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历史学科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们越来越感觉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要想提高学生们的历史成绩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思考,去分析,只有具备了思维能力这把钥匙,学生才能把历史学好,学透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一、教师要意识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足以可见,思维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而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教师就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播着,更应是学生的潜能、素质和能力的培育者,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越到位,学生的逻辑及思维能力就会发展的越快,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和领悟、自学能力就越强,且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判断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一名传道授业的解惑者,就应该意识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二、要讲究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层次并讲究方法的。历史教学中,至于对那些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历史史实、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的变迁和多样性的探究,是最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那么在探究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呢?
1.让学生养成灵活的思维方式。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能否灵活运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维方向。思维方向正确。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达到问题的实质,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做题速度,做题质量。
2.教学中要积极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生的智慧和能力的增强,都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讲知识,积极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途径。例如,在讲基本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顺向思维,对历史发展的进程做出一个表格,非常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个别情况最好能辅之历史故事来结合记忆,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讲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和归纳总结时,要培养学生使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甚至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转换的能力,以更好的掌握知识结构。
三、在探究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从全新的视角,增加大量历史材料,辅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挖掘其有效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最后总结归纳出所学知识点。其实这些步骤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过程。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要仔细分析并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进行探讨和研究。
众所周知,疑问是思维的前提。只有学生产生了疑问,才会激发他们的思维的动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设疑并展开课堂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但是教师要掌握思维培养的“度”。不及会达不到思维的目的,过及就会失去思维培养的意义。例如,我在梳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这个知识点时,就启发学生思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学生有的从政治上来回答,有的从经济上来回答,有的木事上来回答,但很少有同学能从外交和文化上来回答,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让同学们组成互助组来自由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交流。最后得出了答案。这就从很大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全方位思维能力。
其实,思维能力就是在讨论中、参与中培养起来的。有的高中学生觉得自己成熟了,不好意思像初中生那样“初生牛犊不怕虎”地敢于发言,敢于展示自己。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敢说、敢讲,学生才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四、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成功的一半。”那么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首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和保障。例提纲挈领的找材料或课本的重点语句,文段的首句或结句往往是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或是文段的纲;阅读时不要放弃或忽视重点词汇,这些词汇有事恰恰就是题意的暗示,要仔细研读。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历史学是人类传承的根本学科,由于其特殊性而广受关注。但是关于这一门学科的授课至今还不算做得很好,很多老师只会搬读课本,而致学生失去对历史的兴趣,甚至根本记不住,这样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现代人连朝代都分不清了,思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本文就这一现象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一定研究,围绕这一论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表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历史经过一定的沉淀,时间的冲刷,已经越来越淡出我们的视线,只有把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赋予其新的活力,能被大众接收。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带领很重要,一个饱含感情、贯古通今、幽默生动的课堂是很多学生想要的,也是历史教学中必须具备的。怎么把陈年的历史用现代的形式表达出来,继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老师,首先应该做的是吸引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结合时事、当下的政治环境等社会信息,运用历史的观点讲述、评价,从而引出讲课的主题,带引学生从课堂中运用历史的思维模式去看待当今的社会现象,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能培养其借古鉴今的能力,使其印象深刻,从理解中牢记历史。
另外,课堂上一些必要的讨论也是提起学生兴趣的另一方法。但是,这里的讨论并非是对课本历史大事的讨论,而是跟历史相似的时事热点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观点,然后切入历史的话题展开讲课。学生在经过讨论之后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根据得到的信息反馈到课堂,增加师生的互动,让学生觉得历史课堂是一种探索,增加其思考的频率。
二、合理指导学生阅读思考
学生对历史的阅读大多数停留在背诵的阶段,很少有到达深入思考研究的层面,这样既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也会使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产生负重感,认为这是累人的背诵活。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阅读能力,适当指导学生应首先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对历史的理解才能把历史当作一门真正的学科,领会到其真正的社会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组织归纳书本内容,即用自己的话讲历史。概括能力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开始,要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学会概括。另外也可让学生尝试讲课,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形成良性竞争,给了学生表现的机会,突破老师一人讲课的模式。这样的形式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其首先对书本所讲做了一定了解,通过讲解加深,最后老师总结,锻炼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的重视以及因材施教
教师通过日常对学生的观察,结合学生自身素质,对不同的学生尽量做到个体差异教学,综合全体学生的水平进行总体上的思维能力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及时指导能够很好地发掘学生的能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很多学校因为教学的压力、升学率等原因,要求老师限时完成课程教学,而老师也迫于压力没有很多的时间去对每个学生进行教导,只能大致上完成教学。在对于学生总体教学的过程中其实也可以发现个体的差异,老师更应该细心留意,做到口到心到,积极教学。
四、利用历史材料发散思维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世界史都有大量的史料史实,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如越王卧薪尝胆、岳飞背刺精忠报国等故事,可以运用材料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他们对材料进行讨论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惯性思维。在这个过程,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结合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一切,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理解分析材料,从而发散到历史学的社会作用。
同时,要主张学生学会反面思考,即从教材的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尝试站到对立面去重新认识史实,这一做法往往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有趣事情发生。学生的观点由此也能得到提升,不再停留在书本的层面上,让历史真正为现实服务,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善用历史。
