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第1篇

由于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学校教育如何来帮助、指导年青一代认知自我,开发潜能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要求,它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

心理健康是学习、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保持对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从而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富有创造性的投入学习和工作。从学校教育来说,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处于压力之下,其思维就会变得机械、呆板,压力还会干扰注意、记忆和想象等认知活动。心理学家哈罗克(E.Harlock)曾经通过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说,由于受到批评而引起的恐惧、紧张、烦恼、愁闷等不健康的情绪,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阻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学校教学中的意义十分重大。

在聋校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聋生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生理缺陷,致使他们有一种自卑心理,自信心不强,没有努力目标,对前途悲观失望,对社会态度消极,社会交往能力低下,自我意识不强,耐挫力差等心理障碍问题。同时,也是因为他们的生理缺陷,致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友圈以及信息渠道都比正常孩子要小的多,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我们聋校日常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健康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说,就是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全面发展理应包括身心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为此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聋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聋生身心健康

聋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对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属于直接不理睬,不接受状态。当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四处碰壁,从而使内心一再受挫。

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从德育方面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骼肌肉活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的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综合保健。

再者,传统教育中,我们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重点。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因此,智力教育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这也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聋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出现了对其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一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性意识与冲动出现;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在聋生社会地位不被认可的状况下,他们会从其他方面寻求心理上平衡。比如,谈恋爱、玩电子游戏、和社会青年打架斗殴等。这就是青少年时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地位水平的矛盾,具体为四个方面:

①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②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③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④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青少年时期这些特定的矛盾,导致了他们在各方面表现出既不同于儿童,又有许多成人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疏导以得到解脱。此时,对聋生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同时,青少年接近于成人的活动能量,对以上的矛盾系统又起着激发作用,容易使矛盾爆发,因此,对青少年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使聋生适应社会形式的必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现象,都将对聋人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

从家庭方面来看,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温馨减少,家庭对子女教育不当的管教方式,都会对聋人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因素。

从学校方面来看,高考升学压力,频繁的测验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增大,使聋人青少年学生无止休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

从社会角度来看,一些黄色、东西的出现,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也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专生 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

近年来,中专学生在校抽烟、喝酒、打架、故意毁坏公物,抢劫、甚至自杀、故意杀人等事件频频发生,这说明学生承受了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同于大专生、本科生,他们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有的甚至是初中毕业后在社会闯荡过几年的青少年,思想上、行为上正处于极不稳定时期,正处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转型时期,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性,许多学生不知如何面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且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合理,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上的不适应,以至出现厌学、退学等情况。班主任和授课教师,作为学生最亲近的师长,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责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 

 

参加中专学习的学生构成情况相对复杂。从生源情况看,良莠不齐,大部分是考不了高中或考不了统招学校的学生。从学生的构成来看,相当一部分是中考落榜学生,在学习、品德和行为上的问题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打工几年后回来上学,他们认为是走不了别的学校才来上中职,所以他们对学校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如果校园环境再差强人意,教师授课有偏见,语言或表情上有所讥讽,更会让他们产生人生失败的挫折感。对学校不满意,对老师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又无力改变现实,就会让一些学生产生“走投无路”的迷茫,丧失自信,进而会有混日子的思想。这种不良想法深埋于心,久而久之,便会让他们消沉、悲观,与人为敌,与校为敌,稍不如意,便头脑发热,火往上冲,喝酒、打架、发生暴力事件就不难理解了。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厌学、偏科,易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 

由于中专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就没有打下好的基础,所在在进入中专学习后,由于专业课程增加,在学习中随意性较强,对自己喜欢的课程会根据老师要求完成作业,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容易出现消极学习,再加上以往高校毕业生工作难找,社会需求变化等原因,出现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等一系列新问题,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增大。 

(二)学校教育教学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中职学校因高校扩招,社会需求变化等原因,出现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等一系列新问题,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性差的“双差生”,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增大。对这种新的情况和变化,许多中职学校还没有完全适应,没有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班级管理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管理方法单一,处理矛盾不恰当,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职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弱。 

