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护理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08-01

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护理应急预案是在国家卫生部、医院整体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基础上,针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风险而制定的有效措施和处理流程。我院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旨在通过模拟现场实地训练,培训及提高护士面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帮助护理人员增强责任感,掌握相关急救知识,提高其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为全军创伤骨科中心,分4个病区,现有病床265张;护士92人,学历:本科10人,大专68人,中专14人;职称: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5人,护士65人。科室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小组,由总护士长担任组长,病区护士长担任组员。

2 方法

2.1 培训方法

2.2.1 以往由病区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进行授课来巩固理论知识护士往往专科护理知识累积量不够,因此,要求护士在掌握急救流程的同时,必须结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2.2.2 改变惯有护理晨会学习模式:在既往科室晨会中,常用学习方法是:提问作答总结方式,我科在原有晨会提问基础上,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

2.2.3 情景模拟式培训: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训练者按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较好地模拟了现场的紧迫感,使训练者感到紧张、急迫甚至忙乱[2]。在每月的业务培训中,由高年资护师做指导老师扮演患者角色,进行应急病例病情描述,要求培训对象不仅要正确评估,并要立刻应用预案程序采取相应措施,结束后指导老师对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行讲评。

2.2.4 情景模拟式考核:由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考核时间、地点、形式及内容,原则上演练时间选择在下午,此时是治疗护理相对较少的时段;选择风险隐患易发的患者,每周针对本病区1例危重患者组织1次应急预案为主题的情景考核。考核开始后,让家属按铃告知护士患者突发的风险情况,由专人记录演练过程及所用时间,观察护士对患者突发病情的处理能力与速度。通过考核,使护士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由此所获得的知识是在思考、观察、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得来,记忆牢固。

3 效果

3.1 构筑主动护理平台,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巩固了护士的专科急救理论知识。通过不断的模拟演练,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全体护士参与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得护理人员在有关护理理论和技术、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呈报制度的相关内容及国家重大法律、法规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3.2 增强了护士面对应激源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护士在需要急救的应急事件中多数表现为紧张、恐惧、惊慌,甚至不知所措,定期的情景模拟式培训可为今后类似的情景处理积累经验,把突如其来的急救变成一定的操作流程,并在演练中逐步锻炼了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适应力,保证了在实际抢救患者的紧张环境中技术的稳定性发挥[3]。

3.3 保证医疗环境安全,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率 随着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在做好护理安全工作以外,对住院期间影响患者人身安全的突发事件做到心中有数,处理得当。

参考文献

[1] 魏杰,吴健.如何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不同声音[].西北学学报,2006,36(3):13~19.122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1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救护群体中毒8起,共225人。其中2起为学校学生发生群体中毒,人数分别是28人、30人,3起为酒楼食客发生集体中毒,人数分别是18人、20人、22人,另3起为单位发生集体中毒,人数分别是30人、32人、45人,每起均是食物中毒,发病时间在餐后15min~3h,病情一般为轻、中度,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25名患者经救护后全部完全。康复,其中96人经急诊留观室治疗4~12h后症状缓解、消失离院,119人经住院治疗1~3d后康复出院。

2急救护理应急预案

2.1救护前准备平时要加强急救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护理技能的培训。急诊科护士在抢救群体中毒患者时,必须做到急而不乱,这不仅要求护士要有娴熟的急救技能,而且平时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各种常见毒物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救护措施;加强护士对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学习,组织模拟演练,并定期训练,考核。

2.2人员、物资紧急调配制订救援人员、车辆设备的准备和管理制度。成立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护小组,救护小组成员要时刻保持可靠的通讯联络,手机24h开通,做到随叫随到。当接到突发群体中毒的救护任务后,值班护士应立即报告科室主任、护士长、医院行政值班,迅速调集救护小组人员参与救护;调配医院全部救护车急赴现场;及时通知主要物品供应单位,准备充足的洗胃液,如需要洗胃机洗胃时,应急调全院的洗胃机到急诊室。

2.3采用分组法人力安排群体中毒由于情况急、人数多,救护任务重、工作量大,应加强救护中的组织管理工作,根据中毒患者的需要,将护理人员分成六组,由护士长统一指挥,各组分工明确,协调合作。

2.3.1院前救护组院前救护组接到群体中毒救护任务后,在5min内要派具有一定急救经验的护士急赴急救现场进行初期急救、转运患者,初步评估中毒人数和程度,并将现场情况及时通知院内,为院内分组救护的准备及调整提供信息,以利于院内的救护工作。

