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发展的特点

科技发展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发展的特点

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 学科带头人 产业化

1.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1.1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

科技创新团队,是指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由研究领域或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学术骨干及科研工作人员组成的,通过团队内部的分工合作,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科技研究群体。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内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创新效率,作为科技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科技创新团队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

1.2科技创新团队的特征

1.2.1有稳定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领域、方向往往是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学术骨干经过多年的科研工作努力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研究目标也比较清晰和明确。

1.2.2成员的知识结构有相关性和互补性。在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的引领下,有着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相关性的科研人员集聚在一起开展创新活动。并在实际创新过程中能够做到团队成员知识、能力、年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工作风格、研究经验的优势互补。

1.2.3扁平式的组织结构。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结构通常是扁平式的,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团队内部能够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具有良好的学风。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科技创新。

1.2.4良好的运作机制。科技创新团队一般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各类有效的激励机制。团队领导者往往具有良好的战略眼光和协调能力,不仅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选定发展目标,而且善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协调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使整个团队和谐有序地运作。

1.2.5能够持续产生创新成果。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稳定,研究目标明确,组织协调能力较强,能更好地胜任复杂的科技研发工作。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发挥其在特定研究领域的集成优势,能够在该领域内持续产生创新成果,特别是能够产生一些重大科技成果。

2.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新特点

2.1政府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加拿大联邦政府在20世纪末就认识到了科技创新团队在21世纪知识经济中的重要性,并开始探讨如何通过创新使加拿大经济和社会生活仍然保持在世界前列。2002年2月,加拿大联邦政府出台了“加拿大创新战略”,作为加拿大创新的政策基础。加拿大联邦政府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重点扶持,调动了许多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积极性,使它们成为加拿大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除此之外,加拿大联邦政府还设立了新的项目和机构,专门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多方面扶持。美国政府更注重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资金来源有联邦拨款或资助、州政府拨款或资助、成立基金会、贷款、风险投资等。并且,对于一些从事重大长期研究课题的科技创新团队,美国联邦政府会给予重点的财政支持。

2.2从事基础研究的创新团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理论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许多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创新团队的投资力度,大力扶持基础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渐成共识,日本政府也对基础科学研究从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2001年日本启动了第二期科技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在未来50年内培养3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目标。近年来,日本政府以此为目标,在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重点倾斜政策。这些政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建立具有世界水平的战略研究基地,来培养国内优秀人才和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为了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并能够在短时期内发明、创造一些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日本政府提出并建立了一批具有各方面优越条件的研究基地,以此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基地进行研究。其次,扩大竞争性科研经费预算, 建立有利于创造优秀成果的竞争性研究开发环境。用于基础研究的竞争性科研经费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用于支持学者自由构想和独创研究的“科学研究费补助金”,主要由日本学术振兴机构(JSPS) 具体运作,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评价;二是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的“战略性创新研究推行事业基金”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 负责具体运作。再次, 制定、出台了一些待遇优厚的人才政策, 解决基础研究人才相对不足问题。

2.3加强对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扶持力度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对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许多国家都把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产业化看作是推进创新活动的重点环节予以扶持。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促进本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设立了多个扶持项目。主要包括:(1)科学研究及试验开发税收优惠计划(SR&ED)。该计划是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联邦项目,主要内容是向加拿大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投资进行税收减免。(2)工业研究辅助计划(IRAP)。该计划是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设立的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团队建设的计划,其使命是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增加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使这些企业的创新思想尽快变成营利的商品。它的任务是当中小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生产或服务中遇到技术挑战时,向它们提供帮助。(3)加拿大技术伙伴计划(TPC)。该计划是主要对加拿大私有部门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资助的联邦基金计划。它的资助对象为在一定领域内准备进行研发和创新活动并且具有能力实现其目标的加拿大境内的企业或组织。

