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教学与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是运用综合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生物化学理论的重要实践课程,①加强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优化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术、技能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工作重点之一。
生物化学实验一般面向大二或大三的本科生开设,这个阶段是本科生实验习惯养成、实验技术完善的一个关键时期。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和科研院所对学生的要求。当今,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关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很多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应用。②本文作者结合生物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经历,从学院现有的实验条件出发,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介绍
生物化学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完整系统的实验方法和技能。生物化学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性质测定等。介绍多种常用的生物化学的重要技术和方法,如各种类型的电泳技术、层析技术、离心技术和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等。包括经实践证明效果好又适用的经典方法,使学生熟悉并了解所使用仪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是为扎实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设立的。传统的实验教学只是为验证理论课的某些内容而设立的,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都无法与理论教学相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
(1)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通常是实验前教师讲、学生听,实验中教师先示范、学生再操作,实验后学生写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一直沿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③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知识的传播,但是,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针对教学模式单一问题,我们从实验课程设置入手,尽量减少重复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使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活动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改革教学大纲。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局限于简单的定性、定量等验证性实验,缺乏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性实践。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本着注重实践和创新的原则,将实验内容进行了全新的组合。④除开出基础性实验项目外,还增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并结合学院老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将一些新内容及时补充到实验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3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发挥学生参与实验的能动性,我们做了以下改进:(1)在实验教学前,给出综合性实验题目,让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处理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实验现(下转第81页)(上接第56页)象采用启发式教学,加深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实验结束后举行报告会。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而且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2)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工作较为重要,如果学生有机会亲历准备实验的过程,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溶液的配制以及实验仪器的准备等过程,实验就等于完成了一半,在实验准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有很快提高。(3)采取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方式,方式包括课堂开放、实验室开放、教师队伍开放,最终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4 改进实验考核方法
设计多种类型的考核办法,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采取平时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对实验课程进行全面考核。平时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报告等方面;期末考核为笔试,考试内容为与本学期实验课程相关的所有知识点,本教研室教师将本学期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做成若干题库,由学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在规定时间内闭卷书面答题,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平时实验教学中知识点的积累。另外,在考核比例分配上,增加平时考核的比例,平时考核的比例从30%上升为50%,这不仅明显提高出勤率,而且增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从而有效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通过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不仅使实验教学内容更加合理、科学,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仅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注释
① 张蕊,曹焕军,高尔.探究式教学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2):185-186.
② 范富格特主编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续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
一、利用故事法创设情境
知识是枯燥的,学习知识的过程是辛苦的,生物学教学亦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设计一些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群落的结构》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了这样一个故事导入: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没有抓到。牧羊人看到此种情境,讥笑地对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很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而他却为了性命而跑呀。”通过这样一个故事,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主意,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利用类比法创设情境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在生物教学中,类比法常常用于比较抽象的或肉眼不可见的生物学现象。比如,在激素调节的教学中,会涉及到内分泌紊乱这一问题,那什么是内分泌紊乱呢?在这里可以用天平这一道具进行类比,正常人体的内分泌应像天平一样,两端是平衡的,但当某一种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时,人体的天平就会失衡,出现倾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分泌失调或内分泌紊乱。类比法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从学生现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在运用类比法的时候,我们也应注意,类比的这两类事物或过程应当是具有共性的,不要为了类比而类比。
三、利用生活引入发创设情境
生物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联系。在生物教学中注意联系生物实际,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教学,使内容更具实用性,将这些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日常生活方面,如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等,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动手,而制作过程又需要一定的微生物背景,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环境保护方面,关注各种环境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危机,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们要负担起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多多参加环保活动。
四、利用生物实验设计法创设情境
实验是生物这一学科的灵魂,每一个生物学知识的得出都是以生物学实验作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最根本途径之一。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验的教学是重中之重,而在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中,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
在进行《植物呼吸》的教学,该部分教学内容主要以证明植物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产生水三个实验为主体,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按照常规直接给学生做演示实验,而是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我们有很多特别喜欢的花,你选择把他放在卧室还是客厅?我们知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那植物能够进行呼吸吗?已知呼吸作用的实质: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能量,那植物能够消耗氧气吗?能够产生二氧化碳、产生水吗?请同学们分组设计实验,分别证明这三个问题。
