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

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

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范文第1篇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开展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班级中活动小组开展的各项活动,班主任只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不干涉学生的工作。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建立公司并进行操作管理。如成立班级演艺公司,让有特长的孩子成为这家公司的各种组合,如“歌唱家”、“相声”、“小品”组合,并设立公司的组织架构:有董事长、总经理、业务开发部、技术部、后勤工作部等。公司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并制定了详尽的考核制度和考核表,还制作了非常有吸引力的聘书。像模像样的一个公司成立了,还举办了成立大会,会上有节目、有游戏、有奖品,让大家对他们的公司充满了期待。

这个公司承办了自己少先队活动课的演出任务,还在校级的各种演出中担起了大梁,并策划校外实践活动,走向社会去到福利院送温暖、献爱心演出。演出的剧本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这个公司的活动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增进学生的创新及参与精神,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选择题材、确定主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出自己或学生心理的困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身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演艺公司节目的创作是集体的创作。在创作中,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这就需要同学们之间互助合作,从而增强合作精神。在“演艺”公司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位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如设计板画、制作头饰、修改剧本、当导演、后勤服务等,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每次演出前,同学们就会自主写上,分工合作,充分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孩子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本着展现自我、为班级服务的精神,发展到了有组织、有制度的演艺公司,形成了班级特色文化。

二、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班级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行动”、“学习”、“实验”、“创设”、“创作”、“设计”、“反思”、“想象”和“体验”等系列活动中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发展他们社会性活动力。建立班级有传统的环保项目:在校园内护绿,到社区你丢我捡,在社会上“弯弯腰”行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许多孩子对环保公益非常感兴趣。笔者就势推出“水的秘密”系列假日综合实践活动。让社会的“五水共治”形成有特色的“让每一滴水成为生命之光”社会实践活动,让对环保热心同学组成的小队完成的实践活动。由他们设计问卷调查、走进社区采访居民、走进污水处理中心实地调查、邀请专家指导等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环保小队走进污水处理厂、水文站、气象站、社区等,看有关水与人类生活相关影视作品。在活动的过程中,队员们亲身经历了过程,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在“做”、“考察”、“实验”、“反思”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了实践能力,也对环保出了一份力。从环保小分队的小活动到环保实践活动,形成以环保为主题的班级文化。

三、以亲子活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建设班级文化

为了更好地做好班集体的建设,家长是活动的生力军,其实亲子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爱父母”为亲子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起缘于班级主题文化建设的亲子小活动,既承接了家校互联的优良传统,也是对实践活动开展的继续,更是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与班级文化的创建。这些小主题都是在班级主题文化建设中产生的一些活动,笔者巧花心思把他们都组织成为一次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并且形成了小学阶段以“爱父母”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观察、访问、体验等方式,对父母的生活、工作进行深究。按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安排了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活动。这样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的过程,还是学生学会关爱别人的过程。

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范文第2篇

我个人认为这种教育就是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那么,如何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呢,结合个人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一、班级精神文化的构建

班级精神文化包括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方面。

一个班级没有核心价值追求,没有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就不会形成良好的班风,也无法营造班级和谐的师生和生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一个班集体首要任务必须树立班级目标和核心价值追求。实践中,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接手的每个新班级的第一节班会课,全班大讨论:“我们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班级”。在全班同学讨论、发言的基础上,集大家的智慧,归纳出班级的目标追求。

2.通过课堂教学、班会、班级的各项制度、各项活动的参与有效地诱导班级形成“文明有礼,善学乐思”的班级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和强化就会逐步地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学风。

3.利用大型集体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如在学校运动会和广播体操比赛中,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集体成员的自豪感,凝聚班集体的向心力。

二、班级物质文化的构建

班级的物质文化,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以及班训、个性班服,黑板报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

良好的班级物质文化可以给班集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优雅的环境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教育和熏陶。因此,在班级中应该充分地利用班级的空间,合理布置班级的物质文化。在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有如下经验可供参考:

1.充分利用黑板报的宣传作用,精心选取黑板报的内容,结合班级的实际和学生关心的话题,确定黑板报的主题。

2.张贴教育名言,让智者的思想光辉充分地影响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

3.张贴班级目标。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班级目标的指引下学习和思考。

4.充分利用班级的墙壁,开辟光荣榜,表彰班级的好人好事,先进事例,学习标兵,优秀习作,优秀手抄报,优秀书法作品。在班级内形成榜样的引领作用和促进良好班级舆论的形成。

