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心里健康辅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青春期 稳定剂 矫治途径
一、前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人类的未来。祖国要强大,人类要进步,青少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我们要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中,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心里不成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对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能力做出良性的反应。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和疏导已成为学校、社会、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据我所了解部分学生考试前与考试中的紧张感和“晕场”,生活与学习中的“过度焦虑”,人际交往中的“恐惧症”和“闭锁症”,个别同学甚至发生了严重撒谎、早恋、离家出走、逃学等与心理障碍密切相关的不良行为。究其原因,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成长中离不开的场所,如家庭主要成员不全,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原因。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如学校的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遇到事情不会处理,精神紧张、焦虑却不会及时调节,都会造成心理失调,易导致心理障碍。
3.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的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
三、正确认识,确定心理健康的矫治途径
1.能正确认识现实,与社会环境保持积极平衡
学校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必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创造条件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青春期课程、讲座,还设立心里热线咨询电话;定期举行心里知识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学生能正确认识现实就是辩证的、实事求是的认识现实,不偏激、不固执、不主观、不脱离现实,客观的认识自己,对遇到的问题、困难、遭受的挫折有正确的态度。用冷静理智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指导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毅力和坚韧的性格。
2.情绪乐观、稳定,避免焦虑、忧愁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逐渐从家庭独立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心里很脆弱,需要细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对前途的信心,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准备技能上,用冷静乐观的态度去迎接社会的选择和挑战。学生学习获得成功,老师应该给予鼓励,遇到挫折应该给予理解和安慰,不要打击学生的情绪,应该给学生有一定成长的空间,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3.热爱学习和工作,有脚踏实地的意识和作风
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但人的成才不完全取决于智力的优劣,它还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专心致志等。现在很多中学生怕苦怕累、意志薄弱、追求享受等,都是心里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人,能以苦为乐,精神充沛的从事有益的事情,把精神价值的升华当作人生的最大追求。
4.乐于与人交往,待人有良好的心境
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以礼相处,同情人,帮助人,不歧视,不欺侮弱小,不盛气凌人,不无理取闹,则是衡量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又一标准。现在有许多中学生缺乏理智和谦让、宽容,我们要教育他们学会谦虚、诚实、守信、热情,能正确对待老师的严格管理,时时处处把帮助别人作为培养自己健康人格的最高准则。
【摘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终身的发展 。当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重视 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教育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以下探讨,并提出几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希望能给予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关健康教育
引言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终身的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他们的饮食 、身体 、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很少去关注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那么何谓心理健康教育呢?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人身体的心理健康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 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 ,事业成功 ,心理健康维护,它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 、发展、 这两个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 成才;心理健康维护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生长发展,能适应成人。就其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 。补救性教育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这两种教育也属不同的层次,发展性教育主要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主要是面对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发展心育教学,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积极进行心理训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 。重点开展团体发展性教育和个别发展性教育,积极开展团体补救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础上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计划 、有目的、 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响;使学生在补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谓心育教学,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之前,有必要了解学生的智力 ,气质态度与性格 ,心理与行为问题等方面 如果发现学生在理解能力、创造力、学习兴趣、合作精神、 自尊、责任感、挫折容忍力 、环境适应 、性心理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应以此为根据,同时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原则,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 。