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一年来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学习好,只有踏踏实实地刻苦钻研,善于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我在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都注意培养自己独立钻研的精神,因此我的学习成绩比较过去有很大的进步。
课堂教学是老师把知识传授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方面,上课注意听讲是保证课堂学习的先决条件。这虽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但也是不容易做到的。过去我曾不止一次地在上课时思想开小差。记得有一次在讲达尔文进化论的课堂上,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注意力,结果在课后用了五十多分钟的时间,还没有完全弄懂老师所讲的东西,可是别的同学只用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就掌握了教材。每一次这样的事情都使我很难受,我知道这种疏忽的态度是不能掌握知识的。接受这样的教训以后,在上课时,我做到了注意听讲。我认为注意听课不仅是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而且还要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不断地对老师所讲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推理;每当老师讲完一个段落,我就把教材内容的重点联贯起来作一个小结,求得比较完整的概念。这样才不至于死记课文和定理,而是着重对于课程内容有切实的了解。假如有个别不容易弄懂的地方,我就做上记号,下课后再作思考。每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老师往往要把所讲的教材总结一下,有些同学因急于要求休息。往往就在这最后几分钟松懈了注意力;但我认为老师用最少的时间把教材作系统扼要的叙述,阐明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使我们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印象,这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总是把精力一直保持到最后一分钟。
课堂提问旧课,是老师检验同学对课文理解程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我也充分利用这个方法来检验自己。我从来不因老师没有提问到我而有任何侥幸心理,不管是提问谁,我都认真地思考着答案。有一次在化学课上,老师问到一个同学关于黄磷的保存方法。我思索的答案和被提问的同学的答案不相同,而老师说他的答案是对的;原来我只记得保存黄磷必须与空气隔绝,以免被氧化,而没有考虑到保存黄磷最妥善的办法是放在水里,这说明我的学习班还不够深入,还不能灵活掌握,以后我就注意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
课后复习和做作业,是为了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学校每天都有规定的自习时间。但是我们每天要复习和要做的作业很多,而自习的时间有限,这个矛盾怎样解决呢?有的同学看见作业堆得多了,一下课就埋头干起来,但是往往由于对于每天所学的教材,还没有经过很好地消化,所以习题作得很慢,而且常常出错误。我在自习时间,首先注意复习课文,认真地掌握知识,然后才去做作业。当我复习的时候也充分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我的复习方法是按照教材性质和我对它的理解程度来决定的。比如我的理科基础较好,复习的时候我就不是先看书,而是回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一些基本原理,用自己的话把它写出提纲、必要时并推演定理和公式,然后再用书本对照我所遗漏的地方,直到我真正弄清楚了教材的内容以后,再关上书本做习题,这样演算习题花费的时间并不多。我的地理课基础较差,在复习的时候我就先看书,然后再写提纲,对于不了解或不明确的地方再重新思考,自己解答。有个别的地方的确较难理解,我就花费一些时间来学习。在复习课程中遇见困难问题,我也不轻易去问旁人。我常常这样想,将来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问题,难道我都一一等待别人解决吗?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我知道任何科学知识都是劳动的产物,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不畏险阻,不畏困难的人才能攀到科学的顶点,因此我应该从现在起就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尽量运用自己的思考来解决疑难。但是有些问题如果经过艰苦的思考也还不能解决的时候,我还是要去请教老师和旁人,这时候我不但注意别人对问题的答案,而且思考别人用什么方法来解答这个问出题。
由于课堂注意听课和课后认真复习,所以我在考试之前,从来也不慌张,相仿自己能比较圆满地回答问题,即使某一门课程考试的成绩还不够好,我也不气馁,而是研究我在学习上的缺点。一年来,我觉得只要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举习中不怕困难,是可以牢固地掌握知识的。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 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动脑,懒于动脑,对于教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教师有时故意让不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他们要么不说话,要么乱说一通,根本不着边际,显然没有思考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顽疾”的产生?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敢于思考、大胆回答呢?下面是我对此问题一点浅显的见解。
就学习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重在理解,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无法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使之成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关健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勇于思考的环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 通过独立预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一般上新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先预习10-20分钟,在这个时间段要求学生独立的进行,不允许说话、讨论,更不允许交头接耳,时间根据课的需要而定。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①找出自己的疑点;②画出自己不会的地方;③已经都会的可以做课后的习题。这个时间段学生完全在独立的完成一切,老师不指导,学生不交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摈弃那种“等、靠、帮”的习惯,在独立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方法。同时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两个问题,至少自己要回答出一个。有时上课的时候还故意的设计错误的地方,看学生是否真的思考了,而且出错的时候我还故意强词夺理,试图说服学生,但学生会给我正确的理论依据,此时我会恍然大迷,极力的表扬学生,学生更会有一种越师的自豪感,更加自信。
2 以引导学生以“提问题”突破口,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
了改变学生不愿思考的习惯,应把“突破口”选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题”上,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形成一种处处遇问题,时时想问题,人人提问题的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局面。
首先,要通过适时的总结,给学生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如有的教师定期总结学生提问题的表现,从中评出“提问题小状元”。
其次,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问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开始时,把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划分五个层次的递进目标:①敢提问题;②能围绕学习中心提问题;③能提出有份量的问题;④能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⑤能在问题解决后又提出新的问题。然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现有层次,经过与学生本人商量,确定不同的努力目标,并逐步提高层次,使学生尝到思考的甜头,以此带动和形成学生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
3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勇于思考的环境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其前提是要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看到他们都有在某一方面成材的潜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教学情景就使我们很受启发:“教学中,他不断地鼓励大家:‘谁来说一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而对孩子的错误解释,也给予肯定的评价:‘因你的错误才使我们全班都能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对孩子出色的回答,他更是毫不吝啬对学生给予夸奖和赞美:‘真好,你有发现的眼睛。’当孩子不够自信而不敢举手时,他鼓励学生:‘举起手来就是英雄,就是高手!’学生在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小手举了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种多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关心我们的学生,用期待、希望的眼神鼓励我们的学生,对也英雄,错也英雄,只要回答就是胜利,那么我们的学生还能不思考吗?
