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第1篇

华南师大与省教育研究院建立教育科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广东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双方合作的目标,在于实行校院联合、知行合一、学研一体培养模式,探索“协同创新”新途径;立足广东需要,坚持学术标准,培养基础扎实、通晓省情国情、掌握科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人才、教育战略政策研究人才、教育管理服务人才和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基地将充分发挥合作双方的研究优势和资源条件,研究生导师由华南师大有关专家学者和省教育厅及省教育研究院有关领导、有关专家学者担任。

仪式上,刘鸣校长衷心感谢省教育厅及省教育研究院对华南师大的信任。他表示,建立教育科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具有创新性的举措,是师范大学和省级教育研究机构对“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实践探索,华南师大将在各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合作持续发展。

汤贞敏院长认为,广东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亟需大力加强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教育科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必将为建设熟悉教育科学理论、通晓省情国情和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具有国际视野、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人才队伍作出应有贡献。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第2篇

德国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Friedrich Wilhelm Christian Carl Ferdnant von Humboldt)最早提出大学教学之“教学与研究相统一” 原则。他把科学和学问设想成为一个无穷无尽的任务,并认为这是大学里亟须完成的历史使命,教师和学生为此需要不停地探究。这种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的做法,导致了整个大学教学形式的变革。实验室教学、Seminar研讨班等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学广泛应用。欧洲的大学最早实践了科学研究与本科教育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把本科生教育作为大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于研究活动之外。他们同时也开展了一些新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比如:英国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把跨学科与合作办学模式作为教学特色,不断优化经验性学习、课题设计与问题求解的教学过程;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则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此外,还有丹麦罗斯基尔德大学(Roskilde University)的项目学习,奥尔堡大学(University of Aalborg)的面向问题的学习等。 美国大学创造性地继承了欧洲大学的做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是美国拥有的历史上第一所以研究为主导型的大学,它使研究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长期以来教师的研究工作被大学过分强调,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原因使教学与研究从相互结合走向彼此分离,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知名教授几乎不给本科生上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为此,美国于1995年创立了旨在全面提升与改进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大学本科教育全国委员会”,专门研究应对这些问题的具体政策与实施措施。 美国于1998年成立的博耶委员会(The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首次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蓝图》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了“共同分享学校目标,以建立良好的大学研究生态”的教育理念,要求大学管理者从制度和政策方面重视本科教学,而这个理念的核心就是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教学体系,并且把本科生纳入大学的研究和发现体系之中。博耶报告的发表在美国拉开了重构大学本科教育的序幕,各个大学纷纷以多样的形式创设或者扩展了原有的本科教学计划。比如:大学生研究计划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大学生研究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UROP)、工程实习项目((Engineering Internship Program,EiP)、综合研究项目(Integrated Studies Program,ISP)以及回归工程计划(Reengineering Projects,RP)等;此外,还开设了形式多样的研讨课程,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斯坦福导读”课程,它是以小班Seminar课程为单元的一系列年级课程创新项目的集合;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高级顶点课程(Culminating experiences),它是为毕业班开设的回顾与巩固四年所学知识与所具备能力的课程;还有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设置的独立学习研究课程。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在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实践了本科研究性教学活动。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处于摸索阶段,而且有些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对国外大学的模仿,需要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在化工学科教学中,如何发挥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与实践:

(1)探索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规律。展开大化工学科学生学习现状与特色分析,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层面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方法、能力和效果,探索适合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把握化工学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特点,充分利用化工学科的实践性教育环节,研究如何在实习基地的教育实践中变学科壁垒为优势互补,建设为学生提供充分学习、交流和发展机会的大学科平台;打好本科教育科研训练规划基础,充分发挥化工学科教、学、研三位一体的传统优势,研究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通过层次递进的实习、科研实践,对本科生进行科研思维的熏陶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育精英型化工人才的成长环境,依托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扬化工企业的人文精神,研究化工人才的学习特点,探索个性化的教育规律,为化工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2)建立由层次平台与社会平台组成的资源共享学科开放平台。构筑从认识,到实践,再到创新的层次递进的实践教育基地平台建设。针对低年纪学生开设学科概述和研究方法等研讨课程,并采用引导型训练模式,利用科研过程动态模拟软件,建立科研实践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走进化工企业、将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请进来等系列活动,采用研究型训练模式,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研发化工工艺流程,提高学生自主研究和开发的能力;依托化工类大型企业,让教师和学生直接进入教育、科研与成果转化一体化发展的事业环境中去,实现教、科、产的有机结合,使教育和科技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激发创新激情,并依托大化工学科横向科研合作优势,充分聚集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研究与实践空间。

