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婴幼儿急救与处理方法

婴幼儿急救与处理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婴幼儿急救与处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婴幼儿急救与处理方法

婴幼儿急救与处理方法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161-01

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1],其高热时,小儿容易出现惊厥,表现为突然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或阵发性抽搐,可伴有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呼吸不规则,口唇紫绀,面色苍白,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缓解[2],一般不超过15分钟,若处理不当,抽搐时间长脑缺氧过久,则可引起脑损伤,智力障碍等后遗症,因此控制抽搐的同时并尽快恢复患儿的缺氧症状是急救关键[3]。高热惊厥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之间的婴幼儿,往往是婴幼儿在就诊或输液过程中出现抽搐后在门诊急救室抢救[4],笔者选取3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急救护理,观察组肩部垫高联合面罩吸氧,对照组平卧位联合面罩吸氧,对两组进行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或输液过程中出现抽搐抢救的30例高热惊厥婴幼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7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2.06±1.48)岁。对照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2.16±1.6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具体方法为:①取患儿平卧位,保持头偏向一侧,根据患儿的年龄给予面罩氧气吸入2~4L/min,松解衣领,及时清除患儿口鼻腔呕吐物和分泌物,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②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同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止惊对症支持治疗,准备好急救物品,如开口器,吸痰器和气管插管用物,同时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③预防外伤,将柔软棉物放在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已出牙患儿上下臼齿间垫牙垫,床边放置床挡,防止坠床。同时避免各种刺激,保持患儿安静。④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和瞳孔的变化,高热患儿及时遵医嘱予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肩部垫高处理,主要方法是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取包布叠成长宽约为15~20cm×8~10cm、厚3~5cm的方块布,将叠好的方块布垫于小儿肩部,取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可以使患儿气道充分打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根据患儿的年龄给予面罩氧气吸入2~4L/min,待患儿抽搐缓解,神志清醒,面色红润时可取掉肩部垫布,取舒适即可。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的抽搐持续时间、抽搐时的血氧饱和度以及患儿分别在抽搐后第2分钟与在第5分钟的平卧位血氧饱和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抽搐持续时间、抽搐时的血氧饱和度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抽搐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抽搐持续时间,观察组患儿抽搐时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抽搐时的血氧饱和度(P

2.2两组抽搐后第2分钟与在第5分钟的血氧饱和度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儿在抽搐后第2分钟的血氧饱和度明显比对照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高,观察组患儿在抽搐后第5分钟的血氧饱和度明显比对照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高(P

婴幼儿急救与处理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 脑瘫 缺氧缺血性脑病

婴幼儿高压氧(HBO)治疗是指在高于1个大气压的前提下给予婴幼儿吸入纯氧,促使其肺泡氧分压和血氧分压得到显著提升,以达到患儿全身细胞代谢得到改善和病变得到修复的目的。高压氧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1],对患有缺氧缺血性疾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但由于患儿处于透明的钢化玻璃氧舱内接受较长时间的封闭式治疗,大部分患儿会因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而哭闹不止,给医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人就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接诊的给予高压氧治疗的108例婴幼儿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接诊的108例婴幼儿中,男57例、女51例;年龄最小患儿仅出生15天,最大患儿3岁;患儿中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4例, 脑瘫患儿24例。

1.2氧舱的护理:确保氧舱清洁、实施定时消毒。护理人员应对氧舱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以防止患儿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对舱体内外均使用1:100的“8.4”消毒液实施全面清洁消毒工作,氧舱内保证无尘无水分。

1.3护理策略

1.3.1抓好入舱前环境、操作仪器和患儿的准备工作。①仪器选择中国船舱工业公司701所提供的氧宝牌YLC0.5/LA型医用婴儿氧舱;通过室内安装空调对氧舱内无空调设备情况进行恒温调节,确保温度在20~26℃范围内,室内禁止使用火炉、电暖气等取暖设施和禁止火种和手机的使用,同时保证氧舱清洁、无阳光直射和供氧及其他仪器能正常工作。②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的身体症状全面了解,若患儿有异常情况应暂缓入舱,同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和备好各种急救药品。③在准备患儿入舱前1小时给其进食并将其竖立后轻拍背部排出胃内积气,同时对患儿大小便排空、身体全面清洁等进行护理,更换衣服、尿片,禁止给患儿佩戴饰品和在肌肤上涂油等。患儿入舱内后,为防止患儿出现吸入呕吐物等意外情况,应将其头部适当抬高并偏向一侧或取身体右侧卧位,以便于护理人员的密切观测。

