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科技创新的理解

对科技创新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科技创新的理解

对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校外;培养

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仍不算太高,特别在科技创新教育水平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对高中学生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是为我国提高未来的综合国力做准备。为提高我国的未来综合国力,需要提高我国高中学生的科技教育水平,从我国高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出发,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究适合我国高中学生校外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实践。

1.高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1.1创新水平

鉴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多数高中学生在上课时采取的是“老师传授,我们笔记”的方式,只是单一地接受课堂知识,没有对其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从中去发现和进行创新。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也使得教学设施、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对于较为落后的地区,基本的教学设施都无法得到完善,更不用说能应用于科技创新的设备;对于某些城镇,虽然有引进相关科技创新类的教学设施,但是教师的素质并未跟上,这导致设备空置率高,继而限制了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上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我国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低下,无法输出足够多的人才去适应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1.2开展情况

近几年,科技创新能力教学被纳入高中教学课堂中,也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重视。然而,由于教学性质传统、教学设施不完善和教学质量差的影响,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课程,成为一个大难题。另外,高中学生由于性格叛逆、自我管理能力低等原因,在上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翘课、捣乱等问题,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为此,教师需要与学生多沟通,制定出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案和活动,让高中学生能够自愿积极地参与到校外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1.3创新氛围

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高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培养高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教师除了研究教学方案外,更需要注重的是挖掘高中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创造出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教师交流研讨会等方式,吸取相关优秀教学经验。此外,在开展创新活动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优良配合,让他们在互助的过程中,发现学习兴趣,提高专注力。为了对高中学生进行更好地校外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一种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2.高中学生校外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2.1培养自身对于科技创新的兴趣

并非所有的高中学生都对科技创新感兴趣,这也加大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难度。由于学生兴趣的不同,可能导致教学氛围的不活跃、教学结果不佳等现象,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交流,从而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兴趣。高中学生也可以多与教师进行交流,如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同学间的合作问题和自身兴趣发展的问题,这些高中学生都可以勇敢地表达出来,以使教师可以发挥指导者的作用,为他们答疑解忧,然后鼓励和督促他们培养科技创新的兴趣。

2.2培养自身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进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亲身实践可以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思考,在质疑和解答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科技创新。高中教师在开展实验室课程时,通过亲身演示和讲解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给予时间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在进行课程实验的过程中,高中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将老师亲身演示的过程和讲解的要点详细记录,然后应用到自己尝试的实验过程中,期间需要记录好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方便实验过后对各种问题的分析,若对实验掌握不完全,可以向老师进行请教,并与老师探究是否可以通过修改教学示范的流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这个实验。通过培养自身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有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水平,因为动手实践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3.高中学生校外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

3.1参加科技创新培训及社团活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开设的科技创新培训和个性化的创新社团能够训练学生自身动手能力和激发发散性思维。高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类似的科技创新培训课程中,如制作电子天平模型、螳螂捕捉器等,从而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记录和反馈,然后与教师进行沟通进行教学方案调整,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2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激发科技创新思维

高中学生可以多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通过这类平台,进行自我能力的展示,也可以向其他科技创新能人学习,从而激发自身的科技创新思维。在竞赛过程中,高中学生应该抱持一种“交流第一,竞赛第二”的观念,在比赛过程中不带名利心理,注重于经验的交流和学习,从而激发自身的创新灵感。

3.3参与科技专题培育工程,培养科技创新钻研能力

学校开设的专题培育工程,是为了集合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和钻研,进行思想的碰撞,帮助学生提高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对于有开设类似工程的学校,高中学生应该争取机会参与其中,培养科技创新的钻研能力,继而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为使自己成为社会创新型人才做准备。

4.结束语

高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我国未来的综合国力有很大的影响。高中学生需要有主人翁的意识,挖掘自身科技创新兴趣,提高自身科技创新水平,争取做一个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除此之外,对于高中学生校外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通过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案,加强对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何东霖.浅析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2013,21:88-89.

