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识别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14
[中图分类号]F276.3;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3
根据相关材料,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约4 500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4 400万户,个体经营户约为3 900万户。这些中小企业的生产总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5%,约占全国商品销售额的60.5%,约占上缴国家税收的52%,并提供了大约7.5%的城乡就业机会。这些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国内的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筹集、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较弱,使很多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必要的。
1 我国中小企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1 中小企业的概念
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尚无完全统一的标准。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才由相关权威部门提出中小企业这一概念,其应以雇员人数、资产额及营业额三方面为标准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1.2 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1)中小企业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结合,既可以节约中小企业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所有者能快速做出决策,提高效率。
(2)中小企业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中小企业往往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生产经营,更贴近市场、靠近顾客所需的小批量、多样化产品,以求得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3)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大多数都是以亲属或关系相对紧密的人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家庭或近似于家庭的组织所创办的中小企业,有明显的家庭化管理痕迹。这种家族式企业在初创期间,由于其清晰的产权、高度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能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这种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方式渐渐出现弊端,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中小企业规模小,其资产额和经营额较小,对外依赖性强。其对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5)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职责模糊。
2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类型与特征
2.1 财务风险的含义
传统意义上来说,财务风险分为狭义财务风险和广义财务风险两种。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的负债所引起的,具体来讲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使偿债能力减弱或企业利润减少,所以通常也称为筹资风险。按照这个理论,财务风险只与企业的负债筹资有关,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负债的话,理论上来说就没有财务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偿债能力丧失的可能性。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收益,财务活动中的任何不确定性最终都会导致收益的不确定。
2.2 财务风险的类型
按照引起风险的原因可以把财务风险分成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分配风险及其他风险,他们都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
2.3 财务风险的特征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可识别性和可控性、财务风险与期望收益的关联性等特征,且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具有特殊性。
3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1)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资金也相对匮乏,企业经营所需资金往往借助于外部筹资,众多中小企业处于负债过度的境地。另外,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差,信用等级较低,一旦某一环节上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期债务偿付本息比率,甚至发生财务危机。
(2)管理层素质不高,投资决策盲目性大。盲目追求迎合市场的产品,未经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就进行投资,可能产生财务危机。
(3)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简单,经营目标主要是盈利。其为了大幅度增加销量,迅速占领市场,采取赊销的方式推销产品,导致应收款项大幅度增加。收回应收款项的不确定性使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甚至对中小企业财务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影响。
(4)我国中小企业成长能力弱,中小企业难以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在收益分配上较少地考虑资本结构的问题,权益资本的比例相对较少,使企业的资本积累率较低。成长能力的不足,短期内并不会造成中小企业的财务危机,但长此以往,企业的经营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5)在金融风暴的背景下,原材料成本上升、消费需求下降,产品积压,导致中小企业销售利润持续下滑,造成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回收不及时,影响企业的再投资需求。只能加大负债才能进行再投资,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4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前言
我国集团企业多是由早期的单体企业转变而来的,其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和巧合性。因此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状况比较复杂,与此同时,集团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知能力有限。虽然我国集团企业在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很多集团企业在面对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时,其财务风险管理经验仍略显不足。
一、关于财务风险管理
(一)财务风险管理概念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的一项特殊管理职能,财务风险管理的真正意义是指企业经营主体对其财务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预估、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流程。
(二)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现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估、风险控制。1.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企业对风险的活动规律进行判断。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很多经济风险都是隐藏在正常的贸易状况之下,错误或有漏洞的风险识别无法给企业预防风险提供可靠依据,甚至会造成额外的损失。风险识别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程序运行的基础。2.风险预估,当企业正确识别风险之后,运用各种办法,对风险影响进行计算、评估的过程称为风险预估。风险预估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企业应对风险的态度、措施以及结果。风险预估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办法有:数据统计法,杠杆分析法以及资产定价模型。资产定价模型虽然计算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其预估准确度较高,适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部门使用。3.风险控制,企业在完成风险识别、风险预估之后,其领导层就要对是否实施风险控制、如何实施风险控制进行决策。现代企业风险控制方法有两种:制度控制和技术控制。制度控制包括文中所讨论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除此之外还包括,人员配备、技术设计、营销战略等。而技术控制的方法的实质是令企业逃避风险,包括风险转移法、风险、回避法与风险分散法。
由于制度控制是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运作的,而风险会随着事件的推移和市场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企业在使用制度控制时要学会灵活多变,不要墨守成规,以免错过企业发展良机。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构架原则
(一)起点原则
集团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过程中,应从企业的发展环境入手,也就是其构建的起点原则。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之前,企业的领导机构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借鉴其他集团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初级阶段,就要明确边界,这是区分内外部环境的重要标准。企业的风险管理在具备抗风险能力之后,还要能够对风险环境进行适应[1]。
