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

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

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范文第1篇

什么是班级隐性文化?是指内涵于班级中影响和改变人们思想行动的一种人文力量,是潜在于班级中的一种道德精神,以及由此作用于学生言谈、举止和思想的文化现象。

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隐性文化,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如何打造班级的隐性文化呢?

1 注重从细微处建设积极的班级隐性文化

1.1 接受式首先,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随地吐痰污染了环境卫生,不修边幅妨碍他人观瞻,粗言恶语伤害别人的感情,这些行为既不文明也不道德应予以鄙弃。其次,变灌输为渗透。一次我正上课时,一位迟到的学生使劲推门发出很大的声音。我用轻微但严肃的语调对他说:“下次进教室,请轻轻地推门。”说完,我轻轻地把门关上。事情虽小,但教师的这种示范必定会渗透进学生的心灵。

1.2 体验式通过学生对所经历的事件或所处的环境体验感知。比如,有的学生说话不仅声音嘈杂而且异常低俗,我们便在班级文明用语中,倡导轻言细语、净化语言,让其体验效果;自习课低声讨论问题,课间小声聊天,遇到开心事以微笑代替狂笑乱叫,当你无心伤害了别人的感情,一定要立即道歉并及时改正错误等,每个人都亲身体验着班级的文明和静雅氛围。平时,班主任多利用课堂、课间时间,走近学生说一句关心的话语,让学生经常体验到一种被关照的幸福感。

2 注重将班级显性文化内化为班级隐性文化

窗明几净的教室环境,发人深思的名人名言,丰富多彩的学习园地,是班级显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显性的班级文化不仅仅是标语和口号,不仅仅要为学生感知,更要为学生吸纳并转化为隐性文化,才能凸显其陶冶意义。

2.1 在教育中强化作为班主任我每天必须做好三件事。一是保证三个时间到位,早晨查班,下午课前查班,上午和下午课间查堂;二是至少和一位学生谈心;三是进行班级一日小结。这样可以通过目睹和耳闻掌握班级一天的动态和情况。对于每天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针对个人给予批评并限期改正。

2.2 在行动中体现积极的隐性文化在行动中能够再现其真实的感召力量。我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天我提着电脑包,夹着厚厚一摞书艰难地向四楼爬着。两位男生跑过来,“老师,我们帮你拿吧。”我欣然接受帮助,心中无限感激。到了办公室,他们便要转身离去,被我叫住,他们疑惑地望着我。“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淳朴的师生关系在这里散发着清新的文化气息。

2.3 在日常中养成一日,楼道里有几个粉笔头,我让一学生捡起,该生竟说不上我扔的,好像与自己无关。我心里很不舒服,将其叫到一边,“你好像丢了一样东西。”“什么东西?”“美德”学生脸红,急忙捡起粉笔头扔到垃圾桶。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在日常小事上塑造学生性格品质,并促使其逐步健全完善。

2.4 在管理中警示某学生将班级的门锁弄坏了,及时向我认错并拿去修理。我说,“东西弄坏了,首先承认错误,并且很急切地想把它修理好,说明你很有责任心。”由此事警醒每个同学都要爱护班级公共物品和设施,谁破坏了,谁就应该负相应的责任。

2.5 在环境中陶冶现在的学生迷恋网络而忽视文本阅读,于是我们在班级组织一场读书竞赛活动,交流阅读经验和感受,并展开讨论。人人有兴趣读书,善于读好书,形成一种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这样,班级才具有文化的品味,学生才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人。

3 注重在活动中营造积极的班级隐性文化

我认为,隐性文化具有内敛而外秀的特征,班级隐性文化需要在学生的行为上积极表现,更需要在班级的活动中积极弘扬。

3.1 主题活动班级主题活动是班主任治理班级最重要的途径。在班级管理中,我会根据班级不同时期出现的典型现象确立某个主题,在班级讨论,共商解决对策。例如,学习方面的有“有效的复习方法”;纪律方面的有“课堂讲话是有损公德的行为”等。主题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其中,突出警醒作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日趋成熟起来。

3.2 交流活动交流的最高境界是心灵的互动和碰撞。每次考试之后,我们都要举行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将成功的秘诀提供给学生参考,将失败的教训留给学生思考。师生的交流能帮助班主任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也只有通过交流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执行。班上的周雅杰同学不仅品行好而且学习刻苦,很受师生喜爱。她关于做人态度及学习方法的讲演,让同学们深受启发。

