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企业管理;应用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企业发展模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科学技术创新与进步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工作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与企业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进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1科技进步和创新与企业管理

在市场经济当中,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企业在进行管理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者的构成方面比较单一,主要是由专职的管理工作人员构成的,而不是采取竞争选拔和择优录取的构成方式。因此,在企业内部经常会出现由企业管理者独立掌权的现象。这种现象一方面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制约了科技进步与创新在企业中的应用,从而在事实上形成对企业发展的掣肘。相对国内而言,国外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运用是十分值得我国企业学习的。根据国际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网上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科技进步与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从国外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法国公司将科技进步与创新广泛地应用到公司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法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应用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与法国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有着紧密的关系,例如其颁布实施的《技术创新和科研法》,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当中的指导形式出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在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推动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科技进步与创新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1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水平

首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突破口,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能够使企业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为企业发展赢得宝贵的空间和获取超额的利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其次,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对企业的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迈克尔•波特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成本优势,二是差异化优势,而这两种优势要实现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在现代企业发展当中,企业的管理工作需要围绕科技进步与创新进行。三是企业管理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依赖性。在企业管理中加强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产出比例,进而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2促进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通过科技创新与进步推动企业管理工作进步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科技创新与进步工作推动企业管理工作发展,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而是需要把管理转向关注民生,承担起企业在发展中应有的责任,这样能够在社会各界的相互协作之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企业的发展中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是要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其次,能够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最优化。企业在管理工作当中围绕着企业的发展需要引进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增强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对管理创新工作认识,并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将科技与管理创新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中去。在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只有认识到企业管理创新的规律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管理工作之中,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最优化。

2.3提升企业的经济水平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国有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生产力水平是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创新,能够将企业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可以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将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最大化,这样可以有效加强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并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在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在管理工作中使用科学技术与创新的企业在不断增多,并且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一定成果,这对于推动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科学技术并进行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竞争当中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影响力。

3科技进步与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信息平台

从整体上看,企业的科技管理创新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引入科技进步与创新需要建立一个成熟的运营体系来实现。依托于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现代信息化的平台可以完成这个复杂的运营过程,当然这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以及技术环境是相关的。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充分利用知识创新和信息化平台为企业管理工作服务,并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发现以及探索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新模式,进而推动企业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3.2形成完善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将科技进步与创新应用到企业管理中,需要加强企业人才体系建设,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人才引入机制,这是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增强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企业的合法权利,减少知识产权方面的漏洞以及歧义,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最后,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构建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在企业发展中,需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努力在企业发展中营造一种氛围,通过科技人才培养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进而推动企业管理工作发展。

3.3构建企业科学的管理制度

将科技进步与创新引入企业管理工作中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需要积极改革当前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从而使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合理化,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严密的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企业的部分管理权限下放到基层,尤其是那些中小型以及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这样可以将企业管理者的精力集中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基层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对问题作出及时的反映。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一个企业利用科学技术和创新资源与企业内部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企业管理进步的组织系统。这一系统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以及决策系统四个组成部分。

4结语

在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科技进步与创新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是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做出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应用能够使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巨大的提升,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且可以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也能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王庆军.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推动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3).

[2]周丽.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外资,2014(04).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及原因分析 农业科技进步集成模型与实践 广东省农业科技投入与农民收入的计量分析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探究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与实践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农业科技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分析 发挥电视媒体优势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立足行业特色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深化农技体系改革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突破农技推广困境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预测 河南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型、机理与对策 云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 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分析 中国农业补贴对农民收入效应的实证研究 中国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科技助力上海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http:///jrzg/201208/12/content_2202543.htm,2013年6月10日。,表明测算数据具有代表性,可以为下文实证分析使用。

三、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一) 模型、数据与方法

本文利用VAR模型具体考察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借鉴总生产函数的传统分析框架,构建考虑技术进步的农业生产函数形式为:

其中Y*表示农业总产出;A*eδt表示t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水平,δ表示相对技术进步率,即农业科技进步率;L代表农业劳动力投入;K为农业总资本投入;A表示农业土地投入。鉴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事实,参考Parente和Prescott[24]及温涛等[25]的研究,对农业劳动投入加一个容量限制L-,即有:

令m=(L-),表示农业经济的最大生产能力,一旦达到最大劳动力容量,农业经济就面临恒定的规模收益,农业总产出就取决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总资本投入以及农地投入水平。(2)式即变为:

将(4)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m,即可得到人均农业产出模型:

对(5)式两边取对数,即有:

借鉴温涛等[25]的研究,如果不考虑收入分配结构、分配制度和政府政策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利用式(6)来研究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用农业科技进步率来衡量,并用JS表示)对农民农业收入(用NY表示)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以NY、JS替代模型中的Y*/m和δ,农业投入强度(即农林牧渔业物质费用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之比

此处农林牧渔业物质费用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数”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所编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用TR表示)替代模型中的K,农地生产率逆指标(即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之比,用TD表示)替代模型中的A,即可得到本文的基本计量模型:

[18]刘进宝、刘洪: 《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弱相关性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9期,第2630页。[Liu Jinbao & Liu Hong,″The Weak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gricultur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Farmers Agricultural Income Growth,″ Chinese Rural Economy, No.9(2004), pp.2630.]

[19]松: 《农业技术进步对生产者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7578页。[Wang Yisong,″The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Change on Farmers Income: A Theoretical Study Framework,″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3(2004), pp.7578.]

[20]俞培果、蒋葵: 《农业科技投入的价格效应和分配效应探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第5462页。[Yu Peiguo & Jiang Kui,″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s Price Effect and Distributional Effect,″ Chinese Rural Economy, No.7(2006), pp.5462.]

[21]曾福生、李明贤: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科技进步方向调整的探讨》,《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第4期,第2528页。[Zeng Fusheng & Li Mingxian,″Analysi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s Reorientation to Change the Agricultural Growth Pattern,″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No.4(1999), pp.2528.]

[22]牛若峰: 《发展模式、技术进步与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经济》1995年第5期,第611页。[Niu Ruofeng,″Development Mod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Labor Transfer,″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No.5(1995), pp.611.]

[23]朱希刚: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意见》,《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1期,第1723页。[Zhu Xigang,″The Suggestion on Calculation Method about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Contribution Rate,″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No.1(1997), pp.1723.]

[24]S.Parente & E.Prescott,″Technology Adoption and Growth,″ http:///papers/w3733.pdf?new_window=1,20130608.

[25]温涛、冉光和、熊德平: 《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第3043页。[Wen Tao, Ran Guanghe & Xiong Deping,″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in China,″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No.9(2005), pp.3043.]

[26]向国成、韩绍凤: 《农户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8期,第49页。[Xiang Guocheng & Han Shaofeng,″Farmers of ConcurrentBusiness:An Analysis Based on Perspective from Labor Division,″ Chinese Rural Economy, No.8(2005), pp.49.]

[27]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第2328页。[Li Junfeng, Wang Daijing & Song Xiaojun,″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Growth: Reappraisal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China Soft Science, No.1(2005), pp.2328.]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学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在理清科教兴国战略有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自觉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力量。

学习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学习难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图片《较量》导入,激发学生复习兴趣。

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

导入新课:

录象:材料1:神舟5号成功发射片段

投影:材料2: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的比例已达70%-80%。而我国“九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增长,只有35%左右依靠科技,尚有大量科技发明未得到充分的应用。

材料3:科教教育因素七国排序表

国家美国日本法国中国

名次1237

问: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事实?

过渡:在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的当今和未来的世界里,各国都已清楚地认识到,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历史回眸

复习:近代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和日本所奉行的国策是什么?这一国策给两国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复习: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社会矛盾是什么?

复习:(1)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在世界地图上标出来)(2)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又分布在哪些地区?(在世界地图上标出来)

投影:材料4:图片《较量》

(1)图片中两个人物大家认识吗?在这场较量中你认为谁最有可能获胜?为什么?

⑵根据材料1、2、3、4,你认为我国应该实施什么战略?

(3)、根据我们家乡的经济、科教某一实际情况,为实施科教兴县提出合理化建设。

投影:材料6:袁隆平是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两位科学家之一,他提出水稻杂交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新突破,多年来,杂交水稻累计增产35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材料7:美国决定在未来3年中,向其他国家的专业技术人才每年多发放19.5万个签证。

问:上述两则材料告诉我们计划什么道理?