(3)因材施教,张扬个性,制订柔性培养方案。建立有利于学科融合的化工学科特色课程体系,借鉴发展以学群、研究小组、设计小组为单位的学生兴趣小分队进行综合知识教学和个人兴趣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体系,建立文理相互渗透、学科交叉融合、思维多向发展、强调实践环节、突出科研能力培养的特色课程体系;探索适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推进交流式、体验式、逆向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启发式、与专家现场讨论等教学方法,促进合作学习、对话学习等交往性学习实践,探索分工协作的接力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建立网上学习园地和仿真实验室,通过网络进行模拟实验,开设网上讨论室,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论文 http:/(4)整合师资资源,提升研究性教学能力。实施化工学科领域名师工程,大力发挥企业工程师的作用,培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设立化工学科领域教学基金,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研究性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支持教师与合作企业进行支持地方企业的科学研究,带领、指导学生进行应用型研究的科研活动;此外,依托多方位的科研项目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提高教师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结合岳阳本土化工优势,注重优化整合校外企业优秀工程师资源,形成化工学科人才培养的合力。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消化内科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医学教育

doi:10.14033/ki.cfmr.2016.30.0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159-02

Research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 for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 Digestive Medicine/GE Hong-yan,WANG Li-l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30):159-16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ethod used in the digestive internal medicine teaching.Method:117 five-year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students in the grade 2012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83 students) and experimental group(88 studen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PBL teaching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the two groups had the same teacher.Result:The test grades and the class assignments grad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Digestive medicine; Problem based learning; Medical edu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Tongliao 028000,China

消化内科学为《内科学》中主要章节,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纷繁复杂,在就诊初期定位及定性不甚明确,在由表入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诊治过程中,医生需要具备坚实的、不断更新的知识,需要更强的逻辑思维,可见充分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性。PBL常被译为“问题导向学习”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并逐渐被引入全球医学教育领域[1]。以往笔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单纯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临床知识的积极性,导致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思维受限,因此本研究试着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运用于消化内科学的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逻辑思维、团队合作及加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以往的“灌输式”学习,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71人。按照班级为单位分配,分为试验组(PBL组)88人及对照组(传统教学组)83人。试验组年龄21~23岁,男女比例为6∶5,对照组学生年龄21~24岁,男女比例44∶39。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1.2.1 对照组 单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第8版《内科学》中消化内科学的内容,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灌输式”,单纯由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

1.2.2 试验组 采取PBL教学方式,将88人随C分成11组,每组8人,讲授相应疾病的前一周,给予相应疾病的病例1~2例,首先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章节,分析病例。课上采取分组分析讨论病例的方式。最后每组派一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及看法,最后由授课教师总结及讲解相关理论知识。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及平时课堂作业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在学期结束后以闭卷考试的形式测评,平时课堂作业成绩2次,两组预留相同作业。发放问卷调查表171份,统计学生各项调查指标(主动学习能力、临床逻辑思维、团队合作及加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与无提高的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试验组消化内科学理论考试成绩及课堂作业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调查问卷结果比较

在主动学习能力、临床逻辑思维、团队合作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试验组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对于医学临床专业,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来说,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临床综合能力。针对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PBL正好迎合了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加速了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3]。与传统的LBL相比,PBL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从教师自我思维转向学生群体思维;从追求学习的结果转向注重学习的过程[4]。此次将PBL教学应用于消化内科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传统教学组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调查问卷结果同时表明学生在PBL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能力、临床逻辑思维、团队合作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于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相对于传统讲授式教学,PBL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6]。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学会通过课前预习,查阅书籍,浏览网络、查找相关文献去分析解决病例,逐渐摆脱依靠老师的现象,改善了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惰性”思维,遇到问题首先能自己解决。课堂主动提问的学生逐渐增多,活跃了课堂气氛。经过一段时间的PBL教学模式的培养后,大部分学生能迅速建立起良好临床逻辑思维,可以从更深及更广的范围去分析、讨论病例,做到灵活的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病例相结合,充分了解了消化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但教学过程中发现讲授同一章节时,PBL教学模式需要的课堂时间较多,授课教师既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讨论病例,还要有相应的时间总结,所以学生课前充分的预习及提前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有指向性的引导,使学生尽快建立良好的临床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 Neville A J.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medical education forty years on.A review of its effects on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J].Med Princ Pract,2009,18(1):1-9.

