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对这一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述,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本文主要针对高等教育家潘懋元老先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解,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根据《教育大辞典》的释文: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按照这一解释,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对高等教育来说,前者所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入才;后者指的是依据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按照潘老先生对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的解释,我们对高等教育质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直观的认识。潘老先生是从教育质量这个概念出发,推演出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这样的推演有没有不足之处呢?教育与高等教育是一种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潘老先生把这种特殊性仅仅局限在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上,即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不可否认,这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重要之点。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握住这一点,就有可能抹杀了高等教育的其他两个职能,即科研和各种形式的直接为社会服务。在这个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为方向的技术型后工业社会中,高等教育的这两种功能日益凸显出来,这两种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地发挥,对国家、对社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然而,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教育本身的质量来理解高等教育质量,使我们很容易用人才培养质量来取代高等教育质量。虽然我们承认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中最重要的一个质量指标,但最重要的并不表示是惟一的。如果以其为惟一的质量指标来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所有的高校就都要办成教学型大学,而没有必要开办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等类型的大学了。高等教育的三个主要社会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各种形式的直接为社会服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从本质上说也是互相促进的。但如果处理失当,就会相互产生消极影响。

只有学者对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相当清晰的认识,才能据之以分配力量。从其重要性的排序来看,依次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但无论如何,办学者都要把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作为其中心任务,以此为主导原则来处理三者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使我们跳出高等教育自身的局限,全面地把握高等教育的质量,在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时,才会高位纵览、全面客观。总之,高等教育要从三个主要职能层面来把握高等教育质量,即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三者的有效协调、有机结合才能确保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及其评价

教育质量观是对教育质量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价值取向。由于社会条件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教育质量观也是动态的,对教育质量观讨论也要与时俱进。因此,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特征来探讨高等教育质量才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

2.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含义

世界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源于1973年马丁•特罗(MartinTrow)向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提交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转化的问题》的著名论文,文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说”:第一阶段为英才高等教育阶段,指高等教育能够容纳适龄人口15%以内;第二阶段为大众化阶段,指高等教育能够容纳适龄人口15%~50%;第三阶段为普及阶段,指高等教育能够容纳适龄人口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成为衡量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尺。与此同时,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仅数量上比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有所发展,且在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及高等教育的功能模式、招生和聘请教师的政策等方面均发生质的变化。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不只是“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不能用以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来衡量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以冷静、理智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

在1999年7月国务院转批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达到15%。实际上,200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提前达到了15%,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4年成为全球大学生规模最大的国家。到2007年,我国有本科高等学校742所,高职高专1109所,两者合计1851所,还不包括317所技师学校和118所分校,从总数来说全国高校已经达到2200所。

2.3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精英教育质量观也必须随之转变,树立符合时代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正如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对学校、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应予以应有的重视,以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于是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应运而生。这种质量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3.1评价标准多元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高校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其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确立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而不能对所有高校都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否则,会造成高校之间的趋同,造成重复办学,浪费教育资源,使高校失去办学活力,阻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鉴于此,对高校的评价一定要采用多元化的标准,当然,也并不是说对每一所高校都要建立单一标准,而是对一个层次、一个类型的高校采用同一标准,使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高校能够在自己的层次和类型中,有所遵循,有所参照,相互竞争,相互学习,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2.3.2评价机构的多元化

