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传播;新视角

我国拥有5000年的历史,仰望星空,众所周知的传统文化依然闪烁着耀人的光彩。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广博,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杰出文化的营养,是语文如今的总目标之一。但是,近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将传统文化精髓注入孩子们的心里,是教育界一直关注的话题。把传统文化“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学教育属于教育的初级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敏感。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塑造民族精神,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目前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相对忽略了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以至于学生不能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刻内涵,因此,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特别是讲授方法的选择和创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产生的一个名词。传统文化对于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不单单展现了华夏民族的性格,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灵魂也蕴含其中,同时也反映出整体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丧失了传统文化的民族将会成为弱小的、任人宰割的民族。在我国,传统文化在每个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并日趋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成两大板块:一是物质文化,二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大体包含以下内容:古文、古玩、古建筑、民族戏剧、民族音乐、书法字画等等。精神文化又细分为两个方面:各类民俗以及流传下来的各种思想。思想文化主要是指古代先贤著名的思想,包括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朱子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藏,我们不仅要把它们继承下来,更要将其发扬光大,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视角

目前,快餐文化、日韩文化、网络文化等现代文化越来越流行,中国的孩子们品尝着洋快餐,欣赏着日韩动漫,聊天的话语中充斥着让人不知所云的网络语言,自然也距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日行渐远。鉴于这种现状,批判这类新生文化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传统文化与此类新生文化并非完全对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新媒介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动力,这一点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古时候的中国,也经常运用新媒介进行文化的传播,例如过年时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和门神,戏台上唱的大戏,流行的通俗小说等等。现如今,我们在推广传统文化时也有必要对新媒介加以利用。怎样将传统文化通过高效的、符合青少年兴趣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大家乐于学习,这是相当重要的。倘若传播媒介利用得当,网络等新媒介将会成为推行传统文化非常有力的工具和手段。那么,如何才能让越来越多学生畅游于传统文化的海洋,怎样才能将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转变得时尚活泼,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呢?

(1)把传统文化装扮得很童真

从《舌尖上的中国》带动中国传统小吃行业的发展,到大观园旅游文化节推动《红楼梦》的继承与发展;从《花木兰》的创意动画,到《百家讲坛》的荧幕巨献;这些都是在向我们传达一个新的思路,要想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发展,就需要利用各种新的表达方式。

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传统的,是厚重的,然而它的教育传播方式却不能局限于传统框架之中,传统文化依然可以展现得很童真。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绘本、漫画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孩子们觉得有趣了,自然就很容易融入其中。

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故宫》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除了解决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故宫所传递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我们上边谈到的书籍来进行补充,《我的家在紫禁城》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套书共有七本,它专门面向儿童设计出版,采用别具风格的形式展现了故宫。风趣幽默的语言,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画,可爱的绘本赋予了故宫的历史、文化、建筑、工艺、人物乃至大自然别样的活力,也给予了孩子们在纸上游览紫禁城的机会,孩子们自然乐在其中。

(2)让传统文化“动起来”

历史传统文化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且富有哲理,然而当今的学生却不能静下心来细细体味其中的精髓与真谛。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更直观地去了解这些故事的内涵,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呢?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系列动画片就巧妙地将中国节庆、习俗由来融入动画片中,由名作《弟子规》为题材创作的动画片《孝孝龙奇幻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动画片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历史文化故事,以传统文化中的角色为原型,运用动画片的方式展现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故事,使剧情生动活泼且耐人寻味,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除此之外,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和剪纸动画《草人》也相继进入荧幕,这样的作品不仅巧妙地传递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更把传统绘画、传统手工艺的精髓与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这样精妙的设计,让学生心目中枯燥无味的传统文化知识真正“动”了起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带进教室、搬到课堂上来,这样不但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热爱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学习的激情。

(3)将网络变成传统文化的大讲堂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接触这个平台,并深受其影响。那么,为何不能将传统文化学习的场所从教室里、课堂中搬到网络平台上,让网络变成传统文化的大讲堂呢?

未来网《中国少年国学院》作为广大少年儿童利用新媒体学习国学经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平台于2014年9月25日上线。它借助于专家力量和社会资源,结合少年儿童的特点,为3.67亿未成年人提供了学习传统文化的专属网站。网站不仅开设了“国学网事”“点集国学”等多个特色栏目,还提供了小学一至六年级经典篇目以及相关知识的下载。另外,“幼儿国学吟诵大赛”“‘学国学经典、做有德少年’征文活动”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也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成果。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上古诗词的讲解与评析,在课下教师要积极拓展并且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在对《论语十则》一课进行讲授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中国少年国学院》来搜集相关知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在学校的机房内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并进行专题汇报。这样的学习形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品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达到了手脑并用的效果。

“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学生作为祖国文化的继承者和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就必须要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也必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提升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不应再仅仅局限于传授学生运用语言的技巧,更应该向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让他们持续感受传统文化、领悟民族精神的平台,达到陶冶情操及提升素养的目的,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传承与发展。

总之,传统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它不仅停留在书本上,也存在于荧频与网络之间,更好地体味文化内涵,就要更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把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小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起点,教师肩负着重要使命。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接受新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实践,从而让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植根于学生的心间,使传统文化之花能够绽放在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范剑南.播下一粒种,收获一份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32).