2.4注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开发的一些高、新、尖科技项目不仅投资大而且风险大,需要先进的设备与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科技人才,这些都要求在有关的体制上、制度上进行创新。美国政府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以高校为依托,组建了多学科的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科研――教育――生产三位一体的创新团队模式。此外,日本政府也十分强调“产学官”联合攻关的力度,强化“产学官”合作体制,建立联合创新团队。所谓“产学官”合作体制,是产业界、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通过共同研究一些重大攻关项目,并使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的合作体制。20世纪80年代日本确立“技术立国”战略方针后,正式提出“产学官”合作体制。其后,“产学官”合作在政府许多有关科技政策的文件中被视为推进日本科技发展的一个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后,将“产学官”合作体制更视为推进日本科学技术创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新产业的一个重要政策。2002年10月,日本政府推出的加速改革综合对策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创业环境,使“产学官”合作的创新活动进一步活跃,恢复产业生机,并具体规定:促进“产学官”合作研发及成果转化,特别是对生物技术、信息通信、环境科学、纳米技术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与产业化,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2.5科技创新活动日趋均衡化

以前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活动存在着重产品开发轻工艺改造、重新产品开发轻现有产品改良的现象。事实上与产品开发一样,生产工艺的改造也是非常重要的,牵涉到怎么样把产品变成消费品以及怎么样降低成本的问题。如果只重视产品开发不重视工艺研究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打败。虽然,开发新产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不迅速地对产品进行改良降低成本占领市场,提高后来者的进入壁垒,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及时跟进和模仿。随着对知识经济认识的不断加深,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是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营销5个环节组成的一条“创新链”。就企业而言,技术开发、生产工艺、产品营销上的竞争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不可顾此失彼,科技创新活动日趋均衡。

3.对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启示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全球性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日渐显现。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借鉴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经验,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团队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

首先,我国政府应拨出专项财政资金,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研究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次,要通过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第三,应通过税收优惠,税收减免、抵扣,信贷支持,政府采购等手段调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积极性。

3.2注意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均衡性

首先,应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行宏观布局。为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需要深入分析和全面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对我国支柱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和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针对产业关键技术,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从战略角度确定我国科技创新团队的合理布局,并根据轻重缓急和已有基础,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制定全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宏观规划。其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功能,提升经济竞争力,不仅要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多学科科技创新团队;也要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由产业牵头,产学研多部门紧密合作的跨部门科技创新团队,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果和效率。第三,从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链”来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营销5个环节都应有相配套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的均衡化。

3.3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我们应效仿美国、日本的做法,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团队。在迅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传统的纵向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很难应对目前复杂的、尖端的科技创新活动,而且条块分割管理的局面又会导致资源过度分散,无法发挥聚集效应。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开放式、网络化的科技创新团队可以做到根据具体任务或工作流程来组织团队,并根据需要来配置人员,柔化部门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开通沟通渠道,使各种思想能够充分的交流和传递,增强学科的聚集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0年软科学项目(2010B070300074)。

参考文献:

[1]宋成华.日本的研发投资效率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弗里茨・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文芳.研发投资国外研究状况及我国借鉴[J].《会计之友》,2007(05).

[4]柳洲,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6(2) .

[5]黄军英.欧洲企业研发投资趋势[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6(12) .

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 创客教育 特点 要素

引言:创客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一项工程教育,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以及教育组织结构“互联网+”的发展,创客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重视。基于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发展特定,青少年正处于思想、思维、实践操作、感知能力发展最优阶段,因此,以青少年为核心对象的创客教育已经成为教育行业以及各学者思考与关注的重点课题。对青少年创客教育特征、核心要素以及发展影响的研究与分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创客教育特点分析

(一)教育目标的“全人发展”

青少年创客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青少年的“全人发展”,即实现青少年人际交流、创新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与批判思维、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与综合实际能力的发展与提升[1]。青少年创客教育目标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强制性与功利性,更注重青少年创新创造思维的发挥与实现,追求学生素养品质与实践能力的整体性发展,使学生在创客教育活动中提升自身对事物的想象与认知,培养青少年创造意识、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教育对象具有独特性

青少年阶段属于人生成长阶段较为特殊的阶段,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其心理、生理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思想、情感、精神、事物的认知尚未成熟,处于最佳启发时期。与此同时,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其能力的形成与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青少年创客教育应注重对青少年独特性的把握,应用正确方法与技巧激发青少年个性优势,挖掘潜在能力,使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以有效发挥,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教育模式具有适应性

