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人基础护理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理保健;护理Community elderly mental health nursing analysisLu Ling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079-02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渐被引起广泛关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愉悦舒适,是相关工作者重点研究的内容。加强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除可对生理及疾病改变产生的影响进行预防外,还可促使老年人更好的对社会及家庭问题进行处理,全面提高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的老年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保健护理,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年龄60-85岁,平均(71.5±3.5)岁。各种慢性病患病时间为3-24年,平均(11.7±2.3)年。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加强心理保健护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人员多关心和体贴老年人,加强主动沟通及联系,使其与社会良好对接,保持有效沟通。同时就衰老的客观规律进行介绍,让老年人了解到机体的具体变化,丰富晚年生活内容,增添情趣。可介绍同龄的老人参加共同喜爱的活动,多行沟通,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发师生活乐趣,消除忧虑及孤独感,使其心理、精神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1.2.2疾病知识宣教:帮助老年人对各种生活问题及疾病树立正确的认识,就疾病的基础知识行个体化的、针对性的介绍,使老年人自我防护和保健能力增强,可从容正视疾病。同时接待老年人的态度需积极热情,使其建立正确的生死观,消除恐惧感,培养豁达的心态,使心境安宁,起到延长生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2.3和谐家庭关系建立:社会护理人员除常与老年人建立稳定联系外,还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向老年人家属行必要宣教,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照料、支持及关爱,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特别是有疾病伴发或失去伴侣的老年人,需给予更多的体贴,同时指导家庭对危机感有正确认识,使家庭环境轻松、温馨,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1.2.4加强综合素质:需向老年人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建立正确的养生保健理念。在智力得到有效锻炼外,还提高了自我照顾能力,使保健效果增强。同时可指导老年人对老年心理学、老年自我保健知识重点学习,运动多种调节情绪的方法,为心理健康提供保障[2]。
1.2.5饮食指导:老年人消化系统在年龄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也出现了系列衰退表现,胃部肌肉及胃内膜原有功能丧失,大肠运动能力显著降低,使老年人食欲不佳,易有便秘、腹胀情况发生,需加强饮食指导,向患者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多食水果和宣含纤维食物,以提高机体健康水平,保持愉快心态。
1.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计理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3 讨论
老年群体渐在社会中占有较高比例,加之社会环境的变化,身心健康水平渐引起重视。社区针对老年人开展心理保健护理具有较重要的价值。社区护理人员需对各项技能及专业知识娴熟掌握,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及心理行为方式,提供针对老年人的全面、整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以使老年人可自我对心理问题进行调节,并提高舒适度,以最大限度的改善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综上,在社区针对老年人开展整体、全面的心理保健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其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护理
卧床不起指卧床时间已大于1个月并不能恢复者。卧床不起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高龄老年人既是本病的易感人群,又是重点防治对象。导致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的特殊病因是跌倒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加上患者并存疾病多,褥疮、挛缩多见等特点[1],也为护理患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延长高龄老年人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理能力、减轻社会负担,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1对象
我科近年收治25例80岁以上老人,其中男9例,女16例;跌倒综合征致病7例,误用综合征致病5例,其他原因致病13例。全部患者并存疾病3种以上。
2方法
2.1健康教育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
2.2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指导、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活动与锻炼。
3护理
3.1健康教育根据高龄老年人的经历、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职业、民族、生活习惯和风俗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3.1.1知识传授因地制宜、深入浅出地选用专人讲解,指导收听、收看电台、电视台节目,发放宣传手册等教学方法,帮助老人认真学习医学科普知识,如:人体解剖和生理功能,影响衰老的因素及延缓衰老的相关知识,营养学知识,药学知识,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作诱因、演变规律及识别、治疗、护理和预防疾病的知识,以提高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3.1.2行为训练选择恰当的方法,选用适当的辅助工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自理行为的训练。如:自我护理技能,自测血压、脉搏、尿量、尿糖、痰量,注射胰岛素,关节功能、协调运动训练,膀胱功能训练,语言矫治训练等,促进康复。
