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创新文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6-89 -02
一、创新文化理论综述
创新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类型,其定义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Fons Boronat,1992)。创新型文化是具有长期的、多样化、创造性和强风险意识等特点的,并以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文化(张钢,许庆瑞,1996)。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Alan,1998)。创新文化是指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无论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还是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体系和文化环境。
上述对创新文化的论述都指出创新文化是能够激发企业创造力和创新的文化,有利于企业的组织内创新。同时,这还表现在能够符合复杂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因此,对于企业创新文化可以综述如下:企业创新文化就是包括于企业文化中,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创新行为发生,同时符合企业组织文化。包括有利于企业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
二、基于创新文化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技术创新理论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创,认为技术创新不同于发明创造,发明创造只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而技术创新则是把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从而使生产系统产生震荡效应。所以,从本质上讲,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一种在纯粹技术意义创新基础上的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与此相对应,技术创新过程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有两个:一是纯粹技术意义上的创新;一是创新了的技术的市场化过程。技术创新作为一个企业行为系统,它不仅要服从于企业的经济目标和功能目标要求,而且还受到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社会之间原有的组织制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制约。也就是说,技术创新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要求人们的观念和企业规范与之相适应。如果企业原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相一致,就会阻碍技术创新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建立与技术创新活动相适应的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即企业文化,就构成了保证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虽然也重视了文化建设,但却把精力集中在诸如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以及浅层次的企业形象设计上。所以,虽然企业文化建设表面上也搞得轰轰烈烈,但却看不到对技术创新的明显促进作用。企业文化的培养,应重实质而不拘泥于形式,应获得企业上下的认同,应该表现企业日常活动的行为模式并充分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应基于技术创新的特征使之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真正的动力源。在一般意义上,技术创新突出表现为如下五个方面的特征:创造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造出新的资源以及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必然伴随着改进与提高的创造性活动,这是技术创新的最基本的特征。正是基于这一特征,熊彼特将创新活动形容为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创新活动都必然会为企业带来增量收益,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又是一项风险系数很高的创造性的技术经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因素是可控的,但也有一些因素是不可控的,是事先难以估计或把握的。即便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也有技术创新项目在进入市场实现商业化之前阶段即宣告失败。技术创新的风险性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技术性风险,二是市场风险,三是社会风险。从技术创新的特征来看,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主要有:创新文化、以人为本的文化、合作文化、开放文化以及企业家精神等。
三、构建以技术创新为目的的创新文化体系研究
(一)创新文化建设
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人员大胆创新,不怕失败。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人员难免会顾虑重重。而创新的文化氛围则可消除或减弱人员的这种心理压力,使他们竭力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积极主动地承担项目。因此,应构建勇于创新、鼓励创新、容忍失败、不怕失败、敢于承担风险的文化氛围。
(二)以人为本的组织建设
人才的缺乏,特别是科技人才的缺乏是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主要原因。进入90年代以后,现代企业对于人员的管理已经从简单的人事管理提高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而且在工作重心上也主要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采用灵活、高效的管理手段,使其管理更趋向于宽松和人性化,并强调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引导知识群体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企业管理从“人治”到“法治”再到现在的“人治”,即“文化管理”,力图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三)激励体系构建
所谓激励功能是指使员工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它的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员工心目中树立起创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使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企业技术创新而拼搏的献身精神,形成对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强烈使命感和持久驱动力量,激励企业全体员工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四、结论
(一)企业创新文化体系建设是一种管理行为,包括文化建设、企业家精神、激励体系构建等。其目标是将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创新文化,从而通过创新文化的形成达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
(二)企业创新文化体系建设是一种创新行为,它必须围绕企业的创新目标而变,跟随企业创新目标而动。
(三)企业创新文化体系建设是一种“人”的行为,这不仅体现在它在管理上是人为的主动之举,而且体现在它的作用对象上是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 水常青,许庆瑞. 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3).
[2] 李艳芝,孟庆伟. 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几条途径[J].科学管理究,2001,(06).