过渡: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经济靠科技,发展科技靠人才,培养教育。

材料8:2003年3月5日,朱容基同志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问:为什么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问:为适应现代化需要,我国正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你所在学校有没有进行课改?请举例说明。

过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终极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科技进步也好,社会发展也好,总是昨天超越前

天,今天超越前天,今天超越昨天,明天超越今天的历史运动中前进听参与国际竞争,使祖国在竞争中不断强盛,青年一代责无旁贷,青少年要立志成才。

投影:

材料9:第二年医大学医学专家吴孟超教授,运用手中手术刀拯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篆刻家蔡天石双手残疾,却用篆刻刀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篆刻作品,上海大观园浴室劳动模范郏芬芬则用手中扦脚刀为许多人解除了足下之患,他们三人在不同岗位上勤奋工作,奉献社会,成为上海有名的“三把刀”。

问:1、为什么说吴孟超、蔡天石、郏芬芬三人都是人才?

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向他们学习,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投影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1)思想道德建设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基础性工程)

科技重要性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1)科技重要性

(2)教育重要性

(3)我国的基本国情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

(1)国家怎样实施

(2)青少年应如何做

巩固练习

1、表一: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标志产生后果

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大改变了社会生活面貌。

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应用

表二: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时间1929-19471948-19731974-19801990年以后

贡献率31%33%40%80%

材料10:2003年2月28日,第三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向获奖的金怡濂院士颁发证书和500万奖金。3月5日,朱容基同志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回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回答: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索罗余值法;VAR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GL080,14BSH040);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3SHB00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江苏省物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7日

引言

物流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生产服务业。物流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活力热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喻为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资源”、“加速器”。作为经济发展的承载力之一,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性也愈加明显,物流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产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009年,物流业被列入国家十大调整振兴产业之一,物流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上,“十二五”规划从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及管理与技术等诸多方面,系统阐述了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进一步说明了物流业的发展进步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经济的发展与成长。

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江苏省开拓和发展物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江苏省积极投身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公路、铁路、水运、管道及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已相对比较发达,运输能力不断提升。物流业在此良好基础之上迅猛蓬勃发展。本文采用索罗余值法,对江苏省物流业发展中的技术进步贡献度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技术进步贡献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

1957年,美国的经济学家索罗(R.Slow)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测算技术进步作用的新方法,即索罗余值法,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函数形式为:

二、江苏省物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及结果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在对江苏省物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时涉及产出量Y、资本投入量K和劳动力投入量L的确定。

1、产出量Y。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产出指标,即选取江苏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值表示物流业生产总值,并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转换成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2、资本投入量K。为了研究的方便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选取江苏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本投入指标,并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均转换成1990年不变价格的固定资产投资。

3、劳动投入量L。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方法选取江苏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历年职工人数作为劳动投入指标。

(二)江苏省物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根据上面介绍的理论方法,并结合1990~2013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得到科技进步、资金与劳动分别对产出的贡献率。资本投入贡献率从1991年到2001年,波动中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其中最高年份1992年,达到153.94%,其次是1994年的74.90%。但2002年开始出现负贡献率,明显的过渡时期的贡献率波动中下降,但随后又有小幅度回升。劳动力投入贡献率短期的大幅度提升之后,又短时间的急剧下降,甚至同样出现负贡献率的情况。2005年之后,虽仍存在小幅度波动,但正向贡献率已趋于稳定。技术进步贡献率波动程度最小,但整体呈现不断提升到回落的平滑趋势,从1991年的76.18%到2003年的194.76%,继而又下滑至2014年的78.91%。

(三)测度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除少数几年外资本对物流业的贡献率显现出正向的效应。具体来看,1992年上升幅度较大,为153.94%,之后一直呈现波动态势,直到2009年到达了最高峰186.17%,2010年又下降了较大的幅度。此后两年略微有所下降,维持在10%左右。总体来看,资本贡献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1991~2012年物流业的发展中,资金依然是其重要的发展推动力。

劳动力对物流业的贡献率经历了1991~1994年的缓慢上升期后,从1995开始下降,直到1999年开始呈现出波动趋势,2003年到达最低谷-156.63%,之后经历两年上升期之后又开始波动。1991~2014年劳动投入贡献率平均维持在5%左右,说明劳动投入对物流业的贡献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作用不大。长期看来,如果不能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劳动力对物流业的贡献率将不会有明显的改观。

技术进步对物流业的贡献率起伏度较大。整个周期内基本在50%左右上下波动,1991~1998年一直呈现波动趋势,除去2001年,1999~2002年是其缓慢上升期,经历了两年的下降期之后,2006年和2007年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之后的两年呈现出大幅度下降,到了2010年出现反弹,贡献率达到78.63%,在今后的两年中均出现缓慢上升。可以发现,研究期间科技进步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59.62%,且有16个年份技术进步贡献率超过了资本贡献率,有17个年份技术进步贡献率超过了劳动力贡献率。由此可见,科技进步对物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已经成为推动物流业发展进步的主要力量。

