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透过数学文化的学习还可以受到人格品行的教育。
然而,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数学教学过于关注知识掌握、重技能的训练重结论的运用,忽视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传统数学教育中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感悟是随意地、因人而异和不知不觉的。而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把它改变为有计划、有目的、自然地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深刻地认识数学和真正地应用,让数学真正地发挥它应用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执着奋进的探索精神
新教材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更注重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如《圆的周长》一课,如果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只是对书上的介绍进行一个简单的阅读,让学生了解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并进行简单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够的。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借助正多边形周长研究圆周长”,然后做成一个动画形式的多媒体课件,让这一过程,通过一个很简短的动画,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不但通过书上的文本进行粗略的感知,还让他们对于这个内容作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伟大数学思想和智慧。通过这些小的细节,培养学生不满足于原有结论,不断超越、执着奋进的探索精神等,而这才是我们应该透过课堂中的数学史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的东西。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思想教育。
二、加强教师文化底蕴的提升
如果说数学需要“文化素养”,那么首先教师更需要“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化底蕴是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修养。首先,教师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其次,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数学文化品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一课时,老师出示一张江面落日图,美丽的夕阳,波光粼粼的江面,让学生不由得声情并茂地吟诵起了《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师:在这首古诗中你觉得用得最好的是哪个词?(板书课题:铺)的确,铺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江面照射过来,就像“铺”在江上,非常形象,这个词用得真是太妙了!这样新颖的教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新课标把数学文化教学的选择权交给教师,充分体现了对数学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为培养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挖掘数学中文化资源,意会数学中的美
数学课堂是数学文化渗透的主要渠道,而学生则是课堂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去挖掘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其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
从四年级开始,每册教材都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画图,列表,列举,还原,置换等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求遇到不同问题应用不同方法、相同问题可用不同方法、不同问题可用相同方法等.这就使学生开阔眼界,遇到新问题,除用原来的方法外,可促使他们想象更新的方法,培养了数学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数学问题要多增加综合发展性和思维开拓性,改变呆板的单一题型,减少机械模仿,淡化技巧形式,增加探索性、开放性的情景问题的研讨。如果数学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思维的快乐,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文化素养的提升。那么,数学的文化功能、数学的美的价值也就真正得到了兑现。
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适时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学习数学家探求的精神。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有意提炼、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孩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从数学的角度来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基础上,意会数学中的美和辩证法的思想,让学生的心田浸润数学文化。
四、积极拓展活动效能体验数学的美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数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吸引力,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游戏竞赛
结合数学课本的某些内容,适当开展一些游戏或竞赛,加深或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有利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口算比赛、猜数学谜、玩七巧板、玩数学扑克、开数学“门诊”。
(二)动手操作
如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课外作业就让学生用这些平面图形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图案。在拼一拼中,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美丽的图案,从中丰富了感性认识,进一步熟识这些平面图形,真实地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三)实践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收集常用数据,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当我们努力把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与活动时,数学教学就会透过文化层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使他们人格个性、情感体验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每个人的数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 文化渗透 网络资源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90年代初,文化教学的观念已经逐渐渗透于中小学英语教材。后来,“跨文化”概念出现在我国基础教育文件《英语课程标准》中。它要求“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它告诉我们不要单纯地进行就语言而语言的教学,还要重视跨文化教学,以扫清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整个国际的交流,各个民族被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文化热潮不断兴起,然而文化差异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二)了解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学习语言要懂得文化模式和准则,了解文化的背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若不了解语言文化,则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Grammar School可以望文生义为“语法学校”,实际上现在指为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中学,即大学预科。
