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视传媒艺术专业

影视传媒艺术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影视传媒艺术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影视传媒艺术专业

影视传媒艺术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影视传媒;实验教学;改革

一、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专业的实验教学开展状况与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的影视传媒实验教学的起步较晚,在专业教学上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所以目前的影视传媒实验教学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跟不上时展的节奏。同时,高等院校一般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较多问题。根据高校影视传媒专业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的作品制作引导

在当前的高等院校影视传媒实验教学中,教师们一般注重对学生在设备操作上的指点,着重教会学生们相关专业技能,但却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作品制作知道,导致学生只会使用设备,但是却不能用学到的技术制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二)教学设备陈旧落后

在高等院校的影视传媒专业实验教学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很多是之前使用了很久的,学校在先进设备的引进上没有落实。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掌握的设备操作方法不能在参加工作后使用,会与社会存在脱节现象。

(三)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目前的实验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放羊式的方法。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成为高素质的全面人才,更不能成为创新型影视人才,学生自己也会对实验教学产生轻视。

二、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对于我国的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专业的实验教学现状,其必须要立即得到改革,否则就不能满足我国影视传媒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的教学方法,从而应用到我国的影视人才培养上。

(一)转变教育理念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和教师都将影视传媒的实验教学看做是教学生使用相关的设备和仪器,从而掌握影视相关的操作技能技巧。但是根据现代社会对影视传媒专业的要求来看,学生不仅要在高校学习期间掌握专业的设备仪器操作技能,还要懂得数字影视信息的艺术创作,要有必要的艺术修养。在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思考的时候,需要将社会的实际需求作为条件考虑进来,从而完成教育理念的转变,然后教师和学生都能认识到影视传媒实验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全面的发展,既有必要的技能技巧,也有较好的艺术创作能力,从而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影视艺术创作。教育理念是教育主题对教育的认知,其中主要包含了人们对教学的认知、思想和价值观等基本元素,是根据自己的思维对教学的理解。将培养既有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又有足够的影视艺术修养的人才作为教学理念,是在影视传媒教学主体对目前教学的现状认知的基础上,建立包括思想、价值观念、目标和宗旨等多个方面共同构建的系统实验教学理念。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教学主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学生将能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为目的进行学习,从而在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找到有利于学习的因素并加以利用。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之下,我国的影视传媒教学将能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的影视传媒也发展。

(二)整合教学资源

影视传媒教学中的教学资源主要是包括教师和专业设备仪器以及影视制作软件等,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目前我国的高校影视传媒专业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地进行教学工具和设备的更新,但与社会中影视传媒行业的设备和技术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整合教学资源对于高校影视传媒专业而言,就是要将影视传媒行业中的先进技术作为引进对象,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完成教学与行业的接轨,从而让学校的教学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其中一方面是需要与影视传媒行业进行人人才上的互动,学校的教师可以在影视传媒行业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而学校需要邀请长时间从事影视传媒工作的资深工作人员到学校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既能让学校的教师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影视传媒行业发展的方向,也能让资深的影视传媒工作人员为学生带来行业最先进的思想、技术和理念,从而完成学校与社会的接轨。另一方面就是学校要与影视传媒行业多合作,将学生的实验教学放到相关企业中进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专业对他们的要求,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三、总结

根据我国的影视传媒专业教学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活动不能与社会接轨。而在长时间的教学中,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在设备上与行业中的设备存在一定差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学校的教学理念落后是学校自身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建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完成对影视传媒专业的实验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马静岩.我国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4:166-168+189.

影视传媒艺术专业范文第2篇

传媒艺术是当代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媒艺术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从2002年至2013年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至1679所,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2万增加至近100万[2]。其中,直接开设了播音主持、影视类、编导类等传媒类艺术专业的高校超过100所(不包括开设传媒艺术类专业方向的高校)。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共设立5个一级学科,传媒艺术从新闻传播和文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全媒体发展对于艺术传媒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传媒艺术人才知识结构、类型、层次、数量、需求领域都较以往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传统媒介为主导时期,传媒艺术人才仅需按照固定模式提供和制作单一形态内容产品,但在媒介融合发展时期,传媒艺术人员不仅应掌握新技术和融合技能,还应具备创新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素质。

