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辩论

科技创新的辩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的辩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创新的辩论

科技创新的辩论范文第1篇

(一)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过程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现实生活、精神世界与科学世界交流的活动,是学生将所理解的科学转化、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生活态度转变和精神提升的过程。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发现和提出疑问并在解决困难与矛盾的过程中发挥其聪明才智,从而深化对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探究能力。

(二)科技创新活动是在实践中加强对科学认识和技术的掌握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多种发明创造、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青少年在浩瀚的科学海洋中,将各学科的知识与前人的理论融会贯通,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和方法的真本领。

(三)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青少年掌握学习的技能,领悟学习的方法,从而具有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青少年综合思维技能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活动从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判断力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综合思维技能的训练,激发了青少年极大的科学热情与兴趣,从而使他们从中受到探索求知的教育,形成创新意识,激励自己去发现和再发现。

科技创新活动在德育课中的实施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社会实践项目,既是一种科技创新的活动,又是一种能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的学习体验活动。笔者将其做为德育课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开展,主要由申报项目、确定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含举办主题活动)、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评价等环节组成。活动时间原则上是一学年。

(一)申报项目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贯穿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印发科技创新活动资料以及讲授科技创新技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四周内,各班完成活动小组的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申报项目,各组限报一至两个主题,使用申报表进行书面申报。

(二)确定主题各活动小组上报项目后,指导老师将依据项目主题需体现的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等要求,对申报项目进行筛选。创造性要求选择的主题,必须是那些前人没有提出来或者前人已经提出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指导老师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查新,来确定所选的主题是否具有创造性。科学性要求选择的主题要有事实根据,实事求是。可行性要求选择的主题必须可操作性强,立足现有的或经过努力可能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三)开展调查研究主题确定后,各组制定出活动计划表,开展约一学期的调查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相关主题活动、网络交流活动、定点采访和随机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开展过程基本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在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中,主要由学生完成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活动的总结整个过程,教师在此过程引导学生根据活动主题,发挥创意,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包括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辩论赛、宣传手册、创建论坛和发起微博等。

(四)撰写调查报告在调查结束后,各组在整理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整理调查数据就是将调查过程中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制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的背景、目的、实践方法、实践过程、实践体会和实践结果等。(五)总结评价调查活动结束和报告撰写完毕后,就需要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自评就是学生评价自己通过此次科技创新活动,在思想方面得到的启示,在知识方面得到的收获,在能力方面得到的提高。互评就是学生评价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包括评价组员的协作精神、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师评就是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团结协作精神、科技创新能力等。

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德育课教学效能

(一)结合活动主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在开始选择、确定活动主题时,教师将结合德育课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选择关于国计民生的课题,通过了解活动主题的背景和确立活动目的,学生就能深入地了解国家的需求、人民的期望、公民的责任。如开展“关于社区老年人文体生活现状的调查”时,学生在研究活动背景时,就深入了解到本市老年人对文体生活的迫切需求与活动设施的现状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出需“关注老年人文体生活,营造温馨和谐社会”的呼吁,表达了对社会的关爱。而在确立课题研究目的时,也可引导、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如在开展“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时,学生通过进行课题研究目的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肩上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强化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要“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了自我的责任感。

