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旅游策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河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代代相袭的生活事象。河南是民俗旅游资源大省,民俗文化因其传承性强、地域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成为河南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凭借此资源优势,河南的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一、河南民俗旅游资源概述

民俗旅游资源根据其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

1.物质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民居建筑、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例如郑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保留在这块土地上的商城遗址,与古罗马的竞技场和巴比伦的通天塔相比,意义不相上下还有巩义——杜甫家乡的天井式窑院;开封的小吃夜市;洛阳的水席。

2.社会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村落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社会礼仪民俗和岁时节日民俗。例如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洛阳的唐三彩、牡丹花会;开封的花会;少林、太极等。

3.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包括信仰祭祀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游戏娱乐民俗等。例如二月二祭龙王、三月三黄帝祭祖、浚县正月的古庙会、淮阳太昊陵祭祖庙会、宝丰县的马街书会;春节期间的耍社火;豫西的剪纸、豫北的女红、豫南正月十五点灯盏等等。

二、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资源特点

1.传承性强。深受中原文化熏淘的河南民俗自其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其间没有受到外来民俗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替代。例如西周时期在中原形成的婚仪“六礼”,逐步演化为“寻亲”、“合八字”、“订婚”、“换帖”、“传大启”、“下聘礼”、“抬嫁妆”、“完婚”、“闹房”、“回门”等固定婚俗,并延续至今。朱仙镇的木板年画从宋代传承至今;春节期间的耍社火、豫西的剪纸、豫北的女红、豫南正月十五点灯盏等,都是从古至今一直在传承着、发展着。

2.内容丰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说过,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半在河南中国。 中原民俗文化在长期生产生活历史中形成许多习俗,并优化传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例如太昊陵庙会、洛阳花会、信阳茶叶节、马街书会、开封夜市等古代的民间节会至今不衰河南民俗文化,开封的盘鼓和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南阳玉雕、濮阳和周口的杂技等民间艺术享誉中外。

3.影响广泛。 河南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春节祭灶、守岁、吃饺子、拜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三月祭祖扫墓,五月端午节插艾叶,七月七观星,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中原因其“中天下而立”,民俗文化广泛影响了周边地区乃至华夏和世界华人族群。

(二)开发现状

在河南,民俗文化资源丰厚,薄薄的一卷《清明上河图》,被全世界视为瑰宝,根源在于其承载的厚重文化以及荡漾在其间的风土人情。而曾点燃中华文明火种的中原大地,那绵延数千年的民俗风情、特产风物又岂是一纸《清明上河图》能完全涵盖的?

“上自三皇五帝,下至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一位民俗专家这样描述河南民俗资源的博大精深。据调查显示,洛阳河洛大鼓、宝丰马街书会等历代传承的民俗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族民间保护工程;古意盎然的淮阳太昊陵庙会、浚县正月庙会等在全国都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但是除此之外,游客很少参观河南各类庙会、社火等民俗旅游项目,“包装粗糙、内容简单、产品雷同、缺乏参与性”等“软肋”制约了其发展,大同小异的秧歌、高跷、捏面人等表演形式缺乏新意,而一些游客真正想看的地道民俗节目如笑伞、马皮舞等却被“雪藏”,难得一见,更不用说观赏大型专业的表演队伍了。

(三)存在问题

1.观赏性差,分散独立。

中原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为体现真正的民俗内涵,多是些外在的表面现象,观赏性不强;再者河南民俗文化目前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存在地域限制,未形成多层次的民俗文化旅游圈,因此造成了资源重复开发的现象。[1]

2.产品雷同、缺乏特色。

河南目前大多数已经开发的民俗产品具有单一观光型特征,而且产品雷同、内容简单、包装粗糙、缺少参与性。例如:员外招亲、抛绣球;踩高跷,吐火河南民俗文化,捏面人等,而真正代表河南民俗文化内涵的内容,未被开发利用,这样就阻碍了河南民俗旅游的发展。

3.挖掘深度不够,缺少民间精品。

河南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但除少数民俗文化如:洛阳河洛大鼓、宝丰马街书会、淮阳太昊陵祭祖庙会和浚县的奶奶庙会在全国具有较广泛的影响力外,其他民俗精品不多,挖掘深度不够,许多珍贵的民俗文化未被整理成真正的精品。

