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范文第1篇

摘要:通过分析创造力产生的原因,阐明了“慎思笃行”品质在大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正确引导学生探索,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创造力 慎思笃行 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引言

“四大发明”在世界上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巨大荣誉,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显而易见,就是在不断创造的过程中进行的,可以说没有创造就没有现今的社会。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就必须具有创造的意识,对于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大学,更应如此。

二、创造力概述

创造力是用自己独有的方法去改造客观世界,是一种人人皆有的能力。创造力的特点主要凸显在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上,主导创造力发挥的核心因素是发散性思维能力运用的程度,即通过无定向探索未知的思维能力。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当发散思维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能力——即创造力。创造力是需要通过强烈的求知欲望来激发的,而这种强烈的求知欲需要广博的学识作支撑——“博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见多识广,获取广泛而丰富的知识,激发他们充沛和旺盛的好奇心,从而为满足好奇心而去涉猎更广博的知识领域。倘若好奇心丧失了,学习的欲望也就随之消失了,博学则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应把教学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尽快了解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学、学完之后怎么用,这样才能逐步培养起他们自身特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得他们在融入社会后才能够具有更广泛适应能力,从而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实验结果表明:拥有丰富知识并具有一定思维能力的人,并非都是具有创造力或善于发明创造的人。所以,对不明白的知识一定要刨根问底,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大脑来仔细思考和分析,否则所学到的知识就不能为自己所用,即大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慎思”品格的培养。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有别于一般思维的一种特殊思维形式,它主要有以下四种特点:一是主动性,二是求异性,三是发散性,四是独创性。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是一种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事物的内部动力,其表现形式就是对事物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学实践,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追求科学的精神。 通过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不断增强他们的创造欲望,并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创造力需要通过主动思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以获得。

通过求异性思维可以获得不同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即不能人云亦云。所以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通过鼓励学生设计不拘一格的设想,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而不是仅仅让学生接受自己教授的知识或思想,不是让众多学生必须按照一种方法解决问题,也不应用要求学生对于同样的问题必须得出相同的答案。实际上,得到不同的方法和结果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在求异性思维之后,再引导学生对自己创建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分析,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正确的地方和失误的地方,真正培养他们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创新思维能力。

任何创造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并且还需要经历一番艰难困苦实践活动才可以见诸于实现,但很多人不了解这个过程,他们认为发明创造是偶然的或者完全凭借机遇获得的。所以在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行的培养中“笃行”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德。学就要有所得,就要努力将所学知识践行与实践,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创造能力强的人需要具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不能怕失败。因此,老师也不能因为图省事而直接教授学生具体的知识,而应该通过问题的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也不能碰到困难就问老师,面对老师的提问直接回答“不知道”,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是自己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最大的敌人。独立思维的结果可能会有别于众人,有异于常规,也可能根本就是错的,会产生无形的压力。因此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不“随波逐流”的抗压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及时修正偏见想法和先入为主的心理,比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经常用到数组,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直接运用语言平台提供的数组类型,但该类型具有占用空间过多且不能释放等问题,这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是否可以通过指针构造动态数组的方法解决问题。法国生物学家贝纳尔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四、总结

总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要重视他们“慎思笃行”品质的培养。要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的应用面,引导学生多涉猎多学科领域知识,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便创造出更大的成果。多种知识相互启发可以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要培养学生敢于主动否定自己、勇于想象的能力。要善于从教学和生活中捕捉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让他们能有机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利用所学知识对世界进行再创造。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 创新性思维 培养 途径

