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加强学校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加强和改善中小学校的管理工作,校长是关键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既是学校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经营者,也是学校的领导者。一位真正好的学校校长,不仅要有管理意识,更要有正确的领导意识。这是学校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中小学校长要学会领导,善于领导,并加强领导意识的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同事关系。在学校中,机构与机构之间,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领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做好协调工作,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使机构与机构之间,彼此配合;人与人之间,通力合作;事与事之间,互相促进,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尤其当前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这种领导体制,校长要真正发挥这种领导体制的威力,只有在工作中重视协调,善于协调,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才能使全体人员在愉悦的环境中,上下一心,形成一种合力,献计献策,共同把事情做好。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场合,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客体主要是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校长作为学校的独立法人代表,必须具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强化“依法治校”的管理意识,能够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有效保障作用。
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学校的管理者应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新生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应具有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素质。在学校管理中,应采用现代科学思维方式,标新立异,思前人之未所思,做前人之未所做,将创新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
中小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打破固步自封的状态。主动迎接社会挑战,争取外部系统的支持,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内外部环境。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和改善中小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
学校管理工作的效果依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有较高的素质。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人民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只有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学校管理工作的“合力”,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发展的环境;要提高广大教师素质,包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观念的强化,必要的德育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的武装,德育渗透的技能技巧的掌握等,以加强和改善学校的管理。
学校管理者应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价值激励取向,鼓励教师参与校务管理与决策,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师自觉地将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及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转化为其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校管理中,教师不仅是学校管理的客体、管理对象,同时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参加者、管理的主体,具有管理者、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学校管理者要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协调好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使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关系和谐,构建和谐校园,以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使学校管理决策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的保证
班主任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着班集体的形成和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和灵魂,是班集体的创造者,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接触时间最长,距离最近的人,又是对学生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人,也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与窗口。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班主任专业化”,要求将班主任工作从“副业”变成“主业”。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校的管理应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管理认为人具有广泛的创造性与自主性,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信任的基础之上。人本管理与传统的以技术为本,以资本为本的管理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强调以人的个性为中心的管理,而不是简单地以人为中心。这是一种敬畏生命,发展个性,重视人的价值的管理思想。人本管理尊重员工的行为主体性,认为员工只有做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感兴趣的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强调个体行为主体权、强调人格独立、为组织的每一个成员创造个人发展空间,促使员工在充分认识自我,努力完善自我的过程得到发展。
1阳光制度——沐浴人文的关怀
在此过程中,我们形成共识:在乎所有的机会,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化压力为动力,逐步养成每天总结得失、每周盘点成绩与问题的习惯,在反思中分析问题,在反思中解决问题。
人力资源是学校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制度则是提升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保证。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建立效绩评估体系,如《教师月考核制度》、《绿色接力方案》、《教科研管理与考核制度》、《星级班级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规范科学,有理有据,同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2研修沃土——滋养灵性的智慧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我们发现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研修活动都源于教师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因此我们着力构建立体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打造智慧型教师团队。主要采用下面四种开发方式:
2.1焦点访谈式的专题教研
我们以主题教研活动为依托,面向全体教师,以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和发展课堂教学能力为目标。对于新任教师重点指向熟练课堂教学技能;对于胜任教师,重点指向个性课堂教学风格的逐步形成;而对于骨干教师,重点指向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2.2智慧碰撞式的课题研讨
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带动人力资源发展,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我们提倡教师在日常性教学中去追踪某个教学问题,并使之“课题化”。而当这样做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就由日常性教学转化为研究性教学。
2.2.1根椐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课题研究方面,我们以十一五国家级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建设与运用》为龙头,塑造解小教育品牌:即充分利用校园网,把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领域;高位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从教材、学生、教师、环境四个方面构建课程文化的基本框架。
2.2.2根据教师关注的问题,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语文学科的作文、第一第二课时衔接;数学学科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问题解决;英语学科的快乐阅读;综合实践活动的训练等。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2.3校际联动式的资源共享
校际之间联动研究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我们通过外派访学、校际联动、挂职培训三种途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交流,通过交流使教师体会“独教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时让教师感到培训就是最大的福利。
2.4团队合作式的联盟探究
学校围绕“培养智慧型教师”的目标,倾力打造智慧型教师团体,促进人力资源形成合力、个性成长,成立了教师发展联盟和月牙湾术科联盟两大非行政性组织。
3绿色质量——孕育蓬勃的生命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激励教师通过自身的潜能和极积性的发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我校以“绿色质量”为纽带,构建“绿色”质量发展体系,力求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并服务于师生和谐成长。
3.1阳光绿洲——营造教育生态环境
我们认为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该覆盖学校课程计划中涉及的所有科目。
