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保护动物的建议

对保护动物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保护动物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保护动物的建议

对保护动物的建议范文第1篇

动物是人类的伙伴,我们要保护好它们,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保护动物的倡议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保护动物的倡议书范文亲爱的全体同学: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近几年,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使得许多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处境更加艰难。最近,有记者采访调查表明:很多地方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还十分严重,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谴责,要彻底改变滥食野生动物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为此,我们倡议: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普法力度,媒体和社会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使《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们倡议:保护野生动物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林业、工商、卫生检疫、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坚决打击非法盗猎、非法运输、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全社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举报并协助执法部门,坚决与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我们倡议: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不食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观念,摒弃不良饮食陋习,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争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公民。

朋友们,为了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大地处处充满生命的绿色,让野生动物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平安地生活。

让我们携手共创21世纪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美好家园!

保护动物的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如果朋友有了困难,你会袖手旁观吗?如果朋友遇到危机,你会见死不救吗?我想你当然会说:“不会!”

现在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有的已濒临灭绝,有的数量急剧减少,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动物,没有植物的城市沙漠中,生命将逐渐枯萎,色彩将消失……

同学们为拯救动物,拯救人类,拯救唯一的地球赶快行动起来吧!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我们小学生要积极学习和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遵守这个法律。

2、现在有许多卖田鸡的。

田鸡又叫“青蛙”,它可是人类的老朋友了,所以我们不仅不应吃它,还应告诉大家爱护它保护动物的倡议书作文。

3、目前,伤害鸟类的事时有发生,致使许多小鸟无家可归,我们应该给小鸟做些巢,让它们安家落户,为人类做更大的贡献。

4、如果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小动物,我们应该做到“三不”:不恐吓、不打击、不捕捉。

5、如果我们捡到或发现了珍贵的野生动物,应及时向居委会、学校及有关部门报告。

我想:只要大家自觉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自觉维护生态环境,那么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丽富饶。

学生保护动物的倡议书亲爱的教师,同学们:

当我们听不厌鸟儿的欢歌,看不见那亘古的飞行;当我们出不到搬家的小虫,闻不到象鹿的臭腥;当我们渴望米罐中出现以老鼠,夏日里多有些文英;这时的我们,又能如何呢

而当它已不再是人类痛苦的诅咒,耳边的面目狰狞,渐入我的生活时,你可曾想到那伐木的电锯声扰了鸟儿的安宁,使他们无家可归;工厂排出的“三废”让城市里的小动物纷纷搬家;猎人们的枪声让凶猛的野兽个个绝望;食客们的大嘴让动物们仿佛看到了黑洞……

对保护动物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宣城市;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84-03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湿地覆盖了地球表面的6%,却为地球上4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1992年1月3日,中国政府加入《湿地公约》,截止到2011年底,已有41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我国对湿地的定义是指我国领土范围内的各类湿地资源,包括面积为8hm2(含8hm2)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的河流湿地。

宣城市位于皖东南,东与浙江交界,北与江苏接壤,西北和西部与本省马鞍山、芜湖、池州市毗邻,南和西南与黄山市相连。东经117°58′~119°40′、北纬29°57′~31°19′,东西长161.5km,南北宽150km,总面积12 355.66km2。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谷)地、岗地、平原5大类型。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属天目山山脉,西南部山区属黄山山脉,西部山区属九华山山脉。海拔1 000m以上的山峰有60多座,最高的清凉峰1 787.4m。境内河流主要有青弋江和水阳江两大水系,均属长江流域。天然湖泊有南漪湖及固城湖的一部分,总面积200km2。

1 宣城市湿地资源与保护利用现状

1.1 湿地资源现状 全市湿地总面积52 861.65hm2,斑块870个,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草本沼泽、人工湿地4种类型湿地。其中河流湿地13 064.15hm2(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11 994.24hm2,洪泛平原湿地1 069.91hm2)、湖泊湿地

15 863.01hm2、沼泽湿地243.62hm2、人工湿地23 690.87hm2(包括库塘6 238.22hm2、输水河8 361.32hm2、水产养殖场

9 091.33hm2)。全市水田面积137 109hm2。

1.1.1 湿地野生植物 宣城市湿地野生植物主要优势种有:枫杨、华东野核桃、河柳、意杨、水杉、芦苇、叶蓼、水花生、凤眼莲、菱、喜旱莲子草、茭草、草、马来眼子菜、黑藻、苦草、聚草、南获、菰、空心莲子草、狭叶香蒲、艾蒿、凤眼莲、水鳖、细果野菱等。主要植物群系类型包括:枫杨群系、华东野核桃群系、草群系、空心莲子草群系、芦苇群系、菱群系、水蓼群系、凤眼莲群系、喜旱莲子草群系、意杨群系、河柳群系、水杉群系、艾蒿群系、茭草群系、陌上菅群系、红蓼+酸模叶蓼群系、槐叶苹群系、莲群系、香蒲群系、野果菱群系、雷竹(早竹)群系、淡竹群系、五节芒群系、马来眼子菜群系、黑藻群系、苦草群系、聚草群系、南荻群系等。

1.1.2 湿地野生动物

1.1.2.1 湿地陆生动物 宣城市地处皖东南,气候湿润,雨量充沛,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植物生长茂盛,也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特别是沿河两岸成片的湿地植物,为湿地陆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因此,湿地陆生动物资源相当丰富,5大类动物在湿地周围均有分布:

(1)昆虫纲12个目中,该市有10个目约500种,常见的种类有蝗虫、蜻蜓、螳螂、竹节虫、天牛、金龟子、蝴蝶、蛾类、蝉、蚊、蟋蟀、白蚁、蚜虫、步甲、瓢虫、叶甲等60多种。

(2)鸟纲类:有鸬嵫、白鹭、小天鹅、鸢、鹌鹑、雉鸡、白颈长尾雉、山斑鸠、小杜鹃、灰喜鹊、大嘴乌鸦、红嘴相思鸟、山雀、竹鸡、画眉、八哥、勺鸡、啄木鸟、黄鹂、红尾白劳灰鹤、大雁、白鹳、黑鹳、绿头鸭、鸳鸯等30多种。

