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在全国高校扩大招生初期,农学专业本科教育仍以农学“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为培养目标。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普通高等学校农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作了新的描述: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具备开展与农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创造和敬业精神的农学学科复合型人才[5]。宜春学院适应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面向就业市场及地方农村经济建设,对农学专业培养方案于2006年至2013年先后进行了四次较大修改。针对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2009年培养方案修订时在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培养……能在基层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或在农业相关企业从事市场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内容;面对自主创业成为今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2011年及时调整了培养目标;秉承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宗旨,2013年明确提出了“培养能运用现代农业科学知识,……能在农业相关领域创业发展,……的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走创业发展之路,成为地方农业发展的科技型农民企业家。

2农学专业创业型课程体系构建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扩展为“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培养,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转变,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从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转向为“保持传统核心课程、补充创业教育课程”的创业型课程体系。2.1创业型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农学专业创业型课程体系构建,一方面要满足传统农学专业教育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农学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地方院校,着眼“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创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适应地方农业特点开展自主创业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农学专业创业型课程体系基本框架的课程模块保持传统农学专业教育基本课程模块,在相关课程模块中设置一定比重的创业教学课程及内容。2.2课程体系中创业学科拓展传统农学专业教育侧重于“作物学”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配置,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及市场对农产品的多样性需求,从而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创业的知识需求。着眼于学生将来自主创业,农学专业创业型课程体系应以农学学科为主,拓展其他学科领域。经多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在保持“作物学”的专业学科地位的同时,将市场营销及人文学纳入专业学科同等重要的范畴,并逐步将专业课程拓展到农业发展学、动物科学、园艺科学、微生物学、蔬菜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图1),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科知识,为学生构建了扎实的创业学科基础,拓展满足创业发展需求知识,学生毕业后能根据各自所掌握的创业资源,走多学科相结合、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创业之路。图1创业型课程体系学科构建2.3创业型课程体系的功能延伸课程体系功能体现在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现代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要求学生的专业能力、创业决策能力和创业技能与时俱进,课程设置也应具有更全面的功能延伸。地方院校农科大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农业第一线创业,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创业型课程体系不仅要让学生具有本专业基础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也应具有农产品流通、市场信息处理、企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业管理能力,更应具有在特定的创业情境下实施创业的决策能力和创业技能。围绕创业能力培养,一方面,结合赣西地区丰富的有机农业、观光农业资源,我们在课程配置上除开设传统专业主干课程外,开设了《植物组织培养学》、《园艺花卉学》、《植物资源学》等课程,增设了现代农业发展技术课程《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农艺设施学》等,从而使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功能上得以延伸;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传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创业理念与案例,如本地区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的典型案例,从而使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上贯穿始终。围绕创业管理能力培养,我们选择设置了《经济管理学》、《农资市场营销》、《推广学》、《农业法规》、《科技写作训练》、《农村土地利用与规划》等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课程内容,而且要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结合创业提出创业管理中的见解。围绕创业决策能力培养,通过《创业实践》课、专业训练、在校自主创业实训及创业实习。创业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决策的实践机会,而且显示了提升学生实际创业决策能力的功能作用,拓展了学生自主创业素质。2.4创业型课程体系技能培养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必须掌握实用的创业基本技能。围绕创业技能培养,强化了专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实训(图2),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一是新开《创业实践》课,结合专业特色建设,采取创业案例文件检索、创业典型调查、创业学习交流、创业设计与实训为实践环节,选择当地奉新县、上高县等地大学生农业合作社创业典型等为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开展创业实践。二是专业技能训练融入创业实训,以学生掌握作物生产技能,熟悉生产环节,全面接触生产,牢固掌握作物生产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训练并融入创业成分,如作物种植技能竞赛中,将作物种类及品种选择、产品销售、效益分析纳入竞赛内容,使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得到创业实训。三是课程教学实习与创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安排实践教学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作物生产与植物保护等教学实习,利用万载县国家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这一本地优势资源组织专业实践,体验有机作物生产创业。四是鼓励学生在校自主创业,自主进行创业设计,实践创业过程,实施农产品市场流通运作,亲历创业的滋味,收获创业的成果,积累了自主创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综合能力。五是创业与毕业实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参与创业,接受创业煅炼。

3运行效果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农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陈宏涛(1977- ),男,天津人,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天津 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沿海都市型农业背景下农学学科特色专业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e02-0901)中国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100-02

