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俗习惯与健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千百年来保留、继承下来的传统,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礼仪、喜庆、丧失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只有彼此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才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育很有必要。
本课的教学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二是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第二部分是通过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事例,向学生进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教法建议
1、三年级学生对“民族”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教学是不要纠缠这个问题,只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就可以了。另外,为了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同学的知识面,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侧重讲尊重本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果遇到外国人也同样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
3、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去尊重周围不同民族同学和邻居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出示56各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对,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里住着56各民族,有着12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板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异。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住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也就是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风俗习惯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过度:各民族的这些风俗习惯沿袭了一代又一代,它寄托着各族人民良好的祝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呢?我们来看看是怎样做的。
(放课文录音故事,看课文)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以身作则,身着傣族服装参加泼水节,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还教育其他干部也要这样做。)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挡水?
(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警卫员担心他的健康,就张开雨伞去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总理让警卫员把伞收起来。因为认为用伞挡水是对傣族人民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说明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小结:傣族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民族,深切地爱着各族人民,各族人民也深切地爱着自己国家的总理。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使国家富强、昌盛。
板书:尊重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知道的说一些,不强求)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在38号楼里》的录音故事)
3、从《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小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友谊,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康。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把位同学分别拿出苗、彝、回、藏、维吾尔、壮、蒙古、朝鲜小朋友的图片,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并贴在黑板上组成半圆,正中间留一个空挡。)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引导:对他们的衣着不指手画脚、不窃笑;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与各民族小朋友团结友爱。)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六名同学在中队研究会上讨论关于新年包饺子包什么馅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提问:他们谁做的对?为什么?
小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所以作为我们汉族的小朋友,要与各族小朋友心连心,手拉手,共创一个美好的乐园。
(把汉族小朋友的图片贴在空档处,就拉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圆。)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民族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有着特殊的感情。既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幸福,大家齐唱《大中国》来结束我们这堂课。
板书设计:
尊重
(56个民族照片)
我们是个饿多民族的国家
风俗习惯
探究活动
