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宿舍规章制度

高校宿舍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宿舍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宿舍规章制度

高校宿舍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人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一、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特点

(1)我国公立高校的规章制度没有民办高校的规章制度严格。半封闭式管理或者是全封闭式管理是现在很多民办高校的管理手段,还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在教室学习,更甚者还会采取点名和惩罚措施,每天晚上进行人数的清点,这些都是公立高校所没有的。

(2)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男生比女生松懈。在高校宿舍管理方面,对男生的管理比较松,如在进行女生宿舍管理中,男生进入需要先进行登记,或禁止男生进入女生宿舍。

(3)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严格与松懈与当地的治安状况有关。为了保证和维护校园安全,在社会治安状况比较差的地区,学校会在学校规章制度中设置很多强制性和惩罚性的规定。

(4)高校比较密集区域的规章制度会比较相似。高校密集区的学校在学生宿舍管理、安全管理和违规处分方面所设定的标准差异不大。

二、存在的问题

(1)高校原有的规章制度与现有的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差距。我国高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源自于我国的相关规定,如部门规章、行政法规、法律。随着时间的变迁和法律的完善,法律权利义务规则发生了改变;可是高校并没有针对法律的改变而更新,出现了高校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不统一的情况。

(2)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第一是没有完善的立法体系和立章规划。第二是因为安全管理规定与实际不符,没有配套的规则和措施,不能推行。

(3)内容缺乏公平合理性。公平合理这一原则在高校制定规定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其主要表现在权利和义务内容不平衡方面。我国法律规范可以分为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高校管理规定中应该将两者结合,还应该包罗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引和教育的内容。

(4)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与我国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首先是超越权限后的行政处罚;其次是未经同意和规定免除责任的事项;最后是滥用自由裁量权。除此之外,对于开除学生学籍情形,我国法律法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可是还是有学校滥用私权开除学生学籍,这违反了法律法规。

(5)缺乏合理有效的学生救济渠道。如果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学生可以去当地法定机关寻求帮助。笔者认为,申诉是最有效的救济办法,因为申诉时间短,耗时少,如果学校不接受申诉或申诉结果不符合法律规定,学生有权对学校提讼。现在,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用于学生申诉的机构,可是,因为高校内部申诉机构和程序还存在权利和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出现救济力度和成果有局限,裁判立场角度存在偏差等问题。

三、完善措施

(1)为了让学生人身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合法性。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不能超过法律赋予的权限。第二,法律保留性原则。学校可以设置合理的标准来处理损害学生的基本利益等问题。第三,公平合理性原则。为了保证学校不,高校要提升自身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和约束。

(2)在以上三个原则的指引下,高校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树立义务和权力平等的观念。第二,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立法体系和立章规划。第三,细化规章内容,创建配套的规则和措施。第四,明确学生人身安全管理的责任和职责。

(3)对高校内申诉制度进行完善。为了实现高校申诉方式的多元化,可以通过调解教育行政部门复议制度等救济模式对学生提供帮助。

(4)借鉴“无诉校区”的模式。降低高校内部的诉讼数量,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纠纷,“无诉校区”主要是由学校、社区街道和法院共同创建。如果在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引入这一模式,提倡创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冠鹏.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白元儒.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3]王锐.“无诉”新风扑面来[N].湖北日报,2013-06-23.

高校宿舍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宿舍管理 解决途径 学生发展

1.高校学生宿舍存在的盗窃问题

高校学生宿舍不仅仅是学生居住的地方,更是学生自我发展的环境,是学生在大学里的小家。学生进入大学后,强调突出自我,注重个性张扬、追求时尚,存在责任感不强等问题,一旦这些问题上升到一定程度成为矛盾,就会有所爆发。