1.3.2密切观测患儿入舱中的升压、稳压和减压状况。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护理人员轻闭氧舱门,实施门缝洗舱并在3~5分钟后对氧流量进行调节,缓慢匀速地实施升压,升压速度不得高于每分钟0.01Mpa,避免因过快升压给患儿带来的不适症状,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测患儿呼吸频率、节律状况和各项生命体征。②当氧舱内氧气处于所需的治疗压力时,应马上实施小流量的稳压状态,保证舱内压力维持20~30分钟无变化,密切关注患儿情况,若患儿精神、面色和呼吸等出现异常状况,应立即采取对应急救措施。③减压中的护理:稳压20~30分钟后,开始减压,缓慢匀速减压,速度小于0.01Mpa每分钟,以免出现减压病,当氧舱的压力表及氧流量均降至“0”时方可开舱门。

1.3.3出舱后护理:患儿被抱出舱后,护理人员应立即擦干患儿身体汗水,及时更换衣物确保患儿身体暖和,同时观测患儿各项体征状况,察看有无精神和面色异常,有无呕吐、抽搐等症状,并作好详细观测记录。

1.4护理评判 自拟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的家长简易问卷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以打勾的形式进行答案判定。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比较满意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构成。

2 结果

经我院对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接诊的108例患儿实施了一系列的精心护理后,72例患儿一周后康复出院,24例患儿在2周后康复出院,2例患儿在30天内病症得到明显改善,未见1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家长总满意度为98.2%。患儿家长对护理评定调查情况,见表1.

3讨论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2],对施予高压氧治疗的患儿护理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过渡到全方位的护理模式,当前高压氧治疗手段已被临床高度评价,但其效果起决于治疗的及时性和坚持[3],所以在实施该手段时一定要作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本人根据临床实践认为对实施高压氧治疗的患儿护理时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确保氧舱清洁;入舱前充分准备;入舱中密切观测;出舱后精心护理。实践证明:我院对收诊的108例患儿实施了精心细致地护理工作后,家长满意度为98.2%,护理效果非常明显,该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昌慧,婴幼儿高压氧治疗中的心理护理[J].护理学报,2009,16(5):48~49

婴幼儿急救与处理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治疗

近年来,随着我国麻醉技术以及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逐渐向低龄化、低体重化发展。然而,由于低体重婴幼儿身体机能发育不健全,术后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1]。因此,加强术后监管与治疗,施行有效的防治手段减少死亡率,提高患儿身体康复速度已成为院方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治疗与监管,取得良好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低体重婴幼儿共30例,其中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3例,年龄2-28个月,平均15.4±2.6个月,体重2.4-11.3KG,平均6.84±1.9KG。30例患儿中先天性心脏病种类如表1所示。

经过入院检查后发现,4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出现肺动脉高压,2例肺动脉瓣狭窄患儿出现肺动脉高压,法洛氏四联症与房间隔缺损患儿出现肺动脉高压症状各3例,右室双出口与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出现肺动脉高压症状各1例。

1.2 方法

1.2.1观察患儿术后的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水平 手术结束后,患儿由于在手术期间接受组织间液再次吸收以及各类输液,体内血液被稀释,液体量出现基本饱和的状态,因此医护人员应适当减少输液量,加强利尿治疗,相关研究文章表明,低体重婴幼儿在手术后1-3天内,输液量应控制在正常值的1/2左右。[2]此外,在加强利尿、控制输液量的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监测患儿体内酸碱平衡状况以及电解质水平,防止患儿出现心律紊乱等并发症,使患儿术后能够维持稳定的身体状况。

1.2.2 观察患儿术后心肺功能状况 首先,医护人员应定期记录患儿术后的心率情况,保证患儿心率维持在120-150次/min;利用心电监护仪检查患儿是否出现心律异常,若发现异常问题,需要及时向值班医师汇报并解决;监控患儿体温以及血氧饱和度,保证患儿心脏功能的平稳。其次,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在手术后一般会出现痰量增多的情况,因此需要定时听诊患儿的呼气情况,通过气道湿化及拍背吸痰等做法防止痰迹阻塞气管。检查患儿血气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保证患儿呼吸平稳。当患儿自主呼吸功能恢复、心脏功能逐步稳定后,可以适当减少辅助呼吸次数,根据患儿身体恢复情况尽早撤除呼吸机。

2 结果

30例低体重患儿结束手术后,返回监护室进行监护,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儿术后的酸碱平衡、水电解质水平以及心肺功能状况。共有2例患儿死亡,其中1例患儿死于呼吸系统严重感染,1例患儿死于心肺功能严重不健全,病死率为6.67%,其余患儿术后恢复良好。