[2]吴忠,卢仁斌.创新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素养—关于我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

对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系统

一、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类型与层次

(一)科技创新的概念

1.一般意义上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英文中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是innovation,意指“更新”、“改变”、“制造新东西”。汉语中容易与之混淆的词汇包括“发现”与“发明”。其中发现(discovery)意指揭示新现象,认识新规律,即对本有事物或规律的探索;发明(invention)意指创制新东西或是研提新方法,是对未有事物或方法的探索。两者之中尤以发明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最容易混为一谈,而其区别在于:只有把发明引入生产系统才能成为创新,没有引入生产系统的发明因为无法被广泛地应用而不能成就为创新(在由发明到创新的引入过程中其最大的推动者是企业家,其次是政府管理部门)。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创新。其中,从广义层面看,创新活动可以发生在多种领域,诸如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等,它可以“提出一种新的思想,做出一项新的科学发现,构想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政策体系、决策机制、制度框架,或者产生一个新的发明创造等等”。狭义的创新一般特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它包括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等等。

2.经济学领域的创新概念

一般而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界定“创新”,通常将之定义为一种“生产过程”。

作为1912年首先提出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通过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基于它的概念可以将“经济学领域的创新”理解为如下几种情况:

(1)创造一种新的或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使已有产品具备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不管这种来源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

(5)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3.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

在我国经济学界以及现在的企业界,通常将科技创新的概念等同于技术创新,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其适用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否认二者之间存在差别。探究这种差别的工作应该始于“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异同”。

都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与“技术”,它们是一对关系紧密的词汇,其紧密的关系表现在前者科学原理的发现与证明为后者技术突破提供基础,后者一定时期的技术手段为前者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工具性的支持。因而,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合二为一被称为科技知识,成为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但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又有所不同,前者主要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而后者主要回答“做什么”与“如何做”的问题;此外,科学的任务是要有所发现,而技术的任务是要有所发明,前者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后者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科学的目标往往是不确定的,其结果具有惟一性,有正误的区别与判断,而技术活动一般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其结果具有多样性,有效与无效、可用抑或不可用是其主要的判断标准。

基于科学与技术的异同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区别与联系。科技创新主要是借助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研究的发现,从而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以达成创新之目标;技术创新主要是借助技术上的突破与新发明的实用性转换来达成创新之目标。从定义上看,科技创新的范围要广于技术创新同时又包含了技术创新的活动,它既强调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强调技术突破与新技术实用性转化在创新过程中的强大功能。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这种关系体现在具体的微观企业中,就表现在技术创新的两大主要借助力量上,单纯讲技术创新时就是指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它主要依靠企业自己内部的研究与技术力量而不使用外力;如果讲科技创新时除了要依靠企业的内部力量自主进行技术创新以外,还要联合与借用企业的外部力量,这些外部力量的提供者包括其它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所、其它类型的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发明专利的持有者等等。

以上对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梳理有时在企业界恰恰被颠倒过来理解,即很多的企业家认为,不是科技创新所涵盖的范围广,而是技术创新所涵盖的领域宽,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既包括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又包括了借助外部科学研究力量进行科技创新两种途径。

但是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包括科学研究和发现,又包括技术突破与发明的科技创新概念成为当下最为主流的观点。

4.科技创新的概念

科技创新的概念源自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又丰富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其主要的不同在于科技创新对于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的重视。如果忽略这一点不计,那么科技创新的概念就可以等同于技术创新的概念。而对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国外学者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将这些看法进行归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1)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认为,一项发明当它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

(2)英国的弗里曼指出,技术创新是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工艺中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等步骤。

(3)美国的迈尔斯和马奎斯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

(4)澳大利亚的唐纳德・瓦茨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发明成果进行开发,最后通过销售而创造利润的过程。

(5)国际经合组织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新产品的产生及其在市场上的商业化以及新工艺的产生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过程。

(6)缪尔塞在80年代中期将技术创新定义为,以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国内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的认识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在众多学者的观点中,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的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

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取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组织的过程,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基于以上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的成果,再加上科技创新对于科学研究及科学发现的重视,可以将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为:竞争于特定市场中的不同类型企业,在充分整合企业研发力量与外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大学、科研院所的支持力量后,不断地运用新的科研成果与知识,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工艺,占有新资源,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开拓新市场的系统运作过程。