作者简介:
关键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23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崛起和迅速发展,已成为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民营企业本身的特点,它们在与大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民营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机会,关键取决于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全面开展技术创新,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一、企业技术创新及其特征
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等。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一)不确定性。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导致决策困难和行为的不稳定。表现在企业事先无法准确估计技术创新的投入以及技术创新的收益;事先无法预计由于现有技术与创新技术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以及技术创新的时间滞后可能发生的技术贬值。
(二)高风险性。企业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是一种高风险性的活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同的客体或对象的技术创新所需的投入以及伴随的风险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产品本体、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所需的投资大,花费的时间较长,相应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较大。
(三)比较优势性。由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会促进企业人员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的提高,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其他在技术创新上较为薄弱的企业更强的竞争优势。
(四)超前性。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只有较其他竞争对手有一定超前性或先进性的技术创新,才能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夺取竞争的胜利。当然,超前性应有一个合适的度,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特点,同时符合技术的发展规律,任何不切实际的不可行的超前性技术创新都将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而且技术创新的预期目标也很难达到。
(五)复杂性。虽然企业技术创新不同于发明或科学的重大发现,但大部分技术创新成果是在已有的发明或发现的基础上仍需通过艰辛的探索性的构思、开发和商业化才得以形成的,因而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程度将大大高于企业的常规生产经营活动。技术创新的超前性特征表现得越明显,技术创新实施的困难程度就越高,则技术创新的复杂程度也越高。
二、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规模不大,技术、资本含量相对下足,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及相对优势,以保持清醒的头脑。
(一)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利因素
1、对市场信息反应迅速。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限制,迫使其经营更接近消费者,所以容易了解、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同时,民营企业组织规模小,内部沟通迅速,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可以迅速传递给有关的决策者,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利用,比起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能更有效率地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并形成竞争优势。
2、创新的灵活性强。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能及时跟踪技术上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要素的组合形式,及时推出新产品,也由于进出入壁垒低,很容易在环境有利时进行技术创新,环境不利时随时撤出,转向其他产业进行技术创新。
3、决策层参与性好。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决策层的参与和支持。民营企业由于产权的性质,决定了决策者关注创新活动,也乐于参与,这样,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于领导的参与大大简化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也有效地促进创新技术向商品化转移。
(二)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1、技术创新主体意识淡漠,内部机制残缺。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尚未充分发育,许多企业还没有真正融入全球市场竞争,我国现行科技体制的行政性又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确立,再加上重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大、周期长,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技术创新又缺乏利益、风险保障机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影响了其技术创新主体意识的确立,造成了企业内部创新机制的残缺。
2、人力制度不健全,人才缺乏。科技人力资源是技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科技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分配、使用情况。由于民营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表现在用人上“重学历,轻能力”,对技术人才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导致技术人才流动性较大,严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风险,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不仅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而且需要企业本身加强自身积累。由于民营企业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形成合理的积累,同时缺乏多元化融资渠道,导致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
4、尚未形成有效的外部技术网络。由于国家的信息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强,企业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捕捉创新机会的能力薄弱。到目前为止,我国民营企业一直未形成自己的开发、改造、引进、吸纳和服务体系,更缺乏新机制,技术进步与创新尚没有支撑体系,缺乏技术创新动力。民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松散,缺乏信息联系与指导。民营企业之间合作交流也较少,企业难以把握市场对技术创新的要求。
5、技术设备落后。发展高新技术需要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作支撑,需要良好的管理环境、先进的技术装备、灵敏的信息服务。然而,我国民营企业使用的设备相当一部分是陈旧设备,甚至连技术也是大型企业“剩余”而来的。同时,长期以来,民营企业由于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以至信息不灵,经营者难以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决策,产品生产也往往停留在简单仿制的水平上,不能及时升级换代。
三、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技术创新战略。对于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在现行条件下,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并非全无机会。只要民营企业把握技术创新的规律,以一种务实进取的态度,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口,展开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在选择创新战略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通用模式,企业可根据产业环境、技术状况、市场机会,以及自身优势灵活制定。