3 讨论

当前,由于低体重婴幼儿身体机能发育不健全,在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容易出现呼吸系统感染、心率失调等各类并发症[3],因此加强术后治疗与术后监管,认真观察患儿身体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帮助患儿身体恢复。在本文中,30例低体重患儿结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接受进一步的术后治疗,医护人员提前准备好监护仪、呼吸机、各种常用药和急救药,当患儿返回监护室后,第一时间连接好监护仪与呼吸机,检测并记录患儿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认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测量患儿四肢及皮肤温度,听诊患儿心脏与呼吸情况,放置微量泵、尿袋以及引流管,与手术医师积极交流,详细了解相关情况,根据医嘱配制药品,在术后治疗期间,每一名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都会被详细记录与处理。最终,共有2例患儿死亡,其中1例患儿死于呼吸系统严重感染,1例患儿死于心肺功能严重不健全,病死率为6.67%,其余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效果较为良好,说明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结束后,加强术后治疗与术后监管,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帮助患儿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徐卓明, 陈 玲.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治疗措施[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2, 23(5):404 -406.

婴幼儿急救与处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哮喘; 婴幼儿; 急性发作; 雾化吸入; 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72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1-0035-0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ha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s with acute asthma and the change of C-reactive protein(CRP) levels.Method:120 case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asthmatic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taken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inhalation therapy.Result:The nocturnal asthma score after 4 days,7 day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Asthma; Infants; Exacerbations; Inhalation; C-reactive protein

First-author’s address:Long’an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Long’an 532799,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21.017

婴幼儿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且哮喘急性发作时,经常继发细菌和病毒感染[1]。CRP反应蛋白是极为敏感的炎症及组织损伤的标志性物质。国内外研究证实,CRP具有调节炎症过程和防御感染性疾病的作用[2]。雾化吸入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控制婴幼儿哮喘发作的重要手段。为了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及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对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样本为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诊断标准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的诊断标准[1]。观察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2~36个月,平均(23.16±6.15)个月。每年发作最多7次,最少3次,平均3.5次。对照组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3~35个月,平均(21.24±5.34)个月。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抗感染、静脉使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l(含布地奈德液0.5 mg,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出品),沙丁氨醇混悬液0.25 ml(含沙丁氨醇1.25 mg,葛兰素史克集团公司出品),异丙托溴铵混悬液0.5 ml(含异丙托溴铵125 μg,勃林格殷格翰国际公司出品),生理盐水1 ml由空气压缩泵(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出品)吸入,2次/d,5~1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4、7 d后夜间哮喘评分;两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观察组血液指标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夜间哮喘评分比较

治疗4 d后观察组患儿夜间哮喘评分低于对照组(t=2.8353,P

2.2 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喘憋缓解、咳嗽消失、肺部体征消失、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吸入疗法是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首选的给药方法。布地奈德(Budesonide in halation,BI)是一种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它是唯一可以用于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其局部抗炎作用是丙酸倍氯米松的1.5倍[3-4],不仅具有抑制组织中细胞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合成和释放的作用,而且可使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尤其是黏膜上的肥大细胞显著减少,并通过对血液循环中的T淋巴细胞的再分配作用,使这两种细胞由血液进入其他部位,而在血循环中的数量明显减少[5-6]。沙丁胺醇是β2受体激动剂,主要是通过激活呼吸道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磷腺苷含量、游离Ca2+减少,具有最强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异丙托溴铵是M胆碱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转出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抑制反射性支气管收缩,从而减轻气管阻塞。

C反应蛋白作为一急性期时相反应蛋白,为非特异性的急性期反应指标,在细菌感染、组织损伤、免疫反应和炎症、烟雾粉尘等刺激下,血清或血浆中含量明显增加。正常健康人的CRP值非常低,当细菌感染、组织损伤或手术后,几小时内,CRP分泌增加,24~48 h达高峰期,常用于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临床监测哮喘患儿尤其是急性发作期患儿的血清CRP水平及动态变化,有助于及时判断哮喘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指导临床用药及观察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SaO2,血清hs-CRP定量检查可作为病情观察及指导治疗的一项指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2(1):3.

[2]何宏贵.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0):1213-1214.

[3]郭惠婿,洪先欧.不同剂量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和分析,2010,10(6):535-536.

[4]江从春,郑雪荣,蓝栋.普米克令舒、干扰素、万托林联合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7):127-128.

[5]鲍一笑,李京阳.从Badger研究探讨儿童哮喘的最佳方案//呼吸新视野2012v一w[CD],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2:12-14.

