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教育辅导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1-0000-01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Online Education Online Counseling
Zhang Haibo,Cui Yun,Liang Guosheng
(Distance Education College,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ge,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core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dominated. Lifelong education,talent and technology, resulting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model has not fully meet 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With the flexibility of online teaching,autonomy and resource sharing,etc.,to the learning needs of all levels of society to provide life-lo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facilities,reducing learning costs,improved social benefits,the better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learning the outstanding issues.To help students better learning,the network of the Institute offers a variety of types of learning reference materials,
but that does not meet the needs of learners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counseling,answering questions,
guiding,and promote learning and other non-academic learning services,
for each learner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guidance and help.At present,
increasing the scale of distance education students,how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multi-directional,the whole process of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counseling i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China's key issues.
Keywords:Online education;Online counseling;Status
一、我国网络教育在线辅导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我国的上网人数大幅攀升。目前,我国大多城市都已进入了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形式、新内容和新挑战。网络教育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采用远程实时多点双向交互式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教育传递过程,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它的出现给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使现代的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形式、教学观念、师生关系、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习资源的共享性和系统操作的交互性对于网络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开放性的教育必将成为我国继续教育的主要学习形式。
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函授教育形式,第二阶段是广播电视、卫星广播教育形式,第三阶段就是通过互联网,采用远程授课系统,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互动授课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发展到第三阶段,互联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远程教学中的大部分活动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如网上咨询、报名、注册、交费、选课、辅导答疑、网上考试等等。目前我国网络教育学生多为成人在职人员,由于工作、生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学”矛盾突出,很多学生已将学习变成一种负担,“应付”的思想尤为严重。加之学生人数较多,而专业的在线辅导教师相对匮乏,影响了网络教学的学习质量。同时,仅有师生互动的环境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成功的参与,“一问一答”式的辅导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需要,师生的时空分离也影响了学生及时互动交流的兴趣,课程论坛形同虚设,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交互平台。
从我院学生的课程论坛发帖情况来看,许多学生虽然非常关注讨论区中的内容,但也仅仅是在浏览他人的发言,自己却很少参与或者是根本不参与讨论。如果参与讨论,他们也更愿意与较为熟悉的学生进行讨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学生不习惯这种交互学习的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倾听和接受,而不是参与讨论,因此,网络教育的学生更习惯观察他人的交互活动,而不是主动参与;二是部分学生在课程整合与信息技术方面没有实践经验,在交互中缺乏自信心,总是担心是否能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因此经常选择沉默不语;三是网络教育的学生不习惯与陌生人进行互动交流。
除此之外,我国远程教育的辅导教师角色较为单一,多数为在读研究生或在职教师,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术知识,但远程教育技术技能却相对匮乏。其次,学院对辅导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使辅导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握在线辅导的各种技巧,仅对辅导教师有个量化的考核目标,却没有质的飞跃;而且,由于辅导教师的学习、工作关系,上网进行远程答疑次数不够多,不能及时进行专业答疑和反馈,没有形成可以在论坛上相互讨论的局面。
二、我国网络教育在线辅导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教育学前引导不健全