一、创新性思维再认识

有创见的思维即为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是在了解事物的本质后,形成自己有新颖性的思维方案,这种方案往往具有创造性特点。综合归纳创新性思维分类如下:1.发散思维,即思维是奔放的,观察分析大量信息,形成各种各样的思维方案;2.收敛思维,即围绕问题的关键,从多方面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案;3.灵感思维,即在对问题久思不解的思维中,由于偶然无意识的联想顿时豁然开朗,使久思不解的问题迎刃而解;4.直觉思维,即凭感觉而不是逻辑推理,作出判断的思维;5.类比思维,即找出类似事物的共同属性的思维,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6.形象思维,即通过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新性思维有很多不同于传统的特点:1.思维的发展具有批判性;2.思维的联想具有广阔性;3.思维的善变具有灵活性;4.思维的奇异具有独创性;5.思维的洞察具有深刻性;6.思维的快速具有敏捷性。关键是具有这些优秀品质的创新性思维并不是天生,而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它是由人们生活的体验、思考的积累而形成的。

二、时代需要创新性思维的大学生

党的教育方针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教学的过程就是创新性思维的训练过程。党的理论工作者也需要创造性,要有不断超越的新理论和工作创新的成果。

人类劳动的分工,也极需要创新性思维,有了创造性才会有新兴的生产力,才能把人类从繁重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未来的劳动都可以通过机器来完成,但这需要充满创新性思维的人来实现。高校是学生一生中思维意识定型的重要时期,所以创新性思维培养是高校教育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

三、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途径

(一)转变创造性教育观念

首先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制度,树立创新性思维教育观念,宗旨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重点是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此,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模式。我们还必须正确认识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要以培养创新性思维为重点,全面展开高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在训练创新性思维过程中,掌握必要的技能和方法。

(二)富有创造性的高素质师资

高校能否培养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关键在教师。一支富有创造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决定了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被就业市场所接纳。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对学生对国家都是责任重大的。

决定教师创造性素质有以下几方面:1.有强烈的创新性思维理念;2.有敢于创新的意识;3.有较强的信息材料加工、归纳及创新技术的能力;4.观察敏锐,求异创新性思维;5.有坚毅的创造性个性等等。

(三)打破思维的限制

墨守成规,习惯传统思维,就没有创新,社会就永远得不到发展。当年德国数学家高斯才6岁,在解答教师提出的“从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的和等于几”这个问题时,小高斯就采用了与全班同学都不一样的思维方法迅速、准确地报出答案,惊动了老师与同学,这就是思维打破旧传统惯性的一个典范。

创新性思维不受时空的限制。如果你的思维被时间、地点影响到,这就是传统思维模式;创新性思维是无边无际的,是完全不受任何限制的。

(四)教育环境决定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性思维有很强的个人特色,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却离不开个人身处的教育情境和氛围。只有在一个崇尚创造、追求创新的教育环境中,才能有效形成个人的创新性思维模式。

创造性教育环境不是一句空话。首先,要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要以各种形式伤害学生对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和创新性思维的强烈欲望。再有,要好好保护创新性思维的独创性和多样性。

(五)改革课程体系

改革现行的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课程体系,为创新性思维构建有利的课程体系。如直接增设有关创新性思维的课程,让学生直接了解什么是创新性思维,如何发现各专业学科创新性思维因素,如何将创新性思维贯穿整个教学,如何用创新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等。

要及时将世界上各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纳入到教学中,并在教材中及时替换,不但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使教材具有学科的前沿性,给学生最新、最贴近学科前沿的教材。

(六)改进教学方式

多年来,我国高校都是以学懂知识并会应用知识这种低要求来进行教学,并不会引导学生如何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要改变高校教学的“一言堂”教学模式,鼓励大学生敢大胆说话,让学生敢于批评,说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让我们的学生在发现问题,争论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观点,擦出创新性思维的新火花。

考试是检查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素质教育也需要教育评估。但此考试并不是应试教育中的考试。这里的考试侧重点不是考查记住理解了多少知识,而是侧重考查对获得的信息的处理能力及体现的创造性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范文第3篇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今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课程教学、专业教育相结合。计算思维作为充满创新思想的思维方式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遵循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理论,采用问题导向、课题研讨的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模式,从而使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落在实处。