[2] Szulevicz T,Jensen M.PBL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potentials and challenges[J].J Problem Based Learning Higher Educ,2013,1(1):19-35.

[3]何庆南.对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认识与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06-708.

[4]李雁,张蕴Z,马鸿基,等.临床医学八年制PBL课程教务运行模式与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146-148.

[5]杨丽,杨长青,王菲,等.将PBL于讨论式教学融入消化科教学查房的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6):703-706.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第4篇

结题报告

上虞市实验小学 刘均波执笔

1、问题的提出:

新艺术课程标准提出艺术学科综合及培养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将作为我们艺术教学的1个很重要的标准。这也将给我们带来1次“革命”——课程的“革命”。

当然,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场、戏院、音乐厅、美术馆,而是更为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尝试从艺术中吸取灵感、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应该是1种综合的艺术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艺术能力已成为我们艺术教育的1个重大目标。

从艺术发展历史的眼光来看,艺术的各学科的形成、发展总是互为促进、相互渗透、整体呈现的。哪怕是1幅史前壁画,还是器皿上的1组图案,还是原始人的”化妆舞会”和现代的影视作品,都体现着艺术的整体性。它们都集中体现着说、唱、舞、画、刻等艺术。我们有什么理由将他们完全分开进行教学?我们又怎么做得到单纯的单科的教学?

成功的艺术家及成功的艺术作品,还有其他各个领域的成功者无不告诉我们,他们的成功得益于艺术的综合能力及艺术给他们的那种灵感。

同时,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我们的艺术,就会发现艺术的互融性。1幅画里,能让人感受音乐的流畅美、节奏美;1段音乐作品能让人想象意深远的画面;书法是1段音乐;舞蹈能理解音乐……这就提示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各门艺术学科互为渗透的综合艺术教学。

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也告诉我们:在1个人的童年时期,说、唱、舞、画等艺术活动经常是自然地融为1体的。而我们小学阶段教育又处于这段时期,艺术课程的综合就更适合他们,而且这种多类艺术形式的综合,也是艺术学习手工艺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使艺术能力的获得变得更自然、更容易。

也是基于此,新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

然后,长期以来,学校的艺术课程设置分课显明,教师分工明确,教材专业性强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综合艺术能力长期得不到培养。而实践应用往往需要学生发挥综合艺术能力,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艺术能力的综合应用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当前出现的1些课程整合大多也只是搞加法算术,将两个或几个叠加在1起,或是因为要整合而勉强凑在1起。找不到有机融合的方法,做不到真正的课程综合。不能使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得以真正的培养。更有甚者连什么是综合艺术能力也不清楚,以为是简单的艺术能力叠加。也许有那么几个比较成功的课例,但还是不够深入,更不用说有何操作方法供大家参考。所以,艺术课程综合化和学生综合艺术能力提高的研究,有其迫切性和实时性。

2、实验的意义:

1、课程的综合化研究是新1轮新课程和教育之于人的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程综合化和培养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课题研究是在审视当代教育的弱势形态的前提下提出的1个研究人与艺术、人与自然、人与科学的综合课题。课题指向于人的整体发展;指向于课程间的互通、互融性研究;尤其是课题中重点探索“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对人格的整体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2、课题的实施进1步拓宽了教育视野,为我们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的教育提供了极广阔的空间。

课题的研究重在抛砖引玉,为其它学科提供1种借鉴。课程的综合化研究也不可能只在艺术课程上作作文章,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然得具备“生活即教育”的大教学观。由此而引发的教学大讨论、大改革必将轰然兴起,我们作为这1课题的实施者欣然期待。

3、课题将对弥补国内这1领域的实施途径、方法的研究和结累起积极意义。

国内在以往的教学中出现了1些综合类活动、方法和教学实例,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艺术学科的综合,但缺乏更多的实践和理论,没有有效的操作方法。对大家来说还只是1个新名字。也没有类似的很成功的专门课题实验。此实验必将推动这方面的发展,研究出1些较为有效的操作方法。