2.3.2接诊组群体中毒时,患者几乎同时或短时间内到达急诊科,接诊组的护士负责接诊,对患者情况进行登记;协助医生分诊(按病情轻、中、重度贴标记),危重患者送进抢救室,保证危重患者得到优先救护;测量生命体征并详细登记,及时与抢救治疗组交班。

2.3.3抢救治疗组抢救治疗组要由资历长、抢救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负责建立各种通道(静脉、气道等),用药治疗,定时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面色、血氧饱和度、皮肤黏膜、尿量等情况,随时记录病情、抢救措施、护理效果。

2.3.4洗胃组迅速清除胃内容物以减少吸收是抢救食物中毒成功和决定病程长短的关键[2],故洗胃组由插胃管技术较强的护士负责,指导意识清醒、症状轻、有合作能力的患者催吐洗胃,对病情重或不合作催吐者给予插胃管洗胃。

2.3.5运送组群体中毒人数多而集中,我科的留观病床有限,对需要转入病房继续治疗的患者,运送组负责护送入院,保证患者途中的安全,并向接收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负责护送需要做检查的患者和标本的送检。

2.3.6协调组负责各种治疗用物的供应,与相应科室联系床位、救护车的调度,各有关人员的通讯,清理现场用物。

3讨论

在短时间内集中大批的中毒患者时,具有场面混乱、病情轻重程度不一、表现复杂的特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设备和人力、物力资源来救护患者,要求护士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保持急救现场有序,这是提高群体中毒急救质量的重要保障[3]。因此,我科制订了一套周密的应对救护群体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加强了急救现场组织管理、合理分流,使每次在群体中毒患者的救护中物资充足,分工明确,层次分明、任务清晰,有效地维护了急救环境,保证急救护理的有序进行,也极大地提高了救护成功率。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在群体中毒救护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应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泽武.加强院前急救,提高中毒急救水平.中国临床医生,2005,33(7):387-388.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成组护理模式; 基层医院; 公共安全事件; 急救应急预案; 应用价值

doi:10.14033/ki.cfmr.2017.8.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8-0108-03

突发性的公共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安全严重损害、群众健康严重损伤的危险事件,其中以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气象灾害(台风、海啸等)、大型车祸等是最为常见的公共安全性事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特点在于突发性、局部性以及危害性[1],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伤员面对的医疗救助必然是就近的基层医院,如何有序、高效、安全的救治成批量的伤员一直是各级医院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因而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基层医院急救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直接关系伤员的生命健康安全[2-3]。本组研究通过护理学角度分析,探讨成组护理模式在基层医院面对公共安全事件急救应急预案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庆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伤员264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45例,女119例,年龄1~85岁,平均(48.5±10.7)岁,致伤因素为地震114例,泥石流灾害52例,重大车祸98例;受伤部位为脊柱89例,腹部创伤84例,颅脑损伤76例,四肢损伤98例,可合并有多重创伤。根据笔者所在医院急救护理预案中制定的标准结合伤员实际损伤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情稳定192例,病情严重38例,病情危重伤员34例。

1.2 方法

首先应实施成组分诊模式:大量伤员在短时间内先后达到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秩序混乱,因此需要在短时间内将伤员进行迅速的分检,成立应急救护理分诊小组,由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1名副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带领5名具有5年工作经验的急诊护士组成,1名急诊护士负责在大厅接诊伤员并引导、转运;1名分诊护士负责与医师沟通并参考国际通用分诊标准进行伤情判断分级,快速了解伤员致伤因素、自我感觉、主诉等,着重观察伤员的意识、呼吸状态、体征等生命指征;2名护士与转运人员负责将不同分级的伤员送入急诊抢救室或清创室、诊室等,同时应严谨填写伤员的基础资料并悬挂分级标识,协助安排不同级别伤员进行下一步检查或治疗,并与其他区域护士进行沟通、衔接;1名o士负责与医师进行登记以及离院评估,并负责对伤员复诊的指导。5名护士统一听从护士长调度、管理。

