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范文第1篇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是矛盾纠纷排查要到位。要求广大基层领导干部经常下访、联系群众、广交朋友,深入到基层一线和群众家中,善于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东西,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情况,做到对各类矛盾的运动变化了然指掌,情况熟悉,胸有成竹。遇到突发事件苗头能做到驾驭大局,信息灵通,在局面的失控发生之前熄灭“导火线”。

三是现场指挥要到位。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主要领导干部要立即赶赴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及时制定措施,果断应对处置;要区分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冲突,及时平息事态,努力构建高效率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要查清原委、掌握政策、讲究方法,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既要坚持依法处理又要积极疏导群众情绪,决不能消极观望、逃避责任、贻误时机、激化矛盾;要能保持克制忍让,要顶得住压力,听得进闲语,放得下架子,经得起冲击。

四是政策规定要到位。政策是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性的是政策。掌握政策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认真学好政策,其次要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法规性、原则性。在应对某个突发事件中,要牢牢把握住政策“底线”不被突破,力戒随意性。同时要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同时善于灵活运用,在情况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在请示上级同意并授权,可以对“底线”适当进行调整,不能死抠教条以致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

五是疏导工作要到位。疏导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至关重要。许多突发事件中,往往会有大量群众聚集,而聚集的群众又往往情绪激动,甚至有时会发生失控。在处置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要善于晓之以真理、实理,从思想深处帮助群众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理论层次上对广大群众感到困惑难解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帮助群众从理性的高度辨是非,明方向,排疑难,解困惑,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同时,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由于平时处置不当,要敢于向群众检讨,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得到群众的谅解,从而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生;突发事件;自我保护;安全自保

本文基于小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展开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分析和对策。

一、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明天,因此,保护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然而,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其他人往往不能提供及时的帮助,这就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此外,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帮助自己逃脱困境的必备条件。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重大。

二、培养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哪些措施

带给小学生的危险因素往往是以下两个方面:

1.自然环境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环境带给人们的威胁时时刻刻存在。如果我们不具备一些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么就很容易陷于危险之中。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属于弱势群体,对于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没有防范意识,更加缺少自我保护的知识。因此,学校可以针对这一方面的情况教授给小学生相应的知识和解决措施。例如,可以采取召开主题班会的方式,或者进行实地演练等方法,教给小学生当面对自然灾害――地震、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以及相应的逃生知识。

2.社会环境因素

相较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威胁下,社会上存在的危险因素更加多种多样,有时候会让人们防不胜防。比如,现在有很多人以拐卖儿童的方式来赚取钱财,犯罪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更要加强。学校可以提醒小学生平时要注意自身安全,当面对危险的时候,要以保护自身安全为前提,再去想解决措施。

例如,当放学回家的路上,如果一个小学生碰到了勒索钱财的情况,一定要以保护自身安全为前提,先向坏人做出相应的妥协以满足她的要求,安全到家后再与父母商议解决措施,千万不要一味抵抗。

在校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他们的茁壮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而作为祖国明天的小学生,保护他们的安全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学校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而美好的未来做好铺垫,帮助他们成长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范文第3篇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调查兰州大学和甘肃中医学院09级的学生500人,共9个专业,回收问卷470份,最终保留有效问卷451份,有效率为90.20%。

    (二)研究工具。采用医学生应急能力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学生应急能力评估、医学生突发事件现状、医学生对应急能力教育政策评估三部分。

    (三)数据处理。采用Epidat 3.1录入,spss 16.0处理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医学生突发事件认知及应急能力自评

    1、调查结果显示,有37.69%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一般,仅有45.45%认为影响程度在较大以上,另有16.85%认为较小或无影响。

    2、有28.16%自评对突发事件的了解程度为一般(了解的比较少),60.53%自评对突发事件比较了解,另有10.86%认为自己对突发事件非常了解。

    3、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41.68%认为自己能力在比较强以上,能够大部分或全部自己解决,有16.19%认为自己的应急能力比较弱或弱,只有小部分认为不能自己解决。