5.利用班级墙壁开辟荣誉栏,张贴班级荣誉,让学生无时无刻不记着班级的荣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形成学生自觉争取和捍卫班级荣誉的良好氛围。

三、班级行为文化的构建

班级的行为文化直接体现为学生在学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如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等。班级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形象和班主任教育的成败。抓好班级的行为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1.认真落实各项班级规章制度的要求。大力表彰行为规范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充分利用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

2.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如早操、升旗仪式、眼保健操、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

3.利用班会课,扎实有效地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明确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明确良好的规范对自己的重要性。通过班会课上创设情景和进行体验式的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提升。

4.利用家长会的契机,提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使家长能和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形成合力。平时多与家长沟通,大力表扬孩子的进步。

四、班级制度文化的构建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良好的班级文化构建,离不开有效的各项制度的保障。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实践中,主要制订了以下制度:

1.班级一日常规。规定学生的行为规范,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做。

2.班级量化考核制度。针对班级常规制度衍生而出的表彰与惩罚扣分制度,每一条具体细化。

3.班委会职责。细化班委会每个职位的管理范围。明确常用的管理方法。在这样的制度指引下,班委会的成员就可以既有方法又有效果地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

4.班干部会议制度。明确会议定期召开的时间,进行必要的会议记录。

五、班级网络文化的构建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针对现今学生爱上网的特点,班级文化的建设,不可缺少班级博客和班级主页,班级qq交流群、校讯通。班级网络文化的构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建班级博客,主要记录班级发生的各种事件和自己知道的新鲜事物的推介。在各大门户网站申请博客等,班级共用一个账号、密码,就可以及时地更新和浏览,班级发生的事件。

2.设立班级主页,主要是利用腾讯的班级主页进行设置。其可以记录班级的活动图片,展示班级在各项活动和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风采。日志可以展示学生的各项优秀习作。

3.建立qq交流群,能很好地使班级的各个成员在放学后能很好地利用qq即时通讯这个平台,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及时地表达学生的个性感受和看法。

4.充分地利用校讯通,这个网络平台,及时地将班级发生的各种新鲜事和成绩,班级的各种活动,即时告之家长,增进了家长对班集体的了解的同时,也争得了家长更大的支持。

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范文第3篇

一、打造特色班级文化,优化班级学习生活环境

1.构建有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拟定、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班级有“花香”。有了绿叶红花的点缀,教室充满生机;有了金鱼的游弋,教室充满活力。每个学生爱护着自己的、同学的“宠物”(宠爱的生物),仿佛那些“宠物”就是他们的化身,他们在比试着美丽、比试着旺盛、比试着顽强。养花养鱼开头容易,坚持下去却不容易,班主任要分阶段地加以提醒、评比,相信这会成为班级中每个学生最引以为骄傲的风景。在养花养鱼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在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也在养心―――善心、恒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引导学生的成长就从引导他们养花、养鱼开始。

班级有“书香”。设立一个“图书角”,让学生和老师的好书在这里汇集,让学生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与圣贤交流;班级再订阅若干种报刊杂志,让学生的思想和更多美好高尚的思想在这里碰撞;还可以来个“读书竞赛”,给学生的读书热情“火上浇油”;偶尔将家长会变成“亲子读书会”,让阅读的热情蔓延到每一个家庭;不妨联合其他班级搞个“读书征文”,让学生找到读书的真正乐趣,使学生越来越喜欢读书,乐于在书的世界里流连,在书的世界里陶醉……利用学习园地,创立“读书角”,让学生自编读书手抄报或写“一日寄语”等,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相互的沟通。

班级有“心语”。黑板、课桌、墙壁是“心语”的开发地。

黑板留言―――格言警句。在黑板的固定角落,每周由一位学生写上一句名人名言、哲理警句。

课桌留言―――座右铭。每个学生的座右铭都包含三个内容: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班级里自己的竞争对手的名字,针对自己不良习惯的警示语。

