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治思维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11—02
随着新世纪到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尤其全国性普法工作的不断实践与反思,法治素质的综合性实证指标为我们诠释出仅有知道其重要性是远远不能达致实践图景的如期而至。一般性普法教育的法治启蒙运动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是,知法与懂法的个体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但知法犯法与执法犯法的具体法律事件同样随之激增,其中的主体成员也不乏在校大学生。值得追问的是,法治意识与违法犯法行为之间是否仅仅是一个知行不相一致的问题。我们认为,法律知识的普及与法律思维方式的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背离性关联,单一化的法律知识增加和法律思维方式的实践运行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如果我们从理解的意义上认识法律解释,那么我们甚至可以说,法律解释乃是法律的生命之所在。因为没有人理解、解释和运用法律,法律便没有任何价值。”1 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热点案件中,其聚焦的社会身份包括大学生,如马加爵案、付成励案、药家鑫案等已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与社会影响。同时,大学生公然违反校规校纪的热点事件不是见于各类媒体。故而,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实践情势与时代诉求之间的差距颇为鲜明,需要在高校法治教育中探寻其有效的培养路径。
一、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背诵记忆法律条文,不求甚解,易于忘记。而经由深刻思考,亲身体验应用的条文,将成为一个法律人生命的法律细胞,终身难忘。”2 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在高校法治教育的一般性教学安排上,主要依赖于相关法律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延展性法律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法治内容宣讲与体验。对于现实中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遵循法治教育的教学规律,具体考察其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模式选择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等三个方面。
(一)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普遍缺乏科学性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较为贫乏,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相关法律知识讲授。除去综合性院校中法学类专业的辐射功能较强的高校外,大多数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科学性缺乏具有较为突出的普遍性,尤其是理工类院校。高校对公民社会的智力贡献似乎在相关教育者视域中不太重视法治教育是对此种现象较为妥当的解释。在许多学者看来,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在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完全可以解决其知识贫乏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大学生的专业要求并不是法学或者法律类专门人才的培养。但是,如果遵循法治教育的规律,注重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仅仅依赖一门课程来完成如此重大教学目标,显然其科学性值得怀疑。同时,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安排并未得到相关科学性论证,一般仅仅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规划,其专业性不强已经在实践中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质疑。另外,从事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师主要是法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在进行法学专业性教育,将自身的学习经验具体化为教学内容选择。3 当然,导致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法治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普遍缺乏科学性。高校法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安排需要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中得到彰显,以确保其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实践性严重不足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选择较为单一,主要是相关法律课程的理论讲授,实践性不强。高校法治教育需要在主体的思维方式培养中得到落实,也才能据此获得较有说服力并得到普遍性认可与支持。由于法律类课程性质的特点,法律知识的一般性输出与继受是需要在直接与间接的实践中为主体所了解、熟悉与认可,才会真正产生体验性效应,因为缺乏实践性的个体感知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目标。我们实证考察高校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后发现,在高校的一般性法律知识竞赛中,大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普遍较好,但是,在相关具体案件的实践性趋向把握上则普遍较差。4 造成这种鲜明对比的现象,我们认为,其主要是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实践性严重不足导致的必然结果。我们知悉,其实在实际生活中高校教师自身遇到具体法律案件时往往也是束手无策,表现出“理论水平很高,实践能力很差”的尴尬境地。当然,这也是高校其他课程教育中一个较为普遍性的问题,但是对于法治教育而言,教学模式的选择上需要积极关注实践性教学的安排是解决此中问题的必然之道。
(三)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简单化倾向突出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运用较为随意,主要是教师的口头讲解,简单化倾向突出。大学生虽然在理论知识的接受方面已经与中小学生有着显著区别,但是,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性原因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对于简单的口头讲解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中,高校法治教育的相关课程都是以大班教学形式进行安排的,教师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段上完成具体繁重的教学任务,故常常采取极为原始的教学手段,“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图景也就成为高校法治教育的基本形态。5 我们认为,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尤其在新的时代中更显关键,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掌握较之于教师并不逊色,教学手段上更多的采用多媒体以及案例教学形式该是必然选项。同时,大多数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也基本是采用将文字性讲义搬上投影屏幕的极为简单的做法,其实这种与口头讲解的教学形式并无实质意义上的区别,无法真正实现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及水平提升目标。
二、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路径
高校法治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增设法律类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法治素质的主要渠道,同时需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不断创新教育范式与进路,从而形成多维培养路径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确立科学完善的法治素质的教育内容
大学生法治素质是指大学生所具有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以及应用法律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综合因素,它不仅包含法治意识,还包括把法治意识转化为自觉地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思维方式。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增设法律类课程的体系化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与感知机率,以增强其法治观念的实践性体验,改变单纯的法律知识讲解为全面的法治素质熏陶与教育。为了确保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在具体法律类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应以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现象为主要选择依据,改变传统法学专业教学内容的简单移植做法,不断创新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调整法治教育中实践性突出的教育模式