高校学生宿舍近年屡屡发生盗窃事件,不仅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据统计,三分之二以上的失窃案发生在学生宿舍、教室、餐厅、图书馆、体育场所,而且基本为内盗。对待盗窃案件我们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尽量侦破;另一方面不能胡乱猜疑,轻率处理,即使掌握了确切证据,查证属实后,也不能简单处理,一定要尊重学生,经常找学生谈话,促使学生从内心里、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错误,切不可一味地批评,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重新做人。同时,学生辅导员要及时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情况,化解学生矛盾,促进宿舍和谐环境建设;提醒学生增强防范意识,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物,不给窃贼造成可趁之机;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安全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治安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共同构筑校园道群防群治的综治体系。

2.“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宿舍管理

学生宿舍管理是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宿舍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盗窃、打架、使用违章电器、夜不归宿等问题屡有发生,我们要及时总结宿舍建设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2.1思想工作是基础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迈入大学门槛的同时,也是进入成年人的时候,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这就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包括宿舍管理部门等多方指导。宿舍管理部门应同学校的其他部门联合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包含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文明教育等。学校各级领导、教师、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他们多谈心、多交流,多了解和掌握各种学生信息,以便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

2.2规章制度学习是保障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各项规章制度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行为准则,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行为的约定。学校应当在宿舍管理工作中指定细致严肃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新生入校以后,必须让他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各种规章制度,并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3宿舍文化建设是切入点

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含舍风、宿舍制度、室内装饰、卫生状况及物品摆放、学生行为与宿舍活动、人际关系等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时时教育学生,事事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来形成良好的品格。

2.4学生干部作用发挥是有益补充

学生干部是教师管理学生宿舍和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力助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参与自我管理使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学生宿舍的管理过程和管理目的,加强对宿舍管理的理解和提高思想认识。他们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沟通和交流,对同学们的生活、思想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能准确地发现和掌握学生当中的各种信息和思想状态,并可及时将各种信息汇报给管理教师,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学生会的同学也可直接在学生中做工作,协助落实各种有关的规章制度,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同学的工作能力,更能使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也使他们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2.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宿舍管理人员队伍

无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采用何种模式,学生宿舍管理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重要任务。如果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知识水平有限,客观上他们在管理学生中的自信心就显得不足,与大学生的沟通、控制、影响能力也会大大受到影响,在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聘用中,不能仅从降低经济成本着想聘用普通服务人员,应从育人的角度出发聘用能够在人格魅力方面影响学生、在生活经验上指导学生、具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宿舍管理队伍,使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既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知心朋友。

3.结语

大学生活是学生人生黄金岁月最闪亮的部分,将在学生记忆中留下许多不可磨灭的回忆,这一时期还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成熟的关键时期,将经历有青年到成年的巨大转变,情感、认识、意志、性格等方面都日渐成熟和完善。宿舍是学生的小家,但小家无小事,我们要高度关注学生宿舍的状况,及时改进工作方式,建设安全稳定、健康向上、温馨和谐的宿舍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立东.浅析高校学生宿舍盗窃案件的特点及防范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9).

[2]徐祥军.浅谈高校学生盗窃案件频发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36).

高校宿舍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宿舍;自主管理;双向互动;转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成数量级增长,需要住校的学生也急剧攀升,学生宿舍管理已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进步的新趋势、高等教育的普及及不断发展、学生群体特征的多元化等都要求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住宿生难管,要管好更难。现代社会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上大学后要离开父母去其他的城市独自生活,刚开始时会难以适应,家长也不放心孩子独自在外。住宿生的管理工作要怎样做到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学校领导舒心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学生宿舍管理是一项以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为核心的融多方面因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大学生争取独立、自主、自由的观念更为强烈,他们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等特点,这对学生宿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一、当前学生宿舍管理的状况与特点