墙壁留言―――写满快乐与自信。可以是悬挂的一本“好人好事”;可以是班级活动剪影;可以是学生引以为自豪的图画作品、手工制作、书法笔墨;可以开辟一块“优乐园”,把所有学生的照片和优点卡贴在里面,卡片上的优点还可以不断增加,让学生在班级里快乐地成长、自信地微笑。

教室虽小,可它处处有宝,关键还要看如何利用。如果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体现班级的个性,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感觉,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2.创设有个性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表现为一个班集体的班风、班训,以及可以通过班徵、班歌、班旗、班花、班级象征颜色、班级卡通、班鸟、班名等加以体现。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发动全班同学参与,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中, 良好的班风是核心,班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用制度指引行动。

3.建立有规范的班级制度文化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同样也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以严导其行”,才能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班风。心理测试表明,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参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制定《班级公约》,并辅之以品德考核暨纪律量化标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由于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有了制度作保障,从而使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很大的进步。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夯实德育基石的策略

1.发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的引导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不能缺乏教师的引导,尤其不能脱离班主任的指导。

榜样示范,积极表率。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对班级文化的引导作用往往是以榜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不仅需要自己的知识来影响学生,还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因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尽在学生“严格”的监督之中,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起着榜样的示范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在一生中不仅其外显行为来自对别人的模仿,其态度、价值观念、善恶、行为习惯乃至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都可能来源于模仿”。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接受了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熏陶。教师应塑造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运用自身的人格力量,为班级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完善人格品质做好积极的表率。

以“粗”代“细”,宏观调控。班级文化的建设虽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但教师切忌不可事事包办,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自立的能力。教师要走出“细”的误区,合理地运用“粗”的方法。“粗”方法的实行既让教师把握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使教师对班级文化加以引导;又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这样学生就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这种动手、动脑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创造条件使班级文化的自我教育机制得以运行。例如,教室环境的布置、卫生环境的保持、规章制度的执行,都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矫正。与此同时,教师作为一个掌舵者,还应对学生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给予适时的宏观调控。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合理地运用“粗”方法能使学生自我方面的人格得到很好的发展。

2.重视以班干部为关键的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

班级文化的建设仅靠外在的力量或教师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成为班级成员内在的、深层的、自觉的选择时,只有调动起班干部建设班级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才能确保班级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自主管理,共同进步。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采用“值日班长责任制度”(每天设班长一人,具体负责当天的行为规范等常规事务),为使班级工作良性运转,配套推行了“班委轮换制”(班干、组长、科代表每学期调整一次,可民主选举,也可毛遂自荐),并建立了相关的自律小组负责制度,做到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每月进行班级个人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做出定期的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班级才能迅速走上正常化轨道,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而这种良好的班风会产生一种内在凝聚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尊自强,在学习中形成竞争氛围,在活动中互助互爱。通过新型班级管理体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它能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人人都参与管理,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观念,从而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发展。

构建载体,谋求发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是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手段。开展多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智慧和才能。例如,体育比赛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兴趣小组活动能够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和技能;黑板报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操作能力。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从中体验到了酸甜苦辣,有了胜不骄、败不馁的感悟,感受到了展现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这就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作好了心理准备。而班干部在班级管理的活动中,能够有效地锻炼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如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等。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以班干部为关键的学生群体通过各种活动,可能促进他们人格的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师生;建设;英语特色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36-1

一、确立班级特色文化

随着年级的递增,教学要求的提高,英语学习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教学内容不再像一二年级那么的简单有趣。因此不少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对英语的兴趣明显下降,导至英语成绩下滑。

基于以上的原因,笔者和学生商议确定英语为本班的特色,和学生商量共同制定了英语特色文化建设方案。

特色名称:“雏鹰英语俱乐部”,顾名思义,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围绕英语展开。

特色口号:Try! Try! Never say die!勇于尝试,永不言败!

