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心理健康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涵义及内容
心理健康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测验结果等材料的集中保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每一位学生在心理方面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其涵义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心理档案,就类型讲属于专门档案,它是在一定的基本单位即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专门负责下建立。由具有专业知识的心理辅导员保管整理,保存应严格、规范,并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若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可能会失去科学性和实用性。第二、心理档案是由各种材料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的。只有日后对学生心理辅导与治疗及科研活动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资料,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第三,心理档案市学生心理特点变化历程的真实记录,从适应准备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到趋于成熟阶段。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心里矛盾及冲突,任何人不能依自己的观点和需要去增加或删改它,应保持它的原始性,以免使心理档案失真。
学校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收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学生的个人简要情况(出生年月、民族、身体健康状况、疾病史等)
2.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学历、经济情况、疾病史等)
3.个人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交际能力、自信心、同情心、独立意识、师生及同伴关系等);
4.心理测验的日期、类型、结果及分析(如智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职业测验、考试测验等);
5.心理咨询记录(次数、主诉及症状、病因分析、疏导措施及效果);
6.心理健康的阶段性记录及评价(入学、毕业、及每一次的记录);
7.其他材料(转介服务、会诊意见、家长、任课教师及同学的意见等)。
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功能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既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依据,又是学生接受心理辅导的原始记录,它将为我们进行心理科学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客观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有助于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功能:
1.预防功能。一般心理咨询员与学生没有经常接触的机会,班主任老师对有攻击性、焦虑、自卑心理学生的问题也不易及时觉察,而心理档案的建立则可通过定期的专业化的心理测验,及时发现患有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障碍的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训练、角色转换、合理宣泄、体育及文艺活动,尽快使学生恢复常态,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心理档案的预防功能突出表现在对学生心理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上。
2.参照功能。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一生中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心理辅导人员在进行个别辅导的同时,若能先研究其心理档案,就能对症下药,使辅导更有针对性、连贯性,提高咨询工作的效率。另外在咨询辅导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疑难和障碍等。辅导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往往会请教同行,如果有必要则请专家会诊。若能参照学生的心理档案,使未接触过学生的专家了解基本情况,就可制定出帮助学生的最佳方案。所以心理档案的参照功能表现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准确诊断上。
3.自我教育功能。学生的心理档案时期心理健康成长的历史记载,学生通过查阅自己的心理档案,不仅可以分析自己的过去,客观地评价和悦纳自己,而且可根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纷繁的环境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学生心理档案的自我教育功能就是在于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做到扬长避短,为今后取得事业的成功做好准备。
4.推荐功能。学生的心理档案是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它记载着学生的人际关系、兴趣爱好、性格才能、生活习惯、人生态度、反映的是学生内在的心理素质。这些经过专家鉴定的材料,在学生升学或选择职业时,就可以成为学生自我推荐的有力证据。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提供的心理档案(在自愿的前提下),使其人尽其才,避免学生才能被埋没、被压抑和被浪费,使其个人潜力得以很好的发挥。
3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应遵循的原则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学校咨询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全面客观、科学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就应大力宣传和普及学校的心理卫生工作,优化心理咨询大环境,使全体学生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力争校领导及教职工都了解、配合、支持、参与心理咨询及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性工作,应在专家的指导下,由心理咨询员负责收集整理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资料。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保密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有责任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予以保密。在学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为广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服务。除心理辅导员外,其他人须经本人同意方可查阅。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应加强自己的职业修养和品德修养,坚守档案秘密,尊重学生的人格及要求,维系师生双方的信赖关系,并将此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2.整体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收集学生档案资料过程中,辅导人员要有整体观念,既要重视心理活动诸要素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心理因素、生活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与影响。在具体操作中,既要考虑学生这一年龄段的总体特点,又要兼顾性别、专业等局部特点。通过全面的分析综合了解学生的心里特点及健康问题,为从事心理辅导和治疗专家,提供干预和研究的科学依据。