关键词:

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创新教育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国家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驱动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而这二者的根源又来源于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我们的教育能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核心能力的未来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必须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1]。目前,“创新”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中心话题,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的人,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要,便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现代教育思维的主要方式。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2]。”同时,总理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十以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从课程打造、基地建设、经费扶持、组织机构、赛事开展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各方面都得到大力支持,也取得积极进展。但在热闹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不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脱节,简单地认为只要开出创新创业课程就代表着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割裂开来,不能起到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课程教育,以专业知识支撑创新创业活动的目的,也使得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支离破碎、陈旧落后,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置于低水准、知识技术含量低的层面,背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可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高校的责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课程教学之中则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方略和必然途径。

二、思维与计算思维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自开设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中,并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诸多新概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社会对专业人才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结构不得不处于一直不断的调整中;另一方面,各地区中小学对各种信息技术类课程的不同程度开展使得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差异性越来越突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对学生的差异性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取舍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技术?这些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我国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主要将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思维能力等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其演变分为3个阶段: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以及训练计算思维能力。原来的以传授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思维素养的教学改革理念应运而生。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又称构造思维,是指从具体的算法设计规范入手,通过算法过程的构造与实施来解决给定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计算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起源来自我们人脑内部的“运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的“运算”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实现其许多功能,这时,计算机本身作为一种代表先进技术的生产工具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思维,正如计算机科学家、1972年图灵奖得主艾兹格•迪杰斯特拉(Edsger Dijkstra)所言“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人们依据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将客观世界按照某一标准进行分类(部分),其分类的结果便组成了学科;而学科又可以分为更细小的部分(要素),人们在掌握这些学科的时候,必须掌握组成学科的每一要素,将这些要素积累起来,便掌握了学科,进而掌握了客观世界。并指出,道德的要素是“母爱”、体育的要素是“关节”、语文的要素是“语音与词”、测量学的要素是“直线”、算术的要素是“1”。我们顺而推之,计算(学科)的要素是“0”和“1”,其核心思想是将自然世界的各类运算问题通过人类思维理性(计算思维)并借助计算机设备(包括人工智能)实现简约化、高效率、精确化的处理。可以这样说,计算思维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其产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知识、技术和产品的过程,充满着创新和创造。正如陈国良院士指出的,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无论哪个学科,具有突出的计算思维能力都将成为新时期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高校应该旗帜鲜明地把培养具有计算思维能力的高级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而言,将计算思维作为其核心要素贯穿于课程教学改革当中是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够实现这一点呢?一是要创新教学理念,二是要创新教学模式。

三、在计算思维课程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的方略

通俗地说,计算思维是指人们基于计算的方式来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心理活动,包括思维的习惯、方法、模式等,主要包括简约性、开放性、互动性、精确性等思维特征。计算思维的教学是指教师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算法对计算素材进行具体化的构思,开展计算、通信、协作、记忆、自动化、评估和设计等一系列的求解过程。

(一)创新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是传承、创造知识与技术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部门,教育者本身应该首先具有创新的教育理念来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在教学层面应包括:

1.创新性人格的塑造。创新性人格特征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它体现为好奇心、主动性、求异性、觉察力强以及自信等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要求采取“问题导向”“个别指导”等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考察、多途径探讨,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又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问题求解”软件,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和创新能力。

2.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兴趣是求知的起点,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总是在一定情景中发生的,并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学习兴趣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教学游戏”“模拟训练”或“虚拟实验室”等模式,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去积极思考,并取得成功,同时学生的成功也将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实际上,就是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最奔放、活跃,也最容易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因而自主和协作学习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形式和方法。例如,网上协同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

