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作品中的民俗现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文学概论区域性文学风格文化根性
文学概论是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纵观现阶段下被广泛应用的文学概论教材,可以发现,虽然对一些基本性的问题有着类似的共识,诸如文学本质、文学源远、文学创作等方面,但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种类的国家,所以文学活动就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现在关于文学概论的教材一般都是从文学的基本层面开展论述,不够深入;或者按照文艺思想史的路线上论述文艺活动的规律,比较注重新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想。但是这样以来的话,前者注重概念基本理论,没有建立各种文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后者则是太过注重中外文学理论的关联,对文学原理概念论述不够。本文着重讨论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以此展开对文学概论教材的探讨。
一、区域性文学风格内涵
区域性文学风格又叫地域性文学风格,由于生存环境、生活理念、民俗风情等的不同,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就会有相应的反应,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风格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文学概论教材中关于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有着这样的认识:作家的文学创作总会受到其生活地域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渗入到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从而表现出极强的地域性特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区域性风格并不只和区域自然环境有关,它还受到区域社会环境,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的影响。
现阶段的文学概论教材中,很多都没有注意到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阐述,对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文学作品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教材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文学意义上的区域性和地理意义上的区域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学区域风格问题不是地理区域问题的附属问题,它有着自己全新的属性。有的教材中提到地方特色可以引起风格的急速形成,民俗差异、区域背景的差异就会在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形成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
现阶段的教材一般认为,如果作家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生活一段时间,潜意识里就会被植入关于该区域的原生性文化,那么其文学作品中必将表现出极强的关于该区域的社会性文化,创作思维必定会受到区域文化元素和色彩的影响。这样的认知并不是错误的,但是确实片面而简单的。将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个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域性风格也并不是整体性风格的附属物,作家的文学创作过程,固然会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但是他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题材选取、审美观点和地方母语才是更加重要的根本因素,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因为这些因素对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认识。
在我国,语言种类繁多,地方性母语因各大方言的种种分支而普遍存在,而文学载体语言却需要选取一种彼此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具有独特原住色彩的文化、语言已经消失,所以在区域性文化风格问题的研究上,仅仅在汉语言文学方面进行,还是不够全面的。
二、区域性文学风格表征
关于如何判断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性文学风格,这绝不是看看文学作品就可以理解的。毕竟作家独特的生活环境,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曾体会的。而真正的区域性文学风格作品,是需要对该地区独特的文化风俗、民居生活等通过文字刻画地域形象、民俗情感。欣赏地域性文学作品,不仅仅要在文本内通过文字来欣赏,还需要跳出文本,融入到文学创作主题的地狱文化环境中。尽管在地域性文化中也存在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但是作家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每一个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无论离开与否,骨子里都会存在这种文化根性,所以地域性文化风格在不同而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会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多元性。
文学创作中的地域文化风格,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激活出来,呈现在世人面前。绝对不是套用区域文化概念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特定的表述视角和方法,实现文化融合和价值转换,好的区域性文学作品,绝对不是只看写了什么,而是要思考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是否传递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和个体独特性。
三、区域性文学意义
根据研究,同一个作家,如果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又会带有不同的地域风格。究其原因应该是作家作为人类、民俗和社会多方的大家,当遇到和自己认知不同的环境的时候,就会通过独特的审美眼光,把这种排斥性或者是接洽性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一旦深处这样的环境,作家的社会和民俗经验往往不再起作用,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磨合和接洽,来适应新的环境。沈从文的《边城》,表现出的就是沈从文排斥和厌倦都市文化,从而唤醒了沉睡在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幻想出了像湘西那样的虚幻世界,最后通过文学转化成作品。同一个作家在不同地域的不同作品,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风格,都是和地域根性文化有关。地域性文学不是单单指的地域,而是在不同地域上一个追寻和探究文化根性、生命形态的过程。
综上所述,文学创作中加大关于地域性文化的探讨和推广,既是作家们的主体性寻根,又是体现其文学作品价值的见解体现。在构建多元化文化格局的同时,把地域性文化纳入政治体系建设的一部分,避免其被过度商业化,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当然也可以更好的传播和实现地域性文化的价值。从具有明确地方母语特性的文学风格、本地特色的鲜明审视、地域性文化风格的普遍性上,区域性文学作品可以建立民众的共同意识,以区域性的文化特色探究人类文化长远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保持区域性文学的影响力,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海进.对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思考[J].当代文坛,2012,02.
