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1篇

1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1.1思维具有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特点表现在思维的主体能够根据思维对象的变化,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原来的思维方式,使新思维能够更高效的解决问题。对小学数学来说,思维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数学的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根据题型的不同,转化解题方法,转变解题思路,从而找到更适合的解题方法。

1.2思维具有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它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主要表现在通过表面现象能够引发深入思考,从而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和内在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的训练。

1.3思维具有敏捷性。小学生具有敏捷的思维,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判断出一个事物的重要信息,从而确定思路,针对问题可可以快速的做出相应的回答。数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敏捷性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要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敏捷性,需要教师能够从旁提点,采取良好的方式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举例说明:在重量单位的教学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该认识和掌握千克、克以及吨这三个重量单位,并可以熟练的应用这些数量单位,即可以对三个单位进行灵活换算。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拿一些物品摆放在桌上,并利用小天平进行重量的称取,分别让学生对1千克、1克的物品进行手感的尝试,然后要求学生说一说感受,并同时将千克、克的概念讲述给小学生,使学生不仅对重量单位有一个思想上的认识,同时也有一个切身的体验,然后教师再提供各种不同的物品,要求学生进行单位的添加,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锻炼小学生对于重量单位的认识能力,在面对一个物品的时候,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其所应该应用的重量单位,使得小学生的敏捷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2常用的逻辑思维培养方法

2.1比较与分析法。数学学科的理论性很强,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都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上形成的,而有些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表面上看很相似,实则有很大的区别,学习要区分开来才能掌握知识,这就需要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概念进行比较与分类,比如质数与互质数。

2.2分析与综合法。分析方法是指将所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组别划分的一种研究方法。即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组,然后进行分组分析,从而可以在根本上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综合方法就是指将已经有一个初步认识的研究对象再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衍生出其他的内容,针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解百分数的含义的时候,教师可以灵活的应用一些小学生实际生活中可接触到的事物进行举例说明。可以将火锅配料成分的配比作为具体实例。在配料中,辣椒占45%,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由这一组数据来分析火锅配料又辣又麻的原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来对这些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意义进行解读,并让学生对分母100所代表的意义进行分析。这一道题目,主要需要抓住的重点就是百分比的含义,在这题中,可以将火锅配料的成分看做是100份,而辣椒占据了45份,花椒占据了38份,而其他成分则占据了17份,辣椒以及花椒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配料的口感不仅辣而且麻。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先采用了分析法,又采用了综合法,使小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了解百分数的含义,从而学会举一反三,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

2.3归纳与演绎法。在目前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归纳与演绎法的应用较为常见,这种方法属于应用较为广泛的推理方法,所谓的推理就是针对一些特殊的教学常识进行逐步演算,从而得到具体的内容。比如在加法交换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加法中的两个数值交换方式进行演示,将两个数字的位置进行交换,两个数字的加法关系保持不变,从而就可以利用这一实例来对加法交换律的结论进行总结。

3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强措施

3.1恰当地设计练习题的难度。练习是每一位学生必不可少的作业之一,因为解答数学练习题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还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印象。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而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让同学能够经过自己的努力把答案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促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2根据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课堂中教师不能过多地为学生讲解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解答方式,在保证思路的正确下,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质数、合数等内容的教学中都需要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演示或者实际操作,这样学生才能正确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全面发展。

3.3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应该要求教师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结合精心的教学设计,让每一节数学课都能形象、生动以及有趣地开展。激发学生数学的思维兴趣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应有的技能,并且要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的经验来开创新知识,让学生获取学习的乐趣。

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根据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小学阶段各科的学习应该严格贯彻和落实尊重学生差异发展、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原则。教师在数学过程中,不但应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而且应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作为首要教学目标。

一、联系实际生活,丰富学生的思维体验

科学基础知识服务于生活实践,也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课程的学习,亦如此。在许多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单纯、非启发式的讲授法,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无法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有关的数学问题。联系生活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取材于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同时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生活实践实现有机的统一,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独立思考能力

创设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领域有着广泛而普遍的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把传统、机械讲授法变成了学生与教师间互动、灵活的交流教学。教师根据教材,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的学习中,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长方形的周长除了把每边长度相加,还有何求解方法?周长和面积求解存在着怎样的差异?等等。

三、运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但与成人稳定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认知,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来认知和领悟,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课中,教师如能把教材中抽象、平面的图形换成直观、可触摸的教具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就图形的相关认识和规律提出问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由简到难,由表面到实质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3篇

一、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

做10道题,不如讲一道题。 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开口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我也在群里会经常发一些比较好的训练题,您也可以鼓励去想一想说一说,如果讲得好,家长还可进行小奖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原因:做10道数学题,不如让孩子"说"明白一道题。小学数学,重在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活了,升到初高中,数学都不会差到哪去。家长要加强孩子"说"题的训练,让孩子把智慧说出来。孩子能开口说解题思路,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很多家长以为数学就是要多做题,可是有的孩子考试做错了题,但遇到同类或相似题型时,仍然一错再错。不妨让孩子把错题订正后,"说"清楚错误环节,这样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二、举一反三,学会变通。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之前也常常听到家长反映,接到一些学生来信,说平时学习勤奋,请家教、上补习班,花了很多精力夯实基础知识,可考试时还是感觉反应慢、思路窄,只能就题论题,做不到举一反三,对于一些灵活性强的题目往往就束手无策。

在数学的训练中,一定要给孩子举一反三训练。一道题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维可能比较直线,不多做几道举一反三或在此基础上变式的题,他还是转不过玩了。

