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范文第1篇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10168

[摘要]党的十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就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改革科技计划的框架体系,加快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更好地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

[

关键词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从事科技工作的经验,谈谈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工作一些浅薄的看法。此次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的核心在于科技管理部门要彻底转变思想,从根本上转变管理职能,简政放权,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是从其中解脱出来,重点管宏观、管制度、管布局、管监督、管机制。

1、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集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的总体要求,科技管理部门要着手于顶层设计,构建更加合理、更具前瞻性的科技计划框架体系。去年以来,辽宁省科技厅重新构建了计划框架体系,设立了“引领、支撑、引导”三个计划层次,通过层次构建来实现科技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引领”即以形成重大技术成果为目标,重点支持“100个中国第一”和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支撑”即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重点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区、科技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即以完善科技研发体系为目标,重点支持基础性、应用性、示范性、公益性科学技术研究。

2、加快建立规范的评审制度

坚持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的原则,科技项目的申报、立项、评审要规范化、制度化,要建立从计划项目的指南编制、项目申报、审核推荐、专家评审、预算审核、项目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一直到绩效考评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流程。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之前,要建立信息征集制度,形成项目指南信息。面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征集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方向,在全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的同时,全面掌握科技创新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全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区域创新的重点任务,进行计划项目重点方向的凝聚和统筹。在项目的立项过程中,要规范立项程序,简化立项流程,对所有申报项目实行“四审一决策”的项目立项机制,即初审、复审、评审、互审,最终由办公会议最终予以审定。在立项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各相关主管部门、专家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作用,适度下放初审权限,扩大评价范围。在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应注重及时公开,第一时间向申报单位反馈评审结果和意见,向社会公示拟立项情况,实现立项过程的“可查询、可追溯”,让科技计划项目的选择更加科学、公正,管理更加规范、透明。

3、加强科技项目的统筹和布局

当前,新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的演进周期大为缩短,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要适应这一新特征,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用,科技计划项目的选择和资金配置应按照产业、基地、项目、人才、平台“五位一体”的方式进行统筹安排,注重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结合,让科技计划重点围绕产业创新需求发力,让科技计划重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凝聚,向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和重大技术、产品和设备凝聚,向支撑产业发展的一流人才和一流平台凝聚。对于基础前沿类项目,要突出创新导向,充分尊重专家意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实施环境。要体现对优秀人才和团队给予持续支持,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对于公益性项目,要强化需求和应用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提高项目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市场导向类项目,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要素配置等的导向作用,要推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对于重大项目,要突出国家目标,主要采取定向择优方式遴选优势单位承担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辽宁,东北首家超算中心建成使用就是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个缩影。东北首家超算中心是代表科技最新水平和辽宁科技实力的研究中心,他的建设投入科技计划资金5000多万元。5000万元投入到一个项目,对于辽宁以前的科技计划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而正是在当前的改革背景下,才能真正的集中力量、凝聚资源“办大事”。

4、强化项目管理全程监管职能

对正在执行的项目,要开展巡视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要形成情况上报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和服务;对已完成的项目,要进行结题验收和绩效评价;对未通过验收的项目,对其项目负责人以及项目承担单位给予相应的惩戒,真正的实现“奖优罚劣”。对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要责成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要“零容忍”。在监管的同时,要将监管寓于服务之中,构建服务型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管理部门和法人单位的作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情况上报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积极协调解决,为项目实施单位提供有效的服务。专业机构要具备科技领域的项目管理能力,要按照统一的规范模式对项目进行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同时,政府要对专业机构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在项目初审过程中引入地方财政管理部门进行财务评价,在复审环节中由省财政厅指派专家开展财务评审,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对项目实施结果和产生的绩效进行综合考核,并将结果作为以后确定立项、选择承担单位、安排资金、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5、结束语

通过建立项目课题制,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结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建立法人负责制,加强科研项目的实施管理,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提供保障;通过设立资助、贴息、补助等多种项目支持模式,特别是后补助的支持方式,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建立公示和反馈制度,为科技创新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建立科技报告制度。项目在申请、执行以及结题验收过程中,对研究与实验内容、产品、工艺设计信息、生产线工程信息、论文、论著及主要成果等相关信息进行确定、撰写及提交,实现科技资源持续积累、完整保存和开放共享。同时,将科技报告的撰写情况及撰写质量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考核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信用考核制度。对项目承担单位、科研人员、评审专家、中介机构等进行信用评级。根据信用评级实施分类管理,并作为项目申报、审核推荐、专家及中介机构遴选的重要依据。明确守信和失信记录与评价标准,根据失信实际情况,可采取取消个人承担项目资格,核减、取消初审单位推荐名额,取消评审专家、中介机构相关资质等方式予以惩戒。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范文第2篇

“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谋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根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总体格局.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与职业可持续发展,将大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教育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同步升级,使高职教育保持永久的生命力,意义重大.