根据我国企业的大量发展经验来看,集团企业所指定的发展战略直接影响集团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以及发展目标。因此,集团企业在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时,首先要明确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对市场环境进行周密的计算和分析,找出自身漏洞与问题。从利用企业外部力量入手,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
(二)目标导向性
目标导向性的实质意义是对集团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过程中,明确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制。集团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来指导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只有在良好的布标导向下,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个人与部门才能明确自身责任[2]。
(三)系统性
系统性在集团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系统性对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整体配合的默契程度要求比较高,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活动时将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是为一个整体,其内部各部门要相互协调、配合。不仅如此,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只有明确活动目的,各系统之间加强联系,才有效的利用财务风险管理框架[3]。
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架层次
(一)基础层
基础层是整个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石,能够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根据当前市场形势向管理层提供建议。所以,基础层的工作是建立在客观市场事实的基础上的,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也是管理层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来源。
(二)管理层
管理层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公正、客观的显示框架中各部门的工作成果。其主要职能是对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负责,为基础层进行工作提供策略与程序。管理层在整个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中充当目标层与基础层之间的桥梁,负责两者之间的沟通。
(三)目标层
目标层处于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顶部,是集团内部各项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对于以上两大结构的工作指引方向。目标层包括长期战略目标以及短期具体目标。整个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要对目标层的长期战略目标负责,而框架中的各职能部门与机构要对集团企业的短期具体目标负责。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电力企业本身的正常运行,其价值不容忽视,而财务作为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资金安全以及整个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更是不容小觑。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现状分析
想要切实实现财务风险控制,进一步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与成长,首先必须从概念的角度出发对财务风险展开澄清。
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进行预测、分析与衡量,制订并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企业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回避风险的发生。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而言,从内容角度看,包括风险的识别、预测和处理三个主要部分,关系到整个财务工作的各个细节。
而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财务风险控制的展开和实现状况一直都不尽如人意。这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国电力事业自身,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从而一直以来都受到来源于政府的相对严苛的管制。而其融入市场环境的时间和程度,也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削弱了电力环境中财务工作的价值体现和能力塑造。
进一步针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展开分析,可以发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内部系统因素。对于外部环境因素而言,社会环境中的金融风险以及资环环境中的灾害等,都是给电力企业带来风险的重要因素。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利率、汇率、股票和债券价格波动风险,尤其是在近年,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银行贷款资金来源在电力事业发展的整体环境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这一方面的风险必须纳入到整个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视线中。而自然灾害,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供配电体系横跨较大地理范围,可能会在某些环境中出现无法有效保护和控制供配电系统的问题,因此自然灾害也是给电力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而从电力系统内部的角度看,财务风险主要来自源于电力企业内部,重点包括资产风险,诸如资产质量风险以及资产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风险,以及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并且另一个主要方面在于电力能源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其成本回收较产品供给所产生的滞后,而导致的可能存在的电费收缴不利,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支付能力受到制约等。
二、加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体系建设
结合当前电力企业环境中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现状,以及其主要的风险来源,可以考虑重点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予以展开对应的风险控制工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一)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
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环境之下,导致电力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严重不足,进一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对象与主体不明确等问题的产生。实际工作中应当考虑强化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建立起有效的董事会运行机制,确保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是电力企业建立起更为完善财务制度的基础,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更深入的风险控制。
(二)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
电力企业一直对于风险的识别能力都相对较弱,这种近似于麻木的态度源于计划经济残留以及电力企业本身对于我国经济生活发展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风险的识别必然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之一,对此,应当考虑积极引入相关技术和算法,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风险的存在,进一步展开有效动作予以解决,切实提升电力企业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
(三)加强电费回收工作建设
电费回收工作一直都是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全额回收和及时回收,一直都是电力企业所面对的突出问题和工作难点。虽然当前诸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电力环境中得以深入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对于电费回收工作存在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就目前的状况看,仍然任重道远。对于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继续加强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在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电费预收的前提之下,积极获取用户数据,帮助优化电费收缴工作整个过程。另一个方面则可以面向区域环境中的用电大户,建立信用档案,在帮助其优化电力资源需求的同时,酌情为电费收缴提供弹性空间,降低电费收缴环节的风险。
三、结论
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体系,对于推动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加强其内部资金控制均有积极价值。实际工作中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切实有效加强,才能获取良好效果。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活动;不确定因素;风险处理
