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河北 保定 071051)
【摘 要】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教育事业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针对在装表接电实训教学中进行素质与能力拓展的必要性,现阶段装表接电实训课程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如何在教学中的进行素质与能力的拓展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 装表接电;实训课程;教学;拓展
0 引言
装表接电实训课程是电力类高职高专供用电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实践性强,理论性也较强。随着我国城乡电网改造的完成,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电能计量在电力营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使命,必须强化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本文就装表接电实训教学中的素质与能力拓展的必要性,现阶段装表接电实训课程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如何在教学中的进行素质与能力的拓展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1 装表接电实训教学素质与能力拓展的必要性
1.1 职业院校整体教改的内在要求
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提出了职业院校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课程必须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用项目和任务训练学生的能力。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主题,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具有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备一定的定量计算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面对这些要求和目标,如果只是通过老师教一步学生做一步的方式进行学习,显然不能全部实现,甚至连熟练的职业技能也不一定能够实现。这就需要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关于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在步入职业岗位初期的适应能力和胜任度,更加满足用人单位与社会的需求[1]。
1.2 素质与能力拓展的必要性
所谓素质与能力拓展就是指学习和练习更贴近现实的关系到整个工作流程的各个方面知识以及如何应用可以获得的信息来应对未知的事件。如果说高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升学,那么大学学习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求职择业。经过三年的学习,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但并不等于具备了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应有的能力。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与能力划等号,在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1.3 装表接电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在职业教学中,仅有电能计量没有装表接电。装表接电实训课程具有鲜明的高职课程特色,学生在装表接电模拟屏上完成各种电能表的安装并进行通电测试,集操作与理论于一体。为电力营销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正确地装表、接线是安全供电及准确、公正计收电费的根本保障,直接体现了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水平。装表接电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双方的经济效益;装表接电是业扩报装全过程的终结,是客户实际取得用电权的标志,也是电力销售计量的开始[2]。
2 现阶段装表接电实训课程的缺陷和不足
2.1 教学内容不完整
目前装表接电实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电能表的原理,几种电能表如何接线以及错接线分析。涵盖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如果在职业岗位实际操作起来是有问题的,学生们可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装这块表而不装那块表,因为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只是学一块表练一块表的安装,他们完成的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谈不上是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少思考的过程。实际中,很多工作时无法照搬的,所以我们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复杂的知识以外还要教给他们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例如,电能表、互感器、工具和耗材怎样选择,怎样分工合作,元件怎样布置,怎样应用技术文件等。
2.2 教学模式被动
当教学模式以“讲述+板书”的形式讲授,多以语言讲述为主,板书为辅时,缺乏动感,较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来学生看到一些新鲜的实训器材可能充满好奇与疑问,但是如果教师先入为主的告诉学生一些他们不感兴趣不想知道的东西的话,学生的被动学习便产生了,即阻碍了思维有减弱了兴趣,必然影响学习效果。
2.3 教学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现在的教学主要是以知识点为线索,分章节分模块的进行讲解。虽然要进行实际操作,但是是刻意简化的抽离出来的知识化的局部实践。而实际应用中,往往并不是按着这样的形式进行操作的,而且实际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造成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很长时间结果一旦步入工作岗位还是措手不及,毫无准备。