老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沿着一个中心展开思考联想,而辐合思维刚巧相反,是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对各种思考想象结果加以理解分析,最后得出最佳结果的思维过程。老师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思维的收合,避免学生天马行空最终回不到现实。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相象力则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由此可见,想象的重要性。而对于历史这一个学科来说,最需要和最缺乏的都是想象,因为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世界里,我们读史,但是不加以想象是无法在脑中形成体系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囫囵吞枣,水过鸭背,不知所云。之所以缺乏,原因也很简单,历史对于我们后人来说,简单地说就是一纸文字,要能通过文字想象刻画当时的情景情节,了解事件当中的情感恩怨、来龙去脉其实并不容易,所以想象力固然是缺乏的。这里面就很考验老师了,想象力各人不同,甚至老师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想象力,这就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就需要借助一些图片、电影、古诗词、歌曲等比较实在的形式结合文字,由老师带领学生通过文字对历史进行描绘讲述,完成想象到创造的过程。
【结语】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决定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高低。只有做好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才能引导其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现象,才能从学校的学习回归到真实的生活当中。在往后的社会工作里,一个人也需要利用史学的观点去看待社会问题、工作上的问题等等,可以说,这是对于学生一生的影响,举足轻重。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历史教学 开放性思维 新课程
一、引言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的要求使得初中的历史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背书式教学,而应该在传输知识的基础上,更注意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二、历史教学中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传统的历史教育主要是对历史知识的传授、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和思想认识教育上,教材被等同于教科书。在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教科书被视为金科玉律,教师向学生讲述的历史实际上是历史教科书的历史;教师对学生学习历史的要求,主要也是历史教科书的要求;历史考试的答案,其实也是历史教科书的字句。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只是简单的单向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则很难体现,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丧失。
新型的教学观要求打破学科学习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传统观念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生和探究的兴趣,而且还开拓了他们的思维和视野,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也更加多样。新型的教学观要求打破学科学习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三、历史教学中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策略
“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并不是像教科书中为了教学方便而一课课的分节分章的,历史是一个连续的相互联系的过程,历史课的内容在看似不同的章节中有着属于历史的内在的关系,历史课程本来就应该是开放的。传统教学割断了这种天然的联系,把历史教学弄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大大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改变。那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该怎样进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呢?
1.在历史课的教学内容上进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并非静止,也不是由一个个片段所组成。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对教科书显得过于重视甚至是局限于教科书了,学生往往是照搬教科书上的观点和结论,不能真正的思考和形成自己的观点。其实,学习历史的教材应该更加广阔,而不应仅仅是教科书。“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包括了教科书、其他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其他用于教学活动的资源(如周围的自然环境、现实等),其中教科书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在更广阔的意义上,教材还应包括教师本身。
为了更好地培养开放性思维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历史理论基础,还要有很强的历史知识的组合能力。学生学习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学习的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可以对历史知识的讲解更加的清晰明了,并且,教师的开放性教学也是对学生开放性思维培养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学带着知识的整合和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出现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历史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可以把学生也从教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勇于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甚至对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质疑。
更新观念,摆脱教科书的束缚,不仅使教师的授课显得更加生动和易懂,而且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有所提高。在教学中,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形成学生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思考的能力明显加强,有效减少了人云亦云的局面。
2.在历史课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历史知识的分析,只是教给学生的只是一些枯燥的历史史实,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灌输。而学生在学习上,则存在着情绪化的对课程产生厌倦情绪和为了成绩只好拼命背书并存的状况。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的。
教师在更新了观念,解放了对教材的过度依赖并且具有了开放性思维的教学内容以后,还要具有开放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否则,就会出现课堂气氛虽然高涨,大家的热情都很高,但是却只是以“听故事”的热情开始和结束的,学生只记住了故事而忘记了思考和分析。从“灌鸭式”教学到“故事会”式的教学,其实是从一个单纯的知识的传授的一个极端到课堂气氛活跃的另一个极端。这两种教学方式都不是成功的历史教学。
在历史的教学中,知识还是要传授的,但是却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重要的是对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不同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参与,避免他们只在“听故事”,而忘记了去思考。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怎样评价历史人物才能做到客观公正等,以激励他们去思考。此外,还可以提出一些更具广泛意识、更具穿透力和挑战性的问题。
3.在历史课的教学实践上进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历史教学对教学实践并不是很重视,因为历史教学所占用的教学时间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来要少很多,并且历史课更多的是一门关于思考的课程,似乎与实践离得有点远。但是,要进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的实践其实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引入实践的内容可以更好地进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在历史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图书馆,走向更大的知识的海洋,指导学生如何就自己的问题寻找资料。(2)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功能,让学生在亲身体会中感受历史。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热爱,现有实物的感触还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开放性的思维。(3)可以用一些较有争议的话题采用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寻找资料和思考。在辩论中,由于场面的激烈,学生更容易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才论辩能力。(4)可以开展学史作文和写作小论文的活动,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理解和掌控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学的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目前也有不少的见解和研究。但是,教学任务面对的是很多具有不确定性的学生,任何方法和概念都难以指导全部,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依旧是一个需要大家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理贤.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思考[B].甘肃教育,2008,(1B):45
[2]霍永昶.转变观念,推进历史课程教学改革[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4):91-9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36-02
