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强调,随着美术广泛而深度与社会生活融合,教师应发挥学科育人优势,体现美术教学价值[1]。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因受关注度不足、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学生学习兴趣淡薄等影响,难以体现出自身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融合的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只有关注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使鉴赏课具有时代性、有效性以及创新性,才能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助力高中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等协调发展,为他们的个性成长奠基。

一、美术鉴赏中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鉴赏课教学效率为了响应新教育理念的育人要求,构建高效鉴赏课堂,教师应当具有教学反思能力。只有认识到以往鉴赏课学生不感兴趣、参与度较低的问题,重视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增强对班级学生的艺术学习情况了解,才能使课堂施教更具适宜性、实效性。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其参与课堂活动,展开欣赏、观察、分析、类比等,使其感受不同的美术形式、多元文化影响下的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差异性。从而促进高中生建立文化自信,增强对中西方美术作品的了解。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生正处于较为关键且特殊的身心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独立、自主意识变得愈发强烈,应提升美育教育的效率,关注鉴赏课堂,使学生获取多样化的文化知识,在艺术学习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而开阔他们的知识视域,使其具有综合学习意识。助力高中生的认知升级,使其透过艺术作品这一特殊载体,感受不同国家文化、艺术家的发展历程与内心情感。在增强美育教育有效性的同时,渗透情感、德育以及人文教育,让美育与智育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有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识图能力、审美意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2]。应引入分层教学,展开对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引导,使其展开美术探究性学习。让鉴赏课与高中生的现实生活、迈向高校继续深造学习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的未来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二、美术鉴赏中发展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授课策略

(一)创设生动情境,培养图像识读能力提升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构建生动、趣味性课堂。因此,可引入情境教学法,加强对信息化教学辅助工作的应用,为学生打造智慧课堂。同时,需避免单纯向学生传授鉴赏技巧,应使其自主观察,让他们具有分析意识,获取图像中的有效信息。使其不仅能够从艺术创作中汲取美术知识,也能感受作者、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或情感。这便需要教师深研鲁教版美术鉴赏教材,使学生更好地获取、表达自我观感,让他们形成沉浸式学习体验。在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点评中,使学生具有多感官体验,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奠基。例如,在“生活蕴美,书画寄情”的教学中,教师可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展开对《一路向北——冬日里的红》《姑苏繁华图》及《教师的阳光》等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其了解国画、油画、水彩画等不同的绘画形式,在图像识读中分析其各自的表现特点。在创新教学中,让高中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情境,感受画作中的色彩运用、人物造型特点以及空间布局等,使其认识形式美原则,展开对艺术创作的解析。让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让学生感受美术的价值及其对生活的作用。

(二)引入创新教学,增强学生美术表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形成美术表现力,教师还应拥有灵活授课、创新引导的意识。美术表现作为视觉能力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在以往的教学中易被教师忽视。很多教师习惯以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鉴赏课教学,造成美术表现与艺术欣赏的相互分离。例如,在“人民形象,时代风”的教学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为学生讲述画作诞生的时代背景、画家的生平履历及其作品的主要特点,让学生进行记忆性学习。这不仅易导致高中生对美术欣赏不感兴趣,也有碍于他们美术表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将美术表现与欣赏教学紧密结合,在对名家、大师的画作赏析中,让学生了解学科关键知识、进行学习积累,使其关注作者的创作过程,具有美术绘画尝试、展开艺术创作的意识。在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中,使他们解读美术语言。比如,在中西绘画特点比较教学中,以中西名家作品的赏析为主,让学生走进莫奈、伦勃朗以及高更,认识林风眠、吴冠中、李可染等国内著名的画家,使他们在鉴赏中形成构图与造型能力。

(三)促进教学对比,提升学生审美判断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意识,还应使其具有审美判断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当学生观赏艺术作品时,能够从艺术、现实的角度进行整体感知,分析艺术作品中的情感、阐述自我理解、进行合理的评判。这就需要建立在学生已具有一定审美意识的基础上,继而对画作进行认真观察、细节分析与美的感知,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使其具有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够以包容、开放的视角看待艺术作品,感受别样之美。从而在师生互动、见解分享中,助力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让他们具有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避免鉴赏课过于循规蹈矩。例如,在中国传统民居与民间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展示不同民族的装饰图案、民居特色,在提取美术元素中,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如以蒙古包中的云纹与羊骨雕制的工艺品、北京的四合院与年画、陕西窑洞与剪纸艺术等为代表,让学生观看相关艺术表演的短视频,展开对比学习,了解不同地域的民居与民间美术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

