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报表及其分析

财务报表及其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报表及其分析

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列报; 准则修订; 准则趋同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7-0023-03

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持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财政部对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行修订。在新修订的列报准则实施之初,有必要对其修订的背景、主要变化、对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梳理,本文将对以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准则修订的背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重新思考会计的使命,为会计改革提供契机。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联手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报表列报进行了较大改革。2010年,我国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我国财政部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士加强对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对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修订。2012年5月,财政部了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2014年2月,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IASB和FASB联合对财务报表列报的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对报表体系的结构和内容都进行了较大变革,对于改革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引起了较大争议。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能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考虑到适用性和执行成本,改革时还需要采用渐进的方式。因此,财政部在不改变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上,本着完善准则体系,指导实务的思想,对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有关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从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透明和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二、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新变化

相比较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新修订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在以下方面有较大变化:

(一)增强附注的披露功能

1.明确了附注的重要性。虽然2006年的列报准则明确规定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但人们通常将附注看作其他财务报表的补充,处于次要地位,而2014版的列报准则明确规定附注与其他财务报表具有同等重要程度,改变了附注作为其他报表补充和解释说明的辅助地位。此外,在继续明确企业不应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附注披露也不能纠正不恰当的确认和计量。

2.拓展和规范了附注披露的内容。在第二章基本要求部分,对以下情形提出了附注披露要求:(1)若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按规定披露不足以让使用者了解其对企业的影响;(2)若企业管理层通过评价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3)若某些项目的重要性程度不足以在相关报表中单独列示,但对附注却具有重要性。

在第六章附注部分,主要规范了以下披露内容:(1)明确将“企业的基本情况”列为法定披露的第一项,改变了原准则中“打补丁”披露的方式。(2)增加披露费用按照性质分类的利润表补充资料。(3)增加了第八项“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管理资本的目标、政策及程序的信息”。(4)增加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和终止经营相关信息。

3.强调了企业管理层的责任。(1)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披露中,增加了对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的披露。(2)明确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的内容,企业应当声明编制财务报表的合规性、真实性和完整性。(3)当企业不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也要在附注中声明这一事实,并披露其原因和编制基础。

(二)明确准则使用范围和报表编制基础

2006年版的列报准则,具体使用范围涉及了年度财务报表和中期财务报表,但并没有明确说明。2014年版的新列报准则,明确规定其不仅适用于年度财务报表和中期财务报表,同时也适用于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此外,还进一步明确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现金流量表按收付实现制,其他财务报表按权责发生制。

(三)对重要会计概念进行规范

1.持续经营。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经营,是选择编制报表基础的重要依据。2014年新修订的列报准则,对持续经营进行界定,并要求企业管理层要综合考虑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以及企业自身状况来对企业年度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对持续经营能力存在怀疑的还需要在附注中进行披露。

2.重要性。对重要性定义进行修订,在原定义前加了“在合理预期下”的限定。对如何根据项目性质和金额判断重要性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项目性质,主要考虑其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对企业产生显著影响;根据项目金额,主要考虑该项目金额占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此外,还规定了具体判断标准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

3.正常营业周期。对正常营业周期进行定义,明确企业应根据正常营业周期对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进行分类,特别强调对于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企业,超过一年才变现的资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超过一年才予清偿的经营性负债项目,都属于流动性项目。

4.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新列报准则采用全面收益观,对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进行定义。其他综合收益是指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利得和损失,包括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净损益和重分类净损益两类。他们之间的关系用等式表示是:综合收益=利润+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净额。

5.终止经营。终止经营是一种与持续经营相反的情况,也是选择报表编制基础的重要依据,新列报准则对终止经营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终止经营的若干特点进行描述,既考虑了实际经营情况,也考虑了与国际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趋同。

(四)完善主要报表的分类及列报

1.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变化。在资产类项目中将“应收及预付款项”分为“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两项列报;删除了“交易性投资”项目,增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个项目;在流动资产类项目中增加“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项目。在负债类项目中将“应付及预收款项”分为“应付款项”和“预收款项”两项列报;将“应交税金”项目改为“应交税费”项目;增加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项目。

