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小知识点

护理小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小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小知识点

护理小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梯 超载保护 失效

电梯从问世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由最早的简陋落后的升降机发展到今天各种先进技术集成的现代电梯,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改进和提高。近年来,电梯事故频发,电梯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成为电梯使用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2013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227起、死亡289 人,电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所占比重较大,电梯事故达70起,死亡人数57人。事故原因中,安全保护装置失效导致的事故达35起,占全部电梯事故的一半,是引起电梯安全事故的最大因素。在电梯中超载保护装置可以防止电梯发生超载运行,本文通过简要分析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的构成及运行特点及失效原因,制定了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的处理措施,确保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的安全可靠。

1 电梯超载保护装置

在电梯使用安全的技术保护领域,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主要解决电梯超载的保护问题,可以预防电梯因超载而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为了减少电梯超载事故,一般将电梯轿底设计成为活动轿底,并在轿底下设置若干配有电器开关的支电子传感器,当使用电梯时一旦达到其额定载重时就会触动电器开关,发出信号、切断控制电路并使电梯门无法关闭,而使电梯不能上下运行。这在电梯的保护装置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电梯在没有司机操作的运行状态下,超载保护功能可以确保电梯在额定荷载下运行进而保护电梯使用者和电梯所运送货物的安全。超载保护装置型式不同,装设位置也不同,常见的超载装置有活动轿厢式、活动轿厢地板式、轿顶称量式、i房称量式以及电阻应变式。常见的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安装见图1。

2 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原因分析

通过对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时所造成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并参照以往电梯检验的经验,电梯检验人员发现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发生失效主要是由于电梯超载保护装置误动作和超载保护装置不动作引起的。电梯超载报警装置误动作一般是在电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电梯载荷未超过额定载荷时就会动作的情况,这种故障称为电梯超载保护装置误动作。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不动作,是指电梯实际载荷超过电梯额定载荷时,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不会发出报警信号,且会正常运行,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也是引起电梯事故的重要原因。电梯超载保护装置误动作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因为曳引钢丝绳张力变化和钢丝绳自重等原因对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的干扰;第二种原因是电梯因蹲底等原因造成轿厢底部变形,导致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对检测应变量错误,从而出现误动作。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不动作的原因也有两种,一种是超载保护装置因锈蚀、老化等原因出现弹簧疲劳、橡胶块老化、零部件运行不畅等现象,导致超载保护装置动作时卡阻;第二种原因是霍尔传感器型的超载保护装置,电梯运行中因曳引钢丝绳绳头组合的弹簧伸缩引起横板旋转移位,导致霍尔传感器和永久磁体发生位移,在霍尔传感器中的的磁通量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超载保护失效。

3 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处理

处理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之前,需要确定是否失效以及失效原因,同时要进行详细的检验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专业电梯检验人员进行这项检验时一般会结合电梯的运行、下行制动以及电梯的平衡系数试验。通常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的处理方法两种,一种是将超载保护装置固定在两根以上的轿厢绳头上,这不仅能够防止永磁体和传感之间发生移位,还能够满足更多的钢丝绳连接的要求,从而更加精确的反映轿厢重量,这样还成功的避免了因钢丝绳张力不均引起测量误差这一问题。第二种方法针对目前曳引式电梯中使用最广泛的霍尔传感器型式的超载保护装置,这种超载保护装置安装在机房轿厢曳引钢丝绳的绳头处,维护保养时应注意传感器在电梯运行时传感器和永久磁铁的位置是否发生位移,这样可以避免在运行中因传感器移位发生保护失效或因超载导致溜车等电梯使用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提高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安全可靠性主要是在技术上进行控制,在电梯使用中对不仅要从设备上控制电梯的超载,也要加强电梯使用人员及电梯设备的管理。电梯的安全至关重要,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在电梯正常运行过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电梯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及检验维护等过程中均要加强对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的重视,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做好检验,做好预防措施,确保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安全。

参考文献:

[1]常寅飞.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5).

