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风险的概念

会计风险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风险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风险的概念

会计风险的概念范文第1篇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具有如下特点①: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根本区别是审计理念不同。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被定义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据此可以看出,新定义的审计风险更注重结果而非程序,强调风险控制到位而非程序执行到位,其导向是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2.责任前移,重心前移。现代公司的治理缺陷以及管理层舞弊是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这使得以固有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重大错报风险在短时间内成为审计人员的关注焦点。3.风险评估分析工具多样化。如果说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财务信息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扩展到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职业谨慎的重要性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审计职业谨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其理由如下: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身的特点要求加强职业谨慎

1.相对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无论是区分财务报表层和认定层风险还是在源头上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都需要审计人员进行主观性较强的职业判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抱以高度谨慎的态度对有关信息作出职业判断。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引入了“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使得了解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并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成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首要和核心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是一个不断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无论是了解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目标及其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还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都要求审计人员持有高度的职业谨慎,作出适当的职业判断。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分析工具多样化,在利用这些分析工具时必然会要求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经验作出适当的职业判断,在此过程中高度的职业谨慎必不可少。4.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采用标准化的审计程序,不同的被审计单位其审计程序都相同。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将评估及识别的审计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相结合,针对不同客户以及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这使得审计人员有了更多临场发挥的空间,也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谨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独立审计准则》可能滞后于审计实务的发展

在实务中,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如果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来开展审计业务,就可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但由于现行的审计准则往往滞后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务的发展,就会导致在审计实践中出现以下现象:审计人员可能由于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作出错误判断,进而出具错误的审计报告。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无法根据审计准则为自己辩护。这就导致审计人员格外关注职业谨慎。

(三)其他因素对职业谨慎的诉求

现代会计环境直接影响了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等行为,从而间接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履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衍生金融工具、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的广泛运用,增加了现代会计环境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审计人员对会计判断进行再判断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应当更加谨慎。1.衍生金融工具和无形资产交易。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特殊,高风险性是其主要特征,其潜在损失足以引起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疑虑;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价值确认、折旧或摊销等问题都使得会计人员的判断变得更加具有主观性,从而对审计人员的谨慎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本着高度谨慎的态度,对审计风险提高警惕,作出适当的职业判断。2.电子商务环境的复杂性。电子商务的应用加大了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公司向软件开发公司定制财务信息系统以外的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审计人员在对这些公司的审计过程中,也只能做到对这些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而不能对其程序的正确性进行核查。这样,便会出现公司利用信息系统软件作弊的可能性。这便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高度的职业谨慎态度和适当水平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知识,必要时应该请求专家协助。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多次提到“职业怀疑”这一概念,并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认识到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可见,保持职业谨慎的态度也是遵守审计准则的需要。

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界定职业谨慎的意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职业谨慎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从审计责任的角度看,它将会促使审计市场更加规范;从审计期望的角度看,促使审计人员以积极的心态缩小审计期望差,在减少审计风险的同时提高审计质量。1.站在审计责任的角度。一般认为,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包括过失责任、违约责任和欺诈责任———后两者易于辨别,而过失责任的判定则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审计失败案发生后,当发生过失或存在欺诈行为的审计人员与受损害的利益相关者“对簿公堂”时,审计人员为减轻经济责任总会将审计准则中模糊的职业谨慎概念作为“挡箭牌”。但很多时候法庭的判决并没有将“天平”倾向于审计人员一方。由此看来,一个明确的职业谨慎概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将会使审计人员的不公正行为减少、审计失败案件的发生率降低、被审计单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障。总之,一个明确的职业谨慎概念会使审计市场更加规范。2.站在审计期望差的角度。审计期望差的形成有诸多原因,其中之一是社会公众和法律界对审计的谨慎要求与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谨慎态度之间的差距。一个能被各方面接受的职业谨慎概念应该能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审计人员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从事审计工作(比如估计重要性水平时坚持宁低勿高的原则),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缩小审计期望差,既可以减少审计风险,又能够提高审计质量。

界定审计职业谨慎应考虑的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审计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这种变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中,又存在着相对的静止,这使得在当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对职业谨慎的概念作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成为可能。