2.利润表的主要变化。2014年,新财务列报准则对利润表修订的思路与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思路基本一致,但新财务列报准则将有关要求上升至准则层面,并且更加详细和完善。利润表的具体变化有:在个别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之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净额和综合收益总额,并要求其他综合收益按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净损益和重分类净损益两类列报;在合并利润表中,对综合收益总额,要分别列示归属于母公司的和少数股东的金额。

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主要变化。新列报准则采用的全面收益观与原准则采用的当期营业观不同,这使得所有者权益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新列报准则也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了相应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具体变化有:将修订前的单独列示反映“净利润”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及其总额”,修订为单独列示反映“综合收益总额”,并且对于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综合收益总额,还要分别列示归属于母公司的和少数股东的金额。

(五)对一些细节和措辞表述的完善

新列报准则,除了上文曾提到对重要性定义增加了“在合理预期下”的限定之外,还对其他方面措辞进行完善,具体包括:新列报准则将变更财务报表项目列报的条件之一,在“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或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的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变更财务报表列报项目后,将“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调整为“应当至少对可比期间的数据”按照当期列报要求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或负债类)应包括流动资产(或负债)和非流动资产(或负债)的合计项目,增加了“按照企业的经营性质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的例外情况。总体上来看,这些表述较之以前更为完整和严谨。

三、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变化的影响

(一) 对财务报表提供者的影响

1.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随着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能否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新修订的列报准则要求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年度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将促使企业管理层不断关注宏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企业自身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风险应对能力。

2.增强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的责任意识。在附注中对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批准报出日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的合规性声明以及对于终止经营的声明,有助于提高和强化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层心目中的地位,对于加强信息披露、界定会计责任以及提高信息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3.减少职业判断,易于会计人员操作。新修订的财务列报准则,对其适用范围、具体报表编制基础的选择、重要性判断的标准、按营业周期对资产负债流动性分类、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界定和列报等内容,都非常详细和明确地进行了规定,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更易于普通会计人员进行理解和操作。此外,对于附注披露不能纠正不恰当的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也使得会计人员不能随意改变会计政策,减少了会计利润操纵的空间。

4.会计人员信息披露的任务加重。新修订的财务列报准则提高了附注的重要性,扩展了附注披露的内容,并且不仅年度报表,而且中期报表、个别报表以及合并报表都要进行附注披露,会计人员附注披露任务将会加重。此外,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披露,也将增加会计人员的信息披露任务。

5.在提供会计信息时要立足于使用者需求。新列报准则的此次修订,无论是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附注中企业基本情况说明披露的顺序,还是重要性定义的修订和具体判断,都更加明显体现了决策有用的财务目标。因此,无论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都要严格遵循以信息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二) 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

新列报准则对附注披露、重要会计概念规范、报表编制以及有关细节问题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使其更相关、更透明。对于这些报表列报的新变化,信息使用者在运用报表进行决策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信息使用者要重视对附注信息的解读。会计报表的信息主要是可确认和计量的信息,而附注信息主要是一些无法确认和计量的定性信息、非财务信息。新财务列报准则增强了附注的披露功能,附注与报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信息使用者在思想上重视附注信息的同时,也不能轻视财务报表信息,要结合附注信息,对表内信息进行充分解读;对于附注中披露的特定交易或事项和某些重要性项目,信息使用者要充分关注;对于企业披露的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信息,信息使用者要结合其他相关信息,评估自身的投资风险、债务风险,并积极进行规避和应对;对于企业管理者改变经营政策意向,进行企业并购和重组信息的披露,投资者也要及时进行投资决策;对于附注中披露的其他综合收益信息、费用按照性质分类的信息,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其构成和比重,预测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

2.信息使用者要合理利用报表信息。新修订的列报准则,使报表列报的有关项目内容和含义发生了一定变化,信息使用者要特别关注这些项目,尤其是流动性、非流动性项目和综合收益项目。新列报准则规定按正常营业周期对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和非流动性项目进行划分,信息使用者要理解流动性和非流动性项目的含义,合理利用流动比率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判断;若按新列报准则对原有划分标准进行调整的,信息使用者在对本期与上期有关数据或比率进行比较时,要注意区分划分标准变化产生的差异和其他原因产生的差异。此外,根据全面收益观,新列报准则中相关要素的关系可表示为:资产变动额-负债变动额=所有者权益变动额=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净额=综合收益总额。为了更全面了解企业收益情况,信息使用者不仅要关注企业已实现的净利润,还要关注尚未确认的利得、损失以及所得税影响额。在利用财务指标对报表进行分析时,也需要对原有财务指标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目前是用净利润除以平均净资产得出的,然而按照新列报准则引起净资产变化的因素包括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净额,因此可以将净资产收益率修订为综合收益与净资产的比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曲晓辉,肖虹.公允价值反思与财务报表列报改进展望[J].会计研究,2010(5):90-94.