病房规范化管理:成立个体伤员护理小组,根据分诊的不同级别伤员的情况,由相应科室的护士长及专科护士组成的护理小组进行即时会诊,并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将护理方案悬吊于病床尾部,责任护士负责执行个体化护理方案,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护理记录工作,责任护士应注意与专科护士长、专科护士进行及时、积极的沟通,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予以针对性修改方案;心理疏导伤员经历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打击经常会出现严重恐惧、焦虑情绪,若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等干预可能对伤员以后整体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因而对伤员进行急救护理的同时应注意疏导伤员不良情绪,加强对伤员的心理管控服务,积极与伤员进行沟通交流,鼓励伤员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伤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耐心、热情的为伤员做好每项护理服务,同时可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护理服务,重视健康教育地实施与推广,全方面地维护并提升伤员整体的健康水平。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伤员的临床转归情况,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统计所有伤员对应急预案及成组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分值为0~100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非常满意(85~100分)、比较满意(75~84分)、一般(60~74分)、不满意(0~59分),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比较满意率之和;另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护士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及工作满意度,VAS评分规则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效果越良好,具体分级标准如下:优(8.0~10.0分)、良(6.0~7.9分)、中(4.0~5.9分)、差(0~3.9分)。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转归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264例伤员就诊后的临床转归情况可知,264例伤员中有192例伤员病情稳定,当日即出院,72例危重伤员经急诊救治后生命体征稳定,送入专科科室、手术室、ICU内接受进一步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严重并发症等风险事件发生。

264例伤员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显示:非常满意156例,比较满意85例,一般19例,不满意4例,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1.29%(241/264)。

2.2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工作满意度比较

5名护士自评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工作满意度结果显示,工作压力自评中优3例,良1例,中1例,差0例;工作强度自评中优1例,良3例,中1例,差0例;工作满意度自评结果为优4例,良1例,中0例,差0例。

3 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基层医院往往较三级综合大型医院更靠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地,因此基层医院直接面对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伤员,负责对伤员的急救、分流、处理等措施,根据目前大型灾难救援的黄金时限性原则[4],基层医院急救能力是灾害死亡率、致残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急救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与完整性是基层医院面对公共安全事件解决能力的核心,因此有效、全面、综合的急救应急预案一直是基层医院研究的热点与难题[5]。本组研究采用的基于成组护理模式的基层医院应急预案,结果表明264例伤员中有192例伤员病情稳定,当日即出院,72例危重伤员经急诊救治后生命体征稳定,送入专科科室、手术室、ICU内接受进一步治疗,所有患者均康统鲈海无死亡、严重并发症等风险事件发生。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1.29%(241/264),护理人员对工作压力、工作强度、工作满意度自评结果表现良好。

通过回顾分析可知,目前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常规护士结构并不能适应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伤员急诊工作的需要,护士普遍低年资,这与急诊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有关,同时在正常工作中基层医院急诊科无需特殊的预检分诊工作程序,当面对突发事件大量伤员涌入急诊科时,势必会导致秩序混乱,急救效率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工作强度骤然加大会导致其工作效率降低,影响救治效果[6]。而基于成组护理模式的应急预案与常规急诊科护理模式不同,其可在遇到突发安全事件、大型地质灾害等时紧急启动,急诊科护士按照成组护理模式指导的应急预案进行规范、迅速的分诊、救治工作[7],有效提升伤员的急诊救治效率,对提高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伤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成组护理模式能够保证护士工作井然有序,避免慌乱、措手不及等情形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最大化发挥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使护理人员的每一项措施均对急诊救治有意义[8]。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大量成批次伤员患者时,基于成组护理模式制定的急救应急预案能够使患者护理管理流程更为规范,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Baker M S.Creating order from chaos:part I:triage,initial care, and tactical considerations in mass casualty and disaster response[J].Military Medicine,2007,172(3):232-236.

[2]黄萍,沈红,陈雁,等.成组化分诊模式在应对突发大批伤员救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26-327.

[3]梁晓燕,李娟,陆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批伤员院内救护的组织与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4,29(2):4-6.

[4]张小莉,孙爱玲.医院内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的组建与运作[J].护理学杂志,2012,27(20):13-15.

[5]杨鼎君,付乐章,杨晓燕.基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院前急救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120-121.

[6]曾丹,刘纪宁,王英,等.地震区医院急救护理能力灾后重建现状及对策[J].西部医学,2015,27(12):1886-1891.

