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俗习惯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马铃薯; 产业; 山西省岚县 气象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900余万hm2,我国现播种面积已达320余万hm2,为世界第一位,山西省种植面积近26.7万hm2,也属种植大省。岚县在山西省也是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多的县之一,种植面积约为8000 hm2,但是由于受气象因素和生产技术落后等客观条件限制,产量较低。马铃薯的生产同常年农业气象因素息息相关,光、温、水等因素直接影响到马铃薯的经济产量高低, 认真剖析马铃薯丰产效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可以确保马铃薯生育期同当地的农业气象变化相一致,促使马铃薯生产达到高产、稳产,为马铃薯科研制种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马铃薯生长发育适宜环境
1.1对温度的要求。马铃薯不耐高温,整个生育期以日平均气温17-21 ℃为宜[1]。当10 cm土层温度稳定在4-5 ℃时,块茎解除休眠缓慢发芽;温度上升到10-12 ℃时,幼芽长得很快,生长健壮;气温达到13-18 ℃时,是幼芽生长最理想的温度;温度低于4 ℃,不发芽,温度过高,也不发芽,还易造成种薯腐烂。发棵期在16-20 ℃时最适宜,开花适宜的温度为15-18 ℃。结薯期以16-18 ℃的土温、18-21 ℃的气温对块茎的形成和增长最为有利,要求昼夜温差越大越好,夜温低,茎叶制造的有机物才能由茎杆中的输导组织筛管运送到块茎中,反之,影响输送停止,块茎的体积和重量不能很快增加。
1.2对水分的要求。马铃薯是需水较多的农作物,整个生育期降水量以400-500 mm最适宜,全生育期的蒸散量为400-600 mm。马铃薯出苗后一段时间,需水不多,团株以后到开花期需水量较大,约占全发育期总需水量的1/3左右,这一阶段缺水,植株发育迟缓,发棵不旺,影响匍匐茎膨大速度与结薯数量,难于丰产;现蕾期茎叶生长变缓,不需过多的水分和养分,否则易引起徒长;结薯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2以上,要保持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收获前7-10 天,要停止灌溉,利于收获。 1.3对光照的要求。光照是马铃薯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在幼苗期、发棵期和结薯期,都需要有较强的光照。光照对幼苗有抑制作用,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幼芽生长很慢,又短又壮,颜色发紫,这样的幼芽种植后能长成健壮的植株,有利于增产;马铃薯在发棵期喜欢长日照,在结薯期要求白天的光照强度要大,光照时间要长一些,一般日照时数在11-13 h最为适宜,最好有较长的夜间和较大的温差,有利于结薯和养分的积累,使块茎个大,干物质多,产量高,光照超过15 h,植株生长旺盛,则薯块产量下降。 2 岚县种植马铃薯的气象条件分析
2.1热量条件。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7.1℃,年有效积温2948℃。一月平均温度-9.1℃,七月平均温度21.4℃。适宜马铃薯生长。 2.2降水条件。年均降雨量460.4毫米,霜冻期约为九月中下旬至次年五月上旬,无霜期130天,且夏季雨量集中,春秋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漫长少雨雪,基本上与马铃薯生产需水相吻合。
2.3光照和太阳辐射条件。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日照为2693.9h,有效积温为2948℃。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充分, 特别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有利于马铃薯幼苗发育和茎叶的生长、块茎的形成增长。
3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
岚县的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生产,尤其在贫困山区还是重要的口粮。岚县是马铃薯优势产区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传统的优势作物,却始终没有做大做强,而且与周边省份差距越拉越大。分析其原因,除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频繁干旱造成单产水平低而不稳之外;薯农积极性不高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气象因素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削弱了薯农的种植积极性。
4 马铃薯种植中气象因素的利用
4.1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播种前15-20天,将种薯出窖,严格控制挑选。将挑选后的种薯摊放在温暖向阳的室内堆成60cm高的堆,以提高堆温,促芽萌动,叫做醒种,醒种室温掌握15~18℃。每隔3-5天翻动一次,防止内部温度过高而烧芽,在翻堆时进一步挑选合格的薯,催芽不萌动薯块,经10-15天后就出芽,待芽长到大米粒长时,摊开堆让薯芽见光,使芽变紫色。
4.2播种。马铃薯的适宜播期,因品种特性,当地气候,栽培区域及栽培方式不同有所差别,具体掌握。
4.2.1浇灌区。以当地10cm地温5天内稳定通过7℃为适期下限,不低温出苗,也不高温逼苗,不烂种烂芽,出的苗子粗壮。作为气温指标,在平均日气温稳定通过6℃,但大面积生产应掌握适时偏晚,适当推迟3~5天为宜。
4.2.2旱作区。由于是利用自然降雨补充马铃薯需水临界期对水的需求,特别是茎块膨大期要与当地雨季相吻合。从历年的试验气象资料与生育期进程资料分析,从播种到出苗约需20-30天,从出苗到现蕾的幼苗约25—28天(依品种特性)而后进入结薯期,并达到雨季(6月中7月初),所以旱作区适期播种应在雨季来临(以当地多年平均值)向前推55—60天为宜。
4.2.3地膜覆盖早熟区。在不受早春冻冷害的基础上应提倡早播,推算方法:有小拱棚的以当地终霜冻日向前推45天,没有小拱棚的以当地终霜冻日向前推25天,催成短粗芽的向前推15天,具体方法是先播种,后起12cm垄,覆薄膜,外加小拱棚增温防冻,地膜覆盖早熟区的播期确定原则是苗期不受冻。
4.3行株距合理搭配。马铃薯植株座落分布要保证底部叶片要见光,透风,故植株高大,分枝多的行距要大75—80cm,反之可用70cm等行距30cm70cm的大小行,但必须与机械中耕,培土,开沟,打药和收获的轮距相吻合。行距小了没有土培垄,垄子小,会出现匍匐茎“窜前”结薯少而晚,或出现青皮薯,商品价值降低,收入减少。大垄还可以减少因受病菌的侵害而烂薯,降低损失。
4.4田间管理。马铃薯播种后15天,就进入了田间管理,直至收获结束。早熟地膜薯田,播后15天,幼苗开始顶膜,结露水干后划十字口,放苗,并用润土封口,当小拱棚棚温达21℃时,早9点掀拱棚膜通风防高温,下午5点盖上拱棚膜防冷冻(尤其3月上旬播种的温度管理最重要)。当田间温度(候温)平均稳定通过14℃时,全揭去棚膜,当10cm地温达到21℃,(候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6℃)全部揭去地膜,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至25cm高,并形成垄沟。
4.5结薯期。进入结薯期是雨热同季时期,雨水逐渐增多,特别是降雨频率高,雨量大,加之气温升高和追施的各种肥料都产生肥效,是植株的速长期,此时应视植株长势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旺长。现蕾初期,结合防病治虫,每亩用多效唑20—30克,兑水40公斤喷洒全株,使上部植株稳长,减少花蕾的数量,抑制浆果结实率,减少养分消耗,据文献记载去花蕾能增产8%。此期的管理中心是保护上部叶片、稳上促下保丰产、保证通风透光、直立不倒,使叶片制造的养分输送到块茎中贮藏,达到上干下湿,上热下凉,要使肥水效应在盛蕾初期起到作用。
4.6贮藏前处理。在贮藏结束时,用于鲜薯消费的马铃薯应不发芽,长期贮藏需要4—6℃的低温,湿度变化的安全范围为80%—93%。而短期贮藏可承受较高的温度。低温贮藏时,薯块中糖积累,贮藏在2—4℃下的薯块可能会有甜味。温度较高时,糖积累较小。
参考文献