(二)科技创新的类型与层次

1.科技创新的类型

科技创新的模式有很多种,基于创新模式的不同,可以将科技创新划分成很多的类型,如表所示:

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比较看重后一种创新类型划分,即基于科技创新的不同来源与技术途径将科技创新划分为模仿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式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模式。

其中,“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其成功经验和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其核心技术和其他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以达到创新之目的。一般而言,模仿创新的投入与重点是放置于创新链的中后期阶段。“自主创新”一般是指企业完全借助自身技术与研发部门的力量,通过组建技术攻关小组等模式来对某些技术进行探索以谋求重大突破,从而达成创新之目的。这一创新类型基本上融括了整个创新的环节,包括企业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业化,并获取最大化的商业利润。“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并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改进,从而达成再创新之目标。

2.科技创新的层次

科技创新除了可以基于不同模式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以外,还可以基于不同的规模、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环境划分成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企业科技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城市科技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及其创新系统。

其中,“企业科技创新系统”更多侧重的是企业技术创新,其独立创新的系统能力相对较弱,所处的创新环境由城市而区域而国内至国际依次展开;“城市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特定城市中,由众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政府管理部门、中介组织、法律制度、消费文化等等要素所形成的创新系统,这个系统有其独特的创新能力,有其特殊的创新文化,有其种类繁多的创新产品;“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特定地区内,以集聚的产业群为支撑且包括了众多的产业和众多的城市在内的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一般而言,作为一个国家创新系统,它应该包括如下一些核心要素,即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等。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企业科技创新系统。

二、科技创新的主体及其动力激励系统

(一)科技创新的主体

谁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向来存有争论,争论的观点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1.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企业家,只有在企业家的领导和推动下科技创新的活动才能得以开展和顺利实施,而且企业家的主体作用贯穿于从新观念的产生到创新活动的开展之全过程。“企业家善于提高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善于规避科技创新的风险,善于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市场化,善于筹措科技创新所需之巨额资金”。所以说,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2.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过程只能由企业来完成,且科技创新的结果只能通过社会生产过程来实现,而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主体,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至于企业家,虽然他们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重大,但一力还无法承担创新之任务,是以不能给予其主体的称号。

3.综合主体论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不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包括相互关联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等在内的组合主体。其中,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直接主体,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间接主体。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多元要素参与的系统过程,在这个系统过程中企业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市场、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其它要素都在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具体的分工表现在:企业以科技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承担着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以使之实现市场化和价值化的重任,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因而赋之以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国家级研究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地方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具体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工作,并需要与企业的研发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各级政府应该避免扮演直接组织创新活动的角色,而应该将自身定位为服务者与支持者,将工作的重点向以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组成部分间交流与合作为主;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和组织,在政府部门的管理和规范下,主要为科技创新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支持。

(二)科技创新的动力激励系统

科技创新的动力激励系统由三个层面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个层面是企业内在的动力激励,要通过产权安排、组织设计、管理制度创新,从企业内部构建企业的激励系统;第二个层面是市场层面的外在激励,是通过市场体制建设,推动创新成果交易,形成规范的竞争市场,从企业外部以市场力量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第三个层面是政府层面的外在激励,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法律政策、专利保护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等的完善与创新,用非市场的手段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对企业科技创新进行导向和激励,并为其构建一个理想的政策、法律环境。

这一基本架构最终所要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来对科技创新的活动产生积极刺激,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动力系统,在企业外部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激励和支持系统,从而不断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持

续和高效开展。

三、科技创新的系统构成

(一)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涉及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创新系统,在这个创新系统中,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企业微观系统与社会宏观系统两个子系统。其中,在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中,包括了如下一些构成要素,即研究开发部门、技术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工程设计和制造部门、市场营销部门等等。这些部门以及这些部门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的人员和活动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运作的企业微观创新系统,其结构如图2所示。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来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以期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为了达成这样一个目标,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动必须要始终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群体的偏好及其消费能力,通过企业的市场部门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并在专业的技术顾问委员会指导下确定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与重点。

