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武术教学方法

武术教学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武术教学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武术教学方法

武术教学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武术 武术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196-01

在武术课堂教学中具有武术动作数量多、动作复杂多变、全身各部位协调配合多等“三多”的特点。此外,前后动作间的衔接、连贯和节奏等,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在武术课堂教学中,教法是否得当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在武术套路教学中,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十多年的武术教学实践,对武术课堂教学方法提出如下看法。

1 基本教学方法

1.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讲解是教师使用教学语言向学生传授武术中的动作术语、动作要素、动作技术、动作原理和要求内容等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讲解要做到目的明确,语言形象生动、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富于趣味性和启发性。

示范是由教师本人或学生演示具体的武术套路或动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武术教学中清晰而简单的示范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它不但能让学生了解武术动作的形象、要领和结构,还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是武术教学最主要的一种方法。特别是武术基本动作中经常出现一般规律性的技巧和方法的教学,如冲拳、推掌时均要求拧腰、顺肩、急旋前臂,这时,教师可将动作先示范一遍,然后边讲解边示范,讲解和示范时不仅要交待清楚动作的程序、方向、运动轨迹、重心的变化等外在特征,同时要讲清楚动作的原理等知识。使学生眼、脑同时活动,观察和思维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快地建立动作概念。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了解动作要领,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生明确技术动作的实质,采取直观示范与语言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2?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武术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的安排,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身心发展的水平和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场地、设备、季节等条件,要适合于学生的学和练。由于不同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可能不同,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对学习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适当提高要求,对学习模仿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多加辅导;对男生应要求其动作要舒展有力、大方、轻松自如,防止僵硬。对女生,要强调动作干脆,防止松懈,帮助她们克服畏难和害羞心理。

一般武术套路的动作复杂,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安排运动负荷也要循序渐进、细水长流,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深化的原则。运动量过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反而可能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运动量过小,则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合理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能够不但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武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而且可以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和兴趣。

1.3?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

武术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武术教学强调直观和以示范为主的特点。在当前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这对教师的示范以及讲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示范与讲解,不一定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听明白。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在多个位置来回做示范讲解,从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而一些高难度高速度的动作如“腾空飞脚”、“旋风腿转体360°”等不仅结构复杂且需在瞬间完成,教师很难做到边示范边讲解。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武术教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解决示范位置的选择问题,可以节省教师大量的示范与讲解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实现武术动作慢放和回放,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达到讲解和示范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整合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对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1.4?指导学生运用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进行练习

任何武术动作都是具有攻防含义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对每一个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在课堂教学中以适当的形式加以揭示。如,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告诉学生假如在被袭击的时候自己用什么动作防守对方的某种攻击动作,在完成防守的同时,使用什么动作可以打到对方的什么位置等问题来提高学生对套路的理解记忆。如初级长拳第三路的“弓步冲拳”,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的左侧头部被立于自己身体左侧的敌人直拳打来。学生会想到以小臂格挡对方来拳,随即出右拳猛力击打对方的胸腹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进行 想象练习或想象记忆。让学生在头脑中系统地、重复地回忆想象动作,有意识地、反复地对所学的技术动作形象地进行串联动作,使技术动作的巩固与提高快速顺利地完成,让技术动作形象化、完整化、具体化、系统化。

2 结语

在武术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的武术动作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武术教学效率,使学生乐于学习。

武术教学方法范文第2篇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里的瑰宝,武术运动进入中学体育课堂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会深受中学生的喜爱。研究认为,根据高中生爱表现、追求健美的共性心态,以及强化女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教育的视角,选择健身健美类、艺术类与女生自卫搏击类武术,运用高中生喜欢的兴趣小组自主教学法、武术类或动作类影视资料刺激法,以及实战模拟互助教学法,对高中体育课堂精彩实效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武术教学健身技能探究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77

随着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武术套路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培养高中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与个性化体育能力,在现行的体育教育体制内,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适宜类型的武术,对提高教学绩效、提升学生体质、创新教法,具有创造性的支持作用。

一、高中生适宜武术类型

1.常规套路

在现行的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体制内,有少林长拳和太极拳的选学内容,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并不能切实满足学生武术学习和健身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根据高中体育学科的教学目标和相关教学指导精神,在中国博大的武术宝库中,选择适合高中生的更多武术类型。为确保武术教学中的安全性,一般以徒手类的拳术为选择标准。因为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张,一般选择技能相对简单、体能负荷相对较小的拳术为主。从教学实效性出发,以非跌打类和地躺类拳术为选择范围,确保体育课堂教学后,学生能在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例如形意拳、八卦拳、查拳等。