青少年创客教育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其教学基础的专业性、教学内容的工匠精神、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与协同性的体现皆需以青少年为核心,包括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情况、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认知能力、思维特征以及实践经验[2]。用以实现创客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基础与青少年的发展相适应。在遵循“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创造,为学生配置不同的创客教育形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创客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连接,保证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协同发展。

二、青少年创客教育核心要素分析

(一)青少年创客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范畴要素

相对于传统教育教学“知识传授”、“单一性”、“闭门造成”等教学形式而言,创客教育活动开放性创新模式以及协同发展,则成为教育教学全新的发展趋势。创客教育学校、企业、家庭、政府、社区的协同链接,有效推动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资源的共享以及文化的融合。与此同时,在青少年创客教育活动中,教师由传统教育教学中的“领导者”、“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探索者”;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单独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而这种转变有效促进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和谐性、对话性发展,为学生创造拓展了自由空间。

(二)青少年创客教育创客课程资源整合要素

青少年创客教育中的创客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课程的呆板性与分散性。课程教学方法也由传统单一性的“板书”转变为多元化多媒体教学。创客课程基于创客教育教学需求,将科学、技术、文学、工程等学科领域进行有效融合,用以满足学生创造的实际需求。创客课程必须课程与选修课程教学形式的个性化创设,有效解决了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问题,提升了学生知识运用的实效性。与此同时,“互联网+”与创客教育的融合建设,为青少年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打破了信息传递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性,实现了学生资源获取的闭塞性到资源获取的开放性发展。

(三)青少年创客教育理论向度要素

教育教学中对创客教育创新性、实践性、协同性、资源共享性、开源性等教学理念的引入,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为青少年制定了专属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创客教育中的“专业能力”、“工匠精神”、“做中学”、“知行合一”等思潮,不仅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为青少年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创客文化的构建,包括创客活动中心、创客校企联合、创客设计竞赛等,实现了教育教学开放性的发展,推动了学生创造的创新性。

三、青少年创客教育的发展

青少年创客教育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了包容,注重学生潜能的有效发挥,为学生打造了自由个性的创造空间。与此同时,创客教育将青少年的创意转变为了实物,是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举措。创客教育的专业性与工匠精神,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推动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此外,创客教育的本土化创造发展将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论:总而言之,创客教育提倡的创新创造意识、创新创造思维、创新创造能力的理念,以及其所具有的活动特点与核心要素,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优化发展,迎合了社会对青少年发展的需求。明_青少年创客教育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同聚.基于“创客空间”的创客教育推进策略与实践――以“智创空间”开展中小学创客教育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06):

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原地区 胆道结石 胆道外科 发展现状

 

 

1 高原地区胆道疾病的特点 

 

1.1 世居高原民族主要以游牧为主,其主食是牛羊肉、乳制品等,极少食用蔬菜,并有大量饮酒的习惯,因此胆固醇含量高,加上高原地区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等因素,体内胆固醇含量增多,过高的胆固醇从胆汁中沉淀析出,积聚成结石,因此青藏高原地区胆道结石的病人以胆囊结石为多见,且多数系胆固醇结石。 

1.2 因世居高原民族特别是游牧人群因其饮食特性很少种植蔬菜,也没有用粪尿浇灌蔬菜的习惯,同时也很少食用蔬菜,即使是半农半牧的居民也不用新鲜粪便浇灌地,加之高原缺氧,太阳辐射强,气候干燥自然环境不利于细菌、蛔虫卵等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胆道蛔虫症等在青藏高原较为罕见,也未见此类报道。 

1.3 由于结石形成的位置等因素,高原地区发生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较少,因胆管狭窄引起的梗阻也较少。另外因饮食较为单调,情绪上的稳定也是急阻脓性胆管炎少发的因素之一,虽然胆囊结石的病人约有30%可能出现黄疸,甚至因交通不便或其他原因就诊太晚而造成胆囊穿孔等,却很少有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发生。 

