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班级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一、创造班级物质文化――不仅仅是吸引,更是引导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即班级环境建设,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给人以启迪教育。为此,我们要积极对班级物质文化进行建设,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与激励学生。

1.精心设计,合理布局。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内容方面,可以力求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如提醒孩子及时增减衣服的“天气预报”;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露一手”;争先争优的“星星擂台赛”;评选“读书三士”――“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授予读书纪念章的活动等。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参与的喜悦,享受成功的乐趣。在硬件方面,如摆马蹄形、圆形、椭圆形的桌椅等,也是不错的创意,别小看了创意与阵地,其可为增强学习效果起到不小的作用。

2.自立自主,全员参与。

教室是班级全体成员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自己的天地。班主任应该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布置、改善教室环境,力争使一种温馨的文化呈现特色化,让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表现创造力、体现个性化的舞台。可以由全班师生共同设计“班级竞争项目”,共同组建“班级图书角”,共同开辟“班级兴趣栏”,共同建设“班级博客”,共同拟定“班级公约”等。

3.卫生整洁,促进文明。

教室卫生是班级物质文化的环境基础,整洁、清新的教室让人感觉舒服、愉悦,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效果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我们可以设计如“文明袋”,即上面印有“你丢弃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的塑料袋,学生将其统一挂在课桌的一侧,以保持室内外的清洁。

在创新的物质文化面前,不仅让学生喜欢自己的班集体,更让学生深深依赖这个“家”。他们被吸引着,更重要的是他们被引导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地前进着。

二、创新班级制度文化――不仅仅是约束,更是自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内在机制,体现着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和准则,保障着班级目标的实现,我们在制定班规时要赋予其文化色彩,使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1.给学生自主选举权和评价权。

班干部是学生、班主任之间的桥梁,是各项集体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组织者,班委会的产生应得到班级全体成员的认可。因此,教给学生选举权和评价权,给学生充分民主尤为重要。

2.给学生班规的制定权。

班规是建立自主教育的标杆,能真正起到引导、调整、完善学生行为规范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班委会的合作下,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规,使它成为集体意志的体现、规范自己言行的准绳。如值日班长制度、红领巾监督制度、班级博客管理制度、班级行为规范评比准则等。按照这样的方式,从学习到作息,从生活到活动,它都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步入正轨,进入良性循环。

3.给学生民主的考核权。

作为班级重要的管理制度,“民主量化考核”应本着民主的原则,依据班规实行品行量化考核并实行奖励,真正做到把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样,无论在课间还是课堂,在学习和行为上,对各种值得表扬或者进步者,都可以用“谁的表扬信最多”、“集章行动”等每周进行考核和奖励,每月评选“美丽学生”,期末评选“十佳美丽学生”,并张榜公布。

三、丰富班级精神文化――不仅仅是熏陶,更是陶冶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境界。

1.开展各种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各种集体活动积极竞争,互相促进,增进彼此的友谊,升华集体的感情。在集体活动中,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中大家的智慧一起探讨。在班级管理中,知人善任,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如“花木小组长”、“修理小组长”、“环保小组长”、“用水小组长”、“学习小组长”、“路队小组长”、“班容小组长”等,让大家轮流担任,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

2.注意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轻松、愉快的人际氛围使班内精神环境大大改善,学生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会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不仅是施教者,更多的是引领者,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学生: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善意的举措,都能给学生传递不小的正能量。学生之间是互相感染、互相促动的,这也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另外,我们要帮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3.传承经典文化,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读经典,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人文素养,陶冶了良好的情操。在班内,我们进行每节课前诵读一段经典,还展开“经典诵读比赛”、“我与经典同行”等手抄报班级活动。这些传统美德将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思想教育、人格塑造和习惯养成中受到了熏陶、陶冶了情操。

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让我们充实班级文化建设,共筑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字:班级文化 班级管理 学校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c)-0153-02