随着农业科技和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变革,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这些外部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变促使地方农业院校农学专业需根据自身的性质、现实发展状态,找准专业特色和优势,科学、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并适时调整。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和地方农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质

1.行业性。从知识结构来说,面向“三农”,根据农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构建知识体系。由于应用型本科是以行业为中心设置专业,不是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群),专业口径应更宽,专业基础理论则应该更厚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的专业知识,例如大田作物耕作栽培、遗传育种、农产品贮藏及加工、技术推广的知识,从而具有发展潜能和技术创新能力。

2.应用性。从能力结构来说,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不仅是继承性应用,而且是创造性应用,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社会性。从素质结构来说,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如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交际能力等。

二、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着力点

1.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往由于重理论轻技能、重教学轻实践,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业能力较差。应从实际出发,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强化素质教育,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满足社会需求的动态培养。随着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推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一味与重点大学看齐,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将新农村建设需求作为“中心”依据,强调“地方性、应用性”,形成自己的特色。

3.强调体系优化的科学培养。遵循农业教育发展规律,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专业特色,使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应在重视动手能力实践性培养的同时又重视理论基础的教育,避免延续应试教育②。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形成创新的意识。

4.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内心的主体性意识比较强烈,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就会使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丧失,影响创新精神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统一规格、千人一面,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活化人才培养机制,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进展

1997年开始,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回顾与思考的同时,以“学校—学生—社会”为主线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等农业院校素质体系,教育思想转向素质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状况和需求,确立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效型、复合型农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界定了“增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内涵③。

2000年后,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我国成功加入wto,尤其是农业生产形势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改变,农学专业以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结合天津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对就业及个性发展的需要,研究都市型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在21世纪综合素质提高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1999~2004级近400名农学专业学生参与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方案的试行,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知识结构更完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从2005年“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开始,是农学专业建设质量大幅提升的阶段,也是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形成阶段。为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建立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两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农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专业朝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方向,确立了“三创一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管理与社会需求接轨,凸显出为地方农业经济社会服务的特色。

四、培养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1.立足地方经济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实践需要,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三农”、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科学构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现“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天津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在专业方向设置等方面以“农”为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对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等诸多方面进行适当调整,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从而培养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转贴于中国

中国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社会需求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夯实基础、拓宽领域、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使课程体系具有“通、实、广、跨”的特点。通,即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增加,使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广,即将教学面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跨,即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种类,鼓励学生修双学位和跨专业选修,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专业课程从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遵循专业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好积淀;另一方面,根据天津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设置课程,同时也设置了反映学科发展和交叉边缘的课程,如“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开设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课程“分子生物学”;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诸多要素的综合应用型“农业推广”课程;为了让学生了解大农业,整合了“现代农业概论”,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了专业知识向产前、产后延伸。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了农业分析、作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实验室和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天津市级研究中心)。加大了大型仪器设备和农科类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实验室对全体农学专业本科生开放,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加强学校与社会、专业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利用社会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资源,构建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先后与农业企业共建了七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外实践基地。

在教学中做到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田间生产实践三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践、设计性实验相互衔接,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所有的实验教学都编制了教学大纲,实验开出率100%。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教师全部在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课题的有利条件,让学生较早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和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形成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实践”三元结构的教学模式。譬如在近两年教师的28项科研项目中,吸纳了全部农学专业本科生。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团队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注重专业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爱岗敬业,优势互补。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参与性的培养。农学专业已拥有专任教师21名,其中教授10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近两年,教师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12篇,申请专利2项,承担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23项,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5.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为载体,积极引导社团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专业实验竞赛、文化创意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平台。组织学生申报天津农学院科技创新课题,安排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学生课题项目的指导教师。通过课题立项,学生科研积极性提高,有效地培养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本科生申报学校科技创新项目45项。同时,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9篇。考取研究生数量比例稳定在30%左右。

6.建立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系统,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定期对教学文件、试卷及实验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领导听课等制度形成多条教学信息交流反馈途径。严格考试管理制度,考试方式由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口试、论文、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结合。在考试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五、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应充分发挥农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沿海都市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注重社会需求特点、同类互补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原则,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8.