进入21世纪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迅猛,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并已渗透到各个学科;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认识生命本质和改造生物特性的有力武器。
然而,我们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即使考试成绩很好的学生)很难能应用所学的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设计出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案;我们调查也发现:很多硕士研究生在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设计科学研究实验方案时仍困难重重,这说明我们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再考试”按部就班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目标。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给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带来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教学学时的不足与教学内容的扩增;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科学研究实验环节的严重脱离,这是造成分子生物学知识在应用中“困难重重”的主要原因。
研究型教学也称主题研究,是在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模式”和瑞士皮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模式[1],是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地相对独立地对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研究能力的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
“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为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为中心,我们以“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引导,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及实验教学中探索并实践“研究型教学”模式。
1.优化和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创新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快速,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不断涌现。我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删除淘汰的内容,合并重复的内容,增加新出现的内容。在课堂讲授中,将国内外一些最新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及科学前沿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介绍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预防中的最新进展,使学生明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2.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堂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而教学课时少。因此,我们在理论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分为讲授和自学两部分:在讲授中,利用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难点和抽象的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反应出来,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自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将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设置成科研专题,让学生带着科研专题的问题开展学习。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我们重新组合实验内容,实行“三型实验原则”(即将实验分为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研究型实验):减少基础性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型实验、开展创新性研究型实验。
在课堂内的基础性实验部分: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及临床生化指标测定的实验项目及学时数,使实验项目主要集中于基本操作、比色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及电泳技术等方面的实验;对基本的规范化实验操作方法及常规实验技术(如比色、离心、层析、电泳等技术)操作流程录像后上传到课程网站中以便学生对照学习。
在课堂内的设计性综合型实验部分:我们组织学生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例如,在肝脏生物化学中提到:白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而白蛋白又是临床医疗和科研中常用制剂,如何提取出有活性的白蛋白?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大量生产白蛋白?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解决这一问题所依据的蛋白质理化性质和分离纯化、基因表达、基因重组、PCR等理论知识。通过设计白蛋白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在对蛋白质理化性质加深理解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合理运用盐析沉淀、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操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基因重组、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设计重组表达白蛋白的实验方案。指导教师对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点评及修改,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课堂内开展上述设计性综合型实验。
4.在课堂外的创新性研究型实验部分:学生组成多个研究小组(3~5人/组)对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已设置成多个科研专题)查阅文献和资料后进行创新性科研专题申请书的撰写;指导老师根据申请书质量及个人兴趣爱好挑选部分研究小组开展科研专题的实验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从而进一步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5.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效果: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三峡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未经过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显著高于未经过研究型教学模式训练的学生。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课外完成的科研专题研究,学生以第一作者在CSCD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篇;指导老师在指导大学生科研专题的同时,圆满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同时老师通过完成科研课题,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阔视野,增加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老师通过完成科研课题,带动人才培养;能使教师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促进教学;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善教学框架,形成囊括最新知识框架的教学体系,从而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即充分证明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是有效和可行的。
关键词:教学生态环境;有效教学;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9
一、教学生态环境
教学生态环境也叫教学生态场景,是学校教育环境的核心内容与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生态环境,是师生群体和谐共生、互动双赢的生命舞台,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三、笔者所在学校生物教学生态环境与有效教学的结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灵山中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一流办学设施和学习环境、一流师资队伍和一流教学质量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地方名校。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300多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也达到全区一流水平,现有校舍建筑面积94570多平方米,学生都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上课;教学仪器装备达全国一类标准,图书馆藏书270000册(含电子图书)左右,教室基本实现多媒体化,学校建有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电脑备课中心、电教资源信息库;学校完善的生活设施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学生全部住上了整洁的公寓楼,宿舍安装有电话、电风扇和热水系统等设施,宽敞明亮、高档次配备的学生饭堂大楼能同时容纳5000人就餐。
我们生物学科全体人员在教学生态环境方面,也为学校努力创建好有关生物教学生态环境的硬件。
1. 协助学校搞好“生物绿化”
我们灵山中学创建于1914年,位于灵山县城西郊著名的三海岩风景区内,占地面积215亩。校园三面奇峰环抱,风景优美,古树成荫,四季如春,素来有“花园式学校”之美誉。学校植物、动物等生物品种繁多。有桃树、牡丹、海棠、金钟、杜鹃花、石榴花、茉莉花、桂花、木芙蓉、山茶花、迎春花、、荷花、睡莲、芍药、万寿菊、水仙、荔枝树、芒果树、铁树等,甚至还有国家级保护植物的银杏。
在校内景区三海岩门口旁边甚至还有野生灵芝。在学校校园内,由于环境保护意识较强,生态较好。经常可以看到县里其他地方不容易见到的松鼠在我们校园的树上跳跃。还有猫头鹰、老鹰等不时在校园内出没。我们在三海岩山脚下还特地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植物园”。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到这里观赏我们种植的灵山县少见的植物品种。