2.保健养生

根据武术与中医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和运用具有医疗功效的武术类型,对长期伏案学习、缺乏锻炼,以及一些先天体质弱,后天生活不规律等现象导致的亚健康的高中生,选用保健养生类武术是切合学生需要的。常见的此类武术有:气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教育学生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与活动,开展必要的养生与健身活动,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健身习惯,以及培养个性化的自我技能调节能力。

3.女生防身类

由于女性身高、体重、体力与速度等方面相对处在弱势的水平,对于快速成长期的高中女生,开展操作性强的防身武术教学,是必要且有效的体育教学。为切实提高高中女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一般选择以具有直接搏击性的武术类型或技能为主,完整套路如咏春拳、跆拳道、截拳道与泰拳等,相对灵活的搏击技能如拳击、自由格斗、散打与其他的专用技能等。意在让女生学习和掌握一招制敌的技能,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人身危机,保障自身安全。

二、高中生适宜武术类型的教学方法

1.武术社团或兴趣小组的核心辐射教学

组织对武术具有浓厚兴趣、特长的学生,成立学校性或年级性武术社团,以及年级或班级武术兴趣小组,使他们在发挥核心带动作用的情况下,推动更具有针对性、感染性的武术教学活动。操作性强的教学展开方式有两种:第一,培育和组建专业性强的学生教学团队。即教师在每个班级与年级,都选择一个或多个热爱武术与具有武术知识或技能的学生,首先对他们开展相关武术项目的教学,教育他们开展教学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上与业余时间中,能结合个人的实际与其他同学的实际,既搞好个人的学习,也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工作。这种教法,对体育教师及其团队的教学,起到了扇形的教学辐射和武术辐射作用。第二,针对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直面高中生的体质、体育兴趣、体育能力的差别,在对学生进行基本分类的基础上,采取分层的差别教学,使他们在不同的起点上起步,去追求体质提升和体育能力提高的目标一致的进步。

教学实施中,可以分为无武术基础的学生、有初级武术基础的与有武术特长的学生等类型,既可以开展同类型的武术项目教学,也可以采取要求不一的不同类型的武术项目教学,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健身需要。如在跆拳道教学中,对没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开展白带初级内容的教学,对有基础或体质较好的学生,可以开展级别相对较高的教学。其中,学生中能力较强或有武术基础者,可以作为教师的帮教后援,助力教师开展武术的基本教学和武术套路的基本程序教学工作。

2.武术视频运用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播放武术类影视作品中的武术表演或格斗资料,以及关于专业武术教学的精品教学视频等资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模仿学习活动等。作为教法的运用有两种:第一,教学兴趣激发运用。一般在三种时机运用:(1)教学准备阶段运用。课堂准备阶段,运用学生熟悉的影视明星的武术影视视频或武术教学片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导学生向着自己崇拜或喜欢的明星努力和学习。(2)训练环节运用。一般运用在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体能负面体验产生的时段或环节,以及学生学习遇到难点时,运用此类视频资料,对活跃课堂气氛、转移学生负面情绪或体验,以启发学生展开技能学习和训练的突破,具有直接、高效的推动作用。(3)教学结束时运用。这个时机,是为了总结教学与给学生留下良好印象,以稳定学生学习兴趣而使用的。第二,教学内容展示运用。教师选用和教学内容一致的武术套路视频,既有完整的武术拳种的表演视频,也有关于某个难点或复杂技能的专门视频等,既满足教师的基本教学需要,帮助教师完成相关套路和单项技能的教学工作;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智能力量,运用重复播放的方式,减少教师示范教学的体力消耗,而且确保教学技能始终如一地标准化地展示。