(四)关注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创意实践为了使学生具有创意实践意识,教师还需关注因材施教问题,助力高中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这便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美术鉴赏中形成新理解,避免对学生的思维形成过多限制,让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发现问题,优化自我表达,寻找相应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具有知识迁移能力。为此,可以在学生借鉴优秀艺术创作中,进行知识的内化,使其具有艺术修养,用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式展开美术创作。例如,在现代建筑与城乡景观的欣赏教学中,课堂上可让学生观看悉尼歌剧院、东京天空树、北京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建筑造型。并且以组织课内外教学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家乡一些现代化建筑的特点,感受其线条、造型、空间之美,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特点。在提高学生美术感受力中,使他们具有形象思维与表现力,使其进行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善于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的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让他们在欣赏教学中具有创意实践能力。

(五)重视教学拓展,提高文化理解能力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教师还应关注教学拓展问题。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渗透,注意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使他们在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体会中西文化差异中,具有文化理解意识,实现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只有突出鲁教版教材编写的特点、领会新课标精神、帮助学生开阔知识眼界,才能让他们具有美术知识积累能力。例如,在西方古典美术的传统与成就的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西方美术发展,增强他们的艺术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对西方美术元素的分析,促使高中生获取美学知识中,教师可引入秦朝时期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壁画艺术,使学生总结中西方古典美术所取得的成就、感受其艺术特点。在对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美术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形成文化理解能力,认识到美术发展对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视觉文化;民办高职;美术通识课程;影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25-03

当代社会文化形态已从之前的书写、印刷文化转向了视觉影(图)像占主导的文化形态。美国学者詹明信在他的著作《文化的转向》一书中这样描写当代人们的生活:“空间已被高科技的狂欢,……从此在这个社会中人类的主体面临(用保罗?威利斯的说法)每天多达一千多个形象的轰炸。”①影视、广告、卡通漫画、网上图片……种种动态的、非动态的图像在我们的生活中蜂拥而至,这些围绕着我们的影像和视觉信息,构成了我们今天的视觉化生存。

当下的视觉文化通过建构出来的图像化偶像(各种明星作为各种产品的代言人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视觉文化”生产的偶像波及的时空广度是空前的,是超越文明的区分的,迪斯尼的米老鼠、唐老鸭能赢得美国孩子的喜爱,同样在欧洲、中国和印度也拥有无数的小崇拜者;巴黎、米兰的时装秀可以令西方上层社会的女性心醉神迷,也一样能掏空亚洲中产阶级女性的腰包。

而对于正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其影响更为巨大。美国近期有一个调查报告显示儿童平均看电视的时间是22,000小时,在校时间只有12,000小时。作为中国青少年中的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尤其是民办高职学生,其思想和行为受到视觉文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和明显的。从早先的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好莱坞的消费模式到后来的日本动画,Hello Kitty,拍大头贴等哈日族及韩剧的韩迷族,都深刻地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当下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当这些青少年在面对数量巨大的视觉影像时候,大多是对其进行消费和追崇。很少有人会对媒体影像背后的社会涵义进行思考,更多的人只是对其进行消费。从教育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时期本来就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危机时期,对于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常有疑虑。尤其当他们身处当下的视觉文化现象中,如果不能对自身的价值观有所把持,将极其容易在五光十色的影像环境中迷失。

综上,在高等职业学院里,藉由美术通识课程,开展视觉文化影像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尤其是民办高职学生)解读视觉文化所构建的影(图)像背后的社会和经济的意义,厘清他们生活周遭的文化环境,了解和认识自身和社会,从而协助他们建立起适应当代社会和民族的自我认同,有着十分的现实意义。

一、视觉文化情景下我国民办高职学院美术通识课程的探索

(一)民办高职院校的美术通识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教育部在2006年的第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加强素质教育。浙江省教育厅刘希平厅长,在2012年度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书记校(院)长读书会上的讲话也指出,职业院校要能做到既姓“高”,又姓“职”。这就意味着人文教育也是高职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高职美术通识课程,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是学校公共美术教育的一种。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学者张道森教授在他的著作《公共美术教育论纲》明确指出:学校公共美术教育指非专业的人文美术教育,包含:幼儿园、中小学和高等学校非专业公共教育,是利用美术教育的情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关照“人”成长的教育。②由此可见,高职美术通识课程,是人文教育的一个类型。在高职美术通识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协助学生对除传统精致艺术之外的媒体影像进行分析解读,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厘清身边的文化环境,帮助学生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形成。当学生的认同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其社会行为也会随之变化。

