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高学习能力培训

提高学习能力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高学习能力培训

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育技术; 培训网站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李兴笃(1979—),男,甘肃庆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教师培训研究。E-mail:。

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教育技术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生产力、制高点和突破口,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有利推动力量。高校教育技术培训旨在通过教师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实际训练,促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增强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关于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的通知》,[1]要求各高等院校组织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培训工作稳步推进,研究成果推陈出新,受训教师获益不少,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学习的宝贵财富,但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培训缺乏稳定有效的机制。大多数高校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培训机制,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培训何时开展、如何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行政领导的态度,以及是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时间周期安排。

二是培训模式单一,未能满足教师个体差异和需求。目前开展的教育技术培训仍以面授和辅导为主,参训的教学和行政人员工作性质各异,难以保证完全出勤,影响培训效果;其次,教师学科背景各异,教育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整个培训线性设计,不能满足教师选择特定内容和非实时学习的要求,往往会出现“吃不了”和“不够吃”的问题。

三是培训设计欠缺,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生成帮助有限。许多高校培训时照搬其他院校的方案和内容,不作本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这样也就不可能针对校情细化培训内容,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还有部分高校走“纯技术路线”,教师不能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与教学的优化组合。教育技术培训不是简单的技能培养,而是教师基于教育技术的教研能力的提高,并转化为一种自觉和常态的行为。

四是培训成本较高,效果不佳。培训一般多在固定时间和地点集中开展,并聘请相关领域专家讲课,这样组织费用、专家费用和材料费用等就不菲;另一方面,部分参训教师影响正常教学,增加隐性培训成本。这种培训时间紧、任务多,教师没时间互动交流,许多培训前不会的内容培训后依旧不会,新的知识又一时无法消化,往往效果不佳。

二、利用主题学习网站开展培训的优势分析

目前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多采用集中面授讲座为主、网络协作学习补充、课题带动研究深化这样的模式,这三种模式互为补充(具体特点见表1)。

表1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

如何把这三种模式整合起来,解决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不佳、模式单一和应用不够等问题,就需要研究设计出具有很强实践操作性的方案或系统。对此,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引入绩效评估方法、应用案例教学模式等培训策略,[2]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培训、[3]“同伴互助式”校本培训,[4]基于任务驱动的培训[5]等培训模式。对于更好地发挥上述培训策略和培训模式的作用,研究者们都提到要完全利用教育技术本身的理念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培训活动。这里,笔者选择主题学习网站培训的模式进行研究。

(一)主题学习网站

主题学习网站不同于一般的网络课件或网络学校,它主要是提供实现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环境,[6]所以主题学习网站本质上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的基于网络环境和开放资源的探究性学习系统,这一系统能向学习者提供协作学习交流工具和结构化的主题学习资源。

(二)主题学习网站的优势

1. 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高校教师群体学习能力强,有着不同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参差不齐,导致培训步调难以统一。主题学习网站可解决线性培训“吃不了”和“不够吃”的问题,教师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方式,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学习,专家(培训效果好的教师也可能扮演这一角色)也有时间重点跟踪指导。

2. 以结构化课程内容增强培训效果

以往培训时间短且集中,效果难以持续;培训中教师“听多做少”,教师学习又轻理论重技术。这样一方面基础性知识如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等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态度消极被动;另一方面培训时间短、强度高,部分关键技术知识得不到详解,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培训效果很难突破。考虑到高校教师知识迁移能力强,学习又很有针对性,因此在课程组织上既要考虑课程体系,又要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精选培训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生成基于问题、项目的知识单元,并配套丰富和典型的案例,教师完全自定步调,通过对知识单元的理解、设计、组合和再生,形成自己的教育技术知识和能力结构,这种教育技术“图式”一旦形成,有利于后续知识学习和能力素养的发展。

3. 构建利于交流协作的学习环境

目前,非正式学习、混合学习正被许多人所重视,知识基于“非事件模块,生动活泼”,过程关注“自我负责、自我调控”。[7][8]高校教师受自身学习和工作等诸多因素限制,培训不可能按部就班,主题学习网站可建立利于交流协作的学习环境,所有成员通过技术手段探究、交流和分享,共同提高这一团队的绩效和智慧,使这一团队凝聚、扩大和持久。