护理小知识点范文第2篇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2岁。于2005年7月28日16时被高压电击伤10分钟来我院急诊。查体:面色紫绀,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连接心电监护仪示:心电图为直线,SpO2为0。立即面罩人工呼吸,持续胸外心脏按压,频率约100次/分,同时开放静脉,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 mg,无反应,5分钟后又给肾上腺素2mg,SpO2为20%~30%,心电图为按压波(有时为室颤)。改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心电图仍为直线,SpO2在50%~70%。1小时后肾上腺素反复用量达12mg,利多卡因300mg,碳酸氢钠50ml,心电图示波由直线转为室颤,但很快又变为直线。17:20时继续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 mg,利多卡因50mg,碳酸氢钠50ml,心电图示波反复出现室速但很快又变为室扑茎颤。又给肾上腺素1 mg,利多卡因50mg,氨茶碱12.5 mg静脉注射,10分钟后心电图示波呈室上速,心率180次/分,SpO2在70%-90%。无呼吸,患者烦躁,给安定5mg、速尿20mg、地塞米松10ng静脉注射,同时头部降温,尼可刹米375mg静脉注射。17:40时心电图示波为窦性心率,心率为130~140次/分,SpO2为93%,血压80/58mmHg,又给山梗菜碱3 mg静脉注射,甘露醇125 ml快速静脉点滴,纳洛酮0.4mg静脉注射、0.8mg静冰点滴,呼吸囊控制呼吸。大约在18时呼吸逐渐恢复,呼吸浅快,频率为40次/分,患者烦躁,瞳孔缩小,光反射存在,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心率130-150次/分,血压100/66mmHg,给安定5 mg静脉推注,抗感染,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进一步脑复苏,营养心肌药物治疗。心率逐渐降为80~90次/分,呼吸20次/分,SpO2为94%,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继续支持治疗,给甘露醇、速尿脱水减轻脑水肿,加强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头部、颈部冰袋冷敷,保护脑功能等综合治疗。1天后,生命体征平稳,眼睛睁开,呼唤无反应,压眶试验有反应。2天后,患者呼吸循环稳定,肝肾功能正常,眼睛睁开,呼叫可转动眼球,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急转上级医院行高压氧治疗。半年后随访,患者能自理生活,部分记忆失忆,肢体功能正常,但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如开锁、穿针等。

2 讨论

高压电致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不常见的重危病症,现场救治是复苏成功的关键。此例患者抢救成功,有几点体会:(1)触电地点离医院较近,获得了最佳抢救时间。心跳呼吸骤停后,有效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是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3~5分钟是最佳抢救时间,8分钟后几乎无存活。要使患者得救,避免脑死亡,就必须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快速诊断,尽早复苏[1]。(2)在反复抢救心跳不复跳时,及时使用氨茶碱:腺苷受体拮抗剂氨茶碱,可作为肾上腺素的增补剂,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心脏停搏后,自主循环停止,体内腺苷水平明显升高,大量腺苷的存在不利于复苏成功。氨茶碱能对抗内源性腺苷的负性肌力、负性传导和扩血管作用,降低由腺苷引起的除颤阈值升高并消除对起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氨茶碱能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解除支气管痉挛,畅通气道而改善供氧[2]。本例患者及时使用氨茶碱使复苏成功,证明氨茶碱在心肺复苏(CPR)中能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增强心功能,改善预后。(3)CPR存活者中,20%留有脑损害。从心跳停止到CPR开始的时间不超过4分钟,从CPR开始到自主循环建立不超过8分钟,对脑而言这两个时间限定成为其功能损失的前提[3]。该患者在CPR成功后,及时行头部降温、降颅压等综合治疗,及时转院行高压氧足疗程治疗,使大脑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但仍留下部分失忆及精细动作不能完成,可能与高压电对中枢神经的直接损伤,送达医院已10分钟,大脑缺氧时间过长有关。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护理小知识点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并且许多科技产品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大放异彩,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其中之一。它集“原始黑板便于书写”和“普通投影方便展示”于一身,并且有着许多独特的功能,在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尝试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课有效教学良好途径。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促进有效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促进教师有效的“教”。其一,多层次的屏幕扩大了白板呈现信息的容量。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提供了类似于黑板上板书的空白区域,还提供了可对当前一屏或过去任何时刻保存的板书内容及插入的图片进行编辑的功能,并且可以将每一屏的内容保存成多种格式的文件,在课堂中根据需要再次进行相应的展示。