(二)民办高职院校的美术通识课程在视觉文化背景下课程内容的扩张

出于高职院校的美术通识课程的人文属性,在视觉文化情境下的高职美术通识课程中,就应将传统的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多以绘画欣赏为主)的教学内容进行扩张,课程不仅仅包括传统的精致艺术(fine art),还应将学生关注的流行文化、大众艺术,如电视、网络、漫画、电子游戏等视觉影像引入到课程内容中来。以往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对传统精致艺术的学习。但是传统精致艺术与民办高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不密切,未必能使其感同身受,青少年对其就缺乏认同。将学生关注的流行文化、大众艺术中的媒体影像引入到高职美术通识课程中来的一个目的,就是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协助学生,帮助其在与媒体影像的频繁互动中,掌握构建自我价值与认同的能力。

二、视觉文化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的美术通识课程的构建

(一)视觉文化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的美术通识课程构建的原则

1、培养学生的对视觉文化批评与反思能力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每天面对着各种全球化的媒体影像,但大多只对其进行消费,沉迷在其五光十色表象之中。那么,高职美术通识课程的教学组织者应从“文化资本”( 布迪厄语)的观点出发,以学生生活中观看视觉影像的经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全球性的视觉文化进行反思,解读其背后的社会涵义,从而协助学生建立应有的认识和价值判断。

2、突出在地(locality)传统艺术的地位

如果说视觉文化带来的媒体影像其是由经济全球化过程建构起来的,那么在地(locality)传统艺术与其正好相反。它反映了本地域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风俗以及人们行为习惯等。在高职美术通识课程中,强调学生对在地传统艺术的再认识,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和认同,并能将其传承下来。当然,这种对在地传统艺术的再认识,并不是像传统的美术欣赏课一样,孤立地讲解一幅幅传统艺术作品,而是从学生身边的一些具有传统艺术元素的媒体影像出发(例如可口可乐的新春广告),教学者引导学生对这些媒体影像中的传统艺术元素辨认分析,并对比同一品牌其他时期的广告,对其中不同文化因素做出比较认知,进而引导并加强学生对在地传统艺术的认同。

(二)视觉文化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的美术通识课程的实施与策略

1、在高职院校的美术通识课程实施中,教学者首先要通过“文化转译”观念来帮助学生了解媒体影像的意义生成和转变。美国学者邓肯(Duncum,2001b)曾提出“本土化和文化转译”(indigenization and cultural translation)两个观点,认为本土化和文化转译可以在美术教育中有效地被运用,借此可以产生全球化的新视野,因为在转译的过程中原本的意义将会流失,但新的意义将会被建构;文化转译如同一系列折射的现象,打开、接纳并准许其它文化能重组成新的形式,所以文化商品不是被传输而是被转译,视觉影像亦然。因而同一影像在不同地区有时候会有不同的意义,举个例子来说,哈根达斯在美国是超市就能买到的便宜物件,但在我国哈根达斯却成为一定社会阶层和较高生活品质的代表;因而 “文化转译”是丰富的、再创造的过程,包含文本的产生或意义的转变。所以在教学的策略上,学生对其的思考不能被统一的标准所限制,教师应引导学生脱离思维定式,仔细思考文本转译前、中、后的面貌,找出差异性,让“转译”的过程添加本土化的养分,而充满新意。