婴幼儿急救与处理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婴幼儿;重症肺炎;低钠血症

婴幼儿重症肺炎并低钠血症在儿科急救中较为常见,但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较易被原发病的症状所掩盖而被忽视,由于不少医生缺少对本病的认识,极易出现漏诊、误治。本文对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低钠血症6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断均符合全国儿科重症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30例;1-6个月38例,――1岁18例,――3岁12例。发病季节:1-3月份26例,4-6月份8例,7-9月份10例,10-12月份24例。

1.2 临床表现 循环不良,面色灰暗,苍白12例,四肢厥冷2例,体温不升10例,皮肤花斑2例,尿少10例,脱水症12例,精神萎靡32例,烦躁9例,惊厥6例,呼吸不整20例,神志不清10例,嗜睡12例,四肢肌张力低下12例,膝反射减弱7例,心音低25例,腹胀12例,肠鸣音减弱8例,肝肿大26例。

1.3 合并症 合并心衰25例,呼吸衰竭18例,中毒性脑病6例,中毒性肠麻痹12例,先心病6例,胃肠功能障碍6例,感染性休克2例,营养不良10例,腹泻10例。

1.4 实验室检查 本组病例入院后血清钠测定值均低于130mmol/l,最低115mmol/l,其中115-125mmol/l 23例,121-130mmol/l 45例。其中,血钾小于3.5mmol/l 22例,血钙小于2.0mmol/l 15例,血氯化物偏低26例,正常42例。

1.5 治疗 本组病例入院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其他合并症基础上予补纳治疗:1、重度低钠血症即血钠小于120mmol/l,尤其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选用3%氯化钠注射液6-12ml/kg.次静滴,当血钠水平大于125mmol/l时,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2、轻度低钠血症即血钠120-130mmol/l,缓慢滴入生理盐水,一般24-48小时纠正。3、伴有酸中毒、低钙、低钾、低氯时,在补钠同时予补钙补钾处理,在失代偿性酸中毒时宜补充1.4%碳酸氢钠,滴入氯化钠量相应减少。4、严重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应用盐水的同时严格限制水的摄入,应用利尿剂、脱水剂、止惊等对症处理[1]。

2、 结果 经过上述治疗后低钠症状好转,最短3小时,最长3天,大多在24小时内纠正,本组治愈58例,4例死亡,2例为先心病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为营养不良、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为中毒性脑病死亡,自动出院6例。

3、 讨论

3.1 病因和发病机理:重症肺炎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较复杂,目前大多认为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钠摄入不足:因肺炎病程长,病情严重,常有进食少或不能进食或因呕吐、腹泻及利尿剂应用使排钠增多。合并营养不良,腹泻的患儿更易出现低钠血症。本组病例中有营养不良10例,腹泻10例。②因低氧血症致钠泵功能失调,使钠离子向细胞内弥散,造成低钠血症。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增加,重症肺炎时缺氧、肺动脉高压等导致心房肽释放入血,继发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或反射性使下丘脑-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异常,导致水钠潴留。④医源性因素,包括重症肺炎易出现心力衰竭,过分限钠摄入、输低渗液体或大量应用利尿剂等。

3.2 临床表现:钠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其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容量和渗透压,保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低钠血症时,由于细胞外液低钠,形成低渗状态,水分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内水肿及细胞外液量减少,以致出现颅内压升高,循环不良、浮肿,肝脏进行性增大,神经肌肉兴奋性低下等症状。低钠血症临床症状的轻重有赖于血清钠的浓度和低钠血症发生的速度。早期症状表现为非特异性,在婴幼儿不易被察觉,血钠浓度为115-125mmol/l时,临床可有恶心、头痛、软弱、淡漠、抽搐等若不及时治疗,血钠小于115mmol/l时,会出现晕厥、昏迷甚至死亡,应当指出重症肺炎某些合并症的症状与低钠血症较相似,有时临床难以鉴别,所以,重症肺炎应常规检查血清电解质,以免延误诊治。

3.3 治疗原则:治疗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血清钠测定值具体分析,综合治疗。本组重症肺炎并低钠血症通过补钠及其他综合治疗,神萎、双眼凝视、抽搐、呕吐、肌张力减低等症状均2-3天好转或消失,与袁玉英[2]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婴幼儿重症肺炎并低钠血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除肺部受累外,多系统多器官也受累,使临床表现多样性,而低血钠症状常被认为是重症肺炎本身症状,而且,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病情变化快,而且凶险,死亡率高[3],因此,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在治疗重症肺炎的过程中,出现用原发病不能解释的临床表现时,及时做电解质测定,若血钠小于130mmol/l时即可确诊,但应注意与其他并发症的鉴别,做到早诊早治,才能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4]。

参考文献

[1] 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8):206.

[2] 袁玉英.小儿重症肺炎并发低钠血症36例[J].江苏医药杂志,2000,26(8):66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