在具体的法治教育中,法治不仅是一种理论观念的描述更是一种实践形态的具体演绎。高校法治教育的内容应变单纯的理论教育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和尊重大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促成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渐进性增长与提高,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中,教师通常把法治理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对实践性教学不够重视,即使是案例教学也往往是法学专业性极强的案例分析,这较为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一种误判,似乎法律只能是法律专业人士的神秘技艺,与普通人相去甚远。其实,法律不仅仅是法律工作者的技术性智识依赖,更重要的是对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公正价值追求的具体性描述。我们只有在教育模式上不断强调法治观念的实践性诉求,才能帮助大学生培养法治素质要求的法律思维方式。“所有的社会向题,不论它们来自民间还是官方、不论具体还是抽象、不论是春秋大义还是鸡毛蒜皮,一概可以运用法言法语转化为法律问题,运用法律概念进行分析判断。”6 我们知悉,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树立与坚守不是理论灌输所能达致的,高校法治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为目标,并且需要将大学生的现实利益关切与法治教育内容紧密关联,把实践性内容作为法治教育的切入点,从根本上解决法律思维方式的普遍性水准提高的问题。
(三)创新践行多元化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
相关法律类课程是高校法治教育中的关键性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好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平台,发挥其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一般性的口头理论讲授,增加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法庭教学以及“如果我是法官”主题性辩论教学等教学手段。同时,应开启其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范式,确保实现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法治教育目标。尤其是运用典型案件进行学习交流与研讨。保罗·劳伦斯认为“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媒介,通过它某些现实情况或问题被带进教室供班级和教员研究,让大家对一些实际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棘手的问题进行讨论。它是某些综合的、复杂的情况或问题的记录,在这些情况或问题能被理解之前,它们肯定是完全分散的,而后将其组合在一起,其目的是将表达各种不同态度或方式的思想带进教室。”7 在当下网络高度发达的新时代,随时都会发生大学生感兴趣的典型性热点案件,尤其是与大学生有着切身体会的案件,如马加爵案、药家鑫案,高校应及时邀请有关司法人员或法学教授进行学理分析与司法评判,并与大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梳理实践性法治观念的特质表征,从而让大学生不断增强处理自身法律纠纷的能力,准确区分识别正义的现实形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达致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法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我们对有关高校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专业背景的实证调查发现,各高校的法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占其总数的比例分别是74.23%、86.15%、9.85%.
[4]我们对有关高校从2000—2011年的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的成绩统计中发现,每年的平均成绩是87.87,11年的平均成绩为85.76;另外,对相关热点案件司法处理判断选择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76.52%的大学生判断案件法律适用趋向出现错误.
[5]我们对有关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运用进行实证调查发现,71.85%的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有86.13%的电子教案中没有图表和案例分析。
一、激趣,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兴趣和爱好是引起并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从生理学方面看,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往往在生理上会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进,大脑皮层得到较充分的营养,能充分调动起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使之进入主动、活跃的思维状态。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养成思维的主动性。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因为正确的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原动力。现行的语文教材,有不少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小立志的故事,如、、鲁迅等,他们都是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由于学习目的明确,这些人都学有所成。另外,通过如《詹天佑》《》等课文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国家贫穷落后就受欺凌,从而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迫切需要之感,从对语文学习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
其次,通过培养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求知识的时期,他们对大千世界始终是感到稀奇新鲜的,好奇心是他们固有的本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本内容,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如我在教《海底世界》《未来房屋》等课文时,通过分析讲解,创设情境,学生对海底的情况以及未来住宅都深感新鲜、好奇,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他们去对海底世界及未来其他建筑方面的情况进行想象、探究,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再次,通过培养学生的浓厚情感,激发其兴趣,培养思维的主动性。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只有丰富的情感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情感的:一是培养密切的师生情感。我们都知道,学生喜欢某教师,那么他们也会喜欢某教师的课。二是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对学生进行熏陶。如《可爱的草塘》《金色的鱼钩》等课文都含有丰富的感情,在教学中,设法让学生与文中内容产生共鸣,从而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之始终以饱满积极的热情去学习、去思维。
二、发挥想象力,培养思维的合理性
想象,是人脑在联想的基础上加工原有的意象而创造出新意象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合理性。
在语文教学中,我是通过读写结合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
如在教《琥珀》一课时,我根据单元训练重点一一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从“实”(琥珀里面裹着的两个小虫)想象到“虚”(蜘蛛想把苍蝇当做美餐而扑向苍蝇),由“此”(琥珀)想象到“彼”(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松树林,松脂不断往下滴),想象出这块特别的琥珀的形成条件及前后的因果关系。另外,我还注意通过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穷人》一课后,我让学生续写《穷人》的故事。我还通过语文第二课堂,让学生接受外界情感的刺激,丰富其情感体验,以境生情,以情促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使他们的思维趋于合理化。通过这些训练,学生想象能力大大地提高了,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三、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往往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学则须疑”是学者历来提倡的一种学习态度,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疑问中开始的。教师应善于启迪学生在质疑中求异,从而碰撞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在语文教学中,我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
