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学专业知识点

农学专业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学专业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学专业知识点

农学专业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农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陈宏涛(1977- ),男,天津人,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天津 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沿海都市型农业背景下农学学科特色专业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e02-0901)中国论文联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100-02

随着农业科技和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变革,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这些外部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变促使地方农业院校农学专业需根据自身的性质、现实发展状态,找准专业特色和优势,科学、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并适时调整。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和地方农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质

1.行业性。从知识结构来说,面向“三农”,根据农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构建知识体系。由于应用型本科是以行业为中心设置专业,不是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群),专业口径应更宽,专业基础理论则应该更厚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的专业知识,例如大田作物耕作栽培、遗传育种、农产品贮藏及加工、技术推广的知识,从而具有发展潜能和技术创新能力。

2.应用性。从能力结构来说,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不仅是继承性应用,而且是创造性应用,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社会性。从素质结构来说,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如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交际能力等。

二、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着力点

1.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往由于重理论轻技能、重教学轻实践,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业能力较差。应从实际出发,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强化素质教育,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满足社会需求的动态培养。随着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推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一味与重点大学看齐,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将新农村建设需求作为“中心”依据,强调“地方性、应用性”,形成自己的特色。

3.强调体系优化的科学培养。遵循农业教育发展规律,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专业特色,使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应在重视动手能力实践性培养的同时又重视理论基础的教育,避免延续应试教育②。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形成创新的意识。

4.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内心的主体性意识比较强烈,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就会使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丧失,影响创新精神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统一规格、千人一面,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活化人才培养机制,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进展

1997年开始,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回顾与思考的同时,以“学校—学生—社会”为主线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等农业院校素质体系,教育思想转向素质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状况和需求,确立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效型、复合型农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界定了“增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内涵③。

2000年后,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我国成功加入wto,尤其是农业生产形势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改变,农学专业以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结合天津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对就业及个性发展的需要,研究都市型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在21世纪综合素质提高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1999~2004级近400名农学专业学生参与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方案的试行,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知识结构更完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从2005年“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开始,是农学专业建设质量大幅提升的阶段,也是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形成阶段。为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建立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两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农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专业朝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方向,确立了“三创一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管理与社会需求接轨,凸显出为地方农业经济社会服务的特色。

四、培养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1.立足地方经济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实践需要,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三农”、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科学构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现“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天津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在专业方向设置等方面以“农”为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对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等诸多方面进行适当调整,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从而培养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社会需求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夯实基础、拓宽领域、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使课程体系具有“通、实、广、跨”的特点。通,即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增加,使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广,即将教学面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跨,即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种类,鼓励学生修双学位和跨专业选修,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专业课程从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遵循专业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好积淀;另一方面,根据天津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设置课程,同时也设置了反映学科发展和交叉边缘的课程,如“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开设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课程“分子生物学”;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诸多要素的综合应用型“农业推广”课程;为了让学生了解大农业,整合了“现代农业概论”,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了专业知识向产前、产后延伸。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了农业分析、作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实验室和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天津市级研究中心)。加大了大型仪器设备和农科类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实验室对全体农学专业本科生开放,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加强学校与社会、专业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利用社会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资源,构建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先后与农业企业共建了七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外实践基地。

在教学中做到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田间生产实践三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践、设计性实验相互衔接,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所有的实验教学都编制了教学大纲,实验开出率100%。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教师全部在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课题的有利条件,让学生较早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和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形成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实践”三元结构的教学模式。譬如在近两年教师的28项科研项目中,吸纳了全部农学专业本科生。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团队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注重专业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爱岗敬业,优势互补。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参与性的培养。农学专业已拥有专任教师21名,其中教授10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近两年,教师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12篇,申请专利2项,承担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23项,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5.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为载体,积极引导社团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专业实验竞赛、文化创意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平台。组织学生申报天津农学院科技创新课题,安排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学生课题项目的指导教师。通过课题立项,学生科研积极性提高,有效地培养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本科生申报学校科技创新项目45项。同时,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9篇。考取研究生数量比例稳定在30%左右。

6.建立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系统,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定期对教学文件、试卷及实验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领导听课等制度形成多条教学信息交流反馈途径。严格考试管理制度,考试方式由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口试、论文、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结合。在考试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五、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应充分发挥农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沿海都市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注重社会需求特点、同类互补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原则,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8.