3.搏击模拟教学

运用这种模拟实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搏击的“真实”过程中,通过“胜利”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汲取,推动他们把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与个人实际结合起来,切实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实战”能力。组织实施中,可以采取三种模式:第一,完整套路实战的模拟。如太极拳、长拳等完整套路的运用实战,使学生既能强化对套路的学习和消化,也能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实际开展运用创新,使学生能掌握切实的实战技巧和健身技能。第二,自由搏击模拟。由于搏击过程中存在各种意外,为保障学生的安全,教师要让学生装备好相关的护具。其中实战技能或项目的选择与运用,以跆拳道、咏春拳、截拳道、泰拳与散打的技能为主,让他们在实战中训练攻防能力,尤其对女生而言,让她们能快速地转化自己的弱势,化解自己遇到的危机与困境。第三,针对性技能模拟训练。以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身体危机或困境为情境,去探索有针对性的突破办法,例如在遭遇锁喉、背后勒脖、刀刺与手臂反制等情况下,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体力与地势等,开展具有直接化解或解救作用的反击训练活动,使学生能以灵活的技巧助力自己摆脱困境等。这种教学,具有直接的个性化创新作用,使学生实现了学与用的结合。

高中武术教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工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基础工作。加强高中武术运动的教学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表现, 在全力贯彻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强调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从团结、协作方面进行训练。教师既要注意选用现有的武术类型开展教学,也要注意结合时尚体育的元素或特点,开展武术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和运动氛围中,得到健身、健美与修身养性的综合收获。

[参考文献]

武术教学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武术套路 难度动作 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62―04

前言

随着武术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竞技武术也已迈开了它技术标准化的步伐,2003年出台了竞技武术套路竞赛新规则,竞技武术套路朝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而难度动作完成的质量是评分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规则对难度动作重新作了规定,加大了难度动作的评分比重,因而难度动作完成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比赛的成绩和名次,这对于武术训练队来说,无疑对其教学与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较好地掌握难度动作的正确技术成为运动队教学和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要共同面临的难题。然而,教练员掌握正确的教学步骤和方法是运动员高质量完成难度动作的前提。教练员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训练,帮助运动员更好更快地掌握难度动作以及事先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真正做到科学化训练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1 难度动作训练前的准备活动

1.1 准备活动的作用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步骤,它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有机体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适量的准备活动可以使身体迅速热起来。随着体温的升高可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肌肉收缩与舒张的速度,增加肌肉力量;体温适度升高,可使机体酶的活性增加,物质代谢水平提高,加快能量供应的速率;体温适度升高还可增加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是使学生有效地避免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运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充分的准备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

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包括各种慢跑、徒手操、游戏、拉伸等一般性的热身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是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以及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而进行的。一般性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体温升高和降低肌肉的粘滞度,通常进行5-10分钟的慢跑,10-15分钟的动力性拉伸练习;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时,动作的结构、节奏、强度等尽量与专项保持一致,所以不同专项的专门性准备活动内容和时间都不相同,根据专项的需要而定。

1.2 准备活动在难度动作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修改和完善,武术套路中对难度动作的要求逐渐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对难度动作的教学和训练也越来越重视。但是,难度动作是多个技术动作的组合,动作难度较大,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掌握都要求较高,在训练或比赛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损伤。不同的损伤情况会直接影响到训练进程、比赛成绩,甚至日后的运动生涯。经研究分析,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是引起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关于准备活动的作用可谓人尽皆知,但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中却经常将其忽视。在武术难度动作的训练中,有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用基本功的练习代替准备活动,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在武术的难度教学中,一般性的武术准备活动,主要是选择一些与武术运动相关的热身活动。例如:跑动热身中的变速跑、变向跑、背身跑、侧身跑以及腾空跳跃跑、腾空转体跑和各种手臂动作配合跑等。再如原地热身中各个关节的扭、转、摇、摆,躯干的屈、伸、仰、俯,腿脚的蹲、起、摆、踢,手臂的振、展、摆、绕等。而针对武术难度动作练习前的专门性准备活动有柔韧性练习和腾空动作辅助练习两种。柔韧性练习有压腿、踢腿、摆腿等,武术腾跃性练习则主要指各种腾空蹿跳和各种腾空弹踢、直踢、摆踢、旋踢等相关的练习活动。

教练员在训练时不仅要做一些一般性的准备活动,更要在此基础上着力加做一些专门性练习。如在做跳跃前,先做一些原地快速踢腿、摆腿练习及地面抱身旋转练习,其次助跑性纵跳、单起双落跳,以及适应各种跳跃动作的转身跳、翻身跳等。如此就能让运动员充分活动开身体各关节,并体会到空中动作姿态的感觉,为机体进入工作状态与难度动作的教学和训练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教练员要根据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特点挖掘新颖有效的练习动作,使准备活动更具科学化、多样化、趣味化。