4.“伪民俗”现象泛滥。

“伪民俗”是指子虚乌有的民俗,即某些旅游企业或部门为了某种目的而任意编造、添加或随意拼凑、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风情。例如一些封建迷信被假以文化之名成了景区买点;低俗、暴露的表演被掺入地方民俗演出等等。

5.部分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濒临灭绝[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开放,很多民俗文化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青年一代,受异域文化的影响,不愿意接受和发展民俗文化精华,使得一些民俗文化日渐萎缩,后继无人。例如皮影、糖人等会制作的人很少,新乡的马皮舞目前仅有一人能够完整表演。

三、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一)挖掘、突出中原文化内涵的河南民俗旅游

中原民俗文化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河南民俗旅游的立身之本。在目前大多数民俗旅游景点日益走向庸俗化、企业化的时候,挖掘、突出文化内涵是提升民俗旅游景点品味的良好手段。

(二)树立鲜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独特性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卖点,不致被替代。发展民俗旅游要突出河南的“地域特色”,吸引众多游客,满足他们的“求奇、求异、求乐、求和”的心理要求。例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实景再现了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游客进入园区就进入了宋代都城“汴梁”,展现出清明时节宋都繁华的民间景象;还有《大宋*东京梦华》的实景演出,有七百多演员参与、运用大量的科技元素制造梦幻般的意境,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千年前繁华的大宋帝国,这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3]

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问题上,要坚持“政府主导、利益带动、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这样可避免盲目开发、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河南民俗文化,打破地区之间的旅游壁垒及部门、行业、所有制相分割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同时还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因为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保护、发展民俗文化,就是在保护我民族的根脉。

(四)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

1.以河南的民俗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大旅游观为指导,横向整合各地民俗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河南民俗旅游业。

祖根文化游中国。联合淮阳太昊陵,新郑轩辕故里和安阳内黄二帝陵,建设祖根文化旅游区,形成常年活动的文化载体;策划大型文化活动,使祖根文化活动与节事旅游活动相结合.各地的姓氏文化节和恳亲联谊活动要通过策划提高文化档次,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项目共享相应的常规活动载体.重点开发太昊陵和太昊文化园,黄帝故里旅游区,二帝陵园旅游区等。

武术文化游。 联合登封少林和焦作温县打造“武术文化之都”的形象,继续办好少林国际武术节、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提升中原武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对武文化资源的转化不能仅停留在术的层次,还要注重武学内涵的挖掘;针对不同的市场,开展时间长短不等的武文化健身游;建设武术博物馆或武术文化苑,集中展示河南历史上各门派武术源流和特色;

中原庙会文化游。河南各县每年的庙会数量少者百余,多者盈千。如林州,年会231次,温县243次,滑县249次,新密450次,禹州609次等,无论从规模或从数量上看,这在全国都是非常惊人的。

以郑州商城民俗庙会、浚县古庙会、淮阳太昊陵朝祖庙会、新乡百泉庙会、桐柏县盘古庙会、登封中岳庙会、洛阳民俗文化庙会为主,组建全省庙会共同举办的中原庙会文化游。

例如:2009年河南省108县联手成功举办了 “春满中原”庙会大联动暨牛年商都民俗庙会,于农历腊月二十三拉开帷幕,全省有千台庙会迎新春。 “春满中原”活动以郑州商都民俗庙会、浚县庙会、淮阳庙会、马街书会等著名民间庙会为龙头,全省庙会大联动,形成春节民俗文化的大看点。

民间四大传说文化游。中国民间四大传说的故事发生地全部在河南:孟姜女和范杞梁在杞县;牛郎、织女在南阳、鲁山;白娘子、许仙在鹤壁和博爱青天河;梁山伯、祝英台在汝南,这些地方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塑造民间传说民俗游览地,串联在一起做大宣传,共同搞好民间四大传说文化游。

还有中原民间美食文化游;茶文化游;中原杂技之乡游;中原古街古镇游;民间艺术文化游等等。

2.纵向整合民俗文化资源河南民俗文化,突出一地区特色民俗文化,带动其他民俗项目,形成综合民俗旅游实力,拉长旅游时间,做到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一年四季都有看头,避免出现过去民俗旅游“上车睡觉,下车看庙”的现象。

(五)编制全省民俗旅游规划[4]

截至目前,全省还没有专门的民俗旅游规划,这与河南的民俗旅游资源大省、民俗旅游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应尽早编制全省民俗旅游规划,横向、纵向整合民俗旅游资源,盘活河南全省的民俗旅游活动,扩大河南民俗旅游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促进河南民俗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六)加强民俗旅游的宣传工作