我们在教室周围开辟园地让学生自己种植,让他们学习种植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豌豆。体会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中孟德尔的实验乐趣。由此,从普通的认识生物个体开始,学生进而产生对高中生物课学习的兴趣。不仅喜欢曾经初中了解的花鸟树木,对他们高中阶段的关于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也会更感兴趣,从而产生了学好生物的浓厚兴趣。
2. 先进的生物学实验室设备
我们学校生物实验室水平可以达到省级同等学校实验室水平。配备有光学显微镜等一大堆与实验相匹配的先进仪器。对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等有关实验都指导学生参与并完成。
3. 具有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势
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4. 在学校校园和教室内粘贴励志名言
张贴名人名言,读记名人名言,说讲名人名言,抄写仿作名言等。这样,以名人名言为载体,或教师一起来,或让学生独自搞,以“共赏名人、共读名言”,相互交流“我最喜欢的名人名言”“我想推荐的名人名言”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育,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走得踏实。
5. 有效的课堂教学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如“细胞膜的功能”适合采用自主学习。而合作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
总之,和谐的生物教学生态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远不止上述几种,应是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应是因材而异、因生而异的,有时还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这些都需要我们学校继续摸索和探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编委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 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K82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7-0164-02
2001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要求各高等学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1]。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使学生在專业技术方面较快掌握本学科相关的英语词汇,增强学生了解世界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加快高校高层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2]。
一、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是人类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3]。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并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
(一)先进性与创新性的教学理念
我们本着先进性的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先进,及时反映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学方法、手段先进,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了适宜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掌握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高素质研究生。主要表现为:(1)先进性目标,强化课程的学科前沿性,教学内容先进,及时反映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保持该课程应有的前瞻性。(2)整体性目标,本课程的建设考虑完整的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即课堂授课水平、教与学的互动、学生课余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成绩的评价能及教学辅助手段和教学参考书的建设等,要抓住多方面间的关系,关注整体建设而不是局部建设。(3)开放性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高质量的分子生物学课程网站,制作动态的多媒体课件,谋求更高水平的网上资源的规划和设计。
二、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目前《高级分子生物学》是我校植物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是发酵工程、食品科学和生物化工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由于其重要性,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举措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精心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在教材选择方面,我们紧跟时展,采用最新版本的权威教材。采用BenjaminLewin编著的《GeneX》英文原版教材,该书是对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内容涵盖了基因的结构、序列、组织和表达。新版中还包含了一些新的教学特色,便于学生在阅读《基因X》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增加一个在线学习导航,学生可以使用它对关键内容进行自我测试。科学出版社发行了该书的中、英2个版本,便于同学们对比学习。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我们还为同学们推荐了Watsonetal《MolecularBiologyoftheGene》6thEd,Albertset.al《MolecularBiologyoftheCell》(5thEdition),朱玉贤主编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以及国际一流杂志相关网站。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大部分研究生同学在本科阶段已学习过分子生物学基础内容,因此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结合最新版英文教材,着重讲述分子生物学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和高级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理论内容,并同时在课堂上引进国际一流期刊杂志如science,Nature,Cell,JournalofMolecularBiology等相关文章,使同学们在掌握书本最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及时把握国际上最新的科研进展。
(三)多元化双语教学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课堂教学也开展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双语教学,但对难理解的原理性知识,则采用中文讲解。
1.英文多媒体课件。为了强化学生对分子生物学专业术语的学习和培养良好的英文学习习惯,我们采用英文多媒体课件;同时,为使所讲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刺激学生活跃的思维,我们搜集了大量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精美图片和动画,制作了生动的英文多媒体课件。
2.双语板书。对于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概念、需要重点记忆的专业词汇,辅以中英文板书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学到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相应的专业词汇,方便对英文文献的阅读。
3.翻转课堂。建立2人小组学习单位,教师为各小组指定题目并提供部分英文阅读材料,要求每名同学查阅相关的中英文文献,书写书面报告,制作双语PPT,并做学术报告,每名同学10分钟的报告时间和5分钟的讨论时间。这不仅锻炼了同学们阅读、归纳总结中英文文献的能力,还锻炼了同学们的学术报告能力。
4.启发式教学。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运用启发式教学,特别是在实验技术内容讲解时,启发、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运用到自己的研究课题中。
(四)开放教学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程教学资源不仅局限于教师的教学课件及多媒体动画,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还可在河北科技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平台——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网站(http://depart.hebust.edu.cn/jpk/molecular/index.htm)进行学习,也可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http://xuetangx.com)进行在线学习其他高校分子生物学内容,也可在网易公开课(http://open.163.com/)搜索世界知名高校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在线学习。
2.建立课程学习QQ群。利用网络传播的力量,建立《分子生物学》课程QQ群,共享教师教学课件和同学们学术报告的课件及相关文献,老师和同学利用课下时间随时进行自由的学术交流。
(五)课程考核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克服期末一次考试定最终成绩的弊端,遏制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拟采用综合考核的方法,即总成绩由中英文文献阅读(15%)、专业汇报(15%)和期末考试成绩(70%)三部分组成。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教师用心备课及教学,但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不同,接受双语教学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因此,我们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不同水平同学中开设双语教学的方式;另外,老师自身的英文表达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议我省或我校设立专项资金,每年利用暑期组织双语教学教师到英语母语国家进行为期1—2个月的双语教学培训。
参考文献:
[1]葛亚东,葛雅丽,王鹏,朱国萍.分子生物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35(8):1251-1254.
[2]张迎梅.“动物生物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高等理科教育,2003,(1):6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