(一)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终身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竞争的社会,以技(指先进技术)取胜,将取代以劳(指廉价劳动)取胜;以智(指智慧)取胜,将取代以资(指物质资源)取胜”.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只有不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自觉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终身素质教育.注重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其个人核心竞争力,不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在就业岗位都能够利用现有条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高职生群体的存在感以及自信心,使他们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己任,强化社会责任感,赢得社会认同.

(二)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推进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

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这一重心的转移,是教育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在科技创新成为时代特征的今天,客观上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这有助于破除高职教育中“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问题,着重发展以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这不但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科技创新人才,更是高职院校“彰显特色,贵在创新”的重要实践.

(三)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校企合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作为知识经济市场中的活跃细胞,是科技创新的实践重地.高职院校应引导和鼓励高职生深入企业,熟悉、掌握企业的工艺流程、技术开发等工作,积累实践经验,进而将所学科技知识与实践结合,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创造高科技含量产品.这在为企业提供价值的同时,对于深化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科技创新带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与“精品制造”.因此,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增砖添瓦的同时,也为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持续动力.

二、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强劲.因此,在“速成”培养模式下,弊端也有所显现.这主要由于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所造成.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当前高职生具有“整体创新意识淡薄,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通病”,具体表现为:

(一)观念上,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高职专业教学中,多注重专业知识教授,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以及科技创新考核方面实行学、统一考核,并不重视学生个性学习的发展,从而抑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养成.同时,“重学轻术”的传统文化观念与社会取向,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歧视”现象,认为创新任务主要由高等科研机构和学术研究型大学完成,高职生属于“职业技术教育”范畴,在科技创新方面不占优势.因此,在师资配备、经费投入、市场接纳等方面更倾向于学术研究型大学,导致高职教育的科技创新举步维艰.

(二)教育模式上,现行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存在局限

现行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是造成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

1.孤立性.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缺乏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计划,没有将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导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停留在职业教育之外.同时,相关科技创新课程的支撑不足,造成教学与目标相分离.即使存在科技创新类课程,也不能贯穿高职生的三年学习生活,致使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处于“孤立”状态.

2.盲目性.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规范的科技创新培养机制,在高职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衡量标准,造成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模糊.此外,任课教师对于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角度与重视程度不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往往以个人主观能动性为主,创新教育也多体现在所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或者工作考核中,缺乏目标性.

3.间断性.高职院校经常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停留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上,而对于如何抓住竞赛契机带动高职生群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还做得不够,往往在开展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时才会意识到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临阵磨枪”现象致使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将创新教育贯穿到高职生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也就不能形成固定有效的科技创新培养机制.

(三)心理上,高职生自身缺乏科技创新心理倾向

从生源质量来说,高职生在学习意识、方法、能力及动力方面较为欠缺.加之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初等教育长期实行应试教育,高等教育长期推行专业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生缺乏科技创新的心理倾向.多数高职生认为科技创新门槛要求高,自身尚不具备科技创新的潜能.少数高职生虽然具有创新意识,但是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虽然思维活跃,但是缺乏科技创新思维;虽然科技创新体验多,但是成果转化少.此外,部分高职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缺乏深入钻研的毅力,兴趣点也多集中在网络游戏.即使是专业学习较好的学生,也将高职教育作为继续深造的过渡平台,过于重视“专升本”应试,缺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自觉意识.

三、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高职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具备实践与技能优势.因此,在具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除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外,更要注重避虚就实,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充分发挥高职生的外在优势与内在潜力.

(一)建立科技创新培养机制,为高职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1.将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从定位高职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角度出发,规划高职生素质教育方案,将培养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全面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比如,设置有关支撑课程,充分发挥相关科技创新课程的引领作用,贯穿于高职生大学生涯的始终.从思想引领到教学引导,全面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发挥班导师指导作用,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在高职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要充分发挥班导师的专业思想引领作用,对高职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指导.同时,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教育水平,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强、创新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队伍.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有目的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新事物,启发其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对于学生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帮助分析,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推陈出新.

