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有效管理;习惯培养
一、出现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新住校的学生文明礼貌差,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主动谦让,力争高低,动手打架。刚住校学生卫生习惯养成也比较差,与寄宿制学生半军事化管理要求和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学习习惯方面,学习主动性不够好,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讨论发表意见不积极,课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差,不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反映了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三个方面,部分学生品德行为、学习、卫生习惯较差,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
(一)与家庭教育相关
1.有的学生和别人交流中还没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尤其是课后和校外;有的学生还没养成讲卫生的习惯,造成这种结果,一方面由于学生家庭环境多处于边远贫困的地区,有的刚解决温饱、有的还在贫困线以下,部分家长对学生卫生要求、使用礼貌用语要求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较差。
2.有的学生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谦让,甚至动手打架,学生对有困难同学不能主动帮助。问题的原因在于受不良影响、不良家庭教育影响,由于家长自身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常有同学之间发生一点小冲突,家长却不能正确对待的现象,树人树德需要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二)与教师教育观念有关。学生自我主动学习意识薄弱。究其原因,既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关,还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转变有关,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重视优生,忽视差生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倡导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师正确的学生观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让师生深刻了解新课改的重要意义。
(三)与学校常规教育相关。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教育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说教批评多、引导少。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说话不诚实,自我约束能力差。而良好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如果能有效抓好学生常规教育,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对提高教育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校寄宿制学生管理的几点做法
我校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月月抓,天天抓,时时抓。上下形成合力,常抓不懈。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制订了《寄宿制学生管理制度》《寄宿制学生操行评分细则》,进行每日行为规范记录评分,紧紧围绕“一日常规”展开训练,并着重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良好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作了的探索和实践。
(一)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1.加强寄宿制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家里都有父母照顾生活,到学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切都得自己料理,刷牙、洗脸、叠被、打扫房间、洗澡、洗衣服,妥善保管自己东西,还要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寄宿制师生几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小社区,拓宽了小学生的群体交往,因此通过班级组织、寝室小集体及兴趣小组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2.实行目标管理。在寄宿制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是使学生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结合我校的实际拟订了《寄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寄宿制文明班级评比制度》《文明住校生制度》《文明寝室评比制度》使学生个人、班级集体、寝室集体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全面,基本包括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无论走到哪,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而每一种制度规范,要求都具体细致、丝毫不得马虎。
(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但体现了寄宿制学生的文明程度,而且还影响整体素质。特别是我校地处山区,由于学生的卫生意识不高,卫生习惯不好。因此,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自从寄宿制学校新校园建成以来,学校更加重视对寄宿制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1.开展以卫生知识、文明举止、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要求各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良好卫生行为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爱我学校,美化校园”“讲究卫生,从我做起”,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美化整个校园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班队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实践。