由于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对宿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各高校加大了学生宿舍的建设,由原来大多是八人、六人的大宿舍调整为四人的小套间,并提供洗手间和洗浴间,配备计算机接口,甚至于为学生安装了空调和洗衣机,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相对于硬件方面设施的完善,软件方面的管理工作看起来效用不是很大,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学生和家长对管理工作也颇有微言。俗话说得好:“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因此,如何让学生宿舍软、硬件的建设协调发展,尤其是软件服务跟上硬件发展的问题,这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当他们遇到任何问题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宿舍管理员。此时宿管员充当的是一个“万能钥匙”的角色,大到宿舍的水电,小到衣服扣子缝补、借锤子换门把等,什么样的问题都能解决。虽然学生离开父母身边独自在外求学,但生活上的依赖性还是很强的,所以当他们觉得哪一位或者哪几位宿管员是比较亲切和蔼的,遇上问题时会习惯性的去寻求他的帮助。这是一部分学生都会出现的心理。

二、学生宿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受社会环境的变化冲击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目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由于种种原因跟不上现代高校的发展步伐,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弊端,阻碍了高校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管教分离”导致学生管理和教育功能弱化

在传统的宿舍管理体系下,高校后勤部门只是简单地负责学生的安全、保洁等辅导性工作,由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这种管理体系的优势在于,学生宿舍仍然在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之内,教育的功能得到了延伸。但是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宿舍管理员承担了一些原本属于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担负起教育管理工作。但是,从现实效果来看,由于从事宿舍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沟通技巧缺乏灵活性,交流内容缺乏有效性,这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并不适应。同时,由于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市场化,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物业公司只为每栋宿舍楼配备几名宿舍管理员,这些管理员仅能应付正常的管理工作,根本无力再进行教育工作。这种“管教分离”的现象,使得学生在宿舍区内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缺少了应有的内涵和实效,导致宿舍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脱节。

2.宿舍管理工作缺乏双向互动机制

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缺少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学生争取独立、自主、自由的意识与规章制度相冲突,会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由于后勤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没有畅达的沟通渠道,后勤管理部门并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现实,加大了宿舍管理的难度。

3.宿舍管理工作的时空纬度扩大

高校学生除了课堂,宿舍承载了大部分的空余时间,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但宿舍除了必备的生活设施之外,几乎别无他物,学生在宿舍能选择的活动相对比较贫乏。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深入千家万户,为学校人才的培养提供极大的便利,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上网打发时间,对于在宿舍时间的评价则是无聊或者没事可做。

4.消防安全问题的松懈

这类问题对于新生来说应该是甚少出现的,绝大部分出现在高年级学生之中。在寝室里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现象屡禁不止。虽然宿舍管理员再三强调寝室是严禁使用违禁电器的,但这似乎成为了纸上规定,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如学生偷偷使用,管理人员并不知情;管理员知情但在学生的恳求之下并未没收电器,也没做出相应的处理,无形之中助长了学生使用电器的风气。

三、解决高校宿舍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学生宿舍管理既要人性化,又要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管理,管理人员充满人情味能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拥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可以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让家长更放心、更贴心。在尽可能提供方便的同时,后勤部门也需要与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用以增强学生的制度观念、纪律观念和时间观念,使这些规范逐步形成为自己的习惯,提高自我约束力。

1.更新宿舍管理理念,实现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

学生宿舍既是大学生上学阶段的家,又是课堂之外学习场所的延伸,是学生交流的主要阵地。相对于校园其他的公众场合,宿舍是大学生的私人空间。在宿舍里面交谈或者做事都较少有顾忌,这时候他们的语言和行为都更趋向于自我的真实性,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言,宿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宿舍作为学生日常起居之所,是思想自由驰骋的地方,风气的引领十分关键。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宿舍的“育人”功能,树立以“育人”为核心的思想,把宿舍管理纳入到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体系中来,即由后勤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紧密配合,在工作中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通力协作,实现物业管理和学生工作部门管理的“无缝对接”,努力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学生生活环境,培养健康的宿舍文化。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建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学生宿舍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休息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宿舍管理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校风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宿舍的管理,树立先进的典型,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创建良好的宿舍文化。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与舍友分工合作,运用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美化宿舍,设计出属于自己宿舍的风格,以增强宿舍的向心力和号召力。这样有助于宿舍成员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另外宿舍之间进行交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深入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增强整个班级的团结。让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学生班干部的工作重心下移,把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到学生党团员、班干部的工作考核之中,激励学生党团员、学生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此外,宿舍之间应多进行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深入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增强整个班级的团结。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宿舍管理服务模式转型的运行机制