据调查,目前网络教育的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初期略有提高,但多以上网聊天、浏览网页、网上购物为主;而通过网络阅读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人相对较少。大部分参加网络教育学习的学生在入学初期不适应虚拟的教学形式,不习惯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致使在学习中感到盲目、孤独。此时,网络教育的学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开展网络学习成为各网院面临的首要问题。网络教育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素质差别也很大。部分学生年龄偏大,接受能力相对较差,这就需要我们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服务要更加的耐心、细致,仔细分析他们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针对其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确保每一位网院的学生都能及时跟上学习进度。首先,在每学期开学初,充分运用“入学教育”这门培训课程,让每一个新生尽快适应网络教育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进入网络教育的学习之初,就得到获取信息、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技能的培训。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从而有效地抵制学习的随意性,克服网络信息的迷航。其次,通过督学系统对教学管理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既定的教学计划以及自主需求设置促学服务内容,监督每个学生不同时期内的学习情况,实时跟进,实时控制,实时督促,通过学生平台首页弹出窗口、电子邮件或短信,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通知,及时有效地提醒学生与学习中心老师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对于辅导教师在实施网络教学和辅导答疑时,不能单纯的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思考如何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和指导,并提供更多的学习策略方面的支持和辅导,真正地实现以学习中心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院管理人员和辅导教师树立服务观念,要求每项工作都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展开,关注每一位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个性化服务到位。
(二)形成性考核比例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网络教育发展至今,充分借鉴了国外先进的远程教育办学理念,不再单一的以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逐渐开始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但总评成绩仍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学习过程对总评成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国外的远程教育在教学支持服务中不仅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辅导资料、图书参考资料、网上动态资料等,还要求各院系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课程需要合理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成绩占到课程总评成绩的50%-70%,卷面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反而不大。而在我国大部分网院的作业成绩、论坛发帖等平时成绩仅占20%-40%,学生的总评成绩仍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致使学生对网上答疑、论坛讨论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辅导很难发挥指导作用。
(三)学习缺乏互动交流
网络教育虚拟的教学环境,使得师生无法面对面的进行情感交流,学生无法领略校园的文化生活,无法感受校园氛围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之余,会感到孤单,缺乏集体凝聚感。尽管很多网络院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开展丰富的虚拟校园文化生活,但大多浮于表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促成了学生偷懒的法宝。此外,在教学形式方面,因为缺乏必要的交流手段,使得作业、讨论等辅导答疑环节无法及时进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影响了辅导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四)缺乏专职辅导教师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网络教育学院的辅导教师都是兼职的,有些是学校的任课教师,有些是行政管理人员,还有部分是博士、研究生,他们虽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却没有掌握专业的在线辅导方法,而且不能保证辅导答疑的时间和质量,甚至个别教师对辅导工作敷衍了事,仅仅单一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去组织学生的论坛讨论。此外,这些兼职的辅导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学生完成学业的难度。
(五)辅导资源匮乏
衡量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好坏,资源量的多少并不是决定因素,而是资源服务于实际教学的效率为判定标准。网络教学资源应充分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服务于师生的共同学习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目前,很多网院没有适合网络教学的自主型辅导课件,现有教学辅导资源交互性差,内容形式单一,实际动手操作的少,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资源不能只重视“量”而忽视教育、教学本身的特性。网络教学辅导资源应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主,根据院校情况、专业特色、师生网络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建设有学校特色、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教学辅导资源库,而非大型、不切实际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三、提高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线辅导的意见和建议