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 素质教育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相对与显性课程而言的,属于课程体系,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提出,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研究视野。大学生素质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在大学里践行。素质教育的落实关键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隐性课程作为课程建构的独特部分,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隐性课程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精神契合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大学管理者越来越重视隐性课程,因为它的作用是内隐的、潜移默化的、持久的。研究者对于隐性课程及其作用持有不同的看法。隐性课程是区别于列人教学计划、有一定教学材料、采用一定教学方法的显性课程而言的。杰克逊就是从班级生活的考察中借助解释学的方法,对于学校日常生活体验的潜在教育功能成功地作出了结构性的描述。

纵观传统、现代、后现代的课程观,当人们把课程解释为学生从学校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时,就包含了隐性课程概念所代表的内容。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文化当然具有一种隐性功能,隐性课程首当发挥隐性文化的功能。隐性虽是隐含的,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一种非认知心理,靠情感、直觉来体验、体悟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意习得。当然这种无意习得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隐性课程并非是无意的,也需要建构。

隐性课程体现为学校的隐性文化,不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于校园文化、校园建筑、学校图书馆等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当中。隐性课程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无意注意,通过情感体验和深切的体悟产生作用。所以隐性课程作用于学生是一种体悟、内化的过程。当然这一过程包含反思,通过反思获得智慧。

教育从重知识与技能掌握到重智能发展,再到重素质的养成与完善,是对教育本质的逼近。从根本上说,素质不仅仅是指特长,更重要的是指内在的灵魂;素质教育的重点也不在于发展兴趣特长,而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种近于教育本质的教育,注重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而个性的核心是个人的创造精神。创造精神是探索,是追求负责任的、理智的自主。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这就需要一定的氛围。“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人是一种丰富的存在,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诉求,素质教育是一种切合人性的具有理想意义的教育观念,并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方法。素质教育要培养一个整全的人,而不是一个畸形的人。杜威的教育观点对素质教育很有启示,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把教育当成一个发展的过程。素质的养成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知识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外烁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只是增加知识的教育,也是素质养成及内化的过程。

中国的素质教育,就基础教育领域而言,针对的是应试教育;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针对的是一种狭智教育。之所以称其为狭智教育,是因为它一方面仅将教育偏于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在知识教育中疏略人文知识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教育观的变革、是时代的呼唤,加强大学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素质教育不仅指向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及智能发展,也指向精神生活及品性的养成。在这个层面上隐性课程与素质教育有着精神上的内在契合,都注重教育的内化。

二、隐性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

隐性课程作用是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因为是内隐的,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有一定的计划、教材及评价模式,故隐性课程以潜在性和非预计性为主要特征。隐性课程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有人认为隐性课程只是一种隐性的说法,旨在说明在学校生活中有许多因素也在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有意安排的课程活动。但对是否要开发或利用潜在课程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既然是隐性的、非人为的因素也人为化的话,可能是事与愿违,弊大于利;也有人主张既然实际上产生着影响,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以便更好实现教育目的。所以,隐性课程建设需要对其价值进行定位。

(一)隐性课程建设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

隐性课程与素质教育都需要内化,在精神上存在高度的契合。隐性课程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必要条件。隐性课程通过潜移默化的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感染学生,通过对美的享受来吸引学生。康德认为美是最高意义的善,蔡元培曾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隐性课程主要给学生以一种审美的享受,营造一种追求美的氛围。比如当学生走进古朴幽雅的校园,其中的鸟语花香、富有个性的建筑,学子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关爱,便会使宁静、庄重之感油然而生,也易激发人的灵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审美离不开一定的形象,美感具有形象性。色彩、线条、节奏、音韵、旋律、端庄、清秀、高雅、和谐等等都是基本的美学要素,大都通过直观、直感作用于人,通过情感和体悟作用于人。审美还有一个审美感受的问题,与审美的前视角有一定影响。隐性课程不但是非学术的,也是学术的。比如当学生走进挂满了字画的图书馆走廊时,当学生经过富有特色的雕像校园时,对于字画和雕像本身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学生是否会产生美感,对于字画和雕像人物知识的了解程度决定了是否会产生审美共鸣。如果这个学生没有与此相关的知识,也就无需提到美感乃至审美共鸣。

隐性课程建设需要与显性课程建设对接起来,隐性课程显著的德育、智育功能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品德,陶冶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0。为此,隐性课程建设也要注重大学生素质的养成和内化,营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良好氛围。

(二)隐性课程建设以大学特色文化为内涵

大学文化体现出大学的理念与特色,一所大学的隐性文化彰显一所大学的个性。大学隐性文化首先在物质层面上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比如优美的校园、幽雅的环境、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术气息浓厚的图书馆、庄严古朴的博物馆等,总之隐性文化要与教学环境密切相关。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教学自然环境、教学物质环境、教学人际环境、教学观念环境、班级教学环境、教学社会环境。