1、了解你周围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将他们的风俗习惯记录下来。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F7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领域随之扩展延伸,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交流合作逐渐紧密。与此同时,国际商务谈判活动次数增加、层次提升,在促进国际商务活动顺利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商务谈判的形式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也异常丰富,例如可视电话交流、电子商务沟通等,但是通常采用的仍然是面对面的国际商务谈判,直接磋商、会谈更被广大商务人士所接受。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别地区的商务人士对于文化的理解大相径庭,在双方围绕商业利益争论的同时,文化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1.行为习惯因素分析。行为习惯是文化因素在国际谈判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众所周知,西方人在与人交流交往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空间距离因素,特别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更要重视此类文化习惯。到西方人办公室从事商务谈判时,要特别关注房门的敞开与否,西方人认为私人空间神圣不可侵犯,敞开意味邀请,敲门表示尊重。除非商务情况十分紧急,否则晚上九点以后一般不会通电话。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要注意交流距离,显示出双方社会身份。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时间安排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北美、欧洲等地更加注重在单一时间的利用,而中东、拉美等地则更加注重一时多用。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时间观念非常强,不仅严格遵守约定,而且在谈判过程中直奔主题,决不拖泥带水。有的国家则崇尚通过商务谈判建立个人之间良好的交往关系,国际商务谈判时间相应拉长。这些不同文化因素作用下的行为习惯,值得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高度重视。
2.价值观念因素分析。价值观念被认为是国际商务谈判中最大的文化因素。可以说,价值观念直接决定商务人士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西方人更加崇尚双方平等协商,习惯于实现“双赢”,共同获得最大的商务收益。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西方人更多的使用理性思维方式,多喜欢用事例证明,用数据说话,已达到让对方心服口服的目的。对于我国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已经逐渐向国际化方式靠拢。但是,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仍然是根深蒂固,因此需要在国际商务谈判的实际过程中加以完善。
3.风俗习惯因素分析。尽管国际商务谈判发展到今天,风俗习惯已经开始逐渐被国际惯例所替代,但是发自内心的对宗教、居住地等因素的崇拜,风俗习惯因素仍然是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许多国家风俗习惯已经融入国际交往和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了,例如美国人对“13”这个数字特别反感,有的国家不用左手传递东西等。中国在融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中,也面临不断提升国际适应能力的问题,其中中国具有更多的文化因素影响着国际商务谈判。
二、文化因素促进国际商务谈判成功的对策建议
1.坚持尊重对方的原则。不论经济全球化如何深入发展,不论双方的文化背景有多大差异,尊重始终应该摆在国际商务谈判的首要位置。同时,随之各地文化融入的加深,商务活动的频繁往来,双方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因素都显示出更理性的态度。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文化的意识,客观理解对方的文化因素,充分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和,坚决摒弃站在自身的利益和文化的角度审视对方。
2.坚持互相宽容的原则。古人云,合则两益。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以和为贵,这就要求我们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坚持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对于分歧要充分,不能纠缠个别现象和别人观点。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遇到坚持文化准则的现象,要始终保持冷静,决不能妄加评论对方的文化要素。坚决纠正文化偏见,不能以自己的文化标准作为国际谈判的准则。应尽快培养和运用“入境问禁、入乡随俗”的良好国际商务谈判习惯,充分尊重对方风俗习惯的生产生活方式、礼仪习俗信仰等文化要素。
3.坚持有效沟通的原则。有效的沟通是确保国际商务谈判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会产生许多的文化观点或者风俗习惯的碰撞,对于这种碰撞要正确理解、理性看待,不能一味的躲避和掩盖。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达到国际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在语言障碍方面,尽可能选择大家都比较理解和通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慎重选择商务翻译人员,能够明确了解双方语言文化背景,确保翻译过程有效顺畅。
4.坚持灵活多样的原则。尽管具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要素和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但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要在坚持国际惯例的同时,全面做好谈判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在遇到具体棘手问题积极大胆采取灵活的、审慎的、变通的谈判技巧和方法,及时化解各种因为文化要素差异而产生的各种洽谈问题。国际商务活动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着眼长远发展的可持续商务活动。要高度重视商务谈判之后的沟通交流各种,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采取相应的沟通机制。
三、结语
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深入,在开展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中,只有灵活有效掌握好对方的文化要素,并积极将文化要素转化为国际商务谈判的优势,才能够获得国际商务谈判的最终成功,促使国际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求.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资本市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粱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刘昕.对外商务谈判勿忘文化差异[J].中国经贸导刊,2001.
[4]王正元.国际商务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5]吴云娣.国际商务谈判[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
[6]刘莉芳.文化著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7]张晓辉.国际商国谈判中的禁忌[J].商业研究,2006.