其二,易拖拽的资源库与即时录屏功能丰富了信息的展现形式。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有丰富的资源库,包括各种图片、图表、地形、地图、视频、音频以及Flash课件等不同形式的资源,资源范围涵盖各个学科,以多种不同的资源呈现方式支持信息展示,而且资源库支持自主编辑。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动态生成的丰富资源。教师还可以通过屏幕录制功能将自己或学生的操作录制下来,反复重现,便于学生学习和评价。

其三,操作的方便性和资源的易取性有助于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相对于多媒体投影技术只能支持教师展示预先组织好的、高密度结构化的数字化材料,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支持教师在准备的材料前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和编辑加工,能在多重交互的环境中灵活应对活生生的课堂教学,这样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其四,支持重复运用课程资源,有助于节省备课时间。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存储板书内容,供今后使用,或与其他教师共享,资源重复使用率高,易于分享。这样,教师备课的时间就会逐渐减少。

2、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促进学生有效的“学”

其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有丰富的、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常常充满乐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吸引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

其二,有助于营造互动和协作情境。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活动,往往需要通过在板前操作来实现,这样就很容易形成一个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核心的交互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所有学生能够很快融入到这一情境中,更有利于形成小组协作的学习模式。

其三,有助于促进课堂中交流行为的发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探究能力。比如学生可以走到白板前,用专用的电子笔或触屏操作在板面上进行书写、标注或演示,电子白板成为了学生展示个人成果并与其它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有效工具。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促进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教学探究

1、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抽象且分散,知识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有的模块自成一体,不像数学等学科知识之间是递进的,螺旋上升的关系。比如计算机硬件知识、软件知识、网络知识都是模块化很强的知识体系,每个模块中又包含许多分散的小模块。让学生记住这些零散的知识模块,就需要想方设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学习兴趣。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能够把需要讲解的抽象知识利用视频、动画等手段进行形象展示,最为主要的是可以对这些素材进行现场操控,比如编辑、缩放、旋转、投影以及较复杂的交互操作。既使课堂变得兴趣盎然,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2、在课堂中增加操作与展示环节。以往的理论知识课堂多采用教师讲授演示,学生听讲记录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操作与展示的机会,这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是相悖的。利用电子白板的手动拖拽和多窗口功能,能够使得尽可能多的学生拥有操作和展示的机会。比如在讲解计算机软硬件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将各种软硬件图片进行拖拽分组或模拟组装电脑,这样可以检测学生对常见软硬件的识别与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活动,每小组一个新建版面,分别进行操作和展示,最后通过教师和学生点评,给出各个小组的合理评价。这样一来,电子白板在课堂中就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学生在这个平台和氛围中,能够积极参与,兴致盎然的有效学习。

护理小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舒适护理;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前;应用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4.157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前使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有效性,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需要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对其中一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 值得进一步研究使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本院60例需要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上述全部患者都满足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相关适应证。通过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常规组及护理组, 各30例。常规组中男15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38.20±3.10)岁。护理组中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36.23±3.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都需要使用电子支气管镜完成检查工作, 同时需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完成工作, 在患者接受检查之前均需要进行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护理组患者则实施舒适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2. 1 准备工作 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生活习惯做好准备工作, 对患者病房内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有效的调整, 时刻保持病房的安静以及清洁, 促使患者可以生活在一个非常舒适的氛围下进行检查[1]。同时需要跟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 从根本上掌握患者的各种实际需要及满足患者关于疾病的合理需要。护理人员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 将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对患者讲解清楚, 促使患者可以对解除顾虑树立信心, 促使患者可以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 从而促使患者快速的恢复身体健康[2]。