在市场经济中,对于每一个经营者和企业来说,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从其注册之日起,风险就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风险是很难控制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财务风险呢?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财务活动是在有风险有情况下进行的。所谓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最为常见的一种。它是指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1 按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第一类:现金性筹资风险
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的时点上,资金流出量超过流入量而产生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它是一种个别风险,表现为某项债务或某一时点的债务不能及时偿还,它对企业以后各期和筹资影响不大。它又是一种支付风险。与企业是否盈利无直接关系。 第二类:收支性筹资风险
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如果企业收不抵支,即发生亏损,将减少企业净资产,从而减少作为偿债保障的资产总额。在负债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低。这种风险是整体风险,它对于全部债务的偿还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风险不仅仅是一种支付风险,它不仅源于理财不当,而且主要源于经营不当。
2 按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分类
第一类:可控企业财务风险
可控风险指通过人们有意识地干预风险的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的风险。可控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指对于企业相关财务主体而言,通过合理制定财务政策、科学进行财务决策、加强日常财务监督等方法可以弱化的财务风险。
第二类:不可控企业财务风险
不可控财务风险是指无法左右和控制的风险。不可控企业财务风险指对于企业相关财务主体而言,不可能或无能力对其施加影响的财务风险。
二、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
无论哪种财务风险,它的集中表现方式都是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资金周转不灵,严重地将导致企业破产。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1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第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第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2 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第一。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第三,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第四,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第五,企业存货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识别
首先,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监控。
第一,从偿债能力方面考虑。
第二,从营运能力方面考虑。
第三,从获利能力方面考虑。
第四,从资产管理水平方面考虑。
其次,进行财务弹性分析。
财务弹性是一个企业在面临突发事项而产生现金需求时做出有关反应的能力。如何通过企业财务弹性识别企业财务风险?
第一,阅读会计报表。
第二,从不确定性与风险两方面因素考虑。经济活动中不确定性是一种普遍现象,不确定因素越多,不确定性水平越高,所需应付的突发现金需求也就相应增加,因而弹性较弱,相应地,其发生财务风险的比例也会大大上升。
第三,通过表外项目分析。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中都附有报表附注。仔细阅读这些附注可以找出未能在报表项目中反映的流动性指标。
三、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处理
(一)财务风险的技术性防范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审计监督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和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有效手段。
第二。动态地平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率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与结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根据所处的行业特点确定其发展的速度和总体规模,与之对应的是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
第三,切实依照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原则,确保决策科学化
财务风险的控制原则主要包括确定财务目标、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财务方案的
实施与控制。当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方法还应包括重视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坚持积极稳健的财务会计政策等。
(二)财务风险的控制
财务管理必须对各种财务风险作出反应,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对不同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这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
1 现金性筹资风险的控制
首先,应注重资产占用与资金来源的合理的期限搭配,搞好现金流量安排。
其次,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监控制度,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确保资金收支顺畅,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快。资金沉淀的可能性越小,支付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
2 收支性筹资风险的控制
第一,注重投资决策。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及资金结构。
第二,选择最佳资本结构。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第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以降低财务风险。
第四,实施债务重组,减轻企业还债压力。
(三)财务风险的处理
财务风险的处理主要是在衡量分析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有效地阻止或抑制不利事态的发展,减少损失程度。
1 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为避免风险的发生而拒绝从事某一事件。可以看出,风险规避是避免风险最彻底的方法,但其只能在非常窄的范围内使用,因为人不能为避免交通事故而足不出户。企业也不能为避免风险而不进行经营。这里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讨论:
首先,财务风险的宏观规避。第一,加强风险教育,树立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领导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财务风险,保障投资人权益。第二,加大资本营运力度,实施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第三,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多元化资本市场。第四,继续进行财务会计改革,完善会计准则和企业信息披露规则。
其次,财务风险的微观规避。第一,保持资产流动性。第二,台理控制经营风险。第三,选择最佳资本结构。
2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指在风险发生后转移给他人的行为。一项风险是否转移除了取决于风险当事人对风险的态度和承受能力之外。主要取决于风险转移的成本,就是企业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种风险转移给对方。这里主要介绍风险转移的四种方式:一是以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由保险公司承担;二是将风险较大的经营活动委托专门的机构完成;三是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四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企业在转移风险时应基于合法、合规、平等、公正的原则,决不能采用欺诈手段使其他企业蒙受损失。
3 风险承担
风险承担指人们对于风险造成的损失不采取转移措施,而是自己承担。就是将企业自身能够承受的风险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财务风险承受下来,并采用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风险程度或减少不利事项的发生。企业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特定的财务风险和关键变量并加以控制,以减少风险程度或减少不利事项的发生,使财务活动朝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预警;必要性;不足;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管理难度。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树立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建立与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有利于企业做好风险规避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所以说,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与必要性