2、在了解影像意义的生成和转变之后,教师当运用“文化解码”的方法来解读影像,并结合观者(学生)所处的环境,重新赋予影像新的意义。斯特肯和卡特赖特(Sturken &Cartwright)曾提出“编码与译码”(Encoding and decoding)的观点,他们认为所有的影像皆具编码与译码的功能;所谓编码是制造者创造文本时,处于既定的环境或背景中,而赋予文本的意义;译码则是观者消费影像时,根据观者所处的环境、文化假设,而重新给予文本的意义;此过程是一前一后,一个是制造者,一个是观者,在“读者中心”的解读下,重点该是观者“解码”的态度与过程。英国学者霍尔曾提出三种不同型态的译码态度③,这三种态度,可成为教学组织者教学时的参考指标。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视觉文化情景下,原来以学科本位取向美术术教学(Discipline-Based Arts Education,简称DBAE)四个领域: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仍有现实意义。虽然视觉文化美术教育挑战原有的学科取向思潮下美术学科的“本质”,但并未“艺术”的存在,而是强调要将原来过于精英取向的架子抛开、视野扩大。所以原来学科取向美术教育的四项分类,仍有其意义,只是随着对原有艺术范畴的解构而有所扩充。美国学者邓肯(Duncum 2002a)指出,在视觉文化美术教育中,创作与批判思考彼此共存互依的,创作表现本身并非是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目的,而是期望学生经由自由地探讨影像意涵的制作过程中,理解作品背后所表达的思想及意义,并从表达思绪出发来选择所要使用的媒材以及技法。在进行视觉文化影像教育时,在面对已经被标上“艺术”标签的传统精致艺术时,教学者和学生要将之视为全新视觉产物,并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分析该作品在被创作出来时的社会意义,以及在之后流传过程的社会意义有无转变及转变的过程。在进行视觉文化影像教育时,还要将各式视觉影像纳入美术通识课程中来。在面对大众影像时,要将其视为严肃的视觉产物,教学者应像分析传统精致艺术一样,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大众影像在被制作出来时的社会意义及不同地区意义的转变过程。

(三)视觉文化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的美术通识课程对实施者的的要求

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在教学中是处于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所讲都是按照学科知识来讲解,很少顾及学生的经验和感受,所以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满堂灌,教学效果不好。

在当下高职进行美术通识教育时,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 E. 多尔(William E. Doll, Jr.)的后现代课程观值得教学组织者借鉴。多尔理解和设计的课程是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性的,课程目标既不是精确的,也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一般性的,形成性的,创造性的,转变性的。这种观念启发我们应该从静态到动态,从强调动的内容转到动的转变性过程,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本质;课程不再是只为完成预先的计划,更加关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和任务。④

多尔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一起探索达成的共识;教师的权威不再是超越性的、外在的,而成为共有的、对话性的;教师的作用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权威转入情景之中,教师是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而影像教学正是要从学生的视觉经验出发,进行对视觉影像的判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教学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时,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开放的教室氛围。影像教学重视批判思考的培养以及尊重个人意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宜避免使用传统以教师讲授的方式,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积极发表意见,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教师则有责任提供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习空间,用尊重、包容的态度采纳学生的意见,以确保师生之间有良好的沟通。

2、扩展艺术观念

上文说了,在高职美术通识课程中进行影像教学重在帮助学生厘清他周遭的社会文化环境,协助其建立适应时代的自我认同。那么,教师在设计课程,组织教学时,就不能拘泥于传统精致艺术(fine art)对于“艺术”的限定。在教学过程,要平等对待传统精致艺术和当代的大众通俗艺术,都将其视为学生的视觉环境中组成部分,帮助学生解读其背后的意义以及这些影(图)像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学生面对这些五光十色的媒体影像应如何做出判定。如果教学实施者对于“艺术”的判定还以传统精致艺术为标杆的话,就会直接影响本课程教学目的的实现。

3、提升视觉素养

视觉素养是指一种“如何看”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主体性和自觉性的“视觉鉴赏与意义解读”的修养。看的能力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与生俱来的,只要视力正常者,对于借助图形传达信息的视觉文化,谁都能够看懂点什么,尽管“看懂多少”的层次差异也许很大。“看到(look)”和“看懂(see)”是两回事,前者是生理功能,后者是思维方式和观念判断。培养视觉素养是视觉文化时代的呼唤。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提升视觉素养,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同等重要的。只有教师自己具备了剖析视觉影像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涵义,解读评判全球性的视觉文化的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解读和评判。

四、结语

当下,文化学习已经成为当下美术教育的一大特征,而视觉文化现象也逐渐被纳入美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尽管,对视觉文化媒体影像在教育中的作用的估计仍存在很多的争议,但我们反思当代社会文化的视觉转向给美术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并不能抹杀它对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现在,需要我们做的是对视觉文化影像进行解读,对其意义进行探究,不轻易下判断。这样,我们才能比较清晰的理解当代艺术与社会文化,才能推动民办高职美术通识课程的发展。只有当每个学生都能解读其身边的视觉文化影像,了解其背后的含义,不再盲目追崇和消费媒体影像;只有当我们不再迷醉于视觉文化影像带来的自由与满足;只有当泛滥的视觉文化媒体影像不能再削减我们人性的深度时,我们才会真正迎来一个属于大众的视觉文化时代。

本文为2012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SCG346。

注释:

①詹姆逊著,《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Frederic Jameson,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詹明信,又译为詹姆逊、杰姆逊,詹明信是其自己取得中文名。

②张道森著,《公共美术教育论纲》,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③霍尔曾提出三种不同型态的译码态度分别为:(1)支配的解读(Dominant hegemonic reading):即观者以毫无疑问的态度认同,并接受文本或影像中支配的信息;(2)协调的解读(Negotiated reading):即观者可以与影像中所诠释的支配意义协调;(3)对立的解读(Oppositional reading):即观者以一个反对者的角色完全否定影像中的意识形态或拒绝观赏。Sturken, M., Cartwright, L.(2001). The global flow of visual culture. pp.10-72.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④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参考文献:

[1]列维、史密斯著.王柯平译.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尼古拉·米尔佐夫著.陈芸芸译.视觉文化导论[M].韦伯文化国际出版,2004年.

[3]赵惠玲著.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M].师大书苑,2005年.

[4]张道森著.公共美术教育论纲[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5]郭祯祥.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台湾地区实施“视觉与人文”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4年第5期.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情境教学

一、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教学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工作,是近年来各学科教学发展的重要指导与走向,相对于以往的“双击”和“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已经不再是有具体指向内容的指挥棒,而是指向全人、全思维的,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天赋和智力的量化,更注重的是后天培养的一种文化素质。在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之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作出了要求,并且具体分类为如下五个方面: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这也就意味着,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不再是带学生单纯地在课堂中进行模仿与练习,而是要全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实现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给学生以启发,最终达成教学工作的完善与发展。在当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境教学中,教师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成长,给学生以启发,全面推动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完善,给学生以更多的关注,实现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核心素养发展之下,对于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也提出了方向性规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氛围民主,以人定教。在当前教学中,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因材施教,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氛围,全面推动学生成长。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美术的启蒙与熏陶,此时的一切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新鲜的,新鲜的色彩感觉,新鲜的审美感知。而作为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关注到现代化教学的发展,给学生以启发,最终达成现代化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民主的氛围,因人而异的教学策略,能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发展,尊重学生成长,从学生角度找寻艺术的美好,激发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为学生种下艺术的种子。其二,氛围轻松,寓教于乐。只有在轻松的氛围之下,才更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心理。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在教学中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及时、准确地做出引导,才能切实的推进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实现对学生基本美术素养的构建。轻松地氛围和寓教于乐的观点,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而且艺术学科本身不需要沉闷,而是需要大胆的想象与创新,只有在轻松的氛围之下对思维进行开拓,才能真正达成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其三,善用科技,现代化教学。在现代教学中,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对教学发展发挥着全面推动的作用,影响并改变着教学工作,这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约束自己,提升对科学技术的操作能力,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对课堂的指导与运用,使信息技术点亮课堂,融入课堂。

二、情境教学在核心素养时期的运用意义

情境教学,在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相应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形成感悟。在传统教学中,美术教学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进行临摹,盲目的追求“像”,比如画了一座塔,就要求这座塔一定是正的而非斜的;教材中的图片有3个窗户,画出来的也一定要有3个窗户。这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很多时候,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缺乏学生对物质的真听、真看、真感觉。这里可以为大家简单介绍何为情境教学。以画鸡蛋的故事为例,日本教师会拿出一袋鸡蛋,给班级每位学生发一个鸡蛋,让学生拿回家自己进行观察,直到煮熟吃掉,第二天再让学生回来画个鸡蛋;美国教师会直接拿出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鸡蛋,甚至还会带来煎鸡蛋、煮鸡蛋、切开的鸡蛋等不同的鸡蛋,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再画鸡蛋。虽然这两个国家的教师做法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去了解鸡蛋,知道鸡蛋其实是有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而非都是椭圆的,而且不同形状的鸡蛋,味道也是不同的,真正形成对鸡蛋的立体印象。这就是情境教学。小学美术教学中实现情境教学,就是将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日常的运用于课堂,最终达成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意识以及学习兴趣的全面培养,推动课堂的发展。情境教学的运用,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带学生进入到相应的状态下进行思考与探究,真正地去看与听,这也是作为艺术门类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其能够全面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关注到现代化教学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关注到的是对学生成长的培养,而非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技能的培训。事实上,小学阶段学生也并不一定对美术会产生兴趣,此时与其对其进行专业术语、专业技巧的灌输,不如直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情境教学再核心素养时期的具体运用