(三)主题学习网站的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即通过培训后教师所能掌握的技能、所能生成的素养。对此,首先应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素了解清楚,然后参考能力要素确定培训目标。笔者认为能力要素具体包括:基础层——理念和意识,即能积极主动地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层——技能和方法,尤指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技能;内化层——能力和素养,即把教育技术内化为专业教研能力,实现有效课程整合(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素

依据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素,在使用主题学习网站这一载体培训时,要求受训教师能够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能够熟练使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设计技术和信息技术,最终能够实现教育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整合,生成较高的教育技术素养,使教育技术成为教研活动中的常态。

三、基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主题学习网站的设计

(一)主题学习网站结构设计

网站设计了通知公告、培训指南、在线培训系统、协作交流系统和考试评价系统五部分主要内容,其中在线培训系统、协作交流系统和考试评价系统是一种Web应用系统,也是网站的核心部分(如图2所示)。

图2网站的结构设计

(二)系统应用结构模型

对于在线培训、协作交流和考试评价三个Web应用系统,开发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3 Server,Web服务器为IIS6.0,平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0,语言工具为ASP,各模块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实现,其中视频采用WMV格式的流媒体技术(如图3所示)。

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后,受训教师操作简单,只需借助普通的浏览器(如IE等)就可参与网上的学习培训;逻辑层次清晰,扩展性强,对系统的更新和修改快速方便;支持分布处理,可同时进行协作交流和在线考试等操作。

表现层出现在浏览器窗口,也就是教师访问培训网站时所看到的主页等内容,它与平台无关(不同浏览器由于兼容性问题,对于超文本页面解释可能会有细小差别),主要负责为登录用户提供数据显示、美观的页面和人性化的交互等相关服务。所以在设计时,要力求网站页面布局得当、色彩搭配合理、内容显示醒目,使教师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栏目内容。

业务逻辑层位于服务器端,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层,网站的大部分功能在此层完成,它响应用户请求并通过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作出相应的事件处理,实现主要模块的业务规则、数据验证和权限约束等功能。在具体设计时,要对该层功能模块,如课程模块、交流模块、试题模块和管理模块等做好清晰的逻辑划分;其次要利用ASP技术做好三个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设计,确保功能全面,运行可靠。

数据服务层位于服务器端,主要通过数据库系统对数据进行更新和查询等操作,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并通过数据库接口提供给业务逻辑层调用,最后以网页形式呈现。根据网站设计要求,需要建立用户信息库、课程内容库、试题信息库和评价统计库等,所以要规划好各数据表的字段名、数据类型和长度等,并对各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定义清楚,这样用户登录培训网站后,通过所定义的数据库就能够全程记录用户的完整信息,包括登录时间、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交流互动的发帖数和跟帖数等,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统计和维护。

(三)系统主要功能

1. 在线培训系统

教师通过工号登录在线培训系统,选择自己所需的培训内容进行自学,自定步调,摆脱线性培训的束缚,主要包括结构化课程知识和案例资源等方面内容。

(1)结构化课程知识。精选培训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生成基于问题、项目的知识单元,实现对课程内容以结构化方式组合、存储和维护,通过“课程”、“科目”、“知识单元”和“任务”的树型编码方式添加,教师可就任意的知识点进行非线性学习。

(2)案例资源。教师在前期模块化学习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有一定掌握,为进一步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和知识构建,还需要把相关课程资源包括文本、图像、案例和视音频等资料整理归类。一方面,教师通过案例学习,能够对某些概念、技能等有准确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利用这些资源素材设计课程,大大节约了时间,并有效促进了学科教育技术技能的提升。

2. 协作交流系统

由于培训在不同学科、年龄和职称教师中开展,有可能还要拓展到不同学校进行校际交流。建立协作学习平台,为所有参与者构建网络交流环境,这样专家、骨干和学科教师都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答疑解惑和交流沟通。

(1)专家和教师可以创建基于某些重点、难点的开放专题,作为其他教师学习资料的补充,而且其他教师也可就这一专题进行内容添加等操作,不断对专题进行维护和完善,类似于Wiki的某些功能。

(2)专家和教师能够创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师响应后形成学习小组。由发起人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组内分工(要征得其他教师认可),大家共享收集到的资料,共同完成作品的制作和,并撰写小组成果报告,推进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3)对于优秀的学习小组和出色的作品,通过系统设定的规则如点击率、评价、下载次数等方式进行统计和评比(如排行榜评出前10名),并在特定的区域显示,不仅可以使大家分享他人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成果,而且使整个培训的参与者有很强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使学习和培训更长效持久。