1.4 因高原地区特有的居住特点和交通不便等因素,病人常有病史长,均有反复发作的病史,而且常以胃病为主诉就诊,因此胆囊及胆总管周围和十二指肠韧带多呈炎性、充血、粘连、肥厚及纤维化改变。有部分患者有胆囊管短缩,甚至和胆总管融合等情况,会给手术治疗时造成困难。 

 

2 高原地区胆道结石病的治疗及发展现状 

 

2.1 传统治疗方法 

2.1.1 一般来说对病程较长,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或中毒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采用胆囊造口术,引流感染灶,使病人度过危机,胆囊造口术也可应用于胆囊局部炎症重、渗血多、解剖界限不清,并且技术、设备条件不允许作其他手术的患者。 

2.1.2 绝大多数病人可行胆囊切除术,切除方法有顺行法和逆行法两种。其中顺行法较为常用,采用此法手术时必须了解胆囊管、胆总管和肝总管三者的解剖关系,并且应注意操作时避免误伤肝右动脉。

当因炎症等原因造成解剖关系不清时可采用逆行法切除胆囊。在行胆囊切除时由于可能同时存在胆总管结石,因在行胆囊切除术的同时行胆总管探查T形管胆总管外引流术。 

2.1.3 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可行高位胆管切开取石术。对于肝内多发结石和泥沙样结石的患者由于很难一次手术取尽,应行内吻合引流术,以利于余结石排入肠道,以及通畅胆流控制感染,防止结石新生。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病变局限于一叶并合并有肝萎缩者可切除病变的肝叶;同时行内吻合引流术。 

2.2 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及应用 

2.2.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LC在内地已经较普及,内地许多县、市级医院均购置了腹腔镜设备,LC是他们开展的主要腹腔镜手术。高原地区因其经济、文化、信息产业等发展均较滞后,未能普及LC,但大部分三级医院和部分市级医院也购置了腹腔设备,并已熟练开展手术。LC的适应症已由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扩大到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萎缩性胆囊炎等,LC已成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金标准”术式。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因设备条件、手术者技术的熟练程度和经验而不同。LC术中避免胆道损伤至关重要,因此应做到显露“三管”(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明确三管关系,对于肝总管显著困难时还可行术中胆道造影,发展残留结石,做到万无一失。

2.2.2 腹腔镜胆总管手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熟练掌握,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已由原来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转变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或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或LC术前、术中或术后行ERCP+EST取出胆总管结石,但是对于胆总管结石大于1.5cm行ERCP+EST比较困难。 

2.2.3 腹腔镜下胆肠吻合术 虽然胆管口径小,胆管壁薄,行胆肠吻合比较困难,而且术后发生胆漏的可能性较大,但对于熟练掌握腹腔镜下缝合技术的医师来说,腹腔镜下大口径胆肠吻合术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立波,蔡秀军,魏琪.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不留置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79-81. 

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第4篇

一份看似平常的科技部调研报告最近在高层引起重视,其主要内容就是设立国家科技发展银行。

这份报告指出,科技创新型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融资瓶颈对其制约却越来越严重,为了让科技和金融有效结合,有必要建立专业的、国家级的科技发展银行。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内部会议上多次表示,全力支持设立国家科技发展银行。金融监管层领导也对此积极评价,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报告上签署了“此建议很好,望有关部门抓紧时间研究设计”的意见。

科技发展银行呼之欲出。科技部相关人士表示,今年3-4月份,科技发展银行将进入具体设计阶段,包括银行的职能、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

弥补缺位?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对本刊记者说,国家科技发展银行是针对可金融化科技资源设立的专业银行,基本职能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育成、高新技术园区的壮大和重大科技专项产业化等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在目前的银行体系中,恰恰缺乏与科技资源融资结构相匹配的银行。政策性银行没有针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开发的业务;全国性商业银行没有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园区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提供金融服务的业务;而区域性商业银行也根本就没有把科技创新活动纳入业务范畴之内。

我国现在有小企业800多万家,其中科技型小企业占了很大部分。这些企业创造的新增价值占到GDP的40%多,是除农业之外的第一大就业领域。如此重要的一支科技与经济创新力量,却在国家的金融制度安排上缺位。