(3)兽类:有刺猬、穿山甲、花面狸、豪猪、猪獾、狗獾、豹猫、小灵猫、山鼠、大夜蝙蝠、松鼠、野兔、野猪、水鼠等近20种。

(4)两栖类:有东方蝾螈、中华大蟾蜍、青蛙、扬子鳄、黑斑蛙、虎纹蛙、棘胸蛙等9种。

(5)爬行类:有平胸龟、乌龟、鳖、赤练蛇、乌稍蛇、眼镜蛇、蝮蛇、竹叶青、金环蛇、银环蛇、多疣壁虎、北草蜥、王锦蛇、玉斑锦蛇等20余种。

1.1.2.2 水生动物 根据不完全调查,水生生物在我市湿地分布有藻类10种,浮游动物4种,甲壳动物5种,底栖动物4种,鱼类20余种。但因河床升高,河流枯水期又较长,河水全年流量相对较小,缩小了水生生物(主要是鱼类)的生存环境,加上人为无休止的乱捕乱猎,特别是用药毒鱼和用电捕鱼,鱼类种群数保存极少,有些鱼种已很少能见到。水库湿地鱼类主要是养殖品种,主要有银鱼、大闸蟹、青虾、河蚌、淡水蚬、青鱼、团头、白鲢、草鱼、鲤鱼、鲫鱼、鳊鱼、鳙鱼、南美对虾等。河流湿地主要有黑鱼、鲶鱼、鳗鲡、七星鱼、石光皮、翘头白、马口鱼、黄马狗、厥鱼、石板花、哈马头、青尾鱼、牛尾巴等近20种。种类数量相对较多的有石板花、翘头白、黄马狗、马口鱼等。

1.2 保护利用现状

1.2.1 湿地利用方式单一,总体效益不高 宣城市主要湿地功能为蓄水发电、防汛抗旱、农业灌溉、生活用水、人工养殖和航运等,目前只有一个国家级扬子鳄保护区,还没有建立湿地公园和重点湿地保护小区。

1.2.2 尚未建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综合管理协调机构 由于宣城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财政收入与发达城市相差甚远,加之对湿地资源重要性认识不足,湿地资源保护不力,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机构和技术人员。林业、水利、渔业、旅游等建有各自的管理机构,尚未建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综合管理协调机构。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保护意识不强,盲目开发、随意占用导致湿地资源遭破坏 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的保护意识不强,大量湿地被围垦造陆,湿地面积大为减少。大规模的水产养殖没有得到科学的规划和控制,超过了湖泊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上养殖结构和方式的不合理,再加上周围工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造成湖泊、河流等水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2.2 湿地生态受人为干扰严重 水面被大量的网箱分割,湿地生物生存空间被掠夺,水生动植物种群和数量锐减,河流淤积严重,河水全年流量相对较小,缩小了水生生物(主要是鱼类)的生存环境,加上人为无休止的乱捕乱猎,特别是用药毒鱼和用电捕鱼,鱼类种群数保存极少。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防洪调蓄功能退化。

2.3 缺乏湿地统一协调机构,没有制定相关的法规 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涉及的部门很多,目前存在水利、渔业、林业多头管理湿地的现象,不能将湿地作为一个完整的领域进行整体考虑。未能形成信息共享、联合行动、分工协作的保护管理机制。此外,涉及湿地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制定,导致破坏湿地生态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2.4 湿地管理技术水平落后,保护宣传教育滞后 湿地保护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保护湿地的意识,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认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的需要,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都还达不到要求。同时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技术手段也比较落后,缺乏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

3 对策与建议

保护湿地是持续利用和持续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好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关系,在生态安全体系中,保持和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使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进入良性循环。

3.1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营造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 天然湿地的丧失和湿地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的减少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威胁之一。抓住一些重要和典型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尚未被破坏的时机,建立一些湿地保护区,使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湿地独特的生态系统受到应有的保护。

3.1.1 南漪湖湿地保护区及湿地公园 南漪湖是宣城市境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也是皖南第一大湖泊,为古丹阳湖的一部分。面积达20 000hm2,水禽资源比较丰富,夏季以鹭科鸟类为主体,而冬季则以雁鸭类为主体。国家Ⅱ类重点保护的鸟类12种,省级重点保护的18种;记录鱼类7目14科38种;两栖类1目3科6种,其中国家Ⅱ类重点保护的1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爬行类3目7科16种,其中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兽类6目11科18种,其中省级重点保护的3种。此外,记录主要经济无脊椎动物32种,其中贝类10种,甲壳类4种。但由于围垦、水产养殖、过度捕捞等原因,使南漪湖湿地自然环境和动植物资源面临巨大威胁,亟需保护。为加大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应尽快对南漪湖湿地进行保护规划和建设。建议依托南漪湖的优势,建立1个湿地公园和1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救护野生水禽资源。

3.1.2 野猪塘湿地保护小区 野猪塘湿地位于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0°07′07"、东经118°50′34"。类属于沼泽湿地;为沼泽化草甸型湿地。清凉峰野猪塘湿地的湿地功能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繁殖场所。清凉峰野猪塘湿地作为安徽省特有的山地草甸,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在科研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建议建立一个以高山草甸为特色的湿地保护小区。

3.2 制定湿地保护政策与法规,建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的综合管理协调机制 湿地资源的利用、保护涉及面广,不仅涉及社会经济利益,也关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大局,建议制定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试行),明确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保护范围,授权设立湿地保护机构,明确职能,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界定各相关政府部门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组织和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建立湿地资源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调动广大群众保护湿地资源及与之相关的珍稀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的积极性,长期巩固湿地资源建设成果,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3.3 建立湿地资源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和湿地资源监测体系 2011年,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湿地基础资料数据库,在现有的湿地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典型的关键湿地进行重点调查,分类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处理,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为基础的湿地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为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各级决策部门在综合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湿地资源等多方面获得快速、准确、系统、有效的信息及决策提供服务。

3.4 政府投入为主,多方争取资金 湿地恢复与重建、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合作交流和人才培训以及建立湿地监测网络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政府投入是湿地保护资金来源的主渠道,要逐步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探索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同时,还要从社会集资、个人捐款和国际援助等多方面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国际合作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建设。按照“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积极投资湿地保护,使湿地保护有可靠的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3.5 拓展宣传渠道,提高全社会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针对目前公众对湿地保护普遍缺乏认识这一现状,应加大对湿地等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形成政府重视、媒体关注、公众参与的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态势,增强全社会环境法制观念和湿地保护参与意识,促进湿地保护管理主流化,使公众能将湿地保护纳入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使政府能将湿地保护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对保护湿地的认识。结合湿地自然保护区或湿地公园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实施,充分展示湿地的功能和价值,提高公众对保护湿地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湿地保护体系、湿地监测体系的合理布局,建立湿地科普宣教中心,加强湿地科普教育。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林业厅.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安徽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Z].2012.

[2]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Z].2011.