②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8):5.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学 研究性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在农学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兴趣虽浓,但主动性不够,往往停留在上课听听,下课翻翻,考试力求过关的低层次上。因而,主讲教师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程设置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何在农学专业的教学中开好这门基础课程,提高实际教学水平,强化学生参与意识,达到教学的目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研究性教学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思路。本文是利用研究性教学的成果来构建农学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学》的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探讨教学改革的方向。

1 《农业经济管理学》研究性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

1.1现实的情况

“研究性教学”是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尽管研究性教学被提出并受到我国教育界重视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却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有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反映在专门的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和中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而在《农业经济管理学》课程方面却略显不足。

在我国农学专业农业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许多教师做了一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创新,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的纯理论的满堂灌式教学,初步形成了以理论的系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总的来说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导的落后教学模式,也没有从理念、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全面实现突破。现阶段,时代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知识为主导的全方位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远未形成。

1.2实施《农业经济管理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意义

从“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及实践的成果来看,“高校研究性教学”更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要求,有利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在高校的课程建设上,有些教师在诸如物理、化学、经济、统计和市场营销等领域的课程上做了“研究性教学”的改革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农学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方面,成果还很有限。因此,探讨农学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学》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解决《农业经济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某些问题,还因其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可以带动农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以提升专业层次的连动效应。

2《农业经济管理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研究性教学是教学的全方位创新,因而决定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1明确《农业经济管理学》在农学专业教学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学》是农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经济学、管理学、农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农业经济管理学基本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在农业生产、科研等过程中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农业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农业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任务,正确处理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2.2确定《农业经济管理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首先,在本课程的基础教学目标上让学生从更大宽度和深度上实现对《农业经济管理学》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索引资料的查询、阅读和研究,以及运用相关理论解释和分析农业经济管理相关问题,可以实现从内涵和外延方面深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教学内容体系的理解。其次,通过更多的媒介和渠道强化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感性认识。第三,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学》教学内容体系的专题理论研究,增强对这门课程某个理论或知识点更高层次的认识。最后,基于《农业经济管理学》教学内容体系的专题实践,实现对这门课程某些教学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实践锻炼。

2.3确定《农业经济管理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内容

(1)创新教学理念。改革的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的理念创新。只有研究性教学理念先行,才能使师生同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改革的开展和深入进行。实施者应重点探讨教师和学生应如何构建有利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理念创新的体系,撇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研究性教学的指导下,推陈出新,初步生成适合本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在教师和学生中推广并形成研究性教学的基础模式。

(2)改革教学内容。研究性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实施者要根据《农业经济管理学》课程内容的特点,结合《农业经济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有选择地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下转第59页)(上接第50页)进行改革突破,逐步形成开放性的,并具有传统教学优势的《农业经济管理学》课程研究性教学内容体系。

(3)改革教学形式。研究性教学有多种教学形式,如科学研究教学形式、课堂探讨教学形式、实践性教学形式、课外活动教学形式以及网络等多媒体探询式教学形式等。因此,教师要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学》课程内容的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以及现有的教学条件,研究、选择并实施研究式的教学形式。

(4)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传授知识,而研究性教学遵循的是适合《农业经济管理学》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由开放地开展探究式学习体验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系统知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则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将彻底打破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实现互动性、实践性和探索性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习与探索,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5)课程考核的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更多的是检验教学结果的闭卷式考核,考核的内容多是主讲教师讲的知识体系,只侧重基本理论知识,从而忽视了专业技能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而研究性教学在强调知识体系考核的同时,更注重技术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核。这就要求实施者要能研究出多元化、多层次、形式多样的考核方案,并制定出本课程研究性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2.4选择和设计《农业经济管理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

根据《农业经济管理学》的课程内容,和农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应选择和设计相应的研究性教学方案和评价体系。

(1)从拓展理论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设计研究性教学方案。该方案必须强调理论知识教学与学生探索相紧密结合。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渠道,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阅读、理解和讨论,分析相关案例,并对相关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考核要求。

(2)对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内容,设计专题性的研究性教学方案,在老师进行讲解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专题性研究。在该方案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老师在承担教学和组织学生研究评价双重角色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实施研究。该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实践探索能力为主要目标,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优势,实现教学相长。

(3)组织学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进行现场教学或实证性研究性教学。该方案强调教学建立在现场指导或实证性调研的基础之上。把现场指导、调查分析、学生讨论、实证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农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实践,随着此项研究的逐步深入,必能改变该课程教学中满堂灌式的教学现状,将《农业经济管理学》的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葆华,高启达.《社会学》课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西部科教论坛,2009(5).