3.发展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档案资料分析整理过程中,辅导人员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问题的解决和结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这一原则对心理辅导人员提出了更特殊的要求,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发展条件做准确的估计,记录其已有的发展结果;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有恰如其分的把握,并揭示其今后发展的方向。
4.公正客观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生心理档案的材料首先要真实客观,咨询记录要详细认真,咨询员不能将自己的主观臆测加入记录。同时,慎用各种心理测量表,对测验结果的评价一定要游专业技术人员来解释,不要轻易施测和下各种结论,以保证测量的科学性、公正性。
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
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必须依据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计划管理、目标管理,切实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学校首先应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承担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任务。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机构应由校长直接领导,使之与学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并列,发挥其独特的心理服务功能。辅导人员应具备通情达理、真诚坦率、态度积极、善于理解等品质和条件并受过专业训练。
建立层递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从校长、处室到班级需有效配合,形成健全的层递式心理健康管理模式。
(一)校长作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总负责人,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领导作用,不仅负责统筹管理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还要担任该领域科研工作的总负责人,并指导交流工作。
(二)各处室负责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不断学习、总结科研和教学经验。还要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指导他们学习心理学知识,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①学习心理与就业、升学指导;②人际关系辅导与社会心理教育;③情感教育与耐挫力训练;④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培养;⑤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⑥休闲与消费心理指导等。
(三)年级组长、任课教师要做好三项工作: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智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等;③在学校各种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性心理品质,并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全校从校长到各处室、各年级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到把转变思想、观念与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结合起来,与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结合起来。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
营造校园文化创设舒适的心理氛围
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活泼,上进的气氛中,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敢于发表见解,乐于与人相处。合理的竞争氛围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主动调节情绪。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校园物质、制度、精神、行为四个方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改造、扩建学生宿舍、整顿学生食堂;配设航模室、阅览室、电脑室、书画室、乒乓室等活动用房;布置干净整洁,阳光充足,空气通畅,赏心悦目的课堂;扩大草坪面积,建设“四季有花香,常年绿满园”的校园,建造小亭,放置石桌石凳,种植花草树木。并根据学校特点,制定师生值周制度、升旗制度、出操退操制度,开展一年一度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体育、智力活动,培养学生文明、互助、竞争的良好习惯。
(二)创建良好的班级气氛。班主任以“爱心”治班,以“民主”治班,师生平等交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宽松的班级氛围。通过团队活动、墙报、黑板报、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形成正确的舆论,培养学生明辨是非、人际沟通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形成合理的竞争意识。学校对每个班级的评价,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行量化考核,每日由值周学生检查,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汇总,全校公布,评出优胜。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根据各年级的特点,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演奏比赛、书画大赛、辩论赛、作文比赛等活动,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参与竞争的兴趣和信心,挖掘学生的潜力。
招聘心理教师积极开展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方面的功用,即矫治与发展。矫治即预防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发展,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了把这两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更好,应招聘专业心理教师,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辅导。
专业心理教师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首先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把具有相近心理问题的学生归为一组;然后根据实际问题,利用学校、社会上有利的条件,在课外分别开展心理座谈、经验介绍、讨论等,逐类解决问题。对于存在问题的个别学生,应鼓励他们接受心理教师的咨询,在咨询过程中教师遵守尊重、通情、保密的原则,理解、接纳、疏导、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发展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意识,学会客观地分析自我,学会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从而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开设心理健康讲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定期召开心理健康讲座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为心理健康讲座面向全体学生,有组织、有目标,讲座内容、时间都有保证,也很受师生重视。例如初三学生面临升学考试,压力大,即使教师、朋友、父母、亲人的关切问候也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因而终日紧张,身心疲惫。这些学生普遍需要心理上的帮助,渴求有人为他们指点迷津,解除困惑。如果学校能定期为他们组织几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无疑会给他们很多帮助和指导。