②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8):5.

农学专业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农村教师;农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09-0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师范生实习支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YJC880052)。

[作者简介]李国栋(1976―),男,汉族,江西泰和人,硕士,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基本力量,没有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厘清当前时代背景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探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部动因,并从多学科视角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进行审视,是认识和理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逻辑起点。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

(一)知识经济赋予了农村教师新的历史任务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中,教育与经济的互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密切。一方面,教育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它可通过生产、传递知识,培养、提高人的创新能力来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内在地要求教育的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发生与之相适应的转变。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形态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在农村并未得到充分的显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分离依然是农村社会的一种“常态”。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基本力量,既肩负着培养农民子弟的传统使命,又承担着促成农村教育与经济融合的新型任务。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而且关系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互动质量的提高,并将对社会体制的整体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终身教育呼唤着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21世纪还是一个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发展的终身教育时代。古语中的“活到老,学到老”是对当今这一时代特征的最好诠释。在终身教育中,农村教师既是终身教育者,又是终身学习者。作为终身教育者,农村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内容、调整教育手段,以满足农村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教育需求;作为终身学习者,农村教师自身的思想和观念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来紧随知识的更新步伐和社会的变化节奏。可见,无论从教育者视角来看,还是从学习者视角来看,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终身教育的时代语境中都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议题。

(三)城镇化推动着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如果说知识经济、终身教育只是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那么城镇化则为之刻上了具体的时代印记。城镇化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市要素的量化过程以及城市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同化过程的有机统一”[1]。在城镇化影响下,农村教育已产生了许多“突变”甚至是“异化”的新问题,如优质教育资源和生源的批量流失,留守儿童的日益增多及其带来的教育隐患。面对这些汹涌而至的变化,农村教师唯有在专业上获得既与城市教师同步,又与农村文化兼容的发展,方能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具备“处变不惊”的品性和能力。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因

(一)外部驱力:新课改与教育均衡发展的殷切期待

新课改从正式推行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新课改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许多问题亦不断涌现。当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归因时,几乎不约而同地将教师推至这一风口浪尖之上。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处于农村一线的教师来说,更是被卷入了舆论关注的“漩涡”之中。新课改总体上是否得到了农村教师的内在认同?新课改理念是否落实到了农村教师日常教学行动之中?新课改的要求是否高估了农村教师的回应能力?对于这些问题,无论是位居“庙堂”之高的决策者,还是身处“江湖”之远的执行者,都难以做出确定性的回答。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批评新课改有关政策对农村的适切性的同时,又不得不将期待的重心回落到农村教师身上。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十报告特别强调,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从这一系列国家政策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与农村教师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而农村教育质量能否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则关键取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二)内部动因:教师专业化与教师“赋权”的愿景诉求

自“教师应被视为一种专业”的口号提出以来,旨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成为众多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教师专业化主要包含两个向度:一是群体专业化,即教师职业由普通职业向专门职业转化的过程;二是个体专业化,即教师个人通过持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从而获得他人不可替代的专业地位的过程。对于农村教师而言,无论在群体层面,还是在个体层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教师专业化浪潮的冲击。群体专业化意味着农村教师需要对其职业、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适应,进而获得“共时的”专业发展;个体专业化意味着农村教师必须对自身固有观念和习惯进行质疑和反思,进而获得“个性化”的专业发展。