目前不少中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一方面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为重要的方面是给学生进行心理训练 、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来进行的, 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真正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 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排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并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心理咨询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前来咨询的人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之能及时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 ,学校应设心理咨询室,由经过心理咨询专门培训的教育者,对前来咨询的学生举行咨询和帮助,使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学生或者心理处于程度较轻的不健康状态的学生恢复到健康状态。学校应成立以院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以心理咨询中心为核心,建立一个由学生心理协会、院系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三级心理保健网络:(1)学生心理协会。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培训一批心理卫生骨干,充当心理保健员和学生咨询员,他们生活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同学中的问题,并介绍、推荐有问题同学去寻求专业帮助。(2)院系心理辅导员。对院、系层次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部工作人员甚至课任老师等,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初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学会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并具有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3)心理咨询中心: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与救助,以帮助那些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
3 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性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 平和稳定、 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以便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失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 ,父母的教育观念 、教养方式、 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整体素质的转变,首先应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因为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了教师如何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在现阶段我国教师群体心理抗逆能力普遍降低的。什么是心理抗逆力呢?抗逆力是一种相对能改变、能抵抗压力的能力──即使面临社会逆境依然能够坦然面对的能力。导致了教师抗逆力的降低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在艰巨复杂的教育任务面前需承担前所未有的压力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均对青少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需要时刻分析社会的变化所引发的各种青少年问题,并努力通过教育的途径加以解决,这其中探索的艰难可想而知。近些年来,我国在基础教育环节不断地在进行各种课程改革,教师需要时时面对新的教学任务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工作的压力再加上部分教师家庭生活中遭遇到的种种逆境,直接导致了教师群体的种种心理危机。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将直接对教育的过程和效果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关注教师的心理危机及他们在社会的逆境中失去的心理抗逆能力,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引导,不仅是良好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 造成青少年心里健康的原因;
其一,家庭结构 ,由于父母的离异或缺失而导致的家庭结构不完善或破坏,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关爱 其二,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错误的教育观、师生观、特别是有些教师道德修养较差,态度粗暴,心理不健康,动辄训斥变相体罚学生。
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 、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 ,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5 结束语
现代人类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在中小学生及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当前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大致可分为学习类、 人际关系类、 情绪类、 人格障碍类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 .第 1 版.济南:山东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3.
【关键词】留守青少年 隔代教育问题 对策及建议
农村留守青少年是新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由于条件的限制又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只好将他们留在家乡,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由祖辈代养。如今在农村,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管孙辈的“隔代教育”现象相当普遍,这种教育模式的兴起也引发了不少问题。
农村留守青少年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所产生的效果和引发的问题往往是在受教育者的身上体现出来,农村留守青少年隔代教育中的问题更多的也还是体现在农村留守青少年身上,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方面,深深烙上了隔代教育的印记。
学习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一部分隔代教育背景下的留守青少年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作业完成情况糟糕,抄袭作业或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司空见惯,有的隔代家庭的学生在父母外出后甚至出现了厌学、弃学现象。
心理健康难以保障。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隔代监护人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重养不重教、重物质轻精神,一般采用温饱式的教育,根本无法切实感知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动态,难以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
道德教育问题突出。农村留守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主流是好的,但也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在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方面出现了危机。例如,他们有的为人处事带有盲目性和冲动性;有的存在小偷小摸的行为;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个性发展深受束缚。老年人特别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子孙女容易迁就和溺爱,怕出差错对不起儿女,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样样依着孩子、保护孩子,把孩子放在核心位置,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对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包办代替,使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形成了自私、胆小、任性、倔强、娇气等不良个性。