3. 考试评价系统

一轮培训完成时,要根据教师网上学习记录、作品和电子试题成绩等综合评价的结果,给学习对象提出相应的学习对策和建议。

(1)教师通过工号登录进入学习系统,因此学习的时间长短、次数多少等都有数据库记录,设定一定的规则统计得分,作为学习结果的一部分;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协作学习也有记录,根据对主题的跟帖数,大家对跟帖的评价,作品的排行和下载率等设定一定规则统计得分,作为学习结果的一部分;对于教师的考试,通过开发的考试系统完成,考试系统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主观题相对增加了批卷的工作量)两部分,系统根据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得分自动统计总分。

最后依据系统自动设定的权重值(也可修改),对以上三部分得分求和,得出最终的数值型评价结果。

(2)评价是对教师学习结果的检查考核,使教师本人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还可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根据教师成绩,专家也可对部分“困难户”进行重点跟踪和帮扶,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改进教师的学习方法和提高教师的学习效率。对于教师所提建议等信息整理分析,以便进一步修正培训方案、培训课程等内容,使培训紧贴教师实际,发挥最大效益。

四、结 语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学科教研能力,通过所设计的主题学习网站这一系统,较好地兼顾了集中面授讲座、网络协作学习和课题带动研究这三种模式的优势,无疑对增强培训效果、节省培训成本大有益处,并对全国同类院校仍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是目前校本或区域培训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高教司.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EB/OL].course.jnu.省略/netc/peixun/zhengce/001.htm,2000-12-29.

[2] 邹应贵,叶惠文.广东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3):87~89,93.

[3] 王佳利.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6):30~32.

[4] 刘梦莲,刘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同伴互助式”校本培训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1): 58~60,80.

[5] 王忠政.基于任务驱动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4~17.

[6] 余红,谢幼如,马秀芳. “网络教学设计”主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3,(5):68~71.

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元认知理论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咸阳师范学院重点科研项目 “元认知理论与英语知识建构的关系研究”的一部分,项目编号:08XSYK103。本研究同时受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JK343)、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9JK280)、咸阳师范学院科研专项(项目编号:09XSYK108)、咸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002014)资助。

前 言

目前许多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依赖心理,他们习惯于依赖教师,依赖于教师课堂教学,然而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较多而课时量又有限,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许多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导致英语学习效率大大降低。笔者试图通过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理论知识的培训探究元认知理论知识的培养与大学英语自主建构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元认知理论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佛莱维尔(Flavell)提出的,他指出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包括三部分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1]后来,我国心理学家对元认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董奇认为元认知实质上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2]张庆林认为元认知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3]对于元认知的概念,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释,但元认知的基本内涵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

元认知是学习者有效组织学习活动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知识和能力。元认知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帮助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二是帮助学习者调控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习者随时根据自己的认知活动,不断做出调整、改进和完善,最终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用探究的方法检验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元认知理论知识的培训是否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自主建构能力,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 元认知知识培训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2) 元认知知识理论因素怎样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2.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咸阳师范学院的2008级本科的206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实验组一为66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接受元认知培训,同时这一组的66名学生也是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调查对象;实验组二为71人,接受元认知理论以外的其他策略培训;对比组为69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策略培训,只对他们进行正常的大学英语教学。培训结束时,这206名学生中又被选出42人,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反馈了他们对元认知理论教学和策略培训的看法,他们分别代表了好、中、差3个层次的英语水平。

(2)培训方式

在为期一学期的实验中,所有受试对象都接受正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但实验组一同时接受元认知理论知识培训。元认知培训分为两步:第一步,首先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理论体系介绍让学生了解该理论知识体系及作用。第二步,帮助学生找出他们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所在,有的放矢地采取最需要、最合适的学习策略。实验组二则被动地接受由实验组一得出的策略以及运用这些策略可能带来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在两个实验组中进行比较,以考察元认知是否是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培训的有效途径。

(3)实验方法

1)周记

在实验前的一学期中,实验组一的学生被要求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他们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过程,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他们开展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方法以及他们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实际困难并且分析造成这些障碍的原因。