(二)激发问题意识的探究式教学

创新始于疑问,疑问是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考,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造。大学学习,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更容易让学习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解决问题的深入分析,并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欲望。在计算思维课程的探究式教学中,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在课堂讲授中,一般以问题为逻辑起点,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所要学习的对象。如,在导论课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计算思维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它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这样一门课?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带着疑惑去阅读教材、查找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大、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在这样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吸取者和创造者(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的答案更为个性化和更具创造性);学生同时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设问与释问过程中萌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基于问题意识的探究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教师要善于提问。好的问题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础,这是吸引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的第一道关口。那么,什么是好的问题呢?好的问题往往来自于我们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而非已成定论和体系的知识或理论;这类问题是开放的、建设性的,存在不可知的部分,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界定、假设、推断、验证,最后得出学生个人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观点。可见,问题的优劣决定着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的高低。

2.要求学生基于问题进行学习。首先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要预习,针对问题开展大量的文献阅读,了解问题的前置性知识和技能;其次是要求学生深入探究,找到问题相关知识的联系,全面了解问题的复杂性和问题求解的最优化。带着问题的驱动式学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并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学习责任,无疑是一种有效学习。

3.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基于问题意识的探索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信息的传授者变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收集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和得出科学结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问题解决的线索和提示,并能够对学生得出的结论或观点给予正确评价。

(三)培育探索精神的研讨式教学

奇克润(Chickring,A.W.)等人在《好的本科教育中的七个原则》中提到“学习不是一种旁观者的游戏。如果学生仅仅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记住事先包装好的知识,然后吐出答案,那是不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他们必须讨论所学的东西,动笔写出来,把它与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并且把它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学生必须让所学的东西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计算思维课程教学中,设计为每上两个单元的讲授课就安排基于1个知识单元的研讨课,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计算思维课程教学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获取知识,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表达,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做你想要的PPT”的研讨课题,其教学目标是考核学生对PPT的“基本操作、主题设置、背景音乐、模板设置、定义模板、定义风格,自定义动画”等技能与技巧,由于每个人的想法和操作风格不同,最终做出的作品可能会形态各异,但都达到了训练学生掌握PPT制作的目的。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否则达不到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好研讨课题,课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具有兴趣性、挑战性;要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营造和谐宽松的讨论气氛,配套的技术与设备支持、灵活自由的教学空间布局。作为学生,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资料搜集、文献阅读、制作作品;要积极参与课堂研讨,包括作品展示、问题讨论、分享讨论结果、总结评价等。可见,研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索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养成问题意识,培养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成为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作者:秦福利 唐培和 李兴琼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EB/OL].[2015-06-24].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就业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在西方国家“自由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一般来说,通识教育大致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综合性的基础知识

综合性的基础知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必要知识。这是通识教育的基础部分,也是学生从中学时期开始就已经接受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应该继续延伸至大学时期。它们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的优秀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2.必要的工具知识

例如语文、数学、计算原理及应用、文献检索等知识,以提高学生文字运用能力,严密、清晰的思维能力,接受和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其他相关能力。

3.实践性知识必不可少

实践性知识主要是指业务实习、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品德修养方面的知识

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公民教育等,通过品德修养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认知分辨能力、批判能力、领悟鉴赏能力,使学生养成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上可见,通识教育内容广泛,安排起学生的课时来,自然也比较“占用”课时量。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认为通识教育用处不大,应重点强调专业教育。但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导致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就业竞争力不强等种种问题的出现。

1.专业教育在现实面前的尴尬

大学生就业难及师生和家长重视专业教育轻视通识教育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坚信专业教育和未来的职业有直接的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唯一的要素。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指出,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之一。

2.短期功利主义盛行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是一入学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希望一毕业就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他们的专业意识很强,恨不得大一学了会计,大二就能实习,大三就有一定的经验,毕业后直接就熟练上岗了。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大都特别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努力考取各种专业资格证,但是对通识课程则比较排斥,通识教育课堂上经常能看到手捧专业课本认真研读的学生。重视专业课固然没错,但如果一味重视专业课则会带来问题,“这样的好处是上手很快,但你会发现,两年后学到的也就只有上手快而已。”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如此说。我们可以引用钱教授的观点把它称之为“短期功利主义”,这种短期功利主义广泛的存在于学校和社会中。