(一)教学平台的稳定与畅通是保障在线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教学平台运行环境的稳定畅通,建立开放智能化的教学辅导系统,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辅导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鉴于存在的问题,一个智能化的远程教学辅导系统包括两个方面:1.远程智能化答疑系统的功能;2.智能化作业、提交及批改系统的功能。
(二)考虑成人在职的特点,同步在线辅导答疑时间,提高课程辅导的参与率
因参加网络教育的学生多为成人在职,所以各网院在安排辅导答疑的时候,时间应尽量安排在学生的闲暇时间,多考虑周末、节假日,以便于提高互动辅导的参与率。
(三)重视在线辅导教师的培训
在线辅导教师应该是网上教学、在线辅导的专家,扮演着多重角色。辅导教师应具备在线辅导的各种技能,掌握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技巧。
首先,要让辅导教师明确“辅导”在远程教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地位,强调课程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其次,加强辅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辅导教师虽不是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者和演绎者,但扮演着“助学者”的角色,它能激励和帮助网络教育的学生成为网络学习舞台的中心和主角。二是,基于教育技术资源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过程需要由网络教育院校及其辅导教师提供的各种学术性或非学术性的学习支持服务来提高和强化。
网上教学是在不同于传统教室的虚拟环境中进行的,它的运用方式也与传统教学不同。辅导教师要学习掌握网上教学和虚拟活动组织的技巧,熟知网络环境的资源条件,根据课程内容性质、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类型,及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
(四)成立专门的学习辅导管理机构,对辅导教师的工作进行督促和评估。
结合我国网络教育的特点,辅导教师应尽量做到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真、批改、评价作业,经常浏览学生在网上的学习活动记录,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时提供学习辅导资源,合理给出辅导意见及建议。
对于辅导教师的管理,学院应成立专门的辅导教师管理机构,帮助学院及时了解辅导教师的工作完成情况;建立较为完善的辅导教师评估、考核、激励、竞争机制,将教师的辅导工作同他们的奖金或职称评定相结合。学院可不定期的通过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检查辅导教师的工作。对于辅导资料的审核和评估,学院应成立专门的辅导资源评估小组,不定期的审核辅导资源的内容和质量。
一套完善的辅导教师制度不仅能够使得辅导教师的基本职责明确化、制度化,而且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规定教师辅导的学生人数、回复论坛发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从而作为辅导教师工作量化和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合理的师生比。保证在线辅导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
学院的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服务对象,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采取多种有利措施,强化网络自主学习的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支持服务。为保证在线辅导的教学质量,使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有效的互动交流,每位辅导教师负责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建议在30人左右是较为理想的。
(六)客观的在线学习评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参与同步在线辅导答疑与课程论坛的学生应给予合理的奖励措施,以附加分的形式计入平时成绩,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在线辅导答疑和论坛发帖的积极性,而且能够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进度匀速进行。
(七)强化学生入学前辅导和学习障碍辅导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都把入学教育作为一门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并列入教学计划,这反映了在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的重视。学生入学初期,学院或学习中心应向学生详细讲解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方式及现代教育技术和充分运用各类教学资源的方法,进一步明确网络教育的内涵、目的和意义,同时对学生提出自主学习的要求,使其摆脱对传统教育的依赖。其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网络教育的教学特点和学习方法,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引导并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式。最后,还应加强虚拟校园文化建设,关心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网络教育中的网络本身是为教育服务的工具,教育才是网络教育的本质内容。教育服务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是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网络教育虽然缩短了师生间的时空距离,却拉大了他们的心灵距离,它无法取代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无法体会在校园氛围中给人带来的各种益处。辅导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在学习技巧和经验上给予更多的辅导,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有效、完善的教育服务,为学生和学院之间架起沟通桥梁。
参考文献:
[1]项国雄,熊秋娥,吴沧海.(2005)对网络教育交互研究趋势的元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5(3):37-39
[2]杨家兴.(2005)线上教学的带领.中国电化教育,2005(9):15,18
[3]周蔚.(2005)现代远桴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项针对学习者的调查与分析.中国远程教育,2005(3):43-47
[4]张尧学.(2006)远程教育在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中发展
[5]黄荣怀,张振虹,陈庚,徐铮(2007).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 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13(6):12-24
一、国际网络教育的发展历程