    (二)医学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现状

    1、在自评可以正确处理的突发事件中,出血事件能处理的人最多,达68.51%。能处理骨折、昏迷、气道梗阻的人分别只占19.51%、16.41%、9.53%。

    2、只有8.65%的被调查者认真留意过宿舍里的灭火器类型及其使用方法,51.45%不曾留意或者认为使用时再看也不迟。

    3、有34.81%的被调查者不清楚哪些灭火器不能用来扑灭初起火灾。

    4、当人群突然开始惊慌跑动时,有228人会随着人群方向加快速度,并观察情况,占50.55%;另有183人会停下来观察情况,40人会快速跑到人群的最前方。

    (三)医学生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教育的看法及意向

    1、对于突发事件的宣传方式,教育类电视、参观科普教育类基地、讲座、有奖竞答等形式受到欢迎,分别占42.57%、36.36%、35.25%、31.26%。

    2、有45.84%认为出现自救能力低的原因是因为灾害离我们很远,不必杞人忧天,另有30.23%和22.06%认为是由于没机会接受这方面训练和社会、学校不够重视。

    3、有86%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学校很有必要开设自然灾害教育选修课的必要。

    三、讨论和建议

    (一)医学生忧患意识低,医学生应急能力需提高

    本次调查表明,医学生对自己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自评很高,但是实际能力薄弱,对于灭火器类型使用方法及人群骚乱等基本常识掌握程度不很令人满意,有一半左右的人注意过宿舍的灭火器的使用。另外,有45.84%的被调查者认为灾害离自己很远,甚至存在被调查者认为灭火器等应急器材使用时再看也不迟。医学生的忧患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为医学生,对于脚腕拉伤、骨折、出血、触电、食物中毒、烧伤等急救能力相对不足,而且煤气中毒、气道梗阻、昏迷等危重体征急救方法掌握更加不足,关于急救能力医学生应该进一步加强,才能做好未来现场医疗急救人员的优秀生力军。

    (二)当前高校灾害教育有一定收效,教育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教育方式应趋于多样化

    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对于医学生的应急能力教育起到了一定收效,但是仍不能满足学生的应急知识需求,86%的同学认为目前学校在不影响其学习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开设自然灾害的选修课,而对于突发事件的期望宣传方式的选择中,则展现出了多样化,教育类电视、参观科普教育类基地、讲座、有奖竞答等形式均受到被调查者的普遍欢迎,提示我们以后对于灾害教育的方式应趋于多样化。在灾害教育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基层部队卫勤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测评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1;R1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8-0065-0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具有的突发性、多发性、不可预知性、群体性、多样性、社会危害严重等特征已经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威胁。

目前,世界各国[1-7]都在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的评价工具,我国自2003年SARS暴发以来,也开始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建设,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但目前还缺乏成熟统一的应急能力评价标准体系。本文旨在以基层部队卫勤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调查结果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其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该体系进行测评分析,为完善我国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体系提供基础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河南省军区基层部队卫勤机构中抽取30个医疗单位,对各机构分别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问卷调查,其中包括22个部队卫生所以及8个门诊医院。

1.2调查方法

由直接下发通知到基层部队,各卫勤机构单位在军区网站内部下载电子版调查问卷,相关负责人打印并认真填写,通过邮寄方式收回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应急机构、应急培训、疾病和症状监测等10个维度,76个条目。问卷中定性数据采用赋值的方法计量,每个问题回答“是”计为1分,回答“否”或“不知道”计为0分,相加所得即为每个维度得分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随机抽取三个单位的调查表进行二次调查,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复测信度。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基层部队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其分析结果评价其内在一致性信度(θ系数法与Ω系数法)和效度;采用样本测试检验(KMO)和巴特莱特(Bartlett)球形检验进行因子分析法适用性检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指定特征根>1的因子可进入分析;采用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判断解释公因子的实际意义。利用各因子的得分与各自的贡献率进行线性加权平均求和构建基层部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以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共抽取30个基层部队卫勤机构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7份,有效应答率为90.0%,其中包括20个部队卫生所以及7个门诊医院。

2.2因子分析法适用性检验

问卷中10个维度的抽样适度测定值KMO=0.543,表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χ2 =351.749,P=0.000,说明原变量间并不独立,其取值有关联。

2.3公因子的提取

由表1可知,前3个公因子的特征根均>1,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0.324%,超过了80%,因此,选择前3个公因子可较全面反映问卷中10个维度的应急能力状况。

表1 因子特征根、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2.4 综合评价体系的信度检验

抽样复测3个医疗机构,整个评价体系的复测信度系数为0.826,各维度的复测信度系数均>0.7,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6,Ω系数均>0.7,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2.5 综合评价体系的效度检验

由因子分析结果可知,除公众宣传管理和媒体沟通外,其他变量的信息提取均较充分。如表2 所示,公因子1在X2、X6、X7、X8、X9、X10六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反应了卫勤机构在应急配备方面的情况;公因子2在X4、X5两方面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反映了卫勤机构在应急训练方面的情况;公因子3在X1、X3两方面具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反映了卫勤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面的重视程度,以上3个公因子构成了基层部队卫勤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