当前,家庭状况变化普遍引起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减弱。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不同的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又不尽相同。一是贫富悬殊较大,贫困家庭的子女表现出明显的心理不平衡。家庭条件好经济较富裕的学生,其消费较高,花钱大手大脚;家庭条件差,经济较困难的学生,消费水平低,花钱节衣缩食。处在贫困线下的学生,明显感觉心理失衡,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中职学生,由于家庭缺乏温暖,大都有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心理和感情相当脆弱,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给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及管理带来诸多新的问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给学生不断加压,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有的家长则不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是金钱刺激,就是棍棒教育,或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诸多因素造成学生心理失衡,心灵扭曲[1]。 

(四)生活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差。 

在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怕耽误孩子学习,没有要求孩子做家务的习惯,随着孩子长大,好吃懒做,不爱劳动、养成了这部分学

生的依赖性。在看到社会中贫富悬殊等,许多学生很难适应,便在其心灵上产生自卑、冷漠、忧郁等不良情绪。学习缺乏动力,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普遍产生厌学、敌视社会、仇富情绪。 

(五)网络媒体的危害。 

互联网的发展对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知识及网上娱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分辨力和判断力不强的中职 

学生产生了极大的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心理健康,才能形成良好品德,这是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 

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从反面看,个体如果处于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往往倾向于接受主流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相悖的观念,对不良规范失去抵抗力从而形成不良品德[2]。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渗透健康心理教育。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如果忽视了每个受教育个体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了对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不能使之处于乐于顺应主流规范的常态。学生往往出现各种消极情绪如发呆、走神、沉默甚至抵触。反之,若班主任常能敏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有意识的心理训练,才易培养良好的品德。 

现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物质生活上家长尽量满足,在学习上从严要求,缺乏吃苦教育,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弱;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加重了孩子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性格焦虑,脾气暴躁,或沉默寡言,意志消沉,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班主任如果在班级管理中注意这些学生,从思想上给予指导,精神上鼓励,培养融洽的班级氛围,让他们拾回自信,这样有利于形成上进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以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培养其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1.生活辅导。 

生活辅导又称人格辅导,目的是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适应基本社交,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班主任对学生的生活辅导主要有情绪辅导和社交辅导。班主任进行情绪辅导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学会适时、适度、适宜地渲泄自己的情绪又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学会调解情绪的方式如渲泄、倾诉、转移、自我暗示等。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艺术是驾驭情绪的艺术”。班主任进行社交辅导就是要帮助形成正确的社交心理,学会恰当的社交礼仪包括男女生交往礼仪;学会克服害羞心理,与别人沟通的方法;学会缓解人际关系冲突处理口角等等。健康的社交心理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也对学生走入社会有帮助。除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消费辅导帮助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对学生进行休闲辅导、帮助其学会调节学习生活,学会欣赏艺术,亲近自然,以培养良好的个性。 

2.学习辅导。 

根据心理工作者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问题:能不能学——智能问题;愿不愿学——态度问题;会不会学——方法问题。班主任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后两者加以辅导。 

(1)学习态度:学习态度的教育更多地贯穿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但班主任的优势在于经常和学生接触,通过有目的地对学生训练,能起到对学习态度教育的补充。在科学的心理训练原则和方法指导下,班主任对于纠正学生偏科和偏师现象还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习方法: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难点是如何纠正学生上课走神、讲话、抄作业,考试舞弊等学习习惯问题。这些问题仍可以归因于心理问题,辅之以科学的指导和训练,就能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就医脚的被动局面。在中专阶段,根据学生个体基础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复习计划、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等,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帮助其学会制定计划和目标,学会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3]。 

(二)授课教师的引导作用。 

除了班主任的管理教育外,授课教师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一个表情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激励一个学生进步,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站在三尺讲台上,就要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走,要充满爱心,注意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充分分析教材,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准备每一节课,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和学习过