[3]周良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意义[J].新课程,2014(27).

[4]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中小学教育,2013(277).

[5]郑文玉.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J].才智,2012(94).

[6]张泽静.寓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策略探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4.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背景教学 中职英语

课堂 语言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131-02

近年来,中职外语教学已逐渐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已摆脱了传统的语法传授,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交际能力,但在跨文化学习中,教师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忽略,妨碍了学生的人际沟通。在同一文化同一语言中,一个词或一个话语有其特定的含义;而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社会文化背景教育。本文探讨文化背景教学在中职英语课堂中的实施。

一、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教学融为一体,互补互促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相关的文化。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语言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外语教学除要使学生掌握语言系统本身的知识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人物典故等,这样才算真正掌握外语。

要使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教学融为一体,互补互促,教师可在进行词语教学时挖掘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例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这里的“Rome”不只是指“罗马”,还引申为目的地;“give sb.a hand”不是“给某人一双手”,而表示“给予帮助”之意。在教授课文时则可通过文化旁白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如讲解新教材第一册“Legends”一课时,可向学生简要引出“特洛伊木马计”这一古希腊典故,让学生对现代西方文化底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在进行语法教学时可向学生提示英美人注重形象思维的特征,例如美国的老人不喜欢别人称其为“elderly people”,因为他们都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他们更愿意别人用委婉语称呼他们为“senior citizens”,即“年长的公民”之意。总之,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由于所处时代的发展不同,就必然会构成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教师应让学生正确对待。

二、母语文化与外语文化分析比较,加深认识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赞扬与恭维、感谢与答谢、称呼语等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了解母语文化和外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减少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和负迁移,更好地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素养。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人们的性格迥然不同。总体来说,中国人比较内向、含蓄、朴实,而多数西方人则比较外向、直率并存在幽默感,性格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对人对事的看法也全然不同。如某人穿了一件普通的新衣,我们多数会实事求是地对其进行评价,而西方人则会大加赞赏“You are so beautiful”。又如中国人受到感谢时,通常都要表示自谦(English:I really don't know how to thank you for what you've done for me. Chinese:it's my duty.),这种谦逊的回答在中国人之间听起来很得体,但在英美人听来却很刺耳,因为他们认为你的帮助不见得出于本意。再如西方人接受礼物后,一定要当面打开。在表示了对礼物的欣赏之情后,当面向送礼者道谢;而中国人则只在道谢的同时小心地把礼物放好,不会当众打开。故对中外文化的对比与归纳,可使用课内外结合、口笔头结合的方法开展,也可采用探讨交流或答疑解惑的形式进行。

三、多媒体教学与文化背景教学相辅相成,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贯彻到外语文化背景教学中。多媒体教学通过声、电、光全方位感应的身心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授课会事半功倍,从而改变英语课堂单调乏味的教学状况。例如,教师可播放“Around the World”、“Follow me ”等音像材料让学生自学,并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交流心得,以帮助他们形成对西方文化的初步认知,并建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框架。又如在教“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这篇课文时,可让学生欣赏动画片《汤姆・索亚历险记》。形象生动的卡通人物、主人公聪明的心计与滑稽的语言深深打动学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作者马克・吐温对当时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有力谴责,从而对美国电影文化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直观了解到了课文发生的社会背景知识。教师还可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代表性建筑为切入点,如介绍北京的天坛、故宫时,可用幻灯放映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日本东京的富士山等著名的人文景点进行参照对比。这样,学生通过与自身文化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就会熟悉中外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使西方文化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17-05

收稿日期:2014-06-06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探新研究”(ZJA2012022)。

作者简介:刘信波(1969-),女,湖南汉寿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国家的魂,它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精神实质。特别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很重视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传播,重视对他国文化的学习、借鉴,以此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和本民族的国际影响力,维护本国文化安全,使本国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学作为知识的集散地,作为文化传承、创造、交流的中心,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其四大职能之一(其他三项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而大学四大职能的履行要依靠各门学科的教学。大学英语作为我国大学一门重要的公共语言学科,其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语言本身的学习,更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修订)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对于语言技能技巧的学习训练只是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最终使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借鉴、吸收英语国家的文化,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