(二)通过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在实践中获取科学的数据。学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相关主题活动、网络交流活动、定点采访和随机采访等多种形式收集调查资料。通过深入一线实地调查,近距离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很好地培养了中职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在开展“中职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观念的调查”时,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就深入地了解到中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部分中职学生无法顺利就业。通过调查,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从而实事求是地审视自己的就业能力,不会存在过高的择业期望值,并通过改变就业观念来拓宽就业渠道。实践证明,参与该研究课题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都比较顺利。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根据活动主题,发挥创意,设计并组织各种诸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辩论赛、宣传手册、创建论坛和发起微博等形式的活动。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开展、活动的总结等整个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提高了组织能力。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尝试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在实践中形成了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体验和感受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快乐。如在开展“中职学校社团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时,就举行《快乐社团,伴我成长》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弘扬社团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演讲竞赛活动,举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论比赛,进行《走进社团文化》的专题采访活动,创建《中职学校社团建设情况调查》的论坛等,这些主题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既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通过总结及撰写报告,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活动结束后,通过及时归纳总结,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科学思维,将实践结果升华到理论高度,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在完成此项活动的过程中,科学思维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学生通过对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支出进行调查,然后整理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撰写调查报告《树立正确消费观,引导学生科学理财——关于汕头市中学生理财情况的调查》,提出家长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校应进行理财知识的普及,学生自身需养成良好的消费观,从而科学理财的建议。在整理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需要学生运用“调查、分析、综合、归纳”等科学研究的方法,要求学生善于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把归纳和演绎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五)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科技创新活动是以个人兴趣为引导的团队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从制作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开展主题活动、整理调查数据到撰写调查报告,都离不开小组成员的集体协作,这就要求成员们必须具有团队精神,懂得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与合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每个成员都融入团队,一起构想方案,一起解决问题,一起克服困难。如开展“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时,就举办“爱心送关怀”系列活动——汕头市福利院爱心探访活动,该活动包括“捐爱物,献爱心”活动,成立了爱心小组、“爱心送关怀,倾听爱的声音”活动这三个部分。而在号召本校学生捐物,与汕头福利院联系并探访孤儿等活动的策划与开展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小组内的成员面对困难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最后终于使问题迎刃而解,该活动得到福利院的表扬,而爱心活动也引起学生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实践中慢慢得到提高,培养了企业最重视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六)通过总结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因此,对成绩考核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为了更好地达到德育的目的,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通过自评,学生可以如实地评价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扬长补短,增强自信心。通过互评,学生可以学习其他组员的优点,而避免犯相似的错误。通过师评,指导老师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结语

科技创新的辩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竞赛;体系;高职院校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科技竞赛是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重要环节,是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的窗口。近年来,工商管理学院着力构建起了具有工商特色的“一二三三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暨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中心,树立“大学生科技竞赛是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有效延伸的典范、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典范”两个理念,搭建“技能竞赛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人文素质平台”,建设“专业社团孵化,专项费用保障,推荐就业激励”三个支撑,打造“学生竞赛人才储备库、优秀指导教师储备库,优秀竞赛平台储备库”。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每年举办一次,融科技、文化、专业于一体,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广大同学拥有了更多的展示才华、提高素质的平台。

一、高职院校科技竞赛体系的构建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营造活跃、浓郁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氛围,提高在校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学为所用的职业素质,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就业服务。进一步凸显活动内容的高雅性,活动范围的普及性,以更为先进、入时、新颖的面貌展现在全院师生面前。

(二)总体目标

引领校园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强化技能培养。

(三)总体设计

1.明确一个中心:“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以科技大赛技能竞赛为途径,下大气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作风严谨、吃苦耐劳、善于与人协作与沟通、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等优势,推动大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核心力的全面提升。

2.树立两个理念

(1)大学生科技竞赛是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有效延伸的典范

通过竞赛活动将学生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物化,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验动手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院的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真正达到了“以赛促学”目的,使教学、团学一体化机制取得实效。

(2)大学生科技竞赛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典范

各个专业结合各自己的专业特点,有目的、有重点地培育竞赛项目,选拔指导教师负责培训;分团委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负责宣传、协调、指挥各项科技创新活动,落实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任务。

3.搭建三个平台 开展十项主题活动

以技能竞赛、科技创新、人文素质三大主题为平台,以技能大赛、创新创意大赛、主题辩论赛等十项经典赛事为载体,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大学生。

三个平台 十项主题活动 备注

科技创新 创新创意讲座

创意设计大赛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院内选拔

技能竞赛 ERP沙盘模拟大赛

会计技能大赛

投资理财模拟大赛

专业知识大赛

人文素质 “阳光杯”主题辩论赛

“文明礼仪”短剧小品大赛

读书知识竞赛

4.培植三个支撑

(1)专业社团孵化;引导学生成立专业性社团组织,学生自己聘请指导教师,团委学生会统筹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科技竞赛和技能大赛,使学生快速实现由课本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化。