班级文化是一种默契,是一种说话办事的行为准则,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中职学校作为以职业技能为主导的教学部门,良好的班级文化将更好的推动学生技能学习与提高,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断积极进取,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学校工作的开展。由此可以看出班级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应当加强工作落实,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1 突出精神文化作用,夯实班级文化基础

第一,明确集体奋斗目标。一个明确的集体奋斗目标能将学生团结在一起,在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奋斗目标,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奋斗的过程中,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努力,分享集体奋斗中的喜悦,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例如: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每个班都会为集体荣誉而努力锻炼,同学体力好的学生会帮助程度较差的学生训练,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将学生凝结在一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集体荣誉而战。

第二,开展班级活动。我们校园生活大部分是在课堂度过的,因此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班集体承载着学生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的班集体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早日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创作班歌、设计班徽、制定班训等方式将学生凝聚在一起,教师在班级活动中,要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是任何强制性的规章制度都代替不了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班集体思想。例如:每周开展德育思想教育课,其中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学生提出批评教育,并帮助其改正。

第四,搞好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学生容易接受,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良好的同学关系,可以使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增强班级凝聚力。良好的家庭关系,使父母与孩子之间无话不说,敞开心扉,将自己心中的烦恼与困惑告诉父母,并得到父母的帮助,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 规范班级管理行为,建立班级文化制度

第一,班级管理制度量化。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优秀的班级文化需要制度化的管理。制定纪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这是一种班级管理文化,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者的主体,鼓励学生加入到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起草,加深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防止班干部的独断专行,应当采用轮流当值制度,公正平等。同时教师应当严格管理,公正裁决,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定会越来越出色。

第二,提高班级管理的自主性。学生是班级文化的主体,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优势,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中。认真分配班级事务,这样不但使每一位同学有事可做,提高自身能力,分享成功的喜悦,而且保证班级事务有序运行。在班级文化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遇到事情要冷静分析,沉着应对,不要慌张,理智面对问题,同时要学会明辨是非,勇于承担错误,别人提出意见或建议时,要虚心接受并认真改正。相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学生对班级的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责任心。

3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外界因素将会影响到内心的发展。我们校园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会在教室中度过,因此教室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室中物品的摆放,光线的明暗,环境的清幽等都会通过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展,基本上优秀的班集体教室卫生特别整洁,师生关系良好,班中学生十分团结,凝聚力强。因此要重视班级环境的整洁,让我们的墙面不再是黑漆漆的。为了实现上述规划,我们必须从小事开始做起:首先,班级布置一定要清新自然,可以使学生心情放松,不要太夸张,这样会使学生越来越亢奋,不能迅速静下心来进入学习的状态。教室的布置要精心设计好,一切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增长为目标。如: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贴班训让学生有前进的目标;悬挂国旗,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学生自己亲手设计、制作黑板报或者将自己的手工制作品用来装饰班级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物质方面来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加强班级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室的美观与整洁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干净、舒适、美观的环境会使人身心愉悦,使学生从心底里认可班集体的存在,感受到班集体的存在,增强学生班级主人翁的责任和意识。通过美术、写作、手工艺制止来美化教室,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也会随之改变,相信只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班级文化建设的水平不但提高,我们的班级凝聚力会越来越强,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4 建设班级文化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集体活动可以将一个人的才能充分展现出来,我们都希望在愉快的集体活动中,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发挥,自己的天赋能够展现,在自己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为班级荣誉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在活动中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增强师生之情,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

第一,充分利用好班会的作用。班会是师生之间畅所欲言最好的交流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计班会主题,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班干部可以与教师商量后,自行组织班会,讨论班会的主题,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同时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并不是身体上的痛苦,而是心理上的疾病,因此班会的突出了学生的个性,使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

第二,组织实践活动。我们是学生,由于家长和教师的保护,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家庭和校园中度过的,我们享受安逸的同时,却遭受了无知,因此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成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对于某一件事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多,如:去养老院帮老人读报纸、帮清洁工扫大街、为残疾人、困难户做好事等。