2 难度动作的教学步骤

竞赛规则中“高、难、美、新”中所谓的“难”,指的就是动作的难度,即指运动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项素质和技能,动作带有一定的风险系数,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动作的衔接和组合。武术难度动作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在难度动作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运动规律,在不同的教学训练阶段采用不同的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难度动作的学习。

2.1 建立完整技术动作概念,掌握主要环节

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理论,运动员在学新动作时会产生新异刺激,这些刺激通过传人系统传人大脑,并使相关中枢的神经元强烈兴奋,形成条件反射的暂时联系。但这个阶段所形成的条件反射暂时联系还不稳定,在练习中表现为泛化现象,即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有多余动作且不连贯、练习者动作概念模糊等。因此在学习难度动作的初期,不应过度要求运动员即刻就能完成标准动作,应该先让运动员在头脑中形成动作的整体概念,即动作要领和运动轨迹,重点掌握动作的主要环节,不宜过多要求动作的技术细节。当运动员脑子中有了整体概念后,尝试着体验完整的技术动作,教练员要及时通过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运动员了解在练习中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在之后的训练中逐渐调整技术动作,一步一步的精化,最终趋向完美。

运动技能的形成,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建立过程,其实质都是大脑皮层上建立暂时性的神经联系过程。在武术难度动作教学初期,借助运动员的各种感觉器官,使运动员建立起技术动作的表象,获得一种感性的认识,不应过度复杂化,根据运动员的学习进度和练习效果等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步骤,帮助运动员正确思维、掌握技术动作的关节环节。

2.2 划分整体技术动作,突破各个环节

在建立了完整的动作概念后,为了使动作尽快达到精细化,我们就要把整体分成若干个部分逐个“攻破”。每个难度动作基本上都由四部分技术动作组成,即助跑、起跳、腾空动作及落地。其中助跑要依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步频和步幅。一般要求助跑速度节奏逐渐加快,最后一步上步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过大会使重心移动慢,横向的动能不能迅速转换成纵向的势能。过小则不容易控制身体重心,容易在踏跳后前冲,也不能完全将横向的动量转换成纵向向上的力。踏跳动作虽相对较简单,但也不易做好,在练习中要注意踏跳的速度和力量。如旋风脚要求踏跳时用前脚掌着地即可,而不要全脚掌着地,不利于起跳,着地后迅速蹬地起跳,不要有过多的滞留时间。踏跳后进入到腾空动作阶段,腾空动作是难度动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一般腾空动作可分解为上肢动作、下肢动作和躯干动作。我们在练习中可先掌握起跳后的躯干动作,即空中身体是直上直下的还是左右旋转的,还是上下加左右旋转的等。然后学习下肢动作,并结合躯干动作进行练习,最后再加上下肢动作进行练习。如腾空正踢腿,可先体会向上起跳,头部上顶的感觉,做到竖项、收腹、直腰,然后再加上下肢的踢腿动作,最后再加上手臂的动作。对于每个小的技术动作,也可以采用逐个攻破的方法,按动作的组成进行分解练习。最后是落地动作,落地动作直接关系到这个难度动作完成的成功与否,而且根据规则还有难度动作连接分,如果落地不稳,则可能扣掉两分,可见落地是相当重要的。落地时步型要适中,注意重心尽量降低,落在双腿中间,上体保持正直,头部位置端正,另外还要根据身体旋转的方向在落地时用肩向相反方向用力制动。

组成难度动作的每个技术动作都是前后紧密相连、一气呵成的,虽然我们把动作分解成小部分进行练习,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完整动作的练习上,所以分解动作不能过于琐碎,练习阶段不宜过久,否则就会影响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破坏动作各部分的有机联系,进而出现各部分动作脱节的现象。

2.3 分解动作整合练习,力求内外合一

一个整体可以分为若干个部分,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未必就能成为这个整体,这是哲学中的整体与部分原理。所以即使一个难度动作的各个技术组成部分练得很准确了,如果不把这些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完整动作练习,这个难度动作还是难以完成。

在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中,要尽量做到各个技术环节连接顺畅。助跑,踏跳,腾空,落地一气呵成。动作连接顺畅后,再逐步提高要求,继而提高整个动作的精确度和成功率。在进行完整动作练习时,当运动员能够较好地掌握动作技术后,进一步提高对运动员的要求,即要配合正确的呼吸方法,合理运用提、托、聚、沉等呼吸方法,达到内外结合,整体合一的较高水平。在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过程中,还要结合前边的两个步骤进行,当难度动作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分解动作练习,练完后再重新放回去进行完整动作练习。另外,在完整动作练习过程中,可以经常使用直观法或表象法等方法使运动员在大脑中再次建立完整动作的概念,使之对完整动作更加清晰。