1.一个为社会各界所接受的职业谨慎的概念应以特定的术语规定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保证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也要为审计人员提供有效的保护。它一方面约束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另一方面也应向社会各界昭示审计质量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谨慎和疏忽从原则上说区别是明显的,但在实务中,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的实务中,很难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审计人员在实务过程中面临的不再是简单的定性或定量问题,而是一系列涉及诸多职业和非职业判断的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职业谨慎性的概念中是否应包括审计人员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再如,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之外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时,可能会利用相关专家的工作,如何对专家工作的谨慎性进行规定,以及如何保证它得到实际执行也就成为了摆在审计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一个问题。这些都是在对职业谨慎的概念进行界定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会计风险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作为审计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审计风险的概念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损失可能论”和“意见不当论”(朱小平、叶友,2003)。前者比较典型的如国内学者徐政旦、胡春元(1998)所下的定义:完整的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解释,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陷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后者主要是指审计人员针对含有实质性错误陈述(或重大错误陈述)的财务报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AICPA)。两种观点各有自己的一定的使用环境和侧重点。在研究审计风险造成的经济后果中,第一种观点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而在研究审计过程中的职业判断和审计技术,则会侧重于第二种观点。本文侧重于意见不当论的观点,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财务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的规定一致)。但是这种风险的评估和判断是审计师职业判断,较多的依赖于审计师的主观判断和经验,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受到审计师的自身经济利益的影响,因此,审计风险的判断和评估必然受到其经济后果的影响。如果审计风险之外的风险(比如并非审计师过错的经营风险,即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者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者审计组织产生伤害)引起的经济后果比较严重,那么审计师可能在评估的时候更加谨慎,对审计风险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以降低审计风险。因此,本文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师对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会计报表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与审计师过错有关),但是这种风险的判断和评价受到审计风险之外的非审计师过错的公司经营等方面可能对审计师带来的经济后果的影响。

本文将审计作为公司的外部治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而审计师的审计工作及其审计工作的产出——审计报告,都可以看做审计产品。如果将审计市场看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子市场,那么以产品生产者的视角来看待审计生产者的风险,就会更加清楚。作为审计市场的供给者,由于产品的质量方面的问题所产生的消费者索赔等经济损失,应当是审计这种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主要风险。这样,我们可以认为,审计质量达不到要求所产生的风险我们称之为审计风险I;同时,由于审计活动所产生的,与审计质量无关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也应当包含在审计风险之中,这些风险我们称之为审计风险II。

审计风险I与DeAngelo(1981)的关于审计质量的定义(审计质量是审计审计师发现客户会计信息存在错漏并报告这种错漏的联合概率,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发现客户会计信息的错漏的能力和自身的独立性相关联)有一定的关联性,即不符合审计质量要求的审计产品就有可能产生审计风险,这就与AICPA的定义基本一致。在由于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定价时是从审计成本和经济后果方面全面考虑的,因此不少文章在考察审计定价时,主要侧重于第一种审计风险的概念。在Houston et al.(1999),Hsueh Ju Chen,et al(2006)等人的文章中称为审计风险(audit risk),与未发现的重大错报相关。

审计风险II在有的文章中被称为契约风险(Larry E.Rittenberg et al.,2005);在有的文章中被称为剩余审计风险和非法律风险(R,W,Houston et al.,2005);有的文章中称为非审计风险(Houston et al.,1999,与重大错报不相关);在Hsueh Ju Chen,et al.(2006)文章中称为商业风险(business risk),和个人风险(personal risk)。

审计风险I和审计风险II合起来应该对应的是损失可能论,审计风险I对应意见不当论。

朱小平、叶友(2003)认为目前审计界正处于一方面仍然大量使用制度基础审计,另一方面逐渐从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基础审计过渡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来看,风险基础审计尚未完善,有关理论和模型尚未定型,从而需要人们进一步的探索,一方面原有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另一方面新的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这样,对审计风险,尤其是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的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对审计风险主要因素的研究。从损失可能论来看,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当前的主要的审计风险并不是法律风险,而是监管风险,理由是当前的法律环境对审计师的责任追究并不到位;但同时,审计质量却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审计师声誉越高,“质量溢价”越高(李连军,2005),因此,对审计市场的监管,或者对被审计对象的处罚可能会影响到审计师的声誉,进而会影响到审计师的审计定价。从意见不当论来看,审计师的对于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会影响到审计过程中的审计程序的实施,从而做出不当的审计意见。