3、实验的理论依据:

1、《新艺术课程标准》对艺术课程综合化提出了1定的要求。

《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艺术课程是1门综合的课程。它有意识地强化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媒体艺术之间,以及这些艺术学科各元素之间的联系,使各科、各元素的学习结成1种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这1理念下就给我们提出了进行这1课题研究的要求,给我们的研究指明方向。

2、培养人的综合艺术能力是大艺术教育观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艺术课程本身就是1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作为1门人文学科,它必然具备了科学性与历史文化的特性。也就是说,对人的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的形成。值得1提的是: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特征决定了这1阶段的人群具有最强的可塑性。因此,把握这1个黄金时期,对其进行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将对其1生的生命质量产生无以伦比的感染力。

3、 多元智能发展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如同电影,它是以多种艺术融合来感染人的。这时你的眼泪是音乐感染了你,还是故事情节,还是那红色,还是那演员的演技?其实它给人的是多种信息交织在1起的、立体的呈现,多元智能的促动。你所获得的信息是来自于各个领域,你也是以各个与其对应的智能区域去整体感知的。电影的导演制作更需要的是1种“综合艺术能力”,说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是以综合艺术能力去解决问题,而不光靠单学科艺术能力,这就呼吁艺术学科的整合化学习。

4、 “整体学习”理念支撑下的课题研究:

人之学习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整体地进行学习,既多感管、多角度、综合性地学习。基于此给设计1些综合学习的环节,培养艺术综合能力,让学生养成艺术综合思考的习惯的教学思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5、 艺术的起源理论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

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也告诉我们:在1个人的童年时期,说、唱、舞、画等艺术活动经常是自然地融为1体的。而我们小学阶段教育又处于这段时期,艺术课程的综合就更适合他们,而且这种多类艺术形式的综合,也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使综合艺术能力的获得变得更自然、更容易。

4、实验的实施:

课题根据研究方案计划,在教师查阅了有关史料和专业资料后动手试验,结累1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课题实施。课题的实施分为研究1科切入兼及数科的整合,研究同1学科不同元素之间的整合,研究课堂内外艺术活动的整合等3个方面。

艺术课程整合

1科切入,兼及数科 同1学科不同元素 课堂内外艺术活动

美术与其它艺术整合 音乐与其它艺术整合 书法与其它艺术整合

1、 研究1科切入,兼及数科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艺术课程整合的效果。

在实验的实施阶段,我们首先以1科切入,兼及数科为实施途径进行研究。研究采用课题研讨课的形式进行:

(1) 阶段预期目标及论证;

(2) 确定实验内容,集体备课;

(3) 研究人员分散各自备课;

(4) 确定施教老师,由施教老师综合各人思路备课,并加以研讨;

(5) 实施教学;

(6) 总结研讨,改善方案;

(7) 再施教,再总结。

我们分别以美术、音乐、书法等学科切入学科,综合了美术、音乐、书法、舞蹈、表演、诗歌等艺术学科,研究:

如何以1科为主,有效综合其它艺术学科?

有什么可操作的方法使之融合?

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是否有效?如何更有效?

A、美术与音乐、舞蹈、表演等其它艺术学科整合;

实录及思考分析:

奇妙的手型

俞亚萍执教

教学理念

当新《课程标准》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我们的美术课也在推陈出新、日异月新。《奇妙的手型》这课教学思路的设计,本着“艺术课程日趋走向综合,不仅音乐与美术学科开始相互渗透、融合,而且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走进艺术课中,让学生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了解多元文化。并运用多种材料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创造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教育理念,以自己的双手为载体,在愉快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探究学习、综合学习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艺术实践能力。在教学尝试后,另人耳目1新:

1、《奇妙的手型》是适合小学4年级学生的1堂创编教材。人人都有1双灵巧的手,从生活中常用的手势受到启发而进行趣味设计。以自己的手为载体,摆出各种生动的手势造型,通过联想,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最后以化妆舞会的形式参与表演。让学生体验从未接触过的行为艺术带来的乐趣,给他们1种全新的感受。