加强对河南民俗旅游的宣传工作,借助一些知名的民俗节事向国内外推广、宣传,扩大河南民俗旅游的知名度,打造河南民俗旅游的品牌。例如正月十三的宝丰马街书会、三月三新郑黄帝故里祭祖大典、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浚县古庙会等等。

河南的民俗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中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只有发挥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做大做强河南民俗旅游业,才能使河南民俗旅游业上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薛莹.对区域旅游合作中心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2]焦金英.河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SWOT模式分析和开发体系策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

[3]李晶,韩雪.略论河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策略[J]. 焦作大学报,2007,24.

[4]李东成.论山东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M]. 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兴安岭;生态旅游;民俗文化;鄂伦春族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10-02

“文化研究”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其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与斯图亚特·霍尔,“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方法与人类学方法打破了英国文化的严肃正统。由此,民俗文化研究包含了日常生活意义的符号系统研究,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中提出,“民俗文化,我们将它译为Folk-Culture。它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现象。”[1]当下,民俗文化直接关联着西方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提出的“文化产业”。2012年,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2]近年来,受西方学术的影响,民俗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应用层面的研究倾向于与中医学、旅游目的地的优化整合研究。就大兴安岭地区而言,生态旅游开发要以冷文化、夜文化与鄂伦春民俗文化的研究为基点与策略。

一、冷文化

所谓“冷”,不仅是地理问题与生态问题,也是个文化问题。大兴安岭的冷就是大兴安岭文化的本质内涵,大兴安岭地区冷文化的内涵即为大兴安岭精神,这是大兴安岭人思想中流淌着的文化的血脉,是大兴安岭人不怕寒冷的文化传承。其实,无论是阅读大兴安岭古典文献、当代小说,还是欣赏大兴安岭版画,总有一股“冷文化”存在,具体说起来,大兴安岭地区的冷文化生活犹如一曲如歌的行板,回响着大兴安岭人的生命的自由自在与自然而然。

什么是“冷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中,冷文化是地理式的文化即白色文化或冰雪文化,是人类适应恶劣寒冷的自然环境的结果,以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与拉普人的文化为代表,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关系到自然环境的地貌、气候、动物与植物的独特性,标志人类的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人类文明基本上是走出热带非洲,不断向更冷的世界发展的过程。冷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的一朵雪莲,给予审美主体以深沉、悲壮与刚强。冷文化强调人本,彰显出人是生命王国里至高无上的代表,与之相对应的“热文化”——人们在那种高温炎热下形成的文化——与在寒带地区人类形成的文化就截然不同。在中国艺术史中,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在理论上提出“冷文化”,他将冷文化当作一种创作理念与哲学观念,他认为冷文化的核心是“冷逸”,“冷文化的特点是粗犷、洪荒、奔放、凝重,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有雷霆万钧的威猛,有风卷残云的力量。”[3]

大兴安岭地区的冷文化包括北方文化、山林文化、生态文化、冰雪文化、信仰文化、狩猎文化、医药文化、知青文化与节日文化,多元的文化中孕育着独特的大兴安岭精神——热爱自然的精神、追求自由的精神、抗寒的顽强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海纳百川的精神、崇高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乐观向上的精神。大兴安岭地区冷文化的沧桑不仅是冬季的严寒与漫长,而且是人类历史的沧桑。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主峰大白山上的雪终年不化,故名大白山;大兴安岭的松树苍翠挺拔;大兴安岭地区的雪自由高洁;大兴安岭地区的冻土层深厚稳重;大兴安岭地区的人乐观坚忍。面对这些冷文化元素,还有谁会说那些游人来此是为了找北的?从地理区域看,由于大兴安岭地区地理的“边缘”、“寒冷”与“原始”,现代文明没有让它遭受到污染,使之成为海内外游人休闲度假的胜地。

二、夜文化

大兴安岭地区受地理位置及城市规模所限,夜文化主要表现为饮食文化、K歌文化等,未形成独特的夜文化品牌,处于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无法满足旅游者的文化品位需求,严重制约着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当下,都市将各种类型的歌舞厅、游艺厅、录像厅、咖啡厅、影剧院、酒吧间、茶馆等作为夜文化的活动场所,将夜文化当作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然而,大兴安岭地区的夜文化应该与灯红酒绿关系不大,它应该是生态的、静谧的、与自然一体的。