二、营造浓厚的班级英语氛围

打造硬件环境:

教室是学生活动的最主要场所,教室语言环境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课程资源。要重视教室英语语言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地营造一个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接触英语的良好环境,让教室成为英语习得的有效场所。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物品都会“说”英语,这种“拟人”的“英语屋”会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氛围。

因此笔者和全体学生一起将所学过的英语单词进行分类,再制作成英语单词卡片,并塑封好悬挂于教室里。从班级环境上渲染了英语氛围,让学生目力能及的地方都能看到英语单词。

这些卡片片还要定期更换,除了在墙壁上悬挂这些单词卡片以外,我们还在每期黑板报上特设一个英语角,增添英语儿歌和英语文化知识等,可让学生去找内容,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我们还在班级里悬挂了一块白板,并打印塑封了天气、星期和月份的相关单词。每天安排学生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和星期、日期及时更换。上课之前经常会问学生三个问题: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来循环学习天气、星期、日期的表达方式。同时还安排课代表在白板上写上本周要学的音标及对应的单词或字母组合,每天带着学生学一点。

打造软件环境:

1.给每个孩子起了好听的英文名。

2.创设英语听读环境。

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场合合理安排“听、读”活动,让学生接触纯正优美的英语。

3.创设英语交际环境。

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多渠道创造学生英语交际机会,多层次激发学生英语交际需要,做到主动讲英语,自觉用英语。

4.开展一系列班级英语第二课堂特色活动。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和交际性很强的学科。语言习得研究表明,学习第二语言成功的关键是接触语言的频度,而各种技能的形成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可以从课外挖掘潜力,争取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于是,笔者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了一系列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地辅助了英语课堂教学,形成了班级的英语特色。

(一)开展《典范英语》学习活动。《典范英语》是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家喻户晓的英语教材。《典范英语》来自英国本土,每篇课文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图文并茂,且配有英国专家朗读的声音材料。故事情节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语言鲜活纯正,原汁原味,由浅入深。每周定点定时开展《典范英语》的学习活动,学生学得饶有兴趣,语音语调模仿的特别地道,绝大多数孩子已能很轻松地背诵课文或者根据图片复述课文。

(二)开展单词接龙比赛活动。定期开展学生喜欢的英语活动,单词接龙比赛是学生喜欢的活动之一。该活动不仅有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能力。除了可以开展单词接龙比赛,还可以开展句子接龙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对句子的口译能力。

(三)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英语课上让孩子进行课本剧表演,让死记硬背变成活学活用。二三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是很强的,也不知道难为情,纷纷要求上台表演,每次表演都是因为课上时间不够而结束。

三、教学反思

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英语为什么对于有的孩子来说,越到后面越难学,有的甚至学不下去,考试成绩只有二三十分。

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缺少学习的氛围。

为此,笔者给每个孩子印了听读签字表,在家长会上也多次强调此事。家长的十个签名可以到笔者这儿领一张奖励卡,这样大部分孩子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

二是有些英语单词句型学过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用的少,再现率低。英语单词不像汉字的复现率高,而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学过的单词不经常使用,学生就容易产生前学后忘的现象。

解决方案:

方案一:针对英语旧知复现率确实不高这一问题,笔者利用平时点滴的时间,带着学生将所学过的单词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方案二:三年级第一学期笔者开始教孩子们使用“错题集”,收集平时做错的题目,以备复习时用。

针对错题集,笔者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a.本子的质量要好,有一定的厚度,能够长期使用。

b.将错题抄下来,再做一遍,不是抄一遍。

c.听力题的收集要将“听力内容”一同写上,这样做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听力。

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大学班级文化

知识管理是提高组织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可将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之中。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管理概念,而是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班级文化。对于以知识为主要竞争优势来源的学校而言,如何促进知识的吸收、创造、蓄积和维持,无疑是重要的管理活动。然而知识本身具有无形性,故知识管理活动应着重在人力资源方面,因为人力资源为组织核心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知识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学班级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因此,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指导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建成共享型的适合于知识管理的班级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大学班级作为影响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是相对于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班级主流文化而言的,它以班内的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体现出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班级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缺少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班级凝聚力问题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心理断乳期,摆脱束缚、趋于独立是其鲜明的特点。因此一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团队协作意识缺失。有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遇到问题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集体利益。对班级事务不感兴趣,不积极参加班级各项集体活动。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15%的同学对班级不满意,对班级内同学的团结情况满意度也不高。