1. 2. 2 麻醉护理 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前, 需要使用超声雾化器完成麻醉(常规组相同)[3], 指导患者取坐位, 对其使用雾化治疗, 在雾化器储物罐中置入2%利多卡因7 ml, 于患者口腔内部放置喷嘴, 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以及深呼气, 将雾进行反复吸入。常规组则使用传统形式的方法完成喷雾式吸入, 上述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完成[4]。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心理不适发生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自设问卷调查表, 调查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 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相应的护理干预后, 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33%, 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不适心理发生率比较 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 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以及抵触心理。其中, 常规组出现10例(33.33%), 护理组3例(10.00%), 护理组患者不适心理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3 小结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60例需要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 对其进行分组, 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 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适心理发生率, 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舒适护理干预可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适心理发生率, 同时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秀梅, 范晓云, 洪静芳, 等.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凝和氩气刀治疗中心气道狭窄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13): 1021-1022.

[2] 诸葛海鸿, 周岩岩, 周冬梅.电子支气管镜检查627例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30):325-326.

[3] 王东云, 王晓华, 张秀华, 等.护理干预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88例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21(14):58-59.

护理小知识点范文第5篇

运用分解目标教学法来提高耳鼻咽喉科的教学效果,实现耳鼻咽喉科的教学目标。方法:在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中运用分解目标教学法,在一个个不同的阶段内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让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耳鼻咽喉科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点掌握的程度都清晰明了,也就是某一种程度上说,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这些关键性知识。结果:实践证明分解目标教学法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中有明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结论:阶段性教学法可以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广泛应用,达到提到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

分解目标;教学法;耳鼻咽喉科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关注的重要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民众对医学院校、医院及医务工作者越来越高专业化水平的诉求,医生来源于学校,这就要求医学院校教育和医院培训更加规范,能够提供优秀合格的医学毕业人才和更加优良的医疗服务。为了满足时代要求,医学院校的教学方面进行着并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如何培养出更为优秀且符合社会要求的医学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耳鼻咽喉科教学经验,总结出分解目标教学法,教学效果提高明显,为此谈一些心得体会。

1 分解目标教学法的特点

1.1分解目标教学法是把教学内容和目标阶段性的分解,并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耳鼻咽喉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突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进行授课。

1.2耳鼻咽喉科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专业有其特殊性:均位于头部,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不容易掌握。且手术视野狭小,很难直观的学习和观察;与颅内结构毗邻,临床中操作难度大,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耳鼻咽喉与全身的疾病密切相关,作为人体最多的区域,诊断治疗的难度大,同时治病和美容要兼顾,最近就出现几例专门针对耳鼻咽喉科医生的恶性暴力事件,造成许多学生对这门学科没有兴趣,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耳鼻咽喉科病员较多,在医院内属于小科室,专业的耳鼻咽喉科医师较少,人员捉襟见肘,现实与医疗诉求矛盾突出。

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让知识变得不再枯燥无味,将授课内容分解开来,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将庞杂的知识点分解成有机联系的小知识点,纵横交织,逐层讲授,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相结合,理论领悟的知识立刻通过实践印证,提高学生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1.3实践证明,分解目标教学法相比以前传统的教学法是更为科学、合理以及人性化,能够在思想上转变学生的轻视和厌烦耳鼻喉科的现象,让学习变得有趣,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传统教学是“理论学习―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看似比较合理,实际上是理论和实践分割开来,学生往往不明白各阶段、各知识点的目标,往往在集中学习理论时,只能够凭想象,学到的东西无法立刻印证,是第一阶段理论学习时一头雾水,等到第二阶段见习时知识点忘记差不多了,只能靠印象去体验,甚至知识要从新学起,到第三阶段临床实践时由于学习时间过长,记忆不深刻,普遍出现书到用时方很少,不知道怎么操作,甚至对学过的知识忘记一干二净。真正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极少,造成重复学习,边学边丢的现象,极大浪费成本和时间。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量相应大幅度增加,通过增加课时量、实习时间的“填鸭式”教学根本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教师各知识点都要讲以备不时之需,学生只有死记硬背,尽可能多的记住知识,弄得双方精疲力竭,毕业学生谈起学校生活就一个字“累”。