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评价高等教育时,必然要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如果长期使用单一的机构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就有可能导致高校在摸清楚利益主体的意愿后,在办学上投其所好,在评估中弄虚作假,这不仅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反而给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损失。因此,为了使不同的利益主体能够表达其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并且为了在评价过程中,使各利益主体在行使其权力时能够相互制衡,评价机构的设置必须实现多元化。建立国家评价机构、高校自评机构、民间评估机构等。让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一所高校的质量,使高校自身心悦诚服地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找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级中学教育阶段全面推行,基础教育阶段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普及率逐渐升高,但在高等教育阶段,因材施教却相对发展缓慢。究其原因,许多从事教育行业的专业人士认为,高等教育阶段由于已经划分了专业,各个高校都是按照专业培养人才,认为这就是因材施教。但通过研究和调查发现,高等学校的专业划分并不能等同于因材施教,这是因为高等教育的专业划分虽然一定程度上尊重了考生的意愿,各个高校招生时也都通过学生报志愿的方式进行录取,但报志愿的录取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学生因为高考的分数线未能达到第一志愿的专业或学校,而不得不屈居第二志愿,更多的学生不得不服从调剂,分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此外还有许多学生虽然高考分数达到了第一志愿的分数线,但等到真正上大学时才发现专业所学知识跟自己想象的相差甚远,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许多大学生所读的专业跟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吻合,使他们的个性在高校教育中不能充分挖掘出来。其次,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受制于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影响,通常采用大班制教学,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发挥专长,扬长补短,而只能机械性教学,学生也通常以“六十分万岁,多一份浪费”的学习标准来要求自己,使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目的性不强,大部分学生特长和个性特点不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因材施教是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

二、高等教育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高等教育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早在我国五十年代就由国务院提出,要求高等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高等教育中贯彻因材施教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贯彻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专长爱好,如果教师对学生不了解、不熟悉,即不知道学生是一块什么“才”,因材施教也就无从谈起。其次,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和善于培养学生的特长。许多教师常常认为学生从事专业课程之外的事情就是不正确的,这种情况要全面看待,许多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在学习之余喜欢自己动手,制作模型,许多学生善于经商,比较有商业头脑,对于这些特长和爱好,教师不应当一棒子打死,应当区别对待,对动手能力强的,可以加以引导,在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上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自己专研科技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某一领域深挖和提高;对有商业头脑的学生也应当引导学生在不耽误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竞争意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不同于精英化的高等教育,精英化高等教育更多要求学生在统一的标准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及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又充分发挥自身个性,将个性转化成专长是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实施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

三、大众化视阈下高等教育因材施教中存在的局限性

1.传统教育观念带来的局限性

传统教育观念中因材施教的对象是很小的一部分,大众化视域下的因材施教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其目的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学习目标,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实现自我发展目标。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学生的智能优势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根据自身特点的合理选择,学校和教师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实际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在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了效率和成果上,因此,他们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是过多关注所谓“精英”和“苗子”,他们是通过特定的筛选方式选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给他们,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发展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是忽略甚至剥夺大部分学生的发展要求,满足一小部分优秀学生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要求。由此可见,应试教育观念在高等教育中成为影响贯彻因材施教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2.高等学校师资力量配置上的局限性

高等学校中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科研方面,而在教学和社会服务中的投入微乎其微,同时由于学校现有考核、评价、职务晋升规则及诸多利益关系的影响,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十分明显,虽然教师都将人才培养视为学校的主要任务,但是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没有精力来履行教学和社会服务的义务,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大众化视域下高等教育因材施教的推广和普及。

3.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局限性

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要求。但是,目前现有的教学方式为集体化教学———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的优势在于制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效率高,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教师也容易掌握和接受。因此,因材施教在这种条件下很难实施,班级授课制度无法实现学生个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学生个体化发展和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同时进行,同时,一旦实行个性化教学的小班授课方式,就必然增加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成本也要提高,此外,目前行之有效的导师制也因师生比较低,导师无法进行有效的了解和指导而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四、大众化视阈下高等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对策及措施

1.采用分层教学法以实现因材施教

大众化视域下高等教育因材施教要采用分层教学法,多规格、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学生,满足不同的人才需求。高等学校要紧跟形势,及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实现因材施教。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鼓励。教师要及时跟进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自身基础知识状况、对知识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及他们接受知识的程度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因此,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还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出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2.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配备高校资源