关于少数民族对婚姻法变通这一规定,应该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该法规定在少数民族密集地,省市地区和人民政府,必须按照少数民族婚姻法的具体状况,对本法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变通。随着婚姻法的不断改革,后来的一些法律法规,婚姻法也开始确定在民族地区内实施变通。近年,我国共建立了多个民族自治区、自治县和自治州等,其中有1/3的地区已经将婚姻法做了新的变通。婚姻法的多次变通,也使得国家婚姻法的各项规章制度越发完善,从而受益于更多需要被婚姻法保护的人群。
一、变通在民族地区婚姻法中的应用
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谓变通,就是在保持基本原则的同时,要打破常规,放眼看待一些事物。变通是理性的认识,是根据具体的目标,通过合理的变通达到所预期的效果。我们国家民族地区在婚姻法的变通上,应该依据当地民族的各种政治文化等进行必要的变通,只有这样的法律才能更好的适用于各民族和地区。我国婚姻法的种种条例规定,虽然在婚姻法开始实施时就确立了它的基本原则,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能同时应用在人民的现实生活中,白纸黑字没错,可是与彻底的实施通用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没有真正实现婚姻法带来的改变和革新。传统老套的婚姻家庭观念,仍然存在于这些民族和地区,甚至会越来越明显。所有的规定在出台以后,都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过渡,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效果,婚姻法的变通实施的过程,也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国家对民族地区婚姻法变通的这一规定,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和依据,也具有比较深刻的意义。我国是人口大国,地域辽阔,有着56个民族和诸多的民族自治地,因此,针对于民族和地区的法律变通,是相当必要的。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和宝贵的传统文化,民族地区的变通,就起到了维护少数民族自身特点的作用。这种特点主要是关于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更多的是关于人民婚姻和家庭方面的风俗。所以,婚姻法是我国现行法律中变通次数最多的法律,就是为了能全方面的维护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
二、关于民族地区婚姻法变通的法理可行性思考
民族地区的婚姻法变通主要依据几个方面来完成:
(一)婚姻法的变通要有哲学依据
凡事都有一定的共性,做任何事情的同时,都应该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体现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中心思想。然而我国的婚姻法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是根据当时社会的特点和汉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共同制定的,而对于少数民族的种种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社会发展等不能详细考虑,因为某些内容根本不适应少数民族应有的特点。所以,我国婚姻法在变通时,首先考虑到的是民族地区的风俗人情等特点。
(二)婚姻法的变通要有法理依据
法律是衡量人类道德标准的唯一手段,法律是最公平公正的,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群分散广,要想做到人人平等,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来说,更是不可能完全公平,我国少数民族大都集中在偏远、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的闭塞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公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思想较为薄弱,对于传统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意识等,长时间的保留,而这些传统的东西会严重的阻碍公民接受和适应国家法律。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法律变通上,也一再追求实质平等,尽可能的使少数民族公民与汉族公民享受平等的权力。
(三)婚姻法的变通有法律依据
国家宪法和法律明确的规定,民族享有婚姻立法的权力。民族地区还可以根据地方情况执行法律,民族地区的法律变通也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这些法律的规定,足以证明我们国家法律的变通是受法律和行政法规所保护的,这些法律和宪法的名门规定都是婚姻法变通的主要依据。婚姻法变通还来自于自治权。自治与他治不同的是,制定团体章程不是通过不相干的外人,而是由团体内部的成员根据本质来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民族自治机关还可以根据一些相关法律规定权限来充分行使自治权。自治区是国家法定的,为保障少数民族、行政区实现平等而制定的有利措施。法律变通权也是自治权的重要部分和核心内容,法律变通权是通过自治权产生的,法律所赋予自治机关的权力就是变通,这是与地方机关不同的一个标志。民族地区在婚姻法上的变通,也有着其漫长的发展过程,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众人平等。
三、婚姻法变通的部分变通规定
我国婚姻法的变通除了那些重要规定外,还有一些相关的变通规定。
(一)关于男女结婚年龄的变通
我国最早的婚姻法曾规定的法定试婚年龄是男20岁,女18岁,那时的经济文化水平都还相对落后,人民群众对于这种规定的接受能力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后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和计划生育工作等;再者考虑到自然因素和农村实际情况,不适合将法定试婚年龄提的太高,所以规定了男22岁,女20岁。但在很多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还存在着早婚私婚等现象,这就是残留在部分民族地区的传统婚姻习俗。要想婚姻法实施在民族地区内,必须做出变通。在少数民族婚姻法的变通规定中,只有一个地区还坚守着男22女20的规定,其
转贴于
他多数民族地区已经将婚姻法变通为:男20岁,女18岁。但由于使用面不同,很多都用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部分偏远县城等。
(二)是关于不准近亲成婚的变通