3 装表接电实训教学中素质与能力拓展的措施
3.1 项目结合实际开展情景模拟
项目结合实际开展情景模拟也就是实际中的工作是什么就学习什么,第一是实训设施结合实际,将电能表的安装设置与不同情况下,让学生找到真的是在为用户安装电能表的感觉比仅仅是在教室进行装表接线的练习更为有意义的,能够产生新奇感与使命感;第二是管理方式结合实际,与实训设施相比管理方式的真实化更为重要,首先给学生强调和灌输的不是教学计划也不是课程内容,而应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技术规范等。因为这些是根本,是之后一切行为的依据,是不可动摇的。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培养起这中牢固的专业的职业观念,清醒的明白不是老师或是其他什么人说出的话就是规定,在职业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一定是有章可循的。第三是在情景模拟中学能力。在装表接电工的技能鉴定[3]中明确规定,该工种的职业能力包括能用精炼语言进行联系、交流工作,能分析、检查、判断设备运行的异常情况并能正确处理。所以通过情景模拟,迫使学生必须应对书本上学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自然提高了能力。
3.2 调整学习方式打造师徒关系
调整学习方式打造师徒关系的关键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从让学生学变成学生主动学;当一个人不觉得自己饿的时候,做再美味的食物也很难吸引他。学生也是一样的,当他对所讲知识不感兴趣同时又缺乏自制力的时候,一切的说教都没有意义。所以直接布置任务,将任务描述清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靠自己知道的知识走不下去了,然后提出自己要学什么。其次是先讲后练变成边讲边练,让讲解融入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快速的提高能力,避免学生陷入对知识模棱两可又不知如何是好的状态。最后是从考核学生变成为学生裁判,越来越多的经验发现传统的考核给学生带来的更多压力而不是激励,而采用技能竞赛的形式,老师作为裁判即实现了评价又让学生找到一种玩游戏时的竞技感,能够激发出他们更多的潜能。
3.3 打破思维定式发展科技创新
学习是没有界限的,学科之间知识之间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若能融会贯通,打破思维定式,具备创新创效能力,是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富强最需要的人才。对于装表接电实训课程的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第一是自己动手维修实训器材。例如维修被损毁的电能表;第二是课程为依托进行科技发明制作。装表接电实训课同时兼具理论与操作,是发明制作的有利平台。通过对电能表的解剖和原理的学习,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体会,对电能表进行改造以实现更多功能,是十分有意义的。第三是拓宽视野,掌握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许多科技成果在学习课程之前可能并不能理解,但是在入门之后则应当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装表接电的最新成果与新闻,培养自己的职业敏感和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6.
[2]高山,刘常青.高压装表接电仿真培训系统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09:228-229.
关键词:兼职培训师;教学能力;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一、兼职培训师的教学能力对员工技能培训效果的影响
能够提供一个受到员工欢迎,让企业满意的精品培训课程,单靠一、两名专职培训师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有企业内部人员共同参与培训。来自企业管理和生产一线的领导、专家和技术能手是企业内部兼职培训师的主要组成人员。兼职培训师生产任务重,有培训工作时来去匆匆,缺少深入研究培训课程的时间,教学准备不太充分;培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培训效果不明显。任务驱动下兼职培训师的教学能力提升的课题研究,是要在新的培训模式下,改变兼职培训师的培养方法,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使兼职培训师深入了解培训项目,明确培训目标,掌握教学方法,发挥专业特长,提高培训教学能力,成为优秀师资团队的一员,为研究和开发员工岗位技能精品课程创造条件。
二、任务驱动下,兼职培训师成为员工技能培训中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兼职培训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是按照专业划分,以员工岗位技能要求为导向,以兼职培训师为中心,以作业任务为载体,采用学练结合的形式,使兼职培训师在完成各项作业任务的同时,掌握培训教学组织的方法和技巧。兼职培训师在这样的培训过程中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和“演员”,他们在自己编写的剧本中扮演主角,自编自导一场精彩的演出。
三、农电兼职培训师的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1.研究的方法和指导思想
(1)文献法
项目组成员通过阅读供电所管理、农网营销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能力培训规范、农网配电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能力培训规范、企业培训师教材、成人教学基A理论等近20本书籍,收集研读分析了《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乡镇供电所人员岗位知识和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并形成了项目组的观点、思想和体系。
(2)调查法
