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无形的传统的民间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活态性、无形性、民众性、地域性、脆弱性和文化艺术性等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物质类文化遗产是有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更容易受到破坏甚至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廊坊市地处河北中部,悠久的历史文化,留给了后人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散落在乡村,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充分挖掘文化的引领作用,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追求文化与经济社会的交互协调发展,符合廊坊市全面构建文化强市战略和建设幸福乡村战略。
作为区域文化的地方性、民族性特色品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域旅游的开发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工业、交通、媒体的迅猛发展加快了文化趋同性的脚步,人们在不断创造新文化的同时,历史传统文化逐渐在消亡。面对现代文明的持续挑战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方式和发展方向,一直是业界探讨和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静态保护还是生产式保护未曾定论。
廊坊市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注重抢救和保护,注重非遗历史价值的开发和传承人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保护与传承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保护廊坊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彰显廊坊市文化特色;促进社会和谐。
一、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现状及重要意义
1.廊坊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措施
廊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十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其中列入国家级第一批的有固安笙管乐、霸州笙管乐(高桥音乐会)和霸州笙管乐(胜芳音乐会),列入国家级第二批的有秸秆扎刻技艺、胜芳花灯及元宵灯会、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安次区笙管乐、里东庄音乐老会、葛渔城重阁会、左各庄杆会、西河大鼓、文安八卦掌、香河安头屯中幡、苏桥飞叉会、霸州笙管乐(张庄音乐会)、安次区笙管乐(南响口梵呗音乐会)、安次区音乐(东张务音乐会)。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廊坊从建立专门保护机构、普查、申报、建立名录、保护传承人等方面,加大宣传和研究力度。建立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面完成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建立工作。全市已拥有国家级项目21项、省级68项,市级132项,县级共计278项;确定的国家级传承人6名、省级传承人34名;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个、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0个;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1个。此外,还建立了“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举办“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组织“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编制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手册。
2.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明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是在百姓生产实践中创造、凝练并积累下来的,是人们对文化的独特追求,是对生活创造的重要体现。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传承的特殊,保护的不易,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加大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同样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进步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社会进步的动力。通过传承、保护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社会多种多样的创造力;通过鼓励不同文化间的对话,能够使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甚至不同城市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持一个地域和民族传统的、独特的生活氛围、人文环境和文化历程。
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独特的城市文化是一种象征、一种特色、一种归属感。廊坊是一个年轻城市,但建立在一片开化较早的土地上,有着灿烂悠久的地域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历史发展中,不仅创造了繁华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孕育出了内容十分丰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包括文化遗址、古城镇、古建筑、古碑题刻、古树、馆藏文物、馆藏文物、民歌和民间故事、古乐和民间花会、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遗产是沉积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精髓,体现了廊坊地区人民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廊坊当地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谐社会构建必须与和谐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基础。传承文化并加以创造是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全面、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发展,可以促进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和谐,调整个体的精神世界,协调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族群关系、国家关系、地区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从而达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谐。
二、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略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关键
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息息相关,非物质遗产保护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职能在于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和扶持引导,充分展示廊坊传统文化的经济社会功能,加快提升“和谐廊坊”的软实力。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扩大宣传,提高认识。政府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和重大意义落实到每一个市民,树立起主动保护本地文化的自觉性,积极踊跃地参与廊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合理经费投入,加强监管。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那些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对一些无法产业化的“非遗”项目和一些由社会群众负责组织申报的“非遗”项目,政府必须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政府还要设法拓宽渠道,吸纳民间资本。在提高投入的同时,政府还应该合理审查,避免重复性投资,尤其是避免破坏性的开发。(3)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管理职权。加强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机构的建设,使所有“非遗”项目都有切实负责的主管部门。政府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建立一支有奉献精神和较强组织能力,且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工作队伍。
2.公众参与是根本