所谓近亲结婚,就是指具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两个男女不可成婚。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偏远、人口稀少的山区或边疆地区,交通不便,使得人接触外界的能力有限,通婚的范围也就特别的小,很多民族就规定只与本民族的异性成婚,导致了近亲结婚的人数居多,有的地方更是有表兄妹成亲的习惯。后来,很多民族自治地方在近亲结婚上做了变通规定,像内蒙古、贵州苗族、甘肃某自治县等地方,就明确的规定不可近亲结婚,而且有的提倡四代或七代内旁系血亲不能结婚,回族更是推迟时间执行本规定的。这些例子就是根据少数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来完成婚姻法的变通。
(三)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和变通
国家发展到今天,人名的文化素质也都在随之提高,国家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但对于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国家也有不同的政策规定,有关的区域自治法就规定,民族自治机关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制定实行适合于本民族或自治区的规章制度。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关于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也是党和国家比较重视的人口政策问题。各少数民族有其各自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包括不同的信仰和文化,要想形成统一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有一定困难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国家采取的相关措施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的对待,民族人口不足千万的可以生二胎或三胎,个别地区和人口实在较少的民族地区,可以生育四胎或是不限制生育问题。这样的方针策略,既照顾到国家的利益,又照顾到各民族特点,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四、婚姻法变通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我国现行的关于民族地区婚姻法的变通,很好的维护了少数民族和地区的婚姻问题,公平的对待每一个民族地区和每一个公民,56个民族真正是一家,坚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实现全民统一。少数名族在我国人口非常少,并且其风俗习惯等都独具特色,然而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正是代表一个民族的宝贵历史遗产,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一点点积累发展而成的,具有深刻的意义。说到风俗习惯,就不得不想到文化,文化既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特点,也是一个民族最优良的传统美德,文化是最具民族尊严和价值的产物,每一种文化,都应该被世人保存和尊重,发展文化也是每个民族地区所特有的权利,是整个国家整个人类都为之崇拜的。而实行民族地区婚姻法的变通,必须遵循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人文特点,在不破坏其特色的基础上实行必要的变通措施,变通后的婚姻法能真正受益于每一个民族地区的公民,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很多民族和地区具有不同于汉族的传统习惯,尤其是在婚姻方面,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一个重要问题,婚姻法就是维系一个家庭和谐关系的有利保障,只有民族地区在婚姻法上做好变通规定,为了更好的维护每一个人民群众婚姻关系。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依据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风俗习惯,在婚姻法上做出相关的变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结语
一、凉山彝族寄宿制学生的管理与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因为民族思想和民族习惯等原因,彝族寄宿制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入住校园的寄宿制学生都是来自边远贫困山村的孩子,所以远离父母和亲人,来到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县城独自求学和生活的他们,首先缺乏的是亲人关爱、教育、管束和引导。一方面,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到完全陌生之地,他们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失去了兄弟姐妹的关心,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生活,住在学校他们,想家、想亲人无法安心于学习。同时另一方面,缺乏父母管教的他们,面对贫富差距、面对新环境里的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对新的读书无用论,他们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勤劳淳朴善良的本性。他们犹如脱缰的野马,恣意妄为。他们任意破坏校规校纪,把老师的话当作耳旁风;他们经常外出上网,夜不归宿,甚至聚众赌博;他们不知勤俭节约,吃穿上互相攀比。
原本就缺乏家庭教育的他们,再加上他们受一些不良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彝族寄宿制学生抽烟、酗酒、打群架现象特别严重。究其原因,他们主要受彝族传统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凉山彝族尽管受到了历史上多种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由于凉山长期处于封闭和奴隶社会制度。即使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这种飞跨世纪的历史变革也必然使凉山彝族保留着历史的胎迹,并且完整地保持着其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风俗习惯。
