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唯物史观;形成;意义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35-02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他们肯定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肯定了它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虽然当今世界形势日趋复杂,但唯物史观依靠自身不可磨灭的真理性和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仍然能够满足当今时展的理论需求和实践要求。为突出唯物史观的真理性、为坚定我们捍卫唯物史观的信念,本文对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唯物史观的内涵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在一切社会,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当代,改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引起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又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此外唯物史观还有丰富的阶级、国家和革命理论。与唯物史观相对立的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它是一种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

但是这相对立的历史观并不是同时产生的,事实上唯心史观产生在先,唯物史观产生在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唯心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主导认识方法,直到19世纪中叶,马克思才创立了唯物史观。从此,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开始分庭抗礼,不再是唯心史观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者,其思想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在历史领域表现为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转变。

二、唯物史观的形成

1.抛弃唯心史观

1841年9月—12月,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编辑。该时期他基本上是一个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者,之所以用“基本上”一词是因为他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仍是理性原则,但同时又开始对这一原则进行质疑。这一时期的斗争实践使马克思接触到许多物质利益问题,并且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常常起决定作用。这引起了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仰的反思。

1843年5月—10月马克思来到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城,在此期间著有“克罗茨纳赫笔记”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后者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观点,他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该著作可以视为马克思同黑格尔哲学决裂的开始。

2.探索新历史观

马克思在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同时还在筹办另一个刊物即《德法年鉴》,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首先,马克思分析了宗教的社会根源,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1]其次,马克思还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第三,马克思还论述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关系。马克思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是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为理论出发点的,说明他还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但是又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

1844年4月—6月,马克思完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其主要研究成果是异化劳动理论。该理论是当时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石,从这一理论出发所进行的分析,对唯物史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首先,他把生产劳动看做社会发展的基础。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费尔巴哈强调人的受动性,而马克思强调人的能动性;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费尔巴哈强调人的自然性,而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性。第三,他指出物质生产在构成社会的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第四,他指明了实践的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及理论同实践的关系。这都表明,马克思正在向科学的实践观接近。

1844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它是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一次总清算。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提出了一系列接近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首先,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把生产劳动看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但把生产劳动看做人的真正本质的展现,现实的劳动则是异化,而在《神圣家族》中则直接把物质生产看做是历史发展的基础。这里的物质生产不是理想中的生产,而是与它相对立的现实的生产。其次,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关系中的主、次方面进行区分,从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依赖关系,得出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虽然已认识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但是还比较笼统,而在《神圣家族》中,他们论证的不再是市民社会这个整体同国家的对立,而是市民社会中的一部分即资产阶级同国家的一致。这表明两位伟人正走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这一唯物史观原理。

3.形成唯物史观

1845年5月,马克思完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提纲》中,马克思首次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提出来,这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同时为制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

1845年9月—1846年夏,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对青年黑格尔派作了彻底的清算、对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作了尖锐的批判,并在批判中首次系统地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该著作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唯物史观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一)《提纲》中“实践”概念

《提纲》可以说是马克思形散而神不散的思想笔记,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引出现实关系作为基础,进而提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的任务。《提纲》公开树立“新的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旗帜,同旧唯物主义、直观的唯物主义相对立,从而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而界限的根本就在于科学的实践观。

(二)《形态》中“物质生产”概念

《形态》将“实践”具体化为“物质生产实践”,然后由此出发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范畴,国家和阶级的生产力根源,以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等。

《形态》指出: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生产是改造自然的活动,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人们不能单独地、孤立地进行生产,必须联合起来,在生产中结合成一定的交往关系,也即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其他历史规律的基础,也是人类历史最深刻、最一般的规律。