网络教育的研究可以说与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分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提出,它推动了网络教育的发展。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动作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响,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极大推出了网络教育的发展。
据Fulcrum Analytics研究公司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01年年初,全球1/5的成年网络用户都接受了一种或多种网络培训,培训课程包括在职进修、大学本科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等。截至2001年年初,共有1630万成年网络用户参与了某种在线培训,较之1997年同期的数字多出60%。其资深分析师本・库特勒表示:"虽然我不认为在线培训有一天会完全取代正式的大学教育,但现在的趋势是人们对互联网越来越熟悉,大家都希望能够利用这一先进的传播方式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近年来,美国的网络教育发展趋势很快。据美国联邦教育部国家统计中心对中等后教育机构远程教育的调查,1997-1998年,美国5020所大学中有1690所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占高等院校的34%,约166万学生注册接受各种形式的远程高等教育,占所有类型高校在校生总数(约为1434万)的11.6%。而又据美国联邦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1999年的调查显示,58%的高校采用异步教学的INTERNET课程,19%的高校采用同步教学的INTERNET课程,8%的学校采用多媒体教学包,也就是说采用网络教育课程的学校占85%。近些年来,美国各机构及公司针对成人远程继续教育的实践日益多了起来,据统计,美国60%的企业通过网络教育方式进行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例如HP公司、IBM公司等。
1993年加拿大工业部启动的校园网旨在使学生为知识社会作好准备,与各个省、地区教育部、图书馆及私营伙伴共同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终身学习环境和建设世界级的教育资源。1999年3月30日,其校园网成功地把全国所有的16500个中小学校,3400个公共图书馆,467个土著民族学校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使加拿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所有学校都联网的国家。
二、国内网络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发展网络教育的目标是与中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行分不开的。早在1998年,教育部开始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而推动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随后2000年6月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则提出了3年内构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框架。在2000年的全国教育会议上,国务院又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该决定中提到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目前国家已建成八家网络: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ChinaNET、中国金桥网(GBNET)、中国联合通信网(UNINET)、中国网络通信网(CNCNET)、中国移动通讯网(CMNET)、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网(CIENET)、正在建设的二家是:中国长城互联网(GWNET)、中国卫星通信网(CSNET)。这些网络的建成推动了网络教育的发展。
1998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湖南大学举办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到2000年,国内已有30多所高等院校开办网上远程教育。到2002年已有67所学校获准举办远程教育试点。据最新资料统计,通过这些网络学院学习的学员在2002年秋季开学后,人数达百万以上。
一、网络远程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网络教育兴办之初,不少地方、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理念和模式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存在认识和管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
(二)由于高校扩招后,高校品牌的效应和生源大战的竞争,使办学单位急需提高知名度,在设置校外学习中心时,部分中专、技校、培训中心在条件不具备情况下进入网络教育序列,存在场地、师资、资金、技术、管理等严重问题。特别是个别学校使一些不具备办学实力的“三无”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也挂上了“联合办学”的招牌。
(三)远程教育中主要以自学+光盘+辅导为主的模式,对学员自身学习有严格要求,学员如果缺乏自觉性而不按教学计划学习,不善于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安排学习,不熟悉课件材料包括自测练习,就无法参加和通过规定的考试,而松散型自学为主的学习模式就达不到预定目的。
(四)部分试点学校不注重教学质量和遵循教育规律,盲目一味追求高速度发展,在自身教学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盲目招生,而不能确保教学质量,在社会上引起不良反映,特别是对网络教育学习“含金量”的疑虑。
2003年底,教育部远程教育司通过对2003年各试点高校的检评和抽查,及时发现了上述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5所学校进行了处理,包括办学资格审查和亮出两年内不许招生“红灯”,及时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和作用,对网络教育健康稳步发展,在全社会用人单位和广大群众心目中有了新的评价和认识,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二、在网络教育规范办学过程中,应考虑注意几个问题
对于网络教育的规范和发展,在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年会上,教育部领导和有关方面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出台了一系列逐步规范的政策和措施,如包括限制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对学习中心的主体资格审查和报批,对达不到办学条件的学习中心予以取消,同时对在办学过程中,不规范的作法进行了纠正,并规定从 2004年春季起对网络教育的高升专、专升本各层次学历教育等全部进行入学考试和主干课的全国统一考试,这些规范性措施使网络教育从制度上、政策上有了一个高起点。