(一)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实现情境教学的重要环节。情境教学本身属于随着新课标发展而来的现代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全新的意义,需要紧扣新课标精神去理解与体味,更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新课标发展带来了情境教学法,也自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全面提升自身对情境教学法的领悟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第一,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这一能力能够帮助创设情境,将视、音、图、文等充分的结合,实现情境的优化创设等,对情境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自身的审美能力、艺术领悟与感知能力等,作为教师要想构建与美术课堂相符的情境,不仅需要具有艺术品味,还要具备人文情怀,如将“月夜”场景的创设与我国传统的诗词《春江花月夜》《静夜思》等相结合,巧妙设定意境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实现现代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组织教学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创设情境往往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但是将课堂进行组织交融,引导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发展,仍然需要教师完善创设,思考如何用语言进行讲解引导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时必须关注到的。

(二)掌握情境创设技巧

掌握情境创设的技巧,也可以理解为找到情境创设的真谛所在。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展开教学工作,而是需要尊重课堂的原理所在,如前文提到的,在进行“月夜”教学中,可以与传统古诗词结合。美术作品是有灵魂的,教师要找到其中的灵魂所在,抓住其中的真实内涵,全面推动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给学生以启发,进而达成情境的创设。美术作品往往能与很多内容相结合,如音乐、诗词、文章等。如丰子恺的画作和文章的结合,就是画与字的结合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结合点,实现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实现情境教学发展的有力保障。多媒体技术的全面发展,能够为情境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多媒体技术强有力的表现力,不仅能够将平面的色彩图片用更为清晰的形式展示出来,也能化静为动,将图片表达的内容更为清晰地展示出来。在现代化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能够将许多教师用语言讲述不尽的内容直接表达出来,并且可以通过声音、灯光、电影等的全面结合,增强表达能力,增加情境创设的渲染能力,最终实现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提供方便,进一步渲染环境,最终实现教学工作的完善。同时,运用教学软件,以此来刺激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给学生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件,选择有效的教育素材,以此来充实教学内容。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通过眼睛的观察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美。所以教师就要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在美术教学中有着大量的欣赏类内容,教师就可以借助其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来进行教学,给学生展示出相应的视频与资料,以此来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美术知识中的背景与发展情况,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音乐等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受到美术知识的影响,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掌握专业的美术知识与技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引入其他艺术形式

引入其他艺术形式,是构建情境教学的重要途径。如将文学与美术的结合,是常见美术情境创设方式,在我国传统文学中,本身就有题画诗等内容,只有牢牢把握这些内容,才能切实的达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关注到学生的成长,达成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在引入其他艺术形式时,也要关注到各种艺术文化与情境的结合。如在一些图片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故事,而教师要能够以语言文字、文学渲染等方式,去引导学生,达成现代化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给学生以启发,最终达成教学任务。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范文第4篇

对目前的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做具体的分析讨论发现其存在着四个方面的显著问题:1)目前教育实践中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单薄性。所谓的单薄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课程教育资源的内容较少,使得教学难以实现丰富性。其二是教学内容的文化气息或者是艺术气息不够浓厚,这使得艺术教育的整体艺术特色有所弱化,这于艺术教育发展而言不利。2)目前的艺术教育实践中,课程资源的具体利用存在着单独性,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割裂的。比如建筑与美术、美术与音乐、舞蹈与音乐等是有明显关联性的,做好关联分析教育这于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提升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教育在资源利用方面没有实现很好的资源整合,所以资源互补效果弱。3)当前的艺术教育实践中,资源内容框架未形成,所以具体的资源获取、资源利用均存在不便,这也影响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具体利用。4)目前的教育实践中,教学资源与文化分析的联系性不强,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文化感知较弱。

二、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分析

从上文的具体分析来看,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重要的措施便是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与分析。从现实教育分析来看,根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课程资源,资源的有效性和丰富性会更加显著,所以对具体的课程资源整合措施和方法等进行研究讨论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1.实现多渠道的课程资源收集