不断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主动参与保护的文化氛围,是持续做好保护工作的根本。(1)调动市民参与。广大市民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也是它的享有者。公众的参与,要体现以人为本,不仅让人们参与其中,关键是让人们乐在其中。广大市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只有让群众参与其中,才能不断地传承发展。(2)融入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可以结合素质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适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使学生从小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保护意识,对廊坊地方文化产生感情;在音乐、美术、手工课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欣赏或接触一些项目。在高校中可以通过举办讲座,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较为系统、深入地介绍自己所从事的项目。(3)吸收专家学者的建设性意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存、传播和研究等方面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规范进行保护开发。同时专家学者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专家学者的“智囊”作用。(4)广泛吸纳商界的参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必须有商界的参与。商业运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致命伤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运营主要体现在与旅游休闲产品相关的表演展示、民间工艺品开发以及影视剧制作等几个方面。
3.发扬本地特色,加强生产性保护
产业化经营能够增加经济收益,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开发文化产业,既可弥补保护资金的不足,也可使更多人参与其中,增加传承人数量。利用非遗资源实施产业化主要有三种途径:将原生态的非遗项目搬上舞台;请受众参与表演、制作,亲身体验;吸纳非遗艺术元素二度创作,采用综合手段提高产品文化附加值。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方面,廊坊市应重点做好:(1)建立场馆,集中展示。建设“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作为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最集中、最丰富、展示手段最先进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市区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收集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有效保护和展示。(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拓展销售,主要适合传统工艺。(3)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廊坊市辖区内名胜古迹较少,但近年来,廊坊的乡村旅游发展较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可以创新民俗旅游;开发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旅游纪念品;以盛会或庙会为契机,集中展示。
三、结束语
廊坊市政府及各界人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尤其是以传承人为载体的项目,其保护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服务于廊坊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包装设计;地方文化;专业知识;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52-01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愈发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包装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它通过美与精致的呈现,让人们身心愉悦。地方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弘扬。将地方文化与包装设计融合为一体,能使包装艺术开创艺术设计的新时代。本文分别从包装设计教学现状、地方文化特色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促进地方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有效对策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地方文化融入到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在包装设计中,应向世界展示我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国人对于西方的设计思想已形成了潜移默化的思维,因此,地方文化的传承也就变得更加重要。虽然现在包装设计中应用地方文化元素的设计者越来越多,但传承的意义不单单只是把作品设计出来,更多的是要传递这些传统元素中所蕴含的深意。它的出现不只是提醒每一个中国人关于中华民族的悠长历史,更多的是需要他们传承下去。
二、地方文化特色在包装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将地方文化融入到包装设计中,有利于设计教学的有效创新。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教师可以将地方文化融入其中。例如,湖南地区的地方文化包括花鼓戏、湘绣等,在设计包装时,学生或将花鼓戏人物引入其中,或将湘绣元素应用其中,不仅能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还能形成一种地方风格。再如,湖北地区的地方文化包括戏曲、说唱、歌舞等,在包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这些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欣赏。如教师可以先将黄梅戏《天仙配》让学生欣赏,然后学生在包装设计中便可以此为主题来进行设计。又如,河南地区的地方文化多种多样,如少林寺文化等,学生在包装设计中完全可以将该元素应用其中。
三、促进地方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有效对策
1. 继承发展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现代人加以继承和发扬。在包装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设计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地方文化,并将其与自身设计理念相互融合,从而体现出自身设计的创新性意识。融合,不是生搬硬套某种风格,而是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应用中国元素,使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使设计方案符合中国审美观念。
2. 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及素质
在进行作品的设计时,作者的审美能力、文化修养等都是重要的影响部分,这些是作品创作的内在动力源泉,高度的审美观与较好的文化修养会使作品更加具备美感与艺术内涵。包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地方文化进行普及,加强学生对文化的了解,以此促使其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
3. 对学生艺术感进行升华
包装设计在生活中多有呈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展的实地参观,通过大师级作品的直观熏陶,让学生在好奇与对比中发现自身不足,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除去艺术展,还有民间传统的艺术呈现形式。例如,酒鬼酒是由当代艺术家黄永玉进行包装设计策划和瓶身设计的,并且将其取名为酒鬼酒。从该酒的广告和包装中,可以看到十分强烈的民族气息。在我国的湘西,“鬼”表示一种超越自我与自然的神秘力量,追求的是一种无上自由与洒脱,它也代表着人与山水之间的一种对话,是和自然的一种完美结合。当然,包装设计不止有传统的呈现方式,还有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例如,建筑设计方面,大家比较熟知的有鸟巢、水立方等,通过这些现代艺术形式的研究,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身所学包装设计与社会相结合。以上种种实地鉴赏以及研究形式,能够使学生的艺术美感得到升华。同时,这种升华反馈到学生自身的学习与设计实践中,必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总之,中国拥有五千年文化艺术,其对现代的影响也是不可比拟的。中国的五千年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历史沉淀之后,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逐渐发展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符号。该类型的艺术符号存在明显的象征内涵,同时还存在一定的比喻意义,在完成长期的历史洗礼之后,渗透出十分浓厚的历史凝重感。地方文化应用到包装设计中,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有利于学生自豪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作其.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教学分析[J].现代装饰,2013(10).