好的秩序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秩序需要严格的完善的制度来维护。要提高宿舍管理服务水平,巩固宿舍管理改革成果,确保宿舍管理服务模式的有效运行都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来保证和推进,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需要梳理现行的规章制度,废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宿舍管理服务目标为指导思想,建立起一整套合理、科学、高效的规章制度,制定学生宿舍管理基本准则,形成各服务主体深度参与、相互配合的组织架构。此外,各服务主体还应本着资源共享、信息公开的合作机制,借助先进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及时掌控学生宿舍区的实际情况,根据现实需要、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只有共享信息才能确保宿舍服务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才能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4.建立畅通的思想交流渠道,双方加强沟通交流

目前,高校规章制度以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进行实施,学生宿舍管理也不例外。正是由于这种纵向管理模式导致后勤部门在进行宿舍文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准绳,强调学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宿舍里的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统一规范”,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履行的义务。这种管理体制一方面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阻断了学生和学校的沟通渠道。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定期召开师生见面会、学生联谊会,让学生有沟通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当中来,利用校长信箱、短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真正了解学生诉求,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方式方法,采取亲和的柔性教育为主,道理先行,树立标杆,倡导学习。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党团干部和学生干部把工作重心移到学生宿舍,把学生宿舍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阵地,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实习就业机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学生乐于接受,另一方面也督促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生活习惯。

高校宿舍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生生活管理 高校管理权 法律冲突 学生权利保护

近年来,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诉讼是法学界与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从当前情况来看,诉讼多涉及学校在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奖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在学生生活管理方面,学校的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学生却鲜有救济途径。关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仍未有明确法律规定,对高校管理权的属性亦有争议,处理好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高校学生生活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的根本途径。

1 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分析

1.1 高校管理权的双重属性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是基于法律规范而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法律对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加以调整而出现的一种状态。

我国现行法律只明确了高校的“法人地位”,却未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做出明确规定。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的界定主要包括“特别权力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关系”。本文认为,上述的界定都只反映了高校与学生之间单一的法律关系,但实际上两者之间蕴含的法律关系是复合的,既包含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也包含民事法律关系。其原因在于:高校管理权具有双重属性。

(1)一种是管理权利。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了高校的“法人地位”,享有民法上规定的各种权利,其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亦在《教育法》中赋予高校作为教育者所享有的一般事业单位法人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如办学自、自主管理权等。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管理权具有私权利的属性,体现的是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所具有的权益。

(2)一种是管理权力。高校是代表国家为社会提供教育的机构,履行的是国家教育职责,体现的是国家的教育权。这种权力一方面体现为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对高校赋予了特定的职责,以维持正常教学与生活秩序;另一方面也为高校管理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的管理权是国家法律、法规授权行使的行政权力,具有公权力性质,体现的是高校作为授权行政组织所代表的公共利益。

1.2 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基于上述高校管理权的双重属性,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实际包含了两种关系,即: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关系,高校权利与学生权利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

1.2.1 行政法律关系

当高校履行其教育职责以维持正常的教学及校园秩序时,其管理权呈现出“权力”状态,它与学生之间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此种权力同时为学生“受教育”这一法定权利的实现在国家权力层面上提供了保障。

1.2.2 民事法律关系

当高校作为“法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或为学生纯粹提供服务时,其管理权呈现出“权利”状态,其与学生之间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尤其在涉及学生基本公民权利时,高校与学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因为,高校学生的基本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这两级位阶最高的法律所赋予,是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如人格权(包括生命权、隐私权、自由权等)、财产权等,这些基本权利并不因进入学校学习而被抛弃。