就根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整合实践来看,第一项重要的对策是通过多渠道的资源采集实现课程资源库的构建。目前艺术教育主要的课程资源为教材,教材内容虽然具有代表性,但是其内容少,学生从教材中所感受和体悟的文化、艺术十分有限,所以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立足于教材,积极使用其他的渠道获取更多的教育素材。1)网络渠道。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重视和保护,国家和政府为了宣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专门的报道,也有相关的纪录片,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相关资源的搜索和利用,以此实现教育素材的多样。比如在美术教育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将我国的云锦、刺绣等资源做收集,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影音的展示分析云锦、刺绣的审美等,这对于学生的艺术理解加深有重要的意义。2)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所获取的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利用会有更为显著的价值。比如在美术教育实践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莫高窟、故宫等历史场所,让学生实地感受建筑、壁画、彩绘以及纹饰方面的审美意蕴,这对于学生加深审美体验有显著的价值。再比如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带学生欣赏乐团的演奏、观看歌舞剧表演,这对于加深学生的体验均有显著的价值,简言之,通过多渠道收集资源,高等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会更加的丰富。

2.分析整合资源,强调资源的互补性和粘连性

在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具体整合工作中,第二项重要的工作是对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其做有效的取舍,以此实现资源粘连与互补。从现实分析来看,网络上的资源量虽然众多,但是存在着一定的重复率,实地考察资源的有效性突出,但是其获取需要的成本比较高,为了将资源整合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对各种方式获得的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和整合,并基于资源的相关性、互补性做单一模块的构建,然后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这对于最终的教学进步来讲有突出的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教研组的老师们利用网络全方位的收集有关音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老师对自己收集的内容进行分别整理,在资源交流的过程中,13位老师将收集的1321条影音资源进行展示,发现其中有30%左右的内容存在着重合。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老师们通过整合将重复资源进行了完整,并基于资源的互补性和关联性做单一模块的构建,最终构成21个独立的单元,其中包括了音乐与美术的结合、音乐与建筑的结合、建筑与美术的结合等。这些整合后的资源在教育实践中被利用,不仅提升了教学的丰富性,更实现了教学的深入性和综合性。

3.构建资源内容框架

在高等艺术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第三项重要的内容是构建资源内容框架。资源内容框架的具体构建主要有两方面的显著价值:1)为资源整合提供方向。很多老师在艺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具体的内容考虑,所以资源整合工作开展不仅效率低下,质量水平也不高。资源内容框架对资源整合的具体目标、方向等做出了提示,所以在框架的引导下,具体的整合工作开展会更加的顺利,整合资源的质量也会有显著性的提升。2)资源内容框架为资源的补充以及分类做出了指导。资源内容框架对资源的分类进行了划分,所以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基于具体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获取的资料存储到相应的分类中,这对于后续的资源检索和利用有比较突出的价值。简言之,资源内容框架的构建一方面对资源整合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资源的现实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重视此工作的开展。

4.实现资源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

在高等艺术教育实践中,要基于文化复兴的目的对艺术教育做加强,必须要将具体资源和文化、艺术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学生的文化感知和艺术体验会更加深刻,所以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资源内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有效的联系。举个简单的例子,音乐教育涉及乐器演奏、演唱方法以及演奏形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将这些内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起来,学生所感受的文化气息会更加强烈。就乐器演奏来看,古琴是我国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无论是古琴这种乐器,还是其演奏的技巧、技法,都有文化意蕴和艺术气息,所以在乐器演奏课程资源的整合中,可以将与之相关的内容做独立模块的构建。再比如演唱方法,我国少数民族的演唱方法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最为典型的是蒙古族的呼麦,将演唱与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联系,学生对我国艺术发展的文化理解会更加深刻。就演奏形式来看,蒿草锣鼓、川江号子等具有地域性的特色演奏或者是表演形式也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总之,实现教学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加强,这对于最终的教学开展有非常突出的现实价值。

美术文化理解素养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3+4培养模式 人文素质 培养路径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因此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对学生文化理论的传授、专业技能的训练,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发展潜能,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由于一系列综合因素的影响,当前,进入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养缺乏的现象,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江苏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开展“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通过7年无缝衔接直接培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学生,如何在试点项目中职阶段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全面人格塑造,试点项目培养质量提升,乃至国民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艺术类中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人的思想品位、心理素质、气质、修养、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当前中职阶段工艺美术学生的人文素质由于教育制度、艺术教育理念、艺术知识水平及个人性格特点等原因,呈现出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现象,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偏差,人文知识缺乏,集体观念淡化;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无进取之心和成才之志;行为习惯较差,承挫能力脆弱,人格不蚪∪。同时,中职学校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育、轻德育的现象,因此,改变“重管理、轻引导,重教育、轻实践,重处罚、轻激励”的管理格局,加强3+4培养模式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必须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 中职阶段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路径