[2]刘忠.历史地评说蔡仪本《文学概论》[J].中国图书评论,2007,04.
关键词:方言;文学作品;地域文化;传播价值
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全国各地民俗风情各不相同,通用语言也不尽相同。且不论少数民族的各类语言,全国仅汉语的方言种类都难以计数。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之后,为了便于新时期文化更好地交流和传承,全国持续深入推广普通话,对普通话的积极使用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时展过程中,因地域文化的局限性,方言受到挤压,不断萎缩,方言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在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很好地正视这种现象,就会导致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也失去了传统地域文化的自信。方言不只是语言,更是一种文化载体,乡音包含着人们的乡情和文化认同。文学作品是对时代和历史最好的诠释和记录,不论从艺术还是社会传承角度看,文学作品中的方言都是极有传播价值的。
一、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1.语言与方言
一般来说,所有的方言实际上都可以被称为语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一种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广义的方言包括地方方言和社会方言,狭义的方言只指地域方言。本文所说的方言就是指狭义的方言。方言与文学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最早的《楚辞》和《诗经》就很有代表性。现当代也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中成功运用了方言,实的《白鹿原》,金宇澄《繁花》,以及莫言的《红高粱》《蛙》《丰乳肥臀》等一系列代表作品,作者都是用方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来衬托时代背景和展现地域文化的。方言使得语言更加有特点,使作品更有文学语言之美。
2.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林华东教授曾指出:“人们一般都是首先认同自己生存的空间。学会父母教给的语言(母语),认同父辈绵延下来的文化历史习俗,从自己的宗族文化到族群的区域文化,进而认同民族主流文化。汉民族内部的各民系族群,无论他们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边,其内部认同首先都是以母语为依据,只有透过母语才能进入文化层面,才能唤起历史记忆,获得习俗认同。”方言是一个区域的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的呈现。文学作品的作者进行作品的创作,与他紧密联系的地域影响极大,在创作过程中选用方言,可以保持生活的原生态,保持语言的鲜活状态。在很多时候,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展现出比普通话更加形象、生动、贴切、鲜活的一面。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文化堡垒,让不同地域的人了解另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生存环境,为记载、保存和传播地域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方言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是语言多元化的表现,方言带有地域特色,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展现是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言的差异性体现了不同地域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是文学发展的珍贵财富。
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现状
(一)提倡普通话,文学语言少了特色
纵观目前众多文学作品,方言的运用越来越少,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少了些许特色。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大众媒体等的外部推力,语言也经历着变革和调整。普通话成为主流语言正走向世界,同时普通话也成为文学作品中绝对的主流语言。大部分文学作品不论遣词用句还是表述方式都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普通话,或者是运用变异了的方言,可以说削弱了语言本身饱满的意义,不能体现方言里所蕴藏的精髓,作品不能体现方言背后所承载的个人生活轨迹、种群共同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人文风貌,也无法获得亲近感、归属感。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成果的一部分,也是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普通话为了适应现展,成为国人最重要的交际语言,这种趋势影响到当今的文学作品的创作。
(二)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现象
1.普通话的价值取向与方言的情感取向
普通话写作可以移除语言障碍,去掉暴露自己籍贯的方言,可以获得更多的受众,作者是从实际价值方面考虑,文学作品是以价值取向为出发点的。方言是身份认同、地域认同、民族认同的一个标志,方言作为情感纽带,唤起人们深深的乡情,唤起人们内心的思乡情结。文学作品中运用方言有利于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和传播地方文化,引起地域认同,作品认同,所以在这方面更加具有优势。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是作者个人对语言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反映了作品的情感取向。
2.普通话语言的强势渗入与方言的弱势退位
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萎缩,生存空间正在缩小,同样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任何一种方言承载的是一种具有本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语言资源和文化遗产。普通话的使用率大幅上升,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普通话的社会地位和使用价值,普通话使用领域的拓展等因素都影响着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呈同质化趋势,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越来越少。