2 高校学生生活管理中的法律冲突

2.1 高校学生生活管理中法律冲突的表现

高校学生生活管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学生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本文选取了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最容易发生冲突的两方面来阐述。

2.1.1 宿舍管理

宿舍管理最集中体现了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是学生权利最容易受到侵犯的地方。

案例一:某高校要在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在学生暑期离校期间,安装人员未经学生同意,在住宿学生不在场的情况下进入宿舍安装空调。

案例二:某高校要扣学生的宿舍水电费。在扣费前,并未告知学生水电费的计算单价及计算时间,仅告知学生扣费的总金额,且在学生缴纳相关费用后并未出具有效发票。更甚者,在未事先张贴通知,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从学生的银行卡中扣钱,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

对于宿舍管理所产生的冲突,焦点在于对学生宿舍性质的界定,对此目前仍颇具争论。本文认同,学生宿舍不能等同于民法意义上的普通住所,而是一种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特殊住所。理由在于:

(1)在学生宿舍管理上,体现了高校管理权中的“权利”与“权力”的交织状态,决定了学生宿舍不同于普通住所。

在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背景下,很多高校将学生宿舍日常事务管理委托学校后勤集团或社会企业负责。但委托的事项多限于日常安保、物业管理、维修、清洁卫生、供水供电等服务的提供。这体现了高校、后勤集团或社会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是高校管理权的“权利”状态。

另一方面,为了教育的目的,学校对于学生宿舍事关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方面负有相应的职责,体现了高校管理权中的“权力”。国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从维护稳定大局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把学生住宿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并切实担负起学生住宿管理的领导责任,将其列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日程,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不能推向社会” 。而且,学生对于是否在校住宿并没有选择权,国家决定了学生不能在外住宿。

(2)学生宿舍的费用带有国家教育福利性质。按照现在普通公立高校学生缴纳的住宿费标准,远不能与市场价格相比,明显带有国家补贴性质,这种非对等支付使高校与学生之间并非普通的租赁法律关系。

在案例一中,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基于学生宿舍的上述特殊性,学生入住宿舍意味着接受学校制定的各项宿舍管理制度,让渡或克减了部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但这种克减并不妨碍宿舍仍然有一定属于个人的隐私空间,即拥有克减后的隐私权。而学校的行为已超出了维持正常的宿舍安全与秩序的必要,甚至成为了入侵学生隐私空间的不安全因素。

而案例二,学校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知情权与财产权。学生在学校管理涉及个人权益时拥有知情权,这毋庸置疑。而未经学生同意擅自从学生的银行卡里扣款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我国《宪法》与《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超出了学生同意委托银行代扣的事项范围,侵犯了学生合法的私有财产。

2.1.2 校园安全管理

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学生的人身安全与财物安全。关于人身安全,国家已出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且涉及生命安全,大多得到重视,在此不累述。在财物安全方面,因涉及学校保卫部门、后勤管理机构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故有必要厘清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案例三:某高校学生在上课期间将自行车停放于公共教学楼外学校指定的自行车停放处,但下课后发现自行车被盗,后要求学校保卫部门赔偿其损失。

在高校中尤其在多高校聚集的大学园区内,经常会发生学生财物失窃,小至订购的牛奶,贵重如手提电脑,在教学楼被偷,在宿舍也被偷。这不得不让人反思高校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尽到责任和义务了吗?谁来保障学生的财产安全?在此情况下,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冲突体现为高校不作为,导致学生权利受到侵犯。

对于案例三的情况,高校如未尽到必要的监管义务,应当予以赔偿。法律依据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即“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而对于赔偿的责任主体,则要区分两种情况来考虑:如果承担安保责任的是学校保卫部门,则应由学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承担安保责任的是物业管理公司,赔偿责任应由物业公司承担。