1、就拿抽烟来说,凉山彝族人普遍都喜欢种植兰花烟,认为兰花烟具有消毒、杀虫的功效,有创伤或被蚊虫叮咬时可以用兰花烟消炎、杀菌、止痛和驱赶蚊虫毒蛇。所以无论彝族的男女都喜欢吸兰花烟,吸烟的人家要传承下去,不能中断烟辈。有的彝族家里的烟袋是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的传家宝。深受大人们吞云吐雾影响的彝族学生,现在虽然不再吸兰花烟,却改抽香烟了。而家长们也认为孩子们吸烟没有什么不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2、就是众所周知的彝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饮酒的习惯了。彝族有句谚语说:“汉人有茶,彝人喜酒”(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酒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婚丧嫁娶、节日喜庆、磋商议事、招待宾客、调解纠纷等等都要以酒为首、以酒为先、要以酒为重。正如他们自己所说:“假如没有酒,即便是牛羊肉堆成山也枉然。没有酒就等于肉中没有盐,天上没有太阳,地上没有灶塘。”亲朋好友之间相见、相交、相知的始终都伴随着酒。彝族人从生下来就打上深深的酒文化的烙印,彝族学生经常喝酒也多是源于彝族自己的酒文化。
3、彝族学生经常打群架固然与远离父母缺乏管教有关。但更深原因是他们的“家支文化”。“家支”——凉山彝族同一姓氏彝族的家族体系。彝族谚语说:“有家支才有自己”,“少不了的是牛羊,离不开的是家支”。凉山解放前由于各种黑暗势力的压迫、生产力落后缺乏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和解放前长期存在的家支之间的冤家械斗,使各个彝族家支内部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压迫,相互帮助共度难关。每个彝族人都会为自己的家支而感到骄傲,都会自觉维护自己家支名气。别人是不敢欺辱有名气的家支的人,有名气的家支走到哪儿都好使。所以,为了自己的家支的名气,他们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这种传统观念早已深深扎根于这些年幼的彝族小孩的心里了。所以,经常因为一点儿小摩擦、小纠纷两个家支的兄弟就会纠结在一起谈话,轻率鲁莽的他们一般是谈不好的,大打出手就在所难免了。
二、怎样教育和管理彝族寄宿制学生
彝族寄宿制学生都是来自边远贫困的山区,他们带着亲人们的希望来到学校求学的。他们身上的一些恶习、陋习若不及时给予教育纠正,任其发展,有可能贻害其终身。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认真思考和分析,找到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加以教育。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延续至今,总有其支撑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长期以来许多风俗习惯成为历史上彝族族规和家规的依据,制约人民思想,道德行为,不断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维护民族之间的团结,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不能对彝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风俗习惯予以全盘否定。更不能拿汉族学生的习惯与之相比而贬低、甚至丑化彝族的风俗习惯。当然,有些传统习惯,不能排除其消极落后的因素。所以,不能以尊重民族习惯而全盘放弃对彝族寄宿制学生的严格要求,从而听之任之,任由其发展。总地来说,凉山彝民俗令人遐想,给人乐趣,给人力量,有调解矛盾,联络感情,传播知识,交流经验的功能。所以在对彝族寄宿制学生进行教育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倡和利用有益的,健康的民间民俗,摒弃陈旧的陋习——尊重民俗,利用民俗,正确引导彝族学生的风俗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是一个学生。还是一个未成年人,大人们能做的事情他们一定不能做。抽烟喝酒无益于身心健康,青春的树苗不应让烟熏、酒烧。其次热情好客的方式要改变,学生之间不应该是以烟敬客,以酒待友,而应该转变为共同分享一块糖果,共同探讨学习,携手走向成功之路。
2、面对问题预防为主,重在疏导。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加强团结友爱教育。告诉他们大家都是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一起学习,这本就是一次难得的缘分。陌生彝族人在路途相遇,一般都要相互打招呼致意。我们天天在一起生活学习,更应该团结友爱和谐相处。日常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各样的摩擦和纠纷;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彝族寄宿制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学校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新奇的。他们向往未来、向往上进、想极力扩大自己的知识与视野,想对外面的社会生活有更多认识。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处理问题简单片面致使他们经常犯错。然而,只要他们的认识一提高,他们就会改掉坏毛病和坏习惯。所以对彝族寄宿制学生要进行正面教育、耐心说服、循循诱导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彝族学生思想单纯,敢想敢说敢做,他们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总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就像河水奔流一样,要堵是堵不住的。对思想认识问题,如果企图用“堵”的办法、“压”的办法去解决,就会使矛盾激化,造成对抗。所以,要像治水一样注重疏导,使他们明白事理、提高认识,使他们自觉地向正确方向发展。对彝族学生只能说服而不能压服。
3、建立由寄宿制学生组成的寄宿制班。
关键词:民汉学生 交往现状 对策分析
一、引言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们的心理契合、文化融合的最佳时期是青少年时期,而最好的载体是学校教育。因此,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从中小学教育抓起。民汉合校作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各族青少年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一种办学形式,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往提供了交流空间,发挥了各民族了解和交流的桥梁作用,为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睦相处以及相互学习借鉴做出了贡献,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但是民汉合校也有其双刃性,多民族的共同生活难免会因为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的差异产生摩擦。