(2)专项费用保障:学院在院内奖学金评选管理办法当中专门设立了职业技能先进个人、科技竞赛先进个人以及优秀竞赛团队等奖项,凡是在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团体和个人都将获得学院专项资金奖励并授予荣誉称号。

(3)推荐就业激励;大学生科级竞赛活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绝佳平台。学院以此为途径,下大气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院学生以作风严谨、吃苦耐劳、善于与人协作与沟通、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等优势而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5.建立三个储备库

(1)学生竞赛人才储备库:通过大学生科技竞赛从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和其他主动要求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中进行选拔,选派指导教师,成立科技竞赛社团,定期组织校内交流、学习、竞赛活动,分级进行培育和指导,建立“学生竞赛人才储备库”。

(2)优秀指导教师储备库:通过竞赛活动选拔和培养一批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技能、耐心和责任心兼顾的高素质教师,建立“优秀指导教师储备库”。

(3)优秀竞赛平台储备库:通过竞赛活动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寻找、挖掘优秀竞赛平台,通过实践进行筛选、择优,选择层次高、质量好、针对性强、专业结合率高、竞争性大的优秀赛事,建立“优秀竞赛平台储备库”,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大赛并争取荣誉。

二、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紧扣素质教育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营造浓厚校园科技氛围,树立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良好风尚。引导和激励我系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激发同学创新精神,挖掘同学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创新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挖掘一批充满朝气、活力和创造力的科技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倡导科技之风、创新之风,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培养广大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突出人文精神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着力开展以培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强化以“求实创新”为重点的校园精神,以“弘扬主旋律,倡导高品位校园文化”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人文精神,提升职业素质“为着力点,推出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体现高雅、健康的内容与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统一;专业特色与职业定位相统一;活动形式自娱性、欣赏性与示范性、竞技性相统一;活动内容思想性、科技性与艺术性、娱乐性相统一,寓教于乐,在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中推动校园文化品位全面提升,推动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推动就业核心力的全面提升。

(三)深化内涵机制建设,提升学院的科技氛围、人文环境和教学水平

进一步把大学生的科技文化工作纳入学院人才培养的整体格局,从方案制定、计划安排、政策实施上充分体现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重要性。结合专业、职业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统筹安排,寓教与活动之中。通过开展有一定知识含量,密切联系职业的专业竞赛类活动和科技含量高的创新活动,加强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以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成果申报,创新大赛等活动为先导,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以创新和知识技能为主的活动,引导同学们从成为未来合格职业人的自身要求出发,自觉、主动参与活动,积极(下转第158页)(上接第153页)动手,为形成质量高、创意新的科技精品奠定基础。

三、学生竞赛活动实际效果

两年来,学院已经储存了包括全国投资理财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网上零售创新、创意大赛、辽宁省高职高专沙盘模拟大赛、辽宁省挑战杯沙盘模拟大赛、辽宁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连市会计技能大赛等多个优秀竞赛平台。举办科技文化节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和培育科学精神很有裨益。近年来我院共开展院内竞赛类活动20余项,承担市级以上竞赛4项,参与10余项,参加人数近百人,获得荣誉30余项。2013年在学院“夯基础、抓特色、出精品”的建设理念引领下,工商管理学院将“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作为提升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人文素质乃至职业素养的有利平台,继续深化内涵,挖掘载体,提升品质,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培养广大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的辩论范文第3篇

Abstract: At present,how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military and the Joint Education is the focus work for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nd training,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school national defense and based on the training status of our school,some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connects of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are proposed.