第三,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组织文体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精神。体育活动,如接力赛跑、跳大绳,更多会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班会中学生可以尽情放松,张扬自我个性,展示自我风采,同时鼓励性格腼腆的学生多多展示自己,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组织劳动活动,如植树、帮帮清洁工扫大街等,虽然很累,但是锻炼学生的体力和意志力。在教师的帮助下,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自我个性,建立舞蹈队、合唱团、运动队等,组织比赛,这一举动的带来的影响非常多,如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精神等,培养学生的审美等,增强班级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等,班级文化建设体现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体活动只是其中一方面,相信通过努力,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将越来越完善。

5 结语

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审美提高、思维逐渐成熟等这些都是班级文化建设带来的优势,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时这也是学生管理班级的一个有效举措,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将会越来越出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中国在未来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繁荣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海国华.积极建设班级文化,构建学生精神家园[J].学校文化建设,2012(8):25-27.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级文化 建设 幸福成长

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说明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实践表明,在同一校园中,不同的班级文化差异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水平。因此努力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使之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已成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班级文化建设现状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因素,大部分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尚是空白,具体表现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观念根深蒂固,唯升学论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加之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动力不足,投入欠缺。以及教师、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思想意识淡薄,重专业轻素质的想法严重。因此,在中职学校中积极探索和实践班级文化建设显得迫在眉睫。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涵义

根据马克思的唯物辩证论,学生既是生理上的人,又是心理上的人,文化的人,他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都将受到集体文化的熏陶。同时,每个班级成员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也必反作用于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班级文化,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积极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精神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这种精神文化。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生自身特性的客观需求

中职生是渴求知识、崇尚文化、追求自由、向往民主的群体,是朝气蓬勃、可造可塑的。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潜在栋梁和建设者。

(二)培养合格中职生的客观要求

中职生要学习的不仅是技能,更要学会做人。做人的素质是要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通过潜移默化才能百炼成钢。企业调研成果表明,一个中职生是否合格,不仅要看文化的高低,技能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看品德素质如何,比如是否文明礼貌,是否诚信,工作态度、人生态度如何等。

(三)管理班级的迫切要求

大量优秀班级成长的轨迹证明,在班级管理中,只有辩证地依靠规章制度和班级文化建设双管齐下才能让学生幸福成长。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教育的导向作用,让其成为班级的一个强大的凝聚核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宝。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可分三个层面理解: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通过眼睛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它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如桌椅摆放,墙报张贴等,最能直接体现班级的形象,影响班级的精神风貌和外部评价。2、介质文化:介质文化是夹在物质和精神之间的文化,是班级文化的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班级的规章制度和道德习惯的建设上。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和归宿,主要表现在班级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

五、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

班级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实用性原则。

首先,建设一个优美的班级物质文化。通过净化、绿化、美化后的教室环境建设,既可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又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其次,努力健全一个规范诚信的介质文化。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和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据,彰显班级特色。可以建立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周会总结、班干部定期会议、突发事件处理、卫生管理、值日生等制度。在规范的实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充分体现可行性、可持续性,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再次,是形成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好技能和文化的同时通过坚持一日一字训练、每周一歌训练、成立文艺队、球队等业余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净化他们的灵魂。让一个“严谨、进取、求实、创新”的学习环境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画龙点睛之笔。

最后,积极打造一个奋发向上、高凝聚力的优秀精神文化团体。可以每天让学生记诵班级奋斗目标,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诗词等,充分利用读报活动,开阔视野和思路。定期举行演讲、朗诵、歌咏、班会、兴趣小组、辩论赛、技能比赛、军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极具凝聚力的班级精神。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性精神环境和社会性参与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班级文化建设的评价体系

班级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必须经过科学的评价。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1、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2、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指数。3、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指数。4、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熏陶塑造学生的人格取得的成效指标。5、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是否提高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班级整体素质。

七、班级文化建设的困境

1、主观方面:中职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薄弱,素质较低。同时各中职学校在办学早期,软硬件设施与学生的要求还差一定的距离,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无人问津。