一、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根本使命

我们知道,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什么要培养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呢?培养这种能力又是为了什么呢?显然,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归属,最终归属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也就是说,要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跨国际的创新型人才,以人才的培养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传播和借鉴英语文化的职责

语言不单单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凝聚着特定的民族、特定的国家在特定的时期下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同时,语言也受到文化、社会发展的影响,即语言与文化是一体两面。要学好一门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象国家文化知识的过程。文化既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学习一种语言就决不应该是超验层面上的知识体系,也不应该是单纯操作层面上的技能操练,而是通过语言获得语言本身及其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1]。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与以其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知识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在传播英语国家文化上有着突出的优势。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进行英语词汇、英语语言规则的基本教学,而且还承担着传播、借鉴英语文化的任务。应通过大学英语教学,让学生了解英美等国家社会与文化概貌,如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历史、语言、文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对英语文化学习、借鉴中,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要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和鉴别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学习、借鉴英语文化。

2.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既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英国学者汤因在《展望21世纪》书中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是医治现代文明病的良药”。古老而深厚的中华文化向来为外国人所看重,秦始皇兵马俑、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都江堰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奇迹,举世闻名。我国的京剧、中医、绘画、武术以及各种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世界人民喜爱和羡慕。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理应为世界人民所了解。璀璨的中华文化必须面向世界,带给世界一个更全面更富有文化底蕴的中国[2]。每个中国人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责任有义务利用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优势向外国人推介中国文化,让外国人真正相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然承担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介绍中华文化的交际能力的任务,承担着继承、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这种意识和担当。

3.大学英语教学在借鉴和传播过程中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对本民族来讲,需要传承、创新,对于他民族来讲,需要学习、借鉴。当它被他民族所吸收后,又被他民族传承、创新。比如,圣经是由亚洲传到欧洲非洲再到美洲澳洲,后在英语国家中得以传承、创新,对英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在建白宫和联合国大厦时,在其根基处,埋下了一本圣经,以示他们对圣经的尊重和对上帝的敬畏。美国的总统就职时要亲吻圣经,欧洲、美洲多数国家在举行婚礼时,需有牧师的见证和祝福。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是本民族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最终都是在传承与创新中得到发展和繁荣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对英语文化学习借鉴,或是对中华文化进行英语表达训练,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文化的传播、学习和借鉴是有选择性的,不是所有的英语文化都可以搬到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必须是英语文化的精华,并且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安排,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对英语文化进行取舍;同时,以本土文化能否认同为前提,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加入中国的元素,实现从“舶来品”到“中国化”的转变,做到“洋为中用”。进行以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训练,既要考虑中华文化的特点,又要注意英语与汉语语言的区别,还要考虑外国人的思维特点和用语方式,对中华文化进行再加工,让外国人听得懂、看得明白,把优秀中华文化及美丽中国展示给外国人。

二、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荒漠化

文化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大学教育的功能,而且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使命。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荒漠化,使大学英语教学偏离了其根本使命。

1.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观念的错误

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可见,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错误的实践。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观念的错误是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偏离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首因。一是“工具”观念。虽然人们对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上依然受到理论语言学的限制,把语言本身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忽视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二是“功利”观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国人对英语过分重视,使学生赋予大学英语学习太多文化之外的功利目的,英语学习行为具有突出符号化意味,分数与证书取代了语言文化本身的意义。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就具有浓厚的功利取向。大学生疲于应付这类考试,大学英语课堂自然变成了语言技能机械化操练的场地。三是“厚此薄彼”观念。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就应该是学习传播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是对外汉语和孔子学院的任务。由于我们只是重视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传授中华文化,致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大学毕业通过了四、六级甚至英语专业毕业之后,都不知道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英语中该怎样翻译[3]。

2.大学英语课程文化知识的缺乏

课程内容的合适与否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要素。因此,只有将大学英语课程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紧密相连,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教育部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文化”和“跨文化”字样先后出现仅7次,其中有6次属于典型的形而上学宽泛指导意见,缺乏明显的操作性,与各种语言技能技巧要求的精准表达相比,显得苍白无力。与大学英语课程对应的教材在文化材料的选择与安排上也存在问题。目前高等院校所采用的一些大学英语课程教材虽然也重视文化因素,但是在教学内容中一般都围绕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来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所涉及的文化知识仅仅是为语言习得而安排的,往往是支离破碎的,远不是社会文化,而对于中华文化知识的融入内容更是少得可怜。教材中涉及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却少之又少,不成体系,以至于学生很少见到有关本国文化的英语表达,造成英语表述中本国文化的失语[4]。李娅琳老师(2011年)对现行较为通用的三套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了统计,如下表:

教材名称 全书文章

总数 涉及中国文化

篇数 所占比重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1-4册 80 1 1.2

新世纪大学英语读写1-4册 64 1 1.5

浙江版大学英语精读1-4册 172 5 2.9

统计数据显示,各种大学英语教材对中国文化仅有零星的涉及。正是这种以英语文化为中心而忽视本土文化的做法使得即使是四、六级高分的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孔子”、“纸上谈兵”之类的词语却不知道怎么用英语来表达。

3.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氛围的缺失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语言学界就掀起了一股“文化语言学热”,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氛围的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被作为评估各个高校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准,因此学校领导在乎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大学英语教师迎合领导意图重视四、六级教学,大学生为取得学位花大量时间准备四、六级考试,使高校不自觉地形成了以牺牲文化教学来换取四、六级考试通过率的教学氛围。相当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缺乏文化教学的意识,只注重英语语言的输入,重视学生微观层面上的语言能力培养,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翻译教学法,忽视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大学英语教学出现了“文化教学营养不良症”。家长关心的是自己的子女是否顺利毕业,学生关心的是自己是否“挂科”,至于是否重视文化教学,他们并不关心;加上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在校园缺乏相应的宣传和举办相应的活动,从而导致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氛围的缺失。

4.大学英语教师文化素养令人堪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文化传承与创新应是每一位大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而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前提。就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来看,之所以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低下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主要来自于师范或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他们虽然英语语言功底扎实,也可以说,他们不仅有着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还有着显著的英语教学能力,然而,他们在学校里过度重视英语的习得却忽视对英语文化和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关注,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也只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规则的传授。如此而来,导致恶性循环,致使大学英语教学缺失文化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进修也只是注重英语语言规则、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教育心理、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对教师文化素养的熏陶。如此一来,不管是岗前还是岗后,大学英语教师都缺少了对文化的吸收,从而直接影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偏离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三、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使命复归的策略

1.重塑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理念

为使大学英语教学回归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重塑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理念。只有在正确理念的指引下才能让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使命的复归成为可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跨文化交际,因此要求英语学习者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规则和大量词汇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是只要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就可以进行成功的交际。实际上,具备扎实的英语和汉语语言功底以及良好的文化修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我们应该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交流。换句话说,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为双向交流服务的,交流是要向对方传递信息,而了解对方的文化是传达交际意图的前提。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明白,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并且是一种双向行为,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介绍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除此以外,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学好英语并不仅仅是为了交流与吸收外国的先进科学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他国文化时与自身的本土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并推广到国际上去,以便更好地吸收、借鉴他国的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互融共生。尤其作为英语教师,他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使本国的优秀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2.增强大学英语课程文化内容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缺乏文化内容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改革课程内容主要从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着手。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上,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重视英语交流的教育,但是在文化素养的培养上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此,应该制定一个符合使命要求的英语教学大纲,扭转当前偏重英语语言教学的课程设计,改变学生陷入“填鸭式”课堂的现状,使得学生在习得英语语言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英语和汉语文化素养。同时,应树立双重文化对比的大纲制定观念,使得本土文化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文化学习。在编订大学英语教材上,应着力增添反映外国优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当前很多教材编订者对此在观念上尚存在较大的偏差,认为开设文化课程,学习英语国家的文明文化才能明正言顺,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务正业[5];传承中国文化只是汉语教材的任务,而英语教材只是向中国人引进和传播外国文化的一个工具。这种观念的错误使得课程的设计以交际工具为标准,厚英语文化薄中国文化。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在英语教材中增加一些具有特色的英美文化和汉语文化,从整体上增强大学英语课程文化内容,为大学英语教学完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创造良好的条件。

3.营造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氛围

语言本来就是属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者说,大学英语教学就是文化教学,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但是,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深受西方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影响,过分强调英语语言本身的学习,忽视了它的文化性[6];文化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一方面需要高校及大学英语教师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动手术”,切除不利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做法;另一方面需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氛围。首先,要改革大学四、六级考试。由于种种原因,四、六级考试已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考试,社会权重日益加大,负担的非教学功能越来越重[7]。进行这项改革,具体来说,要明确四、六级考试性质,不能以此作为高校评比条件;考试内容增加文化考核比重。其次,高校要制订注重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制度。再次,大学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丰富的文化教学策略进行文化体验。除此之外,要广泛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栏、报刊、杂志进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面的宣传。

