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

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

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预警机制;风险管理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中后期,国内外相继出现了许多破产案例,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喜人的账面业绩何以还被沉重的债务拖垮。这些企业往往是由于风险管理不善而导致破灭,由于风险意识薄弱,疏于对企业风险防范,特别是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忽视了收益与风险的共存性,盲目地追求高风险的投资,从而做出一系列失败的决策并最终走向衰落或破产。典型的银广夏事件、安然事件,虽被定性为财务舞弊事件,其实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失败的结果,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最终陷入财务舞弊并被公之于众的尴尬境地。

企业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特别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忽视,将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创伤。如何针对企业内部风险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有效监督。这一迫切的需要,提升了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的地位,内部控制进行财务与非财务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的则可监督这种管理成效,通过制定与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准则和审计准则,利用一系列财务预警指标,执行和监督企业风险管理。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

(一)企业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企业风险包括企业内外部所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现实中往往特指可能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因素。企业风险管理就是针对这些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一个管理过程,主要由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在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中执行,即为识别、评估和处理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一系列风险。

财务风险,则是企业风险中的主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则直接决定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效。企业风险管理的失败,往往会汇集到财务风险上,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数据,为企业和外部相关利益主体所察觉。财务报告难以全面披露企业财产债务、经营业绩、长期发展战略等情况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利益相关者更无法了解企业如何定位和管理这些财务风险。而企业管理者,虽然有信息优势,但也难以准确掌握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特别是财务风险,这存在制度方面的失误,是无风险意识的后果。财务风险管理的低效率,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符合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风险管理审计

随着企业失败案例的增多,企业风险逐步得到了重视,特别是财务风险管理,很多企业都设置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逐渐启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但大多作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只是内部控制或内部审计的组成部分,由内控或内审人员兼执,长远看来,由于缺少专门的责权划分,仅仅依靠内控人员或内审人员来执行,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等程序方面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因此,要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作为风险审计的延伸,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更注重企业战略层的风险管理与企业目标的实现,以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管理活动为对象,由内部审计人员具体实施,有利于考核部门业绩,落实责任,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监督审计。

三、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建议

企业风险,特别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应该秉着“防患于未然”态度,积极面对各种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降低这些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冲击,达到通过财务风险管理来应对企业风险的目标。通过提高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意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性等措施,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一)提高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意识

由于财务风险性质与产生作用所需要的时空积累,并非所有的财务风险都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性的冲击。一些财务风险在萌芽期可能对企业来说是微乎其微,这就会出现认识的误区,从而对这些财务风险采取回避、放任的态度,等意识到财务风险的不利影响时,往往为时已晚。企业应在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准则的指引下,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在企业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经营决策、分配决策等基本财务过程中,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选择最优的决策,提高财务风险防范与识别意识,正确识别和防范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

(二)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管理处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即使是非财务风险,也会以财务数据的形式有所体现,也就是非财务信息的财务化。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非财务风险管理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以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重点为依据,选择诸如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债务现金保障率、存货周转率、应收现金周转率等基本财务指标,对具体比率赋予合适的权重,建立一整财务预警机制,参考行业标准,结合企业纵向、横向业绩水平,通过具体的财务数据的对比,来衡量财务绩效,进而识别、评估和处理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与非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

(三)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审计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识别、评估和处理企业存在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风险,但实践中,很多企业都是通过内审或内控部门来完成,这就不利于考核风险管理的绩效,难以客观评估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因此,需要企业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审计,在内控或内审部门之外,设立专门的内部风险管理监督审计机构,明确化分内审、内控主体与风险管理审计主体的角色和权限,实行内部监督与制衡机制,有助于提高风险管理审计机构展开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从而能够对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风险管理绩效、财务预警机制、长远战略目标等的实施进行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估,及时纠正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各种错误之处,以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识别;现代企业;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1-0077-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快速,市场上的企业只有不断地调整竞争战略和竞争格局,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在与外部环境充分结合之后才能使战略的制定和决策的执行更加合理。但是,需要认识的是,当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现代企业管理失控和负债资金使用效益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不断出现,由此也就引发了一定的财务风险[1]。为此,需要采取积极的风险预警措施,及时、有效地化解风险,才能使企业在抵御风险的同时,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构建竞争优势,往往要与其他企业展开多个层面的竞争。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财务工作中也就出现了一些难以控制的潜在因素,对企业的战略和战术实施将会产生隐性但直接的影响,使企业的最终成果和预期财务目标之间出现偏差。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类型与产生的原因,然后讨论了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最后给出了可供选择的风险控制模式。当然,需要承认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无法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只有提高风险意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类型与产生的原因