(三)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交际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和社会能力,我们需要明白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
(四)适当的文化渗透增强了学生对两种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适当导入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第三性和鉴别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英语教材及教学现状
在我国英语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所获得的评价都很高,但在具体语境中却难以表达自己和与别人沟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传统英语教材以语法、句型操练为主,教学内容单一、陈旧,跟不上现代英语的发展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学资源单一,学生课外缺乏语言环境和语言输入渠道,考试内容以语法、词汇的标准化试题为主,对涉及文化背景和个人看法的主观题型重视不够。
(二)英语教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制约
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一直采用翻译法、听说法和程序化的技能训练,其教学目标是讲授语言知识、分析语法结构、培养阅读能力。这种偏重语法训练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造成了语言障碍。它满足了应试教育的要求,成为英语教师的固有教学观念和方法,而跨文化的教育被抛在了一边。
三、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
网络是最先进的IT技术发展平台,它的创新性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现在英语教学网站遍地开花,而且这些网站都是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点击这些网站是学生课外拓宽英语素材、感受英语文化的有效途径。学生能尽可能多地感受地道、真切的英语素材,使语言和文化的学习都能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完整地再现和统一,这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主导也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一)结合教材,适时渗入
现行的英语教学未将文化培养纳入课堂教学,学校也未开设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专门课程,所以我们要将教材中有关的文化知识结合实际课堂需要进行语音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文中出现这句话“How old are you?”这时对方会如此回答:“Ah, it is a secret.”这句对话教学时,教师要联系英美文化习俗,英美人非常忌讳别人问他们的年龄、工资以及各人活动等私事,并带领学生查阅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资料,学生查到如下差异。
1.称呼语。如我们教材中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此外,教材中出现学生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2.感谢和答谢。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当别人问“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如果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在英语国家,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例如, A:Your skirt looks nice. B:Thank you.
4.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
5.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而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中国人见面常问“What’s your name?”而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8.词汇的文化内涵。英语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应词汇意义的讲解,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评价。教师可以将学生查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然后发给他们作为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注意这些差异,从而激发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自己动手调查资料的能力。
(二)创设情景,培养意识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从语言所表达的功能、意念出发,创设与所学语言文化相一致的情景,将结构、功能与情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材料。例如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我就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圣诞节的来历以及目前英语国家在这方面的习俗,然后筹备了一场Christmas Party。我准备了一些Christmas presents,让一个学生扮演Father Christmas,装饰了一棵Christmas tree,教学生唱Christmas songs,这不仅增添了学习情趣,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记忆,而且真正起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课外引导,积累知识
一、农村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问题
1. 学生和家长的思想观念落后
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差异,家长文化素质的局限性,导致农村中小学思想观念的落后陈旧,对文化知识教育与思想德育教育关系不能很好地把握,无法准确协调这两者的关系。尤为突出的是“学习唯一论”,文化成绩成为家长衡量“好孩子”与否的唯一标准,由于家长的“文化知识唯一论”,传导下去就是,学校教育“学业成绩唯一论”,再传导下去就是孩子“成绩追求唯一论”。在这种极度崇拜知识作用的环境背景下,人文道德、思想灵魂的力量被忽视,甚至被抛弃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了。
2. 德育队伍不健全,形式化
由于不少农村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比较落后,师资缺乏,导致德育课缺乏专任的教师,多数时候是语文或数学老师担任德育课教学。也有的学校安排给校长上,并不是因为德育课重要,而是因为校长经常外出开会,德育课少上或请别人代上都理所当然,这些都影响了师资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