2现阶段传媒艺术教育问题认识

在高校扩招后,传媒艺术类专业即面临着与其他专业类似的共性问题,如盲目扩招、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方案不成熟、缺乏培养特色等,也有传媒艺术类专业特有问题。

2.1传媒艺术人才输出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

在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中,融合传媒艺术专业的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很多高校习惯了过去单一专业下的惯性培养模式,对于部分专业的掌控无所适从或者有心无力。国外高水平艺术院校在因材施教把握、师资力量配备、学生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对接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就业市场准确对接。国内很多院校仍沿用以往固定的专业模式授课,对专业的理解和建设不够,缺乏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引导不足,数字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引进迟缓,适应新媒体和全媒体发展的新专业发展缓慢,用人单位难以在毕业生中找到专业对口、层次合适的学生,传媒人才“供”与用人单位“需”之间出现鸿沟。

2.2学生“偏科”问题突出

许多院校按照一套固有培养方案,侧重对艺术技能和实践的培养,而忽视科技、人文、经济管理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理念和传媒操作生产过程或缺乏对于人文关怀“精神内核”,或在综合驾驭能力上显得青涩,专业面过窄等问题使得人才规格在复合性、创新性上底气不足。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考核有自己的学位考试为标准,整体难度和水平比普通专业低,导致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和文献时存在较大困难和障碍。传媒艺术教育将艺术本体与人文、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充实传媒教育内容。

2.3需加强阐释学术理论的力度

传媒艺术发展不仅需要实践,更依赖于理论构筑。在全媒体时代,传媒艺术的传播新特性、精神性需要更为前沿、稳健、扎实的学理透视。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探寻并准确把握传媒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理论根基,才能确保传媒艺术教育的枝干和花叶不“长偏”。

3媒介融合发展视角下传媒艺术教育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发展需要传媒艺术教育顺势转型。在艺术门类独立以后,全媒体视角下的传媒艺术教育应围绕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需要进行转型。

3.1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扩招以后,出现学校盲目办专业、缺少培养特色的问题。传媒艺术人才培养应紧跟传媒业发展步伐,适时完善培养方案,建立因地制宜、寻求特色、注重服务社会、找准坐标、顺应时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向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型。如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与重庆工商大学的合作模式开启了高校开办传媒艺术专业培养的新篇章。重庆广电集团与工商大学在校园实践大楼内共建500平方米专业、标准化演播厅,重庆电视频道和栏目整体平移进重庆工商大学。多档受当地市民喜爱的节目在此生产,学生可全程参与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而进驻高校的专业电视编导、记者通过定期讲评会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专业教育。目前,已构建起“记者编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顶岗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模式。通过师生在业务领域“角色实践”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中国传媒教育的先河。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现场的节目生产制作掌握专业知识,更能在这样的平台里面,领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发酵、互补共生的内在规律和外在价值,为全媒体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3.2加快结构转型,培养和打造勇于创新、知识转换能力强的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时,高校对于传媒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冷思考”。在艺术门类下,如何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促进专业布局平衡,如何做好学生专业培养、就业能力实际考核、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跨学科专业教育等,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下,大力培养熟悉影视与新媒体传播、掌握传媒经济与管理、传媒资本运营等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步。有财经特色的高校,如重庆工商大学在对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经济、管理类可能的贯穿和引进。在全媒体时代,懂得资本运营是学生踏入社会的竞争力。与单一知识结构的记者、节目制作人、编导相比,具备综合素质的传媒“职业经理人”对于未来市场的驾驭和把控能力更高一筹。

3.3深化传媒艺术教育理论建设

影视传媒艺术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影视从业人员;职位;人才需求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具动态和最积极因素的资源,它的运作能使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产生根本性变化。影视产业是创意产业,影视工作人员在精神生产中创造供人们精神消费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直接是影视制作人员的智力成果。可以这么说,没有那么多优秀的创作人员,就没有蓬勃发展的影视产业。因此,影视人才资源影视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影视产业发展和提升电视台、影视公司等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推动力。近几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显示出了良好的竞争力。2008年上海中外影视行业研讨会上,与会者共同讨论了影视创作、制片发行及影视人才的培养等问题,研讨会上专家报出中国影视人才的缺口超过20万,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分析说,将来影视人才需求的重点将是创意策划、经营管理、高新技术等人才。中国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在影视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影视行业对人才需求呈现出结构性的变化,一方面是人才紧缺,而另一方面是采编人员出现剩余,有些处于生存艰难的状态。影视人才生存问题随着影视产业的大发展越来越突出,成为影视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以浙江省影视产业发展为对象,探讨浙江影视从业人员队伍状况和市场需求。