Allen D.Blay,L.Dwight Sneathen,Tim Kizirian(2007)使用档案数据研究了审计师对于持续经营和舞弊风险的初步评价对于审计计划和审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持续经营和舞弊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显著相关。并且,舞弊风险对审计证据的影响完全受到RMM评价的传导完全的媒介传导,中度持续经营风险并不完全受到RMM的传导。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到,舞弊风险已经完全在重大错报风险中得到反映,但是持续经营风险并没有在重大错报风险中得到完全的反映。

作为审计准则中明确提到的具体的客户业务风险种类中,舞弊风险被认为具有普遍的影响力(AICPA,1990;IAASB,2004a,d),影响到审计的许多地方。结合上面的文章,可以看到,舞弊风险是研究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重要内容。

国内有文章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对审计风险的要素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例如陈力生等人(2005)的研究;吴溪(2007)则是通过对1999-2006年间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72例财务报表审计失败案例进行观测,认为监管机构在近年来对会计师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认定显著区域缓和和稳健。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审计风险I直接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I中与单位相关的是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II则影响审计师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换句话说,审计风险I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审计风险II与经营风险相关联。审计师声誉、投资者监督、法律环境通过对两种风险的影响,最终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和评价。

参考文献:

[1]李爽,吴溪.监管信号、风险评价与审计定价:来自审计师变更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4,1:13-18.

[2]DEANGELOL.,E.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December 1981):182-99.

会计风险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管理;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经济活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出现多样化的特点,企业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其中会计管理风险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及时发现企业会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手段防范并控制各类风险的产生成为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会计管理风险的概念与特点

1.会计管理风险的概念。无论从何种角度对会计管理风险进行界定,必须重视两方面的要素,即不确定性与损失可能性。由于人们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难以对未来的事物进行准确预测与判断,产生了不确定性。同时,风险具有客观复杂性与多变性,导致人们难以对结果进行准确预判,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理解,企业会计管理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当企业会计管理活动中出现收益与损失同时存在时,通过相关措施的采取消除损失的可能性,即可以理解为该活动没有风险。因此,我们可以将企业管理的风险定义为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疏漏与失误,漏报、错报会计信息,导致财务报表数据的不真实或不准确,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

2.会计管理风险的特点。①潜在性。由于会计职业的特点与客观环境的复杂,会计管理经常需要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在判断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会计管理面临的风险具有潜在性的特点,任何判断失误都会引起风险的产生。②后果严重性。会计管理工作出现失误不仅给企业带来消极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容易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与社会的发展。③可变性。会计管理风险随客观环境与技术手段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当新的会计工具产生后,会降低会计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风险。

二、会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1.目标体系的不健全。对企业会计实行管理,其重要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利益,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企业没有正确定位会计管理的目标,对会计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认识不足,导致企业的会计工作长期处于失衡的发展状态,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控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其次,由于会计管理目标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在不断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视了其他层面上的利益,与企业的综合发展要求产生矛盾,一旦哪个环节产生失误,就会产生严重的财务风险。

2.会计管理缺乏秩序。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很多企业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挪用公款的问题,从而无法建立有序的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工作人员工作任务繁重,长期处于应付状态,不能及时有效的对企业财务项目进行监督与控制。这种会计管理秩序的缺失,容易导致企业陷入到财务纠纷中,甚至面临法律诉讼的境地。

3.抗风险能力弱。具体有效的会计管理体系与科学可行的风险评估制度,是减少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企业会计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企业管理层与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没有正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难以有效的控制会计管理风险与展开科学的评估工作,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保证企业正常有序的发展。