2、本课教材为综合性美术实践创作课。“奇妙的手型”承载的信息不仅是美术造型、色彩、技法那么简单,还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相关信息,促进知识的迁移。课中化装舞会的音乐从开始的渗透到乐句的联想,再为舞会伴奏,同1主旋律《在森林》贯穿着整节课。本课从舞蹈导入到舞蹈的欣赏,最后回到舞蹈表演,也深入贯穿着整节课。这两者的渗透也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将综合学科知识应用于美术创作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3、本课是自编教材,无教科书,在教学中教师作了大量的资料收集,相关的视听影响资料,适合的主题音乐等,运用多媒体来呈现,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4、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4年级学生,与1至3年级学生相比,他们已有了1定的创作基础,对美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有所掌握,以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对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理解能力也发展到1定的水平。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手势的特定含义;

2、用喜欢的材料为自己的手进行造型艺术的创作;

3、通过手型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结合多种艺术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根据手的形状进行联想并添画,创造出更美、更有趣的造型。

教学难点:

1、造型的联想巧妙;

2、创作时巧妙运用现有材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粉颜料、水桶、调色盘、笔、黑色弹子、彩色纸、双面胶。

教室布置:

将所有的桌椅分成6组并置,每组7-8人,每组放两个小水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我们班有没有会绕口令的同学?那有没有听说过绕手令?想不想见识1下?(师在实物投影仪下示范)

2、谁也来试试?(请1学生表演)是这样的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把它教给表现(师用手语“棒”表示)这样的同学吧!

1、手语造型联想

1、知道这个手语的意思吗?你会用手语吗?来,做1个不同的瞧瞧!

2、(手语交流)大家看,这是什么意思?还有不同的吗?

3、这些手势都表达了特定的语言,但从它的造型来看,(师手语“耶”)又像什么?再看看你刚才做的手语,它又像什么?

4、这就是“奇妙的手型”(课件出示课题)经过大家的想象,变得更有趣了,看来(课件出示“艺术需要联想”,生读)。

2、孔雀的造型美化

1、(师做孔雀手型)瞧,谁呀?让它活动1下(动手指),干嘛呢?跳舞的孔雀更美呢!1起来欣赏(课件播放孔雀舞录像)

2、真漂亮,还能让它变得更漂亮吗?(实物投影)这里有很多的材料,谁来打扮它?再请1位同学来帮帮他。(指导学生给孔雀手型美化)他们先来美化孔雀的羚毛,用了什么材料?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还需要美化哪些部位?(嘴、眼睛、脖子上的羽毛)如果嘴不用纸卷套上去,还可以怎样做?(可以画--在手上画时颜料要厚1些、贴--直接剪贴或撕贴、粘--用橡皮泥粘上去……)

3、办法真多,你想不想试试?给大家3分钟时间,用你的方法快速地美化1只孔雀。(播放音乐《在森林》)

4、(学生美化手型,教师巡视指导)你的孔雀变漂亮了吗?音乐停,必须展示出来。

5、(音乐停)伙伴们,快把你的孔雀举起来,看哪个组速度最快!认为你的孔雀很美的请站起来,认为最棒的就走到中间来,有自信才会成功!让这些孔雀自由地活动活动吧!(播放音乐)(师生表演几个孔雀舞中的动作)真是1群漂亮的活孔雀,让它们休息1下。

3、启发深入联想

(1)不同的手型

1、大家把孔雀化妆得这么漂亮,不如我们来开个化妆舞会吧。听,谁唱着歌儿赶来了?(播放乐句:蜜蜂)这段音乐的速度、节奏都很快,可能是什么动物飞来了?(蜜蜂、蚊子)你能用手型来表现吗?让它飞得快1点,试试?

2、在蜜蜂的引路下,谁也走来了?(播放乐句:大象)速度挺慢的,听起来沉沉的,可能是……?(大象、老牛)谁能用手做大象?(展示大象手型)怎么做?学1学,中指做大象的鼻子,其余的手指当作4条腿,会做吗?再让它走走看?笨重应该是怎样的呢?谁能给大家示范1下,(节奏很慢,身体很沉,师示范)明白吗?把你的大象放在桌上,跟着音乐的节奏再来走1走。(播放音乐:大象)

3、你想请谁参加舞会呢?用手型来告诉大家吧!(交流学生做的手型,教师引导)这是谁呀?能让它动1动吗?(变得更有趣了)用双手配合的动物造型(有创意,与众不同)这么难的造型,你也会做,不简单,让我们来学1学!加上手臂,变成谁了?(长颈鹿)如果把手转过来,又是谁呢?(小猫)1个手型就能想到那么多,真不简单!