【关键词】中国民歌;传承;发展
前言:
近年来,传媒技术发展尤为快速,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文化交流与发展使世界趋向一体化。中国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凭借着独特的文化风格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因为中国民歌也成为音乐界探讨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很多网络、电视、校园里边的民歌大赛,更加推动了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歌文化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了解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尤为关键,笔者将从中国民歌的综述、中国民歌研究意义以及如何做好中国民歌的传承发展进行进一步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以及实效性的帮助。
一、中国民歌的概念
要了解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中国民歌。民歌通俗来说就是流行于民间的歌曲,是人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经过一定的口头传唱而发展成的音乐艺术。民歌不仅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情感,还是民间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中国民歌诞生极早,有研究表明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民歌的产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印刷技术的出现,使民歌的传承更加彻底。《诗经》便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百多篇民间作品。而后面涌现出了很多经典的民歌作品集,比如众所周知的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著名的明清诗歌等。民歌的区域性极强,具有浓厚的地域性特征,笔者按照不同的要求对民歌做以下分类。
(1)按照体裁形式划分。按照体裁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号子(车夫号子、运工号子、船夫号子)、山歌(普通山歌、游牧山歌、其他山歌)、小调(风俗小调、舞歌小调、时调)等。
(2)按照歌曲的内容划分。歌曲内容划分可以分为生产劳动歌曲、歌颂祖国的歌曲、歌颂生活的歌曲等。
(3)按照地域类型划分。地域类型划分可以分为东北民歌、西北民歌、华北民歌、西南民歌、闽南民歌等等。
(4)按照民族类型划分。民族民歌可以分为壮族民歌、苗族民歌、藏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等等。民族民歌具有浓厚民族特性,其各有特色,有一些还具有一定的传承方式。
二、研究中国民歌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们研究中国民歌的传承发展,对了解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意义。一般来说,中国民歌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民歌成为该区域的一张宣传名片,从而成为人们了解区域风土人情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兴起,以及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中国民歌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生存的土壤不断在缩减,人们对于中国民歌的关注在大体上逐渐减少。因此,做好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能够有效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精细的梳理,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内涵,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当然,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歌,能够加强民族归属感,可以这么说,中国民族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之一。
三、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1)中国民歌的发展史
中国民歌文化多姿多彩,其发展也是颇为艰难而曲折的。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可以按照历史的时间轴来进行。
在久远的春秋时期出现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涵盖了一百多部民歌,其覆盖的地域极为广泛,包括如今的黄河流域各省以及部分长江流域的地区。《诗经》中的民歌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劳动人民多阶级压迫的思想反抗、人们对爱情生活的向往、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到了汉代以及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行政中心的南迁,中国南方的民歌记入正史,从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期间的民歌,受到人们关注的多是湖北江浙一带地区的西曲、吴歌等。作为民间歌曲之中的徒歌,是一种没有伴奏的歌曲,其单独依靠歌声来表达情感,大部分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离别、爱情。当然,西曲、吴歌两者不同的是,西曲大多是反映男女感情的民歌,吴歌大多是儿女思想感情的意趣。
到了唐宋时期,民歌的发展尤为迅速。伴随着民歌的流行,出现了众多经典的曲调,取得了人们的喜爱。唐代时期,人们对民歌进行加工和改编,使民歌结构趋向一定的“唱词化”,讲究一定的唱法。宋代的曲子更是深入人心,民歌呈现更多元化,人们模仿民间的曲子进行抒写诗歌,使民歌音乐发展更为迅速。
明清时期的民歌发展是中国民歌发展史的,其根本原因是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居住在农村的人们涌到大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大量的民间歌曲汇聚在城市当中,并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造就了民歌史上的高峰。明清民歌经典作品如《倒板桨》、《一剪梅》、《满江红》等等。
(2)中国民歌的传承
中国民歌的传承任务颇为巨大,因为民歌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始终贯穿于人民的生活当中,贯穿于人民的各个人生阶段,从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由于民歌的多样性、地域性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中国民歌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与此同时,由于民歌在结构上、音乐技巧以及形式上无法做到与专业音乐相媲美,没法在音乐上更进一步深入,加上部分民歌与当代人民情感上具有一定的隔阂,使民歌的传承难度加大。这就需要我们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中国民歌的研究当中,培养对民歌的热爱,并利用网络、电视等传媒进行有效的宣传,使民歌文化融入到现在流行文化当中。
四、结语
中国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对中国文化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中国民歌,能够增加民族凝聚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能力。笔者通过对中国民歌的概念、分类以及其存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论述中国民歌的发展与传承。这要求我们不断保留一份对中国民歌的热爱,才能让中国民歌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林密.中国民歌创作表演新尝试之我见[M].上海音乐学院.2012(05):23-28.