表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因子载荷

2.6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利用各因子的得分与各自的贡献率进行线性加权平均求和,则基层部队卫勤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为F=0.309F1+0.273F2+0.221F3。

3讨论

基层部队卫勤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是各个方面应对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整个综合评价体系的测评是研究的关键点之一。陈虹、张慧等[9,10]均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价体系,为不断提高其应对能力提供了依据;于晓楠、樊丽平、李霞、李小平等[11-14]分别对虹口区二级及以上、重庆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银川市疾控机构、保定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做了调查与分析;吴雄杰等[15]提出,我军卫勤机构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威胁的形势仍很严峻,但没有进一步构建出关于卫勤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价体系。本研究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基层部队卫勤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做出了相应的检测与分析。通过因子分析研究发现,经KMO检验及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均显示,10个维度间存在相关关系,且提取出3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0.324%,表明整个评价指标体系适合做因子分析;研究发现,使用克朗巴赫α系数法低估了整份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因此本研究采用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θ系数法和Ω系数法共同检验体系内部一致性信度[8],计算结果显示,整个综合评价体系的复测信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均较好;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经专家审核,且问卷内容也得到了被调查单位的认可,因此,其表面效度与内容效度均较好,而因子分析所得的3个公因子分别反映了卫勤机构在应急配备、应急训练、应急重视三个方面的情况,与最初的设计相符,且因子载荷皆属中高程度(≥0.4)[16],因此,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建立模型可用于初步评价基层部队卫勤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为我军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但随着医疗制度的改变、知识的更新及医疗能力的提高等,现有的评价体系势必无法迎合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出实时性及动态性的综合评价体系仍需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Gibson PJ,Theadore F,Jellison JB. The common ground preparedness framework: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preparedness[J]. Journal Information, 2012,102(4):633-642.

[2] Araz OM,Jehn M. Improv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preparedness through enhanced decision-making environments:A simulation and survey based evaluation[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3,80(9):1775-1781.

[3] Hunter JC,Crawley AW,Petrie M,et al. Local public health system response to the tsunami threat in coastal California following the Tōhoku earthquake[J]. PLoS Currents,2012,4(online):e4f7f57285-804.

[4] Hunter JC,Yang JE,Crawley A W,et al. Public health response systems in-action:learning from local health departments’experiences with acute and emergency incidents[J]. PloS One,2013,8(11):e79457.

[5] Levi L,Michaelson M,Admi H,et al. National strategy for mass casualty situations and its effects on the hospital[J].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2002,17(1):12-16.

[6] Keim ME,Pesik N,Twum-Danso NAY. Lack of hospital preparedness for chemical terrorism in a major US city:1996-2000[J]. Prehospital and Disaster Medicine,2003,18(3): 193-199.

[7] Higgins W,Wainright III C,Lu N,et al. Assessing hospital preparedness using an instrument based on the mass casualty disaster planchecklist: results of a statewide survey[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04,32(6):327-332.

[8] 巫秀美,倪宗瓒. 因子分析在问卷调查中信度效度评价的应用[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1):28-31.

[9] 陈虹,汪鹏,李刚荣,等. 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0):726-728.

[10] 张慧,黄建始,段杰.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体系[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05-1508.

[11] 于晓楠,汤显,杨芸. 虹口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5):585-587.

[12] 樊丽平,赵庆华,肖明朝,等. 重庆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6):553-556.

[13] 李霞,杨嵘,雷静. 银川市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况分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0):1046-1048.

[14] 李小平,祖文刚,马宏颖,等. 保定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J].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276-1278.

[15] 吴雄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军队卫勤应急反应机制研究[D]. 第三军医大学,2006.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机制 档案局管理 研究

1 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介绍

通过查阅国内主要期刊数据库发现,国内关于档案局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其中中文文献不足30篇,外文文献也不超过200篇。对这类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针对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少之又少,且大多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突发事件的预测和演变规律方面,因此档案局应急管理研究理论还存在较大空白,其理论体系急需补充和发展。经过汇总分析,现有文献主要特点如下:

1.1 现有相关研究文献方向十分狭窄,文献作者多为档案局或者档案局基层工作人员,其学术水平相对不高,采用的研究工作和理论基础不足,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指导性。

1.2 大多文献将灾害管理、危机管理、突发事件视为同一个概念,这也是研究初级阶段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事实上灾害只属于突发事件的一部分,危机事件并不一定就是突发事件,因此,概念混淆容易导致研究方向偏离。