一、浙江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第一,从政策上,浙江省政府自觉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影视产业。影视产业发展较快且基础厚实,加上浙江文化资源深厚,发展影视产业有很好的基础条件。1999年浙江省委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2002年《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2003年6月,浙江和广东被确定为全国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同年7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拟定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和试点部门、试点城市改革方案。影视产业作为整个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突破口。2004年《关于加快浙江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影视企业主体资质准入条件、改革国有影视制作经营机构、拓宽影视业的投资渠道、培育交易市场、影视人才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规划。在2005年7月《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和2006年7月《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的两大文件中影视产业都被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08年7月出台《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提出重视影视创作,做大做强国有影视机构,提升民营影视机构创作生产水平,培养优秀影视创作团队,支持影视基地建设,努力使浙江省影视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从影视运营主体看,一部分是国有影视机构,主要是电视台;另一部分是民营影视公司。根据浙江广播电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台66座,广播、电视年播出能力分别达到63.75万小时和59.34万小时,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分别为104套和111套。全省乡镇和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5.8%和87.4%,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接近900万户,入户率达到60%,全省广播、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37%和98.84%,居全国前列。

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民营“影视浙军”正在迅速的壮大。浙江省自2003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一直把影视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和新增长点。目前全省已拥有1个全国影视产业实验区、4个国家级动画产业教学研究基地。截至2009年2月,浙江省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拥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的机构442家,其中民营企业397家,占90%。全省影视公司总注册资本金由2005年的12亿上升到20亿元,其中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公司48家。2009年上半年浙江横店影视实验区现有入区企业达到293家,入区企业影视制作总投资金额达5亿多元,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

二、浙江影视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2008年北京电视节目发展论坛上华谊兄弟集团总裁在总结华谊这几年取得成绩时说电视剧制作人才是第一突破口。浙江省是影视产业发展重镇,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据统计现有浙江省国有广播电视电影在编从业人员粗略估计约2.5万人左右。从民营影视发展看,就浙江横店影视实验区而言,截至2009年3月,全国已有276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东阳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带动了当地各类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2万余个就业岗位。横店以影视基地为基础,以吸引剧组为起点,筑巢引凤,从2004年至今累计接待剧组500多个,拍摄影视剧1.5万多部(集),为剧组提供群众演员达380多万人次。按照工作的性质,影视业人才可以划分为影视创作和影视市场管理两大类。影视创作类人员包括:导演、演员、摄影、美术(包括服、化、道)、录音,等等;影视管理人员包括:影视企业管理者、影视政府部门管理者、监制、制片人、发行人等等。表1以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网两大招聘网站2009年8月11日浙江站为考察对象,对影视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在考察众多公司所需职位中,编导类依旧在市场上需求量最大。因为在这两大网站上职位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处于刚刚成立阶段或者是公司发展期,公司需要大量的采编人员从事内容创作。但是相对于整个采编队伍来说,采编人员还是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本文把制作类人才也归入编导类,因为采编、后期制作两种职位同属于影视节目生产制作,所以归于同一类别。第二类需求量大的演艺类,演艺类属于变动比较大的一类职位,而且需求具有临时性,从人员需求上看所需的量比较大。还有一类是营销类,这一类职位主要是开发市场,所需的人员多,对其能力的要求也高,符合现今影视产业发展的需求。从策划类岗位而言,这一类人员的需求职位相对较低,基本是策划和文案两种职位,在浙江市场上策划人才的求职方式主要不是依赖于网络渠道,更多的是业内人士的引荐。管理类人才需求要求比较高,主要在工作年限和能力方面要求比较高。在浙江民营影视企业增多,市场需要一批既懂得影视生产规律又懂得影视产品市场管理阶层。一流的管理造就一流的企业,这一批人才将带领浙江影视产业发展,也成为浙江影视产业崛起的关键。相关各个职位的能力要求如表2所示。