3.2绿色质量——追求三高三全
学校工作是一个大的质量体系,我们提出“绿色质量”的概念,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每一个环节都成为教育质量的生产力,追求三高和三全:追求“第一责任人”的高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追求课程文化的高质量;确立全面质量观、全员质量观、全程质量观,从而营造一个时时关注质量、人人专注教学、事事讲究绩效的阳光绿洲。
3.3有氧课堂——杜绝负债
当“质量”成为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当“管理”落实在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时,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敝帚自珍起来——主科老师再也无法从术科教师那里“要”到时间,术科教师再也无法容忍自己的课堂有个别孩子“缺席”。
我们提出杜绝课堂负债现象,要求防止课堂中出现以下问题:思维训练不到位;知识点训练不够,缺少密度;教学环节安排拖拉松散;课课清不能落实(书后的练习)。于是,各科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内容的侧重、练习的效率越来越关注。
4绿色监控——教学能力的加油站
提到质量监控,往往在绩效考核层面考虑比较多。我们提出“绿色监控”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过程,尤其关注监控的后续作用,力求能把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视角转移到未来质量的不断提高上,目标定位在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监控与培养。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人才
引言:
随着我国的教育模式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国职业学校的录取量不断扩大,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进行学习,这中现象无疑增强了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但也为职业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尤其是在职业学校扩招后,生源质量大幅下降,面对新的职业学校教育格局,我国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以提高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1 加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德育教育和科学知识技能教育一样,都是提高学生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德育教育作为学生的灵魂,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职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仅仅依靠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十分看重,他们甚至会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过操作能力可以不强,但必须拥有高尚的品德,因为他们认为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学生进入单位以后通过培训和日常工作的锻炼可以提高,但是思想品德作为一个人的灵魂是很难改变的,没有良好道德水平的人对工作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团队意识,这些人进入公司以后往往不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最终不利于企业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鉴于这种客观现状,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目前,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低、投资较小是对职业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真实写照,许多职业学校的管理者认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可有可无,不会影响学生的质量,他们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作为衡量学生人才质量的唯一标准,只要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就可以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可否认,丰富的理论纸盒和操作技能对学生的求职有巨大的影响,但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样非常重要,只有知识和技能,道德水平不高的人才很难为用人单位所亲睐。从职业学校学生本身来考虑,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更过的会感觉到来自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和各种各样的不良诱惑,如果没有过良好的道德水平就很难再这个喧嚣而充满诱惑的社会中独善其身。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都相对比较小,是形成良好道德水平的最佳阶段,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大部分会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所以在职业学校中开展德育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实用性。从职业学校角度来讲,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会对学生未来的求职提供巨大的帮助,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变相的会提高职业学校的知名度,进而提高办学效益。
2 增强职业学校的学风建设,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任何学校来讲,提高学生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是办学的重中之重,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学生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基础。职业学校增强学风建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风”顾名思义是指学习风气,良好的学习风气可以促进学生去学习。从学生本身来讲,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基础比较薄弱,生源质量较差,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他们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不是学习的料,很多上了职业学校的学生不是自愿上学,他们大多数是迫于家庭的压力而不得不去职业学校就读,从他们个人意愿来讲,他们是非常抵制学习的,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重视学校的学风建设,通过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去自主学习,解除学生对学习的厌恶心理,逐渐让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大多数学生会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于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仍然不学的同学,老师要进行重点培养,例如找他们谈话,为他们讲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最终引导他们走上学习的大路。从职业学校教师的角度来讲,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对学生带有个人偏见,他们认为来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就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无法进入高中就读的“差等生”,抱着这种想法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态度不端正,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久而久之,学生对他的课也会失去兴趣,所以,职业学校必须坚强学风建设,首先要求教师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思想,摈弃对学生的不良偏见,端正教学态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搞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与老师的默契配合,在加上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3 加大教育投资,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与普通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优秀的职业人才,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了职业学校的学业之后不会继续升造,而是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优良的理论知识储备,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绝大多数会走上一线的操作岗位,这些岗位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操作人员的实际才做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必须重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无疑是增强学生操作技能的最有效的方法,有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连自己操作的设备的基本参数都不知道,在他们的肚子里只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对操作技能的想象,这无疑是职业学校作为培养职业人士的机构的一种失败。职业学校必须加大投资,购买一些先进的设备,供学生平时学习的时候进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当然学校也必须根据自身实际的办学条件进行设备的购买,在资金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可以选择购买一些二手设备,因为职业学校购买的设备不是用于实际工作,而是供学生模拟操作,购买二手设备既让学生进行了实际操作,又可以为学校减少投资,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此外,加强职业学校职业管理工作的方法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加强职业学校管理效率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加强科学管理,增强班主任的实效性、建立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管理体系、转变学校管理理念,实现以老师为核心向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育模式转变、重视教室队伍综合实力的提高等都是加强职业学校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
4 结语