[1] 许荣乐.农业气象指标大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202.
关键词:瘦素;胰岛素;糖尿病;中风后遗症
中图分类号:K743.3 R2S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9-0813-02
糖尿病的中风发病率甚高,但绝大多数以脑梗死为主。有关急性患病与瘦素(leptin,LFP)的关系探讨已见报道,然而其后遗症与其水平的变化则少见,特别是瘦素抵抗与发病、康复有无影响尚不明了。本文以临床观察为基础,探讨瘦素和其抵抗在本病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病人30例为观察组,所有病人均在住院时经脑CT证实为脑梗死,出院后1年仍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岁~78岁(65.7岁±10.2岁);病程1年10年(4-2年±3-6年)。临床表现以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血管性痴呆为主。同时设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0名,年龄(65-2岁±9-1岁),各项检查基本正常。
1.2 方法30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病人均以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2 h血糖<10.0mmol/L)。后遗症长期间断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防栓西药。12例超体重者体重指数(BMI)>27 kg/m2,其余在正常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及仪器血清瘦素(leptin,LEF)与胰岛素(INS)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内、批间CV分别<5%,10%,操作按说明书进行。所用仪器为上海核福光电公司生产的SN-697B双探头γ计数仪。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间比较用t检验,各变量值间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瘦素及胰岛素水平比较。
2.2 糖尿病中风后遗症不同体重病人瘦素和胰岛素水平。
3 讨 论
瘦素抵抗是肥胖重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之一,近年国内外研究证实高瘦素血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但也有持不同观点的报道。瘦素水平与血压升高及血脂、尿酸、胰岛素含量增加呈正相关,产生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事件频发引起的危险因子,故而对瘦素的研究已越来越重视。
瘦素与糖尿病关系为当今研究热点。瘦素和胰岛素是调节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的两种重要激素,对多个种类、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观察发现,胰岛素与瘦素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瘦素可通过引起胰岛B细胞超抑制状态而抑制胰岛素分泌,也可直接抑制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脂肪组织、肌肉、肝脏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另一方面,胰岛素又刺激瘦素的分泌。
瘦素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其慢性作用可促使血压升高,并在脑血管病变及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上有长型瘦素受体表达,可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以及纤溶系统调节失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本观察中30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病人存在高瘦素血症及高胰岛素血症,且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此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瘦素与高胰岛素血症是阳碍疾病康复的病理基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纠正瘦素抵抗产生的机体组织全面复原。
关键词:尊重;民族学生;风俗习惯;民族院校
一、尊重民族学生风俗的意义
(一)对于学生本身来讲
对于学生本身来讲,涉及到学生本身的感受、心理体验,这是民族学生开始大学生活的第一步。
1、利于学生产生被认同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进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开始学习、生活甚至工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尤其是来自偏远山区、交通闭塞、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的民族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在文化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在节日庆典里、在平时的交往中能够被尊重,会产生的被认可感受,是重要一步的开始。
2、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来自他人的认可,来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吸收,如果民族学生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那么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交往都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压抑到一定程度会集中到一个点来爆发,会对学校和其他学生产生不良的后果和不良的示范作用,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3、利于民族平等更好地实现。只有尊重才能平等,只有平等再能交流。学校的学生管理服务部门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才能与之交流,民族学生才能有一个安心的受教育的环境,才能安心的在校学习,如果生活在一个被歧视,生活在一个被另类眼光关注的环境里,学生会生活的很压抑,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二)对于保证民族学生发展来讲
民族学生是国家的财富,是今后国家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人才储备,他们通过刻苦的学习进入到高校,也希望通过高校的学习更好的回报社会,家乡和国家。
1、利于增强民族学生的平等和民利意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由此说明,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就意味着对民族平等权利和民利的践踏。我国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其实质就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