三、浙江影视产业人才供给分析

浙江影视产业发展迅速,除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和活跃的民营经济外,浙江影视教育提供人才支持也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中国的影视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影视高等教育。在浙江不仅有浙江传媒学院这样专门培养影视人才的高等学府,还有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林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都设有新闻传媒类专业,这些院校每年为整个浙江省影视产业输送大批人才。本文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调查浙江影视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浙江传媒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是国家广电总局主管的两所专门培养广播电视人才高等学府,浙江传媒学院创建于1978年,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专业性很强。学校现有教学单位8个,共有专业36个。学校现设有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音乐学院8个二级学院,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动画、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工程等36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部分专科专业。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逾8800人。在浙江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都能看到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的背影,浙江传媒学院成为浙江各大影视机构输送影视人才的摇篮。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学特点是:以广播电视制作专业为主体,兼顾艺术创作与科研。学院所设置的课程是按照电视制作各个职能部门――导、表、美、录、摄、制――进行规划,加上播音学院的播音主持人专业,在专业设置上与电视台生产流程上职位设置是一一对应。从发展的倾向上看,艺术类专业占主导。在管理这一块设置制片管理专业,专门培养影视管理人才,为了跟上影视新技术的发展和动漫产业发展,学校专门设立动画学院,另外设立音乐学院培养音乐表演人才。课程设置上重点在影视专业课程上,侧重技术层面的学习。学生满足于技术技巧上的要求,即通常所说的“匠人”。非影视专业课程,像美学、艺术学这样的艺术类学生的基础课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就使相应专业学生的根基很浅、视野狭窄。特别是管理学院的学生,根本不具有高级管理人员所具有的基本素养。从培养的角度来说,较低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底蕴势必成为以后职业发展一种障碍。另外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的教学,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意能力不强。尤其是每年大规模的招生,导致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大班授课,师生互动性差。因为是艺术类招生,英语水平大多不高,艺术类学生CET-4考试通过率很低。在当今市场发展趋势,影视人才都面临市场残酷的挑战,影视人才要求熟悉影视产业生产规律,熟悉市场,制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浙江传媒学院专业性强,在影视行业居全国前列,但是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分限制学生的发展道路,阻碍学生专业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浙江影视产业人才教育上,其他院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浙江传媒学院的专业性强,特色明显,办学的实力强,浙江其他的专业院校就逊色一些,这些院校在培养学生要解决的难题是学生的影视语言能力培养足,实践能力差,上手慢。

四、总结

影视产业植根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还受到政府的鼓励和大力支持,浙江影视产业的发展可谓是得天独厚。影视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核心资源是人力资源,在结合影视人才需求和供给分析后,浙江影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是作为人才供求方,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代表的高等院校需要及时改变教学思路,与市场接轨。

影视传媒艺术专业范文第4篇

1.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就组织方式而言可分为由各省招生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省统考和由各高校自行组织的专业校考。专业省统考的适应范围一般为美术、音乐类专业以及专科层次的艺术类招生专业,专业校考往往是针对专业性要求高,或无专业省统考的艺术类专业进行的,传媒影视类专业就包含其中。以下主要对专业校考的现行政策进行分析。

2007年教育部允许符合条件的本科院校组织艺术类专业校考,但规定招生院校必须在相应省份的省统考的基础上进行组织,考试结束后公示考生专业校考成绩,并发放专业考试合格证书。要求招生院校3月底前完成专业考试,并于4月中旬前向生源所在省级招生办(考试院)报送专业校考合格名单。在此基础上,各省也出台了一系列适合本省的相关政策。这些规定对艺术类专业考试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省统考和专业校考考试归类冲突

根据教育部的政策规定,专业校考必须在专业省统考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教育部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规范专业考试,节约考试成本,减轻考生压力。而在各个省出台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却表现出了很多矛盾之处。如某些省规定考生参加传媒影视类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校考前必须参加表演类的专业省统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需要参加编导类的专业省统考等等。业内人士一看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今后是从事影视剧创作工作的,和表演类专业的培养方向大相径庭,但学生为了报考该专业就必须通过两个毫不相干的专业考试,这对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而招生院校也很有可能由此流失了专业素质较高的考生。