2、客观方面:人才培养和用人观念的急功近利现象严重。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再加之进入职业学校的大多是双差生。他们根本就不配合甚至理解不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从社会因素来说,部分用人单位考察挑选毕业生的标准就是学的什么专业,几年制的、开了什么专业课程,很少有人去了解该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在用人高峰期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就家长而言,只要孩子能就业,拿高工资,这就是他们教育投资的目的。

八、班级文化建设的注意事项

班级文化建设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全员参与、辩证处理传统文化、中西文化的传承和利用等原则。

九、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幸福成长的基石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打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在幸福中进行学习。学习不是为了受罪,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前途的希望和信心。优秀的班级文化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班级文化建设不愧为班级管理中的一枝独秀,它似一缕春光,让每位同学看到阳光灿烂;它似一泓清泉,让每位同学感觉温馨舒爽。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班级文化是教师和班级学生共建的一种良好的班级学习、生活、发展氛围,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远的影响;班级文化的组成包括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和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内容有班训、班风、班级目标等。班级物质文化一般由班级的硬环境和班级的软环境组成。班级文化有一种无形的、强大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并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班主任是班级的建设者、组织者、管理者,因此,班主任应将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放在班级建设的重要位置,运用科学原理的指导,创新班级文化建设。本文试对班主任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一些有效对策。

一、班主任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最小的组成单位――班级形成的一种文化,他深刻地影响着所处其中的每一个孩子,或好的或不好的,或轻的或重的。因此,班主任如何高效地建设最适合的班级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能激活班级管理

通过各种班级活动的开展,树立鲜明的班级文化,将学生的心理发展凝聚成班级发展合力,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和集体智慧。

2.班级文化是班主任专业化的灵魂

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建设者,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班主任专业化的过程;班级文化建设也可以丰富班主任的知识内涵,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同时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增强班主任的专业智能,提高教学机智和协调能力。

3.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建设科学的班级制度,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符合班级文化要求的行为习惯、思维和观念,并形成某种特定的心理氛围。只有建立了良好的班级文化,为学生带来更好的班级环境,才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建设班级文化的问题分析

班主任和学校越来越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因为班级文化对学生之深远之重大;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现分析如下:

1.对班级文化的内涵把握不够,过分强调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制度建设形式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欠缺

没有弄清楚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到底该做什么,将班级文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教室布置,这是班级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首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班主任不能认识到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认为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浪费时间、影响学校,往往布置教室也是完成学校的任务。其次,忽视了班级文化中非物质的、隐性的、精神方面的建设,而这些正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良好的班级舆论、价值观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而很多班主任都往往忽视或无视这些方面的管理与建设。

2.班级文化建设民主程度低,班级成员参与程度不高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容易导致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一言堂”的现象:班干部的任命由班主任选,班级活动由班主任组织诸如此类现象,尤其在班级制度建设方面体现得最为突出。同时,我们发现,孩子年级越高,参加班级活动、建设的热情就越低,一是课业压力的增大,二是周围人常常灌输的思想,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

3.班级文化同质化严重,没有个性,没有创新,形式僵化,主题、内容没有新意

班级文化本应是最能体现班级特色、精神面貌的,但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班级文化建设趋同化现象普遍,缺乏创新力,无法形成班级的独特魅力。班级文化要符合本班师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抄照搬别的班级的班级文化,也不能按部就班地执行学校的各项要求。班主任怠于思考打造班级文化特色,学生缺乏积极性,以致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形成合力,不能深度挖掘自身的独特优势。

三、班主任建设班级文化的对策

班级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整个校园体系中的班级组织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身心、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班主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日常性、基础性知识教学的重要辅助,它是一种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特殊教育力量。下面,我将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上一节提出的问题,提出一些提高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效率的对策,希望有益于实践。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目标和内涵。作为班级文化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负有班级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主导的责任,因此必须要在作出班级基本情况判断的基础上,尽快抓住班级的学生、师资各方面特点,针对其个性和共性,反复权衡利弊,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明确目标,梳理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并提炼出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以营造良好的班级软、硬件条件为依归,实现较为丰富的班级物质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班级规章制度,形成有内核、有思想的班级精神文化。