[2] 耿建新,李志坚.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新变化与相关问题探讨[J].财会学习,2013(4):28-30.

[3] 陈锷.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列报模式改进初探[J].会计之友,2013(3):18-19.

[4] 周萍.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新变化解析[J].财务与会计,2014(7):48-50.

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会计信息披露;财务报告

会计报表是企业集团规定编制的正式财务报表,是投资者判断企业集团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我国在1992年实施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中开始对合并会计报表提出的一般性要求,到2014年正式《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修订版)。我国已于2014年7月1日在全国实施修订后的合并会计报表准则。本文首先研究了一下我国新准则与旧准则的详细内容并对他们进行比较,分析出新旧合并财务报表的差异以及总结出相关合并的理论的变化的原因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新旧合并财务报表差异

(一)增加了一些重要概念并进行了重新界定

最新适用的准则在一些重要概念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如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资产负债表、母公司、子公司、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不仅明确了合并所有者的权益变动表和控制的概念并且还增加了其内容。总的来说就是更加简练了一些相关概念的用语。如,新准则指出,合并财务表报是将反映母公司及其全部子公司所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列为其合并财务报表的内容。然而在以往的解释中却是,由母公司来编制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情况的合并会计报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简化后的一些重要概念从一些方面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在原则方面的走向,在一步一步的靠近国际化。

(二)在合并范围方面作出的修改

新旧会计准则在合并范围的规定上基本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也是新会计准则有所提高的,新会计准则对一些具体的基本理念上做出了近一步的强调,如在以控制为基础的,所确定的合并范围等方面。在新准则中还明确指出,所有的子公司,除非在特殊的情况下,都应该合并于它们所归属的母公司。这里所提到的例外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已宣告破产的子公司(按照破产程序);子公司不再受控于母公司;不能满足持续经营条件,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负;不能再控制被投资单位,母公司不能满足持续经营的条件。准则强调,无论是例外情形下的规定,还是对应纳税人的,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的规定,控制都不能是非实际意义上的控制,更不是法律所规定的,仅仅形式上的控制。在有些情况下,如根据其他协议合同,或者是按照公司章程,一方并没有取得另一方的实际控制权,即使一方拥有另一方的形式上的控制权,也不能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相反的情况下,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根据其他合同协议,如果一方对另一方具有实际上的控制权,并且能够根据控制取得相应的控制利益,这时控制的一方也必须要编制相应的合并财务报表。

(三)取消了比例合并法

所周知,根据以往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按照比例合并法,将所有合营企业合并在内来进行编制会计合并报表。而在新的会计准则中,比例合并法被废除了。按照合同规定的,受两方或者两方以上的多家公司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并没有完全达到规定的合并财务报表的标准,因为实际意义上的控制,按照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上必须只能由一方对其进行控制,换种说法就是,母公司实际上,单方面是控制不了被控制企业按照比例所合并的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损益和现金流量等,所以,新准则在这方面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母公司不能对合营企业进行实质控制的话,就不应该再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里面,如果母公司能对合营企业进行实质控制,就可以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

(四)合并财务报表在范围方面的变动

在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旧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只包括了:合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这四个部分。与之对比,在新会计准则中,我们可以知道,除却合并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损益表等等之外,还多了合并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利润表和附注四个部分。这几个部分的增加,极大的为合并财务报表增加了可靠的理论基石,也为新会计准则的使用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二、合并会计报表理论变化的基础

(一)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众所周知需要合并会计报表信息的不仅仅只有母公司,企业的债权人、以及少数股东,他们也都是信息的需求者。然而我国的目前母公司过分强调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基本上将其他利益相关者,包含企业债权人和少数股东,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其忽略了,我国的合并会计报表应该以主体观为主。与国际理论接轨,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比性。

(二)20世纪初,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正渐渐离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所以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理论变化的原因,如果从我国的企业制度来看,现在企业制度最根本、明显的特点就是,强调企业中及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所有权的分离,同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也是明确分离了,这是现在带企业制度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不同于传统企业制度的独特地方,二法人财产所有权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于其他终极财产所有者的主体。