程的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4]。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类进步。人们不断探索如何发挥教育的功效。在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而人格、个性是最具决定性的东西。青少年是人格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调动各种教育渠道才能完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作为教师,要站在一个比学生高的位置,爱学生,才受到学生尊敬,只有不断锻炼自己的人格,注重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和人生态度对待学生,对待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会他们生存的技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培育人和塑造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贺文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3】管新《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双向互动;教育合力;立体化

[中图分类号] 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8-0010-05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在中学教育中的深入贯彻,中学教育日益重视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其中也包括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但是,由于人员素质、教育环境等各种主客观原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阶段,特别是对处于初、高中转型时期的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薄弱。这种薄弱是相对于高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言的,并且,这种薄弱不仅是人员和资金投入的问题,更是一种观念上的薄弱和教育方式上的薄弱。

一、高一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高一新生刚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初中班级生活还有明显的印象,而同时,已经开始的高中生活又极为重视理性思维的培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这种转型是急迫的。高一新生的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心理承受和调适能力也比较差。面对这样急迫的角色转变,学生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再加上一些来自家长和同学的压力,就会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首先,转型时期的角色转换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重点高中,这种压力更为明显。其一,教学方式的转变所形成的学习压力。高中教学着眼于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课堂信息量大,相对于初中教学的小容量、重识记而言,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学生对高考的假想压力。一进入高中,来自各方面的高考信息纷至沓来,从而使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慌感和压抑感。

其次,高一新生自我身心发展所产生的心理困惑。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已开始认识和思考自身的存在价值。如果在新的班级里没有被老师委以重任就会产生失落感,进而淡漠集体观念,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挫折感。另外,高中生在生理上的发展,特别是性的成熟也会使学生产生一些男女同学交往的困惑。

另外,高一新生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比如旧有习惯的调适和人际关系的压力问题,角色定位问题等等。有一位同学在周记里这样写道:“现在的班级里已没有熟悉的笑脸,每个人都戴着伪善的面具,即使是初中同学也都对你保持戒心,高中的竞争太可怕了!真想再回到从前!”另外,高一新生还要面对老师对自己的重新定位,家庭的过重期盼等现实压力,这就使得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原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弊端

素质教育已在各基层中学广泛开展。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还远远不够。这种薄弱有投入的问题,更有观念上的问题。

过去,我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一种单向平面的教育模式。班主任老师发现了学生的错误行为以后,找学生个别交谈甚至是公开批评,严重的就让学生通知家长,然后班主任又会借教育学生之机,把家长也教育一通。难怪有一位家长曾有这样的感慨:进入孩子班主任的办公室,感觉是自己犯了错误,而且罪责比孩子的还要大,孩子犯错误,家长挨批评。应该说,这样一种单向平面的心理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与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这种模式具有严重的滞后性。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一般要等到学生不健康心理外显为错误行为之后才开始。换句话说,这种教育只是一中补救措施,在教育活动开始之际,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存在并发展到一定程度了,而错误也已铸成。

其次,这种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班主任要等到错误行为发生之后才主动去找学生、找家长,这种主动是消极的,而消极的主动正是最大的被动;家长不主动与班主任沟通,要等到学生通知才来见班主任,同样是被动的;有的家长从学校回去以后,往往会借用棍棒传达班主任的意见,结果会加深学生与班主任的隔阂,从而使班主任处于更被动的位置。

另外,这种模式本身是单向的、平面的,与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不相吻合。在该模式中班主任处于原始动力缘地位,只有他才能启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器。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压制了学生和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模式的背后实际上强调的就是一个“管”字,班主任对学生是“管”,家长对学生也是“管”,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管到一切为考试上来。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方式上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是“管家婆”,而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上来,把精力放到教科研一体化上来。所以,这样一种单向平面的心理教育模式是违背素质教育思想的,它不符合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实际。因此,一定要对它进行变革,而且要从根本上进行变革。

三、创建双向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必须在科学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的实际来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它要求在改革和建构的过程中高扬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家长和学校的辅助作用,使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乃至社会共同形成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在新生班级中的工作实践,提出一些设想,以求教各位教育界同仁。