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等多种方式方法了解我区民汉学生交往现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方面,民汉学生之间交往过程中时常发生矛盾,男生之间发生矛盾和女生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有所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女生之间发生矛盾主要是因为风俗习惯不同引起的,争吵后朋友之间相处劝说就基本解决;男生之间发生矛盾除了风俗习惯不同外还有相互碰撞矛盾也会引起,他们可以通过异族好朋友劝说来解决,若没有异族好朋友矛盾可能会通过更激烈的方式解决,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介入解决了。由上述可知,由于很多矛盾都源于风俗习惯的疏忽或不了解,所以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来宣传学习民族风俗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矛盾发生,也能丰富民汉学生之间的话题,有利于促进民汉学生之间的交往。
另一方面,在民汉合校里,根据不同的班级组成情况,民汉学生之间交往情况也不一样:(1)民考民的班级学生很少与汉族学生交往;(2)95%以上都是汉族学生的班级也很少与民族学生来往;这两种班级的民汉学生之间交往主要是通过学校组织的各项联谊活动来实现的,而民汉基本上各占一半的班级,其交往大多通过学习时交流,能自由交流,对于民汉合住的住宿生来说交往则更加密切,通过2到3年的共同学习和生活,汉族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哈语的初步应用能力,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尤其是应用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根据不同的班级组成情况,可以采取不同方法来加强民汉学生之间的交往。
综上所述,通过了解我区民汉合校里的民汉学生之间交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主题班会及个别交友、民汉合住等方法来促进和改善民汉学生之间的交往,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族青少年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民汉学生交往状况探究及对策
如何改善我区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交往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通过交往意愿、频率、程度、内容和类型等五个方面来研究民汉学生间的交往状况,同时从语言、文化与习俗、民族意识、组织层面等视角来分析影响彼此间交往的因素,从而对我区民汉合校中民汉学生之间交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研究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曾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善学生人际关系的基础就是要让更多的个体有健康的心理。由此,提高民汉学生的人际关系,首先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开展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咨询和辅导。我校各学科教师都应向学生普及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将其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使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件。
2. 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
在民汉合校中,要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更多了解非本民族一切优秀的东西,认同民族文化融合,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变化的文化环境。可以通过大型知识讲座的形式,向不同民族学生传递各民族文化优秀的东西,增进对现代社会的了解,从心理上消除对非本民族文化的排斥。可考虑借助一些诸如体育运动、艺术欣赏等具体活动,为各民族学生提供互相介绍、学习、模仿各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此外,还要针对民族学生社会经历不多、社会视野不宽的现实,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反复接触、感受、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使其社会生活日益多元、丰富、深刻、成熟。学校应充分培育和利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三、结语
民汉学生之间交往是民汉合校中学生的重要行为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民汉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各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各族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同时也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学阶段的学生是广大学生群体中可塑性较强,接收新事物比较快的特殊群体。关注和重视中学生民汉学生之间的交往,加强各族青少年学生之间实现心理契合、文化相互融合,既关系到中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方向,关系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黄朝宾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学习心理差异及教育策略探索
[3] 陈树婷 高中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4] 李晓燕;双语教育视野中的民汉合校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