2.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有力地调动寝室、班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卫生认识上升为卫生行为表现。
3.加强卫生检查监督力度。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负责全校卫生监督工作和班级卫生包干区的监督工作,并且进行记录通报,和文明班级评比挂钩,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督促全校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管理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校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凉山彝族寄宿制学生的管理与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因为民族思想和民族习惯等原因,彝族寄宿制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入住校园的寄宿制学生都是来自边远贫困山村的孩子,所以远离父母和亲人,来到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县城独自求学和生活的他们,首先缺乏的是亲人关爱、教育、管束和引导。一方面,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到完全陌生之地,他们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失去了兄弟姐妹的关心,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生活,住在学校他们,想家、想亲人无法安心于学习。同时另一方面,缺乏父母管教的他们,面对贫富差距、面对新环境里的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对新的读书无用论,他们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勤劳淳朴善良的本性。他们犹如脱缰的野马,恣意妄为。他们任意破坏校规校纪,把老师的话当作耳旁风;他们经常外出上网,夜不归宿,甚至聚众赌博;他们不知勤俭节约,吃穿上互相攀比。
原本就缺乏家庭教育的他们,再加上他们受一些不良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彝族寄宿制学生抽烟、酗酒、打群架现象特别严重。究其原因,他们主要受彝族传统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凉山彝族尽管受到了历史上多种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由于凉山长期处于封闭和奴隶社会制度。即使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这种飞跨世纪的历史变革也必然使凉山彝族保留着历史的胎迹,并且完整地保持着其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风俗习惯。
1、就拿抽烟来说,凉山彝族人普遍都喜欢种植兰花烟,认为兰花烟具有消毒、杀虫的功效,有创伤或被蚊虫叮咬时可以用兰花烟消炎、杀菌、止痛和驱赶蚊虫毒蛇。所以无论彝族的男女都喜欢吸兰花烟,吸烟的人家要传承下去,不能中断烟辈。有的彝族家里的烟袋是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的传家宝。深受大人们吞云吐雾影响的彝族学生,现在虽然不再吸兰花烟,却改抽香烟了。而家长们也认为孩子们吸烟没有什么不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2、就是众所周知的彝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饮酒的习惯了。彝族有句谚语说:“汉人有茶,彝人喜酒”(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酒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婚丧嫁娶、节日喜庆、磋商议事、招待宾客、调解纠纷等等都要以酒为首、以酒为先、要以酒为重。正如他们自己所说:“假如没有酒,即便是牛羊肉堆成山也枉然。没有酒就等于肉中没有盐,天上没有太阳,地上没有灶塘。”亲朋好友之间相见、相交、相知的始终都伴随着酒。彝族人从生下来就打上深深的酒文化的烙印,彝族学生经常喝酒也多是源于彝族自己的酒文化。
3、彝族学生经常打群架固然与远离父母缺乏管教有关。但更深原因是他们的“家支文化”。“家支”——凉山彝族同一姓氏彝族的家族体系。彝族谚语说:“有家支才有自己”,“少不了的是牛羊,离不开的是家支”。凉山解放前由于各种黑暗势力的压迫、生产力落后缺乏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和解放前长期存在的家支之间的冤家械斗,使各个彝族家支内部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压迫,相互帮助共度难关。每个彝族人都会为自己的家支而感到骄傲,都会自觉维护自己家支名气。别人是不敢欺辱有名气的家支的人,有名气的家支走到哪儿都好使。所以,为了自己的家支的名气,他们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这种传统观念早已深深扎根于这些年幼的彝族小孩的心里了。所以,经常因为一点儿小摩擦、小纠纷两个家支的兄弟就会纠结在一起谈话,轻率鲁莽的他们一般是谈不好的,大打出手就在所难免了。
二、怎样教育和管理彝族寄宿制学生
彝族寄宿制学生都是来自边远贫困的山区,他们带着亲人们的希望来到学校求学的。他们身上的一些恶习、陋习若不及时给予教育纠正,任其发展,有可能贻害其终身。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认真思考和分析,找到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加以教育。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延续至今,总有其支撑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长期以来许多风俗习惯成为历史上彝族族规和家规的依据,制约人民思想,道德行为,不断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维护民族之间的团结,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不能对彝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风俗习惯予以全盘否定。更不能拿汉族学生的习惯与之相比而贬低、甚至丑化彝族的风俗习惯。当然,有些传统习惯,不能排除其消极落后的因素。所以,不能以尊重民族习惯而全盘放弃对彝族寄宿制学生的严格要求,从而听之任之,任由其发展。总地来说,凉山彝民俗令人遐想,给人乐趣,给人力量,有调解矛盾,联络感情,传播知识,交流经验的功能。所以在对彝族寄宿制学生进行教育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倡和利用有益的,健康的民间民俗,摒弃陈旧的陋习——尊重民俗,利用民俗,正确引导彝族学生的风俗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一个学生。还是一个未成年人,大人们能做的事情他们一定不能做。抽烟喝酒无益于身心健康,青春的树苗不应让烟熏、酒烧。其次热情好客的方式要改变,学生之间不应该是以烟敬客,以酒待友,而应该转变为共同分享一块糖果,共同探讨学习,携手走向成功之路。