根据专业培训需求开展兼职培训师培训需求调研,组织开展了专业管理部门、生产一线班组和兼职培训师多个层次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员工队伍基本情况,掌握了人员结构和素质现状;经过资料整理,分析出供电所员工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核心要求,收集了员工培训需求;在兼职培训师遴选范围内,同时开展培训需求调研,收集兼职培训师在培训工作中的困惑和需求,明确了培训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
(3)实证研究法
通过收集了2014年、2015年农电员工技能培训案例,组织个案研究,进行比对,找出兼职培训师的教学实施中的优点和弱点,发现了影响兼职培训师的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并对以往公司兼职培训师的培训效果进行调查,组织了实践验证,找到了提升兼职培训师的教学能力的工作方法。
2.项目研究的计划和内容
课题研究在准备阶段,需要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设定的作业任务才能符合专业技术要求。作业任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由不同的专业团队分别完成。农电员工技能培训项目的作业任务分为三个层次,共32个小任务。每一个层次的作业任务都有一个评价标准。在资料准备时,还要提前做好各项任务形成最终文件的模板,使同一类型的文件格式统一、规范,便于对作业任务做出评价。
在内容研究方面,任务设定应遵循从浅入深,从单一到复杂的顺序。任务完成过程应遵循逐层递进,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完成任务的组织形式上,第一层的任务是经全体兼职培训师讨论后,由两个专业组分别完成;第二层的任务则是由8个专业小组来完成;第三层的任务则是分给8个小组中不同专长的人来完成。
3.项目实施步骤与保障措施
实施步骤:第一步,先把兼职培训师将要面临的培训任务,分解成一个或多个作业任务,通过团队讨论,查阅资料、研究分析,提炼出涵盖该专业技能人员典型工作任务清单,策划完成培训项目方案。
第二步,根据课程目标,分析岗位技能要求,形成知识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技能水平满足工作需要的课程体系。
第三步,把每门课程作为新的作业任务分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进行知识、技能、态度的分析,制定出课程标准。从教案编写、课程实训指导书编写、课件制作、教师手册编写、学员手册编写等方面完成培训教学资料准备等工作。把教学组织方法、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时间分配设计到培训教学资料中,形成兼职培训师的教学实践指导性文件,加深兼职培训师对培训项目的理解与掌握。
第四步,开展教学组织活动,每名兼职培训师模拟课程教学活动,把开场设计、知识讲解、案例引用和分析、提问设计、板书内容、语言组织表达、技能训练指导等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和展示,检验任务完成的效果。
第五步,开展教学评价和点评,要使兼职培训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授课,发现教学环节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能做出恰当的点评,充分体现兼职培训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保障措施:一是培训师资的保障。在培训中除选聘教学能力强,责任心重的任课教师之外,还应配备专业教师参与和跟进培训工作,并从旁学习和指导。二是选择正确的培训方法。在教学实战演练中可以采用团队听课、个别评课、观摩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三是有兼职培训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培训项目。开展与兼职培训师研究和学习内容相应的培训项目,对巩固培训效果意义深远。四是要有培训辅助成果的验收标准。作业任务明确,任务的标准要统一,工作要求要清楚,能够贯彻始终,培训的效果和成果才能得到保证。
四、农电兼职培训师的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成果
兼职培训师围绕着农电员工技能培训努力完成作业任务的同时,完成了《农网运行维护与检修人员技能培训》、《农网营销服务人员技能培训》方案的编制工作,编写了6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书和相应的教师手册、学员手册,多媒体课件,形成了《农网运行维护与检修人员技能培训》和《农网营销服务人员技能培训》两套完整的培训教学资料,为公司开展农电员工技能工作铺平了道路。
2016年公司开展了《农网运行维护与检修人员技能培训》、《农网营销服务人员技能培训》工作30期。经过培训的兼职培训师轮流在培训项目中承担授课任务。接受培训的农电员工普遍反映培训课程设置符合岗位生产需要,实用性强。兼职培训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清楚,教学组织合理有序,时间安排紧凑,培训内容逻辑性强,分析讲解通俗易懂,技能训练步骤完整、要求明确,能够结合案例讲解,课堂生动,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五、兼职培训师的教学能力提升的设想和展望
任务驱动下的兼职培训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成果应用还可以向更多的专业领域扩展。项目的实施为挖掘企业管理专家、技术人才潜能,探索了新思路;为打造员工技能培训精品课程指明了方向;为实现员工岗位技能提升,工作行为改善,工作绩效提高推出了新举措;为企业员工队伍素质提升提供了新途径。兼职培训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成果已经在农电员工技能培训中得以体现,所取得的效果受到了培训管理者的普遍关注。培训中心已经对变电运维、输配电带电作业的竞赛集训教练进行了推广使用,均有不错的反响。希望研究的成果在企业员工培训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林.企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25-27.
Abstract: Based on the hotel indust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ideas of management skill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to train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i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positions for high star hotels.