由此可见,江苏省物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并不能单纯依靠资本,还要不断进行创新,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掌握能够有效改善物流业的核心技术,增加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江苏省物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影响因素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于江苏省物流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20年,技术进步对于江苏省物流业的贡献率平均值达到了59.62%,已经成为了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面对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以及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的现状,如何提高技术进步在物流业发展中的贡献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收集了1990~2014年的数据,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学术界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众多,不同学者在不同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马宁、宫建成认为影响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是研发投入、自主开发能力开发引进、技术合作等。虞晓芬、池仁勇等通过研究,将影响因素归纳为产业结构、企业性质和人力资源。李晓宏、孙林岩在研究区域技术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对不同区域的技术进步具有差异。物流业发展水平X1指的是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其直接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质量。本文选取江苏省1990~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的GDP占全社会GDP的比重来代表江苏省物流业的发展水平。资金投入X2代表资金投入越多,表明越重视物流技术的创新,同时强大的资金支持能帮助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本文用1990~2012年江苏省每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来表示资金投入水平。劳动力投入X3,由于科技人员数据难以获取,本文用1990~2012年江苏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方面的从业人数与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来表示劳动力投入水平。据数据统计,江苏省物流技术进步贡献率呈现较大波动趋势,有些年份的变动幅度超过80%,属于异常规数值,本文采用指数平滑法对数据做相关处理,以保证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平滑公式为:St+1=?琢At+(1-?琢)St。分别比较=0.3、0.4、0.5条件下的实际值与平滑值的误差,选择误差最小的?琢=0.4作为一二三次指数平滑参数。

(二)分析结果。利用1990~2014年江苏省的统计数据,经过指数平滑处理后,建立VAR模型如下:

其中Yt=[a1,X1,X2,X3]。并借助Eview6.0对上述变量进行分析研究。

对上述变量进行二阶差分可得数据平稳性结果,结果显示模型变量均为单阶协整。考虑到本文数据较小,同时VAR模型滞后期过大会导致自由度减小从而会直接影响模型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所以本文将最大滞后期确定为2,对不同滞后期统计得出的AIC和SC值。结果显示,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为2。

对模型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物流业发展水平和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贡献率都具有双向影响关系,而劳动力投入与技术进步贡献率都具有单向影响关系。

四、结论及建议

本研究利用1991~2014年相关数据,分析了江苏省物流业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影响技术进步的相关因素,能够较好地反映江苏省物流业科技进步的基本情况。1991~2014年技术进步对江苏省物流业的贡献率达到57.02%,超过了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率。所以,要想快速有效地发展江苏省物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在物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持续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出面进行统筹规划,建立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物流体系,利用全省生产力布局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四核五带”的物流空间布局建设。并依托省内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加强与行业及企业相配套的专业物流的发展,使得江苏省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应该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刺激物流需求。

(二)保证充足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持续增加物流业资金投入,为技术引进、人才培养以及物流设施的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提高资本利用率,明确资本投资的方向,重视投资结构的优化配置。此外,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扩大金融机构对物流企业的技术投入方式,建立有效的研发投入机制和研发资金分配体系。

(三)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物流业相关方面的人才数量是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乃至整个物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物流业的推动者。一方面要增加物流业的岗位,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要培养物流专业人才,为物流业的发展质量提供保障。加强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江苏省高校资源,重视物流相关学科的建设,同时注重引进高层次且富有经验的物流高级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小军,石明明.中国流通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型――基于流通增长方式转换模型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2.

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期刊 保密 对策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谁先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会在激烈竞争中占得主动。在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科技安全保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大量科技信息,保守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是科技期刊编辑的首要任务,也是科技期刊健康发展的保证。

一、做好科技期刊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科技期刊是展示科研和学术成果的窗口,是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科技期刊的积极作用是传播信息、交流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推动科技进步。然而,科技期刊在促进科技进步的同时,一旦放松警惕,保密把关不严,发生失泄密事件,就会给国家造成无法估量和无法挽回的损失。科技期刊曾发生过几起失泄密事件,给国家造成了损失,教训深刻,科技期刊要引以为戒,加强保密工作。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敌对势力对我国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妄图窃取我国的科技秘密。新形势新情况给科技期刊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科技期刊要提高警惕,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二、科技期刊失泄密风险剖析