1.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类型

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分布于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中,因此可以将其风险划分为资金回收风险、分配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等几个方面:①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对内进行投资一般要经过销售才能收回,而对外投资则是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因此,防范和控制对内投资回收风险较之于防范和控制对外投资回收风险要复杂得多;②分配风险。对现代企业来说,分配给投资者的盈余和留给企业的保留盈余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旦企业脱离实际,比如长期追求给投资者高额的回报,那也一定会导致企业的保留盈余不足[2]。当然,倘若企业为了降低外部融资需求而减低对投资者的分配,势必要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这对企业的声誉与价值是会产生消极影响的;③筹资风险。在现代企业中,负债资金比例的高低对企业偿债能力的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银行利率继而金融市场的变动也会对资金筹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筹资风险被看做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基准点;④投资风险。对现代企业来说,当选择投资后,因为内、外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较差,比如偏离预期结果等。由此便会产生企业的实体资产投资风险与金融资产投资风险。对前者来说,主要指的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与企业经营方面的变化而产生的经营风险。

1.2现代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对现代企业来说,其财务风险极有可能产生于企业内部,当企业的财务状况相对混乱时,比如一些企业出现了“一人多岗”、关联职务等情况时,企业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以及财务资金的运转等都会因此而产生权责不明和关系混乱的情况。这样一来,企业的资金账目就会显得十分模糊,营私舞弊的现象就极有可能出现。尤其当企业的资金筹备和财务管理等方面无法实现良好的调节时,资金调度就会低效率,而直接的结果便是导致企业的营运受阻,甚至会将企业拉入到资金困境之中,而这恰恰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源。

(2)如果现代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与制度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将财务内部控制看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企业就需要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全面构建起相对完整、全面甚至真正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3]。其目的在于能够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而一旦这些工作没有完成,企业内部就难以顺利运营,也无法发挥企业财务内部监督机制的约束与控制作用,使财务风险处于较高水平。

(3)从外部原因来说,现代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一般是受到了市场环境的影响。当市场处在复杂的环境之中时,一些影响因素就会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同时起作用,尤其当市场受到特定事件的影响,变得难以预见时,情况更是如此。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在对待财务风险方面显得管理效果薄弱,比如对市场的认知模糊,对市场的变化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规避和适应,致使财务风险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控制。

2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2.1经验总结识别法

经验总结识别法指的是在识别现代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时,应该将其和之前企业遇到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和比对。然后,再与现代企业的所有部门的指定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征求不同方面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见与建议[4],进一步的,要通过风险管理者把这些观点集中在一起,然后按照成因、特征、类型、影响等方面,全方位地总结和归纳出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的经验和知识,以期在今后识别企业财务风险时更加客观和精确。

2.2财务报表识别法

财务报表识别法指的是依照会计报表提供的相关数据对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对现代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等状况的风险认定,其目的在于能够从财务的视角对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在这一过程之后,往往还要比较财务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以此对财务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认证”。当前,财务报表识别法已经成为识别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在使用这一方法时,不但要对企业进行静态分析,比如通过比率分析和比例分析等发现企业财务的现行运行状态,还要对其进行动态分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综合的利用,相对准确的确定现在和未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保证企业能够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3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可供选择的控制模式

3.1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化管理

为了有效降低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以财务部门提供的各项财务指标为依托,对企业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方法方面的创新,使之在参与新投资项目和资产重组项目时,能够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化,使风险、成本和收益之间形成完整的对等关系。比如,投资要以市场为导向,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或者借助企业之间联营和多种经营关系,保证对外投资多元化,以此实现收益共享和风险共担。

3.2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经验表明,当现代企业向外界披露了虚假的会计信息后,在短时间内一般能够获得正向的收益,比如外部利益相关主体往往会做出利于企业发展的决定。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企业只是获得了自身发展不需要的资金,或是难以承担还债义务的借款时,就会在根本上扰乱现代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秩序,将企业带入到盲目投资的领域,甚至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5]。因此,为了降低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应该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下,不断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3.3强化会计制度约束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现代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会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现代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其财务风险的程度与市场风险直接相关。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强化会计制度约束,在制度层面上构建相对稳定的市场模式,保证企业能够稳定地运行,而强化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对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会起到间接但深远的影响。

4结论

近年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最终走到了破产、倒闭的边缘,在这些企业中,有相当比例是忽视了财务风险和投资决策产生的,在这些方面的失误将会使企业处在极为被动的境地之中。可见,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预防与控制,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企业需要时刻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和实践还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大量上市公司与大型集团公司相继出现,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注重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参考文献:

[1]戴钰论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J].中国外资,2011(12):162.