教师赋权一词源于人们对大学与学校合作的研究。有学者从“知识―权力”的视角分析大学教师与学校教师在合作中的互动,发现二者由于知识占有方式的差异,话语权力和地位也不同。大学教师被认为是创造、阐释教育知识的“生产者”,而学校教师则是应用大学教师研究成果的“消费者”,由此生成的关系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权威与服从的非对等关系。[2]欲破除这种非对等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赋予学校教师更多的权力。概括说来,教师赋权分为制度赋权和自我赋权。制度赋权是指在“权力共享”的理念观照之下,创设平等、多元的合作文化机制,赋予教师参与决策的权力。自我赋权是指教师自我意识到作为专业人士,需要丰富对自己所在场域的认知,敏锐地从具体现象中抽象出潜藏问题,并对之作出反思和改进。必须注意的是,两类赋权对于农村教师而言,都有一个共通性的前提,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上升到一定的自主程度,因为真正的权力从来都不是被赋予的,而是博弈的结果,博弈中又充满着实力的较量和竞争。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在中国,“教师是社会的代表”这一观念有着牢固的历史根基。有鉴于此,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可先从社会学视角来进行分析。相对于农村其他成员而言,农村教师由于掌握着更多的文化资本,长期扮演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因而往往被视作为农村社会的“文化代表者”;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农村教师由于长期置身于相对落后的农村环境之中,在专业规范制定上通常扮演着“受支配者”的角色,往往被看成教师专业中的“规范服从者”。前一种形象具有“内生性”,因为它主要源于农村教师自身的影响力;后一种形象则是“外源性”的,因为它更多地源于城乡社会环境的差异。

从这两种意义不同、特征各异的社会形象来审视,我们可看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以下含义:一方面,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为了农村”的发展,它具有代表、引领、传承农村文化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是“追随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在城镇化的大环境之下,这一含义将会在长时间内被凸显出来。尽管“为了农村”和“追随城市”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这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并非必然地起着“阻抗”作用;倘若能设法化解农村教师遭遇的迷惘和困境,这一矛盾亦有可能转化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能量源泉。

(二)教育学视角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从教育学视角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可将其分解成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的内涵。

横向层面的专业发展主要指向于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完善,具体涉及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内容。专业信念是指农村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理念或观念;专业知识是指由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征的知识以及关于教育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等七大类型知识构成的知识整体系统;专业能力则主要涉及沟通、诊断、管理、调控、评价等方面的教育能力。

纵向层面的专业发展则更多地指向于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程度与特点,对此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当属司德菲所提出的生涯发展模式。该模式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划分为五大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特点都进行了解释说明:(1)预备生涯阶段,其特点为理想主义,有活力、富创意、进取心强;(2)专家生涯阶段,特点是具备较高专业水平,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3)退缩生涯阶段,特点是观念较固执,有抵触变革的情绪;(4)更新生涯阶段,特点是反思前期出现的问题,并积极调整应对;(5)退出生涯阶段,或对教学工作眷恋不舍,或因倦怠而准备颐养天年。[3]

农学专业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科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项目来源】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TDZKQN201608)

高等数学是农科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集合体.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运算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造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各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现有的高等数学教学已不能适应农科专业的需求,农科高等数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本人结合自己从事农科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的经验,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农科专业高等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农科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学生从事农业活动往往得不到广大家长普遍认同.高考填报志愿时,农科专业通常不被看好,这就造成农科专业的生源质量不如理工科专业的生源好.报考农学专业的学生成绩不是太高,数学功底相对薄弱.

重视程度不够.高等数学课在农科专业中定位不明确.农科专业长期以来和其他专业讲相同内容的高等数学,但课时普遍偏少,造成整学期都在赶进度,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

教育教学理念陈旧,还是定义―定理―证明―举例,“演绎化”的教学,没有新意,缺乏吸引力.