2.4 主抓综合训练,保证难度完成质量

难度动作之所以称之为“难度”,就是因为这类动作在竞技武术套路项目中技术的复杂性,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的苛刻性所决定的,因此这类动作对练习者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它对练习者的心理稳定性、前庭器官平衡能力、本体感觉的精确控制等有着很高的要求。

首先,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难度动作的前提和关键。新规则对平衡、腿法、跳跃建立了不同组别的难度分类,并发展了各种各样的难度组合或难度连接动作,如旋风脚720度、腾空摆莲720度等落地必须连接步行或跌叉,对运动员的动作速度、爆发力、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种素质能力的差异可以决定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比赛胜负。其次,良好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也是成功完成难度动作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运动员前庭器官平衡功能较差,在腾空后就不能准确控制身体姿态,失去方向感,就不能顺利完成空中旋转动作。再如心理稳定性差的运动员,即使在训练中能够很好的完成难度动作,在比赛中却会因为紧张或者压力大等原因造成动作失误,甚至造成损伤。可见,在进行难度动作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仅要对运动员动作技术的规范性进行改进,还要加强运动员自身身体素质、心理、智能等能力的综合性训练。

3 难度动作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为完成技术训练目标所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技术训练是否成功,训练效果是否显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和运用的正确程度。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目的可分为不同的种类,从武术套路难度动作教学的过程来分,可分为直观法、语言法、完整法、分解法、加减难度法、纠错法等,教练员应根据每一阶段要达到的训练目的和所要解决的任务,运动员自身的特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等情况,灵活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1 直观法与语言法相结合

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具有动作复杂、运动轨迹多变和一个完整动作包含多因素的特点,外形要求手、腿、身、步的衔接配合,内有精神、呼吸、意识相统一的要求。另外,不同的难度动作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这给教学带来了难度,因此,必须依据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组织教学。人类认识客观I!t~-的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运动技能形成初期,强调动作规范性,教练员准确、连贯地示范,对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尤其重要。刚开始学习技术动作时,视觉作用较大,教练员要将直观法和启发运动员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之后让运动员通过肌肉本体感觉逐渐改进和完善技术,从而掌握动作。以单个难度动作为例,首先要强调该动作姿势(起跳方式、空中身体姿态、落地步型等)的准确合理;其次,应强调该动作路线(直线助跑、弧线助跑、击步助跑等)的正确。强调动作的规范性,是难度动作直观教学的基础,也是运动员建立正确动力定型的根本保证。同时,合理地运用各种直观方式组织教学训练,对于正确地理解动作概念尤其重要,必须依据教学训练的主要任务,结合运动员练习的实际情况,采用正确的示范位置和方向进行完整示范、分解示范、重复示范、重点示范、对比示范,并辅之以语言讲解、提示、多媒体教学等形式,使运动员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技术要领和完成方法,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3.2 完整法与分解法相结合

各种教学方法在武术难度教学中的应用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明确目的,灵活选择。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要相互结合。完整法与分解法就是武术难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完整法是指运动员从技术动作的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不分部分、段落,完整地进行练习的方法。其优点在于一开始就使运动员建立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不致影响动作的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缺点是技术动作的难点不易掌握。分解法则是指把完整技术动作按基本环节,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进行练习的方法。其优点是降低技术动作难度缩短教学时间,优化动作质量,增强运动员掌握动作的信心,缺点是容易割裂技术动作的内部联系,破坏动作结构。由于分解练习是部分地掌握技术动作,所以,一般将分解练习看成是完整练习的补充。如在旋风脚的难度教学上,先进行完整的动作示范,使学生运动员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再分别练习助跑、踏跳、腾空动作和落地四个技术动作组合,还可把腾空动作继续分解为双臂用力上摆、左腿提膝转体和里合腿进行单独练习,最后将分解的动作组合到一起,形成流畅优美的动作。“先分解后完整”或“先完整后分解”都不是固定的教学、训练程序。教练员应根据每个难度动作的结构、难易程度及运动员的练习情况、心理特征等来进行随机调整。