三、方言对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
方言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具有浓厚的乡情,刻录了民系的精神,负载着不可轻视的向心力、凝聚力,长期以来一直拥有其显要的认识价值和现实价值……在汉语方言这么复杂的国度,迄今为止,90%以上的汉人其母语仍是从父母那儿继承过来的方言。丢失方言将丢失一个地域的传统优秀文化,失去一个地域的历史本源。所以人们热爱家乡话,爱护和认同母语方言,完全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觉。”
1.方言的本土化特质成就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
方言带着特定地域文化的烙印,展示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展现人物丰富的感情,以及独特的人物性格特点。方言有时候比普通话更加有趣、生动、活泼,并取得更强烈的表达效果,引起读者共鸣并带来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2.方言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情表达
方言具有地域特色、表现力强,带有强烈的感彩,能充分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方言在情感用语、事物的性状描绘方面都更加具体、幽默、有趣。方言是感情表达的语言手段。
3.方言表达亲近感,给作品增添地方色彩
地域文化是文学作品中的灵魂,方言彰显魅力。语言可以用来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中留住了方言,就留住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和历史。方言不仅是语言的一种,更是一种文化自信,方言的出现让人找到一种亲切感,有了一种文化认同感,带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四、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传播价值
1.方言彰显纪实美学风格、构建文学作品的艺术空间
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不同地域的人们使用的语言能透露出当地人的内在性格,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方言的呈现,使得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凸显的人物性格特征,乃至放大了改地域人物的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纪实美学风格,使作品有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文学作品变成艺术,同时也是艺术的再现。方言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为读者带来欢乐及审美享受,而普通话表达则因为是主流文化的局限性而显得活力不足。
2.方言可以再现原始生活状态、塑造真实人物形象
方言保留了人们的原始生活状态,文学作品配以地道的方言会使方言中呈现的传统文化与作品完美交融,高度再现真实的生活形态。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对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再现人物生活、塑造真实人物形象、体现作品的真实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方言在制造幽默效果、真实呈现情境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幽默的原生态语言会使作品而显得生动活泼。方言也是地域文化的沉淀,蕴含着当地人的生活经验总结,从而彰显了幽默的效果,特别是俗语。俚语、谚语、歇后语等最为典型,在作品中饱含着草根哀乐、民间诉求等。
3.方言可以体现文学追求、树立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靠方言得以凝聚,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也可体现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发展轨迹。方言承载着文化的特征,体现民族的精神,具有浓厚的乡情,方言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传播传统优秀文化,让读者有一种精神归属和文化认同,负载着不可轻视的向心力、凝聚力,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如果文学作品中一味弃用方言,必将丢失一个地域的历史本源,它的传统优秀文化也会随之消失。所以,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不仅能体现文学追求,也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觉,拥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和现实价值。借助方言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值得文学工作者借鉴的宝贵经验。
五、结语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最受读者喜爱、影响深远的大众读物,对传承和发扬民族及地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中方言减少和缺失的现象不容忽视。我们不希望在若干年后,方言已经彻底脱离了我们的生活,只是出现在厚厚的典籍中用来查阅。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如何合理地使用方言,让语言既不生涩,不割裂,又能生动地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增加语言和文学美感,是值得文字工作者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文字工作者,应该正确看待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运用,合理留存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借助方言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图书编辑应发挥好方言的作用,为保持语言生态平衡和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华东.泉州方言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65-267.
[2]周瑞敏.自然选择与协同进化——生态语言学及语言生态认知探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彭,葛丽文.普通话与方言的互构[J].江汉大学学报:会科学版,2016(2):28-34.