隐性课程建设应注重文化性,塑造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大学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价值系统。大学这个价值系统之所以特殊,在于它承载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创造一种物的价值,而是要创造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而且是这些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通过某些特殊的途径内化到大学生的心灵之中,并通过他们的价值追求去创造社会的价值、国家的价值和民族的价值。大学的价值是面向大学生、面向社会的,也是面向未来的”。大学实现自己的价值系统需要构建自己独特的隐性文化,因为隐性文化的个性往往体现大学的个性与特色。

隐性课程建设要结合本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既要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也要凝练自己的特色。其主导思想应是: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凝练出独特的大学精神,培育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另外,在加强校园硬件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人文氛围的塑造,既要体现人为性的品格,又要体现自然性的品格。总之,隐性课程建设既要体现科学内涵,又要体现人文氛围,具有足够的超越性和神圣性,有利于培育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人文精神。

大学应是彰显文化的场所,学校文化既要独立于社会文化,又要融入社会文化。学校要以自己独特的先进文化去培养学生,越是特色鲜明的文化,对学生的有效作用越明显,也使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隐性课程建设的途径

(一)大学领导的视野和水平

隐性课程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文化的体现者,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反映出大学领导者的视野和水平。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要求大学领导者具有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理念是全局性的、前瞻性的,应渗透到大学建设的各个环节。大学领导者提出教书育人,也提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其中都包含隐性课程的功能。

大学领导者对于隐性课程建设的视野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其对大学精神的理解,体现大学文化的特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梅贻琦、吴玉章等都注重学校隐性课程的建设。

从隐性课程建设的内容来看,包括学术方面的和非学术方面的。大学的学术信念、学术理想、学术民主是大学领导者必须考虑的。当今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很少被自觉予以扼制。对待学术民主的态度很可能取决于其学术信念,学术信念本身就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民主的氛围、自由的空气才容易孕育创造的种子,创新是个性的内涵,也是素质教育的真谛。非学术方面来看,领导者要着力增厚学校人文底蕴、提升伦理地位、创建有特色的校风、校貌,在管理中注重文化建设。

(二)大学教师的隐性课程意识

大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对人才培养质量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在课堂。课堂不仅是常规课程的也是隐性课程的阵地,教师应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使之具有更鲜明的个性,产生更大的隐性教育作用。事实上,学生在校园里接触最多、最久、最直接的是课堂,是其所在班级的基地。应当说,小小的班级与课堂,从形式上看可做的文章与整个校园比要少得多,但从内容上看则大有文章可做。教师的“教风”、班级的“班风”,可做的建设性工作确实不少,教师肩负着最重的任务0。

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隐性课程;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4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26

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以一种长期、间接、暗示性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信念和价值观,调整学生的行为。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班级管理建立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人人都可以成才”的新理念之下,以创建学习型、和谐型班级,有利于培养有职业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笔者作为中等卫生学校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如何开发和运用隐性课程进行了探索,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开发环境性课程,发挥学生主体性

整洁、美观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情感。因此,班主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用智慧和双手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教室的墙壁分别挂上班旗,贴上名人画像及名言、学生活动的精彩照片等;讲台的一角栽上盆景,另一角为荣誉角,贴有班级奖状,后面的黑板报由学生自己策划、制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相片上阳光灿烂的笑脸,红色醒目的荣誉栏和奖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励着他们携手共进。

二、开发关系性课程,创设班级和谐氛围

营造班级内师生和同学之间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优化师生关系,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如何营造师生之间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氛围,这就要求班主任多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下课在教室多待两分钟、半路与学生闲谈、到寝室与学生聊天等,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把学生所犯错误作为教师走进学生情感世界的契机。

我曾听说班上有个女生早恋、独来独往、经常迟到,甚至有一次夜不归宿,面对她的错误,我没有采用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惩罚,而是先表明我对她这种行为的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小,不能正确处理把握这种关系(通^之前学生的典型案例),将会给现在及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经过多次沟通与交流,学生慢慢领会了教师的关爱。此后,该生与同学之间的摩擦以及学习上的困惑都与我交流。与该生心与心的沟通成功后,该生的变化令教师和同学都很震惊,自律性增强,主动学习,而且积极组织同学编排舞蹈并参加学校的文艺晚会,表现突出。在不断接触的过程中,学生感受着教师的温暖,打开心结,发展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纯化生生关系,培养团队精神、提高交流合作能力