硬件方面:一个班级的基本物质环境是班级文化的载体,比如,教室的设置、布置或班徽的设计、确定,这些实体的呈现方式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对整个学生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让学生不自觉地认同和融入一个班集体,并持续地形成和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同时,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班级基本物质文化建设的方式,其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班级形成的过程,不失为一种班级文化建设的优良途径。

软件方面: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是班级文化形成的重要保障,它主要包括班规的制定及其执行人员即班干部的选任两大部分。在班规的制定及其执行人员选任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特别重视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班集体的每一个相关人员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做到全班参与、自由民主。班主任要极力构建班级文化中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让班级成员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并且应真正学会放权,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使班级文化真正属于“班级”。同时,允许班级中“小众文化”的存在,善于发现和利用非正式群体文化的价值。而在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必须惩罚分明、严格有序,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要让牵涉其中的师生都能明确接收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图,让所有人感受到班规面前大家一视同仁、不会区别对待。

通过一系列软、硬件建设,进而实现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这个核心。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教师的影响力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威信、优秀的班主任将更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与提高。此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有效开展,不仅能培养甚至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从而推动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的塑造成型,必定有益于班级文化建设。

另外,班级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和从班级基本情况出发,扎根于学生群体之中,因势利导、突出特色,建设有“个性”的班级文化。

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到班级活动的开展,从班干部的选拔到班级氛围的塑造成型,都应体现自身的特色。特别是在一些能够作为班级特色和标志性的事务上,如班徽、班训、班旗、班歌的确定和诸如此类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制定,从而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自豪感和凝聚力,而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参与越广泛和持久,班级精神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就越丰厚,作为个体的学生就越能在不断的争论、合作、争论中自然地融入班级这个精神家园,形成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也就更能形成独特的、有性格的班级精神文化。当然,班主任自身也应保持一颗谦卑的学习心,使自己成为学生创新、学习型的榜样,不墨守成规,敢于表现与突破自我。

参考文献:

[1]张云杰.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杨欣.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3.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一、班级思想文化建设

不断增强学生的学校意识、班级意识、自强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主要表现在班级理念、班级精神、班级誓言、班级目标之中。班级目标应该是根据班级实际通过全班同学努力之后能实现的,跳一跳能摸得着的目标,同时,目标还应考虑近期目标、中期目标、三年(毕业)目标。这样就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团结力、竞争力。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各项制度的建设、完善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班级,凝聚班级人心的根本保证。依照班级特点和班级成员的构成状况,结合班级组织构建,努力进行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将静态的班级背景发展成为动态的教育力量,将班级系统诸因素协同达到整体最大优化。我们要重点进行班级精神的培育,逐步实现班级从班主任管、班委管到制度管,再逐步内化为每个同学的自觉行为。

三、班级环境及生态文化建设

优美舒心的学习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疲劳,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主要做到:

1.整洁是文明的第一标志。

2.墙面洁白,地面干净,窗户明亮,课桌整齐,卫生用具摆放有序,名言警句张贴规范,内容有教育意义。

3.桌面、书籍、学习用具摆放整齐。

四、班级园地文化建设

弘扬时代精神,实现班级特色,展现班级风貌,打造特色班级。以为班争光、榜样有我、为校添彩、金榜题名等为内容,建设好班务栏、学习园地、黑板报三个文化阵地。

五、班级学生文化建设

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灵碰撞的火花。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注重学生文化的融合,不仅能帮助协调班级成员个体与群体,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更能创设一种使学生有归属感,愉悦的班级人文环境。班主任要转变观念,使学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强势群体。科学民主管理,使学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设者”。拓宽渠道,实现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班级文化建设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已有的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过程。

六、建立和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榜样,让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都能得到老师、班级的肯定和表扬,具体做法有目标激励、成绩激励、参与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