2、面对问题预防为主,重在疏导。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加强团结友爱教育。告诉他们大家都是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一起学习,这本就是一次难得的缘分。陌生彝族人在路途相遇,一般都要相互打招呼致意。我们天天在一起生活学习,更应该团结友爱和谐相处。日常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各样的摩擦和纠纷;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彝族寄宿制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学校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新奇的。他们向往未来、向往上进、想极力扩大自己的知识与视野,想对外面的社会生活有更多认识。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处理问题简单片面致使他们经常犯错。然而,只要他们的认识一提高,他们就会改掉坏毛病和坏习惯。所以对彝族寄宿制学生要进行正面教育、耐心说服、循循诱导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彝族学生思想单纯,敢想敢说敢做,他们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总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就像河水奔流一样,要堵是堵不住的。对思想认识问题,如果企图用“堵”的办法、“压”的办法去解决,就会使矛盾激化,造成对抗。所以,要像治水一样注重疏导,使他们明白事理、提高认识,使他们自觉地向正确方向发展。对彝族学生只能说服而不能压服。
3、建立由寄宿制学生组成的寄宿制班。
一、在教学中应注重直观识字方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汉字分形声字、象形字、表意字、指事字、会意字、转注字、假借字等,所以我们要根据汉字的不同情况来讲解。如果是表意文字,就要通过字的形状来分析字义。例如眼泪的“泪”字,就要从字的形状来分析:首先,它是象形字,因为“泪”字的右半部分是“目”,“目”为眼睛,左边“氵”旁是三滴水,也就是说眼睛里流出来的水叫泪。在教学中这样分析就比较具体、形象,小学生就会很容易记住“泪”字。我们所强调的直观识字法,就是要把字、词与直观因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生动、连贯、精练而准确,甚至连字的音调高低,速度的快慢都要准确适中。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意提高嗓门喊话,这样做会使学生反感,干扰学生对生字、生词的学习。这就要求低年级任课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充分利用现有教具、挂图、动作以及形象生动的语言对每节课进行生动的讲解,使之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识字教学与小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紧密相关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是搞好小学识字教学的关键,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识字教学不但要使小学生在低年级掌握汉字,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只有掌握了识字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主动识字能力。我校在低年级开设了“提前读写”实验班,与普通班级的学生比较,“实验班”的学生在掌握汉字、字形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学生对汉字的再认与重视过程中从皮层联系的泛化向分化阶段的转化;二是学生从认识熟字再到生字辨认能力的迁移。这两个特点都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分析综合与比较能力有直接关系,所以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就必须对汉字的形近、音近以及多音多义字要让学生重点掌握,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辨认规律,从而减少延期遗忘率。在比较的同时,还要要求学生找出字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等,以利于学生学好汉字。
三、及时复习与练习是防止学生识字遗忘的必要条件
一、高校学生奖惩制度创新的环境条件与制约因素
创新需要跨越原有的界限,作为制度创新者首先要意识到这些界限的客观存在。因此,认识制度创新的环境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制约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创新方向,拟定合适的创新目标与任务。
(一)高校学生奖惩制度创新的环境条件
制度创新的环境条件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制度本身的环境,它的历史、构成、功能等;二是制度所处行业的环境,行业特点、发展前景和行业规范等;三是制度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环境,国家的制度、政策、管理理念等。具体到高校学生奖惩制度创新,在环境认识中我们要分析我国高校学生奖惩制度的发展沿革,这种制度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度的优点和潜在的缺陷等;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和规则,学生管理制度的范式以及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等;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制度环境,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等。