3.3 辅助法与加减难度法相结合

辅助教学法主要是指为了使运动员更快、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而采用的各种具有帮助和提高作用的手段。在武术套路难度动作教学中的辅助教学法有很多,如影像法、口令提示法、保护与帮助法等目。加减难度法是指在教学训练时,以低于或高于技术动作要求的难度进行练习的方法。

两种方法在武术套路的难度动作教学中使用非常广泛,可用于难度动作教学的各个阶段。难度动作对于运动员来说除了具有一定的难度外,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运动员在练习时往往会存在心理障碍,因此,适当的保护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使用保护与帮助法,教练员必须明确需要保护和帮助的时机和方法,不可盲目,以免保护帮助不成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如在练习侧空翻转体动作时,采用定步抄腰的方法进行保护帮助。即运动员原地摆腿蹬地作侧空翻,帮助者左手随其蹬起而用力上托,助其腾起,右手滑扶其右腰间向前上发动,助其侧翻转体,然后,保护其落地。通过运用保护与帮助法,不仅可以使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打消害怕的顾虑,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随着技术动作的创新和发展,武术套路中的难度动作的难度逐渐增加,如旋风脚和旋子等由原来的单独动作发展为了加转体,其转体度数也不断增加,由360°到720°。在练习中,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点以及掌握难度动作的情况,合理进行难度动作的练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练习中,教练员可以帮助运动员先练习原地跳起旋转,用双手托住练习者的双臂腋下,卡住肩胛骨,在练习者向上跳起的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使运动员的身置保持垂直旋转,并使运动员在空中最高点停留片刻,使其体验并建立空中转体概念。在掌握了转体动作要领后再逐渐增加转体度数的练习,逐步提高技术难度。

3.4 纠错法与基本功训练相结合

难度动作是多个技术动作的综合,其组成部分多,对身体素质、各部位的协调能力等要求高,在练习中出现错误的机率较大。根据运动员的不同,其出现的错误各不相同。在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实际教学中,首先要诊断出运动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再结合相关方法纠正。运动员无法完成难度动作的原因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动员身体素质达不到完成难度动作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但有时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同时存在。如在做旋风脚转体时蹬地起跳后腾空不高,前跃较远,旋转速度和摆腿速度过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助跑最后一步步幅太小,屈膝过多,蹬地角度太大,踏跳蹬地速度不够,腰腿力量不足等,不能有效地将由助跳获得的向前的水平速度,转变为向上的腾起速度。针对这种情况,在改进助跑踏跳技术的同时,首先加强腰腿部的柔韧性练习,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多做压腿、踢腿练习,正、侧压腿,快速里合、外摆腿均要练习,两替进行。其次,增强腿部及腰腹肌力量,发展弹跳和协调能力。可多做原地纵跳、单脚跳、弓箭步交换跳、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悬垂举腿等练习。

4 结语

在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教学中,合理的教学步骤和训练方法是提高难度完成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学与训练中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专项准备活动的练习,预防高强度的练习给运动员带来的损伤;通过讲授法和示范法让运动员建立完整的视觉表象,然后进行分解与完整相结合的练习方法,使运动员掌握各个环节正确的动作概念;合理使用保护与帮助的辅助教学法,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帮助运动员尽快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及时加强对技术动作的诊断与评价,针对不同运动员的特点进行错误动作纠正;在提高阶段,主抓身体素质练习,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步骤,让运动员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清晰各环节的运动轨迹,力求内外相结合追求技术动作的完美表现。除此之外,教练员积极探索适用于新规则的难度动作专项训练方法与运动员刻苦训练是提高训练效果,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孙秀芝,张建永.浅谈准备活动的重要性[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1):87-88.

[2]陆耀飞.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77-178.

[3]朱东.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探微[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88.

[4]刘涛.从新规则的实施窥探套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84-86.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40-244.

[6]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505-509.