4.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重大责任,因此,教师自身良好的文化修养是顺利履行使命的关键。大学教师的文化修养的培养不但要从职前开始,而且要重视和加强他们的在职培训。首先,在大学英语教师的师资培养中应以母语文化作为教学基础。我们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其实也有汉语在参与其中,只有在深刻和熟练地掌握汉语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在交际中发现汉语和英语的异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可见,良好的汉语文化修养是每一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的必备条件。因此,有必要在将来的大学英语师资培养和培训中强化中国文化的融入,使教学内容客观地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体现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8]。其次,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他们同时承担着英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因此具备较高的英语文化修养也是必需的。在培养大学英语师资的过程中,重视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要更加注意汉语文化的渗透。在大学英语师资的在职培训中,要增强文化的培训意识,增加文化培训课程,加大文化培训力度,使他们不断积累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便在教学实际中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总之,在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上,英语教师首先应树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观念,平时注重文化底蕴的积累和提升,在向学生传播文化时,注重选择优良的文化知识,摈弃不好的文化,真正达到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来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盛雪梅.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审思[J].英语研究,2008(11):77-80.

[2] 李娅琳,陈晓靖.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之必要性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141-144.

[3] 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86-89.

[4] 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34-40.

[5] 任海燕,曹波.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实践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3):115-118.

[6] 马维娜.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0):22-25.

[7] 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83-91.

[8] 谢玲玲.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以美国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7-40.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The Fundamental Miss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LIU Xin-bo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博物馆;人工解说;电子导览系统

       渴望获得更多历史、文化知识及休闲服务的人的增多,观众与展品之间很容易流于观念式的理解而忽视知识性的解疑,解读展品就成了观看展览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人工讲解发展成先进导览系统是教育方式创新发展必然趋势。观众在接受了导览之后,便从被动、陌生的状态里解放出来,本来枯燥静态的历史或知识将变得生动有趣,被激起的兴奋思维则提高了文化生活的质量。

一、 解读展品是展览的重要环节,人工讲解是现代化导览的基础

1、讲解员应具有讲解的基本功和仪表仪态的训练 

讲解员是文博一线的工作者,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环节,是直接面对观众、接触观众的博物馆人员,体现着博物馆的文化理念,因此要注意“人性化、知性化”的良好服务状态,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仪表仪态。基本功扎实了,知识丰富、口齿清晰、发音准确,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观众听得舒服、愉快、心领神会,并能准确迅速地获取知识;仪表上的美观、大方、得体,以及善解人意的思维方式,强烈热爱这份工作的责任感,会赢得观众的尊敬、喜爱,进而使观众热爱历史文化,热爱博物馆。因此讲解员应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优雅的仪表仪态。

2、讲解员应具备较丰富的文物博物及专题展览的专业学识

   博物馆承担着群众教育和服务的责任,参观博物馆听讲解的观众层面是不同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要考虑其不同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目前,博物馆已成为配合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承担着使广大青少年了解博物馆藏品知识的功能。因此,讲解员自身对于知识的积累十分重要。通过不断地学习、锤炼,了解并掌握文物博物专业知识,引导观众对历史、艺术的陶冶与享受是讲解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对于博物馆不断推出的专题展览,讲解员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其内容加以熟习,做好讲解的准备。

3、讲解员现场讲解的声情与解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观众跟随着讲解员,在倾听解读与边走边看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绪将会被调动起来;如果有困惑或者想知道更多,都可以及时向讲解员询问。提问与解读的现场互动,能激发观众更为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对展览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讲解员毕竟是活生生地站在观众面前的人,她的容貌、微笑、衣着、举止和语音流露出的情感,互动中的笑话或小插曲都是电子导览系统所不能代替的。有些优秀讲解员具备声情并茂的讲解水平,对展品的来龙去脉有较深刻的研究,因此能带给观众详实准确、生动形象和深入人心的解说。他们还懂得因应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激发兴趣。善于观察的优秀讲解员还会觉察到观众的注意点和以何种方式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借用比喻或模仿的手法以达到讲解与传播的目的,做到因人施讲,这些都是任何电子系统所无法代替的。

4、人工讲解的不足

   一方面,讲解员是活生生的人,凭借其灵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带给观众高质量的讲解;另一方面,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漏,而且讲解员的水平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这些都是人工讲解的不足。由此催生了更先进的现代化导览系统。

二、导览系统是人工讲解的发展与现代技术的良好应用

现代化导览系统,第一种是观众自助导览器,在这种导览方式下;第二种是讲解员讲解器与观众现场收听器联动的导览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是讲解员通过讲解器讲解,而团体游客在120米内均可通过随身携带的小型收听器清晰地收听到,且不会互相干扰;第三种是触摸屏导览系统,观众可以在视屏上触摸选定自己要看的内容,进入感兴趣的展厅画面;第四种是在多数博物馆都设有的多功能报告厅观看银屏演播,不用走动也可了解博物馆的全貌。