亲子关系逐渐淡化。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长期与孩子分离,他们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无法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孩子在长时间缺少父母关爱与感情交流的情况下,他们由“想念父母”到“习惯没有父母的生活”再到“感觉父母很陌生”,父母的形象就这样在他们的脑海中日趋淡化。
农村留守青少年隔代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育者素质不高,教育意识不强。一是从直接监护人来看:作为孩子直接监护人的父母,他们在外出务工与子女教育之间进行选择时,往往选择前者。当然,面对生活的压力,这是他们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无论怎样,它都造成了一种结果,即孩子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成长,接受隔代教育。二是从临时监护人来看:与留守青少年在一起生活的隔代监护人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肤浅。对于隔代人的教育,他们往往仅停留在保证吃饱、穿暖的层面上,他们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需求之间形成极大的落差,无法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三是从学校方面来看:由于其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于农村留守青少年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同时,由于有些教师缺乏相关的教育技巧,根本无法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和误区。
教育主客体之间及教育主体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一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外出务工的父母一般以电话、书信的方式与子女联系,所谈论的话题除了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叮嘱孩子听话,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变化与思想道德状况。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变化不定,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很可能会变得暴躁、古怪。二是临时监护人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临时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多为文盲或半文盲,不能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及心理上的问题。祖辈间的代沟也使他们缺少有效的交流,孩子心里有话,受了委屈都不愿和他们讲。尽管祖辈为孩子付出了不少心血,但他们毕竟代替不了孩子的父母。三是孩子的父母、临时监护人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这三个教育主体间交流甚少,有一些家长和临时监护人从未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不知道孩子的老师姓什么,也从不去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等等。
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解决好农村留守青少年隔代教育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留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
政策方面:构建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从政策层面来说,应着力推进法律的完善和有关政策的调整。一是加强指导,强化责任。要大力宣传法律赋予父母对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强化监护人责任,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督促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二是制定政策,维护权益。推动有关部门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监管、教育和安全保护等工作并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措施。依法维护好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逐步消除社会上对这些孩子的忽略、淡漠甚至歧视的现象,切实保障他们的生存、发展、参与等各项权利,特别是要加大对侵害农村留守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法律帮助。
学校方面:构建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监护网络。一是建立健全的家长学校。在目前不太可能改变父母外出的情况下,举办各种形式的祖辈家长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办各种形式的隔代家长学校,把“临时监护人”请到学校来或送教上门,向他们宣传先进的家教理念,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指导他们搞好家庭教育。二是建立“留守青少年”教育的预警机制和长效机制。可以采用寄宿制、分片管理制、跟踪辅导制等措施加强对“留守青少年”的管理和督导,为“留守青少年”编制联系卡,与他们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加强与留守青少年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托管人的联系,共同协商教育对策。教师可以采取结对方式,积极履行“家长人”的角色,对“留守青少年”进行一帮一的、人性化的、家庭式的关爱。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专题讲座,为“留守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调适“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为“留守青少年”建立心理档案;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咨询信箱或咨询电话,为“留守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家庭方面:构建以父母亲属为主的家庭监护网络。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庭教育者本身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道德规范,不但要注意言传,更要注意身教,树立好榜样作用。同时祖辈和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理解和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同时要不断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多打电话、多写信等方式询问孩子的情况,及时与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近况,督促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担负照管孩子教育的老人要注意多观察孩子,留意孩子的一言一行,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多向孩子的父母反映孩子的情况,以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心组织“学习道德模范,争当美德少年”主体活动。一是开展“道德模范校园行”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学习道德模范校园行活动,在未成年人中掀起学习模范、争当“小先锋”的热潮。二是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三是积极参与孝感市第二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树立未成年人道德楷模。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打造“诵经典、传文明、做孝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品牌。一是开展“诵经典、传文明、做孝星”活动,努力打造一校一品的德育特色品牌。二是组织开展“诗润荆楚”主题教育活动,让优秀文化成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三是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净化社会文化的环境,着力为未成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文化环境。一是开展暑寒期集中行动。联合文化、教育、工商、公安等部门强力推进网络、网吧、荧屏声频视屏、校园周边环境的净化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二是深入推进的创建文明网站、文明网吧活动,推动文明上网、文明办网。三是加强文化产品创新推介和文化服务占领未成年文化市场。