4 给学生充分的机会来进行独立思考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除了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在方法上给以指导外,更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加以锻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现在很流行使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四十分钟花十几分钟讲授新知识,然后设计大量的习题给学生练习巩固。其结果是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太少,只是机械的反复训练,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依然没有摆脱“满堂灌”的框框。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只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不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感到负担过重,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有甚者因此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新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行的人。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必须是建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才是行之有效的,没有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学生的智慧就不能发生碰撞,思想就不会实现交融。合作能提升人的能力,能形成集体的智慧,但应以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前提,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讨论,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组织或要求学生讨论,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问,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组内同学互相交流看法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并轮流在班内发言,再由本组同学补充,然后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否则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将流于形式,如有些讨论时间小于2分钟,学生在叽叽嘎嘎地说,谁也听不清楚。这样讨论,很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极易助长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造成两极分化。因此,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因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已独特的见解,多留心听一些会对自己理解问题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即能集思广益,又能促使学生认真、积极地思考问题。
5 教师要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因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新型人才的可贵品质。这不妨从破除教师的权威开始:课堂上如果遇到了学生的“节外生枝”或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时,教师应该热情地欢迎,冷静地倾听,认真地分析。如果是确有价值的意见,就应随机应变地将其转化课程资源。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课文中有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什么?多数学生都赞成小猴,说它聪明、勤劳,老师也认可了这种观点,就赞成小猴。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却说赞成小牛,同学生们普遍不赞成,教师及时制止同学们的非议,让这个同谈谈想法,他说:“小牛吃了半袋麦子,可以将剩余的麦子种下,这样即享受了生活,来年又可以多收一些麦子,即不像小猪那么贪吃,也不像小猴一点也不吃,生活太清苦了。”这种说法同样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问题的思索与审视,敢于向“标准答案”质疑,这样更拓宽了同学们的思考问题的思维。
关键词:独立思考;学数学;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义
独立思考是指不经过外界的援助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出结论解开问题的过程。对于人们来说,独立思考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能力,无论在工作还是学习中,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有人帮助你,因此,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更加能够把工作和学习做得完美。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人格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和段炼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也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小学老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因为当今社会更注重的是人们情商的培养,独有高智商还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还需要具有高情商的人才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因素。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现状
尽管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中,但是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一直是教育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但是数学内容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和乏味,在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困难,这就需要小学老师通过耐心的引导和帮助来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中逐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改变遇到困难就找老师问家长的习惯。但是,当今小学校园里许多数学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在课堂上都是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仅仅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工作停留在一个比较表面化的阶段,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思维还不够成熟,如果知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真正把知识学习透彻和真正地掌握,完全忽略了独立思考的培养。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数学的难度比较大,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就盲目地增加作业量,导致小学生每天做数学作业的时间花的过长,而且在一个长时段里学习数学知识导致学生厌烦数学,数学作业变成一种压力和负担,久而久之,学生的意识中就只是为了尽快完成数学作业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这门课程,最终导致小学生越来越不愿意思考数学题,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培养学生们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比解答正确一道题目更加重要,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会影响到以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成效,所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小学数学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归还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学生应该是一个课堂的主体,教师为了学生而服务的,从小学阶段开始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就应该改变,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这样对于教师抛出的问题学生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去思考和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学生热情和兴趣。