3.设立科技创新项目,丰富高职生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高职生崇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应为其提供多方面的自由选择空间,提供多元化的交流平台.高职院校可设立适用于高职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由高职生自行组建科技创新类社团,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申请和实践.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技能节,将高职生社团活动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还可以开展科技创新类学术讲座,加强高职生对科技创新发展最前沿信息动态的了解,促进科技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4.建立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评价与奖励机制.根据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实行绩效评价(也可以将企业作为第三方评价),评价结果可作为奖励依据.比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在评职晋级、年终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获奖作品可以作为毕业设计,以优秀成绩记入并获得相应学分.从而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促进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增强高职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

1.优化专业设置,与高校承载力相吻合,与行业发展相协调.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与其拥有的师资力量、经费投入以及发展规划相吻合,形成自我特色.一方面要避免因盲目设置专业,与高职生学习、就业相脱离而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与行业发展相协调,掌握市场信号,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有指向性地设置科技创新课程,推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这在促使专业发展与市场同步的同时,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调整提供了指南.

2.将科技创新要素融入实践教学,提高高职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高职生科技创新素质包含“五要素”,即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人格、科技创新实践、科技创新知识五个方面,对应构成控制系统、动力系统、调节系统、操作系统、工具系统等“五个系统”.在科技创新实践教学中,将“五要素”与“五个系统”对接,提高高职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将这种科技创新能力运用于科技创新实践的操作系统中,强化科技创新实践,产生科技创新成果.

3.鼓励高职生积极参与教师科技创新类课题研究,增强其自信心与主动性.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一个人可能在任何一种智能上都没有特殊的天赋,但如果所拥有的各种智能和技艺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说不定他或她在担任某一个角色时会很出色.”对于高职生来说,在学术研究方面可能较为欠缺,但是如果能够善于发现和耐心培养,锻炼其毅力,同样能够激发其创新潜能.在高职院校,一些教师承担多项科技创新课题,应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出发,鼓励高职生参与教师研究项目或自己开展科研活动,在科研中实现与学生的创新互动,促使高职生在第二课堂中相信自我、提高自我,主动挖掘自身的创新潜力.

(三)构建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立交桥”,实施分层教育

高职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可根据“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原则,加快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高职生采取分层教育:对一年级学生开展科普活动,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价值观;组织二、三年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索,培养科技创造力.

(四)健全企业参与制度,不断深化工学交替、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捷径”,若使其常态化与规范化,必须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同时,坚持走产教融合的道路,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的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在高职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相关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科技创新培训计划,设立高职生科技创新实践岗位,为其提供良好的科技创新条件.同时,高职院校也应以多种形式予以支持.比如,与合作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工程师参与实训全过程,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实训.这不但能够实现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而且在无形中能提升企业形象,反哺校园与企业,使工学交替,产教融合不断得到深化.

(五)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形成合理的科技创新梯队鼓励高职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将普及性的科技活动和竞赛性的科技活动结合起来.各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依托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成立合理的科技创新竞赛梯队.科技创新竞赛梯队应包含教师梯队与学生梯队,其作用在于根据不同的科研活动特点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形成一年级培养兴趣打基础、二年级重点组队参赛、三年级注重成果转化的活动模式.同时,在具体的教师梯队指导中,形成班导师讲解基础性科技创新竞赛知识、专业教师重点训练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能力、专业带头人负责参赛选拔与赛程指导的模式.最终促使高职生在参与竞赛过程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加强专业学习,提高竞赛实践能力.

四、结语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范文第3篇

经过3年的改革过渡期,我国科技体制顶层设计获得决定性进展。目前,由“一个制度、三根支柱、一套系统”构成的新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基本成型。近百项科技计划优化整合,管理平台顺利搭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重心将从全面深化改革转移到实现引领性发展上来。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一揽子改革举措的推进有望根治科技资源碎片化的顽疾,但政策仍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现状 顶层设计获决定性进展

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在2月23日召开的新闻会上透露,自2014年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各任务均有序推进,现已基本完成预期改革目标,并在改革中实现了“五新”,即“新的计划体系”、“新的项目形成机制”、“新的管理流程”、“新的制度环境”和“新的创新氛围”,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已取得决定性进展。