在当前的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社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等教育推行因材施教是满足工业化大生产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高校推行因材施教不仅要落实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更应当建立适合因材施教的高校教育体系和高校教育资源。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改革,以其通过因材施教培养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但由于高校教育资源的限制,这种尝试和改革通常都比较有局限性,都只能在局部实施,因此要全面推进因材施教,根据因材施教原则配备高效教育资源势在必行。高校应当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逐步改变大班教学的现状,积极探索小班教学和一对一教学。针对师资资源,高校应当探索适合当前形势和因材施教原则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现有的教学组织机构,更新人事聘用制度,探索客座教授和专业教授并存制度,以专业教授为主,以客座教授为辅,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为学校师资力量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高校可以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积极探索与其它高校甚至境外高校交流合作,通过合作的方式,共享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使有特长的学生能够获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专业的教育指导。

3.教育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

高等学校的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应当针对社会需求来积极探索和培养创新人才、技术人才,并积极开展合作,开展联合培养模式,实现基本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高效结合。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高等学校要旨在培养文明、视野开阔、具有一定想象力和批判思维、正确价值观以及有一定基本知识的人才,然后在文化的熏陶和知识结构的调整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推行个性教育的重点高校,采用低年级以基本教育为主,高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及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进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学习与思考、接受与批判的完美结合,不仅能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实现个性化发展。此种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广泛推广,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作为专门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教育目的是通过教授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技能和专长,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往往是“既全且专”,即要求人才技能有全面的知识教育,掌握现代社会的基本技能,如英语、计算机以及其它基础知识,又具备某一方面对社会、企业、单位有用的专长。这对高等教育的教育者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拓宽视野,用广博的文化修养作为知识背景,拓展思维,在学科交叉和学科渗透不断增多的领域能够举一反三。

五、结语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1 通识教育的背景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它重在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质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应当是培养具有远大目标、开拓精神、有创造力、有高尚职业道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高层次的人才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更注重的是学科的专业性教育,而在现代教育中,由马修·阿诺德多方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自提出此观点以来受到了许多世界优秀大学的关注,并在人才培养中加以实施。比如耶鲁大学开展的自由教育,哈佛大学则是以打造通识核心课程闻名,我国的著名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则通过“通识教育文库”的建立试图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推荐给受教育者,这与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经过多年的认识与发展,通识教育的开设在当今世界的高等学府里已经成为共识,大家的共同目标即是通过受教者在通识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扩展其广度与深度,拓展视野,使其在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兼具较为深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2 我国的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随着通识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所受的关注度的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府也开始重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国高本文由收集整理

校自五十年代以来走过了三个阶段:1952-1978间按照苏联模式打造的专业化教育,这一阶段通识教育从学校的人才培养中消失;1978-1995间的从新审视阶段,反省我国的高等教学模式,重新认识通识教育的作用;1995至今,通识教育经历了探索到重视的过程,通过对当今世界教育潮流的研究,我国教育界针对当前我国教育中应试教育、文理分科、重理轻文、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割裂导致的现状,认识到大学生“重知识、轻文化、缺素养”等现象,充分认识到只有将通识教育重建并大力发展方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3 在我国实行通识教育的意义

19世纪的不少欧美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的学科分类太过专业,知识结构走向单一化,于是提出并建立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不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要具有探索精神、善于思考,且对其他类型的学科有所涉猎,然后能将不同的知识杂糅融合,并为己用。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两者之间不可完全割裂,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其实是是对“教育”的两种理解。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更多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养成。通识教育不去进行专业的划分,而是将各种文明经典加以呈现,所以它提供的选择也呈多样化。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之所以为大家,就是因为他们身上的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的闪耀,使之成为人类之光,照耀了我们前行的路,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而我国现行的教育机制,从中小学开始就是以应试的模式存在,进入大学后这种机制的惯性得以延续,是以有学者将我国的高等教育比喻成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相似模式、相似思维,少了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力和活力。而世界的发展呈现的多样性、国际化趋势需要我们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使其在人文教育的浸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和自己的专业教育完美融合,打造出既有专业素质又有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人才,才能适应当今世界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通识教育 “孕育”出的是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为防止教育的主体自我迷失或自我异化,使教育能够完成其使命,必须通过通识教育,以科学与人文,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人才,才能真正使教育目的得以体现。通识教育可以避免“职业化”和“工具化”倾向。就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强调专业宽厚的知识基础,使专业在精深的同时可以汲取更广阔的发展养分。通识教育的实施可以解决工具化倾向的问题,使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有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对学生人格的教育作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4 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而现今教育制度下形成的教育理念的惯性作用使得通识教育并没有迅速地得到教育者的重视。而这种不重视也体现在了受教育者表现的一系列问题:漠视、冷淡、缺乏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愈发表明了在高等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多元化文化的要求。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整个世界日趋一体化,当今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不可避免带来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这种碰撞需要通过实行通识教育来进行认识理解以及尊重。在现代多元文化社会中,我们首先要具备宽广的胸怀接纳并欣赏不同的文化,首先就是尊重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以学生学习之心待之,方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同时,也不能去闭着眼睛一味盲目崇拜。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交叉学科 医事法学 必要性 医学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056-01