三、防范企业会计管理风险的对策

1.确定明确的企业会计管理目标。会计管理工作是掌握企业的发展规模、财务资金与经营业绩的重要手段,因此,想要防范企业会计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必须转变传统的会计管理观念,将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与会计管理目标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企业会计管理目标的确立必须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会计管理目标也应该随之产生变化,向更高层次迈进。因此,确立明确的企业会计管理目标,以适应时展的要求,是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管理秩序。在企业会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基础建设,建立企业会计管理的预警机制,并制定科学的企业财务规划,从而对企业财务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保证各个运行环节与各项经济活动能够有效进行。此外,还应明确规定企业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权利与责任,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规范企业各种经济活动,建立相关控制体系,从而提高企业财产的安全等级,保障企业效益。

3.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想要降低企业会计管理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必须规范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物资的采购与处理进行有效监督,并提高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的质量,保障资本运作安全。同时,会计管理人员还需要对企业资产进行定期核对、审查,防止挪用公款与长期占用周转资金的现象,减少债务压力,建立科学的存货资金比例结构,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总结

企业会计管理的风险防范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工程,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增长。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出现了会计管理目标不明确、会计管理缺乏秩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必须确立明确的会计管理目标,建立有序的会计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保障企业会计工作能够健康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云,石晓磊.会计文化重构与再社会化:一个中国文化背景的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2]张云,王艳.刍议会计风险之特性及其防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03).

[3]卢健.关于财务控制中的财务监督双轨制模式探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会计风险的概念范文第4篇

一、保险会计新准则的突破

1.将保险风险概念引入保险会计新准则将保险风险这一概念引入,并把其作为判断与确定原保险合同的依据,是否承担被保险人的保险风险,是保险合同区别于其他合同的主要特征。对于一个既有保险风险又有其他风险的合同,保险会计新准则提出了一个分拆的要求,即对于保险人与投保人共同签订的合同,使保险人不但要承担保险风险又要承担其他风险的。如果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能够单独的区分开,并且可以单独计量的,准则规定可以将保险风险和其他风险进行分拆,将保险风险部分确定为原保险合同;其他风险部分不确定为原保险合同。如果不能够区分,或者不能够单独计量的,那么就应当将整个合同确定为原保险合同。保险风险概念的引入,使保险理赔范围的依据更加明确,操作性更强。

2.使保险业务分类核算的方式得以明确保险会计新准则规定将保险合同分为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一原保险合同》是原保险合同的适用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一再保险合同》是再保险合同的适用规定。同时,按照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延长期内是否应当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的标准又将原保险合同,划分为寿险原保险合同和非寿险原保险合同。这些规定较以前的会计制度对保险业务按险种进行分类核算,即分为财产保险公司业务、人寿保险公司业务以及再保险公司业务进行分类核算有了很大的改进。

3.将准备金充足测试概念引入在以前的会计制度中要求保险公司应当计提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以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九项减值准备。在保险会计新准则中,引入了准备金充足测试概念,这是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的一种改进,保险人应当至少在每年年末对未决赔偿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以及寿险责任准备金进行充足性的测试。如果照保险精算重新计算确定的相关准备金的金额小于充足性侧试日已提取的相关准备金余额的,不用调整相关的准备金;反之,应当按照差额补提相关的准备金。

二、保险会计新准则存在的缺陷

1.没有明确界定“保险风险”,也没有对“重大保险风险”进行界定在保险会计新准则中“保险合同是指保险机构和被保险人之间约定的保险权利义务关系,并应当承担被保险人保险风险的协议”。这一规定首先借鉴了国际惯例,引入了“保险风险”并强化了“保险风险机制”,作为判断与审核保险合同的依据;其次,这一规定还可以作为分解混合保险合同(?l合保险指的是保险人与投保人签订的,内含衍生金融工具、投资与储蓄成分,保险人既承担保险风险又要承担其他风险的保险合同。新型的寿险合同一般都属于混合保险合同)的一个依据。但是保险会计新准则并没有明确表明“保险风险”的内涵,而“保险风险”是保险合同的重点,没有明确的界定,保险合同也就难以有一个明确的限定。保险会计新准则没有对“重大保险风险”进行界定,使得混合保险合同难以分解。对于混合保险合同保险会计新准则对其的确认原则是:如果保险风险和非保险风险两者能够得以区分并能够单独计量,那么两者就应该进行分解;如果保险风险和非保险风险两者无法单独进行划分或者单独计量,那么两者就不能进行分拆,应当把保险合同的全部保费确认为收入。