[2]杨慧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J].内蒙古统计,2008(1):18-19

[3]孙玲试论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J].北方经济,2009(8):89-90

[4]赵杰浅谈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0(3):12-13.

[5]裴卫民对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探讨[J].学术论丛,2009(21):34

[6]袁金凤企业财务危机管理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0(40)

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范文第3篇

风险识别是风险控制的前提和重要环节。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暴露情况,并对各种风险的大小及影响程度作出初步的评估和判断。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财务风险识别是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识别财务风险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具体的业务活动,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财务报表法,即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会计资料,确定企业在各种情况下的潜在损失和成因,并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暴露程度要准确、及时地识辨企业的财务风险,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的信息,利用各种财务比率或数学模型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测,从而预测企业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并发出警戒信号的过程。

二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财务风险控制主要指预防控制损失发生,即指对企业不愿回避和转移的财务风险,在风险因素尚未出现或初见端倪时采取措施,使风险因素不发生或消灭其萌芽状态,减少损失概率。它处理的对象是风险本身,目的就在于积极改善风险的特征,使之为企业所能接受尽量降低其引发损失的频率和幅度。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通过事前预防、事中和事后控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监督、协调等作用。

1.针对一般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1.1适度负债,合理安排资本结构,确保财务结构平衡

一是要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

二是要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合理控制财务杠杆的负作用。

三要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实现资金成本最优化。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

1.2建立企业全面预算制度,正确预测现金流量情况

全面预算制度是协调的工具、控制的标准、考核的依据,是推行控股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也是促进公司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由于预算涉及企业现金收支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以它对风险可以产生一种系统性的控制。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这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工作别重要的一环。

1.3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增强盈利水平

企业资产对负债能力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短期影响,即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对偿债能力的影响。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尤其是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可用现金流量的多少,决定企业负债能力的高低。另一方面是长期影响,即企业资产盈利能力对负债能力的影响,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往往是企业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因此,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营运能力对企业负债能力来讲极其重要。

1.4运用多种财务策略,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

1.4.1风险接受策略

企业可以依据稳健原则建立起“坏账准备金”制度,可以依据需要设立专项储备或提取风险基金。为应对市场变化,企业还应有一定数量的保险库存。

1.4.2风险回避策略

对于超过企业承受能力的风险和风险较明显且影响因素很难控制的生产经营项目,企业的决策者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财力,正确权衡收益和风险的得失,或采取回避政策,或制定出正确的判断标准,求得风险取舍的最佳选择。

1.4.3风险分散策略

多元化经营是现代企业分散风险的重要方法。其理论依据在于,不同行业或产品的利润率、更新换代周期是独立的、不完全相关的,所以经营多种产业、多种产品在时间、空间和损益上是可以相互补充和抵消的。一般财力雄厚、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更愿意采用这种方法。

1.5树立风险意识,构建起健全、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树立风险意识,正确承认风险,是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应对风险的前提。构建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

1.5.1建立起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

1.5.2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1.5.3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健全风险控制的动力机制。

2.针对不同财务活动的风险控制对策

由于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和分配活动)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因此,全程风险管理就是对上述每个环节潜在的风险予以预测和控制。

2.1筹资风险管理与控制

2.1.1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这是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的根本,因为企业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

2.1.2适度负债、优化资本结构

负债经营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更高收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较大的筹资风险损失,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从理论上讲,可以借助最佳资本结构理论来确定,即满足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筹资额。

2.1.3合理安排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一般来说,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应由流动负债筹集,固定资产应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这种合理安排的稳健负债策略对于筹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2.2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

投资风险是指在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投资者发生经济损失和不能收回投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2.2.1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2.2.2合理进行投资组合

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投资项目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越小,投资组合降低总体投资风险的能力越大。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注意分析投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证券投资时可购买不同行业的证券以降低相关系数;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在突出主业的情况下,也应注意多种经营,使多种产业和多种产品在利润和时间上相互补充以分散投资风险。

2.3资金回收风险管理与控制

资金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经营之本,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资金回收一般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一是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转换过程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就是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存在,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金融政策紧密关联。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大小也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2.3.1选择合理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