2.1 明确中职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考虑当前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问题,又要考虑学生和专业未来的发展都确定了各级考证考级目标,但从培养目标上看,中职阶段工艺美术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指向技能型,偏重于对动手制作能力的培养,导致人文素养的培养地位较轻,学生普遍在文化课的学习上缺乏兴趣。但是,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影响学生的人生、情感、心理,还影响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乃至对艺术本身创作规律的理解。而且,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在未来本科阶段艺术创作中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表达,能否创作出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精神的作品。因此,除了要培养其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之外,还应该着力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人文知识和智慧,提高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中职与本科两阶段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规格要求、课程体系内容、职业技能考核等方面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以毕业生未来成为工作现场技术(工艺)工程师和设计师“双师型”复合型人才为发展目标。中职人才培养目标除了要培养艺术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着力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人文知识,提升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围绕这样的目标,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职业礼仪等诸多人文素养课程,在实践中注重利用企业项目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在学校活动中搭建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在思想内涵、理想信念、责任意识、进取精神等方面得到提升,为培养“人格健全、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教育相融合

学生人文素质培育应当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过程,应当建立起以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指虻暮侠淼娜宋闹短逑?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要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精神,是对人根本性的整体教育。应当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通过人文学科的实施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理论、道德修养。

艺术专业尤其要关注学生审美兴趣的培育,既学习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从专业美术角度来阐述图画功能,运用引导式的教学手段,在专业设计基础课程中突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设计因素,通过图画与符号装点文章传递传统美术的温馨情感,通过这些对学生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接受对事物、社会,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的一种理解。

平时的专业教学中除了有意识地联系音乐、文学、历史、媒体艺术等人文学科外,还要注重架构与自然学科的桥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欣赏、感知联想、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我各种艺术形式产生亲切、熟悉和融合的感觉,丰富学生的素质教育内涵,培养学生对工艺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情感,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研究。要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感受人文的价值和魅力的同时,通过外化到内化在到外化的过程,让艺术专业的学生感受美,并实现吸收利用再创造的过程。比如可以经常带他们观看画展,看优秀获奖作品,甚至可以带他们去博物馆看看真迹。

2.3 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

人文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开设一两门素质教育的课程就能显著提升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感悟和启迪的过程,是一个经过长期氛围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为中职艺术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长期办学以来,我校已形了全校师生普遍认同的“厚德笃行,敬业励学”的校风、“严谨治教,诲人不倦”的教风、“天道酬勤,技无止境”的学风和“自胜者强”的校训。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建设布局体现了“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人文化”,是淮安市园林式校园。

该校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积极拓宽德育工作渠道,丰富德育活动形式,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利用学校“体验式”德育基地,积极开展体验式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3+4”班学生在中职阶段安排素质拓展、心理团辅等体验活动,增强他们团队意识和信心。学校、专业系和班级开展多种形式德育活动,比如趣味比赛、班级博客、中华经典诵读、演讲、征文等比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人文素养。

2.4 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其学识水平和人格魅力,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其在专业研究中的深度和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游刃有余。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无言的影响。为了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学校系统开展了“师德”“名师”“青蓝”“双师”及“培训”等五大工程,修定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与学校奖钚约ㄐЧぷ史⒎虐旆ǎ强化目标与绩效管理;出台名师工作室建设、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培养、专业课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等管理与考核办法,形成梯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潜移默化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渗透。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思想碰撞的过程。比如14级艺术班主任王老师,自己是英语教师,但是通过自学,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每天坚持阅读,在同学们心目中是一个儒雅谦和、知书达理、富于爱心、有较好的审美感受和丰富情感的老师,她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折射着智慧的光芒、人性的温暖,同学们都喜欢乃至崇拜她,按着她的生活、学习、工作方法去面对自己的世界,她的人格魅力像磁场一样紧紧吸引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总之,中职学校通过对现代化职教体系3+4试点项目的中职阶段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让他们从中汲取宝贵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形成自己的人生信仰和生活目标,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合格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将改变中职教育低水平低层次发展的局面,适应时代的需求,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地位,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阎玉梅.对口高职专业课教学探索[J].职教论坛,2003(18):17-18.

[2]苏志刚,陈蓉,任君庆.中高职衔接的理论思考[J].宁波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1(1):98-100.

[3]马龙海,田红雨.泛滥职业教育现状及改革动向[N].中国教育报,2003(4):8-12.

[4]姬文利.人文素养与和谐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240-242.

[5]胡显章.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夏昌祥.人文素质教育探索与实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