关键词:国防生;距地衔接;联合育人

Key words: national defense;military and civilian connects;joint educational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82-01

1以满足部队任职需要为目标,着重提高国防生五个能力

根据当前国防事业的发展以及部队的实际用人需求,要想让国防生到部队后胜任第一任职岗位,就必须在大学期间培养和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即学习创新能力、训练指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为了能让这五个能力在国防生的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切实得到锻炼和提高,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1 提高国防生科技创新普及率,培养国防生创新思维要想在国防生当中提高科技创新普及率,就必须首先提高国防生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专业老师为国防生介绍科技创新方面的知识,对电子竞赛、机器人比赛等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可以举办科技创新沙龙,让国防生亲身体验各项科技创新活动,进而引导国防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科技创新活动的方向。当国防生们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兴趣之后,便可以分年级组建课外科技创新小组,安排专门技术教师对这些小组进行课外辅导,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举办的一切科技创新类比赛,进而不断增强国防生对课外创新的兴趣,促进他们对专业知识和课外科普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习创新能力的目的。

1.2 扩大国防生自我管理参与度,量化区队管理体系除了学习创新能力,剩下四个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扩大国防生自我管理参与度就是培养这四种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我校国防生实行的是以专业为单位的区队管理,每个区队都设区队长和团支书具体负责各区队的日常训练、学风建设和党员培养工作,这些区队干部由于长期从事训练和管理工作,所以他们在训练指挥、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和沟通交流等能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为了让更多的学员都能有这样的锻炼机会,可把每个区队分为2个班,班长由班级内部成员轮流担任,任期为1周,同时制定班长量化管理考核办法,每个月对当月内任职的班长进行集中考核,以此帮助学生随时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收获。班长在任期内通过亲身组织日常训练和活动,可以全方面地锻炼自己的上述四种能力。

1.3 增强国防生军政训练科学性,规范日常训练程序目前,国防生的军政训练分为两个部分,即日常的早操训练和假期的集中训练。由于假期的集训是带国防生到学校周边的部队里进行的,所以训练的正规化能够得到充分保障,训练效果也比较明显。而由于日常的早操训练都是由各自区队的区队干部、班长等组织的,所以训练的规范程度不高,这种情况不利于锻炼国防生的训练指挥、组织领导等能力。为了增强国防生军政训练科学性,规范日常训练程序,可实行区队干部轮训制,邀请省军区独立营的教官来校集中对区队长和团支书进行训练,训练内容主要为队列动作、连队指挥和队列讲评,同时也带领他们模拟召开连班务会,教会大家如何贯彻落实部队的各项规章和条令。这些训练都是为了让国防生能够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基层指挥官而设立的,在这些区队骨干完成训练之后,再由骨干回去组织各自区队的日常训练,将自己在集训中所学到的正规的训练程序教给每一个国防生,以点代面,从而逐步实现国防生日常训练的正规化,促进学院对国防生上述几种能力的培养。

2以促进个人成长为主线,努力强化国防生三个素质

2.1 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加强爱国思想的培养强化国防生的思想素质,就是要增强他们爱国奉献的责任感、为民服务的使命感,为了能够坚定他们从军报国的思想基础,国防教育学院将分阶段组织国防生到哈市周边的红色教育资源进行参观学习,了解革命先烈英勇杀敌、不怕牺牲的光荣事迹,在历史遗迹中让他们感受国家曾经蒙受的创伤和耻辱,从而让他们牢记历史,认清自己担负的使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树立献身国防的理想信念。此外,还将通过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国防知识竞赛和辩论赛来拓展国防生的视野,在丰富他们国防知识的基础上,教育和引导国防生们用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报效祖国的诺言。

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国防生心理素质强化国防生的心理素质,就是要提高国防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的成熟心态。为了让国防生们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技巧,以便将来能够更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军事环境,学院为国防生开设了《军人心理学》课程,邀请心理学专家为国防生讲解军人如何在战争中战胜恐惧心理,调节自己的心态,发挥最大能量去赢得战争的胜利。要想切实增强国防生的心理素质,只掌握心理调节的技巧是不够的,还要进行专门的训练。