加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拓展未成年人课外实验体验活动的乐园。一是加快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步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二是稳步推进“社会少年宫”建设,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三是着力打造“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据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对2008年至2010年进行心理咨询的7319人调查显示:居首位的人群是学生,占29.18%,其次分别为公司职员、无业人员等,其中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情绪,占30.77%,其余依次为睡眠、焦虑、抑郁和学习等心理问题。
据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逄淑涛介绍说,统计数据显示精神疾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发病率快速上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2008年青岛市曾对青少年进行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发病率为15%至20%。与今年的调查结果——15.3%的发病率相比,短短两年时间里,中学生的“心病”发病率增长近5%。在心理咨询门诊中,病人年龄已突破传统认为的“12岁危险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应引起社会的反思和关注。
心理问题不能等同于思想问题
“以前总说‘年少无心事’,可如今恰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心理问题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已成心理疾病高发人群。”市精神卫生中心逄淑涛院长介绍,市精神卫生中心对2008~2010年进行心理咨询的7319人的调查显示:居前五位的为学生、公司职员、无业人员、普通工人、退休人员。其中,学生就占了前来咨询人数的第一位,平均每3个前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市民中就有1个是学生。
逄淑涛介绍,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室日前接诊了一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其入院之前,他的情绪极不稳定,发火时会和父母“动粗”,打起架来什么东西都往父母身上砸,直到看完心理医生,他的父母才知道孩子已经有“心病”一年多了。这是典型的亲子沟通不畅,也给每个家庭敲响了警钟。
据了解,目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多集中在厌学、早恋、网瘾、焦虑、多动症等。其中抑郁症占36.5%,焦虑症占26%。而困扰青少年的抑郁疾病主要表现是失眠、焦虑、学习不专心、脾气暴躁等。
今年10月10日是第1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宣传的目标人群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目的就是提升民众对人际交流的关注度。
在传统观念里,对中小学生出现的一些诸如厌学、学习不专心、脾气暴躁、多动症等问题,家长和教师主要从思想上、品德上找原因,而忽视从心理疾病上分析。专家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学校、家长在教育青少年成才的同时,还要帮助其成人,让青少年有一个健康的身心。继续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当成思想或品德问题去解决,显然是不妥当的,难以对症下药获得实效。
蹲下身子和孩子平等交流
调查发现,60%的年轻人发生心理问题都与父母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现在95%以上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孩子受到的溺爱、保护和压力也与日俱增,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和情操教育,从而导致孩子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很多孩子明明出现了心理问题,宁可采用跟同学说、写日记、自残等形式发泄,也不会跟家长、教师交流,这中间不仅仅是代沟的问题,更需要作为成年人的家长或教师蹲下身子,与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交流,让他们感到我们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而不是动不动就会板起脸训斥的长辈。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心里刻下深深的印痕。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尽管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但父母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强的,也最持久。
为人父母,我们需要一颗善良的心,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也拥有:我们需要宽容地对待他人,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也能与人友好相处;我们需要勤勉工作,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将来也能这样……因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必将在今后的某个时间显现。
所以,为人父母者,要多照照孩子这面“镜子”,切切实实承担起教育好孩子的使命。孩子有了“心病”,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学校推给老师,这样做,不仅是对自己对家庭的一种责任和承担,更是对社会对国家做出最好的贡献和回报!
健全心理咨询制度 成立健康教育基地
在每个人15年左右的学习生涯中,遭遇到的困惑实在是太多了,学习压力、择校困扰,考试焦虑……而进入青春期以后,开始跨越童真与成熟,没有人教他们该如何面对“渐渐长大的自己”,他们摸索着前进,跌倒、爬起、委屈、担心、来自异性同学异样的眼神和自己那砰然心动时的茫然无措…… 他们以为自己是大人了,可却没法跟爸爸妈妈老师等交流,忽然之间父母们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了,然而,纯真的他们还是那么的脆弱,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呵护和关爱……所有成长中的孩子就在这样的跌跌撞撞中伤着、痛着、前行着!
复杂微妙的师生、同学、异性和家庭等关系,使得青少年“心有千千结”,内心充满了困惑或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解决问题的良药。
然而,即使这样,现实还是不容乐观。除了那些时有耳闻和见诸媒体的有关学生因心理原因犯罪或轻生的极端事例,还有更多权威机构针对青少年展开的心理调查的数据,都在提醒我们:虽然社会在进步,物质生活在日趋富裕,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却似乎有滑坡之虞。
目前,青岛市大中小学校都在不断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制度、培训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以集体或个别辅导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旨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政府对心理咨询的关注和投入也在逐年提高。2007年青岛市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该基地突破咨询室、电话间和教室的局限,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了新的家庭、学校、社会交互作用的心理教育模型,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另外,青岛市还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一名精神疾病防治医生,为社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开展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目前市内四区已有6000余名精神疾病患者被纳入社区管理。这些做法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推广,尚未开展的地区也应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