第二,招生院校难以选择专业考试考点

招生院校到省外设点组织考试时,由于各省的具体政策规定,很难选择到符合本校专业考试要求的考点。例如2007年陕西省的艺术类专业考试考点只有一个,高校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而且该考点是第一年承办专业考试,由于组织考试的院校也比较多,场地、设备、人员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欠缺,导致专业考试很难实施,影响了专业考试的质量。

第三,招生院校组织专业考试时间紧张

虽然教育部规定招生院校只要在3月底前完成专业考试即可,但各省级招生办(考试院)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有些省份规定专业校考只能在春节前组织考试,有些省份则规定只能在春节后进行,如山东、湖南、陕西等几个省要求招生院校必须在3月份组织考试,这就导致招生院校要组织多次专业考试,在时间安排上也非常紧张,增加了高校组织考试的难度和考试成本,同时考生也较难安排参加专业考试的时间。

2.招生计划

自2007年起,除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高等学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外,各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须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艺术类招生分省计划和专业考试合格证的比例不能超过1:4。由此会带来生源分布不均衡、计划编报偏离科学性等一系列问题:

第一,专业招生实行分省计划后,会导致各省间的录取分数有极大的不均衡。如多数省份传媒影视类本科省文化合格线只在250分左右,而各二批以上本科院校传媒影视类本科录取文化分数线基本会在450以上。实行分省计划后,只要有专业合格的考生报考,只要刚达到省控线,并符合录取标准的考生院校必须录取,这会使院校录取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

第二,各省要求招生院校的专业计划编报除要求分省以外,还要求分文、理计划编报,这给原先就很难编报计划的工作又进一步增加了难度,从而造成了文、理科考生录取的相对不平衡。而在分文理后,如内蒙古、江苏、四川、湖北、安徽等省今年在公布计划时又要求把文、理计划重新合并,这就意味这教育部公布的计划和各省的公布的计划不一致,造成了上下级政策的不统一,这给最后的录取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第三,专业合格证和招生计划不协调。今年教育部要求分省招生计划和合格证的比例是1:4,而有些省份的某些专业的专业合格考生不多,这就给编制计划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

第四,计划的编报时间和专业考试时间没有很好地衔接。报送院校招生计划的时间各省基本要求在3月底前,而专业考试完成的时间也在此时。当时各院校的专业考试工作并没有结束,也没有确定专业考试成绩,在这个时候上报招生计划,就势必偏离了计划编报的科学性。二、传媒影视类专业招生考试的改革思路

1.取消专业省考对专业校考的关联

能组织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院校是经过各省招生办(考试院)严格筛选过的,各方面基本都能达到各省要求,能够保证专业考试的质量。同时各个院校的专业培养标准、考试要求等都不尽相同,并且有些专业是省统考未涉及的。如果很牵强地把各个招生院校的专业归并到各省的省统考范围中,就意味着考生可能除了要参加专业校考外还要参加和报考专业相差较远的专业省统考。这就造成了考生要参加多次考试的局面,增加了考试成本和考生的考试压力。

专业省统考和专业校考必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联系。专业省统考成绩或者专业校考成绩应该由录取院校根据招生专业的不同特点决定其用途。在传媒影视类专业的录取中,笔者认为专业省统考成绩可以作为录取院校的参考成绩,而不应该规定院校必须要在省考的基础再组织专业校考。只有这样考生才可以根据招生院校的规定自由地参加专业省统考或专业校考,招生院校也可以根据自身各个专业的不同要求确定是否组织专业校考。

2.各省应该尽可能设立多个能为招生院校提供相应设备和场地条件要求的传媒影视类专业考试考点,并且各考点都应有一定的侧重点,从而使招生院校能够选择到相应的符合专业考试条件的考点,方便招生院校组织专业考试。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考点,则应该允许招生院校经过各省招生办或考试院的审批同意后单独设立考点,最终将该考点纳入到当地招生办(考试院)的统一管理中。只有符合条件的专业考试考点才能使招生院校顺利组织专业考试,保证专业考试的质量。