(一)技术领先战略。技术领先是指企业试图成为第一个实行技术创新而成为该技术的领先者。率先创新的企业,一般需要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充足的研发资金。从竞争角度来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率先进行产品或工艺创新,以此来取得产品或技术的领先地位,它的优势在于:提前进入并占有市场;制定行业的技术标准;领导产品、市场、技术的走向;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取得专利权;建立自己的技术品牌;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垄断产品或市场。目前,在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方面有优势的民营企业可采用该项战略。因此,民营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民营企业,针对高新技术的不确定性、时滞性,可率先创新取得市场、产品、技术的领先地位,并为最终走向领导地位打下基础。
(二)技术跟随战略。技术跟随是一种自觉主动战略。采用技术跟随战略的企业,明确地选择不在各种创新方面成为率先行动者,而将技术创新定位于对领先型的产品、技术进行吸收、改进、提高,在降低成本和拓展市场方面做更多的努力。采用跟随战略的优势在于少走创新弯路,降低创新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从而具备后发优势。基本思路是不求最先,但求最好,最终走向定点超越。跟随战略比较适合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民营企业。在技术、产品的发展方向上通过率先创新基本明确以后,民营企业瞅准市场空隙、产品缺陷以及新技术产业化过程所创造的市场发展机会,快速跟进,极大地避免了开发的前期投入,为民营企业快速介入市场提供了先机。
(三)联合创新战略。联合创新战略是指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借助于外部力量完成产品或技术的开发。技术创新可以全部或部分委托有实力的科研单位或高校或其他企业进行,而本企业利用自身的核心优势,如市场、品牌或人员等与合作单位一起完成产品或技术的创新。联合创新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如合作创新、许可使用、战略联盟、技术联盟等。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研发力量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完成一项创新,可以借助于外部力量实现创新。因此,随着经济信息化、专业化及社会化的发展,采用联合创新,无疑降低了创新的成本、风险,并能快速创新,满足市场快速多变的需求。
(四)技术孵化战略。企业作为科技成果孵化器是一种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其目的是有效地促进母体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企业作为高科技成果的孵化器,不仅可优先成为该项技术的得益者,同时在技术孵化过程中培养了大批的实用性技术人才,通过技术的延伸,企业可成为该技术的领头羊。选择技术孵化战略的企业,必须具有较好的技术孵化能力和技术辐射能力,并具有将技术产业化的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诸珊.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0.26.
生态化技术创新也称技术创新生态化,这是在发展循环经济条件下的一个概念。在这个概念中,人、社会和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共同构成生态的系统结构,经济、人口、资源、环境都是这个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概念可以从生态学、经济学和企业角度分别进行理解。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生态化技术创新就是以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为前提,把技术创新对现有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能源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置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中,使得技术创新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对技术创新生态化的这一视角的理解,就是把技术创新系统看作是由相互关联的若干要素或行动者构成的一个动态的、自组织的创新群落,技术创新行为的完成和创新绩效的实现有赖于这些要素或行动者的紧密联动。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指从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出发,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达到在保证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同时,又可以达到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生态和谐的一种生态经济行为。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生态化技术创新要求作为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最主要主体之一的企业,要从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出发,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融入生态的观念,以“生态化”的观念指导企业的管理行为,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政府在推动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中,以企业为核心,由各个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完成的。与传统的技术创新相比,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观念新,一时难以为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理解、认同和接受;二是生态化技术创新投资大、投资回报期长、回报率不稳定;三是生态化技术创新高度依赖于良好的创新环境。这些特征决定了实施生态化的技术创新面临着比一般的技术创新更复杂、更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作用不力。首先,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时不注重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对生态化技术创新方向的引导不明确;其次,政策法令的强制是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外部动力源,但目前我国政府环境管理的经济刺激手段并不能对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起到多大作用。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刺激手段给企业增加的成本远低于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所需的费用,许多企业宁愿付费而不愿进行创新。此外,政府对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企业并没有给予相应的财政、金融优惠政策,影响了企业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在企业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方面,往往表现为作用不力。因此,政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为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当前,我国科技工作的突出任务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与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因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优先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就是要选择一些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产业领域的重点项目进行创新攻关,引进与消化吸收外国适用、成熟的生态技术,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真正达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所以,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要在偏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引导、促进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开展。
科技发展战略要注重产业技术政策的调整与制定。根据我国国情和需要,由国家产业、科技和环保部门协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一定的前瞻性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积极鼓励和扶持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在产业技术政策中要明确各个产业中国家鼓励、允许和要淘汰的技术,为生态化技术创新指明攻关方向,在创新中推动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升级。同时,科技发展战略要搞好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即基于产业、区域生态状况、自然资源以及国内外可供获取的各种资源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指导区域生态产业的发展。如哪些产业可以发展,哪些可以优先发展,哪些自然资源可以开发,怎样开发、多大规模等。把生态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加速淘汰技术工艺落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高、不利于区域生活质量提高和生存环境改善的产业。