1、发挥现代化导览系统的高效作用,扩大服务覆盖面

如果说国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博物馆的出现呈爆炸性增长,那么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在近几年,博物馆的建设和参观博物馆的人数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峰。有鉴于此,博物馆引入高效的现代化导览系统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发挥现代化导览系统的高效作用,博物馆将能进一步扩大其宣教服务的覆盖面。

2、观众游走与收听自由,互不影响,更有休闲效果

自助导览,观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收听讲解或选择参观路线以及不同的语种或方言,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具有轻松背景音乐的解说。由自己所观看的内容决定。如果想仔细观看某件文物或展品,可选择多次重播其信息与内容,反之则可跳过某些内容。这一切观众均能顺着自己的愿望行事,而且不会互相影响,更具有休闲性。

3、视频导览系统在方寸之间即可浏览,给年老体弱者带来方便

动动手指即可使用的触摸式导览系统、不必行走便可获得想要了解的博物馆信息的大屏幕导览系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群,给他们带来便利。

4、现代化导览系统的不足

现代化导览系统有一点明显比不过现场收放自如的讲解员。导览系统播放的讲解内容规整划一,并不能因应观众层次、观众收听的即时反应等,对播放的讲解内容作出及时调整和相应反馈。这是现代化导览系统的主要缺陷。由此,现代化导览系统还离不开传统人工讲解的助力。

三、最佳导览方式是人员讲解与现代化导览系统的有机结合

1、现代导览系统的内容是否精彩依然取决于人员讲解

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每年拥有五百万以上参观人次,面对这样庞大的人群,接待任务是繁重的。为了满足观众对讲解的需求,该博物馆每日提供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中文、日文等免费导览。1即使如此,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馆长之一——菲利普·德蒙泰贝洛,还是坚持自己录制导览语音系统,亲自为观众介绍大都会博物馆的精彩收藏。他的语音录制,反映出馆长热诚的事业心与对观众服务的巨大责任感,颇具感召力。这无疑既是一种良好的传播手段,又是增强博物馆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

由此可见,现代化导览系统是 否精彩,依然渗透着讲解人员的叙述功夫。

2、弥补讲解员讲解水准参差不齐的弊病

电子导览系统,一般是以一种规范性的设置与操作进行的,讲解的文字经过斟酌考量,描述准确,内容完善。而且,在录制时都会选最优秀的讲解员进行叙述,力求音色优美,抑扬顿挫,绘声绘色。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语言标准、语音规范,对于观众来说则可享受到准确规范的信息。观众不用担心自己所请的某位讲解员是否合适自己以及是否有足够熟悉展品的专业水平。电子导览系统无疑弥补了讲解员讲解水准参差不齐的弊病。

3、导览系统也需根据观众的需求不断完善

对于导览系统的语音及背景音乐,博物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观众群的爱好进行设置。在输入语言方面,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跨地域人群的增多,导览系统需要加载更多语种和方言,不仅要有英、法、德、日等国际语种,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少数民族的需要,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都应该进入导览解说的语种范围。

博物馆移动平台则具有更明显的优势。通过手机进行文物信息输入,不但有更为清晰的导览系统,而且通过博物馆运用的数字化文物技术,观众可以任意选看到文物的各个角度和方位。世界上已有个别博物馆开始使用移动平台,如德国博物馆。

4、博物馆两个导览系统并行不悖,相得益彰,达到为观众服务的最佳效果

对文化遗产以及对文物价值的认识、对历史资源进行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要依靠全民的意识觉醒和文化自觉,导览讲解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内容之一,经验的积累与得失的总结同样是文博事业的宝贵财富。一方面,机械的语音讲解与导览不能代替亲切大方、有问可答、善于揣摩观众心理、因应观众需要及时调整讲解思路和风格的讲解员。如对于年老或文化层次略低的观众,讲解员需调整语言的通俗性,在有些地方进行耐心的重复讲解,这些都是语音导览不能做到的。在国外很多博物馆,担任讲解的人员都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还有很多退休的公司总裁、大使、教授把到博物馆当义工、当讲解员视为无比光荣的事情2。这些人的参与使得博物馆的人工讲解服务更加深入人心,更易使观众产生心灵的共鸣;另一方面,先进的导览可弥补人工讲解的不足,语音导览系统也可对展品进行更全面更专业的讲解,完全由观众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使用。由此可见,两个导览解说系统之间能实现互补,人工讲解和现代化导览系统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对方的缺点和优点,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的并行使用无疑丰富了博物馆的服务方式。所以,就目前人类所能达到的科技水平而言,人工讲解与现代化导览系统的有机结合才是最佳的导览方式。