旧有模式滞后性和被动性的弊端主要是源于该模式的单向性。它压抑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主动性,所以,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就必须变单向沟通为双向互动(见图1)。

该模式的基本运行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班主任主动去关心学生,联络家长。首先在班主任和家长之间进行互动,以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但这里的教育合力,其作用方式绝不是单纯的管,而是重在引导和关心;在内容上则是以对健康心理的期盼和赏识为主。第二层面是班主任和家长通过对学生的关心和理解,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向他们讲述。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和家长再及时交换各自获得的信息,共同分析之后,形成一致的处理意见再回到第一层面,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去教育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作用-反馈-再作用”的良性循环。在这个双向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第一,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在指导思想上,要转变单纯的以学习为重的观念,坚持做人和学习并重,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方式方法上,要变单纯的纪律约束为鼓励、引导加宽容的赏识教育,变单纯的言教为重身教、轻言教,班主任坚持以身作则。比如,班上有一位同学非常聪明,他一人参加两项奥赛辅导,但纪律性特别差。对他,我就采用了赏识教育的方法。有一次,我发现课间操时,他从教室后面主动跑到前门关掉风扇和电灯。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点,在班会上大加赞扬,并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结果他很感动,同学们也对他多了一层好感。后来发现,他对班级事务更主动、更积极了,而且纪律性也明显增强。要想在师生互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还必须克服旧模式中的滞后性,变补救型教育为预测型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超前性。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但由于新生班级师生接触时间不长,所以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我在接班之初就搞了两次心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的是谭顶良著《学习风格论》中的性格测量表和学习风格测量表)。同时,我还设立了班主任信箱,并要求学生写周记,借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但是,学生的第一次周记写得很差,有一位同学第一句话就是“周记是写给老师的,日记是留给自己的”,而且大多数同学只有几行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他们对班主任有一种戒备心理,在心理上不信任班主任。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建立信任开始。于是,我就以此为契机,精心阅读了每一位同学的周记,并根据其档案材料和自己的观察,在每一位同学的周记本上与他进行了坦诚的书面交流,最少的二百来字,最多的近千字,并署上名字和时间。结果反响强烈!第二次周记就出现了极大反差,只有极少数同学周记比较简单,绝大多数都开始谈及自己在班级里感受到的压力,学习上的困难以及家庭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我就能通过周记了解到班级学生的一些基本心理动向,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总之,要想在师生互动中很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建立彼此信任的情感基础,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只有你爱学生、信任学生,坦诚地对待学生,才可能会使学生信任你,自愿并乐意跟你讲他的心事,这也是双向互动的一个重要前提。

第二,正确处理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在观念上要变被动为主动,变单向为双向互动。班主任不要等到出现了问题再让学生通知家长,而是要主动去找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学生的性格,家访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内容上,尤其要重视与家长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交流,不要局限于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因为家长一般都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理论的培训,所以 班主任有义务与家长先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达成共识,即要变“管”为关心,变责骂为赏识、鼓励,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理成长的情感环境。

第三,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重新定位家长与学生的关系。帕金斯认为,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①。所以,家庭环境好坏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尤为重要。作为家庭的主导,父母的行为和情绪直接影响家庭氛围,进而感染学生。民主宽容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孩子愉快稳定的健康心理;专制型家庭环境则会使孩子缺乏自信心且心理不稳定;而溺爱型家庭则会使孩子养成自私、依赖的不良心理品质。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生活,但家长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必须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与班主任形成教育合力。对高一新生,父母尤其要从行动上为学生释放压力。可以在周末陪孩子出去散散心,尽量少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辅导班。另一方面,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的建设,特别是要创设友爱宽容的家庭情绪氛围。

四、双向互动基础上的

主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应该说,图1的双向互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模式滞后、被动的缺陷,突出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要有超前性和主动性,能够对学生心理动向进行预测,从而防患于未然。也就是说,它集中解决的是怎样超前发现心理问题和预防心理问题,而对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则没有说明。可见,单纯的这个双向互动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事实上,这种双向互动模式也只是我所设想模式的一个基础,完整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是双向互动基础上的立体化建构(见图2)。