武术教学方法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武德教育在武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武术教学中应该重视武德教育。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武德,对武德进行重新审视,通过武礼武技的传授、武术教师的表率和良好的德育环境,加强对学生高尚武德的灌输和培养,在武德教育的基础上促进武术教学的发展。

武德是中华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传统文化里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武术从1954年起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它是目前唯一在全国运动会和学校体育中立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习武先习德”、“尚德不尚力”是中国伦理文化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在武术文化中的体现,也是武术文化中最直接、最理性的精华。在教学中贯彻武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教学中贯彻武德教育必然要涉及到武德教育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对武德的研究比较透彻,但是对武术教学中贯彻武德教育的方法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选择此论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武德教育的内容

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民安、和众、丰财,”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基本内容却长期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为习武者所共同遵守。历代习武者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仁义、立身正直、扶危济贫、除暴安民、虚心求教、诚实守信 、舍生取义、助人为乐”等为武德信条。但其本质仍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勇。

“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武术界对“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并由此而衍生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化的礼仪,直接付诸于习武者道德践履,以作为其行为的文饰。

“智”,当习武者有了武德情操和礼仪规范后,还须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就是“智”。智的功能就是认识“仁”“义”,并保证它的实践。

“信”,“信,诚也”,“诚,信也”。“信”、“诚”互训,自然是说诚实可靠就是诚守诺言,二者一也。守信用,重许诺是武林的传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武林俗尚。

“勇”,武德中的“勇”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但“勇”又有“大勇”和“小勇”之分。武德中提倡的是“大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为私利或意气用事而逞强斗狠,则被视为“小勇”,也称做“匹夫之勇”,为武林中人所不屑。

二、新时期武德的价值

武德的主要内容指向了武德教育的价值,武德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师爱徒的价值

自古以来,尊敬师长在中国武术文化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武林中人必循的礼仪。应该聆听师长的教诲,勤学苦练,学而不厌,在师长的指点下循序渐进的学好武艺,为师长争光。徒弟尊敬师长,师长也要爱护徒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徒关系。师长应该关心和爱护徒弟,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尽心尽职,诲人不倦,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

(二)正直守信的价值

正直守信是习武者处理生活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处理社会群众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是武艺与个人品格的综合体现。所谓正直,是指品格高尚,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气凌然;所谓守信,就是诚实,无欺。习武者应该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堂堂正气,在为人处事时,应该以法律、规章、惯例等为准绳,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直做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要做一个失信的人。

(三)勇敢爱国的价值

纵观中华武术的发展史,涌现出许多救国家于危难,救民众于水火的武林豪杰。他们热爱祖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尚品质,教育和激励着后代习武者。而在现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因此,习武者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上,当自己的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放弃自己的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华民族之兴旺繁荣而奉献毕生。

(四)修身守法的价值

修身是指人们为了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的活动。高尚的道德修养,是培养和衡量一个武士成长为武林高手的首要条件,习武者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地道德情操和良好地生活作风。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一个道德高尚的武林中人,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人,要做到“宁可先挨打,决不先打人”的武林豪杰,不要做“以牙还牙,此仇不报,死不瞑目”的武林败类,习武之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欲望,决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做损人利己的事。

三、武术教学贯彻武德教育的方法

武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武术礼仪、传授武技、提高教师武德修养和塑造良好的武德环境来等方法来贯彻。

(一)通过武术礼仪来体现

武德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成套的行为规范,以及一些特定的造型等外在动作的形成而加以培养的。这种行为规范,就是“礼仪”,它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作用。为此,在武术教学中应注重加强武礼的传授和规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方法,明确其涵义,还要善于利用师生问候,递接器械以及辅导、练习、考核等渠道,使学生养成应用武礼的良好习惯,做到动则功夫到家,静则修养有索,行则彬彬有礼。

(二)通过武技传授来渗透

“崇武尚德”是所有习武者必须遵循的准则,所以武德的教育要贯穿于武技教授之中。通过武术基本功和套路的练习培养学生刻苦顽强、永不自满的品质。在散打教学中要鼓励双方,勇字当头,敢字当先,锻炼学生勇敢无畏的精神,通过让学生相互“喂手”的练习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讲札守信的良好习惯。武技集力量、速度、技巧和心理战术等为一体,最终完成其技击目的。

(三)通过提高教师的武德修养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身要有高尚的灵魂。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武术教育工作者只有自己具备了正派的武德、武风,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

由于历来习武中所形成的崇尚师傅权威和尊严的传统,加上武术教学与其它教学相比更具直观性,所以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言行的表率作用极为重要。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武术教育工作者只有自己具备了正派的武德、武风,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四)通过德育环境来暗示

“良好的德育环境、潜移默化的暗示教育效果,往往是一些明示性的德育所不能比拟的。”为此,首先要摆正武德教育的位置,把武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其次要对武术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规范和标示。比如制定系统的武术教材,严格规定武术习练场地和服装要求,制定统一的演练礼仪等,进而通过这种强制性的外在约束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见物思武,见武而明德”的条件反射。另外,要注意课堂气氛的民主,营造精神愉悦的课堂氛围。最后,在教学中要善于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比如利用网络、多媒体播放相关影片,介绍相关书籍等,指导学生从中吸收有益的东西。

四、结束语

由于学校学生群体的特性,在武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对传统武德进行价值转换,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武德的灌输和培养,使之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刘 鹏.析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J].武术教学研究,2005(1).