对保护动物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湿地;保护和恢复措施;滨海县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0902

1引言

1971年2月2日,《湿地公约》在伊朗的拉姆萨尔正式通过。从1997年开始,世界各地都把每年的这一天作为“世界湿地日”加以庆祝。

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水区。湿地与森林、农田、草地等生态环境一样,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很高的生态系统。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被科学家们称为“地球之肾”、“自然界重要的基因库”。滨海县湿地资源丰富,沿海浅水滩涂面积较大,也是丹顶鹤保护区的缓冲区,湿地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全县境内河流纵横分布,湿地范围广泛,集多种类型于一体,是全省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区域。因此,面对该县现状,组织专职人员,开展科学调查,掌握全县湿地资源,制定保护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滨海县湿地的类型和分布

2.1调查范围和重点

滨海县位于东经119°37′~120°20′与北纬33°43′~34°23′之间,地处黄淮平原东南部,废黄河(中山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下游入海处,东临黄海,南与射阳县毗邻,西南与阜宁县接壤,西界涟水县,北隔废黄河与响水县相望。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880 km2,东西最大直线距离55 km,南北最大直线距离47 km。本次调查范围主要是全县范围内面积8 hm2(含8 hm2)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 m以上、长度5 km以上的河流湿地。

2.2调查内容

本次湿地调查采用一般调查。对所有符合调查范围的湿地调查湿地类型、面积、分布(行政区、中心点坐标)、平均海拔、所属流域、水源补给状况、植被类型及面积、主要优势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保护管理状况;河流湿地的流域级别等。

2.3调查方法

本次湿地调查组成专业调查人员,采用资料收集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调查方案的具体要求,依据收集的资料和外业调查的具体数据进行汇总。

3滨海县湿地概况

3.1自然环境

滨海县地处苏北黄淮冲积平原东北端,黄海西岸,地处由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气候区,为湿润的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较长,降水较充沛,雨热同季。

3.2湿地滩涂情况

滨海县淤泥质海岸的土壤来源于废黄河、淮河冲积表土,质地较细,养分丰富。泥质海滩由于黄河改道山东,目前,形成侵蚀性海岸。

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水系,较长的河流有53条,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29 km,主要流向由西向东,骨干河流有射阳河、通榆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中山河)、北八滩渠、翻身河等,各自形成自已的水系,高低各别,引排分开。现有淡水面积106 km2,折合15.9万亩,其中河沟水面88566亩,自然池塘面积6.85万亩。境内海岸线总长度为44.6 km,潮上带21.02万亩,潮间带7.1万亩。

3.3主要生物资源

滨海县沿海由于受淮河水流和大陆径流的影响,海水盐度变化幅度大,一般在10‰~32‰左右,海水pH值一般在7.8~8.4之间,年积温为3600℃。自然灾害少,无赤潮,水质肥沃,饵料充足,为此,近海及其潮间带鱼、虾、贝、蟹等水产资源丰富。鱼类有海杂鱼、鲻鱼、银鱼、马鲛鱼、大鱼免鱼;虾类有周氏新对虾、蛤氏仿对虾、葛氏长臂虾、背片白对虾等;潮间带软体动物有文蛤、青蛤、四角蛤蜊、沙蚕、牡蛎、泥螺;蟹类有梭子蟹、大腿蟹、天津厚蟹、沈氏厚蟹、螃蛴等;另外,海蜇资源较为丰富,年产1000 t以上。

潮上带有茂盛的天然植被。纤维植物有芦苇、蒲草、大米草、大红叶草等,药用植物有何首乌、板兰根、丹参等。滨海县生活在淡水中的植物,主要有低等的细菌、藻类和高等的植物,低等植物如细菌、粘菌、真菌、青苔等,高等植物如苔藓、芦苇、菰、菱、睡莲、聚草、轮叶黑藻、苦草、紫背浮萍、金鱼藻、狸藻等。生活在水体中的浮游动物主要有原生动物、软体动物、腹足类及节肢动物的甲壳类和水生昆虫等。底栖生物种类较多,如微生物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白枕鹤、灰鹤、黑嘴鸥、黑脸琵鹭、大天鹅、小天鹅、小青脚鹬 、河麂等,是盐城市珍禽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自然湿地中的盐生植物十分丰富,据统计有50多种。

3.4受威胁状况和演变情况

植物: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造成了水生植物生长环境的恶化,生长面积明显减少。

动物:综观该区自然鱼类种群的变化,由于产卵条件的恶化,一些主要鱼类产量大大下降,已经或濒临灭绝。

目前过度的人工围垦、违法捕猎,以及越来越重的工业污染对天然生态湿地各项因子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护沿海湿地的清洁,打击对湿地资源的非法利用,已成为该县沿海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当务之急,这一问题已引起县政府的足够重视,并把他作为建设滨海生态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滨海县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1)淮河入海水道流域生态系统是由陆生体系直接转变为湿地体系,生态环境变化极其显著,因而在该流域建立湿地公园等湿地保护体系对研究该区域生态变化方向和保护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黄河故道水域、滩涂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区交通发达地带遗存下来的较大的一块湿地,动植物的北方物种、南方物种分布种十分丰富,是冬候鸟的越冬北界,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和潜在的科研开发价值,对保护中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滨海首乌采集、种植有约300年历史,是滨海历史上的特色土产之一。《本草纲目》记载:“首乌止心痛,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近代研究证明,首乌有降低血脂、减心率、增强机体抗寒能力、促进红细胞生成等作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显著的药用价值使开发和利用首乌的前景一片光明,但长期粗放式采、种导致现有野生首乌数量急剧减少,为保护首乌物种的基因多样性,野生首乌保护和开发利用刻不容缓。

从总体上,滨海县湿地正承受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压力,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恶化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正在增强。

湿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天然湿地大面积减少;植被丧失,天然湿地淤积严重;湿地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巨大威胁。

5对策与建议

(1)滨海县省级淮河入海水道湿地建设包括利用生物技术,营造绿色通道及湿地防护林带,重建湿地植被,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得到科学保存,自然景观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区域内的保护管理能力;宣教中心建设,建设湿地展示园,强化对湿地保护的科普宣传;生态监测站建设,加强对该区域的各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湿地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系统建设,提高区域内湿地体系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

(2)滨海县县级黄河故道湿地恢复与保护示范区建设包括利用生物技术,营造绿色通道及湿地防护林带,重建和恢复湿地植被,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得到科学保存,自然景观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区域内的保护管理能力;宣教中心建设,建设湿地展示园,强化对湿地保护的科普宣传;生态监测站建设,加强对该区域的各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湿地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系统建设,提高区域内湿地体系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