二、针对农科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进行以下改革

(一)明确高等数学定位、优化教学内容

数学源于实际,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农科专业高等数学的学习是解答农科专业学习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孤立地为学习高等数学而学习高等数学,它是为农科专业服务的.农科专业高等数学课时少,内容多,不可能要求农科专业的学生同工科专业的学生一样在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深度上相同.针对这些特点,农科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的制订应该具有针对性,不同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深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来阐释抽象的概念及定理.与农科专业有用的高等数学知识多讲,与农科专业关联少的少讲或者不讲.改变以往的重理论、轻数学思想的教育模式,把高等数学的思想贯穿到农科应用中,淡化抽象定理的证明.在教学内容中理论联系实际,将高等数学用于农科专业,使学生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二)选择(或编写)适合农科专业的优秀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制订产生影响,是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知识、思想、能力、感情等于一体完整的结构体系.由于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专业的差异,在选取(或编写)面向农科专业高等数学教材时,应充考虑农科专业的特点,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教材的选取(或编写)中应对工科的高等数学内容适当删减,淡化数学理论知识及数学计算,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加入相关的数学软件,在内容上突出与农科专业紧密结合,把教学内容和农科专业背景知识及后续专业课的需求相结合,引入一些用数学知识解决农科专业的相关事例,增强数学的实用性,从而体现农学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高度依赖,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来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乐趣.

(三)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

莱布尼茨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由于个体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差别化地对待,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农科专业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是学习好专业课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农科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后续专业课的特点,把高等数学知识和农科专业知识相结合,根据学生和专业的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标准.这就需要数学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课素质,同时还需要数学教师掌握一定的农业科学知识,多和农科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从中领悟高等数学与农科专业知识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

农学专业知识点范文第4篇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的设置是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学位制度的完善,也是推进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举措,它主要为农业机械化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业机械化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自2004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农业推广硕士设置农业机械化领域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就获得了此领域招生及授予学位的权利,并随之制订了详细的培养方案,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农业推广硕士本身具有成人性、业余性、对口性、速成性等特点[1],加之农业机械化领域报考群体小,生源类型多,报考人员所从事的专业方向各异,其原有专业背景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使得现有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存在一些缺陷。因此,突破现有的培养模式,建立适合的农业机械领域推广硕士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很有必要。

一、农业机械化专业特点及其对农业推广硕士的目标要求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服务领域已逐渐扩大,从单一农田作业机械化扩展到农、林、果、牧、渔多种经营全方位的机械化,并贯穿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生产作业和产后农副产品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的机械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检测与控制。农业机械服务领域的扩大,非常直接地给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战线上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这就是要根据农、林、果、牧、渔各业生产、农村建设以及农民生活的需要,示范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普及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农业生产人员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利用资源,增加产品产量,改善品质[2]。华中农业大学依据服务农业机械化领域的这种要求,本着树立“大农业大农机”的思想,在农业机械化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其学科研究领域的设置涵盖农业工程主要领域,包含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以及农业装备自动化与测控等专业方向,其中除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外,其它各方向均是围绕着农业机械全程机械化体系开展学科研究和推广服务。

农业机械化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包括学术型硕士学位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两种类型。学术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农业全程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研究与设计、使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农业机械设计,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农业机械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更多地是注重他们的教学、科研等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不重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限制在一个较窄的领域,较难适应目前农业机械化产业发展的需求,难以胜任农业推广系统职业的要求。

农业机械化领域的推广硕士是具有专业背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等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与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工科硕士是属于同一层次,但它主要为农业机械推广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相关人文、管理和社会知识,能够从事农业机械设备推广、技术服务、农村发展、行政管理及农业机械教育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即它更侧重于应用。其知识结构应突破现行的农业机械工科硕士的培养框架,课程体系在专业性的基础上以农业机械生产系统的整体性为依据进行综合设计,并达到机与电、农机与农艺、技术与管理三个相结合,强调知识面宽,相关知识丰富。他们要了解我国农业、农业机械以及农村的发展状况,了解农民的心理,了解农村社会,因此他们不仅要掌握现代农业机械推广理论和方法,还要掌握农村社会学、农民心理学、农业系统学以及农村政策法规、农业机械产品市场营销、金融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由于农业机械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收集、传播和运用的过程,农业推广人员应能主动汲取各种信息,并且能将科学技术进行物化[3],这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与各方沟通协调能力,才能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二、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课程体系基本状况分析