[4]郭燕飞,陈露.浅析国产喜剧电影中的方言艺术[J].长治学院学报.2016.(6):66-69.
[5]胡茜.黄石矿冶文学作品方言现象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7(2):70-78.
关键词:英文电影;英美文学;关系发展
电影与文学的发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文化表现形式。但是,两者之间却又是有着异常紧密的关系。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电影与文学的发展都是从生活中汲取的养料,且在此基础上将生活进行了升华。对于电影和文学发展来说,其都需要借助不同的载体将其所具有的艺术内涵、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等表达出来,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观点等进行彰显。也可以说电影的发展来自于文学作品,如电影拍摄所用的剧本大多就是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的知识,用以诠释成电影所要拍摄的内容。固英美文学作品是英文电影创作取材的重要基础,而电影则是文学作品升华和延伸的重要渠道。[1]现今,随着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许多电影作品创作中都开始以经典文学作品作为题材进行拍摄,也有更多经典电影是以文学作品作为内容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以此促进了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得到了良好的艺术发展。
一、英文电影发展历史介绍
英文电影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娱乐大众的方式而存在,其中所体现和包含的艺术性相当少。而随着英文电影的发展,且在电影技术上也在不断深化,人们更多的想要从电影中窥探到一些饱含内容的东西,更愿意从中看到一些喜闻乐见的元素,以此作为英文电影艺术性的发展史,开启了其艺术创作之路。随着英文电影的深入发展,其在发展中也分支出了诸多流派,尤其是在电影拍摄手法和技巧上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文电影在全世界所流行,且受到人们广泛的青睐和喜欢。对于英国人来说,其最初所拍摄的电影题材大多源自于其日常生活,或者是根据民俗文化等作为题材来拍摄电影。但是美国人所拍摄的电影在题材选择上更加丰富,其更多的想要将一些臆想或者猜测的内容在电影作品中进行创作。所以从美国电影中可以看到诸多关于科幻或者星球大战一类的电影题材。但是,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电影表达方式,其所具有的影响力足以对世界产生震撼。因此,从人们所喜爱的英文电影题材中可以看到,世界人民对于英文电影还是非常推崇和喜爱的。
二、英美文学发展历史介绍
英美文学发展历史与我国古代文学发展颇有相似之处,都包含时代政治或者文化影响等因素,且在文学作品发展上也呈现阶段性的发展。英美文学发展鼎盛时期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的迅速发展,且在该历史阶段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得到了创作,在文学风格和体系上呈现出不同特色。
如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追溯的话,那么可以追溯到5世纪阶段,其在当时世纪中就有了《贝奥武甫》等该类文学作品,其所讲述的内容是关于搏斗方面的故事。而随后,在6世纪英国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在文学作品创作上也开始倾向于宗教文学方面的发展,如《英国人民宗教史》就是在该阶段所完成的。而到了9世纪,当时的英国国王韦赛克斯非常喜欢文学创作,且将拉丁文M行了翻译,以此将拉丁文中所具有的文学知识融入到英美文学创作中去。随后,随着国家之间文学交流和沟通的加深,使得英美文学创作在题材和内容上越发丰富。[2]而到了16世纪,英美文学中诗歌题材的出现,为以后的歌剧创作提供了良好素材,且将文学作品与电影进行融汇,在电影发展中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知识融入进去,能够使电影看上去更加有故事性,以此根据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内容进行改变和变化,逐渐的形成了现今英美文学与英文电影之间的发展。
三、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的共性及差异性分析
(一)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共性分析
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虽然在艺术表达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两者之间仍具有一定联系,存在诸多相同点,而在本文研究中则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进行分析。
1.在主题表现上存在一致性。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在题材上都是来源于生活,且所描述的对象都是将人作为主要对象。进而根据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背景、社会阶层等的不同,对人们思想、行为、存在的关系等作为描写的线路进行揭示和描述,能够将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彰显出来。尤其是对于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发展的主题来说,对于时代特征以及社会现象进行描写是亘古不变的,也是其艺术形式中所要表达的本质内容。但是,如对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进行了解,则会发现两者之间与生活形态又存在一定区别,虽然在主题和内容上都源自于生活,但是都经过了艺术渲染,而超越了普通生活的描述方法,以此得到了升华。