(3)滨海县野生首乌保护与利用项目建设包括:野生首乌资源库建设,清查项目区内野生首乌数量等资源情况;首乌展示园建设,展示园选择在有种植首乌历史的滨海港镇;首乌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种苗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建立种苗的规格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市场;生产信息服务网络与技术培训体系建设等。

6结语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地处江苏中部盐城市沿海,辖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5县(市)的滩涂,海岸线长582 km。2008年,已成为太平洋西海岸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好的海涂型湿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海岸带保护区,并加入了“东亚雁鸭类迁徙网络”。保护区生物地理位置位于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北部与东洋界华北区接邻,动植物区系以温带为主。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有植物450多种,鸟类395种,两栖爬行类45种,鱼类281种,哺乳类4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6种。是“鸟类的王国、动物的天堂、物种的基因库、天然的博物馆”。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对沿海淤长型海岸带及栖息其上的迁徙水鸟和其他众多稀有动物的保护和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对保护动物的建议范文第4篇

摘 要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该自然保护区东面与贡山县的茨开、捧打、丙中洛乡相连,西至独龙江与缅甸接壤,北与接壤,南与福贡县毗邻,为目前云南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地域辽阔,自然地理位置特殊,分布着各种珍稀动植物和特有的原始森林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独特,具有很高的自然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本文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为研究对象,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促进云南高黎贡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关键词 高黎贡山地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资源管理体系

一、高黎贡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高黎贡山素来享有“世界基因宝库”、“自然博物馆”的美誉,分布于怒江以西,与怒山山脉夹峙形成世界闻名的第二大峡谷――怒江大峡谷。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差较大,气候变化多样,使得这里生存着种类繁多的奇花异木和珍稀动物,有人说,高黎贡山就象一个双面书架,由上而下清清楚楚地陈列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生物种类,具有丰富全面的物种多样性,其生物多样性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众多的自然保护区中被优先重点保护。高黎贡山1958年就被规划为自然保护区,1986年国务院更将其认定为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高黎贡山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1997年,中国“人与生物圈”组织将其认定为生物圈保护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1997年,中国“人与生物圈”组织将其认定为生物圈保护区。1998年,云南省政府将其确定为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及野生动物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温(暖) 性针叶林、簇生竹林,以亚高山温凉、寒、温性针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垂直景观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的保护对象。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拥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凉温带、亚寒带及寒带七个类型后气候区,几乎包含了云南不同水热状况的气候区,同时还是云南雨量最富裕地区和云、雾、雨日最多的地段。目前已知的种子植物有163科764 属2686种;哺乳动物有8目25科74属192种;鸟类有269种;昆虫1690种, 隶属20目167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红花木莲、光叶珙桐4种;二级保护物种有胡黄连、冬虫夏草、桫椤(树蕨) 、松茸、贡山三尖杉、福建柏、油麦吊云杉、云南榧木、秃杉、领春木、凹叶厚朴、水青树、董棕、胡黄连等15种。扭角羚、赤斑羚、戴帽叶猴等列入国家重点Ⅰ类保护动物的有18种、Ⅱ类保护动物44种。该保护区内特有种极为丰富,植物中有着贡山三尖杉、贡山木姜子、独龙江木姜子、常春木、独龙五叶参、贡山秋海棠、贡山竹、贡山杜鹃等239种特有种,隶属103科14属。特有野生动物种有白眉长臂猿、赤斑羚、贡山麂、怒江裂腹鱼、三尾褐凤蝶、棕尾虹雉等17种,是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和具有野生动植物多样性最关键地区之一。该区内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高差殊异的垂直景观、丰富多彩的生物群落,为我国目前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完整、森林组合最丰富、结构和功能最稳定的地区之一。高黎贡山地区还生长繁衍着汉、傣、僳傈、回、白、苗、彝、壮、怒等13个民族,这些民族世代开发和利用着高黎贡山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并且形成了大量的传统知识。

二、高黎贡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分析

1.缺少专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虽然云南省已经颁布了一些有关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例如《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森林条例》、《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管理暂行规定》、《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云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公布了《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云南省珍稀保护动物名录》、《云南省珍贵树种名录(第一批)》等一批名录等,对生物资源的收集、保存、交换和开发利用方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现有的生物资源管理规定内容很不完善,也不具体,尤其是在生物遗传资源的取得、惠益分享和专利制度方面基本上是空白,使很多想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生物遗传资源的外国公司感到无所适从,而有些外国公司却通过合作研究或共同建立数据库等方式,无偿窃取遗传资源。

2.生物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或存在漏洞。生物资源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监督,缺乏统一牵头的主管部门,没有生物遗传资源输入、输出的专门管理机构,没有统一的法定程序和渠道,造成输入、输出渠道混乱不堪的局面。由于制度和管理不善,而国际间又缺少关于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的统一制度,导致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遗传资源大量流失,发达国家的机构及个人通过考察、索取、合作研究,甚至走私、掠夺等手段从该自然保护区攫取了一些生物遗传资源,而没有给拥有生物遗传资源的当地居民和社区群体任何的利益回报。没有明确的国家级、省级及地区级的牵头主管部门及专门管理机构,政出多头,各部门缺乏有机配合。

3.是过度开发利用,非法的贸易及走私,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在高黎贡山地区,由于长期的盲目的开发和垦荒,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的生物遗传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分布区日益缩小,遗传资源急剧消失。另外,非法的贸易及走私,使一些不法之徒为了巨额的非法利益而铤而走险。据保山市森林公安局介绍,20多年以来,森林公安们为保护国家的森林资源安全,维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不受侵害一直在努力。据统计,保山市森林公安共查获各类案件24688起,共收缴野生动物18698只,蛇类22460公斤,野生动植物制品14680多公斤,毛皮2478张;还收缴孟加拉虎皮23张,金钱豹皮37张,象牙20多只,象牙床2副,桫椤380多株,野生石斛3000多公斤,红豆杉树皮1000多公斤,共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有力地打击了各种破坏森林资源及其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执法部门--森林公安困难重重。

森林公安在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中存在以下问题:(1)警力不足。保山市森林公安局的民警们,人均管辖森林面积14万亩,有的分局甚至人均管辖森林面积达到40万亩,警力的严重不足,导致野生动植物走私泛滥,流失严重。(2)资金缺乏。高黎贡山地区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对保护区的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缺乏必要的资金。首先,保护资金的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目前主要是政府投入。国家虽有一定的资助,但是用于发展和维护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还存在很大的缺口,直接影响了原著居民对当地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其次,国家拨付的专项资金在下拨环节“跑、冒、滴、漏”,很难得到落实。(3)执法环境复杂化,法制建设薄弱。为了更好地对高黎贡山地区的生物遗传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必要的。