(三) 在计价基础上来看,母公司部分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来计量所属财产,然而少数股东却是采用账面价值计量来计量自己那部分所属的财产,而所有者观下的比例合并却只承认母公司的股权和损益。所以说,这种双重计价基础,为了较好的满足企业集团内部对会计报表的需要,应该采取对多数股东和少数股东一视同仁,平起平坐的看法来对待。这就是实体理论的好处,完整的限制了两者的缺陷。

(四)实体理论不是按照母公司持股比例来抵消,而是将公司间交易未实现的利润全部予以抵消,同时从国际角度来看,母公司观也遭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由因要求采用双重计价标准的原因,所有者观的涉及的比例合法,在受批评的同时也与大叔多国家的会计准则相违,因此主体观已成为合并会计报表主体理论。

三、会计信息披露弊端

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财务报告形式出现,是为了进行会计管理而采集、包装、管理等的各种财务方面的数据资料,其表现形式为各种财务数据以及相关财务指标。同时会计信息又依赖于财务报告作为载体,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由财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所决定的,同时也限制了信息使用者从财务报告中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从而使会计信息的质量、价值受到了影响。

证券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信息披露制度,指的是证券市场上的有关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主管机关规定或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一整套与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信息的规范和活动准则。由此也可以看出,信息披露制度更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从20世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国家对证券市场以及相关上市公司制定了很多的规定,明确规范了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时间、内容、要求、格式等等,但是在对上市公司的实践考察中,我们会发现依旧存在很多上市公司为了经营、盈利、管理等多种目的,进行不和法规的披露,过度包装的招股说明书、托大的虚假性利润等等,以虚假性的超标利润,欺骗大投资者,蒙蔽社会大众群体,,严重的破坏了券市场相关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不仅如此,还干扰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危害,本文对信息披露总结了如下的不足之处。

(一)不真实性的信息披露

众所周知,在当下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披露中最具有危害性的问题就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虚伪性、不真实性。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场上,很多上市公司为了经营、管理、盈利等多种目的,不少上市公司以做假的手段,对外面进行非真实性的信息披露,隐藏了公司的实际状况,以虚假的会计报告以及相关文告,像大众群体公布了一系列失实性的信息,包括盈利预测、税后利润及每股盈利等重要数剧。久而久之,信息披露的不真实性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中信息方面的最为严重也是最具有危害性的问题,虚假性的招股说明书、不合规范的处理方法、虚增的财务利润等等一系列不真实的信息披露,不但蛊惑了股东信任,更是蒙蔽了社会大众的眼睛。

(二)拖延性的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布普遍比较及时,一般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如齐亮相,基本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但如果仔细观察,用心核审,你会发现信息报告的公布也具有一定的倾向,开始有拖延以及短时间的延期。打个比方说,正常上市公司应该选择报告期限的前30天来披露年报,然而多数公司都选择年后60天对外披露年报,基本有很少公司会选择在年前30天来披露年报,披露的年报不但十分拖延,而且及时性效果也特别的差,况且,如果所呈年报信息不及时,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以及决策相关性必然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那么年报的可靠性,以及相关的非法交易就会更加频繁猖獗。

(三)信息披露的随意性

伴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愈发不严肃,证券部门及相关颁布的规定中也多次表示,我国的上市公司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中,在指定的一些期刊上对公司的信息进行披露,因此,这使得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认识到应该及时的将公司的股东及相关债权人信息进行合理的披露,而是将这件事情看得很是随意,觉得可有可无,当作一种公司的负担,这是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方面抱著一种应付的态度。也是这种不严肃的具有偏差的随意性态度,使得许多公司不分时间、地点、场合随意的披露信息,还有的公司对已经披露的信息随意更改,不履行有关程序。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规范,信息披露也逐渐成为公司员工所害怕的和逃避的东西。

四、结论

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中的合并会计报表采用实体理论和编制范围采用“实质控制”是比较明显的变化。合并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不能全部解决,但是对披露信息的准确度、可靠度、实用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并且随着20世纪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包括对新上市公司的信息进行规范化的披露,况且信息披露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中,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所以,新会计准则体系颁布后,我国的上市公司应该抱着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的根本,转换会计思维,深化企业改革的契机,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定、有用性、可靠性,使企业发展跟随上国际的脚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第33号《企业会计准则-合并会计报表》.