2.3 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强化国防生的身体素质,就是要锻炼和提高国防生的体能。一方面学院将会充分利用早操训练的机会,逐渐提高国防生体能训练的强度。目前,国防生每天早操跑步的长度为1公里,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到部队后所面临的的体能训练需求,因此,学院将分阶段逐步加长国防生早操跑步的长度,先利用1个月的时间实现每天跑2公里,待国防生的状态稳定之后,再利用1个月的时间实现每天跑3公里,然后将这个强度保持住,在此基础上,每周末组织国防生进行一次5公里测试。跑步距离的增加是促进国防生体能素质提高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学院还将在每个学期都举办一次军事三项赛(游泳、长跑和引体向上的 联合比赛),鼓励国防生们进行体育综合技能锻炼,扩大国防生们体能训练的范围,从而全面提高国防生的身体素质。

科技创新的辩论范文第4篇

本科生保研推荐信范本【一】我教授过xx同学的本科课程-xx,对他的情况有所了解。

xx同学学习刻苦,有钻研精神,在班级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人诚实,待人热情,乐于助人,思想上积极向上。在学习中,申请人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有一丝不苟的精神,他基础知识学习的很扎实,专业课也很不错,成绩一直在专业里名列前茅,这就为他今后更专业化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对待学习上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从他平时作业之中就可以体现出来。 ( 再加上一些自己动手能力方面的东西)

作为xx同学的推荐人,我相信他一定能出色的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

XXX

20xx年XX月XX日

本科生保研推荐信范本【二】XXX教授:

您好!

我叫XX,毕业于XX学院XXX专业,现在XXX。今年报考了XX大学的XXX专业硕士研究生,下面是我的初试成绩:

因为在职考研,初试成绩并不理想,若有幸能在您的指导下继续深造,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刻苦钻研。本科期间,我一直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实验实践锻炼。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XXX,校优秀团干一次,校辩论赛最佳辩手,并且已获得英语六级证书。此外,虽然本科一直学的XXX学,课程几乎全是有机实验,但是我从大二开始就跟着老师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XXX,立项并通过考核。除此之外,我XX,虽然不是核心期刊,但也是自己大学科技创新的结晶。

其实我就一直想发邮件给您,但因为担心自己初试不理想,就没有联系任何老师。这次复试完,我觉得自己也很有信心。我对您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希望能在您的门下就读,跟您学知识,做项目,进一步提高自己。若老师能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期望!

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信。冒昧致信,恳请海涵!

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安康!

科技创新的辩论范文第5篇

一、联系的观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事物的内部来讲,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从事物的外部来讲,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从整个世界来讲,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条件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但不能就此认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因为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其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这要去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即人们既不能随意“消灭”联系,也不能凭空“创造”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二、发展的观点

把握唯物辩证发展的观点应注意三个层次:发展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么样发展。

1发展是什么及如何坚持发展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为什么要发展即发展的动力和原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3事物怎么样发展即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1)发展的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2)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又要看到事物发展的途径是迂回曲折的。

三、矛盾的观点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点(既对立又统一),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个方面之间的对立,又及要分析两个方面之间的统一,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2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还表现在事物矛盾双方也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最本质的东西,称之为活的灵魂。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四、高考演练

1(2013年天津高考14题)

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当他失去了他就去寻找,当他找到了他就遗忘,当他遗忘了他就去爱,当他爱了他就开始遗忘。――耶胡达・阿米亥

你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语言,要用你的本来面目。――卢梭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

2(2013年上海高考14题)德国《团结报》曾推出过完全手写的头版,意在警告人们不要因为使用电脑书写而荒废了手写技能。对此,社会上存在两种看法:第一种是,电脑书写可以提高书写效率,符合时代潮流;第二种是,电脑书写使人产生依赖,造成提笔忘字,不宜过度使用。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别简要评析这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3(四川省2012年高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跟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机械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地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结合材料,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

【参考答案】

1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或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发展。

②关健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健,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

④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①第一种看法: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电脑书写虽然有缺陷,但它可以提高书写效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事物。我们应该积极促进它向前发展。

②第二种看法: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对电脑书写产生依赖是长期使用电脑书写的结果,这种依赖必然会引起质变,造成提笔忘字。因此,对待电脑书写我们应该坚持速度原则。

3①“顶天”和“立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