什么是夜文化?“夜文化是夜景观融合了当地文化,产生的一种展示当地独特风俗习惯的夜景观。”[4]夜文化无疑是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休闲文化,因为“夜文化的兴起,拓宽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延长了人们业余生活的时间,人们从简单、枯燥、乏味的小天地走出来,面对他们的是一个绚丽多姿的新世界。”[5]由此,大兴安岭地区的夜文化应该是狂欢的节日文化的展现,是生态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兴安岭地区的夜文化应该是生态文化与夜景观的相互融合,处处渗透着人文气息,表现大兴安岭的文化底蕴与文化沉淀的载体。

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夜晚生态环境属于日常生活,不管是否有灯光照明,都表现了当地的一种夜晚环境状态。大兴安岭地区夜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确立生态文化为核心,既要对大兴安岭文化传统和文化成果有所继承,又要汲取当代主流文化和域外文化。大兴安岭地区有多个林区小镇,两个鄂伦春族民族乡、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果将其建设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夜文化之都,不仅能让大兴安岭地区的人民享受到更高品位、更休闲的夜文化生活,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旅游者的“星光生态园”。

另外,大兴安岭地区的夜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夜景观的高级阶段,其目标就是服务于人,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夜景观环境,彰显绿色与生态的夜景观,达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力求灯光与自然环境达成中国传统美学上的虚实融合的效果,避免那些大都市的夜文化景观类同,进而成为生态旅游良性循环的开端。唯有如此,才能全方位、无时无刻地集中体现大兴安岭区域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流动的生态空间、充满生命力的自然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形成一种特有的风俗文化氛围,体现现代文明、生态环境与古老风俗文化的并立与融合。

三、鄂伦春族民俗文化

鄂伦春族作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原住民族与主体民族,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是鄂伦春民间民众的风俗与生活文化的统称,是鄂伦春族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即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前提是保护,但如果仅保护不开发,不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鄂伦春族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反之,要充分考虑到旅游对鄂伦春族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在有效控制、因势利导的基础上,促进鄂伦春族民俗文化健康地发展,可以通过建立“鄂伦春族民俗文化村”、“鄂伦春族生态博物馆”等,以保持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浓郁村落的相对封闭性,达到延缓传统民俗变异的作用。

鄂伦春族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可供开发和挖掘的传统文化资源,还可以为区域旅游文化发展提供文化认同的基础,减缓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和不确定性。更为重要的是,以生态文明和勇敢精神为代表的鄂伦春族民俗文化特质,为区域生态文化建构提供了精神文化支撑,“从原住民的角度看,移民文化还包含有另一层次的文化特质,即包容精神。”[6]鄂伦春族的文化包容精神,整合了来自不同地域的移民文化,促进了大兴安岭地域文化濡化与民族融合。

全球化语境中,本土文化的“经济搭台表演文”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许多旅游者更希望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因此,开发鄂伦春族民俗文化要从民族节日入手,挖掘其历史性、多样性与神秘性,将其作为吸引旅游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最佳载体,尤其是鄂伦春族篝火节,它既是冷文化、夜文化又是民俗文化的代表,这样的少数民族节日也是吸引生态旅游者旅游的最佳时期。同时,开发大兴安岭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时,要高度重视鄂伦春族民俗文化内涵,加强民族区域间的文化合作与经济共赢。

综上所述,大兴安岭地区绝不是一片“文化荒漠”,而是一座“文化冰山”,正是这片寒冷卓绝的山岭造就了大兴安岭地域文化的多元与辉煌,浮出水面的总是海明威所说的“一小角”。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要将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重视民俗文化资源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的应用与指导作用,关注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传承与保护问题,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达到双赢的目的,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旅游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0.

[2]国家统计局设管司.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EB/OL]http://

/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CE%C4

%BB%AF%B2%FA%D2%B5&channelid=6697&record=7.

[3]于志学.素染黄山仙韵开——我对黄山冰雪山水及冷文化的研究[J].文化时空,2003,(10):57.

[4]曹兴.夜环境到夜文化——武汉城中村夜景观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1:35.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范文第3篇

Abstract:The folk culture is dependent on people's lives, habits,feelings and beliefs. Folk Cul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especially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re are many successful cases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world.The development of Shaanxi folk culture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Shaanxi province.