[7]于宝国,白松,张永忠,等.雅安地震医疗救援实践对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的启示[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3):141-143.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疗养院;急救应急预案;预案演练;护理质量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效地展开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它的制定对医疗护理安全尤为重要,而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疗养员的生命安全和疗养质量。因此疗养员急救应急预案的制定对疗养院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实施急救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急救技术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并能熟练操作的技术,无论是医院还是疗养院,随时都有病情突发的状况,只有制定一套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系统,完善应急措施,并保持常备不懈,经常演练,才能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保证疗养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疗养院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保健措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伤病康复。疗养院内多数疗养员有慢性病而未细分科室,每个疗养科室都有各种不同系统的慢性疾病,如果医护人员的抢救实践经验不足,对突发事件的发生缺乏抢救经验,就会因病情耽误而导致严重后果。如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抢救治疗,患者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急救护理人员的水准体现在“时间性”和“技术性”两方面,护理人员的能力是通过不断训练和时间积累而成的[1]。

为了保障疗养人员的安全,在最短时间内启动应急预案,可以高抢救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伤亡,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2]。同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疗养员的生存质量。

实施急救应急预案可提高医护人员对疗养员医疗风险的认识,对疗养员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3,4]。

2 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

2.1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各科室在医务处和护理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与各科室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救治能力和工作效率。

2.2 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小组 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组员由各科室护士及医生组成急救小组,主任、护士长根据各病种突发的特点,制定演练内容,计划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角色配置,最后由护理部组织实施。

2.3 培训的主要内容 各种突然发作疾病的急救技术、门诊急救技术和护理人员应急状态下心理素质的培训。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教材,有考核的标准,确保培训有效。

2.4 演练实施步骤

2.4.1 组织学习讨论 急救方案确定后,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与突发事件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4.2 演练实景设置 针对疗养院实际情况,我院护理部在去年制定一套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由科主任、护士长主持演练,整个演练过程、项目、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一致。由工作人员扮演病人家属,一名护士扮演病人,另一名护士接到家属呼叫后迅速实施急救程序。

2.4.3 加强急救现场的组织管理 使急救物资充足、分工明确、层次分明、任务清晰,有效维护急救环境,保证急救护理的有效进行。

2.4.4 演练过程 演练时先由经验丰富、应急能力强、操作技术娴熟的护士做示范,然后三人一组根据灵活设置的不同急救场景进行急救演练,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操作完后召开会议共同讨论各组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这样不仅加深了大家对整个操作流程的记忆,也可以避免以后犯同样的操作错误。

3 演练考核

为了提高疗养院护士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培养过硬的急救操作技能,我院专门组织学习并进行考核,每个季度有负责考核的人员对每位护士进行一次急救操作考试,周而复始,护士在这样的环境下经常操作能做到得心应手,遇到危重病人也能做到忙而不乱。练习这些急救操作技能,进行实地操作,不断练就基本功,提高了急救水平。

4 急救应急预案实施的效果

通过去年的急救演练,各科室的急救、操作时间及熟练程度均明显提高,也强化了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和应急的技能。

5 急救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

(1)我院虽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急救预案,但由于此方案实施时间不长,还不够完善和规范,还有待进一步细化。(2)急救的技巧和争取急救时间的方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提高和改进。(3)疗养院医护人员的急救经验不足,综合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4)疗养院急救设备、药品的管理还不够到位,难以满足疗养员出现的种种应急抢救需要。

6 整改措施

(1)不断规范与修正、补充与完善急救应急程序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制度。(2)加强护士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急救流程中的学习,并定期训练以使患者得到及时便捷的抢救。(3)重视应急能力的培养,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慢性病发作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4)鼓励医护人员多参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及学术交流;多开展急救演练,组织操作比武,通过综合理论、急救技能情景演练模拟考核,培养医护人员的判断、应急、沟通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5)医护人员应多与疗养员沟通,重视疗养员病情信息的反馈,定时给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知识讲座及健康宣教,做到及时预防。(6)做好应急设备的有效性:各科室应保证急救物品与药品的充足,急救器械、药品要定点放置,每个护士应非常熟悉急救物品的位置,以便有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准备急救物品。保证数量的相对稳定,定期专人检查,过期及时更换,确保急救物品的有效性,应急物资的储备是事实应急预案的可靠保障。