这个模式的关键在于形成一种以班级为核心,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导,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家长集体为辅助的教育合力。它的基础就是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组织)和家长(会)之间的双向互动所形成的一个具有预测和预防作用的操作平面。而班级作为这个模式的核心,它与各个环节之间也同样是双向互动的,并且将各个环节融为一体。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班级环境,特别是班级情绪气氛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班级情绪气氛包括班风和学风。班风是班主任人格魅力和性格特征的体现,而学风则是任课教师治学态度的反映。所以,要创设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班级情绪气氛,必须先形成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教育合力,使班风和学风有机统一,并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之中。其指导理论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运用教师的期待来促使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体到操作层面上就是: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赏识教育原则,注重教师对学生的“他暗示”作用,及时传递教师对学生健康心理的期待信息,如给予学生更多的注意、鼓励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另一方面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行为示范教育,也就是要重身教、轻言教。

学生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他们既是受动者,也是施动者。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对个人进行工作最实际的方式是将个人保留在集体中。”② 培养学生个人的健康心理与创设一个完整的、健康的集体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教育个人是为了影响集体,而培养集体也最终是为了教育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语言上和行为上的教育,而且也是一种环境教育、过程教育。在操作意义上就是让学生在建设良好班级环境的过程中自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健全班级组织,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走民主化、生活化和活动化的道路。所谓民主化,就是指在班级管理中尽量使每位同学的被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实行班级工作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民主气氛。例如,班级学生干部实行工作隔周汇报制,使学生干部的工作处于同学们的公开监督之下,有没有成绩一目了然。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锻炼了学生干部,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民主意识。所谓生活化,就是由于高中生自我意识相对增强,自我体验的欲望比较强烈,所以就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进行自我体验,学会自我调适和自我发展。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学军、学农、学工和学商活动。所谓活动化,就是通过各种班级活动,使学生学会合作,并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活动在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活动是生命的本源意义之一,生动的人格必然属于全面活动着的个体”③。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必然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因此,一个良好班级环境的形成必然要借助于班级的活动,学生的健康心理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形成和发展,而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体,所以他们也必然成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

家长对班级心理健康起着重要辅助作用。这种作用集中体现为家长对班级活动和班级管理的支持。具体说来:第一,家长要转变单纯以学习为重的观念,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班级工作和班级活动,坚持成绩与能力、智力发展与心理健康并重。第二,在教育方式上,要变单纯的管为多方面多层次的关心体谅,特别是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动向,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家庭生活之中,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第三,家长也要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从而与教师和其他家长共同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比如,我们举办了家长学校,让家长之间有定期交流的机会;在母亲节邀请家长来一起联欢,谈亲情,叙家常,在点滴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建立这种互动式立体化模式是中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的必然要求,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产物。它是对素质教育思想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一种贯彻,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素质的教育宗旨。

注释

①②董奇:《开发人生――心理发展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19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困惑;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010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的心理困惑也呈现明显的变化,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环境和成长环境变化的角度,这些因素都将对个体心理带来一定的干扰和困惑。

一、研究背景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并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显然,心理健康不是指对任何事物都能愉快地接受,而是指在对待环境和问题的反应上,能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在此参考标准下,不少针对大学生心理困惑的相关研究也比较丰富,聂舒(2015年)结合已有文献,对心理困惑进行了描述性定义:心理困惑是指人在情感、智能、决策、个人发展和意志力等方面受到阻碍,以至于无法正常正确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表现为心理感受痛苦、学习动力缺失、人际关系不适、情绪低落、自卑与自负、行为退缩、恐惧失败和轻微的躯体症状。并综合已有的专家和学者的相关研究,提炼出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的三大类,分别是个体方面、社会环境方面、生活和学习方面。孙凤梅(2006年)在浅析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成因及解决对策中指出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性问题、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生活适应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当前,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但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近10年(2007—2016年)对“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的心理”研究关注度在2011年环比增长率达到高峰,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是处于变化和发展状态的,从个体身心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等角度来看,对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的关注是必要的,对其关注和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将对其今后的身心发展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