1.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
一般来说,所谓的财务风险预警指的是企业管理者为了能够降低与控制企业生产运营时遇到的风险,在分析财务报告等资料的基础上,能够预先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保障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企业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来自于多方面经营的共同需求。首先,从企业生产运营的外部环境来说,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需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时面临着十分严峻且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及文化等不可控制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管理者一旦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存在稍许偏差,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企业不能实现发展目标。对于企业经营来说,面临着在盈利指标方面的压力,企业生存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市场地位。因此,企业就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从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角度来说,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做好内部控制与管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通过研究国内外的百年企业可以发现,要想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力与市场竞争力,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而保证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一套风险预警系统,致力于寻找企业的风险源,并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控制风险,规范企业的生产程序与经营手段,避免由于内部管理的不科学而引发企业经营危机。因此,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工作能够促进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及时给企业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让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中存在的不足
1.信息获取存在滞后性
有些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依据是企业过去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年报、季报等财务分析资料,用财务指标比率来分析企业现在与过去生产经营形势的变化,从中发现蕴含的财务风险,但在深入探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依据后,发现这种方式并不科学。这种通过历史财务报告数据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方式,其最终的分析结果也只能反映企业在过去中某一时段经营存在的风险,并不能预防企业未来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所以说,在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中对财务风险信息的获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真正发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效用。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与多变,如果企业能够较早获得财务危机的预警信息,就能够及时反应,快速做出相适应的决策,避免企业经营陷入危机,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2.缺少对企业现金流的详细分析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现金流是其管理的核心,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证企业现金流的平稳运行。在企业的发展中,现金流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资源,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运转中既需要现金流的参与,又需要持有充足的现金流以满足预防性与投机性需求。所以说,企业要维持发展就需要有充足、稳定、持续的现金流量,否则一旦现金流的运转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而就目前部分企业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看,对企业现金流量指标的反映并不全面,仅仅凭借短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无法从根本上反映出企业现金流的运转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
3.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流于表面
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运行的实践来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实施中无法真正作用到实际工作中,流于表面,造成了实施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无法发挥出强有力的预警作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企业管理者对风险预警机制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化,对财务危机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此外,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没有做到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形,而是重于形式,导致财务预警系统无法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与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措施
1.建立健全财务风险识别机制
财务风险识别是财务风险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机制是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手段。这需要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进行合理的甄别,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并且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了解,识别出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以及潜在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合理应对风险。其中,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识别机制可以借助于现场观察与财务报表两种手段来实现。现场观察与财务报表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有利于及时对容易产生财务风险的动态因素进行跟踪与管理,将风险信息反映给授权的相关部门处理,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
2.构建财务信息系统
企业构建财务信息系统能够快速收集相关的财务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避免信息的滞后性。可以说,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还能够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完善财务信息系统,一方面要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开展相关会计工作时符合规范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信息传递的滞后性问题,还要构建快速、安全的财务信息传递渠道,以实现财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性、及时性与可靠性。
3.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
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要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支撑。因此,就需要从内部控制的五个方面来加以保障,加强企业的内控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内控的监控,以转变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部门与员工的职能规范,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从而更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加大了企业运行的风险性,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企业来说,要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财务风险系统构建需要从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别、提高财务信息的传递流畅性与安全性以及加强内部控制等方面入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丰.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预警研究[J]. 科研, 2016,(4):222-223.
[2]万小野.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策略探讨[J]. 科技与企业, 2016,(11):42-44.
[3]周杰.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探讨[J]. 财会学习, 2016,(11):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