职业学校作为我国一种主要的培养人才机构,每年为我国的人才市场输出大量的优秀职业人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学校的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尤其是面对扩招以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本文结合职业学校实际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德育教育、学生建设和加大教育投资三方面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了简要分析。
参考文献
[1]戴跃侬,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育报2008(8):37-38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团队管理 队伍建设 策略 原则
伴随着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高等教育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大学已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知识力量的输出点。随着现在各大高校规模的扩大和专业的细分以及学生的不断扩招,对高校学生团队管理的压力也逐日剧增,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这是因为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过于僵化,当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后,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就显得效率低下且机构臃肿,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精干的高校学生团队管理体制,将高校学生团队的管理纳入高校管理的核心,同时还要有一批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管理。本文试从加强建设这样一支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团队管理。
1 加强建设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的重要性
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对于高校有序的运作,进一步深化高校人力资源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对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深化高校人事体制改革。这是因为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作为学校管理队伍的中坚力量,直接涉及到学校、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可以作为深化高校人事体制改革的试点。
第二,加强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的建设是高校有序运作的前提与基础,随着高校的日益扩招,不仅学生的数量与日剧增,而且相对应的教师、配套服务工作的数量也不断增长,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支精干高效的学生管理团队,来协调与学生相关的各方面事务。
2 加强建设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的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校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就要求学校领导摒弃重科研教学轻管理的思想,要重视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与薪酬福利,充分的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做到人尽其才和人尽其责。
2.2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原则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生产力,加强建设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必须坚持专业化的原则,坚持专业的管理,平时注重对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培养,通过学习专业的管理理论来提高其知识水平。
2.3协同沟通的原则
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和高校教师队伍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协同关系,因此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社会输出合格有用的人才,而教师更偏向于给予学生直接的知识理论,因此学生团队管理队伍必须要注意在工作中与高校教师进行充分协作,辅助高校教师传授知识。
2.4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既是对于学生团队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他们的服务者。因此,在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思想建设时,要尽可能培养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在管理的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的需求和建议,树立为学生或教师服务的理念。
2.5德才兼备的原则
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在选拔用人上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既要注重其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拥有管理高等学府学生的能力,又要看其是否真的喜爱学生管理工作,是否有服务于教学科研的意识。
3 加强建设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的策略与方法
3.1扩大宣传,树立团队管理的观念,从理念上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
传统的管理理念将高校学生看成是一般的学习者,试图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却忽略了大学生的知识性、先进性和团队性的特点,从而导致管理不善或管理无效等问题的出现。团队管理的思想是将高校学生群体视为一项宝贵的知识资源,未来社会的有价资产,对他们进行培育、训练和管理可以使其增值,因此高校在加强建设学生团队管理队伍时,必须使其改变思想,加强爱护知识人才和团队管理理念的宣传,让学生管理队伍树立知识团队管理理念的思想,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团队管理理论来对高校学生队伍管理的认识,从而实现变革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3.2建立科学灵活的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用人机制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用人机制,一般是根据按计划设立岗位,根据高校学生的数量设定一定量的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对这支队伍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往往只考虑工作人员是否具有管理能力或仅考虑其专业背景是否对口,而并没有考虑在管理高校大学生这一知识群体时,所要求的人才素质是多方面的,既要有相对应的专业背景同时又兼备科学的管理手段,此外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比较熟悉。另外,在设立岗位时还要考虑岗位的偏向性,比如该岗位偏向于学生事务或专业的管理,则用人时要多考查管理人员相应的专业或业务素质,而如果岗位偏向于综合协调或直接对学生的管理,则用人时要更多的考查人员相应的决策、控制或协调能力。另外,招聘时既可以考虑面向全社会招聘,也可以考虑校内的人才调配,尤其可以考虑一些本学校毕业的熟悉学校情况的人才。
3.3加强对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的培训
高等院校要想切实提高管理队伍各方面的素质,必须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训。首先,高校领导要重视对学生团队管理人员培训,既要从学校的规章制度中给予行政上的支持,也要给予实际的经费支持,同时成立专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评价。其次,对学生团队管理队伍的培训也应该分为多方面,既有业务素质能力培训,又有管理能力的培训,同时还要兼顾职业道德的培训,培训要系统化、科学化。再次,培训的内容要切合岗位实际,将培训贯穿与日常工作之中,分为入职培训、业务素养培训、专题培训等等,还可以把知识团队管理的理念带入到培训之中,把培训作为对管理人才的一种激励制度。
3.4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以前高校学生团队管理者往往薪酬、福利相对较低,因此导致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人才流失较大,这与高校重科研教学轻管理的思想密不可分,同时也与学校的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高校领导应该改变传统的薪酬体系,建立适应现代管理方式的激励方式,改变管理类岗位的死工资,在设计工资时除了基本工资、津贴、补助之外,还要引入绩效工资,奖金等工资,把薪酬与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表现挂钩。此外,除了对学生工作管理人员进行物质激励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精神激励,这就包括是否给这些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较大的工作自由,是否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是否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的激励机制还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时期下学生工作管理人员需求重点进行改变,运用的同时还要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激励的作用。
3.5完善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的工作考核
传统的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的考核制度由于考核的内容、评价的指标不完善而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的考核制度缺乏对岗位的分析,一般年终考核就是通过一些工作总结的形式来考核,并没有明确岗位的目标和工作的质量,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仅仅是对所进行工作做了简单回顾就算作考核。其次,传统的考核制度评价体系不够客观,考评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业绩的仅仅是同事或者领导,而没有把管理队伍服务的对象学生纳入考核的队伍中来。最后,没有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不管考核的情况如何,学生工作管理人员都可以继续工作,所以考核完全失去了激励竞争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高校学生团队管理队伍的工作考核机制,首先从岗位分析入手,依据不同的岗位设定明确的岗位目标作为考核的依据,尽可能的量化和细化考核的内容,可以从业务素养,道德水平,业绩等几个方面通过主观与客观的考评,建立对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雷蒙德.A.诺伊等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1
3.