本研究中的心理困惑界定为因个体受到自身发展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个体心理出现疑惑、不解、有压力、感到困难的心理状态。本研究选取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深入地了解和探析他们当前的心理困惑,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随机选取南京某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大一学生中58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585份,回收有效问卷562份,有效率为96%。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当前,你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满意吗?”“当前是否存在心理困惑?”“如果当前存在心理困惑,请具体说明”等。访谈采取随机调查,共72人次,访谈地点设置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工作室。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选取调查时间为大一下学期,被试人员通过大学第一学期的适应,很大程度上会降低研究中因环境陌生等外因的影响,尽可能回归被试个体心理发展层面的因素。本研究问卷调查部分由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指导被试人员统一作答。经过对问卷内容的统计和分析,结合实地访谈,进行信息的归纳和整理,进而形成研究结论。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困惑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对回答内容进行整理,按照心理困惑内容出现频率的高低进行归纳,研究结果表明:98.9%的学生在“当前是否存在心理困惑”方面作出肯定回答;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困惑按回答内容频率出现的高低,来源依次为:专业学习、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心理适应、消极情绪、自我意识。

(一)专业学习

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困惑来源的第一大因素就是专业学习。具体表现为学习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学习效率较低、学习压力大;对专业学习缺乏认同;考试焦虑;学习上缺乏动力和目标;纠结是否需要转本;对专科学历的担心等。

(二)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困惑的第二大因素。主要涉及宿舍人际交往、恋爱关系和家庭关系。例如,“宿舍矛盾让自己很烦躁,不知道如何应对。”“很在意宿舍的人际关系,和个别不容易相处的人每天在一起,感觉很郁闷。”“对恋爱充满好奇,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场美好的恋爱。”“和父母亲的关系一直很困扰”“家庭不是很和睦”等。

(三)职业生涯规划

本研究的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在调查中比较集中出现大一学生开始对其一生的理念、工作、生活、家庭及社会等目标所要设定的计划进行思考和探索,更多会出现迷茫的心理困惑。例如,“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度过大学生活”“如何制订职业规划和目标”“将来毕业后能做什么,现在感到很迷茫”等。

(四)心理适应

该部分主要表现为大一学生进入大学的环境之后,面临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出现的内心困惑的状态。例如,“住集体宿舍不太适应”“暂时还不能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想家”等。

(五)消极情绪

该部分的调查表明,大一学生因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而出现不同层面的消极情绪。例如,自卑、抑郁、焦虑、愤怒、纠结等。

(六)自我意识

个体开始对自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了解。在此过程中,会出现是否能够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而产生的心理困惑。例如自我评价水平较低,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缺乏正确了解和评价。

四、讨论

(一)关注和重视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

本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的大一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及时有效地帮助和疏导他们的心理困惑对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极负盛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Erikson)强调人的理性和适应。他所提出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对我们当下的研究再次提供了指导意义,大一学生正经历从青少年向青年期的发展过渡,从心理发展角度来说也是向成熟迈进的过程,自我意识的逐步建立和亲密关系的建立是人生发展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和重视是非常必要的。

(二)提高个体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经历着学习和生活上的转变,不少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造成“迷茫与压力”共存的心理状态。学校可以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对大一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为学生提供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科学指导学生做好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同时,大一新生要积极踊跃地参加社团活动,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人际沟通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和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一学生心理成长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大一学生的心理困惑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心理辅导方式,广泛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知识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帮助学生从心理层面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四)研究的展望

本研究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大一学生进行,研究内容相对比较宽泛,今后还可以在学生的性别、生源、专业等不同的维度上进行更好的研究,也可以对大一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更加深入的比较研究。

五、结论

高职院校大一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应共同关注和重视。专业学习、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心理适应、消极情绪、自我意识构成了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困惑的六大主要来源。

参考文献: 