通过健康教育,鼓励高龄老人进行自我监测、自我诊断、自我康复、自我护理和自我预防。
3.2日常生活指导
3.2.1病室环境选择安静、整洁、舒适、阳光充足的房间,温湿度适宜。定时通风、消毒。物品摆放得当、合理、安全,便于取用。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3.2.2皮肤护理定期清洁皮肤,及时更换衣服,选择纯棉、麻织品。穿宽松的衣服。床铺平整无皱褶,避免对皮肤的机械性刺激,定时改换卧位,翻身、拍背,鼓励咳嗽。按摩皮肤,促进血液循环。骨突处垫充气皮垫,预防褥疮、皮炎、肺炎等病的发生。及时修剪指、趾甲,以防自伤和护理中伤及皮肤,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经常清洗肛周、外阴皮褶处,防止皮肤糜烂。及时做好口腔护理,清洗活动假牙,使患者舒适,预防感染。
3.2.3大小便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解除思想顾虑和心理压力,并提供安全隐蔽的环境,及时排尿,定时排便。教会患者锻炼腰、腹、盆腔肌肉和提肛收缩运动,预防便秘、腹泻、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
3.3用药护理根据高龄老年人记忆力差,听力、视力不好或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等情况,在用药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据老人药物代谢的特点,合理用药。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和用药方法,保证安全、正确、有效,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及家属讲清所用药物知识和重要性,如:名称、剂量、作用、服用方法、毒副作用、禁忌证等。督促老人按时用药,并严格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训练自我服药,提高治疗疾病的自主性。
3.4饮食护理依据高龄老年人卧床的生理代谢特点及并存疾病,制定相应的食谱。并尽可能照顾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口味,适当限制热量,给予充足的优质蛋白、丰富的维生素、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提供丰富的钙铁等微量元素,多食果蔬及粗纤维食物。并保证水分充足,食物加工细、软且多样化。还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以增进食欲,进餐时间充足,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康复。有条件时,还可以介绍一些保健延龄的药膳和食疗方法[2],以延缓衰老,提高健康水平。
3.5心理护理及时了解高龄老人的心理状态、个体特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沟通技巧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给老人以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帮助,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有老年期精神障碍的高龄老人,开展精神心理卫生教育,用安慰、启发、解释、诱导等方法,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采用宣泄、自我安慰、转移注意力、遗忘等方式自我调节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不良情绪,提高其内在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坚持读书、看报,与社会多接触,与人多沟通,参与社会活动和工作,防止脑萎缩和老年痴呆等病的发生。
3.6活动与锻炼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主、被动活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教给老人关节肌肉活动方法,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肌肉的张力,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增强器官的生理功能,防止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条件时,可用轮椅推到院内活动。配戴合适的视、听辅助工具,改善老人视、听功能。鼓励老人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恰当予以补偿的功能,保持残存的功能。护理人员选择适当的被动活动和适宜的物理治疗方法,合适的辅助用具如助步器和手杖。帮助老人尽早下床活动,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进行康复锻炼。合理安排休息与睡眠时间,提高自我满意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3],预防疾病的发生。
4结果
25例老人除死亡2例外,均有好转,缩短了卧床时间,自理能力有了提高,无并发症的发生。
5讨论
促进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康复的最有效的方法:选择合格护理人员,选用合理、全面、恰当的护理措施。
由于高龄老年人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多种疾病同时存在,自理能力弱,疑惑多,要求多以及高龄老年人预期寿命短,救治后生存期也较短的特点,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护理及时、耐心、冷静、虚心、诚恳,了解增龄对各系统解剖和生理功能改变的影响[4],认真学习老年医学知识及相关知识,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恰当的护理措施。遵循关心、主动、平等、尊重的原则,运用敏锐、准确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优先救治病人的生命,延缓病情恶化。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延缓功能减退,增强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特征,患者、家属、看护人员共同参与,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老人保持现有功能,减轻依赖心理,最大限度达到自理基本的日常生活。对濒死老人采用恰当的护理方法,缓解疼痛,尽量使其舒适,帮助老人正确看待死亡,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一生。
参考文献
[1]欧阳敏,蹇在金,王蓉,等.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的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157-158.
[2]周汝翔,赵士仁,主编.常见慢性病疗养康复指南(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382-384.
[3]周昌菊,李乐之,主编.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3.