3 分解目标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

耳鼻咽喉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都比较抽象,解剖位置繁多、复杂不容易理解;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检查方法复杂,手术空间狭小,不容易明晰观察的特点,我们用分解目标教学法进行解决。

3.1授课前。授课老师提前根据大学大纲要求,将需要学习知识点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划分出重点与非重点,通过列表的方式排列,找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各知识点串在一起,将每个授课的知识节点当成目标,逐个讲解。与实习老师成立授课小组,及时沟通,统筹规划授课进度,授课完毕立刻组织学生见习,及时消化掉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立刻解决,一个知识点学习完毕后组织测验,达到反复印证的目标。学生课前可根据老师所提供的阶段性教学目标,进行课前预习,使新课的学习或复习课中,能有效的抓住重点,进行高效的学习。

3.2授课阶段。每一堂理论授课前就给同学们摆明这堂课要知识点和主要达到的目标,概括讲述这堂课的内容,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引入相应的实例,对于确切的知识点针对性的讲述,经常提问或回忆要掌握的内容。预留好学生提问时间,到课堂结束时再次回忆一下,这样反复多次,让同学牢固记住知识点。

3.3临床实践时。当一个小的节点讲授完毕后,面对已经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时候,根据授课内容,在不同教学节点给学生设立不同实践内容和技能练习,及时安排相应的临床见习、实践。每天查房之前让学生复习授课的知识点,安排好工作任务和要练习的操作内容,定质定量及要达到的标准,参观手术操作并让每位同学有实践的机会,从一个动作到多动作连贯,从单个检查方法到手术操作。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留出时间让同学反复思考和练习,到每天下班之前带教老师对当天内容进行逐一考核,动脑与动手合理搭配,有针对性的对自身的弱点和不足进行练习提高,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4授课后。一个节点学习完毕,立刻将节点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考试结束后,根据答题情况分析出普遍欠缺的地方,强化训练,并留出专门时间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顾知识点,查缺补漏。

4 总结

阶段性的目标教学法首先需要老师对授课有整体的思路,是以授课为中心,通过实践相互印证,最后考核查缺补漏,达到熟练掌握的目标,各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脑力与体力搭配,使学习不再枯燥,同时提高了效率,避免了重复劳动。

在采用分解目标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在面对耳鼻咽喉科等一系列的专业知识,会有明确的目标感以及方向感。同时根据相应实践医疗活动,学生将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参与到教学中,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主动的进行真实的医疗实践。

分解目标教学法就是以现代的教育理论为基准,层层分解教育目标,环环相扣教育目的,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阶段性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学习和实习时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并贯彻于学生的整个实践过程中。这样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所重点的进行学习,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更显轻松,同时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利用阶段性教学方法进行学习,耳鼻咽喉科专业知识也会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文丽,叶金泉.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耳鼻喉咽科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

[2]黄雪辉,刘品,全晓国,张蕾,张雪燕,吴伟珍.目标教学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工企医刊,2013.

[3]骆秋芳,彭昕,鲁才红.课题作业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

[4]吴素清,黄春霞,黄荔红,张临.个性化临床带教模式创新初探[J] .中华护理杂志,2004.

[5]孔维佳,乐建新,陈建军,郑军,彭义香.高等医学院校耳鼻咽喉科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与“通才型”医学人才培养[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