2.2 高校学生生活管理存在法律冲突的原因

从法理上讲,权力(利)与权利之间存在矛盾、对立与冲突。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关系同样具有上述特征。当高校管理权表现为“权力”时,基于公权力天然具有的扩张性,高校管理权欠缺约束性。当高校管理权表现为“权利”时,因权利主体不同,权利的相互性导致权利间的界限不明确。

从实践上讲,高校管理权界限模糊,学生权利欠缺保障。由我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在客观上强化了高校管理权,模糊了权利(力)的界限,并无形中消极对待自己的职责,行政不作为。一方面高校自主制定了一系列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充分享有其权利,维护其利益,另一方面却忽视这些规章制度本身或在实践中是否侵犯学生的正当权利。

笔者查阅了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所在高校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发现:(1)对高校的管理权限没有明确规定,对于高校的义务也没有明确规定,更没有明确高校对其管理职责失职该如何处理;(2)对于学生多是义务性条款,包括要遵守的规章、制度、秩序、行为守则等,而关于权利,多是一句“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便轻易掠过。这种立法上的不足更进一步扩展了高校的管理权限而压缩了学生权利。

3 厘清高校学生生活管理的法律边界,构建高校内部动态平衡机制

3.1 构建内部动态平衡机制的本质

构建平衡机制本质上是权力(利)与权利之间的博弈。从表面上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冲突。高校作为管理方,期望自己的管理权可以达至校园的每个角落,以实现稳定、安全、高效的管理效果;而学生则希望排除一切外来的妨碍,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公民权利。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实际上两者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教育生活环境,保障学生的利益,只是未在彼此的利益价值中寻求到平衡点。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依法治校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依法治校”的内涵之一应当以权利文化为基础,树立权利意识,明晰利益主体。因此,厘清高校在学生生活管理中权利(力)的合理界限非常必要。

3.2 充分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是划分高校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基础

高校学生的权利是一种权利群。在学生生活管理方面表现为以下5种形式:(1)名誉权和隐私权。学生在个人婚恋、宿舍空间问题上有权对自己的隐私提出合法合理的要求;(2)生命健康权。高校必须对校内的不安全因素负有必要的注意义务;(3)自由权。禁止一切形式的非法拘禁、搜查,保障行动自由、婚恋自由等;(4)财产权。禁止高校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代其保管,或为了谋取利益向学生乱收费、擅自动用学生财产等。(5)知情权。学生在涉及有关学生个人权利时有知悉的权利。

学生的上述基本权利均由法律规定,高校有义务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更不能在追求自己权力实施效果或权利时侵犯学生的基本权利。因此,充分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是划分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基础。

3.3 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秩序是划分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目标

如前所述,为了享有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学生让渡了部分权利,接受学校的管理,但这种让渡应以实现“校园的安全、稳定、有序”这一目标为界限。所谓校园的“安全、稳定、有序”,是指校园内各部门、机构有秩序的工作运行,教职员工各司其职,学生正常上课、学习和生活。

在管理权呈现“权力”状态时,高校应肩负好监管职责,努力消除校园内的不安全因素,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管理权呈现“权利”状态时,只要不违反“公共安全”这一价值准绳,则应给予学生基本权利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导人为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但生活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必要“一刀切”。

3.4 合理明晰高校管理权是划分学生生活管理法律边界的具体内容

如前所述,法律赋予高校一定的自,但在很多高校自主制定的涉及生活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多是规定学生必须遵守的制度、义务与行为准则,甚少涉及更无明细高校管理权的具体内容。只有将高校在生活管理方面的权限条文化、明晰化,才能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实现校园的稳定有序。

(1)建立“善法”、“良法”。高校规章制度不是限制学生的成长,而应从学校整体事业出发鼓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高校规章制度要彰显理性、正义和求善。在具体制度设计中,不能单纯强调管理的效率与秩序,只把制度当做“管、卡、压”的工具,否定学生作为独立人格的正常需要。