关键词:民俗文化;陕西经济;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Key words: folk culture;economy of Shaanxi;seinsfrage;development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94-01

0引言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来一碗燃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秦腔、燃面、辣子,都是陕西民俗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文化是陕西的特色,发展文化产业既是陕西的优势所在,又是陕西全面建设经济大省的必然选择。文化产业化发展是文化繁荣程度、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现在越来越多的陕西人已经充分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经济繁荣离不开文化繁荣,文化产业化发展也是建设经济大省的内容。陕西人不仅希望通过民间艺术扬名,更渴望通过开发民间艺术致富。

民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民俗文化产品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民俗文化产品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极具个性和特色,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其特点,挖掘民俗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就能使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陕西经济的发展。

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陕西民俗文化的商品化趋势逐步增强民俗文化不再是人们自娱自乐的文化产品,而是进入市场领域,通过民俗文化与商品元素的结合,衍生出更多不同种类和形式的商品与服务,这不但扩大了民俗文化产业的范围和规模,也可以实现空间的再生产,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消费体验和文化感受。商业对陕西民俗文化的推动力量更加突出,促使民俗文化主动地作用于陕西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良好环境和特色产品。而且随着民俗产品商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将会涌现更多的民俗企业,形成以设计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民族化、品牌化为基础,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全方位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逐步实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产业发展之路。

1.2 民俗旅游业日益兴旺伴随着陕西旅游业整体发展持续快速增长,陕西的民俗旅游发展迅速,节庆民俗活动、乡村旅游等民俗游将成为陕西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同时,乡村旅游仍持续升温,从整体上看,民俗文化旅游火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刺激了旅游消费。而且随着民俗旅游的持续深入,将会推出更多的民俗产品,深入体验陕西民俗,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这就大大的增加了陕西旅游业的经济收入,进一步促进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

2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在文化消费上缺乏主动性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开发什么,老百姓就无偿地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单一的文化消费导致生产的氛围始终没有形成,使陕西民俗文化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2.2 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在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企业投资民俗文化建设的数量有限,特别是缺少大笔投资的项目。另外,优秀的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离不开两类人才:一是创意人才,二是市场策划营销人才。优秀的原创作品是民俗工艺产品发展的支撑,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现有民间艺人的个人潜能,扶持艺人尤其具有创新性艺人的成长,同时还要通过教育机构开设相关专业进行有序的正规培训,努力建设起一支具备现代意识和技能的创新型的艺人梯队。同时还需要市场策划营销人才,能够将原创作品推向市场,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建立品牌。

2.3 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不配套,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3陕西民俗文化发展的对策

3.1 继续加强对优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人才发掘保护政策联合教育,宣传部门搞好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教育工作。在对待民俗文化的问题上,认真发掘发现我们已经遗失或没落的优秀民俗文化,来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培养优秀民俗文化人才,提高受教育者的民俗文化素质。剪纸就是陕西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民俗文化产品,其中尤其是陕北安塞的剪纸更是驰名中外。但是现在安塞剪纸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比较担忧的局面。安塞剪纸现在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安塞人并不一定了解安塞的剪纸,甚至已经不再喜欢。安塞全县的真正的剪纸艺人总量也不过十余人,而这批剪纸艺人正是剪纸艺术最宝贵的和最可挖掘的一笔资源。

3.2 进一步扩大改善投资政策全省许多地方都有自己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民俗工艺品制作。比如蓝田玉、陕北剪纸、凤翔泥塑、凤翔马勺脸谱、关中皮影、麦杆画、木板年画、挑花绣、户县农民画、扎染、挂线木偶、戏人泥哨、拓片、彩画泥偶、榆林柳编、、岚振藤编、仿秦俑、仿唐三彩、仿铜车马等。这些民俗工艺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特殊的消费人群,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仍保持着勃勃生机与活力。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民俗文化产品的发展空间,应该积极鼓励境外机构和个人积极投资陕西民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同时相关金融机构也要给与相关的经济扶持政策,政府机关更要加大对陕西民俗文化产品发展的鼓励政策。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才能为陕西民俗文化产品的带来美好的发展春天。

3.3 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民俗文化复合型人才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我们应高度重视民俗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研究陕西民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培养力度,营造良好的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比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25-02

民俗是一种地方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内容为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旅游已成为21世纪最受百姓追捧的旅游项目。

一、民俗旅游的特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其具有很强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是人文旅游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具体特征表现为:

(一)民族性与地域性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差异较大。从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到等精神意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各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各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文化又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同一个民族,由于居住地不同,其民俗文化也风格迥异。因此,民俗旅游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二)文化性与艺术性