(二)高校学生奖惩制度创新的制约因素
我国高校学生奖惩制度所处的以上环境条件,规定了其创新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非所有的制约因素都是创新不能逾越的界线,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创新就是要突破某些制约,把一些制约因素作为创新的突破口。如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突破过去高校管理重视学校利益的维护,忽视学生权利的保护,专门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作出规定;突破过去对学生婚姻状况的限制,取消了相应的条款规定等。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制约因素都是创新可以逾越的,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任务、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不能违背或超越,这些是我们在进行学生奖惩制度创新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学校内外客观存在的一些因素也影响着高校学生奖惩制度的创新和实践。如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缺陷可能影响学生奖惩制度的正常运行;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可能使得奖惩制度失去应有的激励与约束效力;学校外部周边环境管理不善和混乱与学校内部严格管理形成的反差,可能导致学生对学校管理规定的逆反和不信任等。这些有的需要学校自身的逐步完善,有的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协调和努力,为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创造更好的内外环境。
二、高校学生奖惩制度创新机制
高校的定位实质是影响学生潜能的重要因素,奖惩的效度源于对学生正当要求的合理性满足,是以主体间域内的平等协调为前提的。推动高校学生奖惩制度创新的重点是要建立起以下四个方面机制建设:
1.动力机制。变化是创新永恒的动力。当一个组织面临环境的变化,认为其还足以应付时,它的创新愿望可能不会有效激发;而只有当它意识到凭借现有的组织结构、制度或能力不足以应付变化的环境,感到有危机时,创新愿望才可能被激发。总之,“现状”是创新的发动机。我国高校学生奖惩制度运行几十年以后,制度本身与“现状”出现了极大的冲突,依靠微调已经不能弥补其间的裂隙,高校学生奖惩制度尤其是学生违纪处理条例,在管理实践中已经产生了危机感,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制度创新应运而生。
2.决策机制
制度创新的具体实施在于基层,而创新决策取决于领导层。领导层本身的思维以及营造的环境气氛(或文化),对创新具有巨大影响力。创新需要时间,并且往往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阻碍和抵制,因为创新不仅仅是简单地改变完成一件事情的方法,它更是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层次变化。既然行为模式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就不可能通过命令来实现真正的创新。创新同样是一种思维模式,它是一种对现状经常持有怀疑态度的习惯,它绝对不会想当然地把过去行得通的做法用于现在的情况。因此,高校学生奖惩制度的创新,一方面来自“现状”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领导层不断探索和实验的习惯,以及由领导层的示范效应而带给所有人的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气氛,并创造条件使由领导层的示范效应而带给所有人的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气氛,并创造条件使得人们调整因创新而发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领导层的决策还在于对创新结果的选择。人们的创新结果可能很多,有的也许相互矛盾,在这些备选结果中哪些保留、哪些放弃,领导层必须作出决定。而一旦作出了决定,选择的创新结果进入了制度范畴,那么下面的基础组织就必须执行,尽管可能这种制度还存在某些不完善之处。
3.反馈机制。创新结果是否适应现状和未来发展,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考察其适应性和减少随意性。再次,强化程序规范,确立学生权益救济渠道,建立学生申诉制度,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最后,对毕业生违纪处理中的特殊情况在不违背国家有关规定的条件下,进行适当的变通处理。
4.加强学生奖惩工作的辅建设
在学生的奖惩工作中,相关群体和环境的宽容是实现效用的外在支撑。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认可要与时俱进,深化对德智体作为学生能力构成的认知,不厚此薄彼,以全面性的视角促动学生奖惩工作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要凭借媒介的作用(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等)阐释和监督奖惩工作的进行。学校要将广播、电台、校园网作为学生奖惩工作的阵地,来实现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加强工作的专业性和权责制度的构建,实现奖与评的分离,惩罚与执行的一体,缩短学生奖惩工作目标实现的时空间隔。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部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科学规划不够,对寄宿制学校有效运行保障不足《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合理规划寄宿制学校的布局,增加本级财政对寄宿制学校的经费投入,负责寄宿制学校校长、教师及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培养、管理和考核”。[3]然而,调查发现,部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上科学性、前瞻性不够,对寄宿制学校建成后,保障其有效运行的能力不足。如A县教育局局长说:“为什么撤并或新建、改扩建?新建或改扩建在哪里?这些问题我们基本是凭经验,通过“拍脑门”式决策,科学规划没有技术支撑。”B县一位分管教育的副县长说“我们是保‘吃饭财政’的国家贫困县,县财政能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全县教师工资已不容易,没有能力再增加更多本级财政对寄宿制学校的经费投入”。