关键词:老年护理学 融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00-00
据估算,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亿,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1%[1]。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在面临或终将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给医疗保健事业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发展老年护理已成当务之急。我校在本科护理课程设置时把老年护理学设为必修课程,授课的方式基本是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考虑到授课对象为第三学年的护理学生,护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医疗和护理知识,经过一轮的教学发现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同学的学习兴趣。笔者尝试用融合式教学方式来进行改革。“融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综合”或“整合”,“融合”在教学领域中,它的概念相对广泛,比如各门课程的融合,就是把原来各门课程的封闭状态,逐渐做到各门课程之间达到沟通和互补。针对老年护理学这门课程,如何做到融合,笔者将进行一系列探讨,介绍如下:
1 基础知识和应用实践的融合
我们在从事任何一项实践活动的时候,都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而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提出也必须被实践活动检验。对于老年护理学来说同样必须有强大的理论作为支撑,然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不相适应,护患比例低.护理人员的减少与老年患者护理的复杂性增加,需要照料护理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需要照料护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具有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够护理老人的人员越来越少,这要求我们的护生通过学校的学习后可以很快地走上临床老年护理工作岗位,所以在教学中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2 老年护理学与其他各门学科的融合
老年护理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课程,有部分内容在其他学科已有讲授。而且老年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多,以及课时相对少,针对这种情况,老年护理学的教师应注意加强与其他相关课程(如医学基础课程、临床护理课程等)的横向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其他学科已经讲授过的教学内容, 比如在学习“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概述”的时候,其中书中提到的两种疾病,包括老年性关节炎和帕金森病,因为在外科护理学和内科护理学中都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所以我们在给同学进行本次课时,重点的教学内容就要有所改变,比如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把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教师细讲或精讲.比如像“衰老的相关理论”这一章,有大量需要理解识记的概念和理论,需要教师耐心和细致并且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3 知识素养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在过去的护理中,对老年人的护理着重技能培训而忽略人文关怀。一直以来,护理过于关注技术以及护理人员的不足,限制了护理作为服务行业的一种特殊类型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2]。老年人的情绪很敏感,感情也相对特别脆弱,一句我们看来正常和普通的话语可能不经意中就给老年患者带来伤害。老年人目前还面临巨大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也成为了严重危害老人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3]。老年人工作忙碌了一辈子,对家庭以及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应该得到全社会尊重与爱护。在老年护理学的教学中,要求护生要“以老人为本”,充分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和老人的性格特征,阅读一些关于老年人心理的书籍,并且通过到养老院这样的机构进行教学实践,让同学们能够真正做到尊重每位老年人的人格和尊严,对老年人要有爱心、孝心和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效应。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本身我需要表现出自己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对老年护理事业的执着追求,才能让护生从进教师身上学到要尊重爱护每位老人,我们所做的一切可以换来老人的快乐和信任。这样来提高同学们学习老年护理学的积极性。
4 各种教学方式的融合
日本教育学家佐藤正夫认为,教学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教学法手段,是教学中旨在实现课程所计划的目标和接受一定的教学内容师生必须遵循的原则性的步骤[4]。每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有不同的效果,在老年护理学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我们把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中,包括课堂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和专题讨论法等等。比如在“跌倒和损伤”这一章中,就融合了多种教学方法,首先用课堂讲授法让同学们了解跌倒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的特点等,通过多媒体图片和视频直观地看到老年人跌倒后的情况和如何处理。再使用角色扮演法,让一名同学扮演老人,一名同学扮演护士,如何处理病房当中的老人跌倒事件。为帮助同学了解其中的伦理和法律知识,让同学们查找一些新闻中的老年人跌倒事件,再展开展开专题讨论。使同学们真正充分发挥积极性,提高兴趣,缩短护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学生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可以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同时,自己制作幻灯片并且上讲台汇报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摸索,对于老年护理学的融合式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成熟,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开始关注老年人,学会发自内心的关怀和爱护老年人。
参考文献
[1]郭桂芳.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13.
[2]诸芳.社区老年病房人文关怀护理研究进展[J]. 中外妇儿健康,2011,19(2):97-98.