3.通识教育理念不明晰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组织策划能力、人文素质水平、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非专业能力。教育理念是明确的,通过科学的教学实施规划,使学生了解这种教育理念,认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目的阐释宣传上都是不明确的,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动力不足。高职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时往往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通过设置一些诸如“心理健康教育”等校选课和少量“职业生涯规划”等必修课的方式进行通识教育的传授,使得通识教育的开展仅以零散课程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本身的特性、接受能力与学习爱好。

多年来,高职的“专才”式教育一直以实用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为导向,因此,这种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到了用人单位那里,它们纷纷抱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知识面狭窄、独立性差、竞争力低、不具有创新思维的知识基础和工作习惯、个人素养有待提升等。由此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重视和反思。

然而通识教育不像专业教育有那么快速显著的成效,可能要在毕业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里,才能看到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但是,考生和家长在选择高职院校专业时,仍不能忽视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及质量。如果一所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方面有所缺失,考生要慎重选择。

三、通识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促进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表示,中国高校改革不仅要去行政化,更要从教育体制上入手,改变以往的窄口径专业教育,不妨借鉴美国通识教育,培养通用型人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都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就业难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学生太多,远超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需求,窄口径的大学专业教育,也让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路变得更窄,想要专业对口地就业,就成为一件难事。因为定了的专业很难改变,一路走到社会,才发现工作可选择的范围很小。

而通识教育在与职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提供有关知识广度的教育。这种宽广的知识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社会和世界,了解人类知识整体的全貌而不是细节。基于此学生才能有大的知识背景以了解自己在大学选择的专业,进而在毕业后选择自己的职业,使得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社会需要很好地匹配,更容易随时改变自己,适应新的专业。说不定把视野放宽一点,还能够收获很多的机会。

首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同时知识老化周期也在缩短。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的推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实现翻番在19世纪需要50年,20世纪70年代缩短到5年。知识折旧定律认为,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其实,就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来说,在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而另外90%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的。这些数据表明,短暂的三年高职学习显然无法涵盖未来才会生产出来的新知识,而人的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开拓创新能力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未来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大学只重视专业教育是不够的,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大学如果把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全部用于学习那些很快就面临过时的、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也显然是得不偿失的。通识教育可能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应用效果,但其是在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准备、打基础,会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北大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教授所说“这不是为了当下,是为了二十年后独特而自由的自己,为了二十年后自信、从容而幸福的生活!”

其次,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使每个人很难一辈子固守一个地区,在一个单位里从事一种专业。有资料表明,一个美国人平均一生要变换14次工作,换4种职业;一个英国人平均一生差不多有12次工作变动;一个澳大利亚人平均一生要换5次工作,每次工作变动必然需要知识技能的更新和提高。而现在,我国的年青人平均5年至少更换1次工作,一生中至少要换7次工作。因此,就业者不仅要为某一具体职业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在一生中进行多次工作的变换做好准备。通识教育可以提供给学生应对职业和世界变化的知识基础。高职院校学生不能仅仅只关注专业性,因为专业并不一定会伴随其终生。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而且自己也可能会逐渐失去对所从事职业的兴趣,想转而从事另一种行业。当我们面临这种种客观主观的形势变化时,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如果没有通识教育所打开的眼界和宽广的知识储备,就会很难应对这种变化,有可能落伍或者失业。如果在高职教育中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这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大缺失。短期来看,一些专业可能是热门的,但20年、30年以后则不确定。如果有通识教育的准备,学生在未来会较好地应对变化,并且有可能引导变化,这就是通识教育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最后,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心理品质和就业技能接受检验的过程。而这些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品质和知识技能品质的总和就是大学生的就业基础。它们是大学生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基础,而那些就业成功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整体素质好的学生。大学生在校期间仅仅接受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知识、能力和品格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集体合作的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从广阔的角度思考和观察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这些都是企业、社会所特别看重和需要的。而通识教育对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在生理与心理、智力与情感、道德与意志、人格与学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为,通识教育不仅关心如何做事,还关心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克服专门教育造成的精神世界的贫乏和人格的孱弱、分裂,从而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写的人”。

