换训练,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开发和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身体运动方式与本是中华儿女的学生具有天然的契合基因,以此来训练和发开其身体的可能性,培养其创造力,较现代舞来说,具有天然的优势。
第四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众所周知,舞蹈通常被称作“肢体语言”,语言的功能是表达,舞蹈作为肢体语言,同样应当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训练,最终走上舞台,表现自我,表达作品主题,传递作品思想。课堂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走向舞台,那么按照语言训练的一般逻辑来讲,如果说基本功课练习的是吐字及发音能力,民间舞课就是训练连词成句的能力。我们常用会不会跳舞,作为评价一个舞者水平的重要标准,其实就是指有没有支配身体的能力。许多学生基本功极好,但完成剧目时,肢体总是觉得“不听使唤”。舞蹈不是杂技,更不是体育,一个舞者基本素质及技术能力再好,缺少了舞感,都不能说是会跳舞。而民间舞正好弥补了这段空白,成为了基本功到舞台的桥梁。
因此,从舞蹈职业化的学科发展来说,民族民间舞课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学科建设与发展,也是舞蹈职业化教育与时俱进宏观要求下的必然。
参考文献:
[1]纪兰慰,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廷海著.中国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罗雄岩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5]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在新形势下的战略转变。从经济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到规模经济的集约式发展,是第一次战略转变;从规模经济的集约式发展到整体协调、科学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则是第二次战略转变。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组织所有员工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和创建和谐社会进行深入讨论,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具体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深入理解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员工中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学习科学发展观,就要落到实处,切实做好减排工作。
减排,既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同时也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去,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工作,而很少去考虑社会责任问题,环保意识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真正认识到了工作责任与社会责任的一致性。用工人的话说,做好汽车尾气检测是保住我们自己的饭碗,节能减排却是保住所有人将来的幸福。这些年,我们听惯了大话、空话、套话,也不断地在讲大话、讲空话、说套话,没想到工人们朴实的话语中,却流露着强烈的责任意识。所以,立足本职工作,加强环保意识,只有建立在全体员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基础上,才能够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我在各种会议上,曾经讲过很多次汽车尾气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讲过温室气体给人类生存空间带来的危害,可是,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讨论会上,听到工人的这些话,我才第一次认识到单纯强调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而不能将社会责任与工作责任统一起来,你说多少都是空的。今年公司的变化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首先,在堵塞漏洞,严把排量关方面,每一个职工都自觉地严格执行汽车尾气排量标准,漏检率大幅度降低。与去年同期相比,检测量同比上升了7个百分点,漏检率则下降了9.65个百分点。千辆检测漏检率首次连续六个月保持在2%的幅度内,人均检测效率则增长了12%。第二,树立了优质服务、高效管理的服务理念。一切为客户着想,一切从顾客出发。尊重顾客就是尊重自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减少顾客等候尾气检测的时间,尤其是临近中午时,宁肯推延自己的休息时间,也不把工作留到下午,浪费顾客时间。前些年,我们是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但效果并不是很好。用工人师傅的话说,紧紧手上午干完还是推到下午干,那得看心情。现在,则是完全出自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服务理念。二是对检测车辆的小故障,及时予以排除,真正做到了干干净净开进检测线,干干净净开出检测线,顾客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从工作实际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改变了公司的面貌,而且改变了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
职责,容易说得很抽象。可是,一旦在职责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结合点,它就会很具体。学习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落实,扎扎实实地落到每个行业、每个人的实际工作中去,将个人职责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变,推进整体协调、科学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林业局集中学习听专题讲座,机关一支部组织学习*****、*****、*******以及自已个人读书看报学习,使我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核心、方法和基本要求有了深刻的理解,深深感到这次大讨论活动,不管是对我局各项林业工作的发展还是个人进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谈谈三点体会:
一、学习科学发展观目的是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胡总书记指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强化学习,目的是使我们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打牢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做到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首先要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从而减少工作的盲目性。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于提高工作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至关重要。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学习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从实际出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脱离了实际就不可能科学。我个人认为,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深刻认识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只凭感觉、凭感情,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评头论足,搞花架子,阿谀奉承的人,不可能从实际出发。二是要调查研究,深入第一线了解掌握情况。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功之道。调查很重要,但是,仅靠调查不研究不行,有时调查看到的是现象,必须研究现象抓住本质把握规律。违背规律就不是科学发展,把握规律不准确,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一些思考。生态环境好与坏,资源保护是关键。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在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务必清醒地看到当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采取隐蔽手段小面积蚕食林地、林下套种经济林木、环割树皮致其死亡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认真研究应对措施,全力以赴抓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我个人认为:一是要深入黎村苗寨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真正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真正从源头上做工作,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发展。只有通过宣传学习法律法规,转变村民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不断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村民对森林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认识的重要性,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切实做到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要加大对管护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才能适应新时期护林工作的管理建设。我局现有**个基层管护林场,直接管护人员***人,负责重点区***万亩森林资源的巡护工作,管护面积大,点多线长,北坡林场管护面积就达**万多亩,而且管护辖区内的社情民情相当复杂。目前***个林场和护林站至今仍使用**年代建的砖瓦结构房或者是租用民房,大部分因长期失修已成为危房;护林巡逻的摩托车只有**辆,远远不能满足护林工作的需要;另外现在毁林开垦、蚕食林地的手段隐蔽,且大部分发生在与林业局交界处,护林员用目测很难准确判断坐标,判断面积。所以,只有加大对林场护林站点、护林道路、交通工具、护林监测(GPS)设备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解决林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工作环境差、护林交通工具不足等问题,才能把护林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发展,科学保护,才能确保天保工程成效。三是要大力发展林区后续产业,才能确保林区又好又快发展。林区后续产业开发进度缓慢,产业规模不大,目前林区仅有的小水电、森林生态旅游、自营经济等年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员工工资及其他日常费用开支,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仍然薄弱,影响了林区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只有解放墨守成规的思想,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充分利用林区的自身优势,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现有的森林旅游业,开发高新产业和加工业,不断增加经济收入,才能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才能提高自我生存发展能力,才能确保林区稳定和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