吃饭问题: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生活
法律规定,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国家根据经济发展以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适时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短短3年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均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与此前建立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道,为百姓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网。
修改后的法律对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给予特别关注。法律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国家人口计生委数据显示,为了扶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2004年以来,我国对农村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的老年人每月给予一定奖励,“十二五”期间这项措施将惠及城市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的老年人。
疾病风险:长期护理保障逐步开展
目前我国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3300多万。据预测,到2050年,失能老年人将近1亿,同时还将有7900多万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他们将面临突出的护理问题。
为有效应对老年人可能面临的失能风险,法律规定,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法律还规定,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
服务需求: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
法律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法律还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在养老服务管理方面,法律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规范养老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加强监督和管理。
住行方便: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环境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环境,修改后的法律对国家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认为,法律设立“宜居环境”专章,旨在着力解决老年人的住和行的问题。
“大多数现有城乡建设规划都是按照年轻社会的要求设计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老年,这些基础设施成了问题设施,如很多城市六七层楼的居民楼房没有电梯,亟须通过适老改造工程等措施,为老年人创造无障碍居住环境。”党俊武说。
社会参与: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法律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此次培训,能掌握相关的养老护理基础知识、技术护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的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
1.老年护理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2.生活照料
3.技术护理
4.康复护理
5.心理护理
三、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1、护理的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a.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b.老年人的护理特点
c.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d.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e.养老护理员职业工作须知
f.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相关知识
2、生活照料
(1)通过本章节培训,学员能够了解清洁卫生、睡眠照料、饮食照料、排泄照料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及生活照料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掌握并熟悉生活照料的操作步骤。
(2)培训内容
a.清洁卫生
b.饮食照料
c.排泄照料
d.安全保护
3、技术护理
(1)通过本章节培训,使培训对象熟悉了解技术护理的理论知识,掌握熟悉给药、观察、消毒、冷热应用、护理记录、临终护理等技术护理操作步骤。
(2)培训内容
a.给药
b.观察
c.消毒
d.冷热应用
e.临终护理
4、康复护理
(1)通过本章节培训,培训对象能够了解肢体康复的主要内容,作业疗法的原理,掌握被动运动和作业疗法训练的操作步骤、训练方法,指导老人合理使用健身器材及主要功能,组织适合老人的闲暇娱乐活动。
(2)培训内容
a.肢体康复
b.闲暇娱乐活动
5、心理护理
(1)通过本章节的培训,使培训对象初步了解造成心理异常的原因及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观察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变化及疏导技巧,掌握与老人沟通,协调及情绪疏导的具体方法步骤;指导老人的人际交往及情绪自救的方法;初步掌
握临终关怀技巧。
(2)培训内容
1.理论知识
2.心理异常
3.心理的定义
4.心理异常的含义
为了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推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宿政发〔**〕131号)要求和省民政厅、财政厅《**省
养老护理员培训实施方案(**-**年)》(苏民福〔**〕24号、苏财社〔**〕165号)、《**省省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财社〔**〕224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年,计划培训初级养老护理员220名,中高级130名。全市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持证上岗率90%以上。
二、培训方案
(一)培训对象: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护理人员,包括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农村敬老院、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人员。
(二)培训等级:培训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三)培训机构: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由具有符合条件的学校承担,中、高级养老护理员由省民政厅委托相关机构组织培训。
(四)学时要求:初级不少于180个标准学时。
(五)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
(1)尊老敬老,以人为本;
(2)服务第一,爱岗敬业;
(3)遵章守法,自律奉献。
2.老年护理基础知识
(1)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2)老年人的护理特点;
(3)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4)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5)养老护理员职业工作须知。
3.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知识;
(2)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4.安全常识(讲座)
(六)培训教师
应具有本职业或相关专业较丰富的知识、实际操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培训初级养老护理员的教师应具有中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考核与鉴定
培训的考核和鉴定按照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大纲》和《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执行。具体由培训机构向考核和鉴定机构申请,统一组织考核和鉴定。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参训
各县(区)民政部门负责做好培训报名、组织参训等管理工作。各养老服务机构新增养老护理人员必须全部参加岗前培训。各县(区)民政部门对辖区内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新增养老护理员应及时统计上报,市民政局按月汇总,并安排市
培训机构适时组织培训。需参加省厅中、高级培训的,根据省厅通知要求,由各县(区)民政部门一次性申报,市民政局汇总上报省民政厅后,由省培训机构分期安排培训。
(二)经费保障
1、补助标准。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经费参照省补助标准执行,每人1200元,包括培训、食宿、鉴定等费用。由市、县民政部门从省补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中支付。
2、与培训合格率挂钩。培训机构要确保培训合格率(职业资格认定通过率)不低于90%,如低于90%的,则按照比例扣减培训经费。
3、中、高级培训经费,按照省民政厅有关培训通知要求执行。
(三)实施时间
全市护理员培训从**年5月起实施,并实现常态化。根据各县(区)新增护理员情况,由市民政局统一组织开展培训。有条件的县也可以自行组织培训。
(四)相关要求
1、各养老服务机构新增养老护理人员必须符合养老护理员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年龄50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并要全部参加岗前培训,未经过培训的,不得安排上岗。
2、各县(区)民政部门对辖区内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新增养老护理员应严格审核把关,符合任职资格基本条件的应及时统计上报,参加岗前培训;不符合任职资格基本条件的不得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3、培训学校要认真组织,只要有培训需求,就要及时安排培训,确保全市新增护理员能够及时得到培训;同时,要坚持教学标准,保证培训质量,真正让参训人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并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不断提高全市养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