一是根据课文特点,在阅读中质疑,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如在教《田忌赛马》一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孙膑只调整一下马出场的顺序,就能反败为胜?这一方面为什么孙膑想到而田忌没有想到?通过质疑讨论,使学生们懂得:田忌的思路是固定的,他的思维没有“求异”,而孙膑则能大胆“求异”,从多种假设和构思中找出了取胜的最佳方法。又如《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课,文中写伽利略通过质疑、思考和实验,证明了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句话是错误的。通过这些课的教学,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大胆质疑,大胆求异的优良思维品质。
一、民主教学,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离现代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传统教育观念中,重视传授知识,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容纳知识。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重视现成理论的记忆,忽视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学生才敢想,才敢说,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不要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要平等地与学生交朋友,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阐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使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和特的关系,才能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打下基础。
二、紧密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兴趣可以使人注意集中,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思维敏捷,还可以激发人的灵感。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没有读完,但是他带着对自然科学浓厚的兴趣坚持自学,一生中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完成了世界著名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在积累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科学实际、历史实际、经济实际等,把教材中的知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感觉所学内容距离自己不远,进而产生学习和思考的动机。让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体验,新的发展。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因而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质疑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敢问敢疑,创新学习才有了基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规律。学生的天性好奇,求异,教师绝不能压抑,要引导、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于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所碰到的疑惑、困惑,在教师引导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达到自悟道理的目的。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必须对传统,权威进行突破。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不唯老师是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书是从,使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主动认识未知的领域,探求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在探索中挖掘自己的潜能。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新看法、新方法、新发现等一切独特见解的东西。要善于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辩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在深层次上思考问题。
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一般比较抽象,如果只是照着书本讲,学生听起来会索然无味的,只有联系生活、社会、科学实际,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要启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还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堂研究讨论相结合,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思维的求异是创造的升始。牛顿没有对物体为什么总是向下落而不是向天上飞的奇想,便不会有万有引力理论的诞生;哥白尼如果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便没有日心说的问世;达尔文南于敢于挑战上帝创造人的宗教观念,敢于产生人类进化和生物进化的奇想,才成就了生物进化论,成为伟大的生物学家。所以,我们要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拘一格,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问题勇于探索、深究不放的精神,为成就一名创新精神的人才打下基础。
总之,我们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他们结合实践,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给他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有创新精神,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有用人才,让他们今后在不同的领域自由驰骋,各自取得独特的成就。
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
周义先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
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三、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四、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一级管理人员即为班内核心力量,他们分别负责其他级别的各项工作,如“学习委员负责指导总结科代表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职责长的工作”等。
【关键词】高中政治;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发散性思维顾名思义,是一种多向展开的思维,更确切的说是人们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新课改下的政治教材修改了以往教材的不足,教材将系统性与完备性,针对性与实用性,趣味性与可读性融于一体,为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大有益处的,我之所以觉得要重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基于以下两点:
1.新课标提出“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新课标提出的这三种学习方式其实都包含有“发散性思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代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要求越来越严格,我们那种单纯的只满足知识灌输的教育越来越不合乎当今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来达到。
2.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难提高课堂效率。为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我们教师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
那么怎样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呢?下面根据笔者从教多年的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是学校的首要任务。”而当今大部分的高中学生认为政治课就是死记硬背;感觉上政治课枯燥,无味,对政治课的学习更是提不起兴趣。这样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政治课的课堂效率自然低下,那么怎么改变当前高中政治课堂的这种局面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在教授《价格对生活、生产的影响》这节课的时候,我模拟了一个市场交易的现场,根据生活中的买卖活动,让一部分学生充当“买方”,一部分学生充当“卖方”,而我则充当“生产商”。作为生产商的我,根据学生模拟的“市场”的供求变化和“商品”价格的变化,作出扩大生产规模或者缩小生产规模的决策。