2、利于维护民族学生的团结。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哪怕是出于开玩笑,都容易刺激以致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3、利于发挥民族学生文化建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表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有很多是以唱山歌和讲故事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在群众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有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常用具、衣饰、建筑、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上的千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二、民族高校加强对民族学生风俗的尊重和认同路径创新
《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条是“人人生而平等,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管理的精神相对待,这就是尊重必须的价值基础。”人生而平等,对人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表示歧视。作为民族院校更应如此,做到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
(一)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对民族知识的普及,首先要知道民族的生活习俗,知道他们与汉族的区别知道他们的忌讳,尊重学生的生活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和习俗忌讳。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民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在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都要有所了解,同时也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安排少数民族的节日。
(二)营造和谐、尊重的校园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对民族学生尊重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宣传橱窗、校园网、广播台等途径进行民族政策、民俗风情的宣传,通过在楼道内悬挂标语、图画,利用教室内的板报等形式营造尊重民族的文化氛围,通过耳濡目染,增强全院师生对民族学生尊重重要性的认识。每逢传统佳节或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学生会或社团都会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在校园内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都能感觉到自己是56个民族中的一分子,应该形成一个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氛围做出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利用课堂、班会、团会做好尊重民族的渗透工作。通过思想政治课、历史课、语文课课堂和定期开展的民族班会、团会,宣传民族政策,加强尊重民族的教育。
(三)全员参与,倡导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民族院校的学生工作,不仅仅是学生工作人员,代课教师的责任,更应是全员参与的工作,尊重本来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古代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但那时是不平等的,只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倡导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老师,不仅有尊重的意义,更有教师对民族学生的爱,也有民族学生对教师的爱。当然尊重是爱的前提。
(四)日常用语、肢体语言等细节性工作做到位。尊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细节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工作中,对学生在语言上、肢体动作上的不注意,会引起学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激化学生的矛盾,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学生来说,民族学生更注重生活上、学习上的细节,对民族信仰的虔诚,对民族情感的炙热,一些语言,一些动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五)尊重并不意味着容忍和放纵。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但并不是一味地容忍和放纵,尊重应该是相互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首先应该在国家法律、学校规定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而把学校当成了宗教传播的场所,把学校当成了做祭祀礼拜的场所,把学校当成了宗教宣讲的场所。其次,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要摒弃不良的陋习,在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应如此,有一些不利于尊重,不利于团结、稳定、发展的事情或者生活习惯,需要学生管理部门不断的去发现和教导。最后,尊重是相互的,在民族学生之间也需要相互尊重,尊重不是单方面的事情。
在民族院校,应当把尊重民族学生放在第一位,体现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产生认可感,产生自信,摒弃自卑的心理,作为民族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需要做的还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大。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构建.王守纪.杨兆山.教育理论与实践.沈阳.2010年第9期
[2] 论尊重与“尊重的教育”.王澍;柳海民 东北师大学报 吉林2009年第3期
[3] 尊严:自尊、受尊重与尊重.黄飞 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七期
民族之所以得以区分,不仅是受到地域的影响,还因为其发展历史与不同。民族的形成是十分自然的过程,一个民族的人,具有较为相似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趋向,无论是语言应用还是行为举止,都较为相似。而民族与民族之间,会在心理趋向与语言应用上存在不同之处,这也是各个民族具有自身的原因。在进行英汉翻译工作时,译者需要关注文化差异中的信仰问题,不同的信仰,对于同样的词汇具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中国,龙是权利的象征,是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有许多词语与龙有关,用具有积极意义。像龙凤成祥,生龙活虎等。而在英语国家,“dragon”是邪恶与罪恶的象征。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许多英美国家的无法理解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在翻译时,我们可以将“dragon”转换为“tiger”,推动文化的正常交流。