北大教授萧灼基是科技发展银行的坚定支持者。他说,应该成立中国科技发展银行,最好放在北京。

刚从亚洲金融中心新加坡考察归来的萧灼基认为,我国科技领域“金融很落后”,科技企业的成长缺乏金融支持。如果设立一个兼顾科技资源特点和金融特点的专业化银行,有一支既熟悉科技又深谙金融的经营团队,则可以通过该银行的平台消除很多不对称信息,有效解决金融和科技结合的难题。第一家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深发展”对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就是明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向《财经界》表示,发展中小企业已不能完全依靠现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创新。科技发展银行的设立,意味着以国家科技发展银行为主导、各大商业银行为主体的科技融资体制将浮出水面,从而打通科技与银行之间的通道。

开发银行,可以有效地弥补因现有银行体系及银行功能上的缺陷,“刘燕华说:”它既可以对商业化、产业化的科技资源提供针对性极强的商业金融服务,又可以通过金融创新调动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领域,还可以为国家投入科技领域的财政资金与完全市场化的民间资本找到衔接平台。“

更为重要的是,在WTO规则约束下,政府投入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环节的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政府需要从直接投入转为间接投入,而设立专业化的科技发展银行,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融资便利,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另类生存?

据透露,科技部对科技发展银行的规模已有大致规划:初始资本金不少于30亿元人民币。资本金的来源大致为:科技部通过整合和调整资源,认购5亿元股本;中央财政认购5亿元股本;53个国家高新技术园区认购15亿元股本;金融机构认购5亿元股本。在经过2-3年左右的成功运作后,科技发展银行可以进行定向增资,包括考虑把资本金从30亿元增加到60亿元。

规模易定,定位难求。据悉,科技发展银行定位在国家政策性银行,形成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并重的专门为科技资源服务的银行。

有人提出,如果定位在政策性银行,这是不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政策性银行改革”的组成部分呢?而如果定位在商业银行,那么是否会引发资本金来源、吸纳外资机构等新问题?

刘燕华说,科技发展银行一旦设立,其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金融机构,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投资等方式在其中发挥作用。在科技发展银行的运作中,政府只扮演推动者角色,真正的经营运作要按市场化原则进行。这一点可以参照印度小企业银行的一些做法。

科技部认为,在目前的科技资源中,可进行金融化的科技资源很多,比较适合运用银行工具的科技资源主要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园区和重大科技专项的投融资安排。故科技发展银行的服务对象也应该锁定在这三类。

研报告负责人房汉廷告诉记者,科技发展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银行,为有效地落实其在发展和支持科技创新中的特殊作用,业务计划可以设定为强制计划和非强制计划两类。

强制计划包括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科技工程、科技创新行动等提供融资安排。在执行这些业务计划时,科技发展银行必须完成国家设定的目标,通过其桥梁和杠杆作用,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扩大社会资金参与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规模。对于这类业务计划,政府要把科技创新的政策性与科技发展银行的商业化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非强制计划主要是科技发展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一些经营指标。

出,可以参照美国的经验,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可以贷款持股。商业银行贷款目前不能占有企业股份,目的是防止“关联交易”,防范金融风险。但是,由于高科技企业本身的特点,信息高度不对称,银行不持股就很难掌握。如果这样的话,银行贷款实际上已经含有股权投资的味道,将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混业经营。这已经突破了现有的金融体制框架。

难忘“中创”?

对科技发展银行的市场前景,科技部表示乐观。目前无论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还是国家53个高新技术园区,以及重大科技专项,其对投资的需求和可为金融资本带来的回报,都足以支撑个性化、专业化金融机构的稳定健康运营和发展。

有反对者认为,我国的科技资源与美国相比差得很远,而现实是连美国也没有科技发展银行,我国目前不能支撑这样一家金融机构。

另外,政策性银行也未必希望增添一个“新兄弟”。国家开发银行有关人士明确告诉记者,“将业务拿给我们做不就行了,何必再麻烦重新申请?”

记者采访时还发现,科技部的中下层官员对当年的“中创”一直心有余悸:“这家银行会不会成为又一个中创?”