B县的另一位教育行政人员补充道“:我们目前对寄宿制学校的经费投入主要用于校舍和食堂建设,对学校基础设施的附属设施设备投入的经费缺口比较大”。C县教育局一位副局长说:“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目前是‘摸着石头过河’,寄宿制学校的校长急需培训,但是目前没有这方面的培训。寄宿制学校及教师应该有不同于非寄宿制学校及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政策”。此外,县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宿舍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医务人员等的配置只停留在给寄宿制学校“提要求”的层面,并未给予编制安排。(二)寄宿制学校内部管理重制度轻落实,重“看管”轻“培育”,缺乏必要运行经费访谈中,一位校长如是说“:我们寄宿生的各种日常管理制度非常详细,但在学校的实际运作中,由于缺乏监督、考评、激励机制,这些管理制度很少能自始至终落实下去。另一位校长谈到“:学校的教育思想决定了它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人数多且年龄小,学校往往把确保学生‘不出事’作为最终目的。这种角色定位和‘无为’的教育思想使得学校在工作中倾向于选择机械、保守的管理方式,不愿或不敢做一些对学生成长有利,但管理成本较高的尝试。寄宿生得到的多是“看管”而不是真正的培育。学校育人目标不足。”多数学校都表示办学经费短缺。一位校长如是说“:教育局规定学校不得收取学生住宿费、饮水费、电费等,学校没有专项经费,学生住在学校产生的各种日常开支费用都是统一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列支,而这些列支就超过了上级部门拨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一半。食堂工勤人员和宿管人员的工资也没用纳入县财政预算,由学校支付,我们入不敷出。”(三)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用房及附属设备设施多不达标,但绝大多数学生仍表示愿意选择在学校住宿的就读方式调查显示,样本学校基本能按照《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建立了诸如寄宿生信息档案等各种较健全的宿舍管理制度,然而,学校宿舍用房及其附属设施和必要设备薄弱。表2数据显示,45%的学生居住8~16人一间寝室,23%的学生居住16人以上一间寝室,说明学生寝室拥挤。观察发现,宿舍没有储藏室;小学生基本两人一张床。这与2011年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学生宿舍一般由居室、管理室、盥洗室、厕所、贮藏室及清洁用具室组成;人均居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平方米;学生宿舍应保证一人一床”[4]等要求相去甚远。寝室的供水与必要设施紧张,如51%的学生和45%的学生分别认为自来水供应和厕所蹲位仅基本够用。观察发现,寝室基本没有设置桌凳。由于自来水供应不足,宿舍厕所多数只在清早和晚上时间供水开放使用;宿舍楼全天没有热水供应。与此同时,寄宿制学校均没有为低龄小学生配备生活保育员,这与《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小学低年级寄宿生原则上要配备生活保育员”[5]不相符。此外,调查的23所学校中,仅一所新建学校有澡堂设施,其余均没有,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在学生宿舍楼的厕所里安有一个简易洗澡喷头,临时解决学生生活所需,这与《G省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规定“:寄宿制学校要建立浴室,在周末和课余时间面向学生开放”[6]要求不符。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当问及“如果你能够选择,你愿意住在学校还是住在家里?”62%的学生选择愿意“住校”。就其原因再做进一步调查,学生的回答主要集中在:家离学校太远(71%),父母外出打工(11%)、喜欢寝室集体生活(8%)、寄宿学校教学质量好(10%)。诚然,调查显示,初中生家离学校平均9公里,小学生家离学校平均6公里,多数学生靠步行上学。所以,他们宁愿选择住校就读。可见,开办农村寄宿制学校十分必要。(四)学生对寄宿学校饮食质量满意,但认为学校食堂的附属设施设备不足调查显示,样本学校按《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基本都建立了诸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等制度。学生对学校饮食质量满意。表3农村寄宿制学校饮食管理调查结果由表3看出,多数学生认为食堂饭菜价格合理、膳食营养搭配科学、卫生,食堂干净整洁,工勤人员态度和蔼。学生普遍反映:“学校比家里吃得好”。这主要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如2005年国家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政策;2011年国务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同时,《G省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规定“:中小学食堂一律自办自管,实行公益性、零利润原则”。[7]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农村学生的饮食营养条件。但是,学生认为学校饮食管理设施设备不足,如58%的学生认为食堂场地狭窄,71%的学生认为就餐桌凳不足。观察发现,许多学生在食堂门口三两成群地或蹬着或站着就餐;一些学校学生分时段到食堂轮流用餐;一些学校则由班干部到食堂为全班同学取餐到教室用餐。(五)寄宿学生在学校的人身、财物安全危险仍然存在,学生往返学校途中的交通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由上表看出,学校均按《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立了诸如严格门卫值班、巡逻制度、学生请、销假等安全管理制度,并开展宿舍公共设施的常规检查、维修等。但是,当询问“您在学校曾经有过的不安全经历是什么?”,学生的回答集中在“被人殴打”(20%)、“被人勒索食品”(24%)、“被人勒索钱财”(13%)、“被校外闲杂人员骚扰”(20%)“、没有”(23%)。这说明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危险仍然存在。进一步访谈发现,寄宿制学校均未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保卫人员,这与《G省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学生规模500人以下(不含500人)聘用2至3名、500人至1000人(不含1000人)聘用3至5名、1000人以上按不低于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三的比例聘用专职保卫人员”[8]不相符。学生往返学校途中的交通安全尤为突出。