重视开放展览是博物馆公众服务的重要一环,是博物馆稳步前进、持续发展的后劲保障之一。学术研究的深度决定讲解的深度,博物馆服务的水准决定观众对博物馆的向往程度,现今博物馆已成为广大市民旅游、休闲的去处,也是城市文化生活品格的体现。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我倡议有条件的博物馆不妨尝试引入现代化导览系统,将它与人员讲解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惠媛《博物馆的美学经济》(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出版)

[2]郑欣淼《故宫博物院80年》(《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6期)

故宫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范文第5篇

文/靳伟华

在我的印象中,最近的十年,是我国城市化步伐最快的时期。一个 “拆” 字让无数人欢天喜地告别蜗居时代,过上体面的生活;但也是这个“拆”字,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变得同质化而分不出彼此。三环以外的北京和内环线以外的上海比较,除了道路宽一点,一样的摩登,真的看不出有啥不同。但原本,它们有着南北截然不同的身姿、格调和底蕴。

突然想起1999年,我上北京采访两会那会儿。政协文化界小组会上,王蒙等委员们最激动的话题,是呼吁制止北京平安街的拓宽,这条紫禁城后面的大街,被认为是展示北京数百年文化沉积的历史画廊,拓宽意味着摧毁。但文物“摆设”作用似乎远远比不上交通困境下倒逼道路拓宽来得更实际,平安街最后还是变成了平安大道。我想,一定有许多老祖宗留下的文物在这样的大建设中被拆毁了,但在一个充满原始动力要甩掉贫穷落后帽子、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步伐的社会,这样的野蛮行为是会被很多人原谅的。

因为,几十年来我们传承了一种叫“不破不立”的思想,要建设一个新世界,就要打碎一个旧世界。将这个思维用到城市建设,就是以“拆”字为基础的新建,况且,我们的确有那么多破旧的、丑陋不堪的建筑需要推倒,的确在居住上欠了老百姓很多“债”需要还。

如今的中国,可以说,大部分城市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舞台上穿戴时尚又化了妆的姑娘,难怪有美国友人来中国后失望道:这哪里看得出是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看上去比我们美国还新。

陈凯歌曾经伤心地说:“我现在不上大街,因为我的北京已经消失了。”去过巴黎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建筑都是拿破仑三世时代建造的,为了原汁原味将其保留下来,巴黎人在城外又造起了新城,让历史和现在交相辉映。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追求新,绝对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国家活力的象征,这没有错,问题是,在逐新的过程中该如何善待那些老了旧了的东西,那些有着中华博大文化气息的东西,这是需要紧急补上的反思课。否则,再用不了多少年,照我们现在这个大赶快上的速度和力度,恐怕很难再看清我国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了。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更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聚集地。不同时代的建筑以及名人故居,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及高度,它连起了这个城市的文脉,是我们识别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城市的内涵。如果没有了这些如珍珠般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老建筑,那么,我们的城市造得再高,从文化角度看都是没有厚度的,它是扁平的。

面对不绝于耳的有文物价值的建筑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被拆毁,不禁寒噤:我们真的不需要过去了吗?我们文化的根和枝没了,还能茂盛吗?当一个民族没有信仰,没有忌讳,不考虑后代,不需要祖宗,连祖坟都可以为了地皮卖钱而搬迁时,未来的发展空间会有多大,我表示怀疑。

城市管理法治化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文/刘旭光

城市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繁华和生活的便捷,还有历史沉淀的韵味。“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我们漫步西安,可能不会记住装修华丽的酒店,但一定会记住古城墙、大雁塔、华清池和壮丽恢弘的兵马俑;我们去北京,也许会被鸟巢、水立方吸引,但绝不会错过故宫、天安门和已成历史的圆明园;我们来到上海,看见外滩、南京路和浦东的摩天大楼,但留在记忆深处的一定还有豫园、城隍庙和黄浦江畔的万国建筑群。

城市文化遗产凝聚深厚内涵,是城市文明的纪念碑。不同的城市各具特色,它赋予了城市难得的文化价值,又深深影响了城市的精神。城市需要发展和进步,城市也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在发展演变中,作为城市生命根基的文化遗产同现代化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每座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大都经历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规划拆迁。我们切实感受到,留存的历史越来越少,城市观感模糊。走到一个新城市,很难发觉与其他城市的区别,四处都是现代化高楼,仅此而已。在城市管理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该如何看待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同济大学法学院蒋晓伟教授认为,在城市管理中必须把握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管理的法治化。即在城市发展、管理、建设过程中,在运用综合手段时,必须有城市管理的基本方略,必须与国家治国方略相吻合。城市管理的法治化,主要强调政府要以法治精神确定的原则、规则、模式和手段来主导城市的各种活动。因此在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就要对文化遗产保护格外注意,将其纳入法治管理中。一座城市的发展不应以破坏城市文化为必要代价,现代化城市也需要文化遗产。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保护建筑由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构成,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已由政府规章(1992年《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上升为地方法规(2002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城市需要法治化管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精神的传承特别需要以恰当的方式被国民关注和分享。只有人人参与,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才真正落实,毕竟物质载体的保护只是手段,共同参与的意识才是城市文化的本质。如此,我们的城市不单发展有序,且别具韵味。