(一)试点高校应对进行网络教育有明确的定位,有积极稳妥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积极探索网络教育的基本规律,创新办学思想,本着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以品牌求发展,以成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为主,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建立“终身学习”的平台和培养应用性、复合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
要注重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在人员、资金、设备、管理上充分运用高校已有的规范模式和互享互联的信息网络资源,同时实施从招生、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学生辅导和反馈、毕业证发放等规范的管理。
(二)针对网络教育是一种“宽进严出”的新型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要严格按教学计划和辅导要求,完成“教材自学+学习指导书+课件学习 +网上导学+网上答疑讨论+课程作业(自测练习)+集中考试”的教学模式,在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自学基础上,在网上听课、答疑、讨论,通过做作业、课程辅导和最后的集中考试,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
由于成人(在职人员)参加网络教育学习的业余性和工作繁忙时间紧的特点,普遍反映集中学习时间不易安排,学了记不住以及工作忙无法合理平衡安排等问题,应考虑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主要以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和动手技能等方面有大的收获和效益为目的,不宜过分强调学科建设的齐全,调整实用性差、偏冷、偏深、在实际工作中帮助不大的课程。
(三)在校外学习中心设置和规范管理上,应着重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1、必须有合格的主体资格,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办学许可证》,有固定的办学场地和配套的教学设施,开展网络教育必备的多媒体联网教室和用于网络自学、浏览课件,并按不少于1:5配置的计算机,或视频投影机或双向视频教学系统。
2、必须拥有一支工作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符合现代远程教育要求的专职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能保证网络按入、局域网络、对学生的教育实施和辅导工作,并能保证和支持信息网络资源的信息安全。
3、按教育部远教司有关规定组织招生和各项管理,把好入口关,特别是校外学习中心不许跨省招生和校外设点。而只能按各网校规定的《招生简章》进行宣传,并必须明确招生类型,学习方式,毕业证发放、收费标准等并在网上公布。要建立完善的录取、报到注册,学籍管理和电子注册等人学档案资料,做到对学生负责。
【关键词】网络教育;统考;通过率;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4―0091―04
一 引言
网络教育统考通过率逐渐成了衡量试点高校以及校外学习中心教学与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网络教育统考的通过率一直不高。以2009年9月统考为例,大学英语B通过率只有55.45%;计算机应用基础为66.43%。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提高网教统考通过率,不但是全国68所试点院校的努力方向,是数百万网络教育统考考生的心愿,也是全国数千所校外学习中心的工作目标。
二 目前网络教育统考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1 不同试点高校统考支持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1) 重视程度不同
我们通过随机访问了18所试点高校校外学习中心了解试点高校统考教学与服务情况,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的试点高校都有完整的网考教学与服务团队,但是仍然有3所试点高校没有专门研究统考课程的教学团队,对学习中心、考生提供的服务仅仅局限在考务上。
(2) 统考课程教学质量存在差异
目前试点高校一般都是重点大学,但由于试点高校学科重点不同,这些高校之间教学力量必然存在一些差异,加上他们对网络教育的投入以及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传递上也会有所不同,这些情况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目前,绝大部分试点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好的,但也存在部分试点学校不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1]这必然表现为试点高校统考课程教学质量上的差异。
(3) 辅导教师资源获取与判断能力存在差异
考前复习资料的价值高低往往影响考生考试通过率。高价值的复习资料能形成正确的复习导向可以使考生花较少的精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复习资料价值高低的判断取决于辅导教师的经验,而高价值的复习资料的获取则取决于辅导教师获取考试资源信息的能力。我们通过对考生的座谈发现:有些试点高校提供的复习资料对指导考生复习很有价值,有些则价值不高。因此,不同试点高校在考试资源的获取能力上也存在差异。
2 不同校外学习中心统考支持服务水平差异明显
(1) 学习中心服务力量参差不齐。根据学习中心的依托建设单位不同,大专院校位居其次占了20%,中专、高中及培训机构占20.72%排到第三,而广播电视大学、农广校和党校、行政学院占12.72%及3.6%排在最后两位。[2]不同的依托单位其办学及服务力量相差较大,造成校外学习中心对网络统考服务力量参差不齐。
(2) 服务意识存在差异。学习中心统考服务意识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统考缴费、准考证发放、促学等工作上。在我们调查的14所校外学习中心的考生支持服务情况显示:由学习中心代办统考报考与缴费的占79%,准考证发放及时准确的占86%,通过多种途径经常提醒考生复习迎考的只占64%。
(3) 重视程度差异明显。学习中心对统考支持服务重视程度差异明显。在受访的十四所学习中心中,有专职或专聘从事统考辅导教师的仅占36%,对考生考前进行面授辅导或学习指导的仅占64%,而36%的学习中心对统考只提供报名、发准考证等考务服务。
3 不同试点高校、校外学习中心统考服务效果差异大
由于试点高校、校外学习中心对统考支持服务存在以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试点高校、同一试点高校不同校外学习中心网络教育统考支持服务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以2009年9月统考情况为例。我们对二所不同试点高校统考情况统计对比显示:一所试点高校《大学英语》通过率为83%,《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率78%;另一所仅为55%和45%。对某试点高校二个考生数在100人以上的校外学习中心统考情况统计显示:一所校外学习中心的《大学英语》通过率为90.55%,《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率90.41%,另一所仅为63.64%和42.86%。
三 加强统考支持服务促进网络教育统考通过率提高的方法探索
1 采取措施提高网络教育统考重视度
(1) 将统考通过率与试点高校、学习中心评价挂钩