调查显示,由于农村交通不便、公共汽车车况安全无保障,学生经常乘坐超员超速、无牌无证或人货混装驾驶车辆,交通安全隐患十分严重。对于学生往返学校乘坐的交通工具,尽管国家与地方都有明文规定,如《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组织学生乘坐经检验合格的交通工具”,[9]《G省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规定“:加强校车管理,建立健全校车管理制度”。[10]然而,西部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均无财政能力给学生提供校车服务,也不能保障学生均乘坐经检验合格的交通工具。因此,学校一般鼓励学生结伴步行。但是,农村学生住家离学校路途遥远,且西部农村地区山路崎岖,路况复杂,天气恶劣,学生步行往返学校途中的安全隐患非常严峻。(六)寄宿制学校缺乏专职或兼职医务(保健)人员、“卫生室”和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调查显示,农村寄宿制学校几乎没有专职或兼职医务(保健)人员和学校卫生室,致使46%的学生表示在学校生病时不能或不完全能获得及时救治。这与《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学校应按国家有关标准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专职医务(保健)人员或者兼职卫生保健教师”,[11]以及《G省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寄宿制学校要设立学校卫生室”[12]条款都不相符。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缺乏既拥有医师执业证书、又愿意留在学校领取低酬劳的医务人员。农村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比较突出。访谈发现,寄宿学生普遍思念父母,自信心相对不足,人际交往尤其是师生交往能力急需提高,留守儿童个性孤僻。然而,这些学校均无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咨询机构,使得学生的心理困惑或不良情绪在学校得不到疏泄或缓解。(七)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量大,许多学生表示其学业成绩住校和未住校相比差异不大,校园文化资源和校园文化生活十分匮乏访谈发现,寄宿制学校教师除承担教学任务外,还要担任学生的生活保育/管理员、心理辅导员等角色,要管学生的吃、穿、住、行、学、心,身兼数职,变成了学生的“无限责任人”。教师责任的不断扩充不仅影响其投入教学研究的时间、精力,也影响他们的健康和家庭幸福。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也许是寄宿制学校的目的之一,然而,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业成绩住校和不住校相差不大。可喜的是许多学生表示,他们现在所在的寄宿制学校与自己原来所在的村小或乡镇所在地初中相比,开齐开足了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使他们得到了许多过去从未有过的学习内容。但寄宿学校校园文化资源匮乏、生活单调,如当询问“你每天课外活动期间主要从事的活动是什么”,学生的选择由高到低依次是“体育活动”(49%)、“学习功课”(20%)、“和同学闲聊”(14%)、“其他”(8%)“、洗澡洗衣服”(7%)“、文艺活动”(2%)。在随后的观察发现,学生所说的“体育活动”不过是在运动场或校园其他公共场所无组织的自行打球或玩耍。多数学生表示在课外活动期间收看不到电视节目,阅读不到各类报刊杂志,没有学生社团、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等。有教师表示“:下午六点后,校园就基本变成了关着学生的‘空城’”。
二、几点思考
(一)开展寄宿制学校相关政策执行督查,完善寄宿制学校配套政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寄宿制学校相关政策的执行落实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限时整改,同时要完善促进寄宿制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政策,如实行寄宿制学校新建或改扩建的审批程序制度;增设寄宿制学校生活指导教师或保育员、学校专职或兼职医务(保健)人员、学校专职或兼职安全保卫人员、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四类管理人员的编制,并制定其相应的工资、职称等福利待遇政策;建立具有寄宿制学校特性的学校及教师考评、奖惩体系等;在生均公用经费外设定寄宿制学校经费投入标准的钢性政策,或者核拨不同于非寄宿制学校的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13]制定寄宿制学校医疗救助配套政策;制定由农村寄宿制学校属地医疗机构负责对寄宿学生进行突发疾病救治、流行疾病预防与治疗、常规体检等政策。(二)完善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GUANLIFANGLUE管理方略和配套设施设备,推进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县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实施寄宿制学校相关政策法规;大力推进学生宿舍、校内教师周转宿舍以及其它配套设备设施建设;合理规划、设置公共交通线路、站点,或为偏远农村地区寄宿学生提供校车服务;以国家在2009年和2010年启动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契机,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用水保障工程建设,以确保寄宿制学校有效运行。(三)寄宿制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建设和谐快乐校园寄宿制学校应对自身制定的各种相关管理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考评;践行管理育人的理念;加强对教师开展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人人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建立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开设学校“亲情电话”等;推进学生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把第二课堂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加强学生日常生活规范化引导,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建设和谐快乐校园。
作者:甘琼英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