3.传媒影视类专业实行全国计划,并适当扩大分省计划和合格证的比例

以传媒影视类专业为特色的院校在编制招生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其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录取方式的特殊性,允许其实行全国计划,而不实行分省编制计划。这样在录取时院校可以考虑各地区的生源的高考成绩和专业合格证的发放情况,使用全国招生计划进行调节,确定分省招生计划,较好地做好不同地区间的生源均衡问题,从而体现招生的公平性,保证生源质量。

分省计划和合格证的比例应适当放宽。专业考试衡量的是考生的专业潜质和可塑性,对考生现有的专业水平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所以可以适当扩大分省计划和合格证的比例,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录取考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同时又可增加现行招生计划编报工作方案的可行性。

4.在录取中,应充分体现招生院校各省计划调剂的重要性

在录取中有很多省招生办(考试院)主要考虑的是本省的考生录取率,基本不考虑各招生高校的计划的完成情况,一旦调入的计划就基本不往外调,导致了招生院校外省放着有好的生源不能录取,造成人才的浪费,或者造成院校招生计划的不完成。

5.合理调整院校组织专业考试、计划编报、专业合格库报送的时间

应允许招生院校在教育部规定区间内的春节前后都能组织专业考试,这样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在全国各考点的专业考试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专业考试时间,保证院校有足够的时间组织专业考试,从而保证专业考试质量,同时也方便考生报考。在计划编报、专业合格库报送时间的规定上,各省应该从实际出发,两者至少保证半个月或以上的时间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从现有的时间规定看可以采用提早专业合格库的报送时间,或延迟计划编报时间的方法予以解决。

招生考试工作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吸引着全国人的眼球,传媒影视类专业更是社会的热点专业。招生考试对促进本行业的发展、维护招生的公平性、提高招生的科学性、扩大招生院校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现行的传媒影视类专业的招生考试政策应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招生考试的需求,从而便于传媒影视类招生考试朝着更加公平、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

影视传媒艺术专业范文第5篇

【摘要题】学术平台

【关键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建构/教学模式

【正文】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影视教育者去分析“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背后所存在的“疾症”,去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去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因为,今天的影视教育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个时期中国影视娱乐和影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直面今日中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探寻影视教学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模式,是影视艺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现状分析

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在短短的十年之内迅猛发展,影视艺术专业迅速扩容,创办影视专业的院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重点综合性大学到一般普通院校,从影视专业性院校到大多数院校遍地开花。影视艺术专业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香饽饽”。“各级各类学校都借助各种形式介入影视教育的领地,不管原有学校基础如何,特性怎样,都似乎响应时代潮流建设影视专业。”[1]这种格局的出现,与时展的文化潮流、教育管理观念的解放、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这种现象与社会“关联”的背后,有着教育产业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功利”性因素驱动。影视艺术专业属应用型学科,进入“门槛”不高、教学设备的投入可大可小、一般基础性师资转型相对较快;同时,开设影视艺术专业生源多、收费高,更多的是迎合办学主体“功利”性的追求和缘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在这种背景下掀起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大潮,必然会出现“经营粗放”、“教学泛化”、“人才档次不高”、“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等弊端。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教学的客观现状,其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规模,但缺师资

现在创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大学与院校,很大一部分是从2000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艺术教育和影视教育的大潮应运而生的。泛概念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兼容跨类的新闻、传播专业一起,使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走上了规模发展的快车道,它以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进行着规模化的扩展。许多院校把早期的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系和公共基础部的部分专业和师资与影视相嫁接,创办出广播电视新闻、影视广告、影视美术、影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摄像、动画、播音主持、录音艺术、影视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等多种影视专业。影视艺术专业的规模急剧扩张,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很大一部分在边教边学中由大文科专业转向过来,师资队伍的影视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创作积累相对缺乏,部分师资在影视方面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在电视理论的学养和电视创作实践方面的积累)不很丰厚,许多教师在影视专业教学中照本宣科、缺乏时代感和系统性的教材,更缺乏影视专业创作的经验,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甚至没有一个接受过影视艺术学历教育或乏有从事过影视创作实践的教学师资。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大量聘用一线的编导和记者作为影视教学专业课的主要师资,虽然这部分师资往往以经验和体会补充了教学的内容,但缺乏电视的系统性理论基础、很难把体会和经验上升到学理层面,同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能给予充分的保证。因此,影视专业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展与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尤其是“双师型”师资的奇缺,成为当前影视艺术教育的第一个大问题。