[2]王惠敏.浅析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0):331-334.
关键词:全球化 语境 汉籍外译者 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汉籍主要是指所有能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中华民族的语言特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著作。汉籍外译者主要是指从事汉籍外译工作的中国译者。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人们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紧密的联系,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词汇,而是我们真实的世界进程。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仅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在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如何既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精华,又保持本族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同样面临如何在与世界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问题。这其中在全球化语境下汉籍外译者文化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汉籍外译者的文化意识源于他们的文化使命和由此产生的文化态度。为此,本文从全球语境下汉籍外译者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态度两个方面来分析其文化意识。
一 汉籍外译者的文化使命
有史以来,译者的职责便是将本国的文化介绍给其他民族,同时将外族的文化介绍给本国人民,起着两种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而汉籍外译者的主要职责便是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介绍给其他的国家,这对于世界了解中国和理解中国起着基础性的重要意义。不同时代的汉籍外译者在时代的要求下有着不同的文化使命,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下,汉籍外译者更是肩负着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的文化使命,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弘扬中华文化
众所周知,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还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起始于该民族的语言,同样也终结于该民族的语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而英语的历史优势使得各国对英语的学习和重视与日俱增。全球“英语化”的浪潮更加凸显了弘扬民族语言文化的迫切和必要,因此汉籍外译者的首要文化使命便是弘扬中华文化。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不仅源于我国悠久的历史,更在于我国人民所创造的深厚丰富的文化。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属于我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伟大成果。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曾说过21世纪以中国为主的东方文化毕竟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重新占据主导的地位。这句当时被很多西方媒体嘲笑为夜郎自大的言论在今天已经被历史所证实,由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所引申出来的“和谐”不但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更是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矛盾的主流思想。
而汉籍外译工作者的首要文化使命便是弘扬中华文化。这不仅是我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的关键时期,客观、积极地弘扬中华文化将有助于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和理解中国,将有助于中国以更加独立、绚丽的姿态融入世界全球化中去。在汉籍外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主动地把中国优秀的文化著作翻译成外语,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推向世界,从而让世界共享中华文明的伟大成果。
2 与全球多元化文化平等对话
当前,我国人民正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中,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应该利用全球化这一契机,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实现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平等对话,成为世界文化对话论坛中的一个主要声音。
翻译工作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起着文化的引进与输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桥梁作用。在当前全球语境的大环境下,汉籍外译工作者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推进中华文化与全球多元化文化进行平等对话是时代赋予其的又一重要的文化使命。在翻译的过程中,工作者应该以平等为前提,从客观的角度,立足介绍中华灿烂、丰富的文化的基础上,把传统和现代的中华文化的精髓思想和具体的科学文化精品作品翻译成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让属于中华文化的经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让中华文化以平等的身份更多地参与到全球多元化文化的对话中去。我们展示中华文化,但不会违背其他国家的语言规律;我们不会称霸世界语言文化,但也不会屈服于其他语言文化的压迫。
当然,在争取与全球多元化对话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汉籍外译者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应该以博大宽容的胸怀,兼收并蓄的思想方针,克服文化自我中心主义,既反对文化霸权真友谊,也不一味盲目地排斥外族文化,使中华文化在与全球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中得到平等、公正的待遇,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弘扬中华文化,共同推动世界进入一个多元共存、各抒己见、百花争鸣的文化开放的新时代。
3 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高校英语 翻译教学 跨文化教育
翻译是不同文化、地域、国家交流的桥梁,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播,然而由于不同语言所包含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不同,因此语言的翻译也烙下了各自文化的印记。学习一国语言只有了解其文化,这样才能提高翻译过程中的准确性。然而目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在跨文化教学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没有真正实现文化与语言的充分融合,所以要不断探索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新思路、新路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翻译人才,推动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
一、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语言学习能力。语言学习能力是高校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对学生学习外语的效果至关重要。语言是文化外在表现形式,任何语言都有文化的支撑,通过跨文化学习可以帮助提升高校学生语言能力,而且与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开展交流,为避免文化冲突,需要对语言的应用进行文化学习,因此,跨文化教育方法成为了提高高校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社会交流水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原先需要外出进行的购物、交流等活动逐渐转移到了网络中,人们的社会交流能力在减弱,特别是对于高校学生,大学阶段正是培养社会交流的重要阶段,通过跨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与不同文化的群体进行跨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更为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3.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走向国际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英语育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向教育发达国家学习,促使高校教育不断走向国家化。目前高校的本土学生和教师是主体,但为了吸引大量外国留学生以及高素质、高水平的国外教师,需要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提高高校整体素质和国内外竞争力,不断的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