班级中需要纯化生生关系,才能形成团结友爱、有凝聚力的班集体。通过开展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运动会、文艺活动周等课外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重视班干部自身素质的培养,赋予班委充分的自主性,通过管理班级、组织活动、解决问题来提高班委的工作能力,同时观察工作中存在问题、收集同学对班委的意见,有针对性谈话并指导班委转变工作方法、争取在不伤害同学感情、不损害同学面子的情况下,把问题得以解决。

其次,认真制定班级操行评分细则、编排学习小组、协商制定奖惩机制,使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积极向上。

三、运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打造学生的心灵底蕴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一)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升华具有示范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训练、陶冶学生的品德和情操,又要组织控制、评价学生的学习。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力。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甘作人梯的精神;有忠诚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才能用无声的行动代替有声的命令,学生才会信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就显得可亲可敬,教师的人格就会得到尊重和爱戴。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亲密的情感,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二)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情感优化有陶冶作用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富于同情心,热情的教师往往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当教师热情并多方鼓励学生时,学生更富有创造精神。教师对待学生要热情、真诚,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及时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同时,也能控制学生的情绪、情感,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的环境,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健康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感。

(三)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业发展有激励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孜孜不倦地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严谨治学,不断完善自己,以人格魅力赢得仰慕和爱戴,以此激发学生好学进取,并成为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

四、开发活动性课程,实现行为引导

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隐性课程主题班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引起了更多的人更深层次的关注。3.67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安定、民族的兴衰。

一、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学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其生理、心理处在一个剧变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躁动的时期。他(她)们表现出独立性强、反叛心理突出、对事物好奇的特点。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学生学习氛围的优劣以及班级其他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有序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这也是整个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对班上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加强中学德育工作,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学德育工作的重点。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德育效果不明显等一些问题。

2.1把德育教育知识化、理性化,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对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教师用传授知识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

2.2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对活动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作用研究不够,同时与学生的思想实践结合的也不够紧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2.3为了应试而注重思想道德理论教条的传授、背诵,忽视了学生起码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德育教育缺乏实效性,还有一些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发挥不够。

三、开展好隐性德育课程

针对以往德育教育的缺陷,我认为在初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隐性德育教育。所谓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这是与显性的专门德育课程相对而言的,专门德育课程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它的说教成分多,约束成分多,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与不满。而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以间接的、内隐的、不明确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

在学生思想品德内化过程中有许多中介,其中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中介,把学生的外在影响因素转化成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品质,逐步达到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它更多强调的用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得到教育者在德育中所要得到的效果。中学德育工作的特点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尤显得重要。

四、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4.1平时注重教师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中学德育的手段和途径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示范教育,即教师或其他长者通过一定的示范行为或示范行为的列举和描述,使学生对其产生认同并确立为自己的榜样。这种示范的主体是多角色、多层面的。如父母、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学校行政领导、社会其他方面上的行为主体、学生群自身的参照体以及文艺作品中的模范人物等。教师可在平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加强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从而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4.2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理解。教师要想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觉得教师平易近人,容易打交道,也就是说要理解关心学生。理解体现的是一种沟通的立场和能力。班主任老师应该暂时放弃自身的参照标准,尤其要抛弃自己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与主观判断,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即以学生的眼睛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从而走入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感。

4.3接纳新生事物,拉近师生距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除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外,日常生活中健康的生活习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合理的消费方式也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新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应从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合理消费、量人为出、文明休闲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关注并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虽然离中学生比较远,但是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如现代信息网络对中学生的冲击,特别是对中学德育冲击颇大,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发生的政治问题和生活中遇到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环境意识。

4.4优化班级环境。教师可通过优化班级环境来构建优良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心理。班级文化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励、驱动、规范和陶冶效应。因此,我们努力创建以班级文化为主导的德育环境。

物质环境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优良品德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优化班级环境首先要求是美化和净化,同时,班级环境布置也要突出人文性、艺术性。班级环境布置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审美情趣,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例如,可以设立班级读书角,放入学生喜爱的各种读物,使学生在阅读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在阅读中感受文化的陶冶;也可以开辟由学生作品组成的展览窗口,使学生们在这里找到成功的感觉。班级环境布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创设美好环境的同时,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培养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增强为集体工作的责任心。

五、开好主题班会

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不可能离开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教育,它必须依托其他教育而存在。德育和教学无法分割,班主任应协调各科任教师,让他们在德育中起更大的作用。将德育寓于智、体、美诸育中。班主任在德育中的角色不再是管理者,而是以平等身份参与德育实践。班主任要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教育能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经常跟他们沟通、谈心,关注学生每一点进步和问题,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并发动同龄人关心、帮助。这其中最有效最综合的方法就是召开主题班会。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能引起全班同学的感触和共鸣,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积极思考、敢于发言、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同时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和学生间的友谊。那么如何才能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呢?