2.保险会计新准则没有对‘再保险风险”进行明确界定保险会计新准则对于在保险业务承担独立核算机制给予了明确规定,但是对于“再保险风险”机制却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就有可能造成会计再保险的滥用。保险风险一般分为三种,即承担风险、时间风险已经投资风险,我们所说的财务再保险是指经保险人和再保险人约定将保险风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转移再保险。保险人可以通过再保险的方式只将有限的再保险风险转移给再保险人,因此我们又可以把财务再保险称为是有限风险再保险。这种有限风险再保险可以降低分保险的费用,并可以使再保险人承担较小的风险,最重要的是其减轻了像巨灾这种低频率高损失事件对公司的影响。财务再保险在现代的再保险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为直接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带来诱人的经济利益。由于财务再保险较一般再保险有许多的优点,因此受到保险公司的高度重视,许多滥用的情形也伴随而来,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风险的转移不充足或是风险根本没有转移,转变成其他的金融工具,其本身不再是再保险合同,虚增了工作的账面利润。

3.保险会计新准则存在的其他缺陷保险会计新准则在关于非寿险保费的计量方式上,会形成许多的应收保费,但是应收保费会给公司产生大量的坏账,一般较难结清,公司的大量应收保费是公司的一种“保费泡沫”,危害公司资产的质量;另外我国保险业的信息披露一般都集中在企业的三张财务报表主表,内容过于的简单,很少披露公司的非财务信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保险会计新准则对于信息披露的充分性较低,对于不确定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没有涉及,但是在很多时候,非财务信息对于经济决策较财务信息更重要;保险会计准则较其他会计准则更加复杂,不仅有大量的保险业务方面的技术术语,同时新的保险工具出现给传统的保险会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是会计人员的素质并没有跟上准则的更新。

三、完善保险会计新准则的对策及措施

1.对“保险风险”和“重大保险风险”进行明确界定世界保险筹委会认为保险合同持有人转移至合同发出人的除了财务风险以外的风险是保险风险。同时。世界保险筹委会还将保险合同面临的所有保险风险分成三类:发生风险、程度风险和发展风险。发生风险就是指保险事故的实际发生数量与公司对预期发生数量之间存在偏差的可能性;程度风险就是指保险事故耗费的实际成本与企业对保险预算成本之间存在偏差的可能性;发展风险就是指在保险合同到期的最后时期,保险人的义务金额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我们将指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利率指数与信用指数,或者由类似变量的转变额引起的不确定因素称之为价格风险。假如某一合同只引起了价格风险,并没有引起保险风险,那么该合同就不属于保险合同,而应当属于衍生金融工具。在明确保险风险的管理制度方面,西方国家的一些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些很好的启示,对保险风险进行明确界定的同时,还要提高对“重大保险风险”的界定,并对“重大保险风险”给予适当的量化,努力提高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对再保险风险产品进行严格监管目前涉及有限风险再保险的重大事故在我国还未发生,但是有限风险再保险被滥用的现象危害性极大,因此采取必要措施对这种保险产品进行严格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保险会计新准则应当明确表明有限风险再保险业务相关的会计处理原则,对“再保险风险”进行明确界定,同时还应当对“重大再保险风险”进行具体、系统的量化,对于转移风险较小的有限风险再保险,可以在相关的会计制度中明确标明,将其按照利率或者金融工具进行处理,或者将保险风险与利率、金融工具等融资手段进行拆分,分别按照保险合同和存款或者金融工具进行处理,使保险公司滥用有限风险再保险现象得到根治。

3.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险会计新准则得以有效实施的内在条件。目前我国从宪法角度对保险会计新准则进行的规范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这一规章制度并不能合理有效地反映出保险会计新准则的特殊性,另外这一规章制度缺乏一定的准确性与弹性,在外界环境发生转变时如何对该制度进行修改并没有予以考虑。因此,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险会计新准则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会计风险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规定: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审计重要性指出了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出现错弊问题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重要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考虑审计环境、审计资源、审计风险、审计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关注重要审计事项。对于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对同一会计报表的重要性的判断就可能存在差异。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确定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用重要性概念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审计计划阶段制定审计总体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注册会计师应当将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过程和结果记录于工作底稿中。在审计计划阶段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的要求,必须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初步判断,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审计计划阶段对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就是注册会计师认为会计报表中可以出现而又不致影响有理性的会计报表使用者作出决策的最大错误金额,即重要性水平。一般来说,这个重要性水平包括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同时也应考虑一些相对而言较小的错报金额累积起来对会计报表造成重要影响的可能性。