关键词: 高职;酒店管理教学;体系构建
Key words: vocational;hotel management teaching;system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135-02
0引言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开办了酒店管理专业,为酒店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酒店的行业特征、岗位技能的理解与企业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设计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时不能反映企业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职业理想,特别是对学生酒店管理技能的培养和开发还十分欠缺,弱化了酒店管理专业的特征,制约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浙江商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校企合作项目――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积极构建了以“订单培养”为主要形式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改善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全真化的实训基地,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高星级饭店培养服务与管理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专业人才。2007年至今,雷迪森班已持续开办了三届,培养学生上百名,首届毕业生92%在雷迪森酒店就业,其中68%的学生从事领班等基层管理岗位工作,雷迪森班的成功实践,为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管理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造了经验。
1管理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熟悉酒店服务与管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大中型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一线高等应用型人才”。管理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1.1 管理技能是教学的核心内容既然是酒店管理专业,理所当然要把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放在管理技能教学上,以管理技能训练为主,把服务技能的学习作为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和条件,即要有所侧重,又能全面掌握。学校应尊重和理解学生成为一名酒店管理者的意愿,学生报考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初衷是学习酒店相关管理,将来成为一名管理人员。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去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如果学校出于实习和就业的现实考虑,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过多的强调服务技能的重要性,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服务技能训练上,会无形中把学生定位为“服务员”,让学生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的落差,极大地挫伤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甚至动摇学生的专业方向。
1.2 实习实训是管理技能教学的主要手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同的教学方法,管理技能与服务技能是不同的教学内容。酒店管理和酒店服务两种技能的学习都需要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手段。但是在传统教学中,“理论课学管理,实践课学操作”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管理与服务“各顾各”的局面。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酒店管理专业的技能训练不外乎前厅接待、客房清扫、餐厅摆台等一些项目。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也抱有这样的思维定势,进了餐厅实训室就是练摆台、斟酒、折花,进了客房实训室就是练迎宾、铺床、抹尘等。随着行业的发展,实训内容虽然也增加了诸如宴会设计、花艺、茶艺、调酒等新内容,但仍局限于操作技能的实习实训,始终没有将管理技能作为实习实训计划的主要内容。
1.3 校企合作是管理技能教学的基本依托校企合作能让管理技能的实训基于真实的职业环境,校内可以在硬件上模拟真实的酒店场景,但酒店各种各样的客人和突况是难以在校内模拟的。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真实环境进行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带来真实的酒店品牌内涵和团队文化,作为酒店的管理者,正确的理解并向下属传播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是重要的技能之一,由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巨大差距,学生很难在校内真正理解酒店的品牌内涵和企业文化;校企合作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双方优势,为学校的教学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也提升教学的现实有效性。
2“雷迪森”班管理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以管理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实习实训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训练学生的酒店管理技能,提升学生内在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发展能力。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雷迪森”班经过三年一个全周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企深度合作的订单培养模式,特别是在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创造了成功的模式。
2.1 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工学交替酒店管理专业的管理技能教学应打破“课堂教室+校内实训室”的封闭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课堂学习与岗位实践结合,形成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在空间上的工学交替。雷迪森班由学校与酒店共同就基层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及工作标准要求进行充分调研、认真分析,明确订单班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定位,确定人才规格、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校企共同参与制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即“进阶培养、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简称SM-LP人才培养方案。SM(Service & Management,服务和管理)指服务岗位向管理岗位进阶提升的教学内容设计,LP(Learning & Practice,学习和实习)指课程学习与岗位实践学工交替的教学过程组织。
SM-LP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的解释了服务技能与管理技能教学的关系,为学生技能的实习实训创造了全新的理论。SM-LP分为五个阶段实施教学。第一阶段:基础教学,完成通识课程和通用技能教学,在校内教学;第二阶段:服务技能学习,完成服务技能的实训和相关知识的教学,以校内教学为主,部分课程在订单酒店现场教学;第三阶段:顶岗实习,完成在订单酒店一线服务岗位的实习;第四阶段:管理技能学习,完成酒店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和管理实习,部分课程在订单酒店现场教学;第五阶段: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在订单酒店完成管理岗位的跟培与顶岗实习。