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企业家的推动与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决策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一定时期内的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研究与技术开发部门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它们承禀企业家的意志,借助市场调研及技术顾问委员会提供的信息,全面利用本企业既有的技术积累来开发市场上更受欢迎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活动,研究与技术开发部门的工作终止时,科技创新的活动却并没有完成,它需要借助工程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力量,将无形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并通过销售部门与客户服务部门将之输送到消费者手中。当最终产品或服务被消费者广为接受时,一个创新循环中的整体目标才算实现,而又一轮创新循环会从消费者更新的消费品味与更强的消费能力反馈那里开始。

基于系统和谐性的要求来看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它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企业自身应该为各个部门以及各个部门的所属人员充分创造发挥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要确保个性的有序张扬以激发其最大化的创造力与主动性;

(2)各部门及其所属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其足够优秀以胜任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需要;

(3)各部门及其所属人员与企业的高层领导团队及企业自身应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彼此之间应该平等、共享、合作与相互促进。

(二)科技创新的社会宏观系统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是消费者群体,科技创新的推动者是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的知识源泉来自于各级各类的科学研究机构,这些部门和机构共同构成了科技创新大系统的社会宏观子系统。如果将这一子系统视作一个完整的独立系统来分析,它又包括了科学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和文化子系统五个构成部分,如图3所示。

其中,科学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大学、各类型的科研机构及其科学研究人员,他们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科学知识和动力;技术子系统主要由技术开发部门、工程师、各类型技术人员以及各种发明专利的拥有者等构成,他们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经济子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市场、消费群体、资源、能源等等;政治子系统的构成主要是指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及其制定的各种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与对策;文化子系统主要是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导向、消费观念。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家的推动作用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而企业微观系统既可以当作是科技创新的一个独立子系统,也可以视作社会宏观科技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一子系统中的技术开发与研究部门无疑将成为科技创新的绝对主力,而其系统本身自然会成为整个科技创新系统的核心。

高等院校为企业以及城市的总体科技创新活动不间断地输送人才血液,同时又以自身的研究力量不断提出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通过高等院校的自办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作为功能最强的原料提供给具有创新资质的企业,借助企业的力量实现科技成果到产品或服务的转化。

各种类型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微观创新系统之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前者以后者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和动力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后者以前者的科学研究成果来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前者提供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以后,二者来共享因此而创造的利益与价值。

政府管理部门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间接推动者,是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它对于整个创新系统的构建、完善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企业进行创新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持同样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一个城市要做好科技创新的工作就必须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人才体系,使之不仅包括高科技人才,还应该包括金融、财政、税收、教育、研究、文化等等的相关高层人才。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与管理部门,作好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培养、流动的工作,就等于是抓到了科技创新促进工作的根本。

社会中介机构是企业和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助推者,其本身还是解决就业和引进人才的前沿阵地,因此,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应该充分借助其提供的服务与支持,与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城市管理者在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系统时,应该充分重视其中介功能,扶植其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是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的最大诱因,而市场环境本身的水平及其规范的程度将决定着企业以至城市自身的创新水平。只有在公平竞争、讲求效率和能够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不被任意侵犯的市场环境下,各种创新活动才能得到长足地发展。

在科技创新系统中有一类子系统属于是非制度的因素,它们包括社会文化、消费者群体心理、风俗等等。这些因素往往会从细化的角度和层面对整体的科技创新产生具体而微妙的影响。

本文作者:

李文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

对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3篇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个体学习兴趣为导向,以创新型科技课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解决实际困难和社会问题为切入点的科研实践活动[1]。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可学到许多在书本、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勤查资料、参与实验研究,可提高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通过撰写科研报告、论文,可提高文字写作水平、科学表达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逐步掌握分析论证的方法;通过科技创新团队的合作,可增强沟通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涵养,培养健全人格。这些都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可促进学生的创业就业。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更好地掌握未来社会生活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可培养职业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品质和经验。历年的就业情况表明,一些参加过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毕业生,特别是那些曾获奖的学生,在“双选会”上特别抢手,而成为就业市场的宠儿;一些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创业成才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受到社会的好评。