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广大人民生活智慧和生产艺术的结晶,它涵盖着广泛的文化内容,如饮食、节日、艺术、等,几乎涉及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民俗文化的艺术性充分体现在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建筑、民族服饰等方面。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本质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与艺术性。

(三)大众性与参与性

民俗文化来源于人民,回馈于人民。人民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表现者、支持者、参与者。无论是民俗旅游的发展还是开发,都依托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需求,其发展更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因此,从供需结构而言,民俗旅游比自然风光旅游、历史古迹旅游具有更为明显的大众性和参与性。

(四)多样性与神秘性

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各个方面,涵盖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内涵之深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旅游所无法比拟的。民俗的多样性决定了民俗旅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使游客产生强烈的神秘感,从而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样性与神秘性使民俗文化旅游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吸引力。

二、民俗旅游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惊人的发展速度令世人惊叹。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旅游也得到全面发展。如今,民俗旅游已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

(一)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80年代,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风情旅游活动,民俗区和文化村是我国最早形成的民俗旅游聚焦地。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山西的丁村民俗博物馆、重庆巴渝文化村、宁波象山民俗文化村、湖南客家民俗文化村、土楼民俗文化村、阿沛民俗文化村等。如今,每个省都建有多个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区和文化村,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民俗旅游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主打品牌。

1989年,我国第一个大型民俗旅游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在深圳开业,从此,主题公园为民俗旅游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再现了宋朝古都的往昔,广州清远故乡里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汇集着当地民俗的精华。此外,江苏乌镇、云南丽江古城、山西乔家大院等古城、古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敞开的主题公园,是民俗旅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从1992年开始,中国国家旅游局以民俗事象为主题,组织策划多次专项旅游活动,如1995年的“中国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4年的“中国百姓生活游”等。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筹办的民俗旅游活动更是举不胜举,如无锡华西村开展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山东安丘县石家庄村开展带有中国北方特点的民俗旅游。在政府的主导、推进下,以民俗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在中国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格局下,旅游对文化内涵的挖掘越来越深入,游客对文化内涵的认知越来越高。民俗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它不仅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而且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的表现形式、独特的地域风格令关注的人们心驰神往、令已游的客人回味无穷。民俗旅游是当今我国旅游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我国民俗旅游发展展望

对美、日、法、英、德5国游客访华动机的调查表明:了解中国人民生活是首要目的,其次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最后是游览风光和品尝佳肴。另一对访华美国游客的抽样调查表明: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高达56.7%。可见,旅游活动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发展。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部分国人的刚性需求,视觉的冲击加上心灵的震撼令越来越多的游人喜欢民俗旅游这种形式。总之,中国的崛起令世人赞叹,中国的民俗令游客心动。因此,从需求角度而言,无论是国外游客还是国内游客,人们对民俗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民俗旅游的需求空间越来越广阔。从供给角度而言,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国,素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十一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对旅游发展的全新定位,这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正在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助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政府的主导必将提升民俗旅游的供给水平。此外,民俗地居民愿意敞开家门发展旅游的强烈意愿也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民俗旅游的开发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后发现,我国民俗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态的文化生存语境,随意策划、低端同质导致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民俗旅游开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一)民俗旅游的开发原则

文化性原则。在物质生活丰厚的今天,精神文明备显重要。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根基,是各种旅游形式的灵魂所在。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开发者应从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把民俗文化的“神”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整合包装中凸显地域特色,完整地表现民俗文化的精华,丰富民俗旅游的文化意蕴,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独特性原则。民俗旅游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差异性,而且包含着民俗的区域差异性。把握游客“求新、求奇、求乐、求知”的旅游动机,使游客真正体验到与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异质文化是开发的重点。在开发时要遵循独特性原则,凸显自身的人文优势和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本地区的独特优势,充分体现其异质性,紧紧抓住民俗文化旅游的生命所在。

保护性原则。“破坏了名胜古迹,就失掉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属性和环境”(瑞士旅游局局长瓦尔特·勒先生)。保护不仅是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且包含着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从长远看,保护民间艺术文化不仅能保护历史文明的丰硕成果,而且可以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层开发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中挽救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群等。

体验性原则。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到民俗活动中,体验民风民俗,感受浓郁的人情味。因此,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必须在深入发掘旅游地民俗事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为旅游者创造广泛参与民俗活动的机会,体现文化的吸引力。