(二)运用行政、法律手段进行强制管理。政府的直接干预就是以行政、法律手段对企业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进行强制管理。
第一,对技术创新征收环境税,实行“环境资源付费制”。资源的无价或低价是造成企业非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经济学根源之一,这种观点也使得传统的技术创新尽可能利用环境资源来降低经济活动中的成本,充分利用社会成本来取代个人成本,加剧了技术创新对资源的无偿占有(Lippman,2000)。因此,有必要建立环境资源使用付费制,进行生态补偿。在“环境资源使用付费制”的前提下,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时,必须注重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平衡协调,必须选择生态化技术创新,否则就会增加成本、降低利润、削弱市场竞争力。
第二,改革排污收费制度。以市场机制为手段,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反映资源环境真实成本,切实让资源使用者和污染排放者承担相应费用,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而我国现有的排污收费标准,远远低于企业处理污染物的处理成本,大大削弱了排污费对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推广激励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排污费标准及收费监督措施进行改革。实现由超标收费向排污收费转变,并将排污收费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使环境污染破坏的成本内部化。
第三,强化法律规范手段。首先,在立法上对现行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改革,明确环境执法的具体程序,增强法规、条例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明确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概念、范围以及评估细则、奖惩细则,建立相应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监督与执法机构,并使执行主体在执法过程中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在环境法规的执行上,一方面要加强环保部门的执法地位;另一方面要注重环保机构的思想教育以及素质的提高,尽量杜绝企业寻租,以有效解决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不正常现象。
第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生态化技术创新成果的产权及其相关权利,能极大地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开展。要从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出发,加强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个人权益保护,调动科技人员创造发明的积极性。同时,加大专利意识的宣传力度,鼓励公民、企业积极申请专利。
(三)运用财政、金融手段进行扶持。政府的间接调控就是政府突破观念障碍,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政策手段对企业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进行扶持。首先,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企业和相应的科研机构直接拨款,支持他们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研发。对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企业实行减免税政策,明确财税优惠政策的目标和具体受益对象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方式,如生态化技术创新新产品减免产品税、生态化技术创新新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和零税收政策、生态化R&D设备仪器进口减免关税等;其次,政府的金融扶持对更具有风险性和长期性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来说尤为重要,政府可以联系金融部门和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企业,对于企业从研究发展生态化技术到商业应用的各个环节提供低息、无息的优惠贷款,尽快改进和完善创新贷款的信用担保体系。要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要培育企业、政府、居民户、社会多元化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投资主体;增加各级政府创新基金对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支持。
(四)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进行生态消费。社会公众生态意识的提高,社会公众积极进行生态消费,形成生态市场,能够为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提供持续动力。在我国要形成规模的生态消费市场需要政府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政府要加强生态产品的认证管理。我国目前还没有国家级的生态产品标准,应结合国内现有的绿色产品、绿色工艺的认证标准,尽快制定一个内容全面的生态产品标准,并建立生态产品的权威认证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便于消费者在消费时对生态产品进行选择和比较,同时也有利于打击那些假冒生态产品的伪劣产品,树立生态产品的品牌形象。
第二,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生态教育。和谐的民族素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之一,而和谐的民族素质就包括了公民的生态意识。因此,首先应从小学到高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设立与学生心理、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匹配的生态、环保课程,并作为必修内容。在各类高校中,将生态意识与生态素质作为人才培养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标准。同时,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应对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否具有生态意识和良好的生态素养进行考察。另外,社会公众生态教育的内容不应局限于环境保护,更要强调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对五个统筹的背景、意义以及人自身发展的理解。从而使社会公众对生态平衡、环保、社会进步的内涵和意义有清晰的认识,认同生态化技术创新理念,支持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开展。
充分启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介工具,大力宣传生态消费的必要性,指出生态消费不仅可以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更关系到当代人自己的心理、生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产品和工艺更能满足当代人的多维需求。作为生态化技术创新最重要的主体,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生态产品与工艺技术对社会公众进行消费引导。通过现场说明会、产品促销或在包装上做宣传等方式,使公众对创新产品有具体的了解,从而改变公众不良消费需求、愿望、态度和兴趣,激发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兴趣,使消费者对生态产品持亲和态度,最终产生购买行为。
四、结语
关键词:技术创新采纳;精神采纳;决策过程
Abstract:Progressisbeingmadeinthestudyontheadoption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sinforeigncountries.Inthosestudiestheconnotationandnatureoftheadoption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sbyenterprisesweredefinedpreliminarilyfromadynamicperspective.Andthecharacteristicsofsuchanadoptionindifferentindustrieswerediscussedwithexperts''''empiricalstudies,especiallytheinfluencingfactorsonthespeed,time,typeandactualityofenterprises''''adoption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swereexploredfromtheangleofaninteractionbetweenenterprises,society,marketandtechnology.Theearlierworksalsodescribedhowtheenterprisesselect/makedecisionsinadoptionprocess,andpointedoutthepossibilityofeitherthesequentiallylinearandorderlyadoptionorthecomplicatedanddisorderedadoption.