[2]财务部财会(2006)18号《财务部关于印发的通知》.

[3]杨绮.对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4(11).

[4]李维新.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丶价值和形式[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局限性;经济效益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的就是以财务报表及其他一些资料为起点和依据,对企业现在和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分析。对目前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衡量,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帮助,这是其主要目的。整理、分析、加工、比较各种财务报表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决策信息,评价和解释企业的具体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这是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期。财务报表分析最初主要是分析银行的信用问题,提供银行的整体财务情况和盈利能力的具体信息,以满足相关投资者的需求。而当前的财务报表分析在满足相关利益集团和企业外部的相关决策需要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

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财务报表及相关的资料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分析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关系,为相关经济活动和企业财务活动的预测和评价提供帮助,提供相关且直接的信息,为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且具体的帮助,对于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财务报表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促进企业的财务工作不再局限于核算记帐,而是真正地与企业管理融合。

二、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客观因素的影响

1.分析人员业务水平的影响

一般都是由报表的分析人员来完成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评价和分析工作。但是,对于财务报表的判断能力、认识程度、解读能力、分析方法和理论的掌握广度和深度等各个方面,不同的财务分析工作人员也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对财务分析的计算指标结果方面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分析人员如果只看计算结果,对于各项相关指标的关系和计算过程并没有全面的了解,那么对各项指标所表达的经济含义就无法全面把握。

2.报表可靠性的影响

基于各种目的,很多时候企业都需要向外界展示自身的良好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如果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那么企业对于会计报表或采用一些手段来进行粉饰,或是选择一些对于利润有提高作用的核算方法。如果进行人为的操纵,那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使用者所得到的信息则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会对信息的使用者造成误导,同时财务报表的分析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三、财务报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1.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适应性

由于财务报表的编制是按照历史成本的原则,因此有很多数据并不代表变现价值或是现行的成本。有些数据在通货膨胀的时期会因物价的变动而受到影响,假设币值不变,简单地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相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情况将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对报表的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难以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

2.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影响

会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数据并不是非常的精确,有些是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人员的经验通过估计计量的,如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及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

3.信息资源反映的不完全性

在财务报表中所列入的信息只是能够以货币进行计量、可以进行利用的,并不是企业的全部信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的惯例或是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有很多的经济资源在报表中并没有得以体现。例如,在报表中,有很多帐外资产无法反映,因此企业的经济资源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信息资源中的一部分。

4.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影响

由于会计处理和会计政策具有多种选择,这就导致了同类型的报表之间缺乏可比性。根据相关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存货的计价方法等,都是能够进行不同选择的。即使是两个在实际经营方面完全相同的企业,在财务分析的结论方面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5.对于长期的信息反映缺乏相应数据

由于财务报表是按照年度的分期报告,对于长期的潜力信息无法进行具体反映,只能对短期信息进行报告。

四、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相关改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分析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无论财务报表的具体分析方法采用哪一种,对于得出准确的分析结论来说,相关人员的判断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析人员对报表指标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分析人员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市场影响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树立起正确的理念,对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做到能够熟练的掌握,逐步提高和培养分析人员收集和运用综合数据的能力及在分析问题时的判断能力,进一步为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

2.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有机结合

可以说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经营业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动态分析是必须要注意的。不仅要弄清楚过去的情况,同时要对当前情况进行恰当地分析,这对企业未来的预测也有一定的帮助。

3.加强附注信息的具体运用

对财务报表自身难以或根本无法进行充分表达的项目和内容所进行的详细解释和补充说明,就是所谓的财务报表的附注信息。在分析企业的财务过程中,对于财务报表和相应的附注信息应该进行充分利用并联系各种相关信息。只有深入研究和分析各种信息,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价。

4.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现在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很难对这些外部环境进行定量分析,但是这些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报表的情况又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出定性判断,以定性判断为基础,进行定量判断与分析,将量的精密计算和人的经验作用充分结合,达到最优化报表分析的目的。