首先,社会各界对试点高校的评价应将统考通过率作为主要依据。对于统考通过率低的试点高校取消其评年度优秀或其它荣誉的资格,促进试点高校对统考工作的重视。其次,试点高校应该把学习中心统考通过率作为评价学习中心的主要标准。甚至可以考虑将统考通过率与办学学费分成比例挂钩,以经济利益促进学习中心统考工作的开展。
(2) 将参加统考支持服务人员的业绩考核与通过率挂钩
考生的通过率与统考组织、辅导教师指导密切相关。充分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是统考辅导与支持服务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试点高校、校外学习中心可以采用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调动网络教育统考支持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2 重视考生情况调查
远程学习者具有以下特征:
(1) 学习基础差异明显。远程学习者在年龄、知识水平、专业背景、工作背景、学习风格、地理位置、社会地位和角色、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陈丽,2004)。“从普遍性上说,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基础较普通高校学生的基础要略差一些;从个别性上看,则主要表现为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这是远程学习者多样性特征的具体体现。”[3]
(2) 工学矛盾严重。Hodgson(1993)指出,远程学习者兼职学习,他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有限,极少能够集中精力进行长时间的紧张学习。据我们对未能通过统考324名学生的统考成绩归因调查发现,65.2%的考生归因于工作忙,只有35.8%的考生归因于未努力学习。工学矛盾突出是远程学习者面临的基本特征。
(3) 学习技能有待提高。“远程学习者在重返学习时可能会缺乏学习经验,尤其缺乏远程自主学习的经验。他们可能会对教育领域发生的最新变化缺乏了解,对自己即将开始的学习有一种陌生感,对自己先前的学习经验感到过时而不适用。加上远程教育学习所需的信息素养不足,造成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学习手段、学习方法都需要提高,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4]
考生的学习基础、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技能的有效性是影响网考通过率的主要因素。对考生进行调查了解每个考生的具体情况是开展个性化统考支持服务的基础,也是提高网考支持服务效果的前提。
3 重视复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进行复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使手上的资料更具有参考价值。高价值的复习资料对于复习迎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复习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提高考试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的收集
目前统考辅导资料的大致三大来源:
试点高校提供。通常,试点高校为了提高通过率会组织学校学科专家来对考试进行分析,经他们整理的复习资料无疑是我们复习的主要参考资料。在用好主办试点高校复习资料的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其它试点高校整理的复习资料。这些复习资料凝聚着这些试点高校对统考的努力,对考生复习迎考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全国网考办及其网站下载。网考办网站一般会提供一些考前模拟练习,这些模拟练习题蕴含着当次考试的信息。据我们对前几次考试的考生反馈调查表明,考前一段时间在该网上的资料,含有大量考试的知识点和出题方向信息,掌握这些信息对通过考试十分有利。
从其它考辅机构获取。目前有数所网络统考辅导机构,如学习港统考辅导频道、知金教育等。由于这些辅导机构是专业做统考辅导,集聚了一些考试、辅导等方面资源,因此,这些机构提供的复习资料的价值也不容忽视。
(2) 资料的整理
如何对复习资料进行甑别,提取价值更高的资料是资料整理工作的关键。复习资料价值甄别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进行资料综合比较。将不同来源的复习资料进行比较来确定知识点重合范围和差异范围。一般来说知识点重合部分的参考价值比差异范围内的要高。接着,要进行资料的分析,调整重点范围。对各种统考复习资料差异范围内的知识点,可以根据来源不同等因素进行分析、调整,进一步缩小复习重点范围,这一步最终依靠的是辅导教师的经验。
4 加强统考课程辅导教师队伍建设
(1) 加强试点高校网教统考课程辅导教师队伍建设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辅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试点高校网络统考辅导教师的素质是影响该校远程教育学生网考合格率的重要因素。这种素质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专业教学素质;现代信息技术素质;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素质;”[5] 还有从事网教网统辅导的经验。必须加强这些素质的培养,提高网络统考辅导教师水平,进而提高他们辅导考生的能力。
(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习中心辅导教师队伍
学习中心辅导教师具有在试点高校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具体课程学习指导(如面授)、进行解疑、实施其它教学任务等职责。以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例。该院认为由“学科专家、主讲教师、学院辅导教师、学习中心辅导教师、学习方法指导师组成的五位一体的教师队伍是网络教育七大教学资源之一”[6]。与中国人民大学相似,很多试点高校都十分重视学习中心课程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并将聘请学习中心课程辅导教师作为学习中心的一项职责。一支高素质的学习中心辅导教师队伍直接影响对考生统考支持服务的水平。
5 加强对学生的考试支持服务
(1) 重视考生促学工作、增强学生的考试意识
“促学”是指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监控和评价,倾向于学习者学习动力的调控和学习过程的监控,以维持学习者的有效学习行为[7]。加强考生促学工作是由考生工学矛盾严重这个特点决定的。由于对考生的促学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考生的参考意识,因此重视考生的促学工作、增强考生考试意识也是降低缺考率偏高现象重要方法。对考生的促学具体要如何进行应该根据考生的不同情况区别进行。只有根据考生的特点与考生一起设计一套个别化、可行的促学方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 精心组织考前辅导
加强考前网上复习指导。网络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学习者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和支持服务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加强考前网上复习是加强统考辅导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基于网络的教学环境中,由于师生时空分离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远程学习者面对大量信息容易出现信息迷航,以及信息未能有效接收和处理的情况,即网络学习的低绩效现象。”[8] 应该加强对考生的考前网上复习指导,使考生克服低绩现象,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