[2]翟玉生,高增栓.论武德的重要作用和修养方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艾 文.论学校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2005(3).

武术教学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物理;数学方法;应用

〇前言

数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易于学生理解,降低了物理知识的枯燥性。学生通过运用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有利于增加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和决心。下文中,笔者分析了数学方法的特征,比如精确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等。研究了数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比如,欧姆定律等的物理公式都是以数学的形式完成表达的。揭示了数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数学方法的建议。

1数学方法具有的特征

数学方法具有很高的精确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同时具有很强的辩证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其中精确性体现对事物的量的关系的描述方面。抽象性表现为人们在对数学方法进行应用时往往只保留空间形式或者数量关系。逻辑性表现为对方程的解答和对定理的证明方面,在对方程式进行解答时必须符合逻辑,条理清晰,对定理进行证明时必须做到有理有据。辩证性表现为数学中所有的关系都以完全辩证的形式出现,比如量之间的关系。广泛性表现为它以事物的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等为研究对象,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量的关系,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形式。

2数学方法的应用对物理教学的作用

2.1数学方法对一些物理定律和定理具有证明作用。比如,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等的物理公式都是以数学的形式完成表达的。2.2数学方法对一些物理概念具有定义的作用。比如,物理中的压强、浮力和速度等物理量的概念都是通过数学形式表达出来的。2.3数学图像可以对物理现象起到良好的解释作用,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实现的。

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数学方法的重要性

3.1有利于建立起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让学生更加容易的学懂物理知识,同时还能使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回忆和巩固,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明白学科与学科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利于学生重视起对每个学科的学习。3.2有利于使物理知识化难为简:数学的逻辑性使数学方法能够把繁琐的公式简化,那么数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同样能够把复杂的公式变得简化,有利于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易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3.3可以解决某些物理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物理教学中,一些物理问题是无法用物理方法解决的,而用数学方法却能将问题解决,数学方法使物理难题由抽象变得更加的具体,最后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

4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4.1几何法:几何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常见,例如,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解决力的合成和分解等问题,这些都是几何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典例。4.2公式变形定义法:公式变形定义法就是根据已有的公式中各个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对公式进行变形从而得出一个新的公式的方法。比如根据物理公式p=mv可以推出m=p/v,这就是对公式变形法的应用。4.3函数图像法:函数图像在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会使物理知识更加的清晰明朗易懂,使物理知识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物理原理和知识的理解。在画函数图像时要结合物理规律和条件,确定好方向性以及值域和定义域。函数图像使物理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更加的清楚易懂,大大的降低了物理知识的复杂性和繁琐性。4.4方程法:方程法是物理教学中解决物理问题的不可缺少的方法,初中阶段主要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多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物理问题。首先依据物理规律和条件把方程建立起来,然后根据数学方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最后得出答案。4.5三角函数方法:三角函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物理数据等。因为三角函数就是对三角形的边和角、角和角以及边和边的关系的反应的数学方法,因此在求物理力的大小时可以利用正弦定理的办法来进行。另外,三角形的两边相加数值大于第三边,两边相减小于第三边,这个理论也可以帮助学习解决一些物理问题。4.6归纳法:在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时,学生很多情况下会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答案有自己的猜想,但是如何验证猜想对不对呢,那就要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验证,经过归纳法的验证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使学生的正确猜想更加的有理有据,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结语

数学方法对一些物理定律和定理具有证明作用,对一些物理概念具有定义的作用,对物理现象起到良好的解释作用。数学方法在物理知识中的应用有利于建立起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使物理知识化难为简,可以解决某些物理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使用有效的数学方法,比如利用直角三角形解决力的合成和分解,利用公式变形定义法对物理公式进行变形从而推出新的公式,利用函数图像法展示物理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物理问题等。当然,这些并不是数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唯一方法,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更有效的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数学方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32

[2]吴海鹰.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9

[3]李烁.数学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的及巧妙应用.科教文汇旬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