3.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通,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锻炼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技创新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这促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相关学科内容,培养运用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打造创新人才,锻造栋梁之材。

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开展以“挑战杯”为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我校自2005年开展第一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来,至今已有五个年头。作为一名高校的专业教师,笔者亲自指导了三届的学生参加这项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和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参与的愿望虽强烈,但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2.学生科技创新思路不够开阔,自主创新课题数量不多。参加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指导教师拟定课题或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中。

3.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他们都有一股强烈的参与热情,都想通过这项活动做出点成绩,展示自已的才能。但在具体的创新实践环节,如:选题立项、申报书的填定、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课题的实施开展,都存在比较强的依赖心理,希望指导老师直接给他寻找思路,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对不足,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缺乏经费资助,有些很好的思路想法也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践;学生开展活动的硬件配置不到位,学生只能东拼西凑勉强应付,这样的工作模式很难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范、有序、高质量的持续开展。

三、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几点建议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正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建立适当激励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专栏、编发简报的形式和利用校内广播、校内电视、校园网络等途径,加强对活动的宣传,进行广泛的动员,要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合参赛。除此之外,要建立健全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一个运行系统,它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相关组织的目标实现,运用相应的刺激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利用设置明确而有意义的目标引导学生的行动,把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的心理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建议高校可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的升学就业及平时学习成绩的评定结合起来,这能让所有大学生看到科技创新给自已带来的学习效益和美好前景,使他们产生不断追求的精神动力。

2.开设与活动相关的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新型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3]。如果缺乏系统、规范的引导,人的创新思维很难转化为创新能力;同时,创新能力的提升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创新思维训练和实践,遵循一定的创新规律。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一些在创新方面卓有成效或创新思维活跃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开设创新课程,介绍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由学校科技处相关人员介绍科研项目申报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科研选题、申报、立项操作的基本流程。

3.加强平时的学术交流活动。经常组织广大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如以举办“教授或博士论坛”“教师科技报告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术报告会”“大学生科技论文大赛”“创业计划大赛”“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动力。

4.加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技术和能力。笔者认为,理论教学的改革应侧重于教学模式、授课形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在教学模式、授课形式上,我们更多地倡导师生互动的研讨式教学法。教师可事先布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议题给学生课后思考,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再结合自已的理解与思考,书写成文,拿到课堂上与同学、老师交流。对于基础好的高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双语授课的模式进行专业教学,提高他们专业外文的阅读能力。在考核方式上,由单纯的闭卷考试改为多种形式的综合评定,如撰写小论文、综述、堂上交流与讨论等。实验教学改革应侧重于通过开设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来全面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5.学校应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章制度,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4]。规范的制度,对推进学生科技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的发展道路。制定相应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实施办法》、《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的推荐申报立项管理条例》[5],对学生科技活动所涉及的组织领导,教师指导,经费使用作明确规定,并将其与学生所修学分挂钩,从而保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章可循,步入良性循环。此外,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必然需要一定的场所、设备和经费,学校应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强调,经费的投入要以务实为原则,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必要的支出,用于相关器具、书籍、材料的购买和调查、实验中不可缺乏的其它花费,以及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科技成果的推广创新等等。学校应建立起一整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管理使用制度,保障经费合理、有效、有序地使用避免浪费。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可以采用基金制的方法,专项用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学生通过申报、答辩等形式申请基金的使用。学校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硬件设施(如:创新实验基地、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使学生能有场地开展他们的科技创新实验。

6.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应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教师的责任主要是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他们的参与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学校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措施,如:指导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师的工作量及评职晋级相挂钩,这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可聘请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卓有成就的教师传授经验,尤其是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选题、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如何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传授可相互借鉴的一些指导性意见。此外,指导的方式、方法也应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在指导水平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势必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为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高质量开展,应在学校层面上,建立和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加强资金保障,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在教师层面上,应引导和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将教书育人功能延伸和拓展;在学生层面上,应增强刻苦学习,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构建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教育与实践体系,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东升.科技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安徽科技,2005(12):46-47.