所以,我们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定期召开心理健康讲座,讲座的内容一般为:学习与升学指导;人际关系辅导与社会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与耐挫力的训练;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的培养;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休闲与消费心理指导等等。
抓学科教学渗透提高学科教学实效
各种教学活动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无论是各门学科本身,还是学科的教学过程,都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因此,以学科知识为中介,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一)充分挖掘教材,寻找知识渗透点。教材中凝聚了人类古今中外、代代相传至今的文明成果和经验。课文中需挖掘的有知识的智力要素、哲理要素、情感要素、方法要素、社会价值要素等等。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吸收、消化。常规教学时,提问的设计,练习的设计和配置等都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增强健康心理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科教学的实效。
(二)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知识内容,灵活运用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引导——探究式等教学模式,解放学生个性,解放学生思维束缚,引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反馈与评价。
(三)借鉴愉快教育、情境教学、协同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建立家校联系调动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和家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把培养合格的学生作为办学的任务;家长盼子女成才,做有出息的人,也维护了家庭的利益。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上的影响不亚于教师,只有家校配合,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使教育收到成效。
为此,学校应该定期召开家长会或不定期的召开家长小组会,组织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介绍家教成功的经验。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有时把学生的主题班会、例行班会与家长会结合起来,由学生介绍班级情况,畅谈理想,倾诉苦恼,让家长了解学生,让家长缩小与教师、学生的心理距离。使那些忙于自己工作、疏于关心和引导孩子的家长抽时间与孩子们交流;使那些无视子女本身学习基础,过分要求子女高分,并采取不当措施的家长能正视孩子的现实,不再独断专行;也使对孩子溺爱有加,教育无从下手的家长,重视并开始解决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
与此同时,还应该请家长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努力使家长做到:
(一)对子女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学会客观分析具体情况,及时全面地了解子女的各种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策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07-02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入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谐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要服从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将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为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4.科学布局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写有心理教育格言的各类标语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黑板报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校内刊物等。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特殊的感召作用,使其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相互生辉。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0引言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数量十分庞大,在教学质量管理、教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有关于高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调查研究较多,但是有关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并不多[1]。本文尝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8年12月,对42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进行因素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对42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其中男16例、女26例,平均年龄(30.4±8.6)岁。纳入标准:①岗位工作时间>1年,正式在职员工;②年龄18-55岁;③否认心理、精神疾病病史。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
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通过邮箱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情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问卷(CSQ)》四个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工作时间、婚育情况、房贷情况、家庭状况(是否与父母居住)、吸烟、饮酒情况等。
1.2.2因素分析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情况,评价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中任意两项达到阳性或者一项达到重度阳性的对象,都可以视为总阳性,即存在潜在的心理问题。将存在心理问题的对象纳入观察组,无心理问题对象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工龄等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因素分析作为自变量,采用原值赋值,吸烟情况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因素分析作为自变量,分层按照“是=2、否=1”赋值,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作为自变量,按照“是=2、否=1”进行赋值,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健康状态