教师还应该引导和帮助小学生自主地探讨问题并且能够自由发言,让学生们敞开思维,教给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数学这一门学科对于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来说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师应该努力改变这一现状,那么要将乏味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容易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并且还要挖掘教学内容,创造出更加有趣和生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接触数学的时候是一个开心和热爱的情绪,而不是抵触和抗拒。这样才能够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锻炼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讨论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下的讨论,因为下课时间具有轻松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样可以无形中帮助学生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程度的不同让他们进行分组探讨,并且教师还要对学生探讨的结果进行评定和分析,最后给出评价和总结,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再次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最佳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独立思考的能力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在他们的工作和学习中都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教师应该提高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老旧的教学观念,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培育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美国数学的现在和未来 [J] 中译本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6.
[2] 臧雷 试析数学思想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J] 1998年第五期.
[3] 满小莹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探微及教学探讨 [M] 小学数学出版社 199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贯主张灌溉式教学、填充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学生更多的是充当知识的接受者,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极为不利。独立思考能力作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对于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众所周知,独立思考能力是思想成熟重要标志,不会因他人思想的影响而随意改变自身所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设计教案时作为重点加以详细规划,以确保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1、小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和意义
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脑力活动,对于自身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的运转,不借助外界任何思维的帮助,分析问题的的本质和特征以及问题的突破口,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1]。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心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对于此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具有非常巨大的教学意义和教学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心智发展、思维构建、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可见,小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九年制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部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春风中,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灌输数学知识,而是更多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彰显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综合素质培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2、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问题进行分析
虽然素质教育改革的枪声早已经打响,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无法一时间摆脱掉传统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本位,学生更多的是担当接受知识[2]。在接受的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相关知识点,耗时耗力,对于思维的发展极为不利,往往导致学生的思维过于局限在某个领域,形成思维定势,严重缺乏相应的思维锻炼。由于学生的接受地位,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教师成为了知识传授的操控者,局限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习模式成为抄写知识点、记住知识点、理解知识点的一种机械化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另外,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教育目标不是综合素质的发展,而是追求升学率和高分数,致使学生的作业负担比较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更多的是对数学问题进行逻辑上分析。如此,学生成为作业的奴隶,何谈学习的主动性,更不用说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
3.1通过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探究式教学更多是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方式,运用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的指引者。学生可以对数学问题进行详细地解读,独立思考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多方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不必直接点明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再乘以二分之一,可以通过探究性数学实验,打破三角形面积多次测量高低的一般规律实验,而是以点线面的研究方式给予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数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予每个小组一定量的弹珠,以弹珠的形式来探索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在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摆弹珠的形式,组合成线和面,让学生自我思考点线面之间数据关系。如此,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2通过快乐教学法,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思考
学习氛围是学习知识的重要助手,可以带动班级学生的成绩整体上的上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以快乐教学法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营造独立思考的轻松氛围。例如,在学习数学加减乘除多项运用题计算时,针对“小明拿着30块钱,到超市里购物,买2支钢笔,4本笔记本,每只钢笔3块钱,每本笔记本2块钱,收营员在给小明找零钱时将一张5块的当成1块的给了小明,小明也没有仔细查看,在回家途中,不小心又掉了2块钱,问小明身上最后还有多少钱”应用题计算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场景模拟,将应用题转化成一种短剧形式,可以将小明塑造成一个调皮捣蛋的男主角,在结账时百般刁难超市老板的小女儿,老板小女儿因为胆怯而哭泣,一时手误将5块钱当成1块钱给了小明,小明在回家途中不小心被石头绊倒,掉了2块钱而不知道。通过这种情景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对数学兴趣,同时根据剧情的发展,独立思考这种计算题计算方式,使学生乐在其中。
3.3通过学习组合教学,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争论中培养