Keywords:adoption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s;spiritualadoption;decision-makingprocess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国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研究活动就活跃在一系列相互独立的领域里并同时进行着实证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对于技术创新采纳主体的研究才从社会层面、消费者层面逐渐转移到单个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再创新—再采纳,是技术创新成果在不同个体间或原有创新者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转移和利用的客观规律,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技术发展比较滞后的企业,通过技术采纳的途径可以获取先进技术,可以节省投资,降低风险,缩短技术创新周期,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忽略社会系统中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微观视角,就无法反映出技术创新的目标性和适应性。因此,从理论上评述国外的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研究成果,作为指导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采纳活动的参考依据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也为更好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内涵的研究
从一般性技术创新采纳到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研究,表明研究对象从社会层面到市场层面再到具体企业层面的转化。前者是在技术创新理论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创新采纳主体关注层面的改变而提出的,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在整个社会领域的扩散过程,而后者强调的是技术创新采纳在企业内部的过程控制问题。技术的社会形成(SST)理论指出,将技术创新采纳纳入社会分析的框架,着眼于分析与技术创新有关联的个人、群体和机构本身的利益所在。即强调技术创新采纳是在企业与市场、用户、政府、其他社会组织间的相互选择和接受的过程。一般性技术创新采纳过程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逻辑的,它更应该被看做是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系统大规模共同进化的一个互动过程,而其中的因果关系常常是难以区分开的,就像休斯所说的是一个无缝之网[1]。Ram和Sheth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终端因素即消费者拒绝采纳和使用创新的行为与心理出发,分析消费者拒绝接受一项创新的原因,认为技术创新采纳是相对于创新拒绝而言,创新拒绝的存在是导致消费者在接受和使用创新时出现阶段性延滞的根本原因,即创新采纳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市场层面的个体消费者[2]。
然而,与一般性的技术创新采纳相比,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采纳过程要复杂得多。正如Rogers所指出的,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存在并作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创新采纳的决策行为直接决定了创新结果的成败,它是基于环境分析、技术分析、行为引导、心理激励的动态过程。因此,从技术创新构想到研发、试验、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信息收集、评估、决策的行为,即技术创新采纳因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而存在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3]。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对于技术创新采纳主体的研究才从社会层面、消费者层面逐渐转移到单个企业,即从一般性技术创新采纳转入以企业为对象的技术创新采纳。Klein和Sorra就是从企业创新实施有效性的角度来界定创新采纳的,他们认为,在一个企业内部的创新实施等同于创新采纳,创新采纳是获得既定员工认同并付诸使用一项创新的过程,即创新采纳是由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作出的关键决策并由企业内部员工实施的决策过程[4]。Damanpour等人在收集整理了1982—1993年间美国101家商业银行公司的产品和管理过程创新采纳的样本后,首次提出基于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纳的定义:“创新采纳是一种组织为适应环境变化和提升或保持自身竞争优势而采取的组织运行手段”[5]。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内涵,不同的行业领域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关于农业领域,G.Teder?等学者认为:创新成果在欠发达国家的农业领域被采纳的成功率不高,主要是受到信贷不足、有效信息的匮乏、抵制创新的消极心态、农户规模的不合理、缺乏对农场所有权长期有效性的信任,以及交通运输、人力资本、农业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限制[6]。林毅夫则在《美国农业经济》(1991)中发表了相关实证调研成果。他在对中国湖南五个乡村的50户农户进行关于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创新采纳的调研中发现,农户中决策者的教育背景与是否采纳新品种有着直接的影响,学历越高的农户决策者就越趋向于选择创新的农产品[7]。在商业领域,Oawson则在考察了战后英国的日杂和食品零售企业采纳自助服务创新技术的路径后,提出了适应于零售业和消费者行为以及一般工业、农业产业中企业创新采纳新的“三阶段说”,进一步印证了创新采纳者呈S型曲线分布的规律。他指出,英国的零售企业在经历了20世纪40—60年的采纳试验阶段、70—80年代的迅速采纳和扩散阶段后,在80年代即将进入自助服务技术的饱和和新一轮创新采纳寻求阶段[8]。
此外,运输业的专家们也研究了运输创新在驾驶员、管理者、运输行业生产者间的采纳过程。Sheppard在研究了公路管理和运输技术创新后创造性地提出,对于交通技术创新而言,无论是交通工具的使用者还是交通管理者、营运者、交通设备生产商,技术创新采纳均存在两大类:“一类是有形的交通设备涉及到成本支出的物质方面的创新产品的采纳,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两者兼顾的由于物资设备的采纳和使用同时也带来行为和心理上的相应改变,如安全带的采纳所导致行为上相应的改变”。他在区分了创新采纳的不同对象和类型后,指出了影响不同对象创新采纳因素的复杂性[9]。
二、关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
的因素研究
关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因素研究,主要是从组织因素、技术因素、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展开的。