总之,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在道德、情感以及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具备这些特质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无疑会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开展通识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全面”的人,客观上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推动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识教育,不是将其与专业教育相对立。今天的高职教育应该是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同时,始终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两种教育理念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而不能将两者割裂。即“专业优势,通识视野”,这样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鲜萍.从大学生就业难看大学通识教育的适用价值

[J].教育探索,2009,(9).

[2] 孙建伟,王梦亭,单振辉.试析通识教育对高职学生就

业竞争力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2,(20).

[3] 柏嫱.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就业竞争力提升探究[J].芜

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平面设计 教学

[作者简介]彭琳(1980- ),女,四川达州人,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四川 达州 635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31-02

在艺术设计理念呈现多元的当下,如何改革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提高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高水平的平面设计人才,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着诸如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不足、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实践意识缺乏、平面设计教学独特性的缺失等问题,亟待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一、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而设计方法的传授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一种方式。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仅在设计程序与设计技能上花工夫,这就违背了艺术设计教学的本原价值,导致艺术设计教学发生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倾向。

2.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有待提升。在高校教学中,平面设计的教学是一门启发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实现教学的互动,教师传授技能与方法,学生努力学习技能,积极掌握方法。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的教学课堂,简直就是一言堂,只有教师在讲,学生没有充分发挥主动性的空间,缺乏师生互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学生对学习平面设计缺乏主动性,兴趣不浓,同时各高校也没有充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条件。学校主要把时间花费在教育学生设计程序与设计技能上,而没有实际性地教授学生如何动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动手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创作灵感与热情的激发,致使学生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中表现得不积极,也明显地表现出互动性不强。

3.学生平面设计的实践意识有待提高。目前,实践意识缺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弊端。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社会上立足,能否被社会所接纳。因为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是社会企业选纳人才的主要标准。而现如今,大学生的市场意识淡薄,在高校平面设计中只局限于狭隘的思维里,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因素,对设计仅仅追求美感与绚丽,从而让平面设计变成了空中花园,最后导致大学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对未来踏入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4.平面设计教学的特色有待凝练。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里,不仅需要对学生们进行设计程序与设计技能进行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创造力,两者相互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最适合艺术设计的知识。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还处于对学生设计技能与设计方法、设计程序的培训,还未涉及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毁灭了平面设计教学的本质意义。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师对教学模式只局限于片面教材,从而缺乏了科学独特性,对教育平面设计没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

5.学生对平面设计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的教学中有这样一种情况,许多学生在进入平面设计专业之后,在学习平面设计专业一两年之后几乎忘记平面设计所学的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最后应该去做什么。学生们在高校学习平面设计时,认为学习到了平面设计理论知识与基础绘画课程就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对自己没有一个实质性的目标。从而树立了一个这样的观念:在学校学习中,只学习与自己有关系的,盲目地学习多种艺术设计知识,例如人物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等,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大杂烩”,忽视了自己的平面设计专业。

6.对平面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视有待加强。虽然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平面设计的理论知识,因为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注重动手实践,从而对理论知识掌握没有过多关注。我国高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由在职的平面设计教师进行讲授,而进行实践设计的教师则是由外面的专业人士教授,在同样的课程学习当中,同时出现了两个教师,学生的学习适应具有较大的难度。其实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如果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类,那么就背离了艺术设计的本质,因为艺术设计教学本身就是由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虽然艺术设计的实践特性是平面设计的本质特性,但是缺乏了理论知识对实践设计的指导,艺术设计就不能真正存在了。作品的设计过程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学生的主体对象就是“研究”,而研究的本身就必须提升到理论层面。