一 医事法学的学科意义源远流长

医事法学作为现代新兴的交叉类综合性学科,被认为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医事法学的学科渊源可谓源远流长,源于古代法学和医学两大学科,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医药方面的立法条文逐渐完善、医事立法内容涉及公共卫生、医药食品卫生等相关制度。例如我国的《唐律》。宋代提刑官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首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革,由于工厂的劳动导致的流行病和职业卫生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相关的医事立法进一步得到完善。例如1601年英国的《伊丽莎白救济法》,它被认为是近代首部医事法规。1851年在巴黎由11个国家签署了地区性的《国际卫生公约》,20世纪中期大部分国家已经从宪法上对公民的卫生健康权利进行了保护。医学与法学也越来越紧密结合。在科学与教育不断相互融合的大背景下,医学与法学彼此之间的学科交叉点也不断显现。医学以维护人体健康和人类的发展为宗旨,而法学也是以维护人类的生命安全为宗旨之一,由于相同的使命,两门学科在长期的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医事法学。医事法学的学科渊源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是不同学科在历史发展中长期发展融合的结果,同时反过来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二 医事法学的社会意义广泛深远

由于共同的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而相互交叉,反过来医事法学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医学与法学交叉发展的社会意义是很深远的。首先,规避医学科技带来的伦理道德冲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克隆技术、安乐死、器官移植等新的医疗科技在医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而它们引发的社会伦理道德冲突都应有相关的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调整。其次,拓展学术领域。现代科学在不断专业细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重组整合,并且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交叉学科的发展实际上也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如近年来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不少都是在交叉性学科方面取得学术成就的。学科不断进行交叉也是未来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再次,推动医事立法发展。近现代医学科技的革新变化也迫切要求医事立法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法规,医事法学的建构与完善将会有利于医事立法,更好地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权。最后,有效解决医患问题。我国处于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局面,医患关系的合理处理有赖于医事法学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与依据。医事法学对解决尖锐的现实医患问题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 医事法学发展面临的限制因素

首先,医事法学发展动力不足。学科交叉已成了科教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目前大学管理层与普通教师的交叉学科发展的意识淡薄,对于医事法学的重视不足。另外部分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上盲目扩大规模也导致了原本的学科建设资源浪费严重。其次,国家重视不足。医事法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学科设置上,甚至没有专门的学科位置,得不到体制上的鼓励与支持。再次,学科平台缺失。由于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本身的限制,并未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院系,因此这种管理体制的资源分配和制度设计并不照顾包括医事法学在内的许多交叉性学科。最后,评价机制的局限。由于我国高校实行量化评价模式,对于科研教学能力评价强调量化的论文、课题和获奖,缺乏全面的、整体的、完善的指标评估体系,医事法学这类交叉学科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对待。另外,还有师资力量的缺乏,由于交叉学科并未获得制度设计中的合理位置,因此没有合理的学科建制,医事法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没有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医事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僵化缺乏活力亟待改革。