March和Simon从组织因素层面指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是通过影响创新制度、沟通和合作机制、创新时效性的压力大小来实现对创新采纳的控制的,而决定组织采纳创新接受风险的主要因素是结构的模糊性和灵活性[10]469。Damanpour也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提出组织的专业化、职业化、规模、柔性程度、功能的差异均对创新采纳的内容和类型产生积极的影响[5]。Zmud也指出:“组织中‘权力精英们’的态度对于创新成功实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创新的成功与组织内部管理者对创新的积极态度呈明显的正相关。”[11]MichaelToole和Member(1988)则在调查研究了建筑行业内100多家中小型住宅建筑公司的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规模愈大,采纳的可能性愈大[12]。有的学者则通过考察大学的规模在影响ATM(异步传输模式)创新技术时所发挥的作用,证明了上述学者们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注册学生的规模与ATM技术创新采纳有着密切的正相关的关系,规模越大的学校越倾向于采纳创新技术。”[13]Decanio和Dibble则从组织结构方面论述了网络式的结构形式对组织创新采纳的影响[14]。
Chakrabarti从技术因素层面指出:“有目的的企业活动过程中包含了需求鲜明的技术采纳活动,企业获取技术采纳的目标有长期和短期两种。”[10]470他同时认为,影响一个商业组织技术创新采纳的技术因素表现为,技术本身与企业关联性的紧迫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来源的质量、技术本身的成熟度、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有效性与适用性。Feder和Fliege等众多学者先后提出,创新技术和产品本身的特征和属性,是决定创新采纳的重要因素[15]。Wood和Elgie等学者也在调研了加拿大106家制造企业的工艺设备创新采纳的实际情况后指出,由于技术的熟练和适应期的存在,导致早期采纳先进生产制造技术的企业在安装、设计、调试专业机械自动化设备时所占用的周期远远长于对创新设备引进后进行评估的周期,并且从资金投入成本方面也要远远高于后期采纳企业。他们认为:只有建立一种技术创新提供者和采纳使用者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的技术支持系统与使用指导系统,才能大大减小早期采纳技术创新的企业的采纳风险并缩短其采纳周期[16]。Leiblein等的研究也证明了技术熟练性和技术实践对技术创新采纳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技术创新采纳行为往往产生于“干中学”式(learning-by-doing)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特别是制造业中的工艺创新采纳多与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密切相关[17]。
Kimberly和Evanisko从心理和行为层面提出,老公司因其已建立一种心理上的习惯定势,其长期形成的内生的小生存环境已无法适应创新要求[18]。Brancheau和Wetherbe则在对美国32家商业企业和制造业公司的电子表格软件的采纳情况调查研究后,认为在这些企业中早期采纳者往往是那些具有高学历、易感于大众传媒、爱好人际交往并具有领导意识的年轻人。他们还特别指出与已有的扩散理论相反的结果:个人交际欲望和沟通能力是决定采纳者接受和使用新软件的关键因素[19]。Templetion和Byrd则从采纳企业的信息系统结构创新的使用者心理分析入手,通过对美国一家军用软件开发公司中47名使用一项信息系统开发方法(informationsystemsdevelopmentmethodologies)的创新技术人员心理活动过程及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相互影响因素的考察,建立一个测度技术创新采纳者心理知觉的结构模型[20]。
三、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采纳
的过程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的现状,在综合现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括5个因素层、30个指标层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粗支持向量机(RS-SVM)模型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试图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领域开辟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 粗糙集 支持向量机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区域正逐步成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这将有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技术创新活动,也有助于对不同地区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横向比较,从而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我国是一个地域比较广阔的国家,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和历史渊源等各方面发展的原因,国内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发展极为不平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目前各个地区都开始把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区域创新能力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竞争能力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透视某一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区域创新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随着区域创新理论的提出,有关区域创新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知名学者孜孜以求,并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马元三,李惠娟(2009)在参考科技统计、区域竞争力、企业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组织和科技创新绩效等三大要素、十二分支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模块;朱海就(2004)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三个部分组成的,并指出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网络的创新能力,但网络的创新能力最终又是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环境是支撑条件;鲁志国、刘志雄(2004)提出了从技术创新基础资源实力、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区域政策和管理水平、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四个方面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但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方面,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周立、吴玉鸣(2006)采用因素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曾茜、李福刚(2006)在综合有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区域创新环境、知识创造与获取、区域创新的投入、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五个因素层的指标体系,并对此进行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史锦凤、马力(2007)利用数据统计和SPSS11.0计算机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我国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较具代表性的14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并论证了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研究发现目前评价方法的选择过于单一和陈旧,并且各种方法的不足也是相当明显的,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粗支持向量机(RS-SVM)的评价模型。