(2)建立尊重学生权利的生活管理制度,提倡学生参与制定规章制度。“以学生为本”不是一句口号,它是学校规章制度之合法合理性得以维系和巩固的一个重要前提。学校应允许学生参与讨论制定与自己有关的生活管理制度,这样不仅能反映学生意见,减少执行过程中学生的抵抗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制度的施行。

(3)明细规范高校自身管理行为的规章制度。高校在对学生的生活管理中有哪些权限,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如何做,如高校管理失职造成学生损失或管理中侵犯了学生权利时有什么救济途径等,均应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在高校委托物业管理公司对学生宿舍进行管理的情况下,也必须将物业管理公司的权限清楚列明,让学生知道,学校的行为同样受到规制,学校的管理权不会滥用,自己的权利有保障。

综上所述,高校在生活管理中仍存在不少法律问题与冲突,其本质是学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其解决的根本途径应该以尊重学生权利为基础,合理明确界定高校管理权的法律边界,只有这样才能促成高校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的真正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黄建武.新编法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8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二十九条.

[4] 陆优优,钟妮.高校园区管理行为的法律性质与学生权利.法制与社会,2010.1(中).

[5]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社政[2004]6号.

[6] 宪法.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物权法.第六十六条: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7] 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规定(试行).第七条.

高校宿舍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一、何谓“情”“法”

所谓情,指情感教育,情感交流。它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所谓法,指在班级管理中,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附之以相应的处罚手段。它能够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促使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如果只有情,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收放的随意法。如果只有法,只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只能治表而不能治里。

二、用情感化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和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整个班级的动态。班主任在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后,要善于与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和情感的交流,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

(一)一条短信的关爱。

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间的距离。班主任可以通过学生的个人信息,制定出学生的生日情况总表,在每个学生生日的时候,给予短信的祝福,使远离父母身边的学生能感受到关爱。同时,在传统节日等喜庆的时刻,通过短信给予学生节日的问候和祝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无处不在。

(二)两个小时的交谈。

以宿舍为单位,每月至少与每个学生进行不少于两个小时的谈心。通过深入学生宿舍、把学生召集到会议室举行茶话会等轻松的形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动态。

(三)三个一切的落实。

根据学生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学生工作理念,切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学生教育的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关心学生的学习、纪律、生活等方方面面,从而实现班级的有序管理。

(四)四个心的投入。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做到“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做好大学生的引路人。高校的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是具有高知识、高智商的群体,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要注重做好学生引路人的角色,而这一角色的扮演,也注定要求班主任必须具备“四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具有慈母般的爱心;学生工作无小事,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对他们的培养,需要有充分的耐心和发现问题的细心,并及时做好引导;同时,一切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在于班主任的责任心,对班主任工作的责任感。

三、用法教化

“法”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矩就是规章制度,班规是其具体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的个性越来越强烈,对纪律的约束相对松懈,因此,由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一个属于他们的规章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订立班级规章制度,依法治班。

在实践中,根据班级的特征,通过民主决策,制定科学、完善的班规。在制定班规前,组织班团干部收集全体同学的建议,规划出班规的大纲,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制定。因为规章制度是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亲自制定的,学生更能自觉地遵守班规。

(二)完善宿舍规范制度,建设和谐宿舍。

对宿舍进行规范管理,以量化方式把宿舍纪律、卫生、舍员日常行为规范等进行量化,实行班团干部、舍长包干负责的形式,使规范的量化管理与过程的动态管理相结合,促进宿舍的和谐建设和宿舍的内务整理,并利用院系文明宿舍评比的契机,积极引导各个宿舍认真做好宿舍内务;协调宿舍成员的矛盾,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三)完善班团干部的设置、分工和实行轮换制。

班委会和团支部尽量做到不重复设置,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班级管理工作中实行班团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班委会、团支部干部。类似于“全员管理”的模式,让整个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四)健全班团干部的考核机制。

对于班团干部,实施量化考核,根据量化考核表,每个月对班团干部进行考核,针对其所管辖的日常工作,自评和同学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考察班团干部的业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