二、《提纲》中“实践”概念和《形态》中“物质生产”概念的联系

(一)以“实践”为核心的《提纲》是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形态》的准备工作

《提纲》是以“实践”概念为核心,《形态》是以“物质生产”概念为核心,两者都是阐述唯物史观,《提纲》可以看做是《形态》的准备工作。这从马恩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在1845年春天,马克思已经“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大致完成了发挥它的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工作”,“他们开始着手在各个极为不同的方面详细制定这种观点了”,《提纲》可以说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写的“提纲”,而《形态》则是“详细制定这种观点”即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著作。《形态》进一步发挥了《提纲》的思想,从而使科学的实践观系统化,《形态》可以看做是《提纲》的具体化。

马克思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路大致是:实践-物质生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产阶级革命。《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概念,《形态》则指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从而从实践概念过渡到生产概念,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构架,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马克思的思想过程也可以看出“实践”概念是“物质生产”概念的铺垫和准备。

(二)“实践”和“物质生产”两个概念分别作为《提纲》和《形态》的核心范畴,并由此衍生出与之相关的唯物史观范畴

《提纲》以科学的实践范畴为中心,论述了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的本质、社会本质、哲学功能等,将实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

《形态》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出发确立了生产关系的范畴,由此出发系统论述了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国家和革命、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等基本原理。

(三)从“变革的实践”到“无产阶级革命”

《提纲》中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里明确提出“变革的实践”概念,并且指出:“哲学的功能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改造和变革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动力,唯有实践活动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形态》通过实践过渡到物质生产,再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再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从而将《提纲》中的“变革的实践活动”具体化为“无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只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而无产阶级革命也需要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基础,需要物质生产实践提供支撑。

(四)“物质生产”赋予“实践”更多的历史性

《形态》中的“历史”意味比《提纲》更浓。《提纲》中第一条虽然是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实践”,但没有明确实践的“历史性”,只是在抽象的哲学意义上论述实践,直到第六条对比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唯物主义时才明确其历史性。“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

《形态》在一开始就明确人的感性活动是历史性的活动,接着在历史中探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在历史中探讨国家和阶级的起源,并指出资本主义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无产阶级历史任务是资产阶级,实现自身和人类解放。

(五)“实践”到“物质生产”的过渡符合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

《提纲》主要从抽象的哲学意义上谈论实践,将新的实践观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观进行对比,而较少联系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态》将“实践”具体化为“生产”,特别是物质生产,并揭示出一系列由此而来的具体的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经验的具体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抽象层面的具体是社会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总之,“实践”概念的提出为“物质生产”概念的提出提供前提和思想准备,“物质生产”是“实践”的具体化和发展,这体现了马克思本人思想的进程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理路,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楠森.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王丽颖.浅议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哲学转向作用[J].哲学研究,2013(2).

[3] 申庚科.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文本分析[J].理论界,2010(3).

[4] 程彪.马克思的“生产”概念:“物质生活的生产”[J].长白学刊,2012(4).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课堂教学

认真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将之“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基础课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提高认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基础课教学本身的内在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由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

基础课既是一门理论知识课,又是一门思想教育课。作为理论课,基础课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在当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发展的新境界,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教学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最新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教学之中。

作为思想教育课,基础课必须面对现实,解决学员的思想问题,提高学员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基础课教学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到教学之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本质特征的要求

的教学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1.是实践的理论。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段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铭文,突出地表现了学说的本质特征。它来源于实践,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既坚持了基本原理,又注重结合中国实际,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是实践性的要求。

2.是科学的理论。它正确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但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真理发展的道路。坚持的科学性,就要求我们不能把基础当作凝固不变的教条,而要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教学是坚持的科学性、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内在要求。

3.是革命的理论。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它的阶级性上,它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服务。坚持的革命性,就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创新的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的创新,在新形势下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课堂教学是的革命性的内在要求。

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一)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调整教学内容。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总的说,就是以基本原理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红线,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基本原理的有机联系,从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基本原理的结合点。

具体说,第一,绪论部分,突出的本质特征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进一步说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理论体系,从总体上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质的具体体现。第二,唯物论部分,突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和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典范。第三,辩证法部分,突出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的辩证法。第四,认识论部分,突出实践的观点和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的科学理论。第五,唯物史观部分,突出生产力观点、文化观点和人民群众观点,突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第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典范。