当前,史料教学已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注重史料教学,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除要完成传授历史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这两大任务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史料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历史思维活动提供具体的思维材料,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思考、理解、探究、合作的平台。对史料的解读、思考、分析和比较,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起因、历史现象和历史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学会将史料和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解决问题。大量详实、生动、直观、形象的历史资料不但可以使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记忆缺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等。因此,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有史料教学的意识,掌握史料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那么,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在此,笔者介绍一些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一、遵循选择史料的五个原则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史料,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在史料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以下五个选择史料的原则:第一,严谨性原则。筛选和运用史料应力求谨慎、真实。文字类的史料应尽可能出自于原典,要注意史料本身的典型性,并顾及上下文及全文的整体。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第一要义,如果学生依据有问题的史料、有缺陷的史料、非典型的材料进行分析,就会以偏概全,无法做到“论从史出”。第二,目的性原则。史料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史料的选择应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解决疑点。第三,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有趣的史料,如用故事、漫画等形式表现的史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四,多样性原则。在历史课堂上最常用的史料主要有三大类:文字史料、图片史料、音频史料。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种类的史料。第五,适度性原则。史料的数量、长短要合理。文字史料要短小精悍,较长的文字史料最好加上配音;图片史料一次性不宜超过4幅;视频史料不宜超过3段,时长应控制在3分钟以内。
二、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会读、读懂、读透史料。这是史料教学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得比较多的是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和表格材料等。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史料,要明确告知学生:一次读不懂的,就反复多读几遍,并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史料的关键词和中心句,明确其与课本中的哪些历史事件有关。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以所学课本知识为依托,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意思,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例如,教学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材中出现了以下史料:“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江南”“国盛”等,再让学生从“地广野丰”“稔”等字词分析理解江南地区的物产丰富和丰收气象,从而得出“南朝时候,江南地区进一步得到开发,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江南地区已十分富饶”这一结论。
其次,教师应精心设计材料练习题。教师要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补充课内(外)史料组织练习和训练。通过练习和训练,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使其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教师所设计的练习题要做到小、巧、新,要考虑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也要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纵观近年来广西各地的中考题,涉及史料的主要包括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选择题可考查学生记忆知识、获取信息、理解、比较等能力,材料解析题则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运用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例如,教学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史料选择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位唐朝官员的话:“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这反映唐代选拔人才实行了(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这道选择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古代的“禅让制”“世袭制”等体制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
史料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形成的一定的历史素养。为此,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实现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升华,这其实也是历史教学的最终落脚点。
例如,教学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教师可以引用这样一段史料: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复兴之路》解说词
根据上述史料,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设问,最后再把问题升华,让学生从史料中得到感悟、认识。具体问题设计如下:(1)“109年沧桑巨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在什么时候结束?哪些民族英雄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2)请你用史实说明材料中的“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感悟?
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渴望获得或了解历史知识,从而对历史学习产生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历史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者积极学习历史的催化剂,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而易见,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其重要性。
一、有利于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等。一个课堂离不开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唱“独角戏”,学生的任务只是“听”“写”,被动接收教师传送的信息。这就使学生丧失学习历史的趣味性,学生自然对历史课堂感到索然无味,这样一来,就难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更有甚者,学生在初中上了三年历史课,却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何谈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于是在素质教育中我们力求摆托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提倡自主性学习。学生对于自己有兴趣的科目,自然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使学生由“教师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可以说,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的重要性。然而传统教育中容易使学生产生习惯性思维或说思维定式,“画地为牢”。创新思维就是要跳出这个“牢”的范围,其显著的特点是相异性、差异性,简单地说就是跟别人的想法或意见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就历史学科来说,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某一历史问题提出新颖的见解、看法等并能够揭示其本质。
创新思维是缘于学生学习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可以说兴趣是开启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学生探索问题、发现新问题。人类历史如此之长,历史积淀如此丰富,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和观点来看待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健全人格是指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等各方面要达到统一、平衡、协调的状态,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其主要特征有:第一,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但也不避讳自己的缺点。面对生活,乐观、真诚,即使在认识到自己存在缺点时或遇到挫折身处困境时仍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二,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人格者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能够有效地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同时也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第三,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格健全的人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自主、自信、自强。第四,人格健全者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养成健全的人格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当今各国进行的教育课程改革说到底都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在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育。因为素质教育说到底还是培养具有什么样人格的人。”我们经常说教书育人,教育的目的必须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而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形成和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而在对历史知识的探索中,特别是对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学习当中,那些优秀历史人物的精神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以人格养人格,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四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2]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苏)苏霍姆林斯基著,刘伦振译.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1).
[4]聂秀娟.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历史教学问题,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