(3)舞蹈手型欣赏

1、舞蹈艺术中也是如此,演员们用手型结合身体来表现(课件播放舞蹈片断)

(欣赏:看,伸出的手臂多像两个牛角;

舞蹈中的手型不仅来表现动物,还有的表达某种情境,她在表现什么?〈弹琴〉;

更巧妙的是用手型来表现自然现象,听,是什么声音?〈风〉;

最后的现代舞中,请你猜1猜,又在表现什么?-- 火、小苗生长、小鸟)

2、舞蹈的手型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你还能用手型来表现其它物体吗?(树、蘑菇、花……)好想法。

4、作品欣赏

1、(作品欣赏:树、其它动物)看,有些朋友已经化好妆了,你喜欢谁呢?用什么方法美化的?用了哪些材料?哪个部位比较特别?有趣的树也化了妆,成为舞会中漂亮的1员了。

2、为了舞会更热闹,把谁给请来了(作品欣赏:弹钢琴、吹笛子者)这个手型做的多巧妙,选1个学1学。

3、既然乐队也准备好了,我们也赶紧给其它朋友来化妆吧!这里有个化妆经验,(课件演示)请1位同学来读1读——

(化妆经验:

(1)、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材料来美化;

(2)、每人必须化妆1位朋友;

(3)、双手造型时,可以请组内同学相互帮助。)

4、明白吗?马上行动!(播放音乐《在森林》)

5、学生创作

1、教师巡视指导;

2、有些同学已经完成了,想1想,怎样摆出最优美的姿势,等会儿让它活动的更漂亮。其他同学可要加油了!

3、(音乐停)请大家马上停下来。

6、舞动展示、讲评

1、(课件演示:“化妆舞会”出示),化妆舞会马上要开始了,首先要了解舞会活动规则(课件出示)

首先,请大家听音乐,以最优美的姿势自由表演;

然后,边跳边去认识1到两位你认为漂亮的朋友,跟它说说话,交流1下;

最后,音乐停止时,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你的座位。

2、(音乐停)音乐结束了,找到漂亮的朋友了吗?谁愿意和你的朋友上来介绍1下?(师引导)你为什么找它做朋友?它什么地方吸引你?(师点评)这位朋友的颜色挺丰富的,特别是…部位;还用上了各种点、线、面来画身上的花纹,不简单;这个朋友造型真有趣,和别人都不同,你是怎么想的?为他与众不同的想法鼓掌。

……

3、相信更精彩的作品还在同学们的手中。

7、课堂小结

1、这么普通的1双手,在你们的创作下,竟成了1件件活的艺术品,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2、就把藏在大树里的礼物送给你们(师点击),谁来打开它?(请1学生)“艺术贵在创新”,读1读。

3、把这句话送给4(2)班的每1位同学,希望大家带给我们更多奇妙的作品。

教学效果

当学生兴奋地舞动着自己的手,1件件千奇百怪的活动艺术品呈现在我面前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究竟是什么点燃了他们的创造火花?是什么让他们在美术课中迸发如此激情?又是什么使他们的表演生动活泼?……

是多种艺术信息的融合培养了他们综合的艺术能力。这堂美术课中并不是单纯的学习美术造型技能,却承载着音乐、舞蹈、表演诸多教学信息,这些信息不是形式上的整合,也不是杂乱地堆砌,而是通过手型这1载体巧妙、自然地融为1体,又不失美术课的特性。教师的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以外,还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思维等多种感官,他们的收获是多元的。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职业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c)-134-02

职业技能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药学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必须以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导,围绕掌握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实际训练,把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即先指导学习理论,用理论指导实际训练,不能认为职业技能训练属于实际操作技能,就可以忽视理论知识。理论指导的目的在于提高实际应用水平;实际训练的目的则在于使理论有地放矢,并发现问题,力求理论进一步发展。对于技能训练来说,理论指导与实际训练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单纯指导学习理论(基本知识)和单纯训练技能,都不能全面实现掌握职业技能的目标,不能使职业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为此,《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职业能力训练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 理论课教学注重岗位需求,实验课教学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第二课堂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1理论课教学注重学生岗位需求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实际情况,课程组在理论课教学实践过程中,为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注意教学内容更新、注重实用性人才技能的训练。