三、高黎贡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建议

1.加大云南地方立法建设,完善高黎贡山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由于我国现行的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不能有效保护云南省的生物遗传资源,也不能适应国际规则以及国际社会和国家间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的需要,再加之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在保护生物遗传资源任务坚巨的今天,在认真执行关于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还应该加大地方生物遗传资源的立法,以完善云南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

2.建立综合管理、协调分工的生物多样性管理体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构建时必须解决现有的保护部门管理不统一、管理混乱的局面,应建立相应的配套机构,形成以专门机构为主导,多部门联合工作,中央到地方统一行动的管理机构体系,应对现有的关于管理部门的规定重新整合,查缺补漏,解决目前管理部门实践中管理和操作的弊端,实现真正有效的管理。

3.加强和落实高黎贡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补偿制度。生物多样保护的国家补偿制度,主要是为了该地区更好地保护生物资源,当保护与开发矛盾时,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付出代价的地区可以获得国家补偿的制度。生物多样保护的国家补偿应该坚持保护优先,对于国家补偿款的使用也应该给予一定的限制,保证补偿款项真正用于生物遗传资源的实际保护工作中,应该本着损失与补偿对应的原则,谁的利益受损就补偿谁。生物多样保护的国家补偿资源的国家补偿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首先是货币方式,这是一种最为简单易行的方式。国家可以专门拨款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补偿,专款专用;其次是技术补偿方式,可以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受损的地区获得其他地区或者国外在技术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最后是知识产权方式,对于利用生物遗传资源所在地区的资源开发出来的科研成果,该地区有权分享。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起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性,也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

4.建立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查验制度。生物物种资源流入外国,大多都是通过非正常的途径流出的,除外国人员和国外机构的非法搜集、走私、剽窃等之外,还包括邮寄、出境携带及对外研究合作带出等方式,可见,我国对于生物物种资源的出入境查验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大量物种资源外流,我国在关于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管理方面尚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并且在查验的技术手段方面也存在缺陷,所以《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将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查验体系的建设列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强调要加强相关部门的进出境查验作用,确保做到对于出入境的生物物种资源进行全面查验,防止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的外流,和尽量避免国外危险物种入侵给我国物种资源带来的损害,做到风险预防。云南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处于我国西南边陲,边界线长,很容易导致生物物种资源的外流,所以建立物种资源出入境查验制度是有很大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昊亮.西部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利益补偿.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第35卷第4期).

[2]王鑫海.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个别流失及其法律对策.环境保护.2001.11:11-13.

[3]寸瑞红.高黎贡山生物圈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初探.西南林学院学报.2001(4).

[4]赵晓东.试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发展.林业经济.1999(1).

对保护动物的建议范文第5篇

考察时间:7月26---8月3日

考察地点: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白马河保护站

1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三个自然保护区之一。与另外两个--陕西佛坪和四川卧龙相比,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面积大(相当于6.4个佛坪,比卧龙大23671公顷)辖区内社区多(辖文县的11个乡镇和武都的4个乡),人口密度大。保护区把工作重点放在社区共管上,为扶贫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1.1 白水江保护区自然条件概况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端,东经104o16ˊ-105o27ˊ,北纬32o16ˊ-33o15ˊ,主体部分位于白龙江以南的甘川两省界山——岷山山系的东端,摩天岭北坡,西南与四川省的九寨沟县、平武县相邻,东南与四川省的青川县接壤,总面积为223671公顷。其中碧口保护站还包括摩天岭南坡的青川河源区的李子坝,红土河保护站位于白龙江北岸的支流小团鱼河流域,属西秦岭山地。

保护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大部分海拔1500-3100米,山涧河谷深陷,相对高差1000-2500米,最高峰海拔4072米。在气候带上位于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甘肃省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

该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交汇处,中国地貌的二、三级阶梯界线处,地质构造古老,植物具有古老性、过渡性、垂直地带性明显的特点。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97科,2165种,19亚种,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针阔混交林。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8科60属67种及变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科5属6种,即珙桐、光叶珙桐、水杉、银杏、香果树、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13科、19属、19种;三级保护植物18科、22属、25种;甘肃省重点保护植物13科、17属、17种,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资源仅1属5种。

区内共有脊椎动物485种,隶属32目98科273属,占甘肃省脊椎动物总数的65.45%。兽类77种,鸟类275种,鱼类68种,两栖爬行类65种,昆虫类2138种,蜘蛛195种。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5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大熊猫(约占全国数量的十分之一)、金丝猴、羚牛、豹等10种,二级保护的42种,其中:兽类16种、鸟类24种,两栖类2种。

1.2 白水江保护区社区状况概况

自然保护区1978年成立,辖文县、武都两个县的15个乡镇157个行政村,27837户,112338人。实验区459个自然村,13203户,56083人,缓冲区、核心区无人居住。

由此保护区分为了农业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其中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实验区,河谷地带海拔较低处。而高海拔地带气候高寒,人类难以长期定居、耕作,属于单纯的森林生态系统。两个生态系统在交界面上不断进行着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

1.3 白马河保护站概况

白马河保护站位于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西端,保护站所属范围内包含铁楼乡的李子坝、寨科桥、草河坝、铁楼等16个村,有包括汉、藏、回三个民族的居民约10286人,其中生活在缓冲区边缘的有85人。

2 森林生态系统

2.1 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基本情况对比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现有核心区9732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3.51%;缓冲区26032公顷,占11.64%;实验区100310公顷,占44.85%。从面积上我们可以看出缓冲区所占的比例十分小,这是因为保护区成立于1978年, 按当时国内的划分方法分为核心区和实验区,实验区内包括村庄、农田等,允许人类活动,核心区在保护区成立前曾作为林场,原始森林一度遭到破坏。后来,由于保护区的规划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保护区被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区,缓冲区内只允许少量的人类活动(如旅游),不允许有常住居民。这样一来,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只有狭长的一线,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核心区与实验区直接相连的情况,给核心区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

2.2植被调查方法和结果

2.2.1植被调查方法:

为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其他野生资源的状况,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

1)样方法。乔木层取20m×20m的样方,灌木层取5m×5m的样方,草本层取1m×1m的样方,乔木记录种名、每棵植株的高度、投影面积、胸径,草本记录种名、高度、盖度、多度。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各选取了两个生境不同的样地进行调查,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核心区和实验区各有一个样方的资料遗失,因此这两个样地现在仅有一些定性的观察记录。