五、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影响

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总体反映的报表就是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其主要内容包括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三个方面。在编制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讨论,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要从非流动和流动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时点企业的全部负债、资产及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其表明了在某一特定的时点权益所控制或是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对净资产所有者的要求权和所承担的义务。资产负债表将符合会计原则的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利用会计的平衡原则分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资产两大块,在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转账、试算、分录、调整、分类账等)后,以企业特定时间点内的静态情况为基础,生成一张报表,也就是资产负债表。其主要功能是反应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情况,同时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的阅读者了解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

六、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的影响

对某一阶段企业的资金运转问题进行总体反映的会计报表就是现金流量表。通俗一点说,它就是对企业的资金具体是在哪些地方所使用的进行直接的反映,如在企业经营活动上所投入的资金,以及在投资中所产生的效益。这就清晰地将企业各项资金的具体用处以报表的形式呈现在了使用者的面前,让报表的使用者对每一笔资金的具体流向都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为分析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这样对于判断资金的投入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七、利润表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盈利情况,是利润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企业的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是利润表的主要项目。企业的具体业绩由营业收入综合体现,对企业当前和之前的发展做出对比,对企业在每一阶段是否有进步进行了总结;利润总额对营业利润进行了综合反映,将税费等开支减去,剩下的营业利润就是利润总额,既简洁又充分地对企业的纯收益进行了反映,为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的可靠依据;营业收入去掉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再加上投资净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的净收益,最终所得到的就是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越高也就证明企业的效益越好。

八、附注、附表对企业的影响

帮助会计工作人员之外的其他人对报表所反映的具体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这是附注和附表的主要作用。有很多人会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阅读,这其中不仅仅包括财务人员,还包括了企业的股东、投资者、企业领导和其他性质的一些阅读者。这其中很少有人拥有会计知识,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与他们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对于财务报表的内容他们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并对报表的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做好附注和附表,对财务报表中所涉及的一些专业性内容或是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进行批注。这样企业的所有相关人员就都能够很好地了解报表的具体内容并对财务报表进行综合性分析,促使企业财务报表真正地实现公开化和透明化,这对于企业正确制定下一个政治决策或是经济决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对财务报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细致认真,从自己的岗位做起,做出属于自己工作岗位的贡献。此外,做好财务报表工作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对于国家的和谐安定及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琳.论财务预警方法及其原则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04).

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范文第4篇

摘要 本文首先对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论述,最后,制定了改进现代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 财务报表分析 局限性 措施

当前,加强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不仅可以对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进行准确的评价,同时,还能够对企业预算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进行全面的评价,对于企业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资料存在的局限性

由于财务报表资料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使得该报表分析人员难以准确地明确财务报表中所要反映的企业整体情况。在制定财务报表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为其提供了相应的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应结合企业已经实施的会计政策进行一番准确的判断。比如,关于存货的计价,企业应结合具体情况,采用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诸多方法对具体的存货成本进一步明确。一般情况下,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使得企业同一报表项目产生出了各种内涵,并且,由于会计方法自身的局限性,所得的会计数据未必能够将企业实际情况全面地反映,比如,企业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等均属于预算数额,这一预算数额涵盖在构成费用中,对会计报表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2.财务报表分析法存在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对上市公司所递交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阅读后,通常会直接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完全忽视了将该数据中需要剔除的部分删掉,比如将企业中还未实现的利润以及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剔除和处理、对企业存在的不真实资产以及负债进行剔除等。对于企业一般投资者而言,常常会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收入与利润质量、负债与资产质量等不加以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所制定的财务指标仅仅作为分析者的参照依据,要想更深入地分析,还必须由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来决定,并且,和分析者的角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存货周转率能够将存货变现能力的高低程度全面地反映出来,报表使用者实际分析过程中,应全面分析企业当前所处的行业特征、存货结构等各环节,从而获悉企业实际营运能力。资产负债率主要将债权人权益在企业整体资本中所占的比率充分地体现出来,不管是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者,该指标均是相关者决策过程中所采用的核心指标,不过,他们有着各自的考虑角度。