[2]王祚桥,等.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52-54.

[3]何志霞.高校科协与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13):19-20.

对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93-02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的英文“innovate”其注解为“make change”(改革),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式和常规戒律,发现某种独特的、新颖的、有价值的新兴事物及新的思想活动。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激发广大民众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来建设创新型国家。

金陵科技学院树立“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有效地加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提升了我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计算机、通信、电子、光电等一系列热门专业,是21世纪及未来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热门学科之一,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知识发展和更新速度很快,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在培养过程别注重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有可能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未来的工作中大胆进行科技技术创新,担当起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重任。

金陵科技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决定的一项重大决策,以人为本;立足于南京软件名城的需求视野,为积极响应江苏省培养软件类卓越工程师及南京市建设“国际软件名城”的重大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以南京软件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

2016年,学校关于本科专业的人才能力培养修订工作以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为指导,提出并强调要大力发展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再次加强了对教学环节中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要求把实践环节体现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加强校企联合和校企共建实验室,树立牢固的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教育理念。

电子信息类作为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如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面临的棘手问题。根据国家科技创新的思想和应用型大学发展方向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学校花费了大量时间加强了电子信息类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和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的第一步是要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任务的承担者,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这方面,金陵科技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一方面,教师的科研项目团队加入了学生的新兴的血液,可以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而且新思想的加入,可以碰撞产生很多新的火花。一部分学生加入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提出独特的创新见解;另外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活动,动手能力和科研兴趣都得以提升,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校还一直开展大学生导师指导制,每年经过严格的选拨工作,选拔出一定数量的优秀科技创新导师加入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队伍中。根据大学生人数配置一定比例的科技创新导师,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理解力、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通过科技讲座培养学生兴趣。大学生是现代科技创新的承担着,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也是教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政府工作报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我校发展思路中进一步明确了办应用型大学的目标,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投身到学校的事业发展中去。

学校每年一定数量的科普宣传、教授面对面、专业认知实习、科技创新讲座等一系列的活动,活跃校内创新文化氛围,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和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要求本科生每学期参与2次以上的科技创新讲座,本项目结合实例讲解或者分享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分享科技创新的经验和成果,对项目开展、论文写作和专利申请等内容进行指导。在讲座举行后,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和老师或者项目负责人继续保持联系并交流,在大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大胆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3.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和。组成由以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团队,参加电子信息类科技创新比赛和技能竞赛。每年学校组成都有一定数目的学生获得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指导项目资助,在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互联网+创新创意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中美创客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竞赛和学习过程中,学校还大力注重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转换为创业能力的培养。在项目开展进行过程中,进行论文指导和专利讲座,指导学生、申报专利(含软件著作权),在国家级期刊,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创业,了解学生学习与创业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三、经验和不足

在近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一定的经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地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大一的学生重在积累和科研创新工作的启蒙,大二学生重在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和科研创新工作练习,大三和大四学生可以结合专业兴趣开展一定的比赛来锻炼自己,大四学生可以面向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培养一定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关键技术方面进行重点指导和技术把关。

当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是观念的问题,现在高校和老师甚至是学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得还不够重视,总感觉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去学习。二是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忙,大二大三学业学习时间比较多,没办法持续投入科技创新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生转到卓越班学习后,抽不出时间进行工作,耽误项目的进展。大四学生要实习、考研和找工作,也抽不出时间来进行科技创新工作。三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对科研类高校,实验设施相对缺乏,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不足,希望未来可以有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验室和科技孵化园。

四、结语

本文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我校电子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几项重要措施,总结了学校在电子信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对未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91.

[2]陈小虎,雍海龙,黄洋.新兴大学与转型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36-142.

[3]刘德才.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1-83.

[4]王强,高婷婷,曹永成.应用技术大学信息工程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6,(5):21.

[5]包永强,梁瑞宇.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16,(4):163-164.