2.2 以管理技能培养为核心设置课程酒店管理是一个对管理者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从管理对象上看,不仅是对下属员工的管理,也包含对财和物的管理,甚至还包括客户管理和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从管理的内容上看,酒店基层管理人员应做好质检、培训、人员调配、接待、处理投诉、成本控制等各种日常纷繁复杂的工作;从管理者的职能来看又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内容。
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按酒店的管理岗位和管理项目实行模块化学习,打破管理学的学科系,使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内容与酒店管理者的管理过程相接轨。例如,雷迪森班除了根据业务部门的划分开设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馆管理、酒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等课程外,还开设了个人与团队管理、分析和解决问题、酒店质量管理、创业品牌孵化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
2.3 以管理工具和管理案例为主要实训内容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主要是体现在对管理工具的运用,越是管理规范的企业对管理工具的依赖就越强。酒店的人流、物流、现金流都很大,是非常复杂的综合场所,管理的难度大,普遍采用各种软件和信息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和精准性。雷迪森班将一些酒店常用管理工具作为实训模块,开发相应的实训包,在校内强化实训,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在酒店基层管理岗位难着手,难切入的问题。
案例教学对于实践性很强的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管理工作的理解,通过对管理案例的演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应对艺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雷迪森班根据酒店对客服务部门的不同,分别由雷迪森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主持编写案例库,酒店将进几年在出现的典型案例做成实训包,制作相关的课件,设计相应的情境,供校内实训课程使用,效果显著。
2.4 以全真型实训基地为主要教学平台雷迪森班的管理实践教学以校内全真实训基地―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为主要平台。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是一座符合现代酒店企业运作方式,按照国家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议的“生产型”实训基地,是集教学、实践、培训、生产、研发“五位一体”的现代酒店服务与管理技术平台。雷迪森管理学院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投资将近一亿元人民币,下设一个实训中心,三个实训部, 16个实训室和配套练习室。
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引进雷迪森旅业品牌,实行品牌化管理。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雷迪森酒店全程参与,全面导入雷迪森酒店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聘请雷迪森酒店管理人员为兼职专业教师,学院专职教师输送到酒店见实或兼职,实现实训基地与雷迪森酒店的完全对接,从而使实训基地成为拥有先进管理模式,超前教学理念,紧密联系实际的全真实践基地。
3管理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发
3.1 平衡开展管理技能与服务技能教学在酒店管理过程中,服务技能是基础,没有良好的服务技能无法进行有效管理,也无法提供对客服务,学习服务技能是前提和手段;要把管理技能教学作为主要内容,在实习和实训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管理实践机会,使学生实现由服务技能向管理技能进阶式提高;要注重技能实践教学的整合,以工作项目为模块分解职业能力,不应把服务和管理作为完全区隔的不同技能,沟通、投诉处理等既是管理技能也是服务技能的实训项目应整合教学。
3.2 管理技能实践教学要兼顾专业对口和通识性高职教育不仅要立足工作岗位进行教学设计,同时也要体现大学教学是通识教育特点,不能过于狭隘。酒店的管理技能是通用性很强的技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更广的职业发展空间。从现实的就业环境来看,毕业生受年龄、待遇、工作环境等影响,不太可能长期从事基层的服务工作,如果在酒店工作1-2年后不能得到相应晋升,将很难继续在一线服务岗位上工作下去。所以,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服务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技能,才能拥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即便面临转行,其管理技能仍可以在新的职业中得到良好的运用。
一、前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和宁波市成为首个试点示范城市,智能装备人才需求旺盛,机电系统综合设计能力要求日益突出。社会对掌握机电一体化综合系统设计能力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要求也越来越高。PLC机电控制系统设计课程是培养该项能力的主要载体课程,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高双喜提出在PLC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案例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朱媛在《机电电气控制与PLC》中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王宏伟在PLC教学中采取了“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并强调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造性和动手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他们采取的案例也是离散化的简单案例,与实际应用的PLC机电控制系统项目比较远,学生无法获取整体项目开发的设计能力。因此,本文结合我校的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在PLC机电控制系统设计课程中引入了基于项目的课程教学模式,从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这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研究实践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
二、教材编写
原有的教材主要以PLC基本原理、程序指令说明、范例等内容组成,由于学生在之前已经经过了《机电控制与PLC》课程的学习,掌握了PLC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应用指令和实际项目开发能力。现有的教材采取自编,全部由案例组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应用指令部分,从实际的工程应用项目出发,选取应用指令的典型范例,在实例中让学生掌握应用指令;第二部分是PLC机电系统项目部分,从课题组教师近几年的实际开发项目中选取了4个典型的PLC机电控制系统工程实践,包括自动卷簧机的设计与分析、自动磨削机的设计与分析、阀门气密性检测流水线控制与设计、整流器自动装配线设计与分析,每个项目包括工艺分析、方案设计、元件选型、IO分配、PLC流程图、编程调试等模块。为了防止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认知不够,把对象PLC、触摸屏的datesheet作为参考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查找答案。
三、教学过程组织
整个教学过程组织包括典型项目、工程实践项目分析、项目开发和项目答辩:在课程初期,从教材中选取包括典型指令应用的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指令及如何应用的地方;在课程中期,提出典型案例的工况,让学生分组学习,进行工艺分析、项目方案制订等;在课程后期,学生进行程序编写、调试,完成大作业,包括设计文本、源程序等,并最终进行答辩。对于实践性课程来说,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1对1的教学,但是由于现实情况的限制,无法做到1对1的教学,因此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学为主,教为辅”的方法。对于应用指令部分的课程,在授课时先提出目的和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学生可以随时举手,进行单独的授课指导,从而达到部分1对1的教学目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学生提问的各种问题,在课程快结束时进行总结。对于PLC机电系统项目部分的课程,如图1所示。在教师分配完项目以后,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按照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外查资料学生课内讨论学生确定内容教师再布置任务的循环方式,在讨论环节教师对单个小组进行提问和指导,把握整体的课程进度。