2)综合路线调查,直观、定性或半定量地了解植被状况以及相关的土壤、地貌、地表径流状况。

2.2.2植被调查结果

1)核心区植被状况

地点:大熊猫驯养中心一工段

微地形:坡底,平缓

经度:104.29828°E

坡度:5°

纬度:32.91122°N

坡向: 西北

海拔:2685m

群落类型:次生牛皮桦林

备注: 70年代以前是采伐林场

样地1 大熊猫驯养中心1工段牛皮桦林样方生境

样地1曾经是采伐林场,样方内可见直径大于80厘米的伐桩2个。在建立保护区之后保护状况良好,乔木层郁闭度达到70%,乔木共91棵,7种乔木,其中牛皮桦为乔木层优势种,多度为53.9。灌木层共5种植物。林下环境阴暗潮湿,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为2.51。

核心区内调查的另一个样方(数据遗失)是原始林,乔木层郁闭度50%,种数为6,但植株数远远小于样地1。其所在地的坡度、坡向和样地1非常相似,也处于河谷附近,但海拔稍低,在2200米左右,可以观察到两个样地由垂直地带性造成的物种的差别。

2)缓冲区植被状况

地点:草河坝下沟

微地形:坡底

经度:104.42493°E

坡度:40°

纬度:32.87788°N

坡向:东北

海拔:海拔1845m

群落类型:野核桃灌丛

备注:样地中伐桩 9 个

样地2 草河坝下沟野核桃灌丛样方生境(缓冲区)

地点:

微地形:坡中部

经度:104.47961°E

坡度:20°

纬度:32.89306°N

坡向:东北

海拔:2020m

群落类型:落叶阔叶林

样地3 甘家沟芦韭坪坡落叶阔叶林样地(缓冲区)

3)实验区植被情况

地点:草河坝下沟

微地形:坡中部

经度:104.42303°E

坡度:30°

纬度:32.88810°N

坡向:东北

海拔:1693m

群落类型:野核桃灌丛

备注:有居民在样地附近挖药;样方中伐桩7个,死树3棵。

样地4 草河坝下沟野核桃灌丛样方生境(实验区)

2.3分析与讨论:保护区植被与人类影响的关系

1)采药和采伐活动使植物多样性降低

对比样地2(缓冲区)和样地4(实验区),发现二者的生境条件和植被类型相似,海拔上的差距不大亦不足以引起气温的显著差异;坡度大,土层薄,植物养分不足是两地的共同特点。二者受人类活动影响都很严重,我们在从社区到样地的行进过程中几次看到有人背着药材或薪柴下山,样地2、4里面伐桩分别有7个、9个,乔木层种类和个体数均很少。两地也都大量放养牲畜(牛,在社区边缘还有黄羊),它们对植物的影响在于对林地边缘草本植物和幼树的践踏。

两个样地的整体区别是细微的,只是位于缓冲区的样地2离社区更远,山高坡陡,社区居民砍柴等活动的强度稍小,因此样地2上层植物状况比样地4稍好。

在高寒潮湿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热量和光照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往往出现乔木层、灌木层生长情况和草本层相反的现象。乔木生长状况差的样地4的草本层生长良好,多样性指数为2.72,而样地2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为2.03。

2)原生林和次生林的比较

在保护区核心区,我们协助保护区工作人员分别在原生林和次生林(样地1)进行了样方调查。原始林乔木层物种数为6,次生林乔木层物种数为7,仅从物种丰富度来考虑,是次生林物种较为丰富。

该次生林具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糙皮桦在乔木层中所占比例非常大,是绝对的建群种。第二,次生林中乔木胸径明显偏小而植株密度大,样地内植株数量是原始林样地的3-4倍。择伐后次生林的乔木层多样性比原生林高,这与Connell等人提出的中度干扰假说相符。

3)人工造林成功的森林内部多样性低

建立保护区前,核心区的某些地区是人工林场,人工营林的树种为华北落叶松,乔木层为落叶松纯林,存在着小蠹等病虫害的威胁。

4)退耕还林林地的植被多样性

人工营林的一般步骤是皆伐乔木,随后清除林内所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种植乔木后必须连续抚育3年,清理次生灌木,使乔木生长不受灌木的妨碍。退耕还林不需要进行皆伐,但清灌仍是必须的。但在白水江,通过入户访谈我们得知,当地居民种植华北落叶松后并不进行任何管理;而我们在退耕的林地看到,种植了3年的华北落叶松生长情况很差,被大量的蕨类植物所淹没,离预期的生态效应有很大差距。耕作—退耕还林—疏于管理的后果是使坡顶的植被退化成次生灌丛或草地。

2.4 对大熊猫保护和驯养状况的了解

从保护生物学来看,大熊猫既是关键种、稀有种,又是伞护种。把保护大熊猫当作重点,意义不仅在于保护“国宝”,更在于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

秦岭南坡中山夷平面上有5个植被茂密的“山岛”,摩天岭就是其中最靠西的一个。大熊猫就在这种列岛状、具有残遗性的环境中栖息。

在对保护区管理局的专家进行访谈时我们得知,卧龙、唐家河等保护区多年来旅游开发强度大,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了干扰,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至今还处于试探阶段,但大熊猫的保护颇见成效,野外大熊猫的数量呈增加趋势。目前,保护区野外的大熊猫遇到危险都是送至文县的保护区管理局救治。保护区希望能够在技术条件成熟后,在离大熊猫栖息地最近的邱家坝大熊猫驯养中心进行救治。但建立所谓驯养中心的意义仅在于救助,靠加强人工驯养来增加大熊猫数量而不支援其野外种群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 农业生态系统

在我们考察的白马河保护站,社区、农田主要分布在靠近河谷的地区,公路也依河而建。一方面,虽然按照保护区的相关法律,保护区内不允许进行农业生产,但白水江在70年代是采伐林场,众多人口的生存压力下,农业开发是人们不得已的选择。另一方面,河两侧的山地高寒、土地贫瘠、土层薄,一旦进行人工种植必然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无法长期在那种环境中生存,只能在河谷地带久居。

3.1 农田生态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所限制,自然保护区内交通不便,封闭性强,人类活动的基本目的仍停留在温饱自足阶段,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第二三产业严重滞后。这也造成了当地人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无暇考虑生态的因素,从而有一些不得已的违背生态保护的行为,可以说这是白水江三农问题的一个主要特点。农业生产以粮为主,畜牧业、林果业、渔业长期处于从属地位,是一种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