[2] 招清.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05(1):30~31.

[3] 陈静.《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3~55.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植物科学与技术 实践教学 探索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056-03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新世纪农科类院校新兴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标准的提高,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为人才培养目标总要求,将传统农学、园艺和植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及实践内容进行实质性融合,在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过程中,将传统农学专业整合提升为现代大农学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植科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既要有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三个方面,即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由于课程改革力度加大,植科类专业课程设置门类增多,实践环节也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有了量的增加。但是在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上,缺乏强有力的实践,在培养学生科研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上、团队科研攻关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上距离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改进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是培养植物科学类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现阶段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效果,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增强研究型实践教学为基本思路与举措,旨在为植科类研究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益探索。

一、当前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为本,实践教学为辅”在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中形成了固有模式,实践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处于“配角”和“从属”的地位。受此影响,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单独设置实践课程少,其所占学时和学分数的比重也很小;而且即使设置了实践教学课程,由于气候、试验地、人员配置等原因,实践课程的落实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另外,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过程中,方式简单、考核难度大,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

(二)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实质性实践训练

目前,试验实习基地、师资配备、实习经费、交通等实习资源缺乏,尤其是实习基地不能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而有效的综合性实习,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习基地一般由与学校有一定联系的科研单位、企业等承担,相关单位的人动、企业运行情况等极大影响着实习计划的执行,也影响着实习计划内容的落实。同时,实习单位或企业与学校直接利益的融合性较弱,缺乏相应协作与监督机制,合作兼容性内涵力不强。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浮于参观浏览与企业介绍,缺少实质性实践动手操作,未能达到实习中有效锻炼学生实践操作技术与能力的目的。

(三)先行教育培养机制难以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

以往教学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制定是以培养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实践技能为主要目的,主要着眼于本专业的几个主要专业课的实践活动,属于专业型精英教育模式。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实践活动单一,缺乏多方面、多角色、适合多个岗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随着大学扩招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转换,大学本科教育逐步向社会化、大众化教育发展,用人单位也往往以学生是否能够适应新形势、能否直接进行实践操作并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来衡量大学生能力水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以往的本科生专业性精英人才逐渐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方向转移。因此,专业型精英化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对大学本科生教育要求,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深厚基础理论知识且较强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模式

实践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实质性融合锻炼,是保证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快进入工作领域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植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完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建立“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学类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我国要积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优势地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等院校要针对社会需求,重新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作为农学类专业教学也不例外,要不断改革传统农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改革,才能培养出一大批的能够适合形势需要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人才,所培养的农业人才才能更具市场竞争力,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

1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传统农学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问题

传统农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设置的,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已产生了很多的变换,现代农业具有集约化的特点,农业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换,很多地方的的农业都实现了集中管理的生产模式,新型农业正在兴起,原有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还没有得到更正,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另外,现代农业的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农业贸易不断实现标准化建设,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而传统农学知识结构是相对狭窄的,传统的农业类人才培养目标是不适合现代农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是农学类人才培养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

1.2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较为薄弱

据调查研究表明,现在的农业类专业教学理论知识讲的多,而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都是只懂一些理论性的死知识,不能把知识与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不能用知识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也是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进入到实验室学习,也很少接触现实社会的农业行业,学生参与农业开发经营的机会极少,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更少,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是农业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学校要认真认真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农业人才。

1.3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现在很多院校的农业类专业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较多,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情况,专业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专业实践教学没有突出出来,这些问题都影响到学生的农业专业水平的发展,对学生的未来就业,创业都是不利的,影响到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2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2.1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农学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导下,选择学生需要的专业教学内容,进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实现以人文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就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坚持课内容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坚持促进学生共性发展与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农学类专业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2.2实现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农业类专业教育要实现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教学资源,能够积极组建学校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积极聘请一些校外专家对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指导。要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学生在校创业。要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只有实现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不断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例如,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组织实验教学,可以设立一些自然学科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师生之间充分互动完成项目内容,给与活动一定的经济支撑,这样,在项目实验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2.3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立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就农学类专业而言,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学校就要通过多种措施,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等多种教育手段,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第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学校要结合市场需要,进行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所学要的内容要及时补充到教材中去,要不断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满足社会的需要。另外,要加强教学方式的转变,积极实现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型教学等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学校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通过建立实验平台,实习平台,竞争平台,和创业平台等,突出实践教学,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综合人才,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