四、考核方式
实践性的课程用大作业的方式能体现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但是在布置大作业的时候,为了避免部分学生浑水摸鱼,靠抄了事,本课程实施了如下的复合考核方式,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1)平时成绩35%,包括学生出勤率、回答问题的情况;(2)大作业报告35%,包括文字排版、分析的过程、电气图纸、程序等;(3)答辩30%,从每组学生中让他们自我推荐一个,然后教师再从平时小组表现好的人中临时指定一个,两个人的答辩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小组的答辩成绩。这种的安排,目的有两个:(1)好的学生会督促学困生进行学习、复习;(2)学困生也有压力担心自己答辩程序会影响整体成绩,因此会努力学习。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中学生 培养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09
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点的能力。较之于单纯的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点的讲解,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逐步得到提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文就几种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具有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的意识与能力是保障
想要有效培养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高中学生虽然较之于低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对学生而言,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的意识还不强。只有教师有了较强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的意识与能力,才能切实的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落到实处。
高中化学教师要紧跟现代教学发展的步伐,积极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作为化学教师,要认识到新时期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并切实的贯彻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化学成绩得到进一步提升,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将化学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的案例结合起来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下工夫,其中,教师将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的案例结合起来,就十分重要。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学生应用知识点的知识与能力还不强,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
教师不管是在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还是对学生进行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都应该与具体的应用例子结合起来。这样能够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知识点是如何应用的,对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学生明白化学知识点并不是简单的理论,而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在教师给出的具体案例的引导下,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三、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
在培养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还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思考在学生获取知识点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人认为思考是架起理论知识点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但是教师给出学生一道题目让学生应用学习的知识点加以解决,学生可能就犯了难,找不到解题的思路,此时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有效思考将知识点与具体的题目有效结合起来,进而达到有效应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四、有针对性的练习
本人作为一名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也深感,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应用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较为缓慢同时也较为困难的过程,只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进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才能逐渐得以提升,而在教学中针对知识点组织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练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十分注重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本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学生从理论上对知识点的掌握无疑是不全面的、不够深入的,教师针对讲解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给出学生练习题目,通过练习题目使学生及时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应用,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的目的,而且也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提升高中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点的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而且要求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也为学生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教师可以有计划的布置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练习题目,这些练习题目既可以是针对新学习的知识点,也可以是针对学生以往学习的知识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自如的应用知识点。
五、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知识板块,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培养学高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实验的作用。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发挥实验对提升学生有效应用化学知识点的能力的作用:
(一)通过实验室实验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实验室实验是学生开展的最多的实验形式,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使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理论知识点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的过程,尤其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更需要学生通过对学习的知识点的应用加以解决,因此,实验不失为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通过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