2.在基本要素上存在一致性。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都具有人物、情节、语言、结构、时间、场景等内容,而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和题材的不同,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两者在基本要素上仍是相同的,都要根据人物语言表达特点以及情节的设定、情境的编排等来表达内容和主题,以此能够将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彰显出来。
3.都是借事表现的艺术形式。两者之间在发展上都离不开叙述这一基本情节,能够通过叙事的表现手法和情节,来将读者和观众带入到特定的艺术创作中去,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作者或者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情感上的诉求。
(二)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差异
虽然两者之间在艺术上存在一定共性,但是在一些方面上仍存在差异。
1.电影的时空的艺术。从发展历程上来说,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都是时间的艺术,但是更确切来说电影则是时空艺术。[3]因在电影发展中,其所表现的是电影技术与时空所结合的一种方式,能够在空间构架下根据故事情节将电影脉络表达出来,且在此基础上给观众带来更多冲击力,以此使内容更加丰富。而对于英美文学来说,其所表达的内容只是根据情节所展开的线索分析,且在语句上更加倾向于抽象方式。
2.两者在语言表达位置上存在差异。两者之间虽然都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艺术表达,但是语言在两者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却存在一定差异。对于英美文学来说,文字语言是其重要载体形式。不同的文学题材作品在语言文字使用上是不同的,其在文学传播载体上完全要依靠文字为基础进行传播。也可以说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表达,如果其失去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那么文学艺术也就丧失了其所具有的价值,而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不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情绪。反观电影的发展,其在最初发展形式上是从默剧开始得到的发展。并且,电影发展形式除了语言表达之外,其还具有多种形式的表现形式,如通过动作、音像等的表达等。尤其是电影发展上,其所展示的主要效果是电影镜头,而语言只是作为一种对白或者旁白的形式所应用,能够对电影镜头的发展起到情绪波动的作用。[4]并且,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注意力大多在镜头表现方面,能通过视听语言了解到电影情节和内容,而不用通过观看文字就能够了解到整部电影所要讲述的内容。也可以伴随电影演员动作、表情,或者布景等的应用,能够完全的将内容得以彰显,而文学作品则要通过语言才能将内容进行刻画,其具有一定抽象行为。
四、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英文电影补充了英美文学作品中表现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影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视听艺术上的享受,俨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享受和消遣的主要方式。虽然电影在题材上大多源自于文学作品,但是其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能够弥补到英美文学作品中表现力不足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情感的描述上往往要使用大量篇幅进行描写,而读者需要在充分理解这些文字的基础上脑补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以电影所呈现的话则能够通过一组,或者几组镜头就能够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呈现出来,使观众直观的了解到人物情感特点。
(二)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创作源泉和根基
电影的发展仅有一百多年,虽然经过电影技术和科学技术等的发展促进了电影成为一门艺术形式被人们所喜爱和熟知、了解。但是,电影的发展仍离不开文学发展。对于英文电影来说,其在创作源泉上往往都是根据诸多优秀和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得到的创作,所以可以说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根基所在。[5]如人们所熟知的电影《沉默羔羊》、《在路上》、《乱世佳人》等都是由著名的英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并且,在电影对白的应用上往往也是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润色,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台词往往会在电影作品中被直接应用。这些都说明了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创作源泉和基础所在,其为电影创作和改编提供了重要素材,如果没有文学作品的话,那么电影也无法具有如此深刻的艺术内涵和社会影响力。
五、结束语
自古以来文学与电影之间都具有息息相关的关系,且都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得到发展。对于英文电影来说,其能够通过电影镜头和画面情节去打动观众,而英美文学过多的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打动读者内心。但是,历史的发展注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被搬上大荧幕,使人们能够了解和熟x到更多关于电影和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以此丰富着人们的内心生活。
参考文献:
[1]李贵垓.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以作品《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J].电影评介,2016(02):79-81.