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直接会影响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了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能够反映客观实际事物的本质,能反映出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都要有科学的依据。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2.层次性原则。为了认识和分析上的方便,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必须对评价对象的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按照评价的目的将各因素划分为若干层次,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逐层次进行分解,进而确定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形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
3.可操作性原则。建立的评价准则体系,应当便于资料和数据的收集,评价程序要尽量简化,避免繁琐复杂。在实际中,要尽可能选择有统计资料可查的指标,数据应当容易取得,并要真实可靠;指标在数量上要少而精,在实际应用中要简便并具有可操作性,容易被外界接受。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使用规范化的定量指标,以便为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奠定基础。对无法量化而又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采用定性指标的形式纳入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意见将其量化。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其可以作为评价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是否适当有效的工具。笔者在参考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后,并综合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区域创新能力的讨论和研究,依据上述原则设计了一个包括五个模块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见表1)。
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一)理论概述
1.粗糙集理论。粗糙集(Rough Set)理论是波兰数学家Z. 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数据分析理论。它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知识的数学工具,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预先给定某些特征和属性的数量描述,而是直接从给定问题的描述集合出发,就可以找出该问题的内在规律,其基本思想更接近现实情况。
对于粗糙集理论可以通过以下定义来理解:
定义1:信息系统被定义为如下形式:S=(U,A,V,f)其中U是对象的非空有限集合,U={x1,x2,…,xn};A是属性的非空有限集合,A={a1,a2,…,am};是属性的值域集合, Va是属性a∈A的值域;f是信息函数,f:U×AV,f(xi,a)∈V。如果A=C∪D,C∩D=Φ,C表示条件属性值,D表示决策属性值,则该类信息系统称为决策系统,决策系统是一类最为常见的信息系统。
定义2:对于子集BA,则B在U上的不可分辨关系定义为:
不可分辨关系是一种等价关系。用U/IND(B)表示U的所有等价类。对于元素x∈U,它的B等价类定义为:
[x]B={y|(x,y)∈IND(B)}。
定义3:给定一个信息系统S=(U,A),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集合XU以及属性集合BA,X的B下近似定义为:BX={x|[x]BX};X的B上近似定义为:={x|[x]B ∩X≠φ}。
定义4:对于信息系统S=(U,A),任何最小集B∈A且IND(A)=IND(B)是信息系统的一个约简。记作RED(A)表示所有的约简集,所有约简集的交称为信息系统的核。对于决策系统S=(U,C∪D),C为条件属性集合,D为决策属性集合。定义相对于的正域为:POSB={BXX∈U|IND(D)},其中U/IND(D)为D对U划分所得到的等价类集合。
2.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Vapnik等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它是建立在统计学的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SRM)的基础上,来解决机器学习问题的新工具。支持向量机通过解一个线性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得到全局最优解,因而不存在局部极小值问题,可以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和局部极小点等问题,并已成功应用于很多领域的评价问题。
SVM最早用来求解线性可分问题的最优超平面,所谓最优超平面就是要求超平面不但能将两类正确分开,而且要使分类的间隔最大。因此,构造最优超平面可转化为下面的最优化问题 :
运用拉格朗日优化方法,可以把上述最优分类线问题转化成对偶问题 :
求解上述问题,就可以得到最优决策函数
(二)粗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
粗支持向量机(RS-SVM)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将粗糙集与支持向量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粗集理论在处理大数据量时,可以消除冗余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对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因素进行筛选,减少支持向量机训练数据,从而提高支持向量算法在处理大数据量的速度,然后运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基于上述理论,笔者提出了基于RS-SVM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的框架如图1所示。
运用RS-SVM模型进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