(二)有数量,但缺质量

影视艺术专业旨在培养一批既有学理素养并具有应用技能的创造性人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有别于理工和文科类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影视专业招生上理应实行定量控制。然而,不少院校被热流般涌起的影视艺术类生源所驱使,不断推出影视艺术专业、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自身的学科实力、专业技术与设备师资条件,不切实际地扩大招生。西南某学院的二级影视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其8个影视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规模之大、专业之齐、学生数量之多,在全国独立学院中绝对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必然带来后续教学培养的整体无序性、培养目的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影视教育的质量。为此,许多院校培养出来的影视专业学生普遍是影视通识性人才,影视理论研究与影视策划能力不强,影视创作思维与创作技能薄弱,同时也存在知识与能力的“撇脚”。诚如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杨飚所言:“新闻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没有及时跟上快速前进的传媒实践。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不适应传媒的要求。”[2]杨飚虽从新闻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了教学的质量问题,同样也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今影视艺术教学上的质量通病。对影视教育来说,培养一个合格的记者、编导、主持人和制作人才,或是一个媒体策划和影视文化管理者,决不仅是换换课程这么简单;它与专业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培养理念、课程结构、师资设备等有着相互连动的耦合关系。

(三)有体系,但缺创新

拥有影视艺术专业的院校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在专业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和课程结构等方面都已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各个院校的教学体系在理论上大体一致,都在于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本学科与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本学科与本专业前沿成果与发展动态,具备适应宽口径专业或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或就业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信息处理与社会调研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实现上述的人才体系目标。因此,多年以来形成了相对有区分度的两大类影视艺术教学体系,正如曹廷华概括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影视教育围绕着‘通才’和‘专才’两个方面展开了教育,专业院校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技能化教育,综合型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素质化教育,培养的目标更多的是在文学,中文,新闻,戏剧的基础上进行嫁接或者是升华”[2]。诸多院校影视专业的教学培养体系基本上是沿革这两类。所以当“回过头来看,我们培养的影视专业人才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甚至把西师,川大,川师的学生在一起比较,我们的差异性并不大。把成都,重庆,上海,广州,北京的学生相比较,我们之间的特色并不明显。把全国相当的影视传播专业的学生相对比,除了个体的差异比较明显外,整体的差异比较小。我们预想的竞争实力也没有达到所渴望的期待指数。新闻单位对影视传媒的人才似乎是越来越不重视,受到的批评和争议也越来越多”[2]。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年来不少影视艺术教学还是按照借鉴一般教学的惯性进行影视人才的培养,影视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缺乏创新,各院校的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各校应有的特色和“核心产品”,百校一面,十多年不变,压抑了各院校影视艺术教学的创新、桎梏了影视育人教学模式的与时俱变。

(四)有通识,但缺能力

影视艺术院系的确为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和媒体业输送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成为中央、省、市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的主体力量,成为中国影视界、演艺界和国有及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中流砥柱”。同时,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传播专业还培养了一大批“种子”,这一大批“种子”正活跃在当今各级各类的影视传媒界,成为支撑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和媒体业的基石。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各院校影视专业的扩招,近几年来,影视艺术和影视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不论是出自注重“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艺术院校”、“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重点大学”或是“培养影视通识性人才的一般院校”,其影视理论素养、影视策划和影视实践创作能力普遍隐含着下滑的危机和趋势。周星指出:“不少大学在影视专业上丧失大学气象,不切实际地上马播音主持、影视表演,具体到细微程度,并不见得有基础,只是招生有吸引力,但自身学科力量如何却不去考虑。”[1]实际上这类现象在影视艺术教学中普遍存在。例如,我国较早开设影视动画专业的高校有“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同济大学,杭州商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17所大学”[2]。近几年新上马的院校还有中南民族大学、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湖北工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然而,在2005年6月1日到6月5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国内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拿得出手的成型作品少得可怜,优秀的作品数量也是“凤毛麟角”。以影视动画学生的作品数量与全国开办的影视动画专业数量相比,则极不协调。这一事例虽然不能代表影视专业教学的全部,但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学生创作能力之薄弱。正如曹廷华指出:“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学生不适应传媒的需要,一个原因是理念和意识的局限,另一个局限是实践的大量缺乏和技能上的不能更新。”[2]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大众化,必然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水平,影视业不仅需要精通影视业务的通识性人才,同时也需要有实际创作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我们的影视教学很难满足这两者(尤其是后者)。