[2]海燕飞.当代英美传记文学的影像改编[J].电影文学,2016(02):99-101.
[3]贺华丽.《杀死一只知更鸟》: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的相关性探析[J].电影评介,2015(24):66-68.
[4]陈丽珠.以《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探析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8):36-37.
无论是文学作品中厚重的传统民俗文化现象,还是今天流行的“新民俗”,都应该引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老师足够的重视,因为语文老师更多地担负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教学中有责任向学生传播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知识。因此,加强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民俗文化的渗透,势在必行。
一、加强中学阶段学生民俗文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课文的可读性较强,但由于时代因素,学生对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不感兴趣。虽然如今的古文教学已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可是,教学的过程几乎还是离不开诵读、释义、分析的环节,整个古文学习的过程,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苦”。博大精深的典范古文难道真的不能让学生“笑”起来,让学生“乐”起来吗?答案是否定的,穿插民俗文化的传播未免不是一种好的方法。笔者曾在教学《陈涉世家》过程中做过尝试:在学生学得昏昏沉沉之际,突然打断教学程序,讲析秦汉时期“置书鱼腹、篝火狐鸣”以营造气氛、制造舆论的民俗,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气氛空前热烈。接着再回到课文教学当中来,其效果不言而喻。
诱发兴趣已成为课堂教学艺术所追求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就应该运用文质兼美的语文课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突破口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过程情趣盎然。民俗文化就是教材本身最具生动性、趣味性的因素之一,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为何置之不理呢?
二、加强中学阶段学生民俗文化教育,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著名文化泰斗钟敬文先生,在他的《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一文中指出:民俗文化的范围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兼容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艺术创作,无一不有。而面临升学压力的不少中学生依然在“死读书、读死书”,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扩大知识面,做到全面发展,加强民俗文化学的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新兴的民俗事相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譬如新兴的网络语言,如果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注意到网上查看,网络可是一个无边的知识大海洋!
三、加强中学阶段学生民俗文化教育,能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继承民族灿烂的文化
民族性鲜明的才是世界性的。只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祖国璀璨的文化,学生们才能增强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自豪感,也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让学生们增强继承民族灿烂文化的信心。语言文学总是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知识,语文教学担任着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两方面的重任。民俗文化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必将得到强化,让学生了解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在举手投足中都蕴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去品味民俗文化中的朴素美和人情美。
使得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具备了更好的文化素质,在更广阔的领域,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对国家、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使自己无愧于祖先。
同志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国在自己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了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他更对今天的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然要用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热情,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这种文化。
四、加强中学阶段学生民俗文化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研究型学习
毫无疑问,民俗文化学是中学生最喜欢的文学内容之一,绝大部分学生对之很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凭着这点兴趣,学生会主动地收集自己钟爱的某个方面的民俗文化资料,作为自己的课外兴趣爱好。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会在自己的领域纵横驰骋,他们自己会发现问题,在兴趣的支配之下,学生能克服困难,解决这一问题。尽管有些观点、看法不一定正确,但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可喜的一步。从这里他们开始懂得了学会去分析、研究问题,也第一次尝到了研究结果的喜悦。以民俗文学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启蒙,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感兴趣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作为初始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不应是深奥复杂,专业性很强的内容,中学生的知识面还比较窄,查阅典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民俗事相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研究身边的民俗现象,无论是从课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还是实物的调查,都比较容易、全面,更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中学生来讲,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关键词】弗莱神话原型理论中国神话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17-02