1.原始样本集。原始样本集就是依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有目的地收集原始数据。在上述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30个与创新能力相关的因素作为条件属性,决策属性为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值。
2.连续属性离散化。目前粗集理论只能对离散型数据进行处理,而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中有些因素属于连续型的,因此要将这些连续型的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
3.属性约简。属性约简就是采用某种衡量标准确定不同属性的重要程度,构造最小子集。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属性进行约简。
4.确定训练样本。结合区域创新能力的涵义和众多专家的经验,挑选一组最适合的、含较少条件属性集的M个样本作为训练样本。
5.支持向量机的确定。根据数据特点和以往既有的研究经验,选定核函数及其参数。
6.对应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学习与检验。将第4步中挑选出的训练样本代入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其进行训练,并用相应的测试样本进行测试。
7.结果分析。使用测试样本对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检验,若未能达到预定的要求,重复2~6步骤,直到输出满意结果为止。
(三)实例分析
按照上述的RS-SVM模型,笔者选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川、新疆等全国31个省市2006年的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数据对全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具体数据见《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6~2007》,因篇幅有限不一一罗列。
本文采用ROSETTA软件,使用等频率离散化方法对30个指标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并运用遗传算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属性进行约简,经过分析得知,利用这31个试验样本共产生了198条约简。这么多条约简中,很多都是冗余无效的约简,为了提高约简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18条主要的约简,具体见表2。
在参考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本文认为u13, u14, u23, u33, u42, u44, u53这7个条件属性,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属性。
将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条件属性为粗集约简出的7个指标,即: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国家创新基金获得额、发明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联合申请份额、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决策属性为统计出的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值,将前26个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余下的5个作为测试样本,通过Matlab7.0的程序实现SVM训练、核函数的选取和决策函数的构建,通过对前26个省市数据的学习,将后5个省市的样本代入,可以得到后5个省市区域创新综合值的输出结果,输出值和实际值的比较详见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支持向量机能够很好地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5个测试样本的误差都在5%内,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较大,因此可以断定RS-SVM模型是可行的。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区域正逐步成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这将有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技术创新活动,也有助于对不同地区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横向比较,从而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个科学完善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理论的新方法粗支持向量机(RS-SVM)模型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价系统是可行的,从而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领域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元三,李惠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21)
2.朱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4(3)
3.鲁志国,刘志雄.区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西部科技,2004(8)
4.周立,吴玉鸣.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因素分析与聚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8)
5.曾茜,李福刚.区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2)
6.史锦凤,马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7.王国胤.Rough集理论与知识获取[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8.[美]Nello Cristianini,John Shawe-Taylor著.李国正,王猛,曾华军译.支持向量机导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吴婷,肖健华.基于SVDD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J].商业研究,2009(2)
10.侯仁勇,张蕾,王果.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4)
11.杨中楷,沈露威.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与经济,2010(1)
12.李杨,杨锦秀,傅新红.我国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9(1)
13.康继军,侯雪琨.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J].技术经济,2011(3)
14.任胜钢,胡春燕,王龙伟.我国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1
15.刘晓燕.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1(4)
16.李庭辉.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0(2)
作者简介:
苗强(1978-),男,天津农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