(五)有成品,但缺“出口”

近五六年来,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生源火爆,不少高校不断拓展扩张这类专业,正所谓多一个专业就多一个就业机会。但是,招生热门的专业未必就有社会“抢手”和紧俏的就业岗位。在当今的社会里,可供影视艺术毕业生选择的影视艺术工作领域还是比较多的。然而,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影视和媒体专业学生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虽说影视艺术和影视媒体尚属时展的朝阳产业、从业的专业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受目前我国企业体制属性的制约及影视专业就业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工科、文科等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面还比较狭窄,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许多影视艺术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漂浮于社会上、游离在各大电视台与社会影视制作公司之间,也有的影视专业毕业生离开了心仪的影视传媒改事其他的职业。影视艺术和传媒专业的成品“出口”瓶颈,直接影响着影视教育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影视教育者必须直面和思考的紧迫现实问题。

二建设思路

我国影视教育和影视专业教学发展所折射的上述问题,既有社会大背景的因素又有影视艺术教育本身的问题。对于影视教育者来讲,如何在众多的影视艺术专业的培养格局中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从教学改革入手创立影视艺术教学的特色,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和首要探究的课题。创建影视艺术教学新模式,就是要建立一个影视特色鲜明、以特取胜的人才教学体系,围绕特色着力夯实文学和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这一重要基石;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高效转化的教学创新机制;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突出特点、以特取胜

影视艺术专业属于设备、经费投入需要量比较大的专业,而国内许多非影视艺术专业性的高等院校,均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开办影视艺术专业的。因而,在有限投入的“校”情下,更应该强调和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质与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建设、有重点地突破,力求独辟蹊径,出奇制胜。要坚持把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作为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石;要夯实这块基石,就要突出特点、以特取胜,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把特色扎根在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使影视艺术教学体系独树一帜、独步天下。创办影视艺术专业,要兼容艺术院校“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专业化和重点大学“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学理化特征与优点,从各院校的实际出发,体现自身教学的特色和学校的个性,突出特色。只有坚持影视教学的共性和各院校自身影视教学个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有可能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的影视院校,争取实现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

(二)师资与学科齐头并进

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机制,是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实施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强盛的师资和学科。当前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上,大多数院校都完成了量的积累、正从量变“拐”向质的提高阶段。质的提高成为下一轮各影视院校教学竞争的核心。影视艺术的师资有四类,其中三类缺一不可:一类是将帅之才,是既能“文”又能“武”的学科带头人,这类人数量不多,但决定着教学与学科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另一类是“文”将才,是头脑型的研究和策划型学者,是影视前沿的理论与影视策划的研究者,是培养学生影视文化学养和学理的骨干师资,是专业的中坚力量,是院系教学水平的基本保证;还有一类是“武”将才,是专业技能的教学骨干、完成教学能力转化和影视作品创作的基本力量。在强化师资和学科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占领影视艺术专业双语教学的“高地”,注意吸收日趋增多的“海归”人才。这是下阶段打造影视师资和学科特色及教学创新的新亮点,也是影视艺术教学接轨国际的本质体现。

(三)全面整合影视教学资源

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影视教学体系是影视艺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要实现学、产、研的一体化,必须全方位地整合影视专业、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知识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教学等资源内容,必须优化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作用,有效引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创作的能动性,从而把教的理论和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影像产品。

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的模式、创建影视艺术教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对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属性的理想理论创新认识上,更要扎根在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创新,就在于造就和培,养创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一届又一届具有广博文化素质与影视创作能力、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与竞争能力、体现影视与传媒特色及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