被调查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评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评分达到病理性标准的对象18例。
2.2因素分析
观察组年龄、工龄、GSE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男、规律运动、已育、有房贷、应对方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规律运动[OR=0.845,95%CI(0.816-0.911)]、已育[OR=1.246,95%CI(1.216-1.320)]、消极应对[OR=1.425,95%CI(1.336-1.494)]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1
一、本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
学院在校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领导下,设立二级院系心理辅导站,实行辅导员年级负责制,定期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排查,秉着健康教育的原则,普及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妥善处理心理问题危机。
二、落实本年度工作任务
本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院系心理专干负责规划,具体由院心理协会、心理委员、年级辅导员配合完成。做到及时规划、认真完成本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
三、扎实做好心理骨干培训
心理骨干作为院系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一支重要队伍,20xx年度本院系将会继续加强心理骨干队伍的建设。
针对本科生四个年级的不同特点,我院将分年级对舍长、心理委员进行培训以及实践。
大一大二年级,主要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例如心理团辅课的培训,以及讲座学习;大三大四年级以实践为主,在前两年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后,能在同学当中及时发现危机情况并迅速向辅导员老师汇报。
在针对舍长、心理委员时,学院严格考勤机制,将出勤率作为年底考评的重要依据。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结合学院特色,学科特点,数学学院将开展以下三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院心理协会组织的学生活动(如读一本心理书,开展心理座谈会)等。
1、团体心理辅导
目的:通过对心理委员进行团体辅导,让心理委员掌握基础的人际交往技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处理日常基本心理问题。掌握基本的团体辅导技巧,在本班内部开展心理团体辅导。
参与人员:各级心理委员
2、心理讲座
目的:邀请校内专家开展讲座,尤其是针对新入校的大一、研一学生开展心理知识普及以及危机防御。本学年度计划开展两场心理讲座。
3、院心理协会组织健康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学生活动,详细活动安排在第四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作以说明。
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
20xx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目前计划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专项活动、精品活动、主题活动。
心理专项活动:说出我们宿舍的故事
宿舍关系展示:可以使一幅画,可以使一幅照片加上几句温暖的介绍,还可以是一段简短的小视频,都可以作为宿舍文化的展示和窗口。
精品活动:"我手写我心"网络美文之心理健康月特辑。
数院知行社承办"我手写我心"网络美文之心理健康月特辑。向各院系发送请柬,邀请各院系学生参与。此次活动不单限于美文,在此期间也会开展拓展活动"悦读书",各院系推荐1─3篇,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和心理学有关,届时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进行评选。
主题活动:心理与音乐
如何使用心理学元素进行音乐欣赏音乐欣赏中的心理活动主题讲座,并在讲座后对大家进行音乐放松的体验。
五、夯实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1、院系成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实行"一对一"心理危机干预,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档案管理及后续关注工作。
2、除建立"舍长─心理委员建设机制",院系将在各年级成立信息员队伍,此队伍将作为院系心理危机预防的重要力量,做到"勤观察、早知道、早上报、早预防",协助做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2
准备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心理咨询师沙龙的建立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准备召集全市致力于心理咨询事业的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师沙龙。
(一)目的:
1、建立一个同辈团体,致力于咨询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2、就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师生心理问题做一个探讨。
3、为以后心理健康的培训准备基于实践的素材,让我们的培训针对本地师生的现实,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实际困难。
(二)具体工作计划:
1、读书会活动。二月推荐一到二本好书。大家都有权利推荐自己看过和听别人说过的好书。在二个月最后一周,大家一起做读书会,讨论这本书的收获。由推荐者带领讨论。
2、 做专题讲座。每三周一次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沙龙成员来做。
3、就沙龙成员提供的案例大家做一探讨、就成功案例做一分享,就困惑案例集体找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三)需要的支持:
1、 配合读书会,我想请学校帮助买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便大家交流学习。能更有针对性的推荐对大家最有帮助的读书内容。
2、 配合参加沙龙的教师和所在学校协调学习、工作间的矛盾。
3、 希望到时能有固定的活动场所。
二、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基地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和三四街小学建立联合教学基地。
(一)目的:
1、 到教学一线,了解小学生现在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实际中遇到问题的现有解决方法。
2、 把心理健康课当作一门实实在在的课程坚持下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 通过讲座或活动的形式,提高联合教学基地的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4、 为以后培训奠定实践基础。具体工作计划:
1、 找某个年级,上心理健康课。
2、 每周半天的学生咨询时间。
3、 一学期两到三次的教师心理健康活动。