2014年12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文)(以下简称“64号文”),明确要求在3年时间内完成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任务:一是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解决条块分割、资源配置“碎片化”问题;二是将近百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优化整合为新五类科技计划,解决分散重复、封闭低效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钱袋子”交给专业机构打理,资源配置不再“天女散花”,国家科技计划全面整合成五大类……这些64号文开出的“良方”,从源头上根治了“科技资源碎片化”“项目多头申报”“九龙治水”等顽疾。

“这次整合主要从两个角度做的,一是管理层面要打破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二是支持渠道层面整合原有的各类科技计划,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各个部门全部参与进来,已经取得新的进展。在管理层次上联席会议已经建立起来,并常态化运行,一系列关于科技发展重大的任务安排决策都是通过联席会议,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共同研究,共同论证,形成共识,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报批以后开始组织实施。”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表示。

优化 过渡期“瘦身”不减效

按照64号文的总体要求,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已整合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的新五类科技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和基地人才专项。

“这其中变化较大的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此前有科技部相关人士表示。他透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合了原有的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及13个部门的公益性科技研究专项,发改委、工信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他坦言,“改革是啃硬骨头,破也难,立也难。为顺利按时推进,科技部频繁召开的调度会旨在‘磨刀’与‘砍柴’同步推进,‘磨刀’就是启动建设管理平台,‘砍柴’就是整合先前启动的5至10个重点专项试点计划。”

“我们在改革同时完成十三五重点任务的布局。”黄卫透露。他解释,按照新五类科技计划体系谋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研究形成了15个项目的立项建议和国家实验室组建方案,经中央审议通过。民口10个重大专项2016年度重点任务已完成部署。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专门设立了面向重大专项成果转化的子基金,规模达到100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计划“瘦身”不减效。与改革前相比,国家目标导向的科技计划更加有效地瞄准重点领域、聚焦重大任务,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立项门槛明显提高,立项数量大幅减少,资助力度显著增强。

张晓原称,“以前我们经常通过科技计划渠道经费来稳定科研队伍,现在用于稳定支持的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增加以后,这笔经费根据科研单位人员数量一次性核定,拨到科研单位,具体资助什么项目主要是由科研单位自己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稳定队伍,主要通过稳定经费的渠道给予支持。” 关于项目数量的减少,张晓原指出,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主要是资助国家目标导向的重大项目,包括对整个科技未来发展能有巨大的牵引作用的重大项目。“改革以后,就科技计划来看项目数量大大减少,主要是小项目少了,这也是这次改革的目的之一。”张晓原说。

落实 新体系仍需丰富和完善

在黄卫看来,目前新时期科技改革的主体架构和主要政策已基本建立,新科技计划体系已初步成型,改革成果得到了科技界基本认可。“以组建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为例,通过竞争择优方式遴选,科技部、工信部、卫计委和农业部所属7家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造组建了7家科研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并已全面承接具体项目管理工作,这为政府部门从具体项目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用于‘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创造了条件。”黄卫解释。

对此,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表示,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了显著进步,体现在科研项目的分类更为科学、完善,基础研究、重点研发和技术创新产业项目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完整链条,有效引导了科研人员的工作重点,在自身所擅长的领域作出深入的成果。

“不过,改革对政府的宏观科技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涉及具体项目的管理到宏观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和规划,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重大核心技术和产业化方面作出更科学的部署,这对实现科技创新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陈劲表示。另外,在业内人士普遍看来,一揽子改革举措有望根治我国科技资源碎片化等顽疾,但要想把改革的“规定动作”做到位,政策重在细化、贵在落实。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范文第4篇

1.1创新标准化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为适应企业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到科研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工作中,在企业集中设立标准化,统一管理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为充分发挥专家型人才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入手,组建企业标准化委员会,建立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统一指挥下的专兼职标准员,为标准化的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创造条件和提供保证。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立标准,逐步建立形成了标准化制定、实施与监督体系。

1.2将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结合企业的科研生产,在高效毁伤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已有新突破,形成了企业核心技术[3]。有的弹药还不能装填高能量药剂,使我国现役弹药,特别是压制武器弹药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要求[4]。在研制大幅度提高弹药高效毁伤性能产品的同时,制定技术含量高的国家军用标准、兵器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1)结合某工程的引进研制,根据企业多年装药实践经验,制定了兵器行业标准《中大口径榴弹铸装药通用规范》。这是我国首次规定注装高能炸药的技术要求和合格判定标准。该规范的制定,使高过载中大口径榴弹的射击安全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弹药行业注装高能炸药提供了技术保障,具有一定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2)国家军用标准《金属药筒试验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统一了我国金属药筒在科研生产中检测和试验项目、程序和方法,使我国金属药筒试验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3)针对某大口径弹体毛坯新的成型工艺技术,兵器行业标准《大口径弹体毛坯旋压工艺规范》2012年已经获得科工局批准正式立项。该标准的制定,可使大口径弹体毛坯旋压的制造有一个统一的工艺方法,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4)企业要有主导行业标准制定的意识,广泛推广和使用专利技术,从而占有市场。笔者制定了《某产品设计规范》草案,申请了行业标准立项。该项目旨在规范设计工作,给出了设计要求、设计方法,提供了成熟的经验数据和设计思路,完善弹药技术标准体系。