争论,是思想碰撞的重要手段,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突破口[3]。通过争论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拓展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学习小组教学实践中,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学活动围绕数学问题而展开,使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完成独立思考的培养。
4、结语
小学数学是九年制教学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始。小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力和发育心智,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方式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有组织、有计划、有创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逆向思维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清.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4,09(10):24.
一、为什么要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小学是学生学习和了解系统知识的基础阶段,也是小学生的启蒙阶段,其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学生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当代小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大部分生活在衣食无忧并且备受宠爱的环境中,其在生活中经常需要依靠父母解决问题,导致其极少用自身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小学生来说,其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地最多的是同学和老师,而同学又是同龄人,大部分时候难以解决其自身的问题。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需要通过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反应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很多时候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求帮助,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甚。不管是在传统的教学还是在当代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不仅能够强化小学生吸收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能够为其学习别的科目打下思维基础,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欠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分析
分析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的时候没有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都不适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因此更不会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影响,过于投入自身的课程,缺乏适当的引导,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理解课程内容。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法自主学习,而教师又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其进行思考,导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难以成形。目前,各阶段的教学大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真正能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的学校寥寥无几,这种教学现状致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过于注重的考试成绩,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急于求成,学生就很少有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使得学生的思维发挥有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但是很多教师认为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是语文教师的任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素质教育会浪费数学教学的时间,导致实际教学目标与新课标教学目标存在差异,从而限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小學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途径
1.创设民主式数学教学氛围
独立思考能力的主体是学生,虽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创设更加适合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民主式数学教学氛围。比如:在开展“认识人民币”和“认识时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人民币分为多少种面值,分别是多少,还可以问学生自己平时是怎们认识人民币的,让学生能够参与讨论,教师还可以先让学生翻看教材上的关于认识时间的知识,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说出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供条件。
2.结合实际教学内容
由于小学生对系统的数学知识缺乏了解,数学教材就结合了这点,很多内容都是从生活中取材的。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也就是结合生活事例。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导致其授课内容偏离实际教材,从而使得小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其循序渐进,学会独立思考。
3.创新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教学创新都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教学方式,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喜欢接触新事物和新知识,但是若新知识太有深度,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动力,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善于动脑,对于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应用教学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达到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4.营造活跃的课下文化氛围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在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校园当做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课下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课下文化氛围的营造能够让小学生在下课时间感受到学习氛围,以不同于课堂学习的形式开展文化探讨。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解,在课下则可以利用校园空间让学生开展相关活动,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和方向,然后让学生说出其相对位置和方向等,扩大教学范围,深化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5.拓展数学课外问题的思考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求知欲的阶段,其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意识地去探索,教师就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通过拓展课外问题的思考,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开展“图形与变换”这一课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并且将变换问题延伸至课外。教师可以先拿两张方形凳让学生说出形状,再将两张拼在一起,说出其形状,从简单的图形变换开始,让学生能够将数学学习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于促进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活跃其思维,使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思维的拓展。教师需要开展民主式教学模式,并且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学创新,拓展课外问题的思考,为小学生营造浓厚的课上课下文化氛围,从而为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打下基础,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清.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09):24.
[2]宋开红.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14.
[3]田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