弗莱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也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大师级思想家和理论家。他所开创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曾一度与和精神分析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论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对结束“新批评”在英语文学和文论界实际上的一统天下的局面和人们对比较文学的兴趣超不过科学研究的状况有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理论也传到我国,对我国产生过巨大影响,成为在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批评之一。
一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
弗莱的原型理论的基石是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弗雷泽从文化方面强调人类集体意识在空间上(不同民族、地域)的同一性,而荣格则从心理学方面突出人类集体潜意识在时间上(从远古到当代)的连续性。两者的合流,建构了神话原型批评方法的特征。
弗莱以文学批评家的姿态,将《圣经》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考察,将文学作品与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建构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神话原型理论体系。首先,文学原型论。他不认为文学是对自然与社会的模仿与再现,而是神话和仪式的具体体现。文学是“移位的神话”。 他在构建其文学理论时对原型进行了移位,把心理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移到了文学领域,赋予原型以文学含义。譬如,弗莱认为,有时常见的自然景象如大海、森林等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就不能认为是巧合,相反,这种反复显示了自然界中的某种联系,而文学则模仿着这种联系。这样,原型批评不是把一首诗看作对自然的一次模仿,而是把整个自然秩序看作是被一个相应的文字秩序的模仿。从这里可看到,弗莱与现实主义模仿、再现理论的重要区别。一部作品实际上是一个由意向组成的叙述表层结构和一个由原型组成的深层结构,并通过原型的提示去发掘出作品。弗莱认为《圣经》是西方原型,是西方作家进行创作的源头。神话不但是文学的源头,也是阐释文学的途径。其次,文学的循环发展理论。弗莱从前人的理论中,从生命和自然界的循环运动中得到启发,认为文学的演变也是一种类似的循环。他把文学史上的作品类型按照时代分为四类: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文学。周而复始,这同一年四季的更替相似。春天为喜剧,夏天为传奇,秋天为悲剧,冬天为讽刺文学。
弗莱认为文学批评并不是文学的寄生虫,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文学批评与艺术具有同等地位,两者都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的创作。然后,弗莱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主义方法为手段,对西方的文学经验和批评实践进行了多层面的分类。所以,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不同于新批评派从狭义的语言文字着手,而是立足于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关注社会,而不像批评只停留在社会表面。神话原型注重人内心对于梦幻的渴望,又不似精神分析学说过于主观。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20世纪70年代在他的著作《美国二十世纪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中指出,从影响和普及程度来说,原型批评是继批评、精神分析批之后的第三大批评流派。原型批评以其独特魅力迅速被文学批评界(当然不仅是文学批评界)所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研究,大大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深度、前景和领域。
二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弗莱将文学作为整体来观察,注意观察文学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对我们认识文学的本质、起源、发展和演变有较重大的意义。原型积淀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心理能量,纵向使现代人与我们的祖先原始人一脉相承,横向使一个民族或种族与其他种族或民族相连,为我们观察文学世界提供了新视角,为分析文学提供了新方法。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台湾;在中国发展最繁荣的时间段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早在20世纪的前半叶,即有鲁迅、茅盾、郑振铎、闻一多等一批杰出学者尝试将神话学、民俗学和人类学应用于文学研究,成为我国神话―原型批评的滥觞。为后来学者把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与中国神话研究相结合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因为中国神话相对于西方的神话来说,体系不够完善,有些矛盾之处,并且在流传过程中越来越往真实性的方向发展。
神话原型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的,当时革命思想很浓重,有些反面教材的意味。70年代末,随着中国文艺界百家争鸣的局势出现,外国的文艺作品开始大量的译入,原型理论正式的被介绍到中国来。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开始译介、评论和用原型批评,进入80年代中后期后则达到高峰。1982年第3期《文艺理论研究》登载了蓝仁哲译的美国文论家魏伯•司克特的文章《当代英美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文中介绍了弗雷泽、荣格、鲍特金等人的原型批评理论,给当时的中国文学界送来了清新的气息。1983年出版了《文艺理论译丛》和伍盖甫主编的《现代西方文论选》,开始比较系统地介绍原型批评理论。1984年5月中国神话学会成立,出现了大量的译著和研究成果。其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叶舒宪和方克强两位学者。叶舒宪是推动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最为积极、贡献最多、影响也最大的一位学者。他的代表著作有:《神话―原型批评》(译编)、《结构主义神话学》(译编)、《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原型重构》、《中国神话哲学》、《文学人类学探索》、《原型与跨文化阐释》等。方克强先生也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对原型批评的研究运用主要集中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代表著作是《文学人类学批评》。