永不落幕的文化搜寻

文/沈小兹

曾听人说,在中国,文化永远排行老末,政治和经济两个大老哥有优先话语权。虽是玩笑话,也多少听出些辛酸与讽刺。

世间风光千般美,巍峨秀丽的山、清澈凛冽的水,令人看了顿觉神清气爽、回味无限。但与一目了然的自然景观相比,文化遗产却是隐性存在,只有当你想起时,才会发现它的价值。正因它们的隐性,使得多少价值如水流逝。

走在艺术前沿的法国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他们所说的“普查”(Inventaire)一词,就是特指文化遗产的普查,而不是容易联想到的“人口普查”。1964年,法国通过有关古迹和艺术财产普查的法律,兴起了第一次全国文化普查,被称为“艺术领域最伟大的基础信息工程,也是一次思想的冒险之旅”。小到餐具,大到教堂,都仔细过滤有无文化遗产的踪影。目前,法国约有300人从事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范围覆盖法国领土的四分之一。法国文化部根据普查结果建立起涵盖插图、素描、图表、影像等各类资料的数据库,同时管理文化遗产所涉及的生僻词汇库,对民众免费开放,普及本土文化知识。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切实有效,做到了资源采集后的最大化利用。

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由来已久,从过去有识之士的自发组织,到国家的明文规定,大批文化遗产被幸运地保存下来。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决定,自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这一举动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支持,也更加明确了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态度。

我国的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耗时5年,经费投入15亿元人民币,动员近5万名普查队员,新登记8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托高科技的福,现在的文物保护已不再单一使用传统人工作业,水下考古、航空遥感、空间地理信息等方式保证了保护的力度,也让国人能够清楚看见发掘、考察和保护的全过程,揭开了长久以来文化遗产保护的神秘面纱。

也许有人会问,这些技术与我何干,我关心的是文物监管。君不见近年来文物流失海外的报道层出不穷,且不论是真是假,文物的监管若有疏漏,结果可真是不堪设想。那么,作为国门法眼的中国文物进出境管理就要挺身而出了。如果没有海关总署和国家文物局的“火眼金睛”,文物走私的大门畅通无阻,不仅让外人捡了便宜看了笑话,国人的抗议和质疑也不会少吧。因此,海关守卫国门,捍卫祖国文化遗产,就要像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一样,文物的保护就是要“一件也不能少”。

人类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也如繁星点点不可计数。当我们对先人留下的文化心怀敬畏,搜寻的脚步永不停息,或许千百年之后,也会有后人对我们留下的痕迹小心翼翼保护周全,岂不是一件乐事?

风云微观点

读完杂志社三位编辑的Blog后,再来看看其他编辑对本期话题所发表的微观点吧。诚邀您加入到我们的讨论中。《检察风云》杂志的官方微博:http:///jcfyzz,官方博客:http://.cn/jcfyzz,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吴元浩检察风云:

历史遗迹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可识的物理形态,一种是与人和事有关的文化形态。如果我们只识物理形态,这又怎样呢?推掉旧房子,建造新房子。而如果重视文化形态就不一样了,因为任何遗迹都是叙述故事的主体,主体灭失历史就沙化了。没有文化形态的城市尽管光怪陆离,但就像没有雕琢的玉石黯然无光。

@赵进一检察风云:

先人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稀缺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毁了就永远没了。但不可能凡先人的遗产都得保护起来,尤其是建筑物,毕竟土地资源有限。在城市建设中,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都要在仔细考量其文化价值与意义后依照法规进行。有些可仿照长江上的张飞庙作整体迁移的办法予以保护。

@程新友检察风云:

越来越多历史建筑与文物在城市化过程中消亡,我们很难想象,再过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我们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多少灿烂的文化遗产!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之中,需要我们保留民族的文化遗产,因为那不仅是建筑与文物,更是人们心中一份永不可追回的记忆。

@刘雨濛检察风云:

你有“大裤衩”,我有“小蛮腰”,我们时不时比较一下城市的电视塔,要么就讨论哪里又在建新“地标”,而这块土地上之前的建筑物也就“英年早逝”了。拆了建,建了拆,久而久之,城与城之间,无特色,无差别,“千城一面”。这可如何是好?那我们就从古籍里面选择一些名人,仿一条街,造一座宅,建成名人故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