对于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好的客户,采取赊销的方式,结算时相应采取分期收款、商业汇票等风险较小的结算方式。对于那些信用状况不好、偿债能力差的客户则宜尽可能采取现销方式。

2.3.2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及时催收货款

2.3.3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企业应依据谨慎性原则,对于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金,以减少本期虚增的利润、防范资金回收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2.4收益分配风险管理与控制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2.4.1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

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实行股利政策可以减少因盈余下降而造成的股利无法支付、股价急剧下降的风险,还可以将更多的盈余转化为投资,以提高权益资本在公司资本中的比例,减少财务风险。

2.4.2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塑造投资者信心

收益分配政策不当或者收益分配政策频繁变动都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此时,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向投资者传达下面有利的信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不能为了重塑投资者的信心而披露虚假信息,否则,不仅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反而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企业集团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3.1财务风险识别系统

财务风险识别是对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集团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集团的各种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活动,具体了解和掌握集团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财务报表法,即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会计资料,确定企业在何种情况的潜在损失和原因,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程度。

3.2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传至主要人员,以防事态的逐步扩大。

3.3充分利用实时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监控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内部监控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类。企业财务监控工作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的基础上,保证子公司的资本结构良好,财务运作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一般来讲,可以向子公司派驻财务总监,负责监督子公司的财务行为;也可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子公司进行监控。

对子公司的监控结果,主要通过考核相关的指标进行,如现金比率、流动比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企业集团充分运用实时财务信息来跟踪监督和控制资金流,以消除无效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赵长好 任红.《分析与防范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科技信息》,2007年第29期.

[2] 高延芹.《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山东聊城大学学报》.2006.

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范文第4篇

一、财务风险的种类

在企业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四个大类: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筹资决策失当,而造成的资金来源结构不协调而形成的风险。投资风险是由于某种原因使投资收益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资金营运风险是生产、销售、资金收回过程中因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计划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由于经营决策、经营方式的失误,原材料价格变动等都可能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风险。分配风险是指不恰当的利润分配政策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利润如何分配,涉及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企业与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分配不当就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

二、加强财务风险防范的意义

财务风险是在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理财活动。财务风险防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有利于为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对财务风险不重视、防范意识差、高负债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只有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建立相应管理机制,才能为企业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

2.有利于企业全面、经济和有效防范风险。企业进入市场,如若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无法把握市场变化,必然使财务风险加大。

3.有利于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实现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盈利性。资金沉淀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资金的使用表现为各种资产,但是作为一个高效运转的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缩短资金沉淀时间,防范资金沉淀过程中的不良财务风险,无疑有利于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和获利能力。

三、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经济趋势及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和变化。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各种经济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区分风险责任。企业要从法律上、经济上明确风险承担者的职责,要给予风险承担者一定的投资决策权、资金筹措权、资金分配权,使风险承担者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能充分考虑日益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慎重考虑资金的筹措、使用、分配活动,要使风险承担者享受风险报酬。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使决策者对以往企业经营成果做出错误的评价,而且会导致企业未来的决策偏离经济规律,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至关重要。

4.完善组织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掷怕自力、实现科学决策;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其次,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内部审计,再次,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最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5.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本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市场情况、融资环境等宏观因素,制定出本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区间。通过对预警指标的分析研究,对处于预警区和危险区的业务实施重点监控,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化。

6.动态平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与结构,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确定其发展的速度和总体规模。优化企业的现金流量,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耪提高投入产出率:动态平衡自有资缸借贷资金和预收资金的规模与结构,当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裕时,可以适当她提高资产负债率;当现金流量不理想时,应降低资产负债率,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确保资金的边际效用最大忆拟提高公司簧金的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

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范文第5篇

(一)资金短缺与负债经营

首先,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加之民营资本的不断进入,公立医院为了应对竞争与冲击,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使得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超出了可控范围,导致超额医疗费用的增加而无法收回,造成了资金的不足与短缺。

其次,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极大的刺激和释放了人们的医疗需求,为了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扩大医院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公立医院一味的追求规模效应,通过高负债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先进设备的引进。然而,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资源的浪费及医院运营成本的急剧上升,导致医院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容易造成医院的负债失控,从而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为医院的持续经营埋下隐患。

最后,专业医疗设备的盲目采购。一些公立医院为了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经营效果,在采购专业医疗设备时往往对设备的先进性与市场前景盲目乐观,不能有效运用财务等手段对专用设备的技术、市场容量、将来的现金流量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效益评估而盲目采购。这类专业设备,往往金额巨大,一旦盲目采购,势必会造成资金浪费或加剧医院的资金压力。