3.财务指标分析存在的局限性

具体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财务指标分析主观上存在的局限性;财务报表是财务人员在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准则以及制度等基础上而制定的,所以,其中难免夹杂着部分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失误情况,严重者有着恶意隐瞒的倾向。由于分析者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张报表,最后所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报表分析的结果。另一方面,财务指标分析客观上存在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存在的局限性。首先,流动比率;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流动资产都没有清偿能力,并且其中涵盖的部分项目无法变现,因此,并不是说高流动比率就一定指的是企业对短期债务有着良好的清偿能力。其次,速动比率;实际中,速动资产将企业中变现速度较慢的存货进行了扣除,对于流动比率存在的不足现象予以了一定的补充,不过,涵盖在流动资产中的应收款项是不是能够收回以及坏账准备是不是足额计提均在很大程度上对速动资产及其比率造成影响。所以,如果速动资产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良应收款项,企业就很难将其短期负债偿还能力科学合理地判断出来,大多数企业就是钻了这一空子来粉饰报表,对多数信息使用者造成了严重的误导。

二、改进现代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措施

1.加强财务报表的分析

大部分企业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将利润指标作为主要的参照对象;新会计准则在使用了资产负债观之后,从本质上讲,任何一个企业的最终利润不仅是在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资产和负债期初、期末的变动情况对其形成也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并且,涵盖了利润中还未真正实现的损益;上市公司在采用了新会计准则后,它的利润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波动及虚化的特征。报表分析者应在当前的资产负债观下,对企业所有资产和负债以及今后时期里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情况加以必要的重视,也就是说,全面了解其今后时期里企业利润获取的实际情况,不要对信息含量较小的综合性利润指标有太多的重视。

在深入分析财务报表的同时,还要对其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年报及季报、经营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等进行分析。但是,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实际分析时,使用者往往缺乏详细的分析,最终所做的决策可能存在严重的失误性。

2.进一步增强报表分析者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实际中,无论使用的是哪一种财务报表分析法,能否获取准确的分析结论,完全依赖于工作人员的判断力。应定期对从事该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确保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报表指标的判断和解读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培养他们掌握与了解市场营销、会计、战略管理等诸多的知识,充分利用先进的财务报表分析法及其有效工具,实际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分析理念,以使自身在分析相关问题时,有着较高的判断能力、运用能力等,以帮助企业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对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3.对资源的效能结构和企业创新能力加以分析

怎样才能将企业中所涵盖的资源作用全面挖掘与发挥出来,是每个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的一大环节。企业中包括的资源有着诸多方面,比如,分析企业中人力资源效益情况,对于进一步优化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有着重要意义;分析企业政策效益,能够清晰地获悉企业所制定的财务策划、税务筹划作用是否有效地发挥。在对企业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时,一项核心指标就是无形资产,加强分析其效益,能够准确地检验出企业无形资产实际运营能力。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内在动力体现的是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在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必须加强分析企业所具有的科技创新能力,这对于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利用诸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首先,将定性与定量两种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进行定量分析时,所做的判断应是定性的,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做好定量分析与判断工作。其次,将动态与静态两种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进行动态分析,在对企业以往的情况全面了解后,对现阶段企业情况可能会产生的结果加以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对自身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一番预测。另外,将个别与综合两种分析有机地结合;由于财务指标的数值有着相对性,所以,即使是相同的指标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所反映的问题各不相同,有时候,所得的结论呈现出了相反的现象。比如,涵盖在资产管理比率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越高,反映了企业具有较高收账效率、较好质量,但是,企业所制定的信用政策十分严格也会导致该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去了诸多的负面影响,致使其原有的某些机会成本不复存在。所以,实际财务分析与评价过程中,仅依赖于单个指标是很难将问题充分说明的,应按照某一指标对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影响程度加以全面、深入的分析,唯有如此,最后所得出的结论才是精确无误的。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极其复杂,且变化多端,在对这些外部环境进行定量分析时,具有较大的难度,不过其会直接地影响到企业财务报表状况及经营成果。所以,进行定量分析过程中,要有定性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做好定量分析与判断工作,将人的丰富经验及量的准确计算在企业中所占的功能作用全面地发挥,以提高财务报表分析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有着诸多的局限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制定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同时,还要从各企业的实际情况角度上出发,将当前所使用的财务报表分析与评价法进行必要的整改,以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要求相适应,提供诸多的高价值会计信息给报表使用者,以满足他们的实际之需。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4.

[2]陆正飞.财务报表分析.中信出版社.2007.8.