[2]管培俊.关于高校人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3-15.
[3]朱浩.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若干问题与管理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3,(5):56-57.
关键词:小学 学校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99-01
新时期,新的国家教育制度的出台实施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好的学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取得丰硕教学成果的前提和保障,作为一名小学学校管理人员,要从全局考虑,担负起学校管理的重任。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队伍的优劣决定着学校的兴衰,一支理念新、作风正、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做优做强学校办学的关键。教师也是一种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家的目标任务。为此,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搞好学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1.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教师要有事业心,热爱学生,工作上认真负责,不敷衍了事,遵守学校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拖课,教学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衣着得体,不穿奇装异服。除此之外,学校把教师的师德表现与考核、评价相挂钩,让教师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结合,对教师进行督促和监督。
2.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没有高能力的教师就教不出高素质的学生。学校要从多方面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机会。例如,学校组织进行培训,让教师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都有不断地提升。请一些名师来学校进行指导,让教师到兄弟学校听课、观摩,吸取外校教师的讲课经验。抓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一批优秀教师带动年轻教师成长。另一方面,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学校要创建学习型的团队,让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鼓励自学,教师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让教学更加多样化。
3.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很多人都一切向钱看,教师的待遇相比之下就有些逊色,有的教师开始辞职下海。只有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得到改善,才能吸引大批的人才加入到教育行业。在近年来的教改中,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福利待遇也在增长。如绩效工资的落实,对偏远地区教师政策的倾斜,突出对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表彰。4.健全教师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深化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加强岗位管理,实施公开招聘,完善流动退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求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
二、学校管理人员要走出去“取经”
学校管理人员在学校管理中不能眼睛只盯着校内,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会与外面的世界割裂开,信息闭塞,导致工作管理的落后,与时展脱轨。中国近年来之所以取得了飞跃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有利政策,摒弃了以往的封闭做法。国家尚且如此,学校的发展难道不应如此?作为学校管理人员,要开阔视野,开拓教育的思维,多走出去,去其他学校参观、学习,外出“取经”。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管理人员要发现其他学校的长处,补己之短,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长远发展,要经常带领其他管理人员深入外校、外市“取经”学习,为发展本校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当然,“拿来主义”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整合应用,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学生的培养要抓基础教育,从学生起步期就有良好的开端,让他们不输在起跑线上。学校是教育的场所,是教书育人的基地,学校管理人员在抓学校办学质量和升学率的同时,不能被眼前短暂的功利主义所蒙蔽,要从学生长远的成长和发展来审视办学的目标。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一定要落实下去,把德育放在和智育同等的位置。不仅要重视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更应该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小学是处在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思想认识不深,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完善,一旦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会影响以后的健康成长。班级作为教育学生和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阵地,班主任更应该担负起指引他们走向健康、走向文明、走向成为国家栋梁的责任。学校要紧紧抓住校会、班会、活动课这三块教育主阵地,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活动的开展要注意:其一,定位要准确,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二,要坚持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三,发挥多种活动的教育作用,例如,通过观看教育影片,学生集会,国旗下讲话,社会公益活动,去烈士陵园扫墓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学校教学管理和德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人才,这就能形成合力;相反,如果两者脱离,教育就失去平衡,培养的不是人才,只是读书的人才。教学管理是实现德育的途径,对德育进行宏观、全面地组织、计划和监督,保证了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德育。
总之,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着手学校管理,要多管齐下,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和培养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学校管理中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经验,促进学校整体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琦.学校管理工作的两个支点[J].甘肃教育,2012,(01)
[2]刘爱红.学校管理的五把“金钥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5)
[3]朱小平,余柯,吴岩.罗森塔尔效应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