举一反三其实就是"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这句话的执行行为。

三、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每上第一次课,我所讲的课程内容都和学生的错题有关。我通常把试卷中的错题摘抄出几个典型题,作为课堂的例题再讲一遍。而学生的反应,或是像没有见过,或是对题目非常熟悉,但没有思路。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学生没有及时总结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课后我都建议我的学生做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错因分析。

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第二种就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尤其第二种、第三种,必须放到错题本上。建立错题本的好处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错的类型,为防范一类错误成为习惯性的思维。

四、成为孩子探讨的伙伴,而非孩子的领导者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说一些伤及孩子信心的话语,比如:真笨、你怎么跟你老爸一样,看看其他孩子,我怀疑你是不是亲身的,这道题都不会?快别上学了……

我承认,思维能力是有超常的孩子,但觉对没有超笨的孩子,思维能力差,一定是外部环境与平时对孩子训练不够。

作为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生命中影响力最重要的老师,要多表扬、多鼓励,与孩子成为问题探讨的伙伴,而不是孩子的教导者和管理者。

道理越辩越明。父母要在家庭中创设一种"自由争辩交流"的氛围,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争辩、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自己获得新的解题方法时,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解题方法的独特之处。父母和孩子争辩解题思路,能促使孩子通过自由争辩,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拓宽思路,促使思维更灵活。这对突破固有的思维束缚、培养思维能力和品质有着良好的帮助。

五、图形推理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

假是真时真亦假,真是假时假亦真;逻辑思维是在规则的确定下而进行的思维,如果联系生活就属于非常规思维。一切看似与生活毫无联系却自在法则约束规范的范围内。逻辑推理的"瞒天过海"可谓五花八门,好似一个万花筒,百变无穷,乐趣无穷。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2、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力求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探索新信息,探求真理的情绪体现。数学教学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共同活动的过程,一切教学措施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体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去实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产生积极的情感,把知和情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知识的情绪色彩,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对新信息的需求,而且使人长久难忘。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主动去认识它、研究它,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行思维呢?

在进行新课之前,经常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原有知识发生矛盾,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认识比》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人身上哪些器官存在着有趣的比吗?如你买双袜子,只要将袜底在拳头翻一周,它的长与脚的长的比大约是1:1的缘故。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急想着知道人身上还有哪些比。趁着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我又讲两臂平伸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1,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手腕周长与颈周长的比约是1:2,颈周长与腰的比也约是1:2。”学生越听越惊奇,急想验证是否正确。当学生验证之后,我又说:“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如警察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脚印,就可以利用比的知识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等等。”精心设置问题,引起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这样就能激起内部已知和不知的矛盾,激起认识兴趣促使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求知欲,从而获取了新知识,促进了思维发展。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思想的核心。转化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数与形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要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发展其思维能力。

三、重视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思维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基本能力。分析与综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可以理解某一数学知识的要素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综合又对数学知识有了全面和整体的理解。

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计算”时,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每个数的分解和组成;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们把它细分为“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等几个简单问题,并在逐一分析解决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合成知识体系,找出异同点,概括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应用题教学,我们也经常用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广泛应用题的结构,有条理、有依据、渐进式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分析与综合是相互依存的,一般不会彼此孤立存在,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建立在具体合理的分析上。为此,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我们要因材施教、有所侧重。学生有了较强的分析能力,综合起来势必简单些。

四、多设疑问,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学生从感性材料中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并不等于就形成明确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思考的重要方法,通过提问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方向,在思维活动中分析解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只有逐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现象上升为抽象、复杂、本质,这个过程决不能由教师代替学生思维,这是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关键及时有序地提出思考性问题,教会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促进抽象与概括能力的提升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提升学生的抽象与概括水平,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增强表象。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如一格一格地数、横着数、竖着数,进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思维启发

《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传授。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真正走进新课程,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从小学数学的学科构成来看,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启发、培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启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数学思维方法的启发不够重视,大多只是重视机械地教学数学知识,而忽视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思维启发不够重视的表现有:重结果,轻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分析;重教师“一言堂”,轻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和研究;重标准答案,轻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这一系列灌入式的教学方法的存在,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反思的。启发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原动力,也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不竭源泉。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定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好奇特性,保护他们好奇心强的优点。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发问,并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解决自己、教师、同学提出的问题。此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问题,鼓励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更培养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学科,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要用到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而是应该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生活中的实际素材或案例,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析、一起讨论、一起解决。这样,小学生在认识生活、感知生活的同时,学到了应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更培养了他们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民主开放,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死板、严苛、偏心、凌驾于学生之上时,小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将被教师所限制、压抑,甚至扼杀。因此,只有当教师对学生民主开放,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时,才能真正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锻炼思维能力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民主、平等的氛围里,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健全他们的人格。

四、注重观察和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实物,或演示教具、实验、制作等,直观操作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数学定律、概念、法则等有一个清晰而直观的认识,有助于他们真正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并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此外,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放在实践和平常的训练当中,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年级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上有不同的任务,但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小学一年级抓起,贯穿到每一节课中,无论是学习新知识、做练习,还是复习巩固已学知识,都要根据具体内容有意识地把思维训练放在平常的学习之中。

五、运用新的思想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启发,还应该运用新的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设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化归思维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以上思想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启发和训练,不仅可以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他们能快速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也能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以上思维方法只是教学过程当中,较常用到的一些方法,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将更多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知识广、善思考的人才。数学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学科,数学的发展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也能促进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在小学阶段就培养起他们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极有意义的。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维的运用需要数学,数学学习更离不开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应贯穿始终。小学数学教师应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并有长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为他们创设积极、良好的氛围,使他们勤于思考、勇于思考,不断地掌握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春国,《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天地》,2011(12)

2.曹平,《小学数学思维教育机制》[J],《教育科学》,1995(2)

相关期刊更多

小学生作文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油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