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科专业的特点,突出学校的专业特色,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生源特点和区域特点,既要符合总体目标又应能体现专业特色。华中农业大学在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于2006年对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是针对学校该领域推广硕士招生生源主要来自于两个专业方向,一个是农业机械化工程方向,包含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管理部门以及农业机械类大、中专科学校等单位在职人员;另一个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方向,这个方向主要包含各级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管理部门及沼气工程建设部门等单位在职人员。在确定了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根据总体目标将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三大类,其中公共课设置上,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开设了政治理论课;针对农业和农村的特点,开设了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和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等课程。此外,还通过外语课的开设使他们能够提高外语水平,具有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的能力。

专业领域主干课则考虑以农业机械化为主要研究领域,通过开设“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进展”这门课,使学生能较多地掌握有关农业全程机械化学科技术前沿知识和相关信息;为了兼顾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通用性,并使学生能掌握解决农业问题的先进技术和现代技术手段,开设了试验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信息技术与应用三门课程。选修课开设了现代农业工程专题、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分析与建模、生物质能新技术专题、环境工程、推广心理学、科技论文写作等,兼顾了两个专业方向,使学生掌握相应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该培养方案经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偏于“统一化”,缺乏特色。由于农业机械领域推广硕士生源面窄、量少,为了便于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时大多数课程与农业推广硕士其它领域统一安排,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不多,农业机械化工程方向仅有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进展、现代农业工程专题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三门课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方向仅有生物质新技术专题和环境工程两门课程。由于农业机械化领域的特殊性,目前从事相关工作的大多数在职人员的基础学历专业并不是农业机械化工程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特色不明显的课程使其知识结构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p#分页标题#e#

2.教学内容偏于“理论化”,脱离实际。农业推广硕士在读人员都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成人,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所学的内容能对他们的工作具有指导性。但目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没有完全体现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特色,大部分照搬书本上的理论,甚至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脱离学生学习需求、脱离学术前沿,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阻碍着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学方式偏于“培训化”,缺乏多样性。目前在农业推广硕士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以“授课式”教学为主要形式,加之针对在职人员确定的分段式教学的特点,使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学偏于“培训化”,仅满足于知识的简单传递,缺乏案例教学、探究教学和远程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除此以外,目前担任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工作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师,其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

三、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课程体系完善与创新的思考

(一)课程体系在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体现特色

课程体系的建立要在遵循“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和专业学位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强调专业技术职业本身所特有的知识基础,加强实务训练,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强化,能掌握相应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考虑到生源的特点,在公共课设置上仍兼顾本校农业推广硕士其它学科领域,保持原有的课程结构。在专业领域主干课中加强专业特色,兼顾农业机械化工程和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两个专业,将原来属于选修课程的“现代农业工程专题”纳入专业领域主干课中,并增加有关农村能源方面的专题内容,使学生全方位了解农业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并通过“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进展”这门课程掌握学科前沿技术,而原培养方案中的“试验设计方法”可纳入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可根据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具体可分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模块、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模块可设置“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机电一体化”、“高等农业机械学”等课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模块可设置“生物质能新技术专题”、“环境工程”、“新能源技术专题”、“能源系统工程”等课程,公共选修课模块中可设置“农业推广典型案例分析”、“试验设计方法”、“农业推广项目评价”、“推广心理学”、“科技论文写作”以及“讲演与口才”等课程。

(二)课程内容在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基础上突出对实践的指导性

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习目的是希望能通过学习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不仅要突出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学科交叉性,而且还要结合生源特点、农业机械化领域各方向发展趋势及目前面临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学术讲座、学科前沿知识研讨,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可使学生通过概念、抽象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移植、借鉴、改良和创新,然后对掌握的知识进行筛选、过滤、整合和巩固,重新构建一个具有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实践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使学生能有效地将所学新知识及时地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并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农学专业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职农类专业 备课 关系