在课堂上,模拟了市场交易的现场活动后,我要求学生们大胆的发言,评价“生产商”决策是否正确、合理。这种课堂模拟活动进行后,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大家积极配合活动,出演模拟现场的角色,积极发言讨论十分激烈,同学们讨论“生产商”的决策是否正确的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政治课本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就一改政治课堂的枯燥、无味,而使得政治课堂变得活跃、有趣了。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探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发散性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力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且答案往往就是课本中现有的知识点,因此学生只要通过记忆、背诵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回答。这种传统的教学现状,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要被动的接受,记忆即可。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提问方式,尽量减少判断式提问和叙述式提问等缺少启发性的问题的比重,提高发散性问题、课内探讨式问题的分量。发散性问题是指,对同一个问题解决途径或思路不唯一,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教师提出发散性问题、课内探讨式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是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形式。教师提出问题的质量通常决定着学生学习开展的质量。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要保证问题的明确性,切忌模棱两可。要保证问题具有思考性,切忌问题一提出,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同时,教师在问题提出后,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讨交流、独立思考。
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
众所周知,学生都需要得到认同、支持和鼓励,这样他们才会对合作学习更有兴趣、更有激情。现代高中生的特点是渴望展示自己,又不愿展示自己。“渴望展示”来自人的本性,而“不愿展示”是害怕群体的排斥。高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多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找到自我,学习的劲头更足。
高中生对什么事情都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由于他们现在掌握知识的程度还有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还欠缺,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答案的正确率,而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过程上,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只要学生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就要肯定和鼓励。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会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这样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更能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宁武山,王祝兰.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教学管理[J].教育革新,2007(11)
一、提问过于频繁
笔者曾经发现,有的教师一节课40分钟平均每分钟就提出一个问题。这样使得教师就像拿着香蕉的驯象人,学生就像跟着香蕉走的大象,学生只有无奈地跟着走,哪有时间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呢?即使回答问题也是疲于应付。一节课下来,学生身心疲惫,教师也是大汗淋漓。但是教学效果如何呢?学生在课下往往一问三不知。高中政治课本来课堂容量就大,如果提问过于频繁,如何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呢?
二、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很多教师有一个不良习惯,就是习惯性地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这样不仅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而且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教师无谓地浪费这些时间,意味着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减少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当然,如果教师在大教室上课,教室扩音设备不好,这就有了重复的必要,但是我们还是应该避免无意义的重复。
三、不会聆听学生
课堂聆听学生的回答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充满艺术性的。教师不仅要会问还要会听。教师一方面要有聆听的态度,即诚恳与肯定,另一方面还要有聆听的技巧。
教师聆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让对方感觉到真诚和期待,感觉到尊重和关心。当学生能从教师的聆听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时,他的潜能就会得到激发。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不只是一个形式,还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表现为坐立不安,或者是不耐烦甚至直接去关注其他的同学和其他的事情,那么学生会认为自己说错了,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敷衍了事,不利于学生潜能的激发。
四、提问对象过于相似
不得不承认,教师对于学生都有偏向性。选择提问对象方面就能体现出来教师的偏好性。很多教师的提问对象总是同一类型,甚至总是那么几个同学。时间长了,总是不被叫到的同学就会产生挫败感,会认为:“老师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我为什么还要上进呢?”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进而慢慢失去上进心。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害怕上课被点到,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从内心还是期望得到关注的,而在课堂上的关注就是被提问到。教师不应该将自己对于学生的偏好带入到教学中。
五、控制问题的答案
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教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正在思考的时候教师自己就完成了回答,这种自问自答并没有起到提问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还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或者回答的并不是自己期待的答案时,就会武断地打断,然后自己来回答。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课堂之上都是教师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观点没有得到尊重,学生自己都不知道对在哪、错在哪。长此以往,学生每次都无法自己作答,逻辑思维能力就无法得到培养,对问题的看法也很难形成系统性,并且独立性也没有得到锻炼,反而会产生更强的依赖心理。教师不应该控制问题的答案,而应该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空间和时间。如果学生暂时回答得不上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如果学生的答案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要先给予肯定,然后在肯定的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思考出正确的答案,或者是给予学生尊重,允许不同的答案存在。
六、给予学生消极的反馈
当学生回答得不对时,有的教师直接就给予“你离题了”“你坐下再想想”“不对”等评价,甚至有的教师专门找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然后乘机给予嘲讽。以上都是消极的反馈,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每一句评价都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反馈是消极的,不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让全班学生都不敢发言,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所以,教师应该多用启发性语言来帮助回答不上来的学生,当学生的回答不合适的时候首先给予肯定,比如“很有创意”“有想法”,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答案或者换其他同学来作答。笔者建议,如果教师面对学生的答案不知道如何评价时,可以尽量选择中性词语,不带感彩的中性词语并不会影响学生的情绪。
七、忽视学生的反问
课堂提问并不只是教师的特权,学生也有课堂提问的权利。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给学生课堂提问的时间和权利。尤其是在上课过程中,若有学生提问,教师往往直接干涉,不予以回答。笔者做过调查,很多学生上课不喜欢提问,不是没有问题可问,而是不敢问,害怕遭到老师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