进行考前面授辅导。进行考前面授辅导是学习中心组织考前辅导的一般形式。面授是学生比较熟悉和通常采用的学习方式,对于那些对网络学习缺乏经验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考生,组织考前集中面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然而,面授辅导要受时间、地点、辅导教师等条件的限制,这种学习形式只能作为我们网络统考复习辅导形式的一种补充。
进行考前模拟测试。考前模拟测试可以提高考生应试技巧,同时,考生可以通过考前模拟训练,查找问题、找出差距,并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补充。考前模拟测试可以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提高考试成绩。考前模拟测试方式可以采用网考模拟也可以采用书面测试,具体方式可以由考生根据的自己情况选择。要注意的是,组织考前模拟测试必须进行考题及考试情况的讲解与分析,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加强统考报考服务
由于考生的工学矛盾严重的特点,他们的报考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造成缺考率偏高的现象。以2009年9月统考某试点高校为例,缺考率高达25.1%,是造成统考通过率的重要因素。试点高校和校外学习中心在加强报考服务为考生提供考务的便利使考生安心复习迎考的同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考生对统考的重视度,避免出现考生盲目报考的现象,尽可能做到一考就过,至少做到报考必参考。比如,有学习中心采取考生一次缺考,下一次停报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育海宁学习中心的实践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育海宁学习中心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网教统考支持服务办法。在2009年9月全国网教统考中,该学习中心取得了良好成绩。在参加考试的139名考生中,大学英语通过率为90.55%,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率为90.41%,远高于全国平均率。该学习中心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高度重视网教统考
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网统工作,将网考通过率看成评价中心办学的主要指标。将中心统考通过率纳入统考相关人员的定期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从中心领导、教学主任、项目负责人、班主任、课程辅导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该中心加大了对统考支持服务的投入。近年来,新增学生支持服务项目投入十余万元。从而在硬件、软件上保障了统考辅导与支持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辅导教师队伍建设
中心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统考课程辅导教师队伍。对辅导教师队伍选用上,坚持熟悉远程教育、专业学科能力强、熟悉远程学生这三个标准,在此基础上注重专、兼职教师的搭配,充分发挥协作优势。辅导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教研活动,定期对教学、考试资料进行分析和考试辅导教学效果分析,有力地提高了辅导教师的专业素质。
3 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
中心认识到完善的支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是提高考生统考通过率的有力保障。对考生实行分班负责制,在合理分班的基础上,强化班主任对考生统考的支持服务。对考生支持服务标准也作了详细的规定,如规定考生考前辅导课实施班主任跟班点名制、准考证发放的考生签收制,提高了对考生支持服务的质量。
4 重视考生情况调查
中心将对考生详细情况的掌握作为班主任的一项基础工作。定期开展考生情况调查是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从历次考生情况调查了解到考生学习基础差异明显、工学矛盾严重、学习技能有待提高这三大特点,而且每一级、各个专业的学生情况又有所不同。中心在每次考生情况调查后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考生的情况。
5 实施分层教学管理法
针对考生课程基础差别大的特点,中心出台政策组织实施分层教学管理。对基础较好的考生提供一般的考前服务包括:指导考生利用复习资料进行复习、组织参加考前模拟测试、提供便利的答疑服务;对基础一般考生提供强化的考前服务,内容在一般的考前服务基础上增加每门课程6-9次的面授辅导;对基础不好的考生,除在考前提供上述的服务之外,利用该中心开设的社会化英语培训的优势,免费提供基础英语培训服务。分层教学管理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考生的问题,保证了教学质量,是网络统考高通过率的有力保障。
6 增强学生的考试意识
中心针对远程学生普遍工学矛盾突出的情况,加强了对考生的促学服务,增强了考生考试意识。采用以下办法:
利用QQ组建统考考生群。由于该群成员的基本特征的一致性――复习迎统考,从QQ聊天的内容上看,85%以上的聊天记录与统考有关,使该群的考生强化了考试意识,有效地促进考生的迎考积极性。
利用手机短信。根据中心学生100%有手机的情况,中心开通手机短信群发的业务,实时统考有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在考前一定时间对考生发送统考时间倒计时提醒。手机短信提醒大大增加了考生的参考意识,提高了考生考试的紧迫感,激发了考生复习迎考的动力。
7 重视考前模拟测试
中心十分重视考前模拟测试,将组织考生考前模拟测试作为提高统考通过率的重要方法。根据统考机考的特点,在每次统考前一周左右时间,中心组织考生到机房进行考前模拟测试,模拟测试有二名以上辅导教师到场服务,随时解决考生在模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模拟测试结束后,由辅导教师对模拟测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讲解。讲解内容包括考试环境与考试内容。考试环境问题讲解使考生熟悉了考试环境,解决了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试内容讲解,使考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复习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策略的调整,提高自己复习效率和复习效果。
五 结论
从海宁中心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到,加强支持服务是提高网络教育统考通过率的有效方法。只有形成全社会重视网络教育统考的氛围,建立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试点高校、学习中心构成的网络教育统考支持服务体系,为考生提供完善的统考支持服务,才能提高网络教育试点高校的统考通过率,进而提高网络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国网络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调查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4,(8):18-23.