2)口头报告

从受试对象中抽取45名学生,他们分别代表了好、中、差三个层次的英语水平,他们如实报告了他们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运用和策略培训的看法。

3)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测试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测试题为2套,分别供培训前后使用,以考察培训是否会帮助学生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成绩,为了更好地分析元认知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对收试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进行了跟踪统计和分析。

研究结果分析

1.受试组学生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组一的66名学生在周记中详尽描述了他们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这些具体问题可以归为:词汇问题:所学单词知道汉语意思但不能恰当地运用;语言知识输入问题:阅读过程中阅读速度较慢,听力输入时抓不住要点;输出问题:写作过程中单词拼写不正确,选词不恰当,句式结构单一,语法错误较多且表达不地道等问题。

2.元认知理论知识的培训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实验组一的同学在接受了元认知理论培训后,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有了更深刻认识,对自主学习的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水平差的学生反馈说他们掌握了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特殊技巧,而且对自己也有了信心,认为可以比以前做得更好。元认知理论培训帮助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中等程度的学生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已能够运用策略,同时他们还肯定了培训意义及效果;而程度好的学生则对学习任务有了更强的调控能力,如有学生说他能把不同的策略运用于不同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元认知理论培训都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实验组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中元认知理论之策略如何掌握和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低水平学生说他们不知道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是否确实能帮助他们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水平,因为他们对这些策略根本不了解,以前也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去运用这些策略了;中等水平的学生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运用策略产生了自己的理解,但仍不确定什么时候需要运用这些策略以及怎样用;高水平的学生能够运用一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实验组二的报告使我们明确了元认知理论培训的方向和重点,使我们更加意识到元认知因素的策略培训是不完整的,因此也不会有显著的成效。

研究结果: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元认知理论知识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学习积累经验而自发地获得,也可以在自主学习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元认知的能力。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元认知理论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任务与要求制订相应的计划,灵活地采取有效策略,并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进行监控、反馈、调节,以尽快和有效地达到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建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结 论

本研究通过对206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元认知理论知识的培训,目的是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愿望。元认知理论是学习者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元认知理论的培训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过程,实质就是帮助学习者分析学习的过程并找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最需要、最合适的学习策略,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愿望。[4]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中加强元认知理论知识的培训是帮助学生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水平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理论知识培训,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地剖析和解决问题,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和进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Flavell, J. 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34 (10): 906 - 911.

[2]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1).

[3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6.

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第3篇

一、把握新形势下学习型班组长培训的重要性

面对当前电力需求增长强劲以及电力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迅速更新换代,知识的学习、技能的积累、管理的创新已成为目前电网企业最重要的活动。教育培训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将发挥前所未有的关键作用。作为班组长的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班组长是引领班组的中坚力量,是落实企业各项举措、确保电网安全、实现效益增值的重要保障。抓好学习型班组长培训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总体目标的内在要求。按照全面实施集团化、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电网企业大力推进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电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迎来了建设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对班组长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因此,要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学习型班组长的培训,通过学习,使班组长及时补充掌握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方面的新理论,增长新知识,更好地肩负起电网和公司发展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抓好学习型班组长培训是建设科学发展示范企业的现实需要。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建设是2008年一个全新的任务,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以人为本抓队伍”的要求,全力打造“三支队伍”,突出抓好一线班组员工队伍。因此,培育开拓创新、善于驾驭局面的优秀班组长,带好一班人,是员工队伍建设的基础。抓好学习型班组长培训是提升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一环。班组长要具有持久优势,就要学得更快更好,要动态地、长远地从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差距,强化忧患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加强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善于创新、勇挑重担的优秀人才。

二、探索新形势下学习型班组长培训的针对性

要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载体,注重在培训的理念、机制、内容上探索创新,增强针对性,提高培训实效。创新培训理念。树立三个理念: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使人才资源的优势通过班组长培训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优势;二是树立班组长培训的投入是效益投入的理念,加大培训投入力度;三是树立班组长全方位培训学习的理念,使班组长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创新培训机制。要逐步探索建立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和手段,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激励运行机制。加强对教育培训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引进现代技术手段,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建立教学评估制度,培训班结束后,进行科学评估。主要是评估培训计划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培训内容是否重点突出;培训方式是否切合学员实际;培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形式可采用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创新培训内容。要围绕公司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以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班组长培训的内容,既要重视理论学习又要重视知识更新,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找准“供”与“需”的结合点。培训形式,坚持多渠道、多形式、个性化,可增强培训过程中“教”“学”双方之间的互动性,使学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今年,唐山供电公司班组长培训采用了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内容突现了“量身定制”的原则,共分为通用知识、企业文化、专业管理技能、拓展训练四大部分十七个模块,培训通过课堂授课、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展开,并制定了《唐山供电公司“学习型班组长培训”管理办法》,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跟踪考核,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拓展学习型班组长培训的梯队伸延效应