1.2以宿舍代替班级,忽视整体沟通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都是学分制,行政班级将逐步被课程班所代替,“班级”的概念将逐渐被淡化。课程班具有流动性大、人员组成不固定、在一起相互交流少等特点,而学生宿舍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具有人员相对固定、流动性不大的特征。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其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以宿舍代替班级,阻碍了大学生之间的整体沟通。

1.3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引导

新生入学之后就要进行班委的民主选举,这个时候同学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选择自己宿舍的人或者是一开始辅导员委派的临时负责人。而一个班级开始建立的班委会对整个班级氛围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在开始时仅仅依靠同学们的民主选举,就会缺乏科学客观的依据。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深深感受到一个新的班级班委会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班级干部的选拔过程中给予指导。

班级干部因为处于学生干部的最基层,他们的工作往往被忽视,在培养上也往往缺乏适当的方式。有些班级干部只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传声筒;有些不能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同学的关系,导致缺乏工作威信;有些因未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如果不能及时适当地引导和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班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直接导致班级建设难以顺利开展,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动摇。

1.4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概念淡化

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工作的有效载体。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甚至跨专业、跨校区听课,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同样的课程,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班级成员聚在一起的机会较少,班级集体成员的生活拥有了更大的可自主支配的自由空间,班级概念淡化。

2构建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模型

我们所倡导的大学班级文化模式,是从班级自我管理的角度,以班级为平台,以班级愿景、目标为出发点,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文化渗透为目的,以班级活动为载体,通过班委会的领导,充分利用班级内部协调机制,而开展的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大学班级文化模式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大学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对班级价值的最大限度挖掘、对班级内涵的积极拓展和对班级功能的充分发挥。班委会是班级自我管理的组织者,其作用在于通过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协调班级各方关系,调动班级各种资源来实现班级目标。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我们倡导的是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班级文化是有效地进行大学班级管理的软环境,要求班级以先进文化为共同追求,激发班级成员对班级强烈的感情投入,形成管理模式中各个要素良性互动的氛围,为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班级活动和班级文化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班级文化为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班级活动为班级文化的塑造提供了载体。

3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3.1构建班集体的核心价值观,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发展目标的引力下,自愿分担班级风险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力,其实质是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的总和。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班级有较强的维持作用,可以保持班级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班级成员,提升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班级凝聚力建设首先需要关注班级价值观氛围,价值观的形成往往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的,任何班级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心理学者指出,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班级文化中的价值认同,其实就是班级成员对其认为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文化进行选择,从而获得归属感。因此,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以说就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是班级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过程。

3.2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加强班风建设

班风是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倾向,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班风建设一个突出中心就是在班级里面要建立学习氛围,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班风;而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则是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实现的。因此,在班风建设中,要坚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健康成才、主动成才。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目标。

3.3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机制

教育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特别是对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思维敏捷活跃的当代大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是构成班集体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高校班集体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职责在于构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班级管理机制。

4实施效果

笔者以我校能源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此项研究,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班主任与班委会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有余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班级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如下。

4.1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

(1) 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创造全班同学接触与彼此了解的机会,增进相互间的友谊,为提高同学关心班级、热爱班级、培养集体意识奠定基础。以工业工程2009级3班为例,2010年具体活动项目包括: ① 举办中秋节晚会,元宵节煮元宵,端午节吃粽子等温暖活动,每逢节假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② 组织班级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鼓励大家都有一项自己的兴趣爱好; ③ 郊游活动,天气好的周末,大家集体到缝针山、神农山等地进行春游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同学之间开始逐步了解并体验到班级团队活动的快乐,从开始的强制参加逐步过渡到自愿参加,集体意识在同学中开始得到强化。

(2) 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增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能源学院2010年12月份的班级文化建设大赛,以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为主题,即班旗、班歌、班徽、班训、班风和班委会管理制度、学习文化管理制度、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宿舍文化管理制度。让各个班级的同学选出自己班级的班歌,设计出代表自己班级风格的班风,制定出班训和班风。每个班级派出代表,制作ppt,进行比赛,选择出最佳的组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了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们的积极性。

(3) 寝室文化管理取得成果。寝室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载体。2009年河南理工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为了迎接学校百年校庆,丰富同学们宿舍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源学院特举办了“迎百年校庆,创和谐宿舍”有奖征文大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一度的寝室文化节也是同学们展现自己宿舍氛围的一个机会,同时给宿舍评定相应的星级,激发学生建设宿舍文化的热情。