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和目标,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结果,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剖析却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根据教学目的,紧密围绕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认真仔细地剖析教材,理出教材的逻辑结构及其内在联系,明确教材的要点和难点,挖掘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从而掌握教材内容及其精神实质,使授课内容内化为学生能力。在备课时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己知”与“不知”的关系

农类专业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将“己知”转化为“他知”的过程。可以说,教师的“己知”和学生的“不知”的矛盾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教师如何把自己的“己知”转化为学生的“他知”。所谓教师的“己知”,就是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一个受过农业专业训练的中职毕业生,对农业科学的概念、规律、基本原理都有了基本了解,但对那些规律、原理等细节问题,往往不十分清楚,理解也不够透彻。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而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熟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农业专业知识呈现得更加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以一章为钻研“对象”,进行知识排队,抓住主线,明确要点,确定难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网。

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而且要钻研如何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说,知识是能力基础,然而,知识绝不等于能力。因此,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某种能力的因素,是钻研教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如对植物生产受光、水、温度、肥料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理解,可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这些章节加以综合分析,不仅使学生加深对各因素影响植物生产的规律的理解,而且提高他们综合分析的能力,这在备课中都有具体的考虑。

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需要,培养农类专业学生的能力问题就变得日益重要了。学校传授给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有限的,而学生毕业走上相应的工作岗位,面对新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种必需,因此,农类专业教师在备课中应将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过渡到传授知识与掌握技能、培养能力并重。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因为能力是学生今后再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金钥匙。

三、智育与德育的关系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既教书又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方面,不能只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技能,“身正为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思想,把德育寓于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农类专业教材中也有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如唯物主义思想,辩证的思维方法,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农学家们的勤奋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等,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加以利用。因此,除了教给学生农业类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农、兴农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从教材中挖掘这些因素,并把它渗透到教学中去,有机地和知识、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钻研教材时有意识地注意这个问题是完全必要的。

四、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有人说,研究教材好比下围棋,只有全局在胸,才能下好每一个子,这的确是很恰当的一个比喻。实践证明,这个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问题,在钻研教材中不可忽视,教师只有胸中有全局,处理各章节教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知道功夫应下在何处。因此,钻研教材首先要对全局教材进行通读,对每一节教材的钻研起码要从全章这个全局出发,首先对全章作一个精细安排,确定全章重点,全章设计得好,重点就能突出。

人类积累的农业科学和生产的知识是极其丰富复杂的,我们所用的教材只是选取了其中一部分基础知识、技能和先进的思想作为“种子”,传授给学生,使“种子”在学生的心中发芽、开花、结果,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素养得以提高。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树立知识、技能、态度三合一的观点,建立项目化、模块化的教学思路,注意知识、技能的相互关联,形成本专业的综合专业能力,不能支离破碎、互不相关,因为农业科学及其技术有别于其它学科,其各个技术环节间是紧密相联的,每一项技能的掌握都必须由各方面的知识作支撑。例如,一个熟练掌握农作物害虫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农药基础知识的人,就能比较容易地掌握防治这些害虫的技能,就能胜任实践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一个熟练掌握作物的特征特性、生长发育规律、生产技能的人,就能成为一个种植作物的能手。所以,在备课时,我们要精确把握农类专业知识的整体结构。

五、新与旧的关系

客观地说,农类专业各部分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学生来说,这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了新知识与旧知识、已知与未知的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来说,就产生了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来获得新知识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深入研究这个新与旧的关系,力求以“旧”引出“新”,利用“新”来巩固和深化“旧”,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证明,这个新、旧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备课中应注意掌握的一般原则。所以,教师在研究一章教材时,就应该把这章教材里学生的已有知识排列出来,并考虑如何利用已有知识,如何加深学生已有知识,要复习那些既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又能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巩固和深化的旧知识。

六、难与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