(1)主要种植农作物

白水江所处的地区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湿润多雨,土壤微酸性,虽然当地水资源丰富,但却多在深山大沟之中难以利用,水浇地只占全部耕地的2%。由此决定了当地的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这也可以从当地的饮食结构得到验证:主要以小麦面和玉米面为主,大米食用很少;此外种植了一些荞麦、油菜、向日葵等作物;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还种有一些耐贫瘠的花椒;在自家的院前院后也种植有一些果树但主要是自己食用。

从上述的资料来看,当地的农业仍然是以满足当地人基本温饱问题为目的的,即使有一些果树或者经济作物,也很少有深加工的商品化生产。在入户调查中,当地人也想过农产品加工的方法来摆脱贫困的现状,但阻碍他们这样做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便的交通,当地仍没有一条柏油马路,晴天时已是难以通行,雨天时则是完全不能行走,有时还会出现泥石流;二是资金的匮乏,当地农民手中没有余款,当地政府的投资也是杯水车薪。这样一种状况导致了外来投资不愿进,当地产品运不出。对生态影响较小的商品农业无法实现。

(2)农田地形与合理套种

出于生存的本能,当地人民不得不大量的开荒来满足越来越多的新增人口的粮食需要。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在青山上有一片一片的荒地,即是耕种着或耕种后废弃不用的土地,农田和草地代替了灌木丛,水土保持的功效几乎完全丧失。

山地的坡度大多都在30度左右,是基本上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形,开垦的土地在雨水的冲刷下,有机质基本上都被淋失了;缺乏乔木的保护,农作物也经常被大风吹倒,造成粮食减产。当地人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发生,也采取了一些生态保护措施:在农田周围种上果树或向日葵,这些高大或根系发达的植物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土流失,但根本消除这种现象的方法还是发展当地的二三产业或商品化农业,从而使当地人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最终使耕地变回林地。

农田采用了一定的杂种、套种以及一些其他的增加收入的方式,如在瓜田旁边养蜂。这样做既可以增加收入,同时也是一种生态农业的尝试。这是当地居民自发的行为,如果能够有科技和资金的支持,相信在当地开展生态农业还是可行的。

3.2 对社区垃圾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保护区内的垃圾问题渐渐暴露出来。由于社区一般都在白水江的中上游,而且污染源距离水源都很近,这势必会对下游水体造成影响。

在白水江考察时期,我们社区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社区的污染问题。 仅在白水江的中上游的寨科桥地区。经过我们的观察和统计,离水源不足十米的范围内垃圾堆、厕所、 牲畜圈等大小不一的污染源25个。

其中尤为让我们担心的是在水源附近散落着大量的废旧电池,而且很大一部分已被腐蚀。据资料显示:一节废电池就是一颗"炸弹",有人这样形容废电池的"杀伤力"。据测定, 一颗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 一生的用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吞噬一平方米土地,并可造成永久性公害。我国是电池生产消费大国,电池的年产量高达140亿节,消费约100亿节,约占世界总量的1/3。以全国13亿人口计算,假设每年每人用6节电池,那么这些电池可以污染46800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中国全年径流总量的1.73倍;也可使7800平方千米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320亿节废旧电池被丢弃,其危害之大不能不令人触目惊心!

据我们的了解,下游文县以及其他县的饮用水均是取自白水江,所以污染问题是应该被当地政府所考虑的。

下面就上述几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社区内的垃圾应采取集中处理,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垃圾堆放处。

所述几个社区均是处于白水江的上游,由于他们的基础设施不完备,无法处理垃圾,所以应将收集的垃圾运往文县,由市政局或城建局来统一处理。

当地有GGF的投资项目,可以在下一个项目中提出有关垃圾处理的议题,在社区内试行垃圾分类回收。从垃圾成分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厨余垃圾以及人畜粪便占很大比例,所以可以考虑做堆肥,从而减少垃圾量,也可以消除废弃物对水质的影响。此外,建议发展回收产业,由专门的人员负责上门收购村民家中的有买卖价值的废品。

先从孩子身上抓起,培养他们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用小孩的行为影响其家长,或许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4 森林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共存与冲突

人口众多的现状,对于保护区内的各个利益群体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单纯的保护无法维持下去,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森林、社区两大系统相互作用的情况,才有可能理解社区、政府参与对于自然保护的作用,从而提出更好的建议。

4.1森林对社区居民的影响

在考察的区域中原始森林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可概括为“出”与 “入”两种关系。在由森林与人构成的二元系统中,两个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归纳如下:

原始森林的输出包括对水资源的影响,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对农业质量的影响和对当地生产方式文化的影响。原始森林对水资源的影响可分为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原始森林对整个白马河流域地表水流量和地下水的采补平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区内年降水量大,时间分布集中,有雨季之说。因此原始森林对地表水的季节分配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保证了白马河的稳定水流。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净化,白马河水质良好。同时从直观的感受来说,区内空气质量很好.

原始森林对当地气候条件、水资料状况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是间接作用于当地居民的。而原始森林对农田生态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特有的文化的影响则表现得更加直接一些。由于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也造成了林缘人与外界交流的不便,一方面这种阻隔不利于他们接受外界信息;但另一方面这也保证了当地风土人情的“纯度”,这些就是原始森林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4.2 退耕还林状况

我们从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三个村子(李子坝村、寨科桥村、草河坝村)的入户访谈得到了一个普遍被村民认可的消息:该地区从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初期退一亩地补贴300斤粮食,20元钱,后期补贴粮食的政策取消了,改为退一亩地补贴230元,该政策持续时间为八年。从村民口中得到的信息是,退耕的林地全部用于种华北落叶松,不允许砍伐,树种全部由国家免费提供由村民种植。

保护区农民普遍存在着对于自己生活现状麻木,对于生活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的问题。他们对当八年退耕还林的补贴结束后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从来没有过清醒的认识。当我们在入户访谈牵扯到这个问题时,村民们普遍认为国家会对他们的生活有另外的安排,有的甚至认为八年后直接把退耕还林的那些土地上的树木砍了直接种上粮食就可以了。由此进一步假设,当他们的这一想法得到实现时,直接受到威胁的肯定是保护区中的珍稀物种。到那时才来考虑问题恐怕已经太晚了。当问题被激化,要寻求解决办法就更加困难了。