(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1.用通俗的语言增强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形式上讲,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易被学员直接感知和理解,而科学的理论只有被学员真正感知、理解、接受、认同,才能在他们心中扎根结果,才能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和自愿行为。所以在课堂讲授中,要针对学员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和思维方式,采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用简明扼要的观点代替逻辑的思辨。

2.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学员的感染力

学员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来源于对理论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之所以产生,来源于具体生动的事例。因此,在课堂讲授中,要选用学员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生动的事例。讲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能只讲过去30多年人均GDP、出口创汇、财政收入翻几番等这些与学员距离较远、关系间接的数字。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员实际生活所发生的巨大进步中挑选事例,比如从具体收入的增加,住房、家具、通讯、医疗、教育、交通、社保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条件改善说起,用具体生动形象的美好憧憬激励学员,从而增强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激情。

3.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学员思想的渗透力。

(1)变“说教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联系实际的理论。在教学内容中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具体要求:一是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赖以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据;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武器,直面现实,正确分析、科学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学员中普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热点问题进行“冷”分析,对难点问题进行“深”分析,做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回答。

(2)变正面讲授为“问题”剖析法。不要空对空,纯理论,更不要回避问题,回避现实问题的理论必然苍白乏力。我们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创设问题的情境的基础上,分析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面对的新挑战、面临的新问题,激发学员的好奇心,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引起学员的有意注意和理性思考,进而运用的基本原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做出科学的回答,使教学过程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员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变单向注入式为学员积极参与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回答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学员关心的问题,也是教学内容必然涉及而在课堂教学中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采取讨论、演讲、辩论、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调动学员参与课堂,从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总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员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工作定会不断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一、发掘教材思想史内容,用唯物史观教育青少年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宇宙间的一切都起源于物质。所谓“神”,不过是人类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又知之甚少,在种种自然灾害面前软弱无力,由惧怕、敬畏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偶像。在我国,唯物主义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荀子,就认为星坠、日月亏蚀、风调雨顺、怪星出现、四时更替等都是自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还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就是人类可以掌握自然规律,使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他认为天没有能力来决定人的贫、病、弱、祸、凶,这些完全是由人决定的;指出人如果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能做到“天地官(管)而万物役”,就能使天地万物为人类服务。荀子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不仅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推动了社会进步,而且奠定了我国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一书中提出,万物皆由物质性的“元气”构成,天也是“含气之自然”,因此“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彻底否定了天人感应。他认为:精神依存于肉体,“人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他还一语中的地指出,谶纬迷信都是人们编造的谎言,是“后人诈记以明效验”的鬼话。南朝齐梁之际杰出的思想家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的“生死轮回说”以沉重打击。范缜在《神灭论》一书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他还把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关系形象地比作钢刀和锋利的关系,认为只有钢刀存在,锋利才存在;没有钢刀就谈不上锋利。这些思想家的言论和著作都论证了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物质决定精神的唯物主义思想。另外,世界历史教材中也不乏这方面的素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们冲破天主教所宣扬的“上帝”的控制,认为人应该有所作为,应该创造业绩,应该相信人的力量。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古代一些思想家对待实际问题都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我们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要去相信“神”、“上帝”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用唯物主义史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外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遗产来教育青少年,使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唯物史观,才能提高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注重科技史传授,用史实对青少年进行崇尚科学教育

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学技术给人以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力量。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向生产领域的转化,一直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最强大的动力。工业革命以后,英国人发明了飞梭、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火车,美国人发明了汽船、缝纫机、轧棉机以及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等。这些科技发明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马克思兴奋地说:工业革命以后的一百年,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等于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的总和。纵观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者凯伊、哈格里夫斯、瓦特、史蒂芬逊和富尔顿,他们都是生产一线的工人,他们取得的成就都是长期生产经验的总结。在他们身上和科技成果中,很难看到“神”或“上帝”的影子。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就是要通过这些典型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崇尚科学的教育。

三、用科学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个人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