5.1确定主题,精选节目。主题的确定要紧扣学校和班级的当前需要,要体现时代性与实践性。确定主题后就开始进行学生的思想发动工作;向学生宣传班会的目的、内容、形式及要求;布置全班同学分头收集材料;再认真挑选,选用部分围绕主题的歌曲、诗歌、相声、小品等节目,也可由教师亲自创办部分节目。节目应结合当前的形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是直接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故事,从而引发学生们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5.2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准备。要强调人人参与节目,每个节目可指定一个负责人,然后全班同学再自愿到各个节目负责人处报名,这样每个节目的演员就确定好了;然后安排全班同学分组进行排练;再次,教师对每个节目分别提出要求与注意点,学生再改进节目质量;最后进行一次彩排。要重视班会的准备过程,因为这也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准备得越充分,学生受到的教育就越深刻。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水到渠成的实现。因为学生不仅仅是组织者和参与者,更重要的还是活动过程的创造者。

5.3抓住契机,及时教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如对于上交节目被选用的同学,教师可在班内隆重宣布表扬,某某同学推荐的歌曲被录用;某某同学自己创作的小品很好被录用;某某同学你送来的材料很优秀,你很认真,但这个材料与主题远了点,我们有机会再用……。宣布结果的短短几分钟也是一个教育机会,材料被录用的学生会打心底感到骄傲与感激,倍受鼓舞的学生们会心悦诚服地听取教师的其它意见。这样,整个德育过程就是一个幸福、充实、具有满足感的过程,这也给班主任以后的德育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德育生活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重点,社会教育是补充。只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构建立体德育网络才能使德育生活化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效果。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个性特点,遵循德育规律,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培养好的班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家长,充分利用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及社区等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孙守泉.育人应以德育为首[J].教学与管理,2002:32

2付梅莉等.班主任的作用及工作方法[J].石油教育,2002:6

3荣树云.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质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J].教育科学研究,2001(6)

4史爱华.中学班主任评价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3

5邢真.和谐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99(8)

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班级文化 建设

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又处在一个令人激动的新世纪,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小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素质要求,对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因而,“班级文化重建”是小学教育改革中最深层次的变革之一。

目前,苏北农村多数小学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各班主任仅相互参照,“千班一面”的状况依然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也许最基本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现把我的思考综合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

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提升班级品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变革是一切变革的根本力量。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是探索建设和谐班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改革或重建班级文化有利于克班级中某些落后的文化,有利于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具有精神感召力,具有创新活力的班级文化。

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班级品位。班级品位是指班级教育体系的品质与层次。班级品位反映的是班级中人的品位,人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班级作为一种组织内在的性质、功能及其运作方式,其核心是班级文化。有品位的班级基本标准包括:(1)班级中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态度的合理性。(2)班级组织的性质表现与制度化组织与日常生活组织、学习组织的有机统整,人的地位、人格、权利、能力得到合理的尊重与发展。(3)具有优化的教育活动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整套先进的理念,一整套具有活力的教育行为方式,一整套具有创新意义的班级制度,一整套具有精神感染力的班级文化。班级品位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经营的,班级文化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系统变革。

二、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

“班级文化”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往往使人更多地把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班级物质环境的文化建设,忘却了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随着人们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从而使班级文化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班级文化?一直以来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班级文化是师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总和。班级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作为思想意识的班级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并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系,而且影响着教师处理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采取教育行为的普遍思维方式,最终体现为班级中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班级文化是内隐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班级内部制度以及班级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班级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从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作用来看,具体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从其他方面来看,班级文化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但班级文化不就是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只有当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环境真正进入师生的生活过程之中时,才真正具有支化意义。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不仅仅包括外显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内隐的层面,它内隐于班级人的生活之中,因此,班级文化具有导向意义,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班级文化的构成可用下图表示:

三、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

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出发点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班级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妻,尊重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级文化。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作用,用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儿童文化,小学教育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环境的设计都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生”的意义。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和成长。 转贴于

四、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突显学生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应突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原点。班级文化应在“学生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班级中地位等方面观念上和行为上的倾向性。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生命的火种,全面理解学生。

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小学班级文化的根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有待发展的“完人”。因而,面向小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生活的世界,处理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价值观,良好的情感,逐步形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