四 结束语

各种学科在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相互融合朝着综合方向发展,而古老的两门学科医学和法学在维护人类生命健康和安全的共同实践的基础上,相互渗透、融合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医事法学,交叉学科知识综合性强,学科意义和社会意义都十分深远,是推动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其发展中也面临着多重不利因素的制约,如缺乏国家制度与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以医事法学为代表的交叉学科急需国家的重视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学习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95-0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了我国社会需要培养了许多需要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我国每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人数正在不断地攀升,而自学考试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它最重要的部分,是对自学考试的人的学习保障,给自学考试的人提供了便利的重要保障,而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不能离开学习支持服务,因为这样自学考试就变成只为了得到高学历而进行的考试,变成了应试考试,并不能从本身上促进自考的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粗的人才也不符合社会的需要,所以进行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的相关问题探究。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

1.观点没有足够的创新

虽然自学考试的学习支持服务都一直有人对它的运行进行研究和优化,但是多数提出来的观点毫无新意并且雷同,这是根本不能满足自学考试的人对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的急迫需要,虽然也有些比较有些新意的观点,但多数学者在这一个观点上的讨论过多,并且发表出来的文章都差不多一样,没有足够的创新性。并且对自学考试的学习支持服务没有进行新的探索开发,我们需要足够的创新。

2.理论没有系统的形成

对于学习支持服盏母本问题没有进行细致的探讨,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也不能进行更好的分析。而学习支持服务的理念没有形成系统,学习支持服务可以分为“学前”、“学中”和“学后”等三个部分。而大多数对“学中”时的学习支持服务比较进行侧重,反而对“学前”和“学后”的学习支持服务没有太过重视,也没有对自学考试的人应该要学习的知识没有更好的进行支持。这种理念的不完善会给自学考试的人带来很多的不便,影响到学习的环境、效果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让自学考试的人对学习支持服务进行及时的反馈,使自学考试的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提升不上去,无法更好地对自学考试的人提供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等等。而在这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盛行的社会,怎样才能促进自学考试的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根本上的提高,还要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进行提升,都应该进行提出并进行研究解决。

3.具体研究的方向不对

在具体研究的方向上,总体的偏离预计轨道。在大多数的期刊论文的发表中对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学习支持服务的相关文章的理论分析较多,而具体实践少之又少,忽略他们的具体盐h的方向目标。而即使具有相关的大致与具体研究方向的文章,也还是具有局限性的,并不能从根本上产生影响。而具体研究方向也是视角上有偏离的,都只是局限在一个地方并不能发散的进行具体研究[1]。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性

对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从根本上就是对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我们每个自学考试的人通过自学并进行考试从而得到学习支持的服务系统的帮助,这成为了每个自学考试的人必备的保障性措施,通过这项服务促进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的质量提升,促进自学考试的高产。也推动我国又一种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自学考试的人的重要性。在进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的相关问题的探讨时,就要对学习支持服务对学习者重要性进行提出,它可以促进自学考试的人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并且促进自学考试的人的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高,而且也可以培养出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而且对于自学考试知识的陌生度高,它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和运用度提高[2]。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的对策

1.学习支持服务管理的完善

在学习支持服务的管理上学要进行完善,要尽快把它的管理体系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理清关系,责任、权利和利益尽快划分清楚,并进行具体明确,保障之间的交流可以流畅。要把管理执行机制尽快建立起来保障各个方面的相关事务的明确分类,并保障服务过程中的流畅性,如果出现问题可以进行有效的确定并解决。对于服务机构的需要性人才要匹配好。再就是对学习支持服务管理中的评价进行完善,它是对于学习支持服务的管理系统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促进双方都进行有效发展,推动这个机制的发展。

2.推动自学考试和学习支持服务队伍的建设

我们的自学考试的发展需要正确的理论进行支持,并且要把自学考试的科目与学科特性进行分析和加强研究,并对它的具体界定划线分好理清,促进自学考试的人能更好地学习,并加强对国际上的一些成功的类型进行研究。而学习支持服务的老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一个好的高素质的老师提供的服务对于自学考试的人是最好的帮助[3]。

四、总结

总之,我们应该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进行支持,并且广泛的进行应用推广。运用多方面的方法刺激它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为自考的人提供更好的优质学习服务,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也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更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盛聪;黎奕林;韦鹬;翟梅伶.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研究,2009,(09):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