1985年,中国成立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公司),当时的国家科委、财政部分别持股40%和23%。中创是一家以金融业务为核心,以投资国内外市场的新技术、新型管理及新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三新”产业为支柱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但是,1998年6月,中创因“严重违规经营,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被中国人民银行关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的李佐军博士尖锐地指出,科技发展银行不能定位于国家政策性银行:“我国政策性银行现在也要改革,事实将证明,如果定位于政策性银行,可能会重蹈中创的覆辙。”

李佐军说,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把风险转嫁到国家财政,最后再转嫁到全体纳税人身上,是典型的“小集团”思想。他认为,国家成立科技发展银行是个好事,不能搞国有独资,也不必全部实行民营,最好采取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要多元化,而且股东的引入可以采取竞争方式,不必设限。

以新金融工具促科技成果转化――专访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

本刊记者萧荣

《财经界》:科技部作为主要领导部门,如何解决科技企业的“资金之渴”?

刘燕华: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主管部门,在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大量科技成果一直存在不易转化的问题,尤其是转化链条中金融工具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是被我们忽视的主要因素。

《财经界》:在新形势下科技部怎么考虑进行资本运作,怎样用好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以获得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刘燕华:经过前一段时间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的开展,看来科技部同银行界、金融界的合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体制机制上有一些突破。例如,对重大科技专项实行证券化融资;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科技型企业设立专业化的科技发展银行等等。即使是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用评级体系试点、发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债券等方面推进也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

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0028-02

[作者简介]刘美玲(1985―),女,山东济宁人,硕士,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改变,对于人才素质的需求更高,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这一变化,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样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发展的高速性、应用的综合性、对社会的渗透性和对当代社会影响的深远性等。第一,根据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推断,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在19世纪时每50年增加一倍,在20世纪中期的时候,每10年增加一倍,在20世纪70年代时,每5年增加一倍,到了80年代,每3年增加一倍,根据估计,到2020年时,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增加一倍只需要73天。与日俱增的发展速度带来了产业的科技化、信息化。第二,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方面人类研究学科知识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专业,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在应用知识上又有综合性的趋势,形成很多跨学科学习领域。第三,当代社会对新技术、新发明、新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越来越强,一项新的技术发明问世之后,很快就会被人类转化应用,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第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方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繁荣无一不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

二、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应当适应科技发展的潮流,为当代企业输送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在思想素质方面,我们培养的高职技能人才在21世纪下肩负着振兴中华、繁荣经济的历史重任,所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应该主动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主动学习新知识、新设备、新技能、新工艺,立志用科学知识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其次,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掌握多门技能,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最后,在专业技术素质方面,除了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把所学知识转变为科技生产力,并且还需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科技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科技发展使未来职业发生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出现,许多传统的老职业、老岗位被淘汰。[2]虽然很多制造业岗位减少,但是总的职业岗位却有所增加,新科技创造出更多生产力,也制造出一些新问题,比如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开发出新的职业岗位。科技发展会使职业结构发生改变,大量的体力劳动者转变为脑力劳动者,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总之,科技发展影响着经济产业结构,进而使职业结构也发生变化。

(二)科技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必须满足新形势下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改造了传统企业岗位,新的工作岗位必须由

受过高等职业教育,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综合能力强的人员胜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提升办学层次,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其次,科技发展带来的是信息化时代,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摈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3]。

四、科技时代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一)不断更新专业课程,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

科技进步伴随着陈旧专业和岗位的淘汰,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不断增加与当今社会热点契合的新专业。在专业课程设计上,除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外,需要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可以开设一些基础课程,比如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等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上,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可以预见最近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高职院校除了根据岗位需求开设实训课程之外,还需要与对口专业的生产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共同指导下,亲身在生产第一线体会工作流程,有问题之后可以及时反馈沟通,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明确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模式

在科技进步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开展基础教育,重视素质教育,突出专业教育,加强实训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除了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要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必须改善教学模式:第一,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技能中心”转变,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践活动中;第二,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由“学”到“做”转变,让学生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变为生产力,而不是仅仅是学术性研究。总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应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国才.当代科技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