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领导者能力;培训体系

一、平衡计分卡概念及模型及领导者综合能力体系模型

1.平衡计分卡模型。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 )是由美国David P .Norton和Robert S. Kaplan共同提出,他们将BSC延伸到企业战略管理当中,使BSC不仅仅作为企业绩效考评的工具,而且演化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BSC之所以成为“平衡”是因为其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和成长的四个角度来帮助管理层对所有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领域作出全方位思考。平衡计分卡的特点就在于不再是从某个独立的方面,而是四个因素做为一个整体同时参与到考虑范畴之中,四个因素分别对企业存在影响之外,四者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学习和成长―内部运营―客户―财务,前者是后者的驱动因素(如图1)。平衡计分卡的主要优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平衡计分卡将企业战略置于核心地位,平衡计分卡将企业战略目标在四个方面依顺序展开为具有因果关系的局部目标;(2)平衡计分卡使战略在企业上下进行交流和学习,并与各部门和个人的目标联系起来; (3)平衡计分卡使战略目标在各个经营层面上达成一致;(4)平衡计分卡有助于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的协同和统一。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领导者综合能力体系模型。领导者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又被称作“领导”,其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他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位与合法权利,领导者的主要作用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领导者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专长性能力,即在某一个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的能力;(2)指挥能力,系指在工作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醒、胸怀大局,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帮助组织成员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式,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路径;(3)协调能力,指组织在内外因素的干扰下,能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能力。“将在谋而不在勇”,领导者作为组织中的舵手,应善于某事、在于调兵遣将攻破难题,且“独木不成林”,仅仅靠某一个方面的能力从事管理是成就不了领导者。笔者认为,领导者的能力应具有相对全面的性和综合性,且领导者的诸多能力也是成系统性的。总结而言,领导者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能力,且四种能力之间也存在着系统联系,即也存在着驱动关系,即学习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能力。这一点上与平衡计分卡模型存在相似之处。基于平衡计分卡模型,笔者建立了领导者综合能力体系模型(如图2)。

采用以平衡计分卡模型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领导者综合能力体系模型作为培训工具,其有以下几个优点:(1)领导者综合能力体系将领导者综合能力至于培训工作的核心位置,领导者综合能力体系将领导者能力划分为有因果驱动联系的四个分部,四者之间相互推动,且共同指向领导者综合能力,使培训工作不再针对某一方面而是从整体上对领导者进行培训。(2)领导者综合能力体系使培训方式灵活性。领导者综合能力体系模型表明,四个部分之间存在驱动关系的同时,各个部分对领导者能力也存在影响,这就意味着不同部分其作用也不同,针对不同的部分培训工作也应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即培训方式的灵活性。

二、基于领导者综合能力体系模型的培训

1.首先是提高领导者学习能力的培训。学习是提升领导者综合能力的首要环节,恩格斯指出,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只有掌握了能力理论,实践中才能由自发变为自觉,实践过程中综合能力才能提升的更快。对领导者学习能力的培训:一方面注重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及新知识的传授和培训;另一方面以成就学习型领导者为目标,注重培训领导者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领导者个人学习潜能。

2.强化领导者决策能力的培训。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各级领导者、各个领导者在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都是决策的执行者,决策能力是领导者能力中的重要能力之一,然而决策能力必须是放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和提升,对领导者决策能力的培训也应结合实践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对决策能力的培训方式应以研究型、案例性等启发式教学为主,实现“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培训思想的转变,即实现由理论向运用理论转变。

3.注重领导者组织协调能力的培训。领导者组织协调能力是指当组织出现内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领导者组织、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是组织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继续前进的能力。领导者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是预见、洞察、保持灵活性并向他人授权,以创造所需的战略变革能力,也属于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和提升的能力。因此,对管理者组织协调能力的培训也应采用实战的培训方式,采用现代化的培训手段,比如模拟现场、案例讨论等,从实战的角度提升领导者的组织协调能力。