二、风俗习惯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风俗习惯的不同,使人们对于同一词汇的使用方法不同。中国是一个崇尚儒家文化的国家,尊老爱幼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在生活中,我们习惯有老奶奶、老爷爷、老太太这样的称呼,老字在中国意味着受人尊敬。而在英美国家则不同,在他们的观点中,“old”意味着他们没有价值了,没有生存的意义了。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对“old”进行合理转换,翻译为令以尊敬的即可。另外,在中国的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会提出工作、年龄、收入、婚姻等问题,大家乐于谈论这些,来增加彼此之间的熟悉度。而在英美国国家,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如果你询问,就说明你没有礼貌。这就提醒我们每一位英汉翻译者,需要认识到英汉语言中所暗藏的思维与风俗问题,尊重不同国家之间的风俗习惯,将翻译工作做准做精。
三、地域环境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语言的含义也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在同一时刻会有不同的地理现象。同样的地理现象,其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使得关于地理或者天气的词语,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举例来讲,在中国,春天会吹东风,东风一来,春天则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在我国,东风一直被应用于大量的诗句当中,诗人用描述东风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像“东风夜放花千树”等。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大量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习语,往往是不能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解释的。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习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 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原典故的含义。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习语的内涵,应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英语当中的一些习语也含有历史文化背景。如“Homer sometimes nods” 直译为“荷马有时也打瞌睡 ”,荷马是古希腊著名诗人、智慧超人,可能许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所以汉语译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样利于理解、接受。再如“sour grapes”(酸葡萄则指可望而不可即,得不到就说不好的东西),“Hamlet”(优柔寡断的代名词),“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二、地理环境差异与习语翻译
英汉习语在地理环境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吃苦耐劳的象征。所以汉语说“力大如牛”,英语则说“as strong as a horse”。 再如”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 汉语翻译过来是“雨后春笋般涌现”。此处英语借用mushroom(蘑菇), 因其生长快,产量高,而且英国不产竹子,所以英国人就不可能以竹笋作形象比喻。相反,中国人一直不断地赞颂竹子,如画家画竹,诗人吟竹,而且竹笋是一种完全具备“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的植物。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英汉采用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形象的比喻。
三、风俗习惯差异与习语翻译
风俗习惯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习语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联系则更紧密。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比较典型的是对某些动物的态度上。首先说一下“狗”,狗在两种文化中的意义是相差甚远的,例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在此句中,英语用dog(狗),是因为西方人对狗有好感,他们不仅把它当作看家护院的动物,而且还把它当作忠实可靠的朋友。再如“a clever dog”(聪明的小孩), “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his) day”(人总有得意时),“topdog”(最重要的人物)。然而中国人虽有养狗的习惯,但中国人从心理上厌烦鄙视狗这种动物,狗在汉语习语中却常常含有贬义,被用来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狗嘴吐不出象牙”等。同样中国人非常喜欢猫,在中国文化里,“猫”的文化内涵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而在西方传说中,“cat” 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因而“She is a cat”若直译成“她是只猫”可谓词不达意,其实它的真正内涵是“她是位包藏祸心的女人”。再如英语说“as timid as a hare”,汉语则说“胆小如鼠”。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鼠是胆小的象征。
四、宗教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基本上与人类文化同步产生和发展。宗教文化在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哲学、文学、艺术,而且会潜在并长久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简而言之,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习语则与文化关系密切,更能反映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英汉习语表现的宗教文化完全不同。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居住着多个民族,因而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汉语习语中许多和宗教相关的词汇。如“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相比之下,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他们来说,《圣经》是必读的经典,《圣经》中的典故、比喻和寓言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由此产生了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不要对牛弹琴),“An idle brain is the devil's shop”(脑闲歹意生),“to give the devil his due”(平心而论)等。
综上所述,习语折射出中西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和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和极其复杂的问题,我们要想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要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参考文献:
[1]Samovar,Porter , Stefani .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Thomson Learning Asia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