(一)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

从审计实务工作的角度,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是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即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大小。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是一个经验标准,是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判断。注册会计师在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和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的前提下,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选择重要性水平的数量标准:

1.重要性水平数量标准计算办法的使用范围。注册会计师应以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或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的重要水平。根据国外的经验,以总资产和总收入为判断基础的,其重要性比率为0.5%―1%;即在1%以上的错、漏报会影响信息使用者正确地决策,而0.5%以下的错、漏报则不会影响其正确决策;以净资产为判断基础的重要性为1%;以税前净利为基础的为5%―10%。审计人员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业务性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自身经验等主观判断被审计单位可容忍的最大错、漏报,即重要性数量标准。

一般来说,按税前净利润比例计算的方法适用于利润比较稳定、回报率较合理的企业;按总收入比例计算的方法适用于微利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按总资产比例计算的方法适用于金融、保险或其他资产大而利润小的企业。

国际著名“四大”会计公司使用的数量指南为:(1)税前净利的5―10%(净利大时用5%,净利小时用10%);(2)总资产的0.5%―1%;(3)权益(净资产)的1%;(4)营业收入的0.5―1%;(5)根据资产总额与营业收入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比率,并选取同期会计报表中都最小的重要性水平作为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即最低原则)。

2,如果同一时期被审计单位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选择其最低值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二)会计报表中错误的性质

会计报表中错误的性质,是审计重要性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是对重要性水平进行定性分析。审计人员应根据错、漏报的性质,也就是错、漏报原因判断其重要性。某项错、漏报从数量方面或许并不重要,但就性质而言可能是重要的。具体来说,金额相同的情况下,以下几种错报与漏报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更为重大:(1)舞弊或违法行为造成的错报与漏报;(2)可能影响履约义务的错报与漏报;(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与漏报;(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与漏报,如现金和实收资本账户若出现较小错报与漏报,也应引起相关利益者的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应根据错报产生的原因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并考虑该项错报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影响,作出自己的专业判断,确定错报的性质是否重要。

二、重要性水平的分配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表示审计意见,所以注册会计师在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之后,确定各账户余额重要性水平的过程,就是审计重要性的分配过程,即将审计重要性水平分配为每一个账户可容忍的错报金额。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办法,具体分配各账户余额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运用许多专业判断,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被审项目的重要程度。被审项目愈重要,分配的重要性水平就愈低。

第二,被审项目出现错弊可能性的大小。被审项目出现错弊可能性愈大,分配的审计重要性水平就愈低,以便降低审计风险。

三、重要性概念在审计实施阶段的运用

重要性概念在审计实施阶段的运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二是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一)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中,一般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在抽样审计的情况下,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判断审计证据充分性(证据数量)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重要性水平愈低,所需的证据数量愈多,重要性水平愈高,所需的证据数量愈少。

注册会计师在运用抽样技术进行审计时,存在两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即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抽样中必须根据计划的审计重要性水平,合理确定审计抽样的样本量,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

性,提高审计外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施阶段应根据审计目标,考虑影响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各种因素,合理确定审计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

在确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则审计风险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采用的审计程序进行必要的调整来控制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追加控制测试程序,以降低对控制风险的初步判断水平。

2.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期将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四、重要性概念在审计报告阶段的运用

注册会计师审计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实施阶段工作后,汇总所有审计过程中的审计差异即形成审计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是形成审计报告重要前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这些审计差异在性质上是否重要,即是否属舞弊或违法行为;二是这些审计差异在金额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实施阶段工作,发现的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金额有两种情况:一是注册会计师发现的重要错报、漏报已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且被审计单位已调整;二是注册会计师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尚未调整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注册会计师应对尚未更正错报的累计额,即汇总所有未调整的错报、漏报金额进行重要性水平评价。同时考虑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金额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