[1] 蓝冬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17-12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休闲体育 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培养方向已从纯粹的技能培训向素质培养方向发展,而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的人才素质指标之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甚至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身体和职业的发展,学校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90后学生涌入高校,高职学生的生活重心已经从传统的课堂、班级活动和图书馆转向电脑和智能手机,甚至学生把手机比作生命,游戏成为生活的全部。同时,高校恋爱已经呈现普遍化,男生、女生都愿意花大把的时间在自我修饰上,网络沉迷已经成为校园的普遍现象。随之带来的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下降,传统的体育项目已经不能够吸引学生,休闲体育应运而生。

1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1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是: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由于健康是相对的概念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绝对的分界线,因此衡量心理是否健康还是比较困难的,一般而言,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往往采用以下三项原则:第一,心理活动和客观环境的同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在形式和内容上应该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第二,心理过程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人的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自身是协调一致的,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个体准确有效的反映客观世界。

1.2高职教育中重技术专业,轻心理教育现象严重。目前在高职教育中,出现重技术、专业、就业,轻素质、心理健康的局面。高职学生普遍表现为心理素质差、对自己前途迷茫,文化素质较低,非专业知识浅薄,将会影响到技能型人才人格的健全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存在缺陷,社会认可率低下。

2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形态,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休闲体育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特点是具有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和主动性等。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康复,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休闲体育一般在闲暇时开展,项目形式不拘一格,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强调娱乐休闲、运动乐趣、放松身心。

3高职休闲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1有利于学生乐观情绪与情感的培养

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在校园中,学生需要自主生活与学习,需要自己为自己做决定。大学生一个人在学校可能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这些事情会使其心理不悦,长久以往,会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大打折扣。这些负面情绪需要利用一个机会合理地渲泄出来,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建立起乐观的个人情绪与健康的生活情感。而休闲体育教学正具有这样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休闲体育活动项目,让学生对不良情绪进行发泄,促进大学生心理的纯净与安然。

比如在对大学生进行投掷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将靶子当作是自己心中的愤意,当作自己讨厌的事情或者物体,对其进行投掷,将其打倒。在这样的体育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敌对情绪、偏执想法以及强迫性心理消除。同时,在休闲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多互动,多沟通,了解学生心事,切实为学生解决问题。通过了解与开导,教师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找到学习成就,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会使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加愉快,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在休闲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团体性活动,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体育技能的理解与应用。体育教学氛围较为轻松,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交际方法,并具有交际练习的机会。大学生可以与他人科学交流,会使其办事成功率提高。促进学生个人生活顺风顺水.减少心理问题。学生在学校中人际关系的状况,将很大程度决定他(她)对学校生活的满意感,可以影响和改变其整个心境。一旦某位学生在学校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或出现关系紧张,就会给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进而造成压抑、焦虑、孤独、精神紧张等不利的心理健康情绪。因此,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对待学生要公正,注意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课堂社会”和课余群体性的体育活动与锻炼,以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竞赛为主要手段,通过讲授渗透、创造情景、启发引导、活动体验、总结归因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公平竞争、群体意识法规意识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纪律感、责任感、集体感、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等。其次,教会学生缓解人际关系紧张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处理问题内因是解决因素,要教会学生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第二条是可以控制和改变自己。再次,教师利用讲授理论课、个别谈心的方式。教会学生利用疏导和宣泄、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优化自己的个性等方法,缓解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厌倦情绪。

3.3体育运动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4结语

休闲体育实现了健康身体和健康精神的和谐统一,是完成高职学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和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一般与社会需要直接密切联系,毕业后一般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其心理素质高低、心理与体魄是否健全就显得十分迫切。休闲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有着积极的帮助,学生为了能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知识素养(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人格和体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

总之,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作为高校教学老师,首先应该认识到体育教学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这一事实;其次,应该在分析高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需要和学生的个性,安排一些恰当的教学活动,同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及科学化的管理手段等,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朝着科学、合理化方向发展,并推动高校体育课程取得更大的成效,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卢婷婷.健康大讲堂[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年6月版.6-8页