1.1编写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除了对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提出要求外,还对职业技能和素质有具体详尽的要求,并且在具体内容编写上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理论内容编写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职业技能培养,注意以职业需求和社会需要为主旨,同时,兼顾与相关学科教学内容的衔接,重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如:单独设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和技术”一章,并有具体要求。

1.2教材选择

近三年教学中选择的教材分别为全国卫生院校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实验教材(李淑惠主编)和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吴剑锋主编)的《天然药物化学》教材,两本教材除了系统介绍主要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本知识外,教材的共同特点是:①注意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均单独设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和技术”一章,注重结合药企生产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阐述提取分离原理、技术和方法。各类成分(章节)均配有相应的提取分离实例,强化知识的实践性、实用性、职业性。②内容具有先进性:把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新技术、新进展充实到教材中,如:微波提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半仿生学提取技术等。充分体现了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和技能的最新科研成果,体现了该教材的先进性。③内容编写具有实用性,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材中编入了大量案例和思考题。

1.3 教学方法

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举例、讨论、自学等方式和采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各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一章,采用实物演示或简图示教等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2实验课教学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2.1针对岗位群设置实验项目

针对“中药质量管理岗位群”和“中药研发岗位群”设置了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和中药成分制备项目,针对“中药生产操作岗位群”设置了药厂实训项目和综合实验项目。

2.1.1实验技能训练项目以实验室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检识所需要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为主线(或导向),设计实验技能训练项目,本项目分4个模块,即提取模块、浓缩模块、分离纯化模块和鉴定模块。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整理、演示和讲解每一种技能和技术。目的是通过开设基本技术和技能的训练课,强化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中涉及的基本技术和技能的充分理解和系统掌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1.2 成分制备项目以中药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为主线设计了成分制备实验。具体做法是:学生分组,每组主讲教师分配给1~2个项目(即1~2味中药,制定拟提取成分),学生按照主讲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查资料、设计提取工艺,进行实验,书写实验报告。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方法实施本实验教学。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灵活运用已有基本技能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内化理论知识,强化学生职业技能。

2.1.3 药厂实训项目根据《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服务于药品生产企业的技术人才,以药品企业中药生产中的前提取为主线,设计了药厂实训项目试验,采取工学结合教学方式,即: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5~6人,主讲教师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制订药厂实训计划,主讲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药品生产企业中药前提取车间,首先听药企兼职教师讲授有关设备使用和生产过程,然后学生参加药品生产实践,最后每位学生都要写出药厂实训报告,药厂实训实验弥补了学生因为实验室所学的基本的技能和技术与将来学生参加工作的岗位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实验室的实验环境与将来工作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从而造成学生缺少对实际工作环境的了解和认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的不足,使学生了解了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拉近了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距离,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

2.1.4 综合实验项目本实验项目从学生今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为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在校内实验室模拟药品生产岗位情境,设计综合实验项目,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中药生产的基本流程,训练实际工作能力。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有:查阅文献、中药材鉴定、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中间体的检查、药物制剂的制备、药物有效成分的分析。

2.2实验课考核规范系统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既有实验全过程的平时考核,也有期末的综合实践技能考核。全过程的平时考核是从学生实验课出勤、仪器使用的正确性、实验结果的好坏、实验报告书写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考核,不是只看结果,而是注意到各个环节;而期末的综合实践技能考核则是从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灵活运用等方面进行考核,不但有实践操作,同时还有笔试、口试等综合考核。通过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验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强化。

3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结合项目导向实验(中药成分制备实验)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书写综述论文,扩大学生专业视野。通过讲座和问卷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树立科学作风和岗位安全意识,带领学生深入药企进行生产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不仅理论课要注重职业技能培养,更要在实验课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还要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湘平.职业教育中注重采用行为导向教学的意义[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4,91(4):41-43.

[2]陈卫东.实现职高生“双翼齐飞”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2007,(5Z):16-19.

[3]张瑞祥.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职业圈,2007,(6S): 190-191.

[4]江颖,周立军.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凯里学院学报,2009,(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