需要的支持:关于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基地的事情,基本得到三四街领导和我们学校校长和领导班的支持。但没有前车之鉴,是个探索的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也许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精力不足或做错事情(不做的永远没错),但不能因为没有充足的准备就不去做,静待灵感和他人的指点。但我想尽量去做,就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就会探索出一种更适合于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子,为我市学生素质提高做出一份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也希望领导理解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并及时给于我们指导和支持。
三、在本学期期末做心理健康课教师的培训工作
在本学期末,根据以上活动的内容,做个全市小学心理健康课老师的培训工作,时间大概在一到两天,具体时间和内容到时候再定,争取让老师认识到心理健康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给教师一些心理健康课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本学期准备的这三项工作,都是创新和探索性的,没有以前铺好的路子给我们走,所以我们会没有底气或者说不知道前景如何。比如说:真正学过心理咨询师的老师,真正出自自己兴趣和有热情想做这项工作的人有多少?如果利用节假日学习,老师在时间上的冲突问题如何解决?当同辈团体枯竭的时候,得需要请更高水平的教师进行督导,费用问题等等,等等。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还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涉及到教育局普教科和教研室心理健康教研员。这方面的沟通是比较难的,我们曾经沟通过,让普教科遇到关于心理健康的讲座的时候,能让我们参加,但他们也比较为难,因为有些活动是限制名额的,并且上面可能会指定给一些未成年人心里维护中心的站点学校,没有多余的票给我们。还有心理健康课上学期,有城乡交流,市区一些老师来鹿泉做课,是教研室组织的,但我们历来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所以我们也很少知道,这次参加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课程听说这些信息,并且可能这种活动是经常性的。我们也没机会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这种协调活动可以暂时放置一下,我们做自己的探索和研究,如果遇到问题的时候,有老师说给我们推荐市区做心理教育比较好的学校,我们想直接取经(因为有的来我们这做课的老师根本在本校就没上着心理健康课),争取做出个样子,我想经过努力让教研室和普教主动要求来和我们合作。以上就是我们一个不成熟的意见,希望领导给于修正和指导。谢谢!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3
新学期伊始,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心育阵地,扎实地开展好本学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继续深入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课堂心理教育效果。
本学期继续由班主任作教班级心理健康课。辅导课活动主题的选择要扎根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主要来源于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反映的焦点问题。因为人员相对集中,便于教师间互通有无,搞好集体备课。星期二为心理健康教研时间,主要任务就是商讨、选择紧贴学生心理实际的主题,确定相对科学的活动方案,确保每节课的教育质量。
二、在学生和教师中发动心理健康志愿者,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吸收实验中学班级心理健康联络员的经验做法,本学期我们也打算在教师和学生中招募一批心理健康志愿者,扩大学校中关注心理健康的人群,便随时把握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动向,对师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或不良倾向进行及时了解,及时疏导,及时解决。志愿者的主要职责是发现身边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学生,并与政教处取得联系,及时解除学生的心理健康隐患。
三、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做好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由于条件所限,我校还只能采用心理热线和心理信箱的方式。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关怀。
2、扩大咨询范围,将问题具体化,一般化。让学生感到心理热线是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的地方,而是单纯看心理疾病的地方,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3、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志愿者的作用,将有问题或困难的伙伴引领到咨询室,提高热线和信箱的使用率。
4、热线和信箱随时向学生敞开。
5、班主任教师要做好辅导记录,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与家长、老师、同学等的沟通,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6、发挥“心灵之约”信箱的作用,随时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心育意识。
1、利用周五的学习培训时间,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每月至少一次。
2、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相关培训。大力支持领导干部及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培训,并做好学习的.传帮带作用。
3、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区组织的心理健康培训学习班,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辅导水平,并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五、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性。
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外籍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重点关怀那些特别需要关怀的少数学生的健康成长。档案由班主任老师负责填写,定期更新。如发现严重问题及时与学校领导联系。
六、针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和睦与否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长学校、家长会等途径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促进亲子对话,加深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七、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是拓展学校心理健康范围的重要途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熏染。
第一、通过校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
第二、通过教师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心理品质。
八、积极筹划校园网网上心理咨询,努力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网上心理教育咨询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目前还是一个缺项,本学期要加大管理力度,把心理健康网上活动开展起来,带动教师的全员参与。
九、力争尽快成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加快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