3. 德育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许多农村老师未能树立大教育观和大道德观,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和狭隘的德育观上,有的甚至把德育等同于思想道德教育,许多反映市场经济和时代的新要求、新观念及当代学生精神发展需要的东西未能纳入德育教育的工作体系,以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陈旧,都是些条条框框,要求又不切合实际。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理想、革命传统、集体主义观念、劳动观念、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社会公德育内容等,往往就是农村学校德育教育中所缺乏的。
二、农村德育教育人素养的培养
针对上述的问题,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从德育教育认识误区走出来,树立人文素养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内化”,实现美育、德育等人文素养的融合,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是解决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深层次的问题的有效策略,本文着重从几方面谈及。
1. 人文美育素养的培养
一是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设必要的经典导读讲座。这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一方面除了朗读所学的语文与外语课文外,还为学生精选了中外优秀文学作品,选出其中经典片段供学生晨读与欣赏。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去晨读,从朗诵的音韵美中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除了晨读还倡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每月阅读至少两本书籍并开展交流和评书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受到优秀文化知识的滋养 在高雅文化氛围的陶冶中提升了人文素养。
二是通过教室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人文美育,所谓教室文化是由班级教室里的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公约、报纸杂志、学习园地、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贴在墙上的名言警句等组成。注重对教室文化的发掘,重视利用它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那么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美育就会绵绵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精神养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墙壁会说话。说明环境文化的重要性, 教室文化应该有其独特的人文教育作用。因此,要对它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要有鲜明的主题风格。这样的氛围营造不仅给全班学生带来赏心悦目的享受,而且使他们在审美的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氛围。
2. 礼仪美育素养培养
现在的中小学生内心充满了对美的渴望,他们需要我们通过合适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了解美,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但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因为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过去不太愉快的学习经历影响,导致他们天然地抗拒传统教育。主流社会倡导的他就反对,主流社会反对的他就接纳。结果就表现出强调个性追求叛逆,加上对美的认识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把握,另类文化成为他们的最爱。鉴于此,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向学生展示美;另一方面努力发掘学生的美,让全班学生共同感受自己的美。更重要的是极力弱化学校行为规范评比的重要性,而努力强化良好行为规范所带来的美的喜悦。因此要从倡导学生摒弃恶俗的流行俚语入手。让学生学会优雅地表达沟通。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各种有趣的对比示范和讲解,来引起学生对礼仪美的认同。从而引发学生自觉地去培养自己的礼仪美。例如:抓住每个人都希望有个良好自身形象的内心需求。学生示范讲解如何从站坐行走中体现出男生的阳刚大气和女生的优雅清纯;如何运用眼神语气来表达对他人的善意友好和尊重;如何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我们具有团结有序知礼默契的出色团队形象;如何在学习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出一个知书达理彬彬有礼的文明形象等等。
3. 艺术美育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品读素养:注重整体感悟,体验文本丰富的人文性
1.教师树立良好榜样
小学生正处于高度的模仿期,对身边感兴趣、常接触的行为、人进行模仿。教师是小学时期学生模仿最多的人物之一,所以如何体现出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崇拜并且从中受到感悟,就是考验教师自身素养的关键。所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应该做到自省、自律,在学生面前做正确的事,表里如一,为人正直,使学生在模仿教师行为的同时改变自己。如在《海伦・凯勒》一文的教案设计中,我们在课文阅读中增加感官体验,配合舒扬的音乐,有感情朗读,使学生认识到主人公如何将一个黑暗的世界涂抹上五彩颜色。课后教师应该以主人公为榜样,身体力行,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证明海伦・凯勒对自己的启发,并以此激励学生,给学生做榜样。
2.学生进行多元体验
利用教材中动人篇目同样可以使学生感悟到人文素养的力量。小学语文范文中,《月光启蒙》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农民出身,却在母亲潜移默化地影响下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并且对此孜孜不倦地追求,最终使它们融入诗里,成为一抹化不开的情感。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对母亲难言的爱,他以为当他成为诗人,就能用世界上最简短、最美丽、最动听、最无声的形式倾尽对母亲的爱,可当他看见母亲已经患有老年痴呆,坐在椅子上数着从前的日子的时候,他知道除了继续自私无偿地承受母亲给予的爱之外,其余的都不过如新绿下的露水,如此苍白。课后学生会由此联想到自己母亲、父亲,他们辛劳度日,为自己倾尽所能,有感而发,内心开始感受到父母无声的爱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人文素养的起源。之后教师乘胜追击,布置如《妈妈,请让我爱你一次》《发现生活中遗忘的爱》等题材的作文,结合学生真情实感和生活点滴,使文字表达情感,从而完成一次人文素养的认知和积累。
二、培养自省素养:强化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与创新
1.培养学生疑问意识
具有独立自主的行为意识也是人文素养的本质之一。如在班内设计“老师,我想对你说”信箱,鼓励学生使用信箱与教师交流,在课堂教师应该以鼓励式教育为主,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自主交流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培养了学生敢想、感问的性格。逐渐地形成自主独立性格的基础。自主独立的性格是人文素养中宝贵的内容,它使得日后学生能够确立并且坚守自身原则,树立并且积极实现自身价值和目标,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原动力。