(二)应收账款积存

公立医院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未能及时清理的呆账、坏账而形成的应收帐款积存,导致医院资金被长期占用,影响医院正常资金的运转使用,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造成医院资产不真实,虚增经营成果,会误导管理者经营决策,造成决策失误,增加了医院的经营决策风险。同时,应收账款的清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的,这也无疑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三)财务预警信息缺失

财务风险常常是经历一个渐进积累转化的过程的,各种风险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在某些敏感的财务预警指标上,通过观察这些财务预警指标的变化可以很好的起到检测预警财务风险的作用,从而减少和降低风险。而由于公立医院财务报表的局限性,使得一些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不能有效运用,无法实现风险预警的功能,任由风险发展下去,从而导致了风险的扩大。

二、公立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近些年来,公立医院的外部生存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向着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越来越少,民营、外资资本的不断进入,人们的医疗消费需求日益提高等等,造成竞争环境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同时,公立医院较之以往也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为了迎接机遇与挑战,主动规模扩张,大量引进设备、人才,通过负债大量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这种高负债的扩张,对运营资金产生重大影响,加剧了资金压力,加大了财务风险。

(二)内控制度不完善

由于公立医院依然受一些传统习惯的影响,忽视制度的建设,内部缺少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即便是有科学的制度,也是很难严格的执行与追踪,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完全凭经验、决策上习惯于行政指挥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整个决策缺乏科学性、严谨性、远见性,对于一些大型的专业设备采购,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投入产出比及资金压力,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加重医院财务负担,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三)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不论是管理层还是财务工作人员都普遍存在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的现象,对财务风险认识不高。尤其是医院管理者,由于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往往忽略了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执行,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处理方法,在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上缺乏对风险的敏感性,无法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及时把控风险,从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发生。而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由于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及手段,账务处理往往较为随意,缺乏对整体经济事项的风险把控,工作的重点往往只放在了收支、核算等会计工作中,未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并上报风险,未能为经营决策者提供第一手的风险决策依据。

三、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严格实行预算管理与控制

通过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审批权责,严格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与控制,控制医院的债务规模。预算管理能够科学、合理的安排资金,使资金使用更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做到专款专用,控制和避免不合理资金的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立医院应根据自身的规模、管理水平、医疗水平、融资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编制预算,设计合理的债务结构,从而控制债务规模,规范债务管理。预算的编制要做到严谨、科学、准确、便于操作,既要服务于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与规划,又要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实际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执行。通过预算管理,保障预算内的资金及时拨付的同时严格控制预算外资金的支出,从而有效避免盲目的扩张与投资。预算管理一定要严格的执行下去,通过定期及时的分析、控制预算差异,做好财务风险的监测,能够使管理者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另外,预算管理能通过指标的量化,将年度或季度经营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更有利于计划的执行,便于过程中的控制与追踪,提高效率。

(二)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历史的一些传统习惯的影响及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公立医院整体的风险防范意识普遍不高,往往忽视财务风险的存在,要想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使得不论是医院的管理层,还是一般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对财务风险有正确、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有意识的防范、识别风险,那么,最重要的是要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只有管理层对财务风险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重视,才能够使得医院形成上下统一的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管理层要以身作则,通过不断地学习财务法律法规、风险防范经典案例分析及其他法律法规,补充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风险识别方法,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不断的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不断的运用风险识别方法,尤其是在医院的投融资管理中,时刻权衡风险与收益,始终把风险防范意识贯穿其中,切不可只看到了收益而忽视了风险。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还应加强对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尤其对于高风险的部门更应该引起重视,对于重大的风险事项,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日常的风险报告制度来规避和管理风险。

然后,要不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财务工作人员在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财务风险来讲,财务工作人员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门坎,任何工作环节出现了失误都会给医院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医院风险防范水平的高低,所以,一定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掌握新方法。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掌握科学的风险管理与识别方法。一方面,财务人员能够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假设和估计,将医院真实的经营成果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工作中,财务人员时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财务风险的发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立即上报,及时为管理层提供风险决策信息,避免风险的扩大。另外,还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责任感,不徇私舞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帮助管理层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要综合考虑医院的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偿债能力、营业能力等因素,收集相关财务指标信息建立敏感性财务预警指标,例如获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等,并相应设定不同级别的预警值,不同的预警值对应不同的处理措施。日常则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追踪与监控,当指标达到预警值时则发出风险预警信号,采取相应措施。通过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