民俗文化旅游策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旅游开发;辩证关系;主体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43-04

根据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提出的民族文化三分说,民族文化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上层文化即贵族文化、精英文化、典籍文化,中层文化为市民文化,下层文化即广大农民及其它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先生还指出“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个概念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对民俗文化有多种分类方式,有把“民俗”文化分类为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礼仪、岁时节序、传统节日和信仰的民俗,还有把民俗文化分为精神民俗、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与一个民族某一地区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俗文化既包含于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部分中,也包含于非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中,本文探讨的范畴界定为稀缺的民俗文化部分,即非主流文化中的民俗文化,通常是指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民俗文化部分。这部分民俗文化具有稀缺、奇特、原生态、活态等特点,在具有高旅游开发价值的同时,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上表现出极度的脆弱性。

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学术研究中日益凸现出不可或缺的研究价值与传承价值。在全球一体化、现代开放型社会,旅游开发成为众多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经济的首选路径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民族、民俗文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焦点,而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成为有效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关键。

一、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1、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出现普遍的“庸俗化”、“伪民俗”、“同化”、“商业化”等现象;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即“文化经济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普遍认可的优化路径选择。最普遍采用的价值转换方式就是旅游开发,因此,在认可旅游开发促进民俗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回避旅游开发给民俗文化演化发展、历史变迁带来影响的现实。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2、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学界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提出民俗旅游开发实际对民俗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二、旅游开发背景下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选择

依据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论述,可指导民俗文化的保护主体的选择,以制度安排如出台政策加以规范与管理,以强化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协调统一性。通过对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重新设定和再思考,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问的矛盾通过旅游开发主体与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间的融合统一于一个主体内,并以制度约束主体的行为,尽可能缓解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目前民俗文化保护的主体主要有两类:政府与民间组织。但在旅游开发背景下,还需将“开发商与经营户”作为一重要主体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系统中,与政府、民间共同构成三大保护主体。

1、民俗文化保护的两个主体:政府、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

民俗文化保护的过程模式可归结为两种:一、直接来自政府层面的主导性保护,如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借由2008年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刺激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为保护村寨民俗文化,从县委政府层面积极推行保护措施,主导编制苗寨发展与保护规划及各项开发与文化保护项目;二、先起由民间自发力量,然后由政府多方协助引导,支持民间民俗文化的推广、传承与保护,’从民间主导逐渐转化为由政府主导保护工作。在主流文化强力冲击下,起源于民间的文化保护,一旦缺少政府政策与财力等的支持,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不管哪种过程模式,民俗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不能缺少政府的全力支持与资金投入。

行政保护力量不可或缺,民间自发组织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其角色不可取代。以往民间自发组织仅由民俗文化所依存群体中的部分人员构成,由于民俗文化普遍具有活态性,因此民俗文化保护应涵盖保护地域内的全部民众即民俗文化所依附、依存的整个群体。

政府与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力量两者构成密不可分的两大要素,在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作用互补。政府的角色:优化文化存留与传承所需的条件与环境。文化依存群体的角色:承担起自身民俗文化的存留与传承重任,是民俗文化具有传承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政府力量作用于文化主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保证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尤其利于活态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2、民俗文化保护第三主体的选择与定位

对于旅游开发地而言,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必须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中,即依托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创造经济财富的开发商与经营者群体。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其价值为开发商和经营户所利用转化,利用转化得当,则既可有益于保护好民俗文化,又可创造必要的经济价值;反之,则在为当地带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民俗文化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约束好开发商与经营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对民俗文化的科学利用非常关键。

开发商和经营户的定位问题:他们应不仅仅是投资商、开发商、经营者,更应是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人,是兼具商人与文化保护的“二元身份”人,且以文化保护、传承身份为主导。如何约束与监管开发商和经营者的“二元身份”,应纳入政府以行政法规手段进行监管的重要工作中。以文化保护为主导的“二元身份”制度设计,是将旅游开发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大系统中的重要手段。

政府、文化依存群体、开发商与经营户群体,三大主体是一个民俗文化地区以旅游开发为手段带动经济发展且同时保护当地民俗文化所必须管理好、引导好、规范好的三个重点群体。三者之间协同合作,使命共担、利益共担、风险共担,共同构建一个依托旅游开发保护民俗文化为核心、带动经济发展的双目标优化模式。

此外,学者及社会其他群体,可作为三大主体的必要补充,为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