另外,由于缺乏抚育、种植的树种单一,退耕还林的效果存在一些问题,这在第2部分中已经详述。

4.3社区居民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当地居民对原始森林的影响主要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之前,当地居民的想法基本上停留在简单的“靠山吃山”的水平,对森林采取了无规划、无节制的采伐、采集和开荒,尤其是在保护区建立之初,当地居民与保护管理局的矛盾主要体现在“靠山吃山”的思想和保护工作之间。而第二个阶段,随着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良好的宣传效果,当地居民逐渐改变了对待森林的态度和方式,已开始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更好的利用森林资源,虽然保护区内原始森林仍面临很多问题,但保护区管理部门进行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对当地社区的良性发展功不可没。

4.3.1采药、采伐状况与当地人的生活

白水江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物种丰富且多珍稀药材,而当地的粮食作物普遍产量较低,因此当地村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靠山吃山”的观念。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当地人的生活都与上山采集珍稀药材、砍伐树木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变迁也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取得收入的经济结构以及对环境生态的关注程度的变化。

1)历史状况

从历史来看,在白水江地区成为自然保护区以前,当地的采药、砍伐状况是极其严重的,几乎对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在核心区里看到了很多大片的光秃秃的地(上面只有单一矮小的植物),与周围植物生长茂密且种类丰富的森林非常的不协调,大熊猫驯养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多年前附近居民为了寻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曾在这里毁林开荒种植药材,直到该地成为核心区才停止开荒种植,而我们所见的地至少已经经过了五年的恢复,状况还是很糟糕。

总之,白水江地区在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前无政策约束、无人员管理的情况下,当地人基本上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对植被的破坏毫无节制,而且这些破坏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有些破坏甚至无法恢复。

2)现状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近几年当地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种植经济作物、采集药材、退耕还林的补助,虽然这与历史上村民们主要靠采集药材、砍伐树木获得经济来源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采集药材的收入仍然在总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由于退耕还林的补助以及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有限,远远不够一个家庭的正常支出,所以在我们访谈的这几个村子中,每户人家都普遍存在采摘细辛、女儿红、重楼等好几种药材倒卖作为生活收入的现象,不排除还有采摘其它更为珍贵的药材的可能。对于这种情况,村民的心态是觉得采药换取经济收入是理所当然,考虑到保护区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也对这个现象视而不见。我们在核心区进山考察时依然可以看到地上植物被采后清晰的痕迹,在山中也几次碰到进山采药的村民。

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当地人民对树木的砍伐明显好转,但由于当地的人去世后还是土葬的习俗,还是存在偷伐树木用作棺木的情况。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社会、经济的原因,保护区的人民对森林中药材、树木的依赖并不能消除,并且从意识上也没有转变过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使当地人民不再因采药、采伐破坏生态环境,关键是帮助他们寻求有效的脱贫致富道路。

4.3.2 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保护区林缘社区的居民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生活水平低下,大多数只能维持温饱水平,“靠山吃山”,捕猎、砍木材、挖药等成为他们维持生计的主要途径。狩猎是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威胁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个别种类如林麝等在保护区濒于灭绝。

狩猎现象全区范围内都有,曾经是居民的重要生产活动,回顾性调查显示此类收入曾占家庭总收入的1/4,有的甚至占1/3。捕猎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政策未落实、管理机构巡护力量薄弱、装备落后、相邻区协调不够、跨省区侦破及查处案件难度大等。

《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禁止狩猎,禁猎和收缴猎枪使得野生动物经常出没于村庄附近,践踏、取食庄稼,威胁农业生产,甚至伤害人畜。据调查,95.45%的被调查农户种植的庄稼遭受过野生动物的破坏。1996年以来,全区共发生野生动物伤人案26起,伤害牲畜案51起,农林作物的损失累计达968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无力补偿,社区居民认为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害理应由保护区给予补偿,经常到保护区管理居索要赔偿。保护区管理局无此项经费,社区居民对此不满,极大地挫伤了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

在我们的入户调查中,居民普遍反映,野猪的泛滥是他们粮食减产的重要原因,由于缺少狼、豹等食肉动物;加之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限制,居民的猎枪已全部上缴,野猪的幼仔可以平安的长大,在外部环境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生物按照“J曲线”无限制增长。可以利用生态学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保护营养级比野猪高的狼、豹,来控制野猪的数量,恢复该地区的生态平衡。

我国法律对野生动物损害有比较原则性的规定,只补偿其直接收入,不补偿间接收入;我们在实际的调查中却了解到,即使是由于熊,野猪的取食造成的农作物减产,政府的补偿金也很难到位。处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压力下的农民,很可能丧失保护动物的积极性。这种不足,容易造成农民群体心理失衡,直接造成了农民不顾法律,铤而走险进入山林中砍伐珍贵树木和采集珍贵药材,以低廉的价格倒卖出去,以维持基本生活。而如果居民的利益受到保护,在当地民俗民风和科学教育的影响下,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的压力也会骤减。

我们认为这种没有补偿的状况是保护区工作无法做好的症结所在。在人的温饱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谈论环保是不现实并且残忍的,所以保护区工作人员对当地居民砍伐、采药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情况下追究任何一方的责任都是没有意义的。

5 结论和建议

综合各方面的调查,我们主要看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高,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但自然条件不适合传统意义上的农业。

(2)社区居民多年来生活高度依赖森林资源,建立保护区后向纯农转化不彻底。

(3)保护区内人口众多、生活贫困,保护部门职能无法充分体现,维系生存是保护区管理部门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4)交通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道路修建面临的问题实质上是保护区的保护职能和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白水江地区人口众多,把这样一个地区划为保护区也许并不是非常适宜。不过从探讨保护和生存的关系来说,白水江对其它保护区的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外国也许可以把大面积的无人的荒野划为保护区进行“绝对保护”,但这种简单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国,在土地紧缺的情况下,必须充分考虑社区居民、政府、NGO的作用,探索“参与式保护”。

有人曾经建议将保护区实验区的一部分划出保护范围,归还给当地居民,但要签订协议,保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有人建议进行生态移民。以上两条确实是彻底解决“保护-生存”矛盾的方案,但政策更迭对当地人的生计和保护双方面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提出的所有建议都是在目前的权利格局下,力求找到更好地协调保护和当地人生存(而非发展)之间关系的方式。

以下是我们对保护区的建议:

依据国家法规尽快落实对野兽破坏农作物的补偿,尤其是对直接损失的补偿,避免群体心理失衡现象的发生。

建议保护站增强和当地社区居民、乡土精英之间的有效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多表达自己意愿的途径,重视乡土知识在保护中发挥的作用。

希望生态林树种多样化,造林过程中要加强抚育。

推广节能灶等技术以节约薪柴。

社区垃圾进行集中和初步分类,有机垃圾在当地再利用,可回收垃圾和其它难降解垃圾运至县城进行回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