二、改革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的有效对策

1.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今,我国市场竞争激烈,每一个产品都离不开创新,一旦失去创新的理念将会失去市场的地位,因为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创新也是设计的最终追求。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与创新的思维能力以及非凡的创造力,才能让设计出来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特点,从而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身份与地位。同时,设计是一门需要互动的学科,在平面设计教学里,坚决杜绝一言堂现象,应尽量让学生与老师一起积极参加平面设计教学活动,学生与老师处于平等民主的地位,进行对话,互相探讨,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到学习平面设计中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们坦诚相待,给予他们激发与启迪,不仅让学生们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们对平面设计的创造性思维。

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还需要注意赏识教学法,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进行鼓励,尊重学生的创新想法,尽管学生的想法是错的或者很幼稚的、不切实际的,也不能随口否定,否则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打击,从而让学生失去对平面设计的兴趣。所以,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最需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兴趣。

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要想提高设计水平及质量,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应该主动让学生对设计的流程进行深入的实践,从设计观摩师的设计到接触了解客户以及亲自为客户设计产品。让学生深入实践到现实平面设计流程中去,有助于学生掌握学校书本所学的设计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设计产品与市场需求的相符度,从而提高设计作品的创新性,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激发自信,保持学习平面设计的热情。

第二,各大高校需要多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师可以跟社会企业单位进行设计合作,并可以让学生参加设计、修改、审核,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这种教学模式培养指导出来的学生,所学的技能必然较容易与社会企业贴近,且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完成设计的质量也较标准。以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们进行平面设计教育,往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的热情。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凸显了教学的动手与动脑的方法,实践操作给学生们收获了感性经验,掌握了实际技能。

第三,我国高校应该注重高校毕业生的设计作品。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应该要求学生在毕业前一年进入毕业状态,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统一由教师进行全程监督与指导。毕业设计作品不仅仅要求设计者灵感,还应该注重创造性思维。在毕业设计作品中,学生们不仅仅只是完成一项简单的作品,还需要掌握市场调查、方案选择、实物模型制作等一系列工作。学生设计好作品以后,要专门由教师、企业家、专家进行评价,且要求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陈述。答辩完成之后,还应该举行毕业设计的公开展览,从而确保那些做出高质量设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肯定。

3.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其实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设计的创新主要来源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对平面设计要求个性化也是对平面设计具有个性差异得出的见解而已。我国高校平面设计应该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书本知识进行学习,结合学生对市场的实践,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作品,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设计风格。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大量采用案例法,因为案例容易将意图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在计算机上对案例进行剖析,不但可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设计的各种功能,还能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4.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力量。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极其缺乏平面设计教师。所以,应招聘高校平面设计教师,并对平面设计教师进行分层次组织教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课由在职教师传授平面设计技能与平面设计方法,而实践课可以聘请外面专业人士进行更新设计思维,指导学生平面设计的创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平面设计教学的热情,从而有效提高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5.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如今,社会发展迅速,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给平面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自己设计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相关信息到计算机上,在高校学习平面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进入网络查询相关知识与最新消息,可以及时掌握平面设计的最新知识,而且还能大大帮助学生了解到社会、市场对平面设计的需求,从而拓宽了知识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平面设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功经验,从而有效加快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步伐。

三、结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不足、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实践意识缺乏、平面设计教学的独特性不足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出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应进行实践分析与思考,最后将平面设计应用到社会、企业、市场实践中去,制定相关的措施,总结改革经验,例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臧燕.在平面设计工作室的教学与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王秋蕾.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教学的探索[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31).

[3]葛鸿雁.关于设计和设计教学中思维逻辑性的思考[J].新美术,2006(4).

[4]吕斌.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浅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