2.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古训告诫我们拥有独立意识和自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就如对《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的教学,合理借用主人公普罗米修斯的行为去鼓励学生为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去坚持,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为理想、为公证、为真理去奋斗。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解放天性,而非过度关注成绩本身出现的问题,根据学生成绩起伏透视出学生心理变化。教育的根本在于为学生的天性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引导其向着正确、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培养积极素养:发现人文之美,以乐观的态度拥抱生活
1.保持乐观以及希望
乐观是希望的原动力,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均是以乐观与希望而确立选题的,如《给家乡孩子的信》《爷爷的芦笛》等范文都充斥着浓浓的希望和乐观态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自行深挖文中乐观情绪和积极态度,让学生去触摸正面情绪,感受人文素养带来的正能量,从而对美好、希望、乐观充满向往。
2.发现身边的人文美
善于发现身边的人文美同样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认识人文素养的途径。人文素养源自人性的善良,妈妈为“我”准备一顿早餐,这是母爱之美。父亲为乘客安全上紧最后一根螺丝钉,这是认真之美。邻居送来新做的美食,这是邻里之美。同学帮助老奶奶过马路,这是敬爱之美。教师为学生修改试卷到深夜,这是园丁之美。“我”主动为朋友补习功课,这是友谊之美,等等。带领学生感悟生活细节处的情感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人文素养的感悟和追求。
关键词化学教育 人文素养 培养
在急剧变革的社会中,对人才观念的更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科学教育极端鼎盛时代,人们大声疾呼应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然而,如何有效地将其学科化?如何具体有效地在化学科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还是一个不甚明了的问题。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确定及其内涵
1.科学与科学素质。“科学”一词源于中世纪拉丁文scientia,其本意是“学问”、“知识”。英文写作science,意思为知识。一直到12世纪初,宇宙论者威廉在西方对“科学”理解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科学是知识”的思想。此后,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我国古代的学术由儒家教育思想统一,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体系,主要表现为实用技术学科。1989年我国出版的《辞海》中这样写到: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顾明远1989年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科学”一词解释为“描述、解释和预言现实世界的过程和现象,揭示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表述”。由此可见,在我国普遍认为科学是形式化的知识,从整体上看是对科学的一种静态的理解。“科学素养”一词的英文为science Literacy。 Literacy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个是指有学养,有学识,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书写,能够阅读,有文化,对象是一般的普通大众。国内的看法认为科学素养是指在接受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品质和能力,诸如科学情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实践意识、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人文与人文精神。在我国古代,人文包括诗、书、礼、乐、春秋,它是与以自然为对象的文化现象相对的,如“人文”与“天文”。而人文精神泛指使人为人的一切活动所折射的那种精神气质,它概括并包括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而西方的人文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博雅教育,其内容包括文理两个方面。科学教育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教育,以发展学生认识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教人辨别客观事实,发现客观规律并运用之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人文教育以传授人文知识为基础,并将其内化为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认识与处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为目的,它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帮助学生去树立、改造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发展一定的道德情感,审美能力,合作精神等,并指导自己的行为朝向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
二、化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一种人性和教养的教育,是一种以人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终极目标的教育。实际上,在化学教育和教学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那么如何具体地在化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化学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通过哪些具体途径呢?主要途径有三个:1.从课程改革出发,加强人文教育的内容;2.从教材改革出发,挖掘其潜隐的人文底蕴;3.从人文环境出发,发挥隐形课程的作用。
三、人文素养教育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进入21世纪,创新精神教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特别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提升,使化学教师面临着崭新的挑战。“振兴21世纪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只有教师拥有了良好的自身素质,才能担负起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重担。这里着重探讨新世纪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所需的素质要求。
1 .中学化学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师德风范、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高素质化学教师的首要条件。规范的师德修养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3、坚持真理、实事求事;4、具有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5、能为人师表、以身示范;6、热爱学生、诲人不倦;7、严谨治学、改革创新;8、具有当代的审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