4.有利于弘扬和展示本土灿烂文化。语言是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且具有双向传播的特点,平时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无形中对语言所属的文化进行了弘扬。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把我国的文化融入世界之中,因此,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要做好跨文化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开展的现状和问题
1.高校师资水平不高,影响了跨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虽然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英语教师人才培养不断迈向新高度,但是还是有一些差距和不足,造成了高校英语师资水平不高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主要表现在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在跨文化教育意识上,大多数英语教师把英语翻译简单地归结为单词、语法、句式等技术层面的知识,忽略了英语所包含的隐形文化内涵,这就造成了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效果不佳的问题。在跨文化教育能力上,大多数英语教师没有真正地在国外生活过,只是通过书本、影视等媒介了解英语文化,认知程度片面,这就造成了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
2.学生学习英语目标单一,易受汉语文化影响。汉语与英语在发音、词汇、语法、句式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差距,对英语的学习都是从低起点开始,而且在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汉语已经深入学生思维,这给高校英语翻译教学造成了极大困难,且学生学习心态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学习英语目标单一和受汉语思维定式影响。在学习英语目标单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通过等级考试获得证书,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是学习单词、语法、句式等技术层面的知识。在受汉语思维定式影响方面,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常常出现只注重理解英语表面含义等问题,且平时交流较少,造成了英语翻译能力不强的问题。
3.跨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滞后,阻碍了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我国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外语学校就引入了跨文化教育课程,但是对于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依然只是进行单词、句式等英语本身知识的学习,而且由于学校跨文化教育机制不完善等限制,造成了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滞后。在教学内容方面,只是简单地片段式内容,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只是通过书籍、视频资料等内容进行教学,或者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学,教学方法缺乏生动与灵活性,阻碍了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
4.跨文化教学设备的陈旧,限制了学生对英语新文化的学习。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采用的传统式面授教学,没有完全展示出英语语言的魅力,而且随着世界快速发展,英语语言也在慢慢的进行改变,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陈旧的跨文化教学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英语翻译教育的要求,所以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互联网、多媒体等新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跨文化教育的质量,满足学生对英语新文化学习的要求。
三、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开展的路径和策略
1.提高跨文化教育的地位,完备跨文化教育设施。为了能够确保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有效开展跨文化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首先,从高校的层面,充分认知跨文化教育促进高校教育走向国际化、弘扬和展示本土灿烂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学生层面,认识到增强学生自我语言学习能力的好处;其次高校要为跨文化教育提供优越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设施,充分发挥跨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2.引进外教人才,提高教师跨文化教育综合素质。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英语教师人才,让学生在实际的交流中学习和感受英语文化。由于文化和教育的差异,国外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方式都与国内有着显著差异,让学生通过教学差异,去真正体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引起学生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视。同时,要不断提高本土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和自身的英语素质修养,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差异文化态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3.改革教学内容,充分展现跨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教材至关重要,因此要科学、合理、全面的进行英语教材的选取,把好跨文化教育的关键环节。首先,教材中必须包含对文化差异的介绍,从价值观、行为规范、风土人情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真正让学生在英语翻译中避免文化冲突;其次,拥有大量的真实交流交际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国外文化的不同,在对比中进行学习,充分展现跨文化教育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魅力。
4.改善教学方法,增强跨文化教育效果。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跨文化教育的要求,而且落后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提高跨文化教育效果的阻力。首先,开展分组教学方法,通过自由组合方式,学生开展学习沟通和交流,提高跨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利用综合语言教学方法,在语言表达的同时,加入面部表情等一系列肢体语言,让语言更加鲜活生动。
5.转变学生学习思想,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语言就是交流的工具,平时学生在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更多的开展英语交流,与留学生、外教、本土教师和同学等,通过交流改变对跨文化教育的观念。同时,要大量阅读纯外文读物,感受纯英语读物文化的差异,也可利用外国电影、电视剧等内容,通过英语对话方式、中英文字幕等进行对比学习,了解英文翻译的魅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柳.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策略探讨[J].才智,2016(3):173.
[2]吴国权.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开展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236.
[3]金颖.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开展对策研究[J].智富时代,2015(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