1.3 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会给档案局造成毁灭性的损害,也会对档案局内部工作人员和读者造成重大生命威胁,因此,将自然灾害、社会灾害、地质灾害等基础理论融入到重大突发事件研究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现有研究文献内容来看,很少有学者关注档案局应急机制的建立和理论研究,更没有针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大多研究文献仅仅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

1.4 研究文献主要为理论分析,缺乏实际案例支撑。这主要与文献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和经验有关,也是当前国内文献主要研究空白之处。

从今后档案局应急管理发展方向来看,结合多学科知识和理论来分析突发事件发生规律和趋势,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重点。当前,国内档案局尚没有针对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档案管理预防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大多数档案局工作人员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能力,安全意识薄弱。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少档案局工作人员对馆内消防应急知识知之甚少,连基本的逃生规则和常识都不了解;档案局也没有针对突发事件建立一套完善的紧急工作组织预案;馆内没有具备良好的紧急避难设施和条件;平时没有重视应对突发事件紧急演练工作,没有指定紧急逃生路线和方案等。现实工作中的空白,也是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思路。因此,针对当前档案局应急管理需要,以管理学、社会学、行为学和灾害应急理论为分析工具,来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局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局防范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研究方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是指发生具有较大偶然性,影响面广、会造成重大社会损失和危害、需要全社会联动共同应对的公共自然灾害、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等。档案局所面临的重大突发事件主要有各类自然灾害、公共信息安全威胁以及社会公共安全事故等,这类事件的发生可能会给档案局和内部工作人员、读者造成重大危害,这种危害对人员来说有可能是身体上的,也有可能是心理上的,而对档案局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例如档案局建筑在事故中倒塌,对馆藏文献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威胁工作人员、读者生命安全,对档案局的发展产生重大威胁。

综上所述,当前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局应急管理体系,为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研究目标决定了研究的内容和思路,研究内容要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本着“未雨绸缪、防抗避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针对如何保护档案、档案局工作人员和读者的安全开展具体研究工作。研究理论能够有效指导档案局建立一套完善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不断降低重大突发事故对档案局、工作人员和读者的危害;要指导档案局建立一套完善的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应对措施,使得在任何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档案局人员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自救工作,将事故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概括地说,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机制,能够帮助档案局有效规避重大突发事件风险,提高档案资料和馆内人员的安全性水平。因此,本文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1 以重大突发事件预防理论、档案局管理理论为基础,建立档案局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模型,该模型围绕“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工作方针,不断强化档案局人员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未雨绸缪、事先预防来提高公众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将事件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2 重大事件预防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各种相关理论,例如自然灾难应急理论、档案局学、信息安全理论、紧急避难理论、社会公共安全理论等,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基本理论框架,为指导各地档案局、档案局开展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2.3 重大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方案研究,针对如何预防重大突发事件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措施和方案,通过评估档案局建筑安全、馆藏档案保管要求以及馆内人员分布特点,不断完善档案局内部重大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和机构,同时指导日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档案局预防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2.4 选择具体案例深入分析。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分析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摸出其发生和演变规律,为今天档案局开展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3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研究目标和价值

当前档案局应急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预防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方面。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围绕提高档案局人员、档案安全来丰富和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同时结合档案局管理应急理论和具体经验,不断提高重大突发事件中档案局的应对能力和响应速度。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理论研究工作的四个图谱。

3.1 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制定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模型图。该模型能够详细列出档案局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管理目标、职责和应对方案,主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应对精神,注重对馆内人员的安全保护,力争将档案局的人员伤亡和档案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2 要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编制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学科谱。要将涉及到档案局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相关的理论纳入到档案局应急机制学科图谱中,打造多学科知识理论交叉、综合的档案局应急机制理论体系,不断夯实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理论基础。

3.3 要结合当前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特点,编制档案局管理应急机制内容纲要。要提高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要编制一套完善的应急机制内容纲要,以提高档案局应急机制中的预案管理能力。预案是帮助档案局提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能够针对各种潜在的突发事件做好充足的预防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3.4 典型案例的选择、分析与实用研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突发事件管理经验,能够有效提升档案局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学习具体案例的发生起因、经过和经验教训,能够弥补档案局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可以显著提升档案局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能力和水平。当前,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理论体系亟待完善和丰富,因此加快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案例的学习能够为弥补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档案局应急管理研究模型与基本理论的空白,必须要围绕“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应急工作方针,不断提高档案局人员安全保护水平,为档案局工作人员和读者创造一个平安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4 结束语

本文深入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档案局应急工作特点,并提出了有益指导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指导国内档案局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不断提高档案局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将事故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促进档案局全面健康发展,为完善和丰富重大突发应急事件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文明.档案局安全管理研究[J].信息管理,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