对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变化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同理,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全球化。科技创新全球化,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形态的全球性表现。它是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为突破,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和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国际化市场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的总和。它从根本上保证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全球共同化的发展。科技创新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而且是与经济、教育、文化相结合的综合创新能力。二是系统性,它不是某一种单项活动和某一环节,还包括了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工程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全球化能力。三是创造性,这既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四是市场性,它是在市场根本需求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催发和开拓了新的市场需求。五是前沿性,现代科技的创新总是在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发端处和最前沿进行研究,率先突破,从而推动全人类在经济社会的大突破、大发展,推动全人类更加走向全球化。六是全球性,比如因特网就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的全球性。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因特网.就无法想象今天和未来的全球化。七是本原性,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决定了全球化的出现和未来。

二、科技创新的全球化

科学技术本身最根本的冲动性和最强烈的革命性,就是创新化。没有创新,不仅是它自身的生命结束,而且整个人类社会也因此而结束。我们所研究的科技创新,是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技创新。20世纪的后半期和21世纪初以信息革命化为代表,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与生物技术社会的到来为标志,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的重大革命推动力量,使全球化进人了加速和升华的全新时代,其表现如下:

(一)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加速度发展和革命性变革以及创造出巨额财富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指数增长的现实和趋势。根据估算与分析,科技知识的总量在近30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总和还要多。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已经成为终身教育,仅美国各公司培训费在20世纪80年代就达到800亿美元,而到了2000年则翻了一番,达到1600亿美元。科技投入的增长更是令人瞠目结舌,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比20世纪初增长了400倍。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通常占到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3%。科学技术的人员队伍迅速壮大,美国每10年翻一番,这说明创新的知识劳动在2l世纪成为人类劳动普遍的形态。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作用,到20世纪末所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则使得这一世纪的后10年所创造的财富超过过去19个世纪的总和,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的出现与发展。

(二)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多角度化和高度综合化

科技创新的高度分化,宏观、微观更加深化,又高度综合,呈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技术越来越依靠科学,把一种新知识运用到产品和工艺中夫的时间正在非常迅速地缩短,科学正在变成技术,高技术群正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新的突破是线性的、多角度的,新的融合是互补、合炼、集成和系统的。从未来情况看,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伴随着共振现象和共鸣作用,将会产生爆炸性波及的效果。具体地讲,一是不同学科和技术之间的横向联合、交叉渗透明显加强,出现了大批交叉学科;二是形成了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目标的新兴综合学科;三是涌现出了超越学科门类的横断学科;四是“需求型”技术不断地出现,使“科学性”技术日趋减少;五是科学观念、科研方法和科技管理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深刻变化。

(三)科技创新体现在学科领域的全球性集成化和超大集成化,形成科学技术群和高组织化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发展,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方面遇到的问题日益复杂,涉及范围之广、问题程度之深、解决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绝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胜任的,必须依靠多学科综合合力和总体优势,这就从根本上推动着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提高,形成了人才荟萃、梯队合理、知识密集、优势互补、协调合作、合力攻关的高度集成化、高组织化的科技创新的新形势。

(四)科技创新表现为以数字化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化为基础的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数学化。

各门学科日益把数学和数学方法作为本学科从量和质的方面解释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工具及表达方式。即使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领域也是如此。这不仅因为当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日益精细和抽象化而更加需要数学,而且因为数学本身也在运用中得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以数学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发展和应用,使科学技术走向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创新时代。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知识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递,用离散的数学量表示现实世界的模子的量,使信息数字化,成为信息的崭新载体,推动了信息化的产生,同时虚拟化的全球趋势,又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国家、全球实力的象征。现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网络化社会、生物社会的各种说法遮天蔽日、层出不穷,就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在这方面的全球表现。

(五)科技创新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的共同化,导致经济全球共同化

这里所指的共同化,主要是指在四者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中产生出来的组织形式的统一。一是四者的共同化在内在的性质上相互融通,不仅出现了“科学的技术化”,而且出现了“技术的科学化”;不仅深化了更高科技层面上的“生产管理”,而且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的“知识管理”,四者之间出现了融为共同化的重大趋势。二是四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使科研成果———技术———管理———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管理作为其中的“中锋”,有效地将规律上的周期缩短,转化为客观现实的周期缩短。这样的共同化才真正催生了科技创新的快速化。三是四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共同化催生了新的组织形式,产生出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等多要素集成的新的组织形式,成为“科学工业综合体”、“学习型组织”等等。这种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彻底改变了历史上的传统形态,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作用又反过来推动着共同化组织形式的创新。