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范文第5篇

如何改善汽车业的财务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汽车行业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应对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实现了全行业稳定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927.18万辆,同比增长4.6%,销售汽车1930.64万辆,同比增长4.3%,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1年分别提高了3.8和1.8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1552.37万辆和1549.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2%和7.1%;商用车产销374.81万辆和381.1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7%和5.5%。2012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17家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9万亿元,同比增长3.3%;累计实现主营业收入2.41万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利税总额3916.85亿元,同比增长0.6%。2012年17家重点企业(集团)中,有8家企业(集团)的营业收入高于上年同期,9家企业(集团)营业收入低于上年同期。营业收入前5家企业(集团)依次为:上汽、一汽、东风、北汽和中国长安(微博)。5家企业(集团)的增速,上汽、一汽、北汽和中国长安高于上年同期,东风低于上年同期。其余12家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华晨、吉利、宇通和比亚迪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增速在5-25%之间;江淮、东南、金龙、广汽和陕汽营业收入同比降幅在10%以内,重汽和庆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奇瑞超过30%。

8家上市汽车公司2012年度财务数据指标

一、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它不仅是债权人关心的问题也是投资人关心的指标。在以上的8家汽车上市公司中,流动比率最高的是江铃汽车,为1.78。若仅从流动比率来看,其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强,但其速动比率过高为1.53,表明该公司流动资产利用效率低。相比较而言,长安汽车和江淮汽车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是非常低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是0.80,0.6和0.84,0.74,特别是流动比率,都没有达到1,由此可知长安汽车和江淮汽车的短期偿债能力太弱,应引起管理层的注意和重视。资产负债率是反映长期偿债偿债能力是一项重要指标,一般认为,该比率维护在40%~60%之间较为合适。以上8家公司,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上的有长安汽车和江淮汽车,并且接近70%,而江铃汽车的长期负债率为37.54%,低于正常值的范围,说明企业管理者较保守,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所以这三家公司的管理层应重视其长期偿债能力。

二、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分析是对上市公司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财务分析,营运能力分析不仅可以揭示上市公司的资产营运效率,她对揭示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甚至是盈利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表中应收账款周转率最高的是一汽轿车,达到了279.39,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说明企业奉行了比较严格的信用政策,指定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过于苛刻,从而限制销售量的扩大,影响盈利水平。最低的是宇通客车,仅为8.28,与其余几家公司相比,差距很大。除福田和东风在20次左右外,剩余的4家企业全都高于50次。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除个别企业外,周转次数差异并不是很大。固定资产周转率大约在5~8次之间,表明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效率较好;而总资产周转率大致分布在1.4~1.8次之间,说明大多数汽车公司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高。

三、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我们知道,净利润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二是所得税率。以上8家公司净利润率最高的是长城汽车,达到13.2%。而一汽轿车的净利润率竟然出现了负值(-3.2),究其原因,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周转率是279.39,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从而限制销售量的扩大,影响盈利水平。东风汽车的净利润率也比较低,仅0.12,而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的营业收入并不低,但净利润却不高,表明公司的营业成本太高。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借鉴其他企业的经营模式,降低成本。从总资产报酬率来看,长城汽车的最高,达到15.12,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的状况好,资产运营有效。一汽轿车的总资产报酬率也出现了负值,为-4,61,其实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也是由于销售量低,盈利能力差。

四、建议

通过以上的财务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的汽车制造业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表现明显的是一汽轿车,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太高,该公司应该放弃现在奉行的较紧的信用政策,适度放宽信用条件,制定积极的销售政策。宇通客车与一汽轿车实施的信用政策恰恰相反,由于信用政策过于宽松,导致应收账款收不上来,从而速动比率比较高。该公司应该催收相关账款,修改赊销政策,降低舍销额度,同时审查客户信用,严格信用政策。东风、福田、一汽这三家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太低,表明库存管理不力,销售状况不好,从而造成净利润率过低。这三家企业可以准确定位产品,找准宣传卖点;同时降低产品价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江铃汽车的资产负债率低于正常值范围,经营过于保守,该公司可适度增加负债,向银行借贷,或通过证券市场融资,以便更好地发挥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的作用。而长安和江淮的资产负债率高于60%,这两家企业虽不用减少公司的负债额,但应尽量不再增加负债。

五、总结

总的来说,对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我们应该综合的分析各个指标,从而得出对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的总体认识。总体来说,针对不同的财务报告分析主题应该选择不同的指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的到自己最关注的信息。

参 考 文 献

[1]2012年中国汽车工业行业分析报告.中国行业研究网.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