4.2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指导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以工业工程2009级2班为例,针对原来班级中存在散漫、集体意识淡薄、缺乏明确的努力目标,但渴望改变现状的意识比较强烈的特点,在过去的一年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对班委和班级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指导之下进行了改造和重塑。

(1) 班委选聘和工作配置。通过对班级管理岗位进行职责和能力分析,将合适的人配置到适合的岗位上。具体表现在通过班级管理组织架构重建、工作分析,明确界定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以及各个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对每个岗位所需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职责进行明确清晰的描述,同时制定明确的选聘程序,采用科学的招聘方法。包括: ① 通过对应聘同学申请表的分析,关注同学个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②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参加应聘者进行面试,根据班级工作实际情况编写基于胜任力的面试题目; ③ 采用情境模拟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应聘者进行评价。最后选聘合适的人选负责班级管理工作。

(2) 对班委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班委的管理能力。开发与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升和积累人力资本、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和班主任负有培养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责任。由于管理经验的欠缺,班委的工作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为了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承担起班级管理的主要职责,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必需的:一是放权,让同学们去组织各种活动并负责相应的管理,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加强与班委和同学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与总结,让他们在总结经验与教训中成长。通过以上工作,增进了同学们的相互了解,班委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正轨。

(3) 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班级干部选拔的过程中。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短时间内用以了解有关工作信息与情况的一种科学手段,在组织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分析是权责明晰的具体体现,工作分析是组织成员绩效考评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做好工作分析是每个岗位设置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为了避免班干部职责不清给班级干部带来的诸多不便,应明确班级干部工作职责,为每个班干部制定工作岗位说明书。2009级工业工程2班班长职位说明书见表1。

(4) 对班干部的考核实行360度考核的办法。对于班委会成员来说,对其主要的考核目标是衡量这一学期对自己职责的履行程度,是否完成了岗位工作说明书中所要求的任务,是否实现了为同学服务的工作宗旨和工作目的。工业2007级3班为了全方位对干部考核,采用了360度考核法对班委会成员进行考核。取得了显著效果。

4.3创建学习型班级

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习型班级是一个可以熟练获取、创造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善于修正自身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处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建立学习型班级并非易事,但是一些班级通过努力,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以工业工程2009级1班为例,采取的措施及结果如下。

(1) 组成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包括体育小组,主要负责组队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比赛和运动会以及日常体育锻炼;英语兴趣小组,负责四六级考试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专业兴趣小组,负责专业知识的收集、整理、讨论等;文娱兴趣小组,负责班级各种文艺活动与院系文娱活动的组织工作等;计算机兴趣小组,负责提高成员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能力,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计算机类的活动,同时负责督促大家参加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兴趣小组成立后,先后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体育比赛、开展各种讲座、小组讨论等。

结果如下:① 充分发挥班级中具有一定特长与兴趣的同学作用,引导每一个同学依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形成不同的人力资本类型,有利于同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② 对活跃班级氛围,引导同学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学习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客观上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立与强化。

(2) 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升。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与专业兴趣,班主任利用星期天晚上的时间履行导师的职责,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专业指导工作。包括介绍专业市场需求情况、专业学习内容基本构架、研究的热点问题介绍等;为了教会同学进行假期调查与调查报告的撰写,班主任专门收集了相关资料,组织编写了统一的调查问卷,发放了调查报告的范文等。

(3) 建立多种信息交流渠道。建立了符合同学们年龄特点的同学录网页、qq群以及飞信群等。通过qq传输信息,为班委会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有效的网上信息交流渠道,同时所有同学又可以在此沟通,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同学生活,雅到文学历史,俗到明星八卦,这些都加强了班级成员间的沟通,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5结束语

经过以上实践,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不仅应该在社会组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班级管理工作虽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如果我们能够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管理实践中,依然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明. 简析大学和谐班级文化建设[j]. 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2] 赵小剑. 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 消费导刊,2007(4).

[3] 于音,许勤周.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讨[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2).

[4] 温恒福. 大学教学质量的概念、问题与改进策略[j]. 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8(2).

[5] 赵雁,龚尤圣,等. 依托柔性开放式动态管理,进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