三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中国化的困境
神话―原型批评是自觉地借鉴和运用文化人类学视野的产物,力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特别是神话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从而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的角度和空间。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他认为文学艺术只源于原型,而隔绝现实生活;其次,文学作品丧失了个性,更多是原始文化的继承,原型是一种范式,要从整个文学关系的传统中去思索,忽视了具体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审美功能;再次,用自然循环规律来解释文学形态和文学发展史,这种异质同构的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机械性和形式主义色彩。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神话方面的文化资源,像中国第一部神话作品《山海经》、最传神的《聊斋志异》、宋代奇书《太平广记》、干宝的《搜神记》等优秀的神话作品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素材。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神话故事疏散凌乱,且多次被统治者任意篡改。而西方神话相对而言则完整保留至今。中国的原始神话没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细节的描绘,事件都较为简略、单一,没有类似西方的诞生――成长――受难――死亡――复活这样的描述,叙事性不充分。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角大都是各民族祖先中声名显赫的、救苦救难的英雄人物。而西方神话、希腊神话很少有道德考虑,诸神崇尚力量而非德行。并且,中国文学批评自先秦时期初步确立其整体特征以来,明显表现出以感性直观来模糊或消融演绎的精密的特征,缺乏西方的那种体系性建构所必需的纯逻辑思辨的特质。
20世纪90年代中期,曹顺庆先生就曾指出中国文论在全盘“西化”“苏化”中与中国传统文论渐行渐远。在文论界,理论家、批评家只会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陌生化”等西方话语体系证实自己的存在,甚至在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时,也只能机械模仿、照搬西方体系,生硬牵强地套用在中国文学研究中,而忘记了语言文化的差异,忘记了中西文论有着两套根本相异的话语。因此,如何借鉴西方文学批评研究中国文学,创造性地运用外来理论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
四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中国化的出路
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毕竟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而上古文化不同导致东西方神话故事上的差异,所以,借鉴西方文学批评研究中国文学,必须立足于本土具体的文学实际,在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消化、融会贯通,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兴起了神话原型理论研究热,国内学者开始将原型理论与中国文学现象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民族特色、融入时代特征和全球文化共性的特征,产生了很多角度新颖、内容丰富的文章。
运用弗莱理论来解读中国文学作品,重新理解中国文化。1986年叶舒宪发表了长篇述评文章《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首次较为系统地评述了这一批评派别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应用中的不同倾向和分支,并试图结合中国文学批评的实际指出其特点与局限。《中国神话宇宙观的原型模式》《日出扶桑:中国上古英雄史诗发掘报告》等显示了较早利用原型批评深入解读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整合出了属于中国文学的神话原型。在王国维的注重纸上的文献材料和地下考古材料的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叶舒宪先生主张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时,还应注重跨文化的民族学和民俗学材料作为参照性的旁证,提出了“三重证据法”的研究文学的新思路。
倡导文学人类学批评的方克强,受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影响,在研究中对跨文化阐释作为重点研究范围。其《原型题旨〈红楼梦〉的女神崇拜》《原型模式:〈西游记〉的成年礼》《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原型意象》《成年礼:〈死亡与再生的象征〉》等文章立足于中国古典文学,利用原型批评方法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韩少功等一批寻根文化学者借鉴弗莱研究方法,开始关注传统意识,追溯民族文化。从古代作品中寻求创作源泉,从中国历史文化寻求创作灵感。这种把文学同中国传统的、地方的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寻根文学”便是现实主义作品向神话色彩作品转型的最好例证。
总之,神话原型在中国的发展历经初始期、鼎盛期和变异期,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神话是“道”,诚如老子《道德经》里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论古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都是从神话中来。国内对神话原型的研究与认识仍需继续努力,挖掘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J].社会科学研究,1999(1)
[2]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陆汉军、张黎敏.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4]王倩倩.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