1.3标准的制定与型号研制同步进行在型号产品研制过程中充分发挥标准化作用,将标准制定与型号研制同步进行,进行标准化预先研究,以支持型号研制。通过制定标准,推动产品的研制速度,提升研制水平,缩短研制周期,保障研制工作顺利进行。目前,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越来越短,要求标准化工作在研制的方案阶段,标准化工作就应介入,同步开展标准的预先研究,及时收集国内外先进标准,分析标准化需求。产品标准作为技术标准的核心,体现了产品质量,是技术标准的核心,决定了产品在用户中的形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例如,在某产品研制过程中,同步制定了国家军用标准《预制破片弹通用规范》和《舰岸炮半穿甲弹通用规范》。随微弧氧化技术在某产品上应用,同步制定了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标准《微弧氧化膜层通用规范》。标准的制定过程是结合相应产品的科研、生产而开展的,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今后类似产品科研、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引导新技术的应用。

1.4开展三大规范的编制工作企业开展三大规范的编制工作,为型号研制积累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有效地指导了产品科研开发及制造,在保证产品质量,缩短研制周期,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设计、试验和工艺经验是企业的财富,通过编制三大规范,科技人员将多年摸索出来的设计经验与相关技术规范相结合,把个人经验变成企业财富并详细保留下来,既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又为年轻技术人员在科研生产中能够尽快发挥作用,少走弯路铺平了道路。

1.5加强标准体系策划根据企业体系策划与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为推进产品开发,促进技术进步,笔者结合智能化和高效毁伤弹药的研制技术,建立智能化和高效毁伤弹药标准体系,构建标准体系框图,制定标准体系表,为企业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的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构建一个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2结束语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范文第5篇

3月中小创市场涨幅榜排名上,科技创新和小盘高送转两大投资主线高居前列。在科技创新投资主线上,VR和智能制造两大主流热点捷报频传,以佳创视讯(101%)、棕榈园林(87%)为代表的VR虚拟现实概念龙头股,以科大智能(77%)为代表的智能机器概念股,以金固股份(76%)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概念股成为大黑马。在小盘高送转成长股投资主线上,以宝德股份(104%)、国恩股份(88%)为代表的小盘高送转概念股,主演了小盘高送转概念股牛股飞扬的好戏。

小盘高送转再度迎来炒作风口。近期中小创市场宝德股份的龙头效应,掀起主力机构和市场游资对抢权、除权概念股接力炒作浪潮,高送转概念股已经成为新主流,“高送转+科技创新”复合概念股则成为核心主流,炒作周期也正如笔者推测般将反复炒作至4月中下旬方才终结。本周市场,中小创市场以游族网络、巨轮股份为龙头的含权概念股,带动了雅百特、爱迪尔、浩丰科技的连续2涨停,掀起了以天汽模、天齐锂业、华自科技、创业软件、美尚生态、中泰股份、棒杰股份、威帝股份等含权概念股的涨停潮;以国恩股份为代表的抢、填权概念股龙头,带动了柏堡龙、三鑫医疗、融捷股份、旋极信息等股票持续走强。在主题投资路径上,“高送转+科技创新”更受投资者青睐,以恒信移动、棕榈园林为代表的“高送+VR”概念股,以巨轮智能、星宇股份、威帝股份为代表的“高送+智能”概念股,无疑成为市场新宠。

纵观本周市场,其它的市场热点较分散。随着一季报的出炉,以双林股份、奥特佳、法因数控、兴民钢圈、盛路通信为代表的一季报业绩预增概念股,成为市场的另外一个投资支流;以巴士在线为代表的网红概念股,以栋梁新材为代表的重组概念股也有不错的表现。笔者上期推荐的智能汽车产业链概念股,技术上处于拉升后的小K小箱体整理期,后市仍会出现主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