(六)科技创新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更加紧密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当代全球社会出现的任何重大问题,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质,这种问题的高度综合性质,要求各门学科多方面合作。二是因为自然科学原则上很难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而任何重大的综合问题,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方面,而且有社会心理、人的发展的另一方面。因此,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融合,解决综合问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三是因为从主体的行为能力而言,自然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只能作为主体的硬能力和硬竞争力,而如果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发展,主体便会缺乏软能力和软竞争力。历史证明,软能力和软竞争力有时候比硬能力和硬竞争力更为重要。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半功倍”;没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倍功半”。四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既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又离不开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要创造人类的现代文明,就必须有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五是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除了自然科学技术推动的方面外,还有人文关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要自由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只有自然科学技术,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总的看,科技创新全球化应包括四大基础理论和五大基本模型。四大基础理论即是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基因理论;五大基本模型即是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的夸克———轻子模型、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机模型,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三、科技创新成为决定全球化的革命性力量

生产力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新时代之所以区别于旧时代,就在于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又正好是科技创新的过程和成果。因此,科技创新催生了先进生产力,从而催生了新的全球化。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全球化时代,以高新技术群作为科技系统,以人力资本的独特作用作为未来发展动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全新的知识生产力。也就是说,马克思所说的以机器大生产为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早已经被以知识经济的、智能化的先进生产力所代替,这样,世界性也就让位于全球化了。因此,正是科技创新成为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否则,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

(一)科技创新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一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出现了群体突破的态势,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常态和趋势。二是各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使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的交叉领域,科技创新越来越综合化。三是科技发展与经济、教育、社会、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渗透,互为促进,高度融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有机合成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突飞猛进的重要力量。四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大大催化了国际分工,使当代生产、交换、消费的规模、速度和结构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共同化趋势。五是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如前所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近10年,美国有2/3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电子信息技术有关,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成员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产值和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25%,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则连续登上了8万亿元、9万亿元、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三大台阶。六是全球经济结构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发达国家,制造业比例不断下降,服务业比例不断上升,工业化社会正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七是科技创新领跑了全球范围的新经济,特别是美国的新经济和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发展。这场新经济使全球经济质量的两个指标走向新形态。八是原始性。自主性创新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因此,各国都必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突破原始性创新,建立起国家创新能力和体系。

(二)科技创新对全球化革命性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一整套的传导机制和规律上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知识又难以让创新者隐瞒和保密,因此,投资的积极性内生地由技术溢出所决定。技术溢出使得后代的研究者比起前辈能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创新之实际成本的下降阻止了利润的下降趋势,于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内生地带来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技术溢出及效应是全球性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交往的手段和方式,强化了各国互通贸易的动机和促成世界贸易共同化的成果,使各国经济互相日益开放,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使全球经济向人性化方面发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实现了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这样的运动过程带来了全球人财物、信息资源能力的前所未有的大流动、大分化、大分层,从本质上讲却带来了文化的大交流、大碰撞、大融合,文化也开始走向全球化。在此基础上,全球政治、各种力量也同步发生了大震荡、大分裂、大重合,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在这样的传导规律和趋势下,一方面人们正在创造全球化并享受着其成果,另一方面,飞速变化却带来一系列人类过去从未像现在这样遇到过的全球问题。而这些问题根本上构成了人类社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共同利益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重要性、可能性。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所能解决的,必须依靠新的全球秩序来解决。这样,科技创新带来的全球的多元化与传统的一元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人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创新出新的共同性,以适应这些大变化带来的多元化。通过合作进步,克服过去残酷竞争的两败俱伤的局面,找到大家都能赢的游戏规则,以实现全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人人共享全球化的成果,让全球化造福于全人类。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就是全球的科技创新。

(三)科技创新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