4.加强领导者实践能力的培训。领导者实践能力的培训可以以政府机关为主体进行,即由上级管理者对领导者实行管理工作轮换、非管理工作轮换、挂职锤炼等方式使领导者在实践中积累实践经验、丰富管理能力。

三、实施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1.培训内容应具备的系统性。领导者综合能力具有系统性,且四种能力之间存在驱动作用,针对领导者综合能力的培训内容也应具备系统性,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仅仅培训其中一部分,应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出发,对领导者综合能力进行培训和提升。

2.程序应具有层次性。领导者综合能力体系中的四种能力之间存在着驱动作用,例如学习能力的提升能促进领导者在问题面前的决策能力,决策能力的提高又能够对领导者的组织协调能力有驱动作用等,四种能力之间有着先后的因与果关系。在整体化、系统化的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培训程序应具备层次性,即在培训的程序中应遵循从因到果,从学习能力的培训到实践能力培训的层次性。

3.部门为主体参与领导者能力培训。政府部门在领导者能力培训和开发中担任重要职责: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培训机制,定期对特定的领导者进行政府部门内部的培训,为其提供岗位流动、挂职锻炼等实践机会,提升其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建立领导者培训激励机制,对参与培训的领导者颁发培训证书,并纳入到年终考核体系,将每一位参加培训的领导者的培训结果与本人的任职、定级以及职务晋升等有效结合起来,以此引导领导者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2

提高学习能力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英语自主学习 培训策略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及特点

自20世纪80年代法国语言学教授Henri Holec的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出版后,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这一概念逐渐成为语言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近年来,诸多国内外语言学者著书立说,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给出各自的定义。

Holec指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1];Leslie Dickinson进一步指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2],其中态度是指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决策的责任,能力是指对学习过程的决策和反思;Littlewood说道,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愿望和能力”,其中愿望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信念和信心,能力是指既具备为自己学习做出选择的知识,又具备执行自己选择的技能。而国内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则侧重于理论介绍或探讨如何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促进自主学习。束定芳提出,自主学习包括态度、能力、环境三个方面,其中态度指学习者自愿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地投身于学习,能力指学习者应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来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环境则指学习者应被给予大量的机会锻炼自己对学习负责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阐述自主学习这一概念,Dickinson列举了自主学习者的基本特点:

1.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2.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

3.能够选择学习内容和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4.能够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

5.能够评价与监控学习过程及结果。

二、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策略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人才市场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已然成为当代社会衡量人才的一项硬性指标。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如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如何学好英语成为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策略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在中学阶段,一切只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便无后顾之忧。然而在大学阶段,老师不再是学习生活的唯一主导者,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寻求个人发展,这个过程就需要自我独立、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因而教师应做好带路人,给予学生入门教育,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最后,增强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加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训策略

O’Malley和Chamot在进行了大量的学习策略理论研究之后,又进行了学习策略的实验,并设计了自己的方案,即“认知语言学习途径”(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简称CALLA)。该方案由以下6个步骤组成:(1)准备:教师识别学生目前在完成熟悉任务时所使用的策略;(2)呈现:教师示范、命名、解释新策略,询问学生是否使用过这些策略,是如何使用的;(3)练习:学生练习新策略,在随后的策略练习中,教师不再提醒,鼓励学生独立使用策略;(4)自我评价:在策略练习后,学生立刻对自己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评估;(5)扩展:学生把策略迁移到新任务中,形成策略组群,将自己偏好的策略建立策略库;(6)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策略使用及成效。

Cohen在《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一书中提出了以CALLA策略为基础的训练方案(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简称SBI),该训练方案以明确和隐含的方式,将策略训练融入到课程内容中,适用于渗透式教学。该模式包括5个步骤:(1)教师对可能有用的策略进行描述、示范并举例说明;(2)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引出更多的实用策略例子;(3)引导小组或全班学生对策略进行讨论;(4)鼓励学生练习使用各种策略;(5)把策略与日常的课堂材料结合在一起,以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将策略融进语言任务中,为学生提供语境化的策略练习。

四、结语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但是正如Dam所指出的,“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经常是痛苦的过程”。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对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评估学习过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主能力培训策略达到最佳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