(一)保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期刊出版单位往往重视论文的学术质量而忽略保密问题,没有建立健全严格的保密制度或者保密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失泄密风险。大多数科技期刊稿约中保密条款设置过于简单,要求不细;对论文保密审查要求不严,没有严格执行先审密后审稿制度,在审稿过程中易失泄密;编辑保密意识不强,没有把好保密防线,没有重视作者自然信息刊载、参考文献引用、基金项目标注存在的关联泄密隐患。

(二)作者保密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我国晋升职称、攻读学位的政策要求要有一定的学术成果,作者为提高投稿的命中率,往往只重视论文的科技含量而忽视了保密问题,把研究成果的关键步骤、原理、工艺过程、技术数据等描述得十分详尽,存在失泄密风险。

(三)科学技术专业面广,不易分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论文涉及的专业面、技术领域越来越广,而保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审稿专家、编辑人员所从事或熟悉的专业知识领域有限,有时分辨不出论文是否而轻易放过,造成失泄密后果。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泄密风险。随着科技期刊网络化进程的推进和办公自动化的实现,网络泄密风险增大。有的作者直接通过互联网将稿件发给科技期刊编辑部,编辑部为提高工作效率,往往通过互联网与审稿专家、作者联系,在网络上互传稿件,使未经审查和技术处理的稿件流入网络。敌对势力为窃取科技秘密,利用网络攻击、植入木马病毒等手段,窃取科技期刊编辑部计算机信息。另外,权威信息机构,如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机构,一般是完全依据期刊编辑部提供的全文数据完整地、不加甄别地置于网上,易扩大泄密范围,或造成某一技术相关信息的泄露,引发关联失泄密。

三、科技期刊防止失泄密的对策

(一)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1.期刊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期刊管理部门应前移保密管理工作,狠抓保密教育、保密检查,努力提高编辑出版单位的保密意识。如定期举办保密教育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定期以简报的形式通报保密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剖析典型事例,做到警钟长鸣,提高编辑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业务识别能力。同时,期刊管理部门应随时检查期刊出版单位对保密工作的落实情况,以检查促工作,提高编辑人员的保密责任心。

2.作者单位应加强保密管理。作者单位应建立健全专门负责保密工作的机构,积极开展安全保密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所属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责任心;建章立制,严格管理科研成果,对所属人员拟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进行严格的保密审查。

3.主管主办单位应重视期刊的保密工作。一般来说,期刊主管及主办单位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比较重视,而对期刊的保密工作关注甚少。其实保密工作是科技期刊的首要大事,出了问题就会“一票否决”,受到严厉处罚。为此,科技期刊主管及主办单位要高度重视期刊的安全保密工作,常抓不懈,实现期刊安全保密工作和质量提高“两促进,双丰收”。

(二)提高作者和编者的保密意识。作者是科技论文的最初生产者,增强作者的保密意识,是科技期刊保密工作的治本之策,要注重对作者的保密知识宣传。为此,科技期刊除在“稿约”中设置保密条款和要求作者投稿时递交所在单位保密部门提供的论文保密审查报告外,还要主动与作者沟通,询问稿件是否,介绍对内容的技术处理措施,使作者正确处理好论文的发表与保密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期刊“补白”或图片的形式宣传保密知识,以提高作者、读者的保密意识。

编辑是稿件出版前最后的保密审查者和把关者,其保密意识、责任心和技术处理能力非常重要。为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科技期刊编辑部门应加强保密教育,组织编辑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的保密规定,增强编辑的保密意识,克服麻痹思想,熟悉保密法规,增强保守国家秘密的责任感。

1.建立健全安全保密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科技期刊要搞好安全保密工作,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建立健全保密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关键。要从源头抓起,在稿约中明确提出作者投稿必须由其单位保密管理机构出具保密审查报告,否则不予接收投稿,作者修改过的稿件要重新出具保密审查报告。严格执行《新闻出版保密规定》的有关规定,坚持稿件送审原则。

2.提高编辑的识密能力。编辑应具备安全保密方面的知识,做到“火眼金睛”,对于不得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和关键技术等,一定要做好技术处理和脱密处理。对于不能公开的地名、人名,要用代号来代替,不能将内部资料、技术文件、未公开的学位论文列入参考文献之中,也不能对其中的重要内容作直接引用。基金项目标注时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