[2] 罗筱.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的发展现状考察[J].现代教育技术,2009,(1):87-91.
[3] 周蔚,纪河.成人远程学习者特征与学习支持服务策略[J].成人教育,2006,(9):10-12.
[4] 牛健.谁是远程高等教育的学习者[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4):7-10.
[5] 张训锋.试论远程教育中辅导教师的定位、职能和素质[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24-26.
[6]郝成义.在十六字方针指导下发展网上人大[EB/OL].
关键词:医学网络教育;国家政策;网络教育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01-02
一、医学网络教育的国内市场现状
(一)国家政策
根据卫生部文件规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因此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国家允许并鼓励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医学继续教育。进行网络继续教育的学员,在经相关部门认定的网站学习可以获得卫生部门承认的继续教育学分。医学继续教育的学习和考核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
根据《广东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广东全省推广使用“好医生网站”(省略)开展远程继续教育活动。并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学分认定。其他各省市情况基本类似,有的省份明确指定“好医生”或“双卫网”进行网络远程医学教育,有的省份没明确指定,只要通过国家或地方审核的网站就可以提供网络远程医学教育。
(二)市场容量
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卫生技术人员有义务参加继续医学培训,全国有众多医务人员,故医学培训市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目前全国共有医务人员超过180万人,若加上在读的医学类大中专学生,则潜在的培训人员超过200万人。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每年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人员超过4万人次。
二、现有医学网络教育情况
(一)好医生网(省略/)
好医生网站是从事医学信息服务、网络继续医学教育、数据管理服务和互动整合营销服务的医学互动平台。其服务覆盖22个省的6,150个单位和全国近180万医护人员,是目前国内覆盖面最大的专业医学教育和信息服务组织。该网站是一个老牌医学学习网站,创建历史悠久,自创立至今已经有八年的历史。每年为医生、护士、药剂师提供超过400个国家级和1000个地方级继续教育项目。拥有全套社区医生岗位培训课程,每年320学时针对社区医生的继续教育讲座。
(二)医学教育网(省略/)
医学教育网是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正保远程教育:CDEL)旗下的一家大型医学远程教育网站。该网站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课件,其课件录制质量较好。且有较好的运营模式。主要从事医师资格、卫生资格、执业药师、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考试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各种医学类考试网上辅导。
(三)双卫医学网(省略/)
双卫医学(全称双卫医学技术培训中心)是首家经卫生部批准的通过卫星远程方式及相关延展技术开展医学教育的机构。具有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cme)学分的资格,主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cme)及其它医学相关培训。“双卫网”由卫生部规划指导,委托北京双卫医学技术培训中心建设。目前已在江西、辽宁、河北、贵州、新疆、安徽、甘肃、湖南、广东等全国10余个省及自治区建立远程教学站点2200余个,累计培训400余万人次。双卫网远程医学站点遍布各省市卫生局、各级医院、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实现了全覆盖。
“双卫网”提供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适宜卫生技术推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执业考试考前培训、中医培训等多层次远程医学教育。目前双卫拥有50余万有效学员。
(四)华医网(省略/)
该网站由原“好医生”网站执行总裁陈元鸿创办,2010年3月5日,成立仅两年的医疗行业远程教育培训网站华医网获得红杉资本中国基金3000万元的战略投资。该网站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课件,课件质量较好。
(五)环球网校(省略/)
该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网络教育网站,提供建筑、财经、医卫、英语网络远程培训。医学培训是其一个部分。采用自主开发的教学课件,课件是视频内容,质量较双卫网的要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