7 预案实施后的体会

(1)快速:应用应急预案,规范和简化了急救流程,在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反应,缩短了发病至抢救的时间,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5]。(2)沉着:急救应急预案实施后,医护人员在急救状况发生时可以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有效利用能力资源。(3)果断:对病情定性要果断,行动要果断。(4)细致:突出一个细字,抢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看我们的急救应急能力是否经得起考验。抢救时对每个细节都要尽量询问到,以便判断病情。(5)全面:急救预案的演练是一个统筹安排的过程,需要有一个指导性和全面统一的安排,否则容易使抢救现场混乱,这是急救管理的重要部分[6]。(6)急救预案的实施,加强了急救现场组织管理,使救护中物资充足,层次分明,任务清晰,有效地维护了急救环境,保证急救护理的有效进行,也极大地提高了救护成功率。(7)提高了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使护理应急预案得到持续改进。(8)急救预案的制定不论怎么周详,只有反复演练,护士才能熟练掌握,在演练中才能发现预案的不足并及时修改,模拟训练的形式多样性提高了护士的心理素质、反应速度和综合应急能力,保证了急救现场有序和患者抢救及时到位。这是提高急救质量的重要保障[7]。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对应急预案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医院的急救应急预案得到了一次全面检验,参加人员和科室对急救流程和突发事件处置办法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得到了切实提高,为应对突发事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分析总结这几次演练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沉着、快速、全面、细致、果断”是应急行动取得圆满成功的前提。急救应急预案在疗养院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应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静芳,姚海琦.模拟急救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713-715.

2 黎原,曹德民,崔克范.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急体系的完善.中国伤残医学,2007,15(3):106.

3 张亚卓,韩悦容,冯洋,等.我国急救护理发展的现状与展望.中华护理杂志,2005,21(2):52.

4 胡国清,饶克勤,孔振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初探.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2173.

5 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7-19.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 护理教学

随着护理学科的迅猛发展,对临床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临床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实习生对临床教学质量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护理院校向社会输送合格护理人才的问题[1]。如何满足临床所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如何满足护生日益提高的教学要求?这些是我们临床带教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经过临床多年带教实践,总结出几种教学模式,均取得了成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主要有“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创新思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新一代的护理人才。

1 教学模式

1.1 “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学创立。PBL学习是始于散乱、复杂的问题,要求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演绎等,能够发展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技能和高级思维能力,确保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2]。“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当天回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临床判断能力。在运用PBL教学法的三年临床教学中发现本科生理论基础扎实,主动寻找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能养成每日反思临床常见的疑难问题。

1.2 目标教学法

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大纲、临床需求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日目标、周目标,老师通过不定时地提问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保证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主动性。

1.3 情景教学法

将护生分成几组,让她们分工合作,进行情景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了她们评判性思维的应用能力,学会了合理分工合作。演练使她们形象而深刻地掌握了各种抢救流程、应急预案如坠床预案、宫外孕抢劫流程,也锻炼了她们的心理应急能力。

1.4 案例教学法

对于科室的疑难杂症,由护生收集病史,搜索相关疾病的最新发展动态,科内护生一起讨论学习,比如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肾上腺皮质瘤等等。通过这些疑难杂症、罕见病例的讨论学习,护生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开阔眼界,也提高了她们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性。在护生满意度调查中发现,护生对案例分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在教学法运用中,总结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 教学总结

2.1综合能力培养

实践证明,传统临床带教值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了综合能力培养,造成了高分低能现象不能适应当代护理模式[3]。在临床带教中,要求护士管理1-3张床位,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每日护理,要求她们下病房、勤巡视,指导她们专科病种观察要点,运用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结合个案分析进行健康教育,学会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并能掌握每种疾病的健康评估,收集病人的整体资料进行护理查房,并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地为病人护理。同时进行科学全面系统地护理文件书写,大大弥补了以前护生运用护理程序的空白、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与病人沟通的欠缺,也得到了病人对护生的信任感。在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病人点名表扬护生率也增加了,也增强了学生自信心,提高了她们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2.2创造性思维培养

护理学科发展要求不断创新,也需要创造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带教老师培养护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带教老师要有先进的护理理念,不断接受新的护理发展动态,未来发展趋势,将新的知识传授给护生,特别是一些本科生和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她们更能去思考,去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去探索新的奥妙。带教老师要启发她们,帮助她们去积累一线临床资料,去科研去创新。这将大大提高护理事业的发展。

3 小结

总之以上几种教学模式是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有效方法,来满足护生不断提高的教学要求和临床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促进护理学科发展,临床带教老师还需要摸索,创造更科学、